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水污染新生儿76例头颅CT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馨,王亚娟,刘蕾,丁翊君[1](2019)在《新生儿脑梗死76例临床特点、影像学变化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对76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力的指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收治的新生儿脑梗死患儿,根据是否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将随访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部分患儿进行系统随访、定期影像学复查、智体力发育评测。结果 76例患儿中惊厥起病占比最高(73.7%,56/76例),其中单侧肢体抽动具有特征性,占39.2%(22/56例)。临床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占13.2%(10/76例),大脑中动脉受累占80.3%(61/76例),29.2%(19/65例)的患儿脑电图可无异常放电。41例接受随访患儿中,12例(29.3%)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5例(36.6%)接受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肌内注射抗凝治疗。29例患儿定期复查头颅影像,预后良好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T2序列脑梗死原始受损面积占比中位数为10.3%,弥散加权像受损占比中位数为2.0%,复查头颅MRI T2序列受损面积占比中位数为1.0%。颅脑病变受损占比差值中位数为8.4%。预后不良组各组比值分别为14.9%、4.8%、0.5%、14.4%。结论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脑梗死最常见表现,单侧肢体阵挛具有特征性。胎盘功能不全可能是造成新生儿脑梗死的根本原因之一。梗死累及面积越大,复查颅内病变变化面积越大,患儿预后较差,弥散加权像受累面积不能提示预后。早期进行抗凝治疗不能改善新生儿脑梗死预后。
戴晓梅,张明瑛[2](2019)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1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2010年9月-2018年9月新生儿科颅内出血患儿120例,以同期产科出生正常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巨大儿、早产、窒息、脐带绕颈、羊水污染为颅内出血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与围生期缺氧缺血、产伤关系密切,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接生质量是降低颅内出血的重要因素。
王建成[3](2016)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相关围产期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收集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是否多胎、是否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孕次、是否辅助生殖、妊娠期合并症(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机械通气、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T-pro BNP水平。纳入标准:(1)生后24小时内入住NICU;(2)病史及临床资料完整者;(3)足月儿生后3天或早产儿补足胎龄40周行NBNA评分;排除标准: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染色体疾病。将入选新生儿根据NBNA评分分为正常组(≥35分)及异常组(<35分),对两组新生儿围产期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各变量对NBNA评分的影响,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以NBNA结果为因变量,各分析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共纳入研究对象338例,其中早产儿213例,足月儿125例,男214例,女124例,胎龄35.4(33.0,38.0)周,出生体重2400(1700,3080)g,NBNA正常组241例,NBNA异常组97例。2)NBNA评分产前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BNA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两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比率有显着差异(P<0.05),而多次妊娠、母亲年龄、辅助生殖、妊娠期心功能不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肝功能损伤、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3)NBNA评分产时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BNA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两组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小于胎龄儿、多胎、羊水污染比率有显着差异(P<0.05),而性别、分娩方式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4)NBNA评分产后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BNA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NBNA异常组RDS、颅内出血、NT-pro BNP、机械通气、动脉导管未闭比率显着升高(P<0.05),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钙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5)NBNA评分围产期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以NBNA异常为因变量,各分析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NT-pro BNP与NBNA评分有显着相关性(P均<0.05),OR值分别为3.410、6.691、3.567、6.018、3.546、8.714及2.719。结论1)胎龄、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窒息、小于胎龄儿、多胎、羊水污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及NT-pro BNP水平与NBNA评分具有相关性。2)胎龄、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及NT-pro BNP水平是NBNA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小婷[4](2016)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其产前、产时及产后各种易导致患儿缺氧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造成足月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与正常新生儿相对比,从基因方面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进行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对HIE新生儿ApoE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HIE的关系,寻求新生儿HIE的遗传易感基因,从基因水平解释HIE的发生机理,为新生儿HIE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对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151名足月HIE患儿其产前、产时、产后的各方面易导致缺氧的高危因素(孕母妊高症、孕母贫血、脐带缠绕、羊水浑浊、新生儿窒息等原因)进行统计,并以同期出生的145名于我科住院的经体检和辅助检查排除HIE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对各项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明确导致新生儿HIE的高危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合并多项高危因素时,新生儿HIE的发病率。