近场校准函数和爆炸余震震级的计算

近场校准函数和爆炸余震震级的计算

一、Calculation of Calibration Functions and Explosive Aftershock Magnitudes in the Near Field(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1](2021)在《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冲击地压是一种典型的煤岩动力灾害,主要发生在断层、褶曲和煤层分岔等地质结构异常变化区域。其中,煤层分岔区域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较为复杂。论文紧紧围绕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这一主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手段,研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滑移与破碎失稳机理、影响因素及前兆信号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基于分岔区煤矸结构特征,构建了“煤-夹矸-煤”三元体串联结构模型,推导了煤矸接触面滑移的力学判据及触发条件。结果表明:接触面失稳形式包含上行滑移、稳定闭锁和下行滑移三种。三种失稳形式不仅受接触面倾角和内摩擦角影响,还受垂直及水平应力影响。借助三轴加卸载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形式和失稳特征。结果表明:破碎失稳形式下模型失稳强度和裂隙损伤程度较高;单一接触面滑移破碎失稳形式下模型扭转变形失稳特征更加明显;双接触面滑移破碎失稳形式下模型滑移失稳特征更加显着。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具有“低强度高释能”以及脆性增强、破碎现象更加明显的特征。基于实验室声发射监测数据,采用FFT频谱分析和HHT信号处理技术,探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前兆信号特征。结果表明:接触面即将滑移时,声发射事件的最大振幅升高,主频相对较高,波形最大振幅段持续时间较短,能量集中在100~200 k Hz相对高频段。组合结构即将整体失稳时,声发射事件的最大振幅达到最大,主频降低,波形最大振幅段持续时间较长,能量集中在50~100 k Hz相对低频段。另外,无论是接触面滑动还是组合结构整体失稳,均会伴随着能量指数急剧下降、累计视体积的急剧上升和b值降低的现象。借助UDEC数值模拟技术再现了卸荷诱发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的演化过程,并研究了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对其破坏失稳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采深度越深、侧压系数越大、卸荷速度越快、夹矸和煤矸接触面强度越高,巷道的冲击危险性越高。在对含夹矸煤层巷道支护形式进行选择时,应首选锚杆(索)和补砌两种支护形式。基于赵楼煤矿5310工作面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含夹矸煤层巷道滑移和破碎耦合失稳的前兆信号特征,验证了室内实验及数值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诱发冲击灾害的防控方法,并在5304工作面进行了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冲卸压效果。该论文有图157幅,表16个,参考文献170篇。

G.P.Hayes,P.S.Earle,H.M.Benz,D.J.Wald,W.L.Yeck,姬运达,梁姗姗,李旭茂,陈经纶,邹立晔,刘艳琼,苗春兰,张雪梅[2](2020)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战略规划(2019~2023年)》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地经常发生破坏性地震。自20世纪初叶以来,数百次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生命损失和(或)数百万美元或更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大多数地震并未使美国及其领土直接受灾,但是通过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减小美国境内所发生地震的影响。在美国政府内部,这一职责落在了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的肩上,该中心对国内外地震的监测和报告负有法定责任。NEIC自1966年开始运行,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它一直都被认为是世界上地震信息方面的领军者。大部分时间,NEIC都与在美国地震活动性较高地区运行着的许多区域地震台网(RSN)合作。2000年,美国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ANSS)建立,作为与地震相关的数据收集、分析和传播的合作协调机构,促进了NEIC和区域地震台网合作伙伴之间相互协作。此外,NEIC还与数十个全球的地震台网合作与协调。目前(2019年),NEIC从世界范围内130余个地震台网的2 000多个地震台站获取实时波形数据。自2006年以来,NEIC每个星期7天、每天24小时运行,每年报出地震约3万次。在全球重大地震发生后不久,通过地震通知服务(ENS)、电子信息馈给以及USGS地震危险性项目(EHP)网站,向政府代表、援助机构、新闻媒体和公众人士发布通知。特定事件网页提供了详细的震源参数信息,对地震的位置和震级等信息加以概述,还包括如矩震级、震源机制以及有限断层解等在内的更详细的震源特性。此外,NEIC还产出了一套实时态势感知产品,包括震动图(ShakeMap)、ShakeCast、你有感么?(DYFI?)和全球地震响应即时评估系统PAGER,以描述地震造成的震动及其对附近人口和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所有这些产品最终都归档于ANSS综合地震目录ComCat中,并由NEIC负责提供服务。NEIC还积极开展研究项目,以提高地震特征描述能力和地震危险性理解能力。这些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小地震给人类带来的风险。为了保持其在地震监测方面的突出地位,NEIC必须改进运行和24小时×7天工作模式的稳健性,实现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跟进地震学领域研究和创新的步伐,诸事并举,方可持续推陈出新。本文件通过描述未来五年(2019~2023)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机遇,对NEIC如何能够最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进行了概述。本规划确定了几个最为重要的业务和研究的重点领域。首先,NEIC必须最终完成对其区域监测能力的提升,包括实现各种改进的地震检测和关联算法。最近在地震监测研究进展当中最振奋人心的方法之一涉及到机器学习的使用。NEIC必须探索机器学习在改进了的地震检测和震源特征描述方面的益处。NEIC还需要探索信息在可用时,而不是在满足某些质量标准时,发布信息的益处,从而解决与地震信息及时性相关的问题。为此,将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数据纳入NEIC业务工作流程,会有助于提高中强地震信息产出的速度和准确性。最后,NEIC应探索如何进一步扩展和提高服务于地震响应工作期间产品的质量和内容,包括生成新的特定地震序列产品,在地震信息中增加演变成分,以及继续改进震后影响方面的产品。

