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网、地网相结合构建石油、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访石油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齐高岱(论文文献综述)
卢雯璨[1](2014)在《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是以新城镇化为背景,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为逻辑起点,依据现当代的主要学习理论,找出影响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决定性因素,并从这些因素中摄取了基础性和实质性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在对农村成人教育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与后期分析的基础上,以探索契合新城镇化要求的农村成人教育新路径为核心,并依据核心向有关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拓展,把握关键领域要素,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问题与人才培养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围绕“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这一主题,分五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对选题的缘起与意义以及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状况,及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等问题进行整体上的论述;同时对新城镇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概念进行解说与界定,为本论文的后期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期铺垫。第二章阐述了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分别从明确发展方向、调整发展目标、优化教育资源三个方面阐释了新城镇化对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又从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方法三个方面整合了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要素,为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趋势提出了新思路。第三章详细诠释了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蕴涵要义。在和谐社会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学习化社会理论的支撑下,重点探究和求索构建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目的、任务和途径等三大重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人教育发展和农村居民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明晰了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性。第四章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进行个别访谈,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并依据数据和资料的结果,提出了新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存问题,对其中的目标定位、结构体系、管理体制和资源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和理性探索,为本论文的进一步深入的展开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五章阐述了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构架。明确了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从教学体系、教育功能、办学体系、管理体制、保障体系、资源体系六个方面,对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科学和理性的设计,为本论文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发展路径。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研究进行了反思和后续性研究的方向和期望。就本论文中存在的某些数据与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希望就这些问题,从研究思路、方法、对象等方面进行后续性补充和研究。
陈国华[2](2013)在《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及其消解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是以我国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为逻辑起点,以继续教育理论为认知基础,从继续教育的诸多决定性要素中,截取了最为基础和最为本质的参与障碍作为研究的重点,在对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参与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究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参与的动机、意义与障碍,并以此为基点,力图通过消解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参与障碍,为城市在职青年参与继续教育寻找一条,既具实用性又具可操作性的路径,从根本上消除解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参与障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围绕“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参与障碍”这一主题,分六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从总体上阐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及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同时对城市在职青年、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概念进行释义与界定,为本论文后续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和前期铺垫。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相关研究。分别对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消解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消解奠定了基石。第三章详细诠释了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基本要义。在和谐社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视域下,对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机制、方式和评价等三大核心要素进行了理性探索,同时对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时代特色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第四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参与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查信息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其中对认识障碍、体制障碍、资源障碍与自我障碍等关键性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为本论文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现实支撑。第五章阐述了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消解策略。明确了消解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与基本任务,并从学习环境、运行机制、投入机制、资源机制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障碍的消解路径进行了科学设计,为本论文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深层反思和后续性研究期望。就本论文中存在的某些数据、技术运用、对策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希冀就这些问题,从注重系统思考用加强个案研究等方面进行后续性研究。
