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童话中的魔杖”

寻找“童话中的魔杖”

一、寻找“童话中的魔棒”(论文文献综述)

丁明秀[1](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指出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雷娜[2](2020)在《杰克·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杰克·齐普斯(Jack·David·Zipes)是美国着名的童话学家、童话翻译家,被称为美国童话研究的领军人物。他长期致力于童话研究,形成了富于时代意识且全面深入的童话理论体系,在国际童话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他的童话理论体系主要由童话文类、童话电影、童话讲述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回应了本体研究、改写和转化、实践研究三大问题,形成了包含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他建构了系统而宏大的童话前沿理论,是当今西方童话研究的集大成者。本文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齐普斯童话理论体系进行阐释。全文包括三个部分,以绪论开篇,正文含五个章节,以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在第一章中,回顾了齐普斯生平和童话研究历程,探讨了詹姆逊、布洛赫、阿多诺等人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齐普斯童话研究的影响。梳理和分析了齐普斯童话理论构建中的核心术语和理论概念。指出了齐普斯童话理论研究的理念与方法特点,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齐普斯童话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第二章剖析齐普斯的童话观。从西方童话观念史的视角,介绍了齐普斯的童话认识论。重点讨论齐普斯对童话两大历史阶段的划分:口头民间故事阶段和文学童话阶段。齐普斯借助广义的信息模因和关联理论,论证了口头民间故事阶段和文学童话阶段的内在紧密联系,试图揭示西方童话发展演变的社会历史规律。基于对童话发展阶段的认识,齐普斯研究了西方童话观念史,确立了他基于社会历史文化视角的童话研究范式,即包括对“童话”名称的分析、类型的界定、童话本质的探讨,以及对童话分析策略的区分。基于社会历史视角的童话研究范式,是齐普斯童话理论研究的特色和基础。第三章研究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文化表达。重点探讨齐普期童话研究中的两大命题:魔咒和乌托邦。齐普斯童话理论重视对童话的意义呈现,强调其意义后面的文化表达问题,以此来阐释童话的文化功能。他认为,魔咒关乎权力的文化表达,童话对魔法、魔咒等神秘力量的想象反映了真相,进而表达愿望和期待;而童话的乌托邦精神是人类在个人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上对未来希望的追求。齐普斯关于童话魔咒和乌托邦文化表达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童话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出童话的社会历史发展本质。对魔咒和乌托邦的文化研究是齐普斯研究童话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维度。第四章研究童话的改写与转化,探讨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方法论。齐普斯对经典童话改写的论述,建立在童话发展观的基础上,着眼后现代发展史来讨论经典童话的改写与转化,不仅继续构建和书写了童话的发展史,而且挖掘了童话的时代表现形式。齐普斯认为,就童话本身的解放性潜能和文化工业的时代需求而论,童话改写和转化是童话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由此他提出了童话改写的两种基本类型:保守型和颠覆型,而且从媒介形式上展现了口头、书面、影视绘画等多媒介的童话改写脉络。齐普斯对改写形式的概念、原则、表现形式、改写方法、改写意义的研究,正是齐普斯童话改写理论的要义。齐普斯倡导主动利用童话的发展规律,积极寻求童话发展演变的新形式,从而延续童话的生命,为童话的后现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具体方法。第五章研究童话讲述的创造性实践,主要探讨齐普斯童话理论的社会实践。重点梳理了齐普斯所倡导的创造性故事讲述实践的大致框架,细致研究齐普斯童话讲述实践中的讲述者、讲述方式、讲述题材、讲述对象。齐普斯非常重视童话口头讲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积极参与童话创造性讲述的实践活动,他认为,真正的童话讲述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讲述能够提高人们对生命的感知和自我意识,是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交流,童话讲述的口头实践对童话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童话口头讲述的理论与实践,是齐普斯童话研究的另一重要维度。结语部分对全文做出回顾和总结。通过对齐普斯童话理论的系统梳理与研究,证明其理论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统一性,因而呈现出体系化的特征,并具有包容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色。最后,联系中国童话的研究现状,分析该理论体系对中国童话理论研究及实践的价值;指出以及齐普斯童话理论的中国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许梦可[3](2020)在《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创办,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时至今日,这一老牌儿童文学杂志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过五代作家、六百余位作者、近百位编辑的精心打造,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而名家云集,精品荟萃更是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刊物。