何宇飞[3](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郭家豪[4](2020)在《基于地震波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侵彻钻地武器因其独特的战斗特点和打击破坏效果逐渐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威慑手段,但是这种武器地下爆炸威力的定量分析目前尚不完善,利用地震波测算武器爆炸当量的研究多集中在用震级估算爆炸当量。根据侵彻战斗部先侵深再爆炸的特点,本文以爆破工程中对萨道夫斯基公式的应用为基础,探索了专门用于侵彻武器爆炸当量估算的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阐述了地震波能量与震级和爆炸当量的关系,研究了基于地方性震级ML和短周期体波震级mb的当量估算方法。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地震波的振速衰减规律,推导出了平整场地与非平整场地两种地形下震源能量回归公式,提出了利用回归所得的能量估算爆炸当量的方法,解决了萨道夫斯基公式在测点与爆心有高程差时预测精度差和场地系数K不确定时无法计算当量的问题。(2)分析了地震波采集系统的总体框架,分别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包括检波器的选型和采集-存储装置的设计,结合侵彻武器的战斗特点提出了爆炸当量估算的试验方案。(3)基于非平整场地下的实测数据,用两种算法估算了当量。震级-当量法估算中,利用地方性震级ML计算的当量结果偏差极大,利用短周期体波震级mb计算结果偏差小,但因式中校正参数c不具普适性,使得该法具有较大的局限;震源-当量法估算中,利用非平整场地的震源-当量法的估算结果比预估当量高出38%,而利用传统萨氏公式和平整场地下的震源回归模型的估算结果是预估当量的100倍以上。估算结果证明了非平整场地下震源能量-当量法可用于爆炸当量估算,提出的方法可靠性得到保证。

夏永学[5](2020)在《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根据预测的目的与功能,可以分为采前的静态评估(也称为预评价)和开采期间的动态预警。静态评估主要基于地质条件、开采布局等历史信息;动态预警则主要基于组织管理、推进速度等现实信息和监测数据、现场显现等实时信息。目前尚未建立涵盖上述信息的有效预警方法和模型,这是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信息融合技术对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综合指数法存在人为主观影响大、临界区取值困难、权重量化不合理等问题,在各因素对冲击地压影响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分类、指数叠加和归一化处理,研究获得了基于改进综合指数法的冲击地压静态评估方法和模型。(2)根据地震波CT探测的原理,研究了波速大小及其变化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波速区和高波速梯度区对应高冲击危险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波速异常系数、波速梯度异常系数和异常区域临巷距为主要指标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并将现场CT探测和改进的综合指数法进行联合分析,形成了理论分析和现场探测相结合的采前冲击危险性的静态评估方法。使冲击危险等级评价及危险区域划分更符合现场实际。(3)针对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全面性、互补性角度考虑,提出了基于微震、地音、应力和钻屑法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案。实现了对冲击地压的分源、多场和全过程监测。分析了冲击地压微震、地音、应力前兆信息产生的物理机制和变化规律。(4)对微震、地音、应力、钻屑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冲击地压多源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上述方法评价冲击危险依据和准则,建立了预警信息分级输出标准,为冲击地压定量化动态预警提供了依据。(5)针对多种监测设备获得的大量前兆观测信息既有重复又相互矛盾问题,采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冲击地压多源监测数据中冗余、互补以及冲突的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了对冲击危险等级的一致性描述,显着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6)为了充分考虑冲击地压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开采历史等背景信息。基于R值评分法的预测效能检验方法,构建了动、静态综合预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历史信息、现实信息和实时信息,使影响冲击地压的各种信息以某种方式优化结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融合结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预警效果。(7)开发了一套集接口融合、格式转化、统计分析、指标优先、权重计算、等级预警等为一体的冲击地压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可实现信息统一管理、查询、数据分析、三维显示、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远程控制等功能,现场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吴珊[6](2020)在《岩石破裂声发射监测与压裂缝网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致密储层具有超低孔渗,需要通过体积压裂生成复杂裂缝系统作为油气产出通道。水力压裂裂缝网络的形成受到多因素控制,机理复杂,有待深入研究。声发射是岩石破裂释放的弹性波,具有破裂定位和破裂性质识别的能力,有助于揭示水力压裂缝网形成机理,评价人工裂缝的性质。但水力压裂裂缝扩展伴随的声发射能量低,在岩石中传播的衰减强,加上储层所具有的非均质和各向异性,使声发射数据分析具有很大的难度。声发射用于致密储层水力压裂实验监测尚需进一步发展声发射检测和解释技术。将水力压裂模拟实验与声发射监测相结合,对于了解致密储层岩石破裂和缝网形成机理,进而评价压裂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岩石破裂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建立了多通道全波形连续记录的声发射监测硬件系统;形成了包含全波形特征分析、多通道事件定位和裂缝震源机制反演的声发射数据分析方法,为裂缝扩展动态监测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开展了单轴压缩下致密岩石破裂声发射监测实验,采用声发射波形参数表征岩石破裂过程,得出了天然裂缝对岩石破裂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真三轴水力压裂声发射监测实验,对比研究了长7组致密砂岩,芦草沟组致密砂岩和龙马溪组页岩的压裂结果,得出了层理性质、压裂液类型和排量对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利用声发射监测数据对岩石破裂过程的解释结果,分析了流体作用下致密储层缝网形成的力学机理。将声发射参数与离散裂缝网络方法相结合,对水力压裂缝网进行了表征,评价压裂改造效果。本文围绕致密储层人工裂缝网络形成机理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通过水力压裂实验与声发射监测相结合,分析了水力压裂岩石破裂过程与性质,揭示了流体诱导拉张与剪切复合破裂缝网形成的力学机理,明确了缝网形成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提出了声发射参数与离散裂缝网络相结合的压裂改造效果评价方法。