谭晓丽[3](2012)在《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函授教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是不断提升和完善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内外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现阶段,在变化过程中所具备的条件和产生的问题成为目前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的基础,如外部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等;内部环境:主办高校对办学质量监控不力、函授站过分重视经济效益、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突出等。高等函授教育由于自身存在的若干问题面临发展后劲不足,针对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组织的系统观为基础,以组织的内外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变关系为研究对象,寻求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最适宜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观念和方式。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组织属于有机式系统,倾向于开放性和适应性。高等函授教学管理致力于解决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优化教学管理结构,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效能,达成教学管理目标。这与权变理论的管理观念、管理目的一致,将权变理论应用于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是适切的。文章从了解和把握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变量、外部环境主要变量和管理活动主要变量以及三者之间的权变机理,根据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高等函授教学管理内外环境变化所具备的条件(if)提出了与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现阶段内外环境最相适宜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构想(then)。这些构想如下: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的权变需要教学管理组织及时地做出反应,遵循相对稳定、考虑重点兼顾一般、试验性的原则,其中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的原有优势是它的不变量。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建立新的管理观念和方式,端正办学思想、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评估监控体系、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建立学分制管理模式等。这一系列变革反应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教育教学质量,引领高等函授教育走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宋东浩[4](2012)在《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践行终身教育理念及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至今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但成人高等教育仍未受到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其在满足社会成员对教育的需求方面做的还很不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知识、理论、方法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不论一个人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多高的学历,其知识都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须转换观念,变唯学历教育是从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笔者怀着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极大热情,深入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认真阅读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文献,以陕西师大成人高等教育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对成人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各问题的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社区教育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的观点,以对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变提供理论支撑。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即绪论部分,包括本研究的选题缘起和意义、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肯定了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贡献。通过对成人高等教育历史的分析,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初创期(1949——1965年),恢复发展期(1977——1986年),改革发展期(1987——2000年)及新一轮改革发展期(2001年至今)。第三部分为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前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本章以对陕西师大成人高等教育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为依据,比较深刻地剖析了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立法不足,办学定位不够明确;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教育教学管理“普教化”;教育资源利用率偏低。第四部分为第四章,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通过全面分析提出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强立法,科学定位;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五部分为第五章,为社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提出成人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要继续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外,还应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就是其一。本章首先介绍了社区教育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社区教育,实现民有所教。最后,以陕西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为例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应与社区教育相互融合。
胡义贵[5](2010)在《高校培训业务市场拓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等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优质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应成为我国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力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继续教育培训认识的不足,高校没能在如今蓬勃发展的培训市场中占据主流。面对服务社会的强大责任和义务,面对社会对高质量培训产品的呼声日强,高校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对培训业务市场的拓展,寻求新的培训利润增长点,追求更大的社会利益,逐渐成为各高校培训机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培训市场的环境,我国培训市场的需求规模及趋势,我国培训市场的特点,我国培训市场的竞争现状分析看出来目前目前我国的培训市场依然存在着以下不尽人意的现状:1.培训机构多如牛毛,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凤毛麟角;2.专业的培训策划设计人员缺乏,培训项目针对性差;3.不少培训机构以经济利益为重,抄袭、应付现象严重;4.企业缺乏培训整体策划,培训存在随意性和重复性;5.政府对培训机构监管不力,培训市场期待进一步规范。而且整个培训的产业并没有真正形成。从现状上来讲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培训行业的发展缺乏理性,没有规范,这个行业进入很容易,但壮大很难。2.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教育不够。3.专业师资与专业培训机构严重缺乏:专业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原发能力差,优秀者数量极少。4.同质化:客户同质,课程同质,专业同质,师资同质。5.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6.高度离散性:培训公司对个人依赖强,对团体的依赖不强。随后又对我国的培训高校培训业务的现状分析,重点对高校培训市场拓展的不足进行剖析,本文认为高校培训业务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1.对培训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2.对培训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3.缺乏培训的品牌意识;4.对培训市场化机制认识不够;5.培训方式“普教化”倾向严重;6.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7.