这一刊物的发展自然也与社会的整体进程“同呼吸、共命运”。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诸多变化,文学在市场经济下成为了商品,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让外国译介作品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读者一时间掌握了前所未有的主权。而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提倡与家长对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让少儿期刊、尤其是《儿童文学》这样的品牌期刊压力倍增,同时也有了不断增长的生存空间。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刊物如何秉承一直以来的“推出原创作品、培养原创作家”的宗旨坚守,又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生态背景的变革积极探索与创新,是非常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同时,一本期刊常常是一部文学发展史的缩影,从《儿童文学》世纪之交以来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也能窥得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主要从三部分展开,来探讨《儿童文学》如何在不变中积极探索创新,又如何在变化中坚守文学宗旨。第一章从杂志世纪之交以来的四次改版入手,分析其编辑风格取向,并着重探讨了两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第二章则从《儿童文学》所刊载的作品出发,探寻其题材和体裁的新变化,以及杂志在此方面起到的守护与推动作用;第三章聚焦《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分析杂志培养原创作家的“生产机制”,指出其世纪之交以来不仅秉承前史、力求推出“经典化”的中青年作家,而且开始关注少年作家,进行“养成式”的培养,还分析了《儿童文学》特有的书刊并举的经营模式;结语部分总结了《儿童文学》的编辑风格取向,对此杂志在世纪之交以来的变革与坚守作出整体性评价,并由此探究了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一些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展望。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研究提供资源,为《儿童文学》杂志的研究提供补充,也能为探寻当前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雷娜[4](2019)在《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新视野》文中认为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立足于社会历史视角,融合多种研究方法,关注童话的当下和未来,强调童话与社会文明的互动关系,倡导童话在不断的改写与转化中发挥其乌托邦批判精神,兼顾童话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具有动态性、系统性、批判性的理论创新特色。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研究为中国的童话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马英达[5](2019)在《中国与欧洲经典童话中“生母缺失”现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中,大多讲述的是“主人公如何克服苦难独自成长”,对于母亲的描写不会占用过多的笔墨,母亲不是不知所踪就是已故,这种在东方和欧洲的童话故事中所出现的现象,笔者将其归纳为“生母缺失”,主要衍生形态包括:父母双亡、生母死于分娩、养母和邪恶的继母的存在、单身父亲独自抚养孩子。在中国与欧洲童话中取代生母角色的往往是恶毒的继母,而欧洲童话中的恶毒继母也有可能是一名邪恶的女巫。本文第一章试图分析中国与欧洲经典童话故事中的“生母缺失”现象背后所包含的原因,“生母缺失”现象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与童话故事的结构、童话故事创作心理机制有关。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女性常常因为分娩而死亡,丈夫在妻子去世后再娶继母。继母与继子女本身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的继母与继子女之间如何相处体现的是道德问题,继母与继子女的冲突实际反映的是道德与血缘的冲突。从童话故事的结构来看,“生母缺失”能使童话情节简化,更容易突出典型人物。从童话故事的创作心理机制来看,创作童话中的某个典型人物总会下意识受到某种原型形象影响,十六、十七世纪的“猎巫狂潮”运动造成了大众对于女巫的集体意识,影响到了童话中对女巫形象的创作。本文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经典中欧童话文本进行分析。《蛇郎君》与《美女与野兽》里母亲的缺失加深了小女儿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因此二位小女儿才要代父受难,自愿嫁给蛇郎君与野兽。在童话《灰姑娘》与《叶限》中,慈爱的亲生母亲离世后,父亲迎娶了暴虐的继母,继母总是迫害灰姑娘与叶限,但故事的最后邪恶的继母受到了惩罚,灰姑娘和叶限成为了王子与国王的如意新娘。童话故事《羽衣人》与《天鹅女》反映出古代夺婚和外婚制的特点,很少涉及到父母的存在,因为当时的婚姻不需要父母的同意。本文第三章在分析中国与欧洲经典童话故事中的“生母缺失”现象的普遍性中探察到人类相同的历史文化根源,具体体现为母系社会中妻子具有很高的地位,万物有灵思想、死人复活以及原始仪式。这些共同构成了中欧经典童话故事中“生母缺失”现象的文化人类学意义。经典童话永远不会过时,中欧“生母缺失”现象的原因、文本分析、故事结构以及文化人类学阐释使我们看到经典童话“生母缺失”现象的现代价值,有助于打破我们对于继母是恶人的思维定势以及在处理母子关系时摆脱在心理上对母亲的依赖,独立面对生活。