林鑫,王向腾,赵连锋,姚振兴[7](2019)在《核试验监测的地震学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侦察探测核爆事件,评估核爆信息等核试验监测工作,对评估核爆威力、研究核爆炸现象以及各种破坏因素的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地震学提供了核试验监测中关键的研究手段.核试验地震学监测研究主要包括核试验识别、定位、埋深、震级和当量的估计等内容.根据近半个世纪以来核试验方式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介绍和总结了核试验监测中相关研究进展状况,主要包括事件定位、判别、震级测定、当量和埋深估计等地震学观测、理论和方法.

王晓山[8](2017)在《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历史上强震活跃,本论文从地壳应力场和震源断层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地区开展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地震预测提供有益的构造背景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不同构造分区的最优一维速度模型下对华北平原块体的中小地震进行重新绝对定位;二是基于重定位结果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由大量P波初动极性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华北平原块体的地壳应力场;三是在重定位结果和地壳应力场的基础上,对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的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进行研究,详述如下:首先,本论文使用虚拟台网技术整合华北平原块体200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11个省级台网和“地震科学台阵探测流动观测实验场”的震相到时资料,采用Hypo2000定位方法进行初步绝对定位。挑选出重定位后定位精度A、B类的6504个地震事件,采用VELEST程序获得了华北平原块体8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次使用Hypo2000方法进行华北平原块体多速度模型下地震绝对定位。基于新的重定位结果,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重新定位后震中水平位置变化不大,地震丛集性和条带性更加明显。2、重定位后地震沿垂向展布在0~30km之间,山西断陷带震源深度由奥向北逐渐变浅,绝大多数地震沿断陷盆地主控边界断裂线性展布,震源深度剖面较清晰的勾画出山西断陷带各盆地的发震层下界。3、重定位后震源深度剖面揭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现象,如郯城震源区下方地震直立分布,霍山地区倾向北东的地震条带,邢台震源区向北西方向倾斜的地震密集带等。其次,在绝对定位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基础上,对华北平原块体22069个地震的116571个P波初动极性,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华北平原块体0.5°×0.5°×20km的精细地壳应力场图像。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以走滑和正断层类型为主,综合震源机制解的一个节面走向大体与所在区域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符合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现今的剪切拉张状态。2、P轴方位自西向东呈现NE—NEE—近EW的偏转图像,T轴方位在山西断陷带内与断陷盆地的主控边界断裂走向垂直,自西向东呈现NW—NNW—近NS向的逆时针旋转,T轴方位的一致性要好于P轴方位,预示华北平原块体的目前主要受NW—NNW向主张应力控制。3、山西断陷带的应力状态以正断层为主,在临汾盆地北部和忻定盆地出现走滑应力状态的局部特征;张渤带从西向东应力状态分为正断层型、走滑型和正断层型,P轴方位呈NE—NEE—EW向顺时针旋转;郯庐断裂带应力结构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主压应力方向由北向南表现为NEE—EW—SEE向偏转,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主压应力方向从西往东由ENE方向逐渐偏转为近EW方向。4、秦岭—大别山构造带受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的控制减弱,逐渐向华南地块的应力场转向。华北平原块体的应力场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青藏高原推挤作用的控制,太平洋板块北西西向的俯冲作用强于青藏高原的挤压碰撞对华北平原块体的影响。最后,基于大震震源区余震长期活动及余震发生在震源断层面上及其附近区域的假设,由现今精确定位的震源位置和区域应力场确定了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38°,倾向南东,倾角为82°,滑动角为-156°,断层错动类型为右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283°,倾向北北东,倾角为74°,滑动角为-26°,断层错动类型为左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19°,倾角为88°,滑动角为-179°,滑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型。

林鑫[9](2017)在《地震波在测定地下核爆当量和地震震源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核爆或天然地震发生时,都会产生地震波,研究地震波所带来的信息是地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地震波理论,根据地震波波形特征,分析和解释地震记录图,是测定地下核爆炸的震源参数、研究天然地震震源过程的有效途径。当量和埋深是地下核爆中两个重要参数,准确的估计当量和埋深对于合理评估核爆的威力以及对核爆进行地震学监测的可信性检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当量估计方法通常是利用振幅或震级与当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获得当量的估计,然而在地方性及区域地震范围内,用于研究的体波震相Pn,Pg,Sn和短周期面波Lg波形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源和路径不均匀性等影响,同时直达波的不确定性导致需要用多台站平均来减少实际数据中振幅散射等问题,这些因素均能在震源大小和当量估计上引起较大误差。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带来的误差影响,并在进行当量估计的同时获得埋深的结果,根据尾波对源区辐射花样、路径不均匀性等不敏感且波形稳定的特征,建立了通过单一地震台站拟合区域波形全波列的尾波包络,同时获得当量和埋深估计的方法。首先,基于尾波单一散射模型,以震源谱、传播效应、台基响应、传递函数及其尾波形状函数的物理模型为基础,直接建立了地方性及区域范围尾波包络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此关系,将单个区域震相扩展到区域全记录,并结合中国东北区域范围内地震台站观测记录,进一步解释传播、台站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区域地震台站水平分量尾波包络,振幅稳定,包络振幅的变化清晰地显示区域震相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网格搜索的方法来比较不同当量、不同埋深事件的理论包络与实际波形记录,找出最佳拟合范围,最终获得五次核爆当量以时间为序从0.6±0.2kt到3.0±1.5kt,增加至 10.0±2.0kt,之后降到 8.0±2.0kt,又增加至 11.0±2.0kt,并达到最高值。