培训项目策划和设计能力不足;8.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需要;9.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培训市场化运行。又进一步对高校培训机构进行SWOT分析,分别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从分析中看到高校培训机构虽然面临着思想认识不足、管理队伍素质不高、市场竞争意识缺乏、与社会力量合作不够以及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等劣势,还面临着培训市场竞争加剧、境外培训机构快速进入以及民办培训机构机制灵活等威胁,但是同时还是具有容易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善于跟踪行业发展热点、把握国际发展趋势、便于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整合以及具备向高端培训定位的资源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培训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培训需求大幅增加,因此,高校培训机构如何拓展培训市场,关键在于自身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得出高校开展培训业务市场开拓的具体策略:1.完成品牌化发展战略的科学定位;2.形成精品培训项目群;3.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4.创新国际教育培训合作模式;5.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6.建立高校教育培训研发和市场推广机制;7.实施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同时还得出了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业务,尤其是在市场开拓过程中还必有的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文件转变其“可有可无”的副业地位;对其管理也应出台相应的体制来保障;在相应的硬软件投入上给予支持;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所必需的硬件设施上给予保障。
曾海军,马国刚,范新民[6](2010)在《高校网络教育及公共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文中提出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已逾十年,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基于相关研究文献、政策文件及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改革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对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和虚拟性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SWOT分析,思考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与研究思路。
崔博[7](2010)在《普通高校函授教育网络助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成人函授教育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党和政府也明确宣布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十一五”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函授教育新模式研究的分析,指出如何搭建一个真正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寻传统函授教育更新之路,进而提出基于网络平台的函授教育新模式的框架构建,对现有传统函授的滞后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力争为高等函授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建议,为促进全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我国成人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结合历史发展阐释其时代内涵。剖析传统函授教育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而指出传统函授教育痼弊之重,改革刻不容缓。第二部分:着重探讨成人函授教育采用网络助学方式进行改革的优越性,进行多维度的论证,分析对现行函授教育进行网络助学改革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同时站在学习者、网络技术、教师三个角度,对函授教育网络助学的实施要素详细阐述,提出了在函授教育网络助学中的注意事项。第四部分:函授教育网络助学的实施为文章的重点章节。从注重提高学习质量、开发潜在生源、控制教育成本、凸显函授教育优势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论述了函授教育网络助学实施的原则。通过对函授教育从教学媒体、教学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四个方面进行网络化改造;从技术支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系统运行模式进行函授教育网络化建模;并以河南大学网络助学改革试点进行分析研究,力求探索一条适应我国普通高校函授教育改革现状的网络助学模式,为国内函授教育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齐高岱[8](2009)在《整合资源 创新模式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中国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始于学校1955年开办的夜大学教育,1956年开办函授教育;1984年由学校牵头建立了石油高等函授教育网,面向石油、石化企业在职职工办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2006年6月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
李燕飞[9](2008)在《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融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信息已经悄然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种状态。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给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更多的应用到了成人教育中。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落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缓解成人学员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要想在信息化时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因此将包括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我国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中,构建信息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对加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信息化步伐,提高其教学和办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现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已经显现出诸多弊端,要想消除这些弊端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大潮的新型远程教学模式。这是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更是成人学员的特殊性要求。本论文研究主要从融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总体构想、软硬件支持系统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的具体实践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②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③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④融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想;⑤北京邮电大学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和相关配套制度等。