2、选取113名正常新生儿于生后即刻取无污染脐带血,130名HIE新生儿于确诊后取静脉血,分别进行载脂蛋白E的提取,比较各研究对象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结果,探讨各组间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的差异以及有无临床意义。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者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5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患儿与145例同期出生的未患HIE的新生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IE组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有93例,占总数的61.6%,发生羊水污染的有35例,占总数的23.2%,其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病的有35例,占总数的23.2%,母亲孕期贫血的HIE组有29例,占总数的19.2%。由结果可见,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孕母妊高症等疾病在新生儿HIE的发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为导致新生儿发生HIE的重要因素。对上述因素分别与对照组对比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孕母妊娠期高血压(P<0.01)、新生儿窒息(P<0.01)、脐带异常(P<0.01)、羊水污染(P为0.018)、孕母贫血(P为0.023)、胎盘早剥(P为0.021)均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而且所含高危因素越多,新生儿HIE的发病率越高。2、取130名HIE患儿与同期出生的113名正常新生儿,取其血样2ml,进行ApoE基因的测定,结果显示,113名正常新生儿中,基因型为E3/E3者87名,E2/E3者14名,E3/E4者8名,E2/E4者3名,E2/E2者1名,未查见E4/E4基因型患儿。其中E3基因频率为86.73%,E2基因频率为8.40%,E4基因频率为4.87%;经卡方检验,其基因型频率P>0.05,符合Hard-weinberg定律。130名HIE患儿中,基因型为E3/E3者81名,E2/E3者12名,E3/E4者24名,E2/E4者8名,E2/E2者1名,E4/E4者4名。其中E3基因频率为76.15%,E2基因频率为8.46%,E4基因频率为15.38%。经卡方检验,其基因型频率P>0.05,符合Hard-weinberg定律。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见,HIE组患儿E3/E3基因型的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E3/E4基因型的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三种等位基因在两组的基因频率进行卡方检验,可见E3等位基因在HIE组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4等位基因在HIE组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130名HIE患儿按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标准进行分度,130名患儿中轻度患儿91名,中度患儿30名,重度患儿9名。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见,六种基因表型在三组HIE患儿中的构成比进行行×列卡方检验,由于组内数据<1,故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计算结果P值大于0.05,表明六种基因表型在三组HIE患儿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种等位基因在三组HIE患儿中所占的基因频率进行行×列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值大于0.05,表明三种等位基因在三组HIE患儿中所占的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证明了孕母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孕母贫血、胎盘早剥均为造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而且,所含高危因素越多,越容易发生新生儿HIE,即发生新生儿HIE的概率越大。另外,目前导致新生儿发生HIE的原因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为从根本上减少新生儿HIE的发生,仍应积极地寻找内在的、固有的病因。2、ApoE的基因表型在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中的分布具有差异,HIE患儿中E3/E3基因型数量较正常新生儿减少,其E3/E4基因型数量较正常新生儿增加;而且,E3等位基因频率在HIE患儿中较正常新生儿减少,E4等位基因频率在HIE患儿中较正常新生儿增多。由此可见,E3、E4等位基因在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中的分布具有差异性,E3等位基因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E4等位基因与HIE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携带E4等位基因的新生儿易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ApoE的六种基因表型在轻中重度三组HIE患儿中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三组HIE患儿中三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即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HIE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无关。
黄彩虹,刘小红[5](2015)在《Ⅲ度羊水污染对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对Ⅲ度羊水污染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5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50例为Ⅲ度羊水污染,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其余100例设置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在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进行Apgar评分,出生后三天进行头颅CT检查,患儿出生后第3、14天进行患儿NBNA测定。结果:1研究组患儿出生1分钟的Apgar评分和第三天NBNA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患儿相应评分水平;2患儿出生后第5分钟及第10分钟的Apgar评分、第14天的NBNA的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研究组的窒息率和头颅CT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与其他胎儿窘迫患儿相比,Ⅲ度羊水污染新生儿更容易发生窒息,且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胎儿窘迫患儿,早期护脑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脑损伤程度。