埋深基本表现为由浅到深,从150±100m到350±100m,随后两次都为500±200m达到最深范围,再略微下降为500±150m。研究结果均在埋深-当量关系线之下,与前人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既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说明了使用单一地震台站尾波振幅包络是可以同时约束地下核爆当量和埋深。震源破裂过程是地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发生之后获得主震破裂过程和震源区地面震动图像,可以为判断受灾范围、程度和强余震时空分布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计算强震之后在周边俯冲带上引起的静态库仑应力的变化是研究震源区附近应力变化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提供地震触发和余震分布的判断依据。利用小波域中有限断层反演的方法,通过远场体波和面波波形联合反演,对2015年智利伊拉佩尔Mw8.3级和2010年马乌莱Mw8.8级地震的震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次地震均为逆冲型大地震,滑动分布较为集中,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的滑动主要分布在震中北侧,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为2.43m,平均滑动角度107。,平均破裂速度为1.82km/s,标量地震矩为3.28×1021Nm,95%的标量地震矩在104s内得到了释放。最大滑动量约8m,位于沿走向75km,深度8km处。2010年马乌莱地震为双侧破裂事件,滑动向南北两侧扩展,平均滑动角度为109。,平均滑动量4.95m,平均破裂速度1.90km/s,标量地震矩为1.86×1022Nm,95%的标量地震矩在121s内得到了释放。最大滑动量约12.5m,位于沿走向100km,深度21km处。滑动分布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在总体上较为一致。此外,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浅部更大的滑动量应该是其引起了较大海啸的一个原因。基于破裂滑动分布,计算了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周边俯冲带上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两次地震均显着增加了周边俯冲带上的库仑应力,2010年马乌莱地震使得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震源区附近的库仑应力增加0.01~0.15bar,从应力积累的角度看,2010年马乌莱地震有利于2015年伊拉佩尔地震的发生,对后者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牛杰明[10](2016)在《利用GPS(GNSS)和地震仪观测资料研究地震和火山动态形变特征》文中指出在过去的数千年中,人类社会活动饱受了多种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影响,尤其是活动比较频繁以及累积影响较大的地震和火山灾害。迈入二十世纪中期后,随着多种连续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快速提升了人类对地震和火山演化和孕育机制的理解程度,特别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测震技术为主的时间域连续观测技术,为研究相关地球物理过程提供了近全波段的观测资料。基于多源连续观测资料以及不同种数据分析方法,不同阶段地震或者火山物理过程产生的不同特征的地球物理信号可以从海量的连续观测资料中提取出来,进而用于研究地震和火山在不同阶段的物理行为。虽然多种分析方法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多/单源观测资料中仍会存在一些未知或者未准确确定的与地震或者火山过程相关的信号。为了能够更完备和准确地理解地震和火山过程,重新评价和分析多源连续观测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连续全球定位系统和地震仪观测资料为中心,从多方面分别探讨了利用两种连续观测资料研究地震和火山过程相关的动态形变信号特征。本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和测震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相关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以及其在监测动态形变信号时在不同波段的背景观测噪声水平,并阐述了从连续观测资料中提取和分析与地震和火山相关的动态形变信号特征的基本思想。其次,基于连续GPS动态观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地测量技术在2011年日本Tohoku-oki地震中记录多种地震波信号的能力。除了GPS能够准确监测缓慢地壳形变以及静态同震形变外,本文依次讨论了GPS记录主震、余震以及海啸激发P/S波、一级面波、多级面波以及其余地震相位的能力,并将其与宽频地震仪记录和理论模型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GPS监测与地震相关信号的完备性问题,证明了GPS有能力记录强震激发的多级地震面波,可作为一种补充工具来研究全球面波频散等问题。再次,基于长期的连续测震资料,本文分析了从2011年至2016年阿苏火山所激发火山震颤信号(LPT)的特性,探讨了测震技术在监测与火山相关信号的完备性问题。根据火山口周围两台宽频地震仪和七台短周期地震仪的连续五年记录,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设计了一套LPT信号自动提取的方法,并基于五年内提取的LPT事件,采用信号堆叠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LPT信号的变化特性。在考虑地形变化和地壳一维分层结构下,探讨了不同信号特征LPT的震源机制,并发现了这些“特殊的"LPT信号有悖于单个火山系统所产生火山震颤信号唯一理论。随后,根据五年内LPT信号特征以及反映信号能量和幅值,及其与其他地质观测资料的关系,本文修正了热液型火山内部岩浆传输所激发LPT信号的模型,并提出不同类型的LPT信号可以间接作为“岩浆水表”来记录岩浆从深部岩浆储源经过岩浆库传输至浅部岩浆通道的整个过程。最后,基于GPS和强震仪观测资料,本文探讨了组合多源观测资料监测宽频带地震波信号所存在的实时和准确性问题。考虑到GPS在记录高频地震波信号时存在的低灵敏度和混叠问题、强震仪观测资料中由仪器旋转、倾斜等因素造成的基线误差问题以及基线误差的非线性时变问题,本文基于赫尔莫特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提出一种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对GPS位移资料和强震仪加速度资料进行组合,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三类问题,并稳健和实时地估计中强震在近场产生的宽频带动态同震地壳形变信号。随后,该方法被应用于捕获2011年日本Tohoku-oki地震所产生的实时宽频带动态同震形变信号。