郭嘉[10](2008)在《瑞典学习圈研究》文中认为瑞典学习圈是瑞典非正规大众成人教育的主要实践形式之一,它在瑞典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样一种“古老”的学习方式在现代社会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威力:瑞典学习圈已成为瑞典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变成瑞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成人很自然的聚集在一起的学习活动。当前瑞典的学习圈活动的发展具有参与全员性、地域分布广泛性、活动主题多元性的特点;特别强调学习圈领导者的培训与职责;参加学习圈方式多样便利;政府给予政策和财政上的丰厚支持;有自上而下系统的组织监督机构。论文通过对瑞典学习圈这种非正规大众成人教育形式的创建、历史渊源、发展进程、现实状况、未来走向,以及它的运作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对瑞典学习圈所产生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瑞典学习圈的特殊性,对造成这种特殊性的原因进行了理性分析,在总结瑞典学习圈对中国新的成人学习组织形式建立的启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类似学习圈”成人教育学习形式构建的措施和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而教育相对落后,国民素质又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开展终身教育的实践活动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天网、地网相结合构建石油、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访石油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齐高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网、地网相结合构建石油、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访石油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齐高岱(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立法及政策法规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架构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4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资源体系的研究 |
1.2.5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实施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基本概念释义 |
1.4.1 “新城镇化”的概念释义 |
1.4.2 “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概念释义 |
第2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诉求 |
2.1 新城镇化对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 |
2.1.1 新城镇化要求农村成人教育明确发展方向 |
2.1.2 新城镇化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调整发展目标 |
2.1.3 新城镇化要求农村成人教育整合教育资源 |
2.2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要素整合 |
2.2.1 技能与素质相适宜的办学理念 |
2.2.2 社会与市场相协调的办学机制 |
2.2.3 传统与现代相联动的办学方法 |
第3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义 |
3.1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1 和谐社会理论 |
3.1.2 教育公平理论 |
3.1.3 人力资本理论 |
3.1.4 学习化社会理论 |
3.2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
3.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推进 |
3.2.2 成人教育发展的必要举措 |
3.2.3 农村居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4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 |
4.1 目标定位问题 |
4.1.1 政府认识不清 |
4.1.2 社会认识不明 |
4.1.3 自身认识不足 |
4.2 结构体系问题 |
4.2.1 课程结构不合理 |
4.2.2 组织结构不通畅 |
4.2.3 培养结构不完整 |
4.3 管理体制问题 |
4.3.1 教育对象的模糊性 |
4.3.2 教育管理的虚泛性 |
4.3.3 教育行为的盲目性 |
4.4 资源保障问题 |
4.4.1 国家投入缺失 |
4.4.2 社会支持缺位 |
第5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构想 |
5.1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5.1.1 指导思想 |
5.1.2 总体目标 |
5.2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 |
5.2.1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 |
5.2.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5.3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略 |
5.3.1 建立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
5.3.2 改善农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功能 |
5.3.3 建全学历与非学历相结合的办学体系 |
5.3.4 推进改革与创新制度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5.3.5 完善制度与优化服务相结合的保障体系 |
5.3.6 覆盖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的资源体系 |
结语 |
1.研究的反思 |
2.后继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及其消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创新 |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2.2 研究的方法 |
1.2.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 基本概念释义 |
1.3.1 城市在职青年的概念释义 |
1.3.2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概念释义 |
1.3.3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概念释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关于“继续教育障碍”的研究 |
2.2.2 国外关于“继续教育障碍”的研究 |
2.3 关于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消解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基本要义 |
3.1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石 |
3.1.1 和谐社会理论 |
3.1.2 人力资本理论 |
3.1.3 终身教育理论 |
3.2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主要内涵 |
3.2.1 “激励与保障相扶”的教育机制 |
3.2.2 “传授与对话相容”的教育方式 |
3.2.3 “静态与动态相携”的教育评价 |
3.3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的时代特色 |
3.3.1 “现实与未来相联”的继续教育认知 |
3.3.2 “个人与社会相依”的继续教育目标 |
3.3.3 “生存与发展相通”的继续教育路径 |
第4章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探析 |
4.1 继续教育“认识”障碍 |
4.1.1 “社会认识”空化 |
4.1.2 “政府认识”淡化 |
4.1.3 “行业认识”泛化 |
4.2 继续教育“体制”障碍 |
4.2.1 “结构体系”失衡 |
4.2.2 “社会组织”失位 |
4.2.3 “运行机制”失当 |
4.3 继续教育“资源”障碍 |
4.3.1 “社会资源”缺陷 |
4.3.2 “政府投入”缺位 |
4.3.3 “企业投入”缺失 |
4.4 在职青年“自身”障碍 |
4.4.1 “学习信念”趋向不定 |
4.4.2 “学习动机”趋向功利 |
4.4.3 “学习行为”趋向不稳 |
第5章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的消解策略 |
5.1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消解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
5.1.1 指导思想 |
5.1.2 总体目标 |
5.2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消解的基本原则与基本任务 |
5.2.1 基本原则 |
5.2.2 基本任务 |
5.3 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消解的路径设计 |
5.3.1 营造“社会、企业、个人”互动的学习环境 |
5.3.2 健全“领导、管理、保障”相衔的运行机制 |
5.3.3 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分担的投入机制 |
5.3.4 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共享的资源机制 |
5.3.5 构建“生存、发展、创新”合一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思路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与权变理论 |
1.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概述 |
1.1.1 基本概念 |
1.1.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 |
1.1.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 |
1.2 一般权变管理理论 |
1.3 权变理论对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适切性 |