刘琦榕[6](2017)在《从互文性视角探讨小说《占有》中童话的改写》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梳理了互文性概念的提出和理论形成过程,介绍了克里斯蒂娃、德里达和巴特的互文性思想;然后分别从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两条线索对互文性概念和理论进行简要综述,总结了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性特点以及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本文以英国小说《占有:一部浪漫传奇》为文本,采用结构主义互文性的分析方法和卡勒的预设理论来辨别和确认小说中童话互文本及其特点,详细分析《莴苣》和《玻璃棺》这两部童话在小说文本中的改写情况,通过描述和阐释文学文本中的互文性特点,寻找文本之间、文学传统与当代作品间的指涉关系,寻找经由互文性而展现出来的文学性特质。这些童话互文本不仅将原文本中预设的文学性内涵植入小说内容中,还在小说文本内部建构起互文空间,将浪漫主义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和当代的三种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串联起来,并成为叙事线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本文通过阐释"玻璃棺"的符号意象的演变过程,指出原文本被解构,小说文本被赋予以多重阐释的可能。读者代替作者成为解读互文性的关键,揭示出文学作品互文性的后结构主义特性,进而展现出《占有》中后现代主义特征和创造性背叛的特点。

海洋[7](2016)在《童话中的“魔棒”》文中指出着名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一篇文章若恰当运用几个新颖、形象、传神的比喻,就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在课文《翠鸟》(人教版第六册)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毛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