二、Calculation of Calibration Functions and Explosive Aftershock Magnitudes in the Near Fiel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lculation of Calibration Functions and Explosive Aftershock Magnitudes in the Near Field(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试验研究
    2.1 试验系统、方案及目的
    2.2 加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特征
    2.3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特征
    2.4 加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2.5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2.6 不同应力路径下组合结构失稳特征对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机理研究
    3.1 “煤-夹矸-煤”三元体串联结构模型
    3.2 组合结构滑移失稳机理
    3.3 组合结构破碎失稳机理
    3.4 组合结构滑移与破碎耦合失稳机制
    3.5 组合结构压缩-扭转变形失稳机理
    3.6 组合结构破坏失稳能量耗散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数值试验研究
    4.1 UDEC数值原理
    4.2 裂隙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
    4.3 微观力学参数校准
    4.4 数值模型及试验方案
    4.5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形式
    4.6 不同破坏失稳形式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影响机制研究
    5.1 数值模型及参数选取
    5.2 数值实验方案
    5.3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过程
    5.4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5.5 数值模拟与现场冲击事故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现场实测及防治方法
    6.1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现场实测
    6.2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防治方法探讨
    6.3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防治方法实践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战略规划(2019~2023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0.1 国家地震信息中心与全球地震监测
    0.2 公报的目标
1 基础性工作清单:应当继续实施的现有业务事项
    1.1 区域监测和美国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的相互影响(A1)
    1.2 地震检测与关联(A2)
    1.3 综合地震目录ComCat(A3)
    1.4 系统基础架构(A4)
    1.5 较小地震的震级校正(A5)
    1.6 震后影响产品(ShakeMap,ShakeCast,DYFI?和PAGER)(A6)
    1.7 ANSS在危机情况下的性能——区域地震台网备份与响应协调(A7)
    1.8 国际台网合作(A8)
    1.9 集成化便携式仪器部署(A9)
    1.10 预置地震内容(A10)
2 愿景性工作清单:业务运行与研究创新的机遇
    2.1 使用机器学习,改进监测运行(B1)
    2.2 地震定位的完善(B2)
    2.3 系统基础设施的扩展(B3)
    2.4 地震信息公开发布的及时性(B4)
    2.5 大地测量数据[实时全球定位系统(GPS)、光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大地测量数据、破裂建模](B5)
    2.6 余震序列的地震构造研究(地震序列特征描述)(B6)
    2.7 基于地震事件的产品(B7)
    2.8 事件页面与产品演变(B8)
    2.9 震后影响产品的演变(B9)
    2.10 异常事件的特征描述(如滑坡、核爆炸、矿山爆破、声学记录,如图13)(B10)
    2.11 俯冲带科学(B11)
    2.12 实时地震重定位(校准的参考目录、余震序列)(B12)
3 结论
附录A:美国地质调查局鲍威尔中心地震监测工作组(PCWGEM)
附录B:缩写词(部分)

(3)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1.2.2.1 震例研究
        1.2.2.2 统计研究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2.1 地震活动概述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2.1.3 地震孕育区
    2.2 电离层概述
        2.2.1 电离层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3.2.4 结论与讨论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4.1.1 SWARM星座简介
        4.1.2 SWARM星座数据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5.1.1 重力波模型
        5.1.2 电动力学模型
        5.1.3 电磁辐射模型
        5.1.4 化学模型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5.2.1 重力波途径
        5.2.2 电动力学途径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6.3 创新点
    6.4 展望
        6.4.1 星座观测设想
        6.4.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4)基于地震波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地震波的能量原理
    2.1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
        2.1.1 P波的传播
        2.1.2 S波的传播
        2.1.3 面波的传播
    2.2 地震震级的能量原理
        2.2.1 地震矩的能量原理
        2.2.2 矩震级的表示
    2.3 爆破振速和爆炸当量的关系
        2.3.1 爆破地震波衰减机制
        2.3.2 爆破振速衰减特性和当量的关系
    2.4 小结
3.爆炸当量估算方法
    3.1 震级-当量估算
        3.1.1 地方性震级ML
        3.1.2 短周期体波震级mb
    3.2 基于振动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
        3.2.1 侵彻爆炸震源能量回归模型
        3.2.2 爆炸当量计算
    3.3 小结
4.系统设计与模拟试验
    4.1 地震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4.1.1 地震检波器
        4.1.2 地震信号存储装置
    4.2 试验设计
    4.3 小结
5.测试试验与数据处理
    5.1 测试试验
    5.2 震级法当量估算结果
    5.3 震源能量法当量估算结果