王杨,陈琪,步仰高,王琍琍,曹秀菁[6](2012)在《1992年-2012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各种围产期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的可能影响,寻求预防HIE发生及改善其预后的方法。方法:对302例HIE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母亲孕期病史及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同时随机抽取128例同期住院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患儿作对照,应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HI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中10个围产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应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羊水污染、胎膜早破、脐带异常、Apgar评分异常等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增强孕妇医学保健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产科质量、根据不同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个体化干预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HIE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陈敏[7](2010)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HIE发病及出院转归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洛阳地区的围生期保健工作和制定适合本地区实情的规范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降低本地区HIE的发生率和改善HIE患儿的出院转归。方法在充分查阅当时可得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可能与HIE发病有关的因素编制调查表,调查表具体内容包括:①社会因素等一般情况②母亲孕产期情况③新生儿期情况④入院体检⑤出院转归等。同时取同时期,同年龄,同体重正常新生儿做对照。对河科大一附院收住院的206例HIE患儿和211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先对资料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再分别以HIE发病与否和出院转归情况为因变量,经检验有意义的临床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HIE发病和出院转归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调查时间为: 2006年10月~2009年9月结果共发放正常儿和患儿调查表各225分,合计450份,收回合格调查表417份,合格率92.67%。单因素分析发现与HIE发病有关的因素为:患儿性别、居住地、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母身高、母贫血、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妊高征、产前检查、催产素、胎数、胎龄、胎重、产程、分娩方式、脐带异常、羊水量、羊水污染、新生儿肺部疾病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HIE发病的相关因素为:母文化程度、母贫血、妊高征、胎盘情况、脐带情况、羊水污染、产程、催产素、胎龄等。出院转归单因素分析发现:胎盘异常、胎数、胎重、产程、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反射、入院时间、住院天数等与其预后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HIE出院转归相关的因素为:胎盘情况、胎数、产程、脐带情况、出生体重、5分钟Apgar评分、住院天数等。结论①影响HIE发病的因素:羊水污染、妊高征、产程异常、胎盘异常、脐带异常、母贫血6个因素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高、使用催产素、胎龄正常3个因素为主要保护因素。②影响出院转归的因素:胎盘异常、多胎、产程异常、脐带异常4个因素为影响HIE患儿出院转归的主要危险因素;正常体重儿、5分钟Apgar评分大于7分、住院天数大于7天3个因素为主要保护因素。③HIE发病及其预后与产前、产时和产后等临床多因素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尤其注重提高女性文化水平对预防HIE发病意义重大;积极做好围生期保健,重点对落后的农村和高危孕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妇产儿科诊治能力,以期降低早产、产伤和围生期窒息的发生率;积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该病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赵云霞[8](2008)在《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为治疗新生儿HIE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对我院60例HIE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发病相关因素及其临床基本特征。结果HIE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有产时窒息、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等。结论HIE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有产时窒息、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颅脑CT应做为HIE的常规检查手段。
薛湘平[9](2008)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方法收集本院20002007年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对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颅内出血的原因:出生时缺氧30例,早产15例、产伤8例,其他原因5例,维生素K缺乏症2例。结论20002003年缺氧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产伤;20042007年早产是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缺氧。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儿监护,预防早产,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
穆亚宁,李雅莉[10](2007)在《缺氧缺血性脑病79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79例临床诊断为HIE新生儿的发病相关因素、CT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羊水污染占56%,胎膜早破占42%,脐带绕颈占39%,妊高征占30%,母贫血占13%,其中存在两种因素占30%。全部病例中CT检查76例有异常表现,阳性率96%,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占61%,合并脑室出血占15%,脑室内出血羊水Ⅲ度污染占58%,重度窒息占67%,分析颅内出血的发病因素,其中有两种异常因素占50%。早产儿有71%存在脑室内出血。结论羊水污染是HIE发生的首要因素,脑室出血与羊水Ⅲ度污染及重度窒息关系密切,早产儿易合并脑室出血。要加强围产期预防,对产科异常因素,临床有症状的新生儿,颅脑CT应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二、羊水污染新生儿76例头颅CT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羊水污染新生儿76例头颅CT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NBNA评分 |
