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隐亭治疗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论文文献综述)
徐秀营,黄美玲,窦妹[1](2021)在《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PRL)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信宜市妇幼保健院2017—2019年收治的HRPL性不孕患者8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溴隐亭口服给药,观察组给予溴隐亭阴道给药。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催乳素(PRL)水平,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黄体酮(P)、排卵率及妊娠率,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SH、LH、E2和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LH和E2水平高于对照组,P低于对照组(P<0.05)。2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溴隐亭口服治疗相比,溴隐亭阴道给药治疗HRPL性不孕的疗效更好,可更有效改善激素水平,控制血清PRL水平,且安全性更高。
罗敏升[2](2021)在《疏郁滋肾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疏郁滋肾方对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排卵、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评价疏郁滋肾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临床效果,通过观察安全性指标和随访停药后复发率,探究其有效性、安全性及疗效稳定性,并为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及促进恢复正常排卵提供临床依据及一些思路方法,以及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年龄18—40岁、符合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肝郁肾虚证的临床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予中药滋肾疏郁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磺酸溴隐亭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中医证侯评分、排卵率、不良反应、复发率等指标,运用统计学分析,以评价疏郁滋肾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病程长度、血清催乳素水平、中医证候总评分、排卵比率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2.在降低血清PRL方面,两组患者的PRL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甲磺酸溴隐亭作用优于疏郁滋肾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对比两组中医证侯评分,在改善中医证侯方面中医治疗组总体优于西医对照组,主要体现在月经色质、行经前后腰膝酸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等方面,尤其是在改善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方面有显着差异(P<0.01),余各单项中医证侯未见有统计学差异。4.在提高排卵率方面,中医治疗组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5.随访期数据表明,中医治疗组的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及持续性均优于西医对照组。6.中医治疗组有2例(5.9%)患者复发,西医对照组有8例(25%)患者复发,中医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治疗组不良反应较西医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研究结果,可认为虽然甲磺酸溴隐亭在降低血清PRL方面优于疏郁滋肾方,但疏郁滋肾方对于降低PRL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而在缓解患者自觉症状方面,对于改善月经色质、行经前后腰膝酸软、经前胸胁或乳房胀痛、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口干口苦等症状,疏郁滋肾方优于甲磺酸溴隐亭。另一方面,虽然甲磺酸溴隐亭疗效确切,但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多,其停药后反跳大,易复发,远期疗效欠佳,而疏郁滋肾方在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及持续性上均明显优于甲磺酸溴隐亭,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更易于被患者接受,不易于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度,在保护了女性生殖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尹书娟[3](2021)在《垂体催乳素瘤合并妊娠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文中认为垂体催乳素瘤(Prolactinoma,PRL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会导致育龄期女性月经紊乱、不孕及泌乳。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DAs)治疗后,可有效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成功受孕。本研究主要分析垂体催乳素瘤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垂体催乳素瘤妊娠期的演变及产后催乳素瘤缓解率。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内分泌科门诊所收治确诊垂体催乳素瘤合并妊娠患者共80名,患者至少有一次妊娠记录共纳入94次妊娠记录。收集在诊断时、治疗期、妊娠期、分娩和哺乳期前后以及随访期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本研究结果:80名垂体催乳素瘤患者(60名微腺瘤和20名大腺瘤)中,诊断时,大腺瘤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显着高于微腺瘤组270.00(194.75,860.75)vs.126.35(88.00,196.25)ng/ml(P=0.0005)。大腺瘤组孕前溴隐亭最大治疗剂量为6.25(3.75,7.50)mg/天,明显高于微腺瘤组的3.75(2.50,7.19)mg/天(P=0.025)。94次妊娠记录均采用DAs治疗,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为95.75%(90/94),在药物治疗后,血清催乳素下降至20.9(9.61,39.20)ng/ml,较诊断时139.00(93.17,205.50)ng/ml显着下降(P<0.0001)。94例妊娠记录(80例微腺瘤和14例大腺瘤)中,93.41%(85/91)的患者自然受孕妊娠。5%(4/80)的微腺瘤和35.71%(5/14)的大腺瘤在妊娠期间出现症状性肿瘤增长的症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2)。在研究中,总流产率为8.99%(8/89),其中微腺瘤组中发现妊娠停药和继续用药的流产率分别为15.79%(6/38)和5.41%(2/37)(P=0.279)。在出生的新生儿中仅1例为足月小样儿,其余未发现畸形儿。微腺瘤组中93.62%(44/47)选择哺乳,大腺瘤组中22.22%(2/9)选择哺乳,相对于微腺瘤患者,大腺瘤患者更少的选择母乳喂养(P<0.0001),微腺瘤组中仅1例在哺乳期出现头痛,重启溴隐亭治疗。在60次妊娠(50例微腺瘤和10例大腺瘤)随访的病历中,微腺瘤组中22.00%(11/50)血清催乳素降至正常范围(<30ng/ml),大腺瘤患者血清催乳素均未恢复正常。本研究结论:垂体催乳素瘤患者经DAs治疗后可成功受孕,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畸形率。大腺瘤患者需要更大剂量的DAs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大腺瘤患者在妊娠期更容易出现症状性肿瘤增大的情况。22.00%的垂体催乳素微腺瘤患者产后高催乳素血症得到缓解。