        5.3.1 实例验证
        5.3.2 试验结果估算
    5.4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现状
        1.1.2 冲击地压预警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1.2.2 冲击地压监测方法现状
        1.2.3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冲击地压静态评估方法与指标
    2.1 冲击危险性预评价
    2.2 改进的综合指数法
        2.2.1 传统综合指数法
        2.2.2 改进综合指数法
    2.3 基于震波CT探测的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方法
        2.3.1 震波CT基本原理
        2.3.2 探测方法及设计
        2.3.3 层状岩层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
        2.3.4 层状结构地震波传播特征
        2.3.5 围岩波速结构与冲击危险性相关性
        2.3.6 基于CT探测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
        2.3.7 巷道冲击危险等级划分
        2.3.8 现场应用
    2.4 冲击危险静态综合评估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冲击地压动态监测方法与预警指标
    3.1 冲击地压的现场监测方法
        3.1.1 微震监测技术
        3.1.2 地音监测技术
        3.1.3 煤体应力监测
        3.1.4 钻屑法监测
        3.1.5 冲击地压的综合监测技术
    3.2 多维监测数据预处理技术
        3.2.1 单点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3.2.2 多点监测数据的融合处理
    3.3 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可识别性及预警指标
        3.3.1 应力信息
        3.3.2 微震信息
        3.3.3 地音信息
        3.3.4 钻屑信息
    3.4 本章小结
4 冲击地压动-静态综合预警模型
    4.1 监测数据融合方法
        4.1.1 传统D-S证据理论
        4.1.2 改进的D-S证据理论
    4.2 基于改进D-S理论的冲击地压数据融合方法
    4.3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模型
        4.3.1 思路及原则
        4.3.2 总体方案构建
        4.3.3 冲击地压多源信息综合预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冲击地压综合全息预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5.1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平台开发的目的及要求
        5.1.1 平台开发的目的
        5.1.2 平台开发的要求
    5.2 系统原理及框架设计
        5.2.1 系统原理
        5.2.2 平台基本框架
    5.3 平台基本功能
    5.4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平台的应用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岩石破裂声发射监测与压裂缝网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力压裂缝网形成力学机理
        1.2.2 岩石破裂过程与声发射监测
        1.2.3 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实验与动态监测
        1.2.4 改造效果评价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概况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岩石破裂声发射监测系统与分析方法
    2.1 声发射定义与声发射波形
        2.1.1 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
        2.1.2 声发射波形参数
        2.1.3 声发射参数统计分析
    2.2 致密储层声发射监测仪器系统
        2.2.1 致密岩心破裂声发射波形特征
        2.2.2 声发射连续波形采集仪器参数
        2.2.3 探头性能优选射参数
    2.3 多通道声发射全波形自动检测
        2.3.1 声发射事件检测
        2.3.2 多通道声发射探头布置
    2.4 多通道声发射定位方法
        2.4.1 绝对定位方法
        2.4.2 相对定位方法
        2.4.3 定位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声发射震源机制分析与裂缝参数表征
    3.1 岩石破裂震源机制表征与求解
        3.1.1 震源机制的表征
        3.1.2 矩张量的计算
    3.2 岩石破裂震源机制矩张量分析
        3.2.1 岩石破裂震源矩张量
        3.2.2 矩张量分解与破裂性质
        3.2.3 裂缝矩张量表征
    3.3 裂缝的几何参数表征
        3.3.1 裂缝面的法向量与滑移向量
        3.3.2 裂缝的体积
        3.3.3 裂缝的张开度与面积
    3.4 各向异性对裂缝震源分析的影响
        3.4.1 波速各向异性的影响
        3.4.2 各向异性弹性本构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密储层岩石破裂声发射监测与破裂机理研究
    4.1 致密储层岩心样品和力学实验仪器
        4.1.1 实验设计
        4.1.2 实验设备与监测方法
        4.1.3 岩心样品的非均质性
        4.1.4 致密岩心中的天然裂隙形态
    4.2 实验结果
        4.2.1 应力-应变曲线
        4.2.2 声发射率
        4.2.3 b值随时间的变化
    4.3 致密储层岩心裂缝扩展过程讨论
        4.3.1 破裂过程中张-剪破裂
        4.3.2 天然裂隙对声发射率的影响
        4.3.3 天然裂隙激活的应力条件
        4.3.4 天然裂隙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致密储层水力压裂声发射监测与破裂机理研究
    5.1 水力压裂声发射监测实验
        5.1.1 实验系统与参数设置
        5.1.2 实验样品与力学性质
        5.1.3 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过程
    5.2 水力压裂声发射监测数据与处理
        5.2.1 压裂实验曲线与声发射全波形特征
        5.2.2 压裂声发射活动性特征
        5.2.3 水力裂缝定位与CT扫描结果
        5.2.4 实验系统与参数设置
    5.3 水力压裂实验声发射分析
        5.3.1 压裂过程中的波速变化
        5.3.2 压裂过程中的岩石破裂声发射波形
        5.3.3 不同岩石水力裂缝扩展对比
        5.3.4 不同压裂液体系破裂效果对比
        5.3.5 变排量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压裂缝网形成机理研究