王洁[8](2020)在《中国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中“漫游奇境”类故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漫游奇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类型,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童话中都存在大量的表述。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将这种故事模式称之为“英雄出发探寻神秘世界”的原型,其叙事结构和故事母题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神话时代,通常表述为游历者主动/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跨越未知世界的门槛,踏上冒险的旅程,前往到陌生的领域去完成生命的历练。进入新时期以来,“漫游奇境”类故事成为中国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中一种最原初、最典型、同时也是结构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故事类型,并从五四时代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历代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漫游奇境”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中一个经典的故事模式,更是在奇遇和归来的环形叙事结构中突显出深远的文化蕴涵。本文将选取中国儿童文学史中的“漫游奇境”类故事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在中国儿童文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漫游奇境”类故事有着怎样的嬗变和发展;同时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对中国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中的“漫游奇境”类故事做出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入的解读。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爬梳归纳目前国内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论述“漫游奇境”类故事的属性、特点、模式与分类。同时对同样或相关选题的论文研究根据其不同视角上的区别进行总结,通过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以此提出本文的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一章集中探讨中国传统民间童话中“漫游奇境”类故事的基本结构模式,依照浦安迪和杨义的中国叙事学理论分析出潜隐在幻想游历故事中的圆形叙事结构。对存在于中囯传统民间童话中的“漫游奇境”故事的文本特征予以简要的梳理和考察,从整体上对“漫游奇境”这一类型故事的叙事结构与美学风貌进行阐释和论证。第二章主要论述“漫游奇境”故事从传统民间童话到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之间的奇境架构演进。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的演进,以及西方优秀奇幻文学的深入影响,“漫游奇境”类的故事结构发展至今已愈加复杂,所呈现的奇境想象也愈加丰富。本章关联中国传统民间童话与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之间在世界观架构、视角策略以及逻辑结构的角度等方面的承继和变异,把握“漫游奇境”类型故事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中的形态演变。并针对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中“漫游奇境”类故事的基本情节特征,归纳出“启程-离家”、“渡越-互渗”、“归来-再生”三大阶段。第三章主要探讨现代幻想儿童文学“漫游奇境”故事中的“启程-离家”阶段。作为幻想游历的初始阶段,通常表现为少年主人翁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领域、改变旧有的概念、理想和情绪模式,前往陌生的世界去完成自己的成长仪式(离家模式),进而突显出少年主人翁自我意识的觉醒,并藉此走向人格的独立。离家模式从民间童话中成长仪式的初始情境,到现代幻想小说中更偏重儿童成长过程的心理体验,并发展成了三种叙事类型:“家庭”功能丧失型,“荒野/文明”对立型,“秘密领地”型。第四章主要探讨现代幻想儿童文学“漫游奇境”故事中的“渡越-互渗”阶段。作为幻想游历情节的高潮部分,“渡越”即是跨越阈限的行为,指主人翁或是借助魔法道具,或是跟随神秘的引导使者,或是通过桥/洞口/门的中介,完成人物从寻常的生活空间到奇异的幻想世界之间的位移转换。“互渗”指主人翁在幻想世界的探寻之旅中与各种超自然角色发生互动,在奇境寻觅法宝、接受任务或考验、与神明交流、与反派搏斗等一系列情节。这些超自然存在的角色是幻想故事中参与互渗的神秘客体,它们或引导、或帮助、或威胁主人翁在异界奇境的游历,双方的互动构成了冒险神话故事中人们最喜爱的部分。本章将从情节功能、人物形象和文化原型几个方面着眼,重新解读从民间童话到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中“渡越-互渗”阶段的文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五章主要探讨现代幻想儿童文学“漫游奇境”故事中的“归来-再生”阶段。作为幻想游历的结尾阶段,主人翁在异界的旅程终结,与妖魔的最终战斗中取得胜利,为自己的部族解除危机,以一个英雄的身份在族人的赞誉中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给自己所在的社会族群带回福祉,由此成为一名拥有合法职能与地位的正式社会成员被族群所接纳。同时也呼应了原始文化中“再生仪式”,意味着成人仪式的圆满完成,代表主人翁作为鲁莽、青涩、脆弱的儿童身份已经死去,从而在家庭及社会中得到公认的成年身份。本章将从传统民间童话到现代幻想儿童文学的文体发展入手,围绕“归来”和“再生”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漫游奇境”故事最后一幕的文化内蕴与现实品格。余论部分借助比较文学的视角探讨“漫游奇境”类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东西方风景。本章的重点是对神话时代至工业革命后中西方幻想游历故事进行概括扼要的对照分析,尤其是以儿童文学与科幻文学领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进行类型化的比对探讨,旨在对比中西方“漫游奇境”故事在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上的差异。同时从历史进程、社会风貌、文化思潮、文学形态等方面入手,探讨造成中西方“漫游奇境”故事发展差异的深层原因,并思考中国当代幻想文学作家对“漫游奇境”幻想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意义。

大海[9](2016)在《童话中的“魔棒”——形象的比喻》文中指出着名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一篇文章若恰当运用几个新颖、形象、传神的比喻,就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在《翠鸟》(人教版第六册)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毛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春装,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读完这段话,你一定会感到翠鸟就如同一位裹着"头巾"、内穿"衬衫"、外套"春装"的

大海[10](2016)在《童话中的“魔棒”——形象的比喻》文中指出着名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一篇文章若恰当运用几个新颖、形象、传神的比喻,就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在《翠鸟》(人教版第六册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读完这段话,你一定会感到翠鸟就如同一位裹着"头巾"、内穿"衬衫"、外套"春装"的美丽姑娘呈现在眼前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就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贴切的比喻:由于翠鸟头上的羽毛较