胡文菲[4](2020)在《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对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导致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72例高催乳素血症所导致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其实施溴隐亭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于治疗结束后的改善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中患者发生月经不调、溢乳、头痛、视力减退临床症状的几率在治疗后得到了显着降低;研究中患者PRL水平在治疗后显着下降,E2、P水平在治疗后显着提升,利用统计方法计算后得治疗前后相关数据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溴隐亭对高催乳素血症所导致的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使患者体内雌二醇水平及孕酮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刘魏[5](2020)在《溴隐亭联合逍遥丸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溴隐亭联合逍遥丸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溴隐亭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溴隐亭联合逍遥丸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性激素水平、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均显着升高,催乳素(PRL)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LH、FSH、E2水平高于对照组,PR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隐亭联合逍遥丸治疗可调节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陈舞燕[6](2020)在《溴隐亭口服给药和阴道给药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在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患者时,分别使用口服溴隐亭和阴道给药溴隐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治疗的120例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女性患者,随机分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溴隐亭,观察组阴道给药溴隐亭。对比两组血清垂体泌乳素的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垂体泌乳素的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与观察组的差异不明显(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阴道给药的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黄念[7](2020)在《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量表,舌脉,辅助检查等资料分析,研究证候类型及相关因素,为此类患者中医辨证论治夯实基础,为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科学研究作出前期铺垫,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及相关思路,为预防及调护此类疾病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2020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安定医院符合诊断的患者106例,通过收集其一般资料,辅助检查(性激素,B超,垂体MRI),疾病治疗史,中医证候,西医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UKU),副反应量表(TESS),关于幸福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程度评估表,以及舌象图片,脉象等,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整理,统计学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r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频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计量变量采用k-means clustering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催乳素水平与年龄无显着性相关,r值为-0.133,P=0.175,但可以看出催乳素水平可能与年龄呈负相关趋势;催乳素水平与BMI(体重指数)、怀孕次数、是否有性生活史、痛经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关于幸福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程度评估表评分、月经周期、服药时间、月经量无显着相关,r值分别为-0.023、-0.061、0.027、0.097、-0.012、-0.026、0.063、0.001,0.069。催乳素水平与服药数量呈显着正相关,r值为0.404,P<0.01;催乳素水平与与抑郁量表HAMD评分呈正相关,r值为0.301,P<0.01;催乳素水平与出现泌乳症状呈显着正相关,r=0.317,P<0.01;催乳素水平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呈正相关,r值0.226,P<0.05。患者脉象依次为细滑65例(占59.1%),脉弦细15例(占13.6%),脉滑数10例(占9.1%),脉弦滑9例(占8.2%)。舌色,以舌淡暗为主,为51例,占48.11%;其次为舌尖红(18.87%);舌淡(11.32%);舌暗红;舌淡红,舌暗,舌红。舌质,以舌质可为主,占73.58%;依次为嫩舌(22.64%);老舌(7.55%)。舌形,以舌有齿痕为主,占34.91%;依次为舌有裂纹(18.87%),舌肥(16.98%),舌有瘀斑(14.15%);舌有点刺(9.43%),舌瘦(5.66%)。舌苔,以舌苔白为主,占32.08%;依次为舌苔白腻(22.64%),舌苔薄白(17.92%),舌苔黄腻,舌苔少,舌苔剥脱,舌苔不洁。患者病位频次依次为脾(占85.9%),脑(占61.3%),肝(占58.5%),肾(占40.6%),心(占32.1%);证候以气虚(占82.1%),气郁(占56.6%),毒热(占52.8%),阴虚(占 46.2%),湿蕴(占 41.5%),血瘀(占 3 1.1%),阳虚(占 8.5%)为主,相关分析是是脾虚,肝郁,毒热,痰湿,肾虚为主要病机。根据聚类分析,证型依次为脾气亏虚;肝郁脾虚;毒热扰心;痰湿蕴结;肾虚血瘀阻络5种类型。
任敏[8](2019)在《大剂量溴隐亭治疗催乳素瘤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催乳素瘤采用大剂量溴隐亭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对肿瘤体积和血清PRL(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催乳素瘤患者10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均采用溴隐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治疗,患者首次用药剂量控制在2.5mg/d,用药3d后增加到3.75mg/d,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治疗,患者首次用药剂量控制为在1.25mg/d,用药3d后增加到2.5mg/d,对其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肿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血清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PR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腺瘤、巨大腺瘤长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微腺瘤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高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乳素瘤采用大剂量溴隐亭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缩小肿瘤体积,改善血清PRL水平,但同时也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晏源[9](2019)在《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探讨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录的92例于医院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实现分组处理,分为各有例数46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采用溴隐亭治疗,分别采用口服给药、阴道给药方式,比较治疗45天后血清催乳素水平以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5天后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治疗中,应用溴隐亭阴道给药方式,可以显着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沈秋娴,林小杨,卢如玲,刘冠彤,张璐璐,梁元君[10](2019)在《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a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gFang)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关于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18年10月31日。