1.3 围产期相关因素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2.2 NBNA评分产前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3 NBNA评分产时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4 NBNA评分产后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5 NBNA评分围产期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Ⅲ度羊水污染对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羊水性状: |
1.2.2 诊断标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Apgar和NBNA评分比较。 |
3 讨论 |
(6)1992年-2012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Apgar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
3.2 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助产术、剖宫产术的选择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
3.3 产前、产时异常因素、胎龄、出生体重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
(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HIE 的病因及预防 |
1.1.1 缺氧 |
1.1.2 产时因素 |
1.1.3 胎儿新生儿因素 |
1.2 HIE 的治疗新进展 |
1.2.1 白蛋白联合呋塞米 |
1.2.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1.2.3 神经节苷脂 |
1.2.4 头部亚低温加氙气吸入 |
1.2.5 促红细胞生成素 |
1.2.6 神经干细胞 |
第2章 前言 |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工具(见附录A) |
3.3 数据质量控制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HIE 发病产妇一般临床特征及其孕产期情况 |
4.1.1 HIE 发病产妇年龄情况 |
4.1.2 HIE 发病产妇职业情况 |
4.1.3 HIE 发病产妇受教育情况 |
4.1.4 HIE 发病产妇居住地情况 |
4.1.5 HIE 发病产妇产次情况 |
4.1.6 HIE 发病产妇孕期疾病情况 |
4.1.7 HIE 发病产妇产前检查情况 |
4.1.8 HIE 发病产妇分娩方式 |
4.1.9 HIE 发病产妇产程情况 |
4.1.10 HIE 发病产妇羊水量情况 |
4.1.11 HIE 发病产妇羊水污染情况 |
4.1.12 胎儿脐带情况 |
4.2 HIE 患儿一般临床特征、患病情况以及入院体检情况 |
4.2.1 HIE 发病新生儿性别情况 |
4.2.2 HIE 新生儿胎龄情况 |
4.2.3 HIE 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 |
4.2.4 HIE 新生儿常见伴发其他疾病情况 |
4.2.5 HIE 发病新生儿入院临床体征 |
4.2.6 HIE 患儿的头颅CT 诊断分度情况 |
4.3 HIE 患儿的住院情况及转归 |
4.3.1 HIE 患儿入院时间 |
4.3.2 HIE 患儿住院时间 |
4.3.3 HIE 患儿转归情况 |
4.4 HIE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
4.4.1 HIE 患儿发病相关因素统计学检验 |
4.4.2 HIE 发病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
4.5 HIE 出院转归相关因素分析 |
4.5.1 HIE 患儿出院转归相关因素统计学检验 |
4.5.2 HIE 患儿出院转归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HIE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
5.2 HIE 发病相关因素 |
5.2.1 母亲文化程度与HIE 的关系 |
5.2.2 母孕期情况与HIE 的关系 |
5.2.3 母亲分娩时情况与HIE 的关系 |
5.2.4 新生儿窒息与HIE 关系 |
5.2.5 胎龄与HIE 的关系 |
5.3 影响HIE 出院转归的相关因素 |
5.3.1 母孕产期异常情况与HIE 出院转归的关系 |
5.3.2 Apgar 评分、新生儿反射与HIE 出院转归的关系 |
5.3.3 胎儿因素与HIE 出院转归的关系 |
5.3.4 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与HIE 出院转归的关系 |
5.4 社会因素与HIE 发病和出院转归的相关性 |
5.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措施与对策 |
5.5.1 关爱女孩,提高女性教育水平 |
5.5.2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 |
5.5.3 提高产儿科诊治水平,实现产儿科密切合作 |
5.5.4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定期随访 |
5.5.5 药物预防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A 附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因素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见表1。 |
2.2 新生儿颅内出血CT结果见表2。 |
2.3 2000~2003年与2004~2007年间的各种病因统计学分析见表3。 |
3 讨论 |
(10)缺氧缺血性脑病7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产科相关因素 |
1.3 颅脑CT结果 |
1.4 临床症状 |
1.5 治疗 |
2 讨论 |
四、羊水污染新生儿76例头颅CT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脑梗死76例临床特点、影像学变化及预后分析[J]. 杨子馨,王亚娟,刘蕾,丁翊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9(23)
- [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 戴晓梅,张明瑛. 中外医学研究, 2019(09)
- [3]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D]. 王建成. 郑州大学, 2016(03)
-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D]. 张小婷.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5]Ⅲ度羊水污染对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J]. 黄彩虹,刘小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4)
- [6]1992年-2012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J]. 王杨,陈琪,步仰高,王琍琍,曹秀菁.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10)
- [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研究[D]. 陈敏. 河南科技大学, 2010(02)
- [8]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J]. 赵云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3)
- [9]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分析[J]. 薛湘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10)
- [10]缺氧缺血性脑病79例临床分析[J]. 穆亚宁,李雅莉. 临床军医杂志, 2007(04)
标签:羊水论文; 颅内出血论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论文; 新生儿缺氧论文; 新生儿重症监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