    6.1 致密储层压裂起裂过程
        6.1.1 流体激活井口周围天然裂隙
        6.1.2 初始起裂裂缝性质
        6.1.3 流体作用下的起裂模型分析
    6.2 致密储层压裂扩展过程
        6.2.1 水力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剪切破裂
        6.2.2 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
    6.3 裂缝尖端的非稳态扩展过程
        6.3.1 流体压力传播
        6.3.2 裂缝尖端的剪切作用
    6.4 微裂隙体系对缝网形成的影响
    6.5 水力压裂缝网形成的力学机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人工裂缝网络表征和定量评价
    7.1 线性离散网络
        7.1.1 线性离散裂缝网络建立
        7.1.2 线性离散裂缝网络参数
        7.1.3 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线性离散裂缝网络表征
    7.2 三维离散裂缝网络
        7.2.1 三维离散裂缝网络建立
        7.2.2 三维离散裂缝网络参数
        7.2.3 水力压裂模拟实验三维离散裂缝网络表征
    7.3 裂缝网络定量评价
        7.3.1 裂缝长度分形特征
        7.3.2 裂缝空间分形分析
        7.3.3 声发射b值与分形参数
        7.3.4 有效改造体积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核试验监测的地震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核试验地震监测台阵
2 核试验定位的地震学研究
3 核试验识别的地震学研究
    3.1 谱振幅比
    3.2 面波、体波震级判别
    3.3 震源矩张量反演
4 核试验的地震学震级测定和当量与埋深估计
    4.1 传统当量和埋深估计方法
    4.2 基于尾波包络方法的当量和埋深估计
    4.3 地震学与大地测量学联合监测
5 讨论
6 结论

(8)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简介
    2.1 Hypo2000定位方法简介
    2.2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2.2.1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概念
        2.2.2 反演程序VELEST
    2.3 综合震源机制解方法
        2.3.1 双力偶点源模型
        2.3.2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
    2.4 震源断层拟合方法简介
        2.4.1 求解断层面的数学模型
        2.4.2 断层面模型求解
        2.4.3 断层边界的确定
        2.4.4 断层面上滑动角的确定
第三章 华北平原块体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3.1 震相数据收集整理
    3.2 多速度模型初步定位
    3.3 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3.3.1 晋冀蒙交界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2 京津唐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3 邢台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4 太原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5 运城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6 长治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7 安徽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8 山东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4 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华北平原块体的多模型地震定位
    4.1 华北平原块体地震定位研究进展
    4.2 多模型地震定位
    4.3 定位结果分析
        4.3.1 郯庐断裂带中段重定位结果分析
        4.3.2 霍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3 邢台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4 唐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5 晋冀蒙交界地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6 忻定—太原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4.3.7 临汾—运城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4.4 小结与结论
第五章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
    5.1 引言
    5.2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进展
    5.3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5.3.1 资料情况
        5.3.2 速度模型
    5.4 P波初动极性信息及权重
        5.4.1 P波初动极性误差
        5.4.2 P波初动极性权重及参数确定
    5.5 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5.5.1 山西断陷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2 张渤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3 郯庐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4 秦岭—大别山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5 华北平原块体内部和外围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6 华北平原块体b值空间分布
    5.7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典型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研究
    6.1 引言
    6.2 震源断层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
    6.3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6.3.1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简介
        6.3.2 数据资料
        6.3.3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6.4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6.4.1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简介