第2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权变分析 |
2.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外部环境主要变量 |
2.1.1 行业人才需求 |
2.1.2 外部制度环境 |
2.1.3 科学技术发展 |
2.1.4 各类同行竞争 |
2.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内部环境主要变量 |
2.2.1 教学管理目标 |
2.2.2 教学管理制度 |
2.2.3 教学管理技术 |
2.2.4 课程结构体系 |
2.2.5 评估监控体系 |
2.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主要变量 |
2.4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机理 |
第3章 基于权变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构想 |
3.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权变原则 |
3.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不变量 |
3.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的组织机制 |
3.4 对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导向的反应:端正办学思想 |
3.5 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反应: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
3.6 对办学质量监控不力的反应:完善教学评估监控体系 |
3.7 对技术变革和成人学员工学矛盾的反应 |
3.7.1 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 |
3.7.2 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 |
3.7.3 建立学分制管理模式 |
3.8 高等函授教育向现代远程教育整合的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 |
1.2.2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政策、背景研究的相关文献 |
1.2.3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个案研究的相关文献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成人教育 |
1.5.2 成人高等教育 |
1.5.3 可持续发展 |
第2章 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 |
2.1 初创期(1949年——1965年) |
2.2 恢复发展期(1977年——1986年) |
2.3 改革发展期(1987——2000年) |
2.4 新一轮改革发展期(2001年至今) |
第3章 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3.1 立法不足,办学定位不够明确 |
3.2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3.3 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 |
3.4 教育教学管理“普教化” |
3.4.1 考勤 |
3.4.2 教学 |
3.4.3 考试 |
3.5 教育资源利用率偏低 |
第4章 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4.1 加强立法,科学定位 |
4.2 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 |
4.2.1 明确目标,使各级政府投入落到实处 |
4.2.2 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加社会各界力量的投入 |
4.3 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4.4 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 |
4.4.1 学分制 |
4.4.2 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意义 |
4.4.3 学分制——缓解工学矛盾的有效手段 |
4.5 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第5章 社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 |
5.1 社区教育的概念 |
5.2 发展社区教育,实现民有所教 |
5.2.1 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
5.2.2 加大政府投入和指导 |
5.2.3 高校资源向社区全面开放 |
5.3 关于陕西师范大学促进西安社区大学发展的思考 |
5.3.1 指导思想 |
5.3.2 业务指导 |
5.3.3 师资力量 |
5.3.4 强化服务功能 |
5.3.5 提高社区大学的信息化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高校培训业务市场拓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现代培训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现代培训的特点 |
1.2.2 现代培训的相关理论 |
1.3 我国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 |
1.3.1 培训市场规模巨大 |
1.3.2 培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
第2章 我国高校培训市场的环境分析 |
2.1 我国培训市场的需求规模及趋势 |
2.1.1 我国培训市场需求规模巨大 |
2.1.2 培训需求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
2.2 我国培训市场的特点分析 |
2.2.1 培训发展与地区经济水平相关 |
2.2.2 培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
2.2.3 影响培训市场需求的因素分析 |
2.2.4 中国培训市场热点分析 |
2.3 我国培训市场的竞争现状分析 |
2.3.1 培训机构的类型 |
2.3.2 我国各培训机构运行模式分析 |
2.3.3 培训业务的市场现有竞争情况 |
第3章 高校培训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高校培训业务的基本现状 |
3.2 高校培训业务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对培训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 |
3.2.2 缺乏培训的品牌意识 |
3.2.3 对培训市场化机制认识不够 |
3.2.4 培训方式“普教化”倾向严重 |
3.2.5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
3.2.6 培训项目策划和设计能力不足 |
3.2.7 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需要 |
3.2.8 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培训市场化运行 |
第4章 我国高校培训业务市场开拓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能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 |
4.1.2 能跟踪行业发展的热点 |
4.1.3 能把握国际发展趋势 |
4.1.4 教育资源与培训资源整合 |
4.1.5 具备向高端培训定位的资源 |
4.2 劣势分析 |
4.2.1 思想认识不足 |
4.2.2 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
4.2.3 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
4.2.4 与社会力量合作不够 |
4.2.5 资金投入存在缺口 |
4.3 机遇分析 |
4.3.1 国家重视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
4.3.2 我国培训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
4.4 威胁分析 |
4.4.1 各类培训机构增长加速,竞争激烈 |
4.4.2 境外培训机构加快占据我国市场的步伐 |
4.4.3 民办培训机构机制灵活,对高校培训造成威胁 |
第5章 高校培训业务市场开拓的策略 |
5.1 市场开拓的具体策略 |
5.1.1 完成品牌化发展战略的科学定位 |
5.1.2 形成精品培训项目群 |
5.1.3 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
5.1.4 创新国际教育培训合作模式 |
5.1.5 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
5.1.6 建立高校教育培训研发和市场推广机制 |
5.1.7 实施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
5.2 高校培训业务市场开拓的配套措施 |
5.2.1 学校出台相应的文件转变其“可有可无”的副业地位 |
5.2.2 对其管理也应出台相应的体制来保障 |
5.2.3 在相应的硬软件投入上给予支持 |
5.2.4 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所必需的硬件设施上给予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普通高校函授教育网络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1. 普通高校 |
2. 成人函授教育 |
3. 网络助学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已有研究 |
2. 国外已有研究 |
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一、函授教育与网络助学 |
(一) 传统函授教育的主要缺陷 |
1. 教学手段落后 |
2. 政策导向偏离 |
3. 教学内容僵化 |
4. 教学模式单一 |
5. 站点管理混乱 |