二、寻找“童话中的魔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找“童话中的魔棒”(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理由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一)童谣
        (二)儿歌
        (三)儿童诗
    二、童话
        (一)童话与教育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三)借鉴中改写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三、儿童小说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四、儿童剧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一、深重的苦难
        (一)生活的困苦
        (二)精神的创伤
        (三)生命的消亡
    二、激烈的抗争
        (一)反抗者的旗帜
        (二)抗争中的和声
        (三)黑暗里的低吟
    三、满洲的颂歌
        (一)悬赏征文
        (二)献纳文体
    四、艺术特色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结语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2)杰克·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一) 童话的学术史
        (二) 童话的改写与转化
        (三) 童话的创造性讲述实践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齐普斯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 童话研究历程
        一、齐普斯其人
        二、童话研究的阶段
        三、童话研究的维度
    第二节 理论渊源
        一、詹姆逊元评论概念和方法
        二、布洛赫的希望和乌托邦倾向
        三、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
    第三节 术语和概念的构建
        一、体制化
        二、转变(transformation)
        三、理念和方法
    小结
第二章 齐普斯的童话观
    第一节 欧洲童话观念史
        一、口头民间故事进入文学体系
        二、文学童话中的社会文明规范
    第二节 童话的内涵
        一、童话的名与实
        二、童话的本质
    第三节 童话的研究策略
        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变与不变的统一
    小结
第三章 童话的文化表达
    第一节 童话对魔咒的表达
        一、魔咒的来源
        二、魔咒的权力话语
        三、魔咒的打破
    第二节 童话对乌托邦的表达
        一、希望与乌托邦精神
        二、家园般的乌托邦精神
        三、童话与乌托邦的普遍性
        四、童话与乌托邦的批判性
    小结
第四章 童话的改写和转化
    第一节 童话改写的必然性
        一、童话存在解放性潜能
        二、文化工业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第二节 童话改写与转化的多种形式
        一、书面文学形式的改写
        二、电影媒介形式的改写和转化
        三、其他媒介形式的改写
    第三节 童话改写中的协同机制
        一、关联机制
        二、创新机制
    小结
第五章 童话讲述的创造性实践
    第一节 创造性讲述的必然
    第二节 讲述者的角色
        一、指导性角色:示范层次的故事讲述者
        二、参与性角色:学习层次的故事讲述者
        三、创造性:故事讲述者的核心价值
    第三节 创造性讲述实践的多种方式
        一、讲述方式多样
        二、讲述题材多样
        三、讲述范围的多样性
    第四节 创造性讲述实践的意义
    小结
结语 齐普斯童话理论体系及其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3)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一)近年来对儿童文学的整体研究
        (二)对儿童文学期刊的研究
        (三)对《儿童文学》杂志的研究
    四、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版本栏目的变迁——文学坚守下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审美转型与文学坚守——《儿童文学》的四次改版
    第二节 传承理念与推陈出新——《儿童文学》“创作擂台赛”
    第三节 编辑引导与读者发声——“三地书”与读者来信
    第四节 摸索与尝试——纸质期刊的网络延伸
第二章 题材体裁的演变:力推原创与守护经典
    第一节 守护写实类儿童小说
        一、城市儿童生活的描绘
        二、留守题材的发掘
        三、乡土书写的拓展
    第二节 力推原创中国式童话
        一、浸润民族传统,回归民族本位的艺术实践
        二、本土幻想的创造与现代内涵的表达
        三、叙事方式与叙事体系的全新探索
    第三节 带动新兴文体:幻想小说与动物小说
第三章 作家资源的传承:“少”“成”并重与书刊并举
    第一节 小荷尖角与中坚力量——“养成系”与“经典化”的作家培养模式
    第二节 少年初长成——少年作家与刊物的互相成就
    第三节 原创·经典·畅销:——《儿童文学》的书刊并举之路
结语
附录 A 《儿童文学》部分作者文章统计(1997-2015)
附录 B 《儿童文学》原创系列图书(2001-2019)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文章
    三、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中国与欧洲经典童话中“生母缺失”现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中国与欧洲经典童话
    0.2 童话故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0.3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中国与欧洲经典童话中“生母缺失”现象的发生
    1.1 叙事分析“生母缺失”现象
        1.1.1《长发少女》的故事结构
        1.1.2 “生母缺失”型故事模式
    1.2 阴影原型论分析邪恶继母(女巫)形象
        1.2.1 阴影原型论
        1.2.2 女性身份的构造
    1.3 故事形态学分析“生母缺失”故事
        1.3.1 故事形态学
        1.3.2《旁(?)》与《思默里山》的结构形态
    1.4 “生母缺失”现象的现实原因
        1.4.1 遗产纷争以及血缘冲突
        1.4.2 女性分娩死亡
2.经典童话类型中“生母缺失”现象比较
    2.1 “动物新郎”系列故事比较研究
        2.1.1 “动物新郎”系列故事
        2.1.2《蛇郎君》与《美女与野兽》故事情节比较
    2.2 “灰姑娘”故事类型比较研究
        2.2.1 “灰姑娘”故事类型
        2.2.2 故事中生母形象的移情比较
        2.2.3《叶限》与《灰姑娘》继母形象比较
    2.3 “天鹅处女”故事类型比较研究
        2.3.1 “天鹅处女”故事类型
        2.3.2《羽衣人》与《天鹅女》情节比较
        2.3.3 故事类型背后的含义
3.中欧经典童话中“生母缺失”现象的意义
    3.1 “生母缺失”现象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3.1.1 “生母缺失”现象反映初民的制度
        3.1.2 “生母缺失”现象中的食人情节
        3.1.3 生母缺失”现象涉及初民的“万物有灵观”
        3.1.4 死人借助神奇力量再生
        3.1.5 “生母缺失”是一种成人仪式
    3.2 中欧经典童话中“生母缺失”现象的意义
        3.2.1 童话始于灾难与缺失
        3.2.2 打破继母形象的思维定势
        3.2.3 摆脱对母亲的依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从互文性视角探讨小说《占有》中童话的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文性理论综述及文学作品中互文性的特点
二、《占有》中童话元素的互文性分析
三、对童话文本的互文性改写分析
    (一) 第四章的题跋诗的原文本及改写分析
    (二) “玻璃棺”的原文本探究及改写分析
四、“玻璃棺”的意象符号化
五、结语