        6.4.2 数据资料
        6.4.3 1830年磁县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6.5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6.5.1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简介
        6.5.2 数据资料
        6.5.3 1303年洪洞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6.6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3、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9)地震波在测定地下核爆当量和地震震源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地震波在测定地下核爆当量和埋深中的应用研究
        1.1.2 地震波在震源破裂过程及其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1.2 论文研究目标
        1.2.1 朝鲜地下核爆当量和埋深研究
        1.2.2 智利2015年Mw8.3级和2010年Mw8.8级地震震源过程及其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研究
    1.3 论文框架以及研究成果
2 尾波包络方法简介
    2.1 引言
    2.2 单个区域震相的尾波包络
    2.3 地方性及区域地震范围地震全记录的尾波包络
    2.4 尾波包络的实际观测记录
    2.5 小结
3 尾波包络方法在朝鲜地下核爆事件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背景及数据与资料
    3.3 尾波理论包络参数项的实际分析和选取
        3.3.1 事件前的噪声水平
        3.3.2 壳幔模型和走时方程
        3.3.3 区域地震波平均波速
        3.3.4 天然地震震源谱
        3.3.5 爆炸源震源谱
        3.3.6 尾波形状参数
        3.3.7 几何扩展项
        3.3.8 衰减项
    3.4 尾波理论包络改正
    3.5 小结
4 朝鲜五次地下核爆事件的当量和埋深研究结果
    4.1 引言
    4.2 朝鲜前四次地下核爆当量和埋深结果
    4.3 2016年9月9日朝鲜地下核爆当量和埋深的研究
    4.4 小结
5 智利2015年Mw8.3级和2010年Mw8.8级地震震源过程及其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研究
    5.1 引言
    5.2 震源破裂过程研究以及同震库伦应力的计算方法
        5.2.1 震源破裂过程研究方法
        5.2.2 同震库伦应力计算
    5.3 智利2015年Mw8.3级和2010年Mw8.8级地震震源过程
        5.3.1 智利伊拉佩尔2015年9月17日Mw8.3级地震震源过程
        5.3.2 智利马乌莱2010年2月27日Mw8.3级地震震源过程
    5.4 智利2015年Mw8.3级和2010年Mw8.8级地震静态库伦应力变化
    5.5 分析与讨论
    5.6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10)利用GPS(GNSS)和地震仪观测资料研究地震和火山动态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震仪观测技术
    2.1 全球定位系统
        2.1.1 介绍
        2.1.2 发展历史
        2.1.3 基本定位原理
    2.2 地震仪观测技术
        2.2.1 介绍
        2.2.2 发展历史
        2.2.3 基本测震原理
    2.3 本章小结
3 地震和火山动态形变信号特征分析方法
    3.1 介绍
    3.2 连续全球定位系统观测的噪声特性
    3.3 地震仪观测的噪声特性
    3.4 信号分离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GPS观测资料的2011年日本Tohoku-Oki地震激发多级地震面波信号研究
    4.1 介绍
    4.2 数据和方法
    4.3 2011年日本Tohohu-oki地震的多级地震面波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震仪观测资料的阿苏火山长周期震颤(LPT)信号研究
    5.1 介绍
    5.2 数据与方法
        5.2.1 观测数据
        5.2.2 LPT信号的提取
        5.2.3 LPT信号的堆叠
        5.2.4 LPT信号的震源机制
    5.3 阿苏火山的演化特性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联合GPS和地震仪观测资料的宽频带地震波动信号研究
    6.1 介绍
    6.2 基于赫尔模特方差分量估计的卡尔曼滤波
        6.2.1 卡尔曼滤波器
        6.2.2 赫尔模特方差分量估计
    6.3 2011年日本Tohoku-oki地震的实时宽频带动态同震形变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Calculation of Calibration Functions and Explosive Aftershock Magnitudes in the Near Field(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研究[D]. 张恒.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战略规划(2019~2023年)[J]. G.P.Hayes,P.S.Earle,H.M.Benz,D.J.Wald,W.L.Yeck,姬运达,梁姗姗,李旭茂,陈经纶,邹立晔,刘艳琼,苗春兰,张雪梅. 世界地震译丛, 2020(06)
  • [3]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4]基于地震波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方法研究[D]. 郭家豪. 中北大学, 2020(10)
  • [5]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D]. 夏永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6]岩石破裂声发射监测与压裂缝网形成机理研究[D]. 吴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核试验监测的地震学研究综述[J]. 林鑫,王向腾,赵连锋,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19
  • [8]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D]. 王晓山.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02)
  • [9]地震波在测定地下核爆当量和地震震源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林鑫.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10]利用GPS(GNSS)和地震仪观测资料研究地震和火山动态形变特征[D]. 牛杰明. 武汉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近场校准函数和爆炸余震震级的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