(二) 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关系 |
1. 历史渊源和蕴涵关系 |
2. 网络教育的导向作用 |
(三) 网络助学与函授教育的关系 |
二、采用网络助学手段的优越性 |
1. 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实效性 |
2. 促进教学内容丰富和更新 |
3. 提高面授的课堂教学效果 |
4. 改变师生的角色地位意识 |
5. 促进自我学习手段现代化 |
6. 有利于学分制的逐步实现 |
7. 更好地解决学员工学矛盾 |
三、函授教育网络助学的实施要素 |
(一) 学习者 |
1. 个体差异对网络助学效果的影响 |
2.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信息素质 |
(二) 网络技术 |
1. 网络学习的技术支持 |
2. 影响技术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
3. 设计技术优化的学习环境 |
(三) 教师 |
1. 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
2.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
四、函授教育网络助学实施 |
(一) 函授教育网络助学的实施原则 |
1. 注重提高学习质量 |
2. 注重开发潜在生源 |
3. 注重控制教育成本 |
4. 发扬函授教育传统优势 |
(二) 对函授教育的网络化改造 |
1. 使教学媒体多样化 |
2. 使教学设施现代化 |
3. 使教学模式人性化 |
4. 使学习模式个性化 |
(三) 函授教育的网络化建模 |
1. 技术支持模型 |
2. 理论教学模型 |
3. 实践教学模型 |
4. 系统运行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1. 着作类 |
2. 期刊论文类 |
3. 学位论文类 |
(二)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河南大学网络助学改革试点 |
1. 学校总体规划 |
2. 网络助学平台 |
3. 技术支持系统 |
4. 网络助学现状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致谢 |
(8)整合资源 创新模式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中国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重视、统筹规划, 院系合作、共同建设 |
二、实现了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 |
三、制定了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构建了适合成人业余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五、组建了专、兼职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
六、建成了教材、课件、网络资源、支持服务一体化的资源体系 |
七、搭建了全方位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
八、构建了多元化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
九、推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
十、品牌专业建设规划和思路 |
(9)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理论基础 |
第2章 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 |
2.1 函授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现状 |
2.3 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2.4 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2.5 网络教育的作用 |
第3章 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和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
3.1 我国成人高考函授教育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 |
3.2 我国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 |
3.3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区别 |
第4章 融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总体构想 |
4.1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的特点 |
4.2 融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4.3 融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 |
4.4 融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设想 |
第5章 北京邮电大学融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 |
5.1 统一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教学标准 |
5.2 搭建北京邮电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教务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持 |
5.3 北京邮电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功能 |
5.4 北京邮电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的教务管理平台的功能 |
5.5 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瑞典学习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3.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一) 瑞典非正规大众成人教育(FOLKBILDNING) |
(二) 瑞典学习圈(SWEDISH STUDY CIRCLE) |
二 瑞典学习圈成因分析及重要发展时期 |
(一) 瑞典学习圈溯源 |
1. 瑞典学习圈的起源 |
2. 创始人的实践及理念 |
3. 瑞典学习圈的理论基础 |
(二) 瑞典学习圈的成因分析 |
1. 深厚的民主传统 |
2. 稳定的国内经济发展 |
3.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三) 瑞典学习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 |
三 瑞典学习圈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
(一) 瑞典学习圈的现状 |
1. 地位 |
2. 组织机构 |
3. 政府扶持学习圈的条件 |
4. 学习圈学习的法律保障 |
5. 学习圈运作方式 |
(二) 瑞典学习圈的未来走向及新特点 |
1. 未来走向——灵活学习(flexible learning) |
2. 未来学习圈的教学功能 |
四 瑞典学习圈的评价分析 |
(一) 学习圈的特征 |
1. 学习圈的独特之处 |
2. “好”学习圈的灵魂——BILDING |
(二) 产生的影响 |
1. 对每个瑞典人的影响 |
2. 对促进瑞典社会民主进程的巨大贡献 |
3. 对台湾读书会的积极影响 |
(三) 存在的问题 |
1. 学习协会机构化 |
2. 资金援助降低后的学习圈定位 |
3. 学习圈质量与投入不成比例 |
五 对中国的启示 |
(一) 中国的国情需要类似学习圈式的学习机制 |
(二) 中国类似学习圈的构建 |
1. 中国类似学习圈的特征 |
2. 中国类似学习圈的构建策略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天网、地网相结合构建石油、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访石油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齐高岱(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卢雯璨.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2]城市在职青年继续教育障碍及其消解策略研究[D]. 陈国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6)
- [3]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D]. 谭晓丽. 中南大学, 2012(02)
- [4]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D]. 宋东浩.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5]高校培训业务市场拓展问题研究[D]. 胡义贵.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3)
- [6]高校网络教育及公共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J]. 曾海军,马国刚,范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 2010(03)
- [7]普通高校函授教育网络助学研究[D]. 崔博. 河南大学, 2010(12)
- [8]整合资源 创新模式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中国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实践[J]. 齐高岱.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9)
- [9]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融合的研究[D]. 李燕飞. 河北大学, 2008(S1)
- [10]瑞典学习圈研究[D]. 郭嘉. 河南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