(8)中国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中“漫游奇境”类故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漫游奇境”故事的概述:缘起、内容、演进
    第二节 关于“漫游奇境”故事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传统民间童话中“漫游奇境”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幻想游历的启程:初始情境、渡越阈限、逻辑起点
    第二节 幻想游历的脉络:人物行动、奇境奇遇、情节功能
    第三节 幻想游历的归途:圆形闭合、奇境归来、再生仪式
第二章 从民间童话到现代幻想儿童文学的奇境架构演进
    第一节 “奇境”在童话与幻想小说中的世界观区别
    第二节 零聚焦的奇境:源自民间童话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内聚焦的奇境:现代幻想小说的三大空间关系
    第四节 一个研究思路:“假想的时空移动”
第三章 启程-离家:现代“漫游奇境”故事中的离家模式与游历者身份转变
    第一节 “家庭”功能的丧失:儿童身份的困境与反抗
    第二节 荒野的呼唤:二元对立的“离家”主题
    第三节 游戏语境中的“离家”与秘密领地
第四章 渡越-互渗:现代“漫游奇境”故事的历险过程、内容展开与形象体系
    第一节 中介的显现:渡越阈限的文本表征
    第二节 内在的互渗:创痛体验的仪式原型与文学表达
    第三节 外在的互渗:奇境角色的叙事功能与形象体系
第五章 归来-再生:现代“漫游奇境”故事中的日常生活与现实品格
    第一节 “再生”的象征:童话中的“万能药”与英雄资格
    第二节 魔法的退场:现实世界的逻辑寻回
    第三节 从幻想中抽身:回归日常生活的意义
余论“漫游奇境”类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东西方风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中国民间童话“漫游奇境”类故事的汇编与结构形态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寻找“童话中的魔棒”(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杰克·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研究[D]. 雷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D]. 许梦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新视野[J]. 雷娜. 民间文化论坛, 2019(05)
  • [5]中国与欧洲经典童话中“生母缺失”现象比较研究[D]. 马英达. 辽宁大学, 2019(01)
  • [6]从互文性视角探讨小说《占有》中童话的改写[J]. 刘琦榕. 文学理论前沿, 2017(02)
  • [7]童话中的“魔棒”[J]. 海洋. 读与写(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6(03)
  • [8]中国现代幻想儿童文学中“漫游奇境”类故事的研究[D]. 王洁.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童话中的“魔棒”——形象的比喻[J]. 大海.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16(04)
  • [10]童话中的“魔棒”——形象的比喻[J]. 大海.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16(08)

标签:;  ;  ;  ;  ;  

寻找“童话中的魔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