观察指标为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月经情况、妊娠率、溢乳情况、胃肠道不良反应(ADR)、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ADR。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RCTs,计1 9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溴隐亭阴道给药组与口服给药组相比,阴道给药组降低血清PRL [MD=-2.11,95%CI (-3.85,-0.37),P=0.02]、改善月经率[RD=0.08,95%CI (0.03,0.14),P=0.002]、溢乳消失率[RD=0.06, 95%CI (0.01, 0.10), P=0.02]效果更好,胃肠道ADR发生率更低[OR=0.18,95%CI(0.12,0.26),P<0.000 01]、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ADR发生率更低[OR=0.29,95%CI(0.17,0.49),P<0.000 01],这些指标均优于口服给药组。但用药后妊娠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溴隐亭经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在ADR发生率方面[OR=0.10,95%CI(0.05,0.19),P<0.000 01],直肠给药低于口服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溴隐亭阴道给药较口服给药效果显着,安全性更高;在不宜使用阴道给药的情况下,溴隐亭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安全性更高,两种给药方式均值得临床推广。
二、溴隐亭治疗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溴隐亭治疗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1)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PRL水平 |
2.3 激素指标 |
2.4 排卵率与妊娠率 |
2.5 安全性2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
3 讨论 |
(2)疏郁滋肾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年龄比较 |
2.2 两组病程时长比较 |
2.3 治疗前后及随访期结束后两组血清PRL水平比较 |
2.4 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两组中医证侯评分比较 |
2.5 治疗前后两组排卵比例比较 |
2.6 两组复发率比较 |
2.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
2.8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HPRL月经紊乱的认识 |
3.2 中医对HPRL月经紊乱的认识 |
3.3 导师李善霞教授治疗肾虚肝郁型HPRL月经紊乱的经验 |
3.4 结果分析 |
3.5 脱落病例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
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医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垂体催乳素瘤合并妊娠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垂体催乳素瘤合并妊娠患者管理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评估依据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比较 |
2.2 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溴隐亭联合逍遥丸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
2.2 两组妊娠率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6)溴隐亭口服给药和阴道给药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垂体泌乳素的变化 |
2.2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7)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 |
3. 诊断沿革 |
4. 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药物 |
5. 治疗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HPRL的认识 |
1. 概述 |
2. 中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认识 |
3. 证型及方药 |
4. 其他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一小节 一般资料 |
第二小节 样本量计算 |
第三小节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一小节 文献调研及证候问卷 |
第二小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HPRL量表 |
第三小节 量表填写培训 |
第四小节 舌脉采集 |
第三节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
第四节 结果 |
第二章 讨论 |
第一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一般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
第二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舌脉分析 |
第三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证候分析 |
第四结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大剂量溴隐亭治疗催乳素瘤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观察组 |
1.3.2 对照组 |
1.4 临床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定标准[8,9]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肿瘤长径比较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线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45天后血清PRL水平组间对比 |
2.2 治疗结果组间对比 |
2.3 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 |
3 讨论 |
(10)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文献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血清PRL情况 |
2.3.2 月经改善率 |
2.3.3 妊娠率 |
2.3.4 溢乳消失情况 |
2.3.5 胃肠道ADR |
2.3.6 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ADR |
2.4 纳入研究发表偏倚情况 |
3 讨论 |
3.1 溴隐亭的给药方式 |
3.2 本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 |
3.3 本研究的局限 |
四、溴隐亭治疗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论文参考文献)
- [1]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 徐秀营,黄美玲,窦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21)
- [2]疏郁滋肾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临床研究[D]. 罗敏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垂体催乳素瘤合并妊娠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D]. 尹书娟.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4]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胡文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11)
- [5]溴隐亭联合逍遥丸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J]. 刘魏. 当代医学, 2020(27)
- [6]溴隐亭口服给药和阴道给药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J]. 陈舞燕. 中国处方药, 2020(08)
- [7]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D]. 黄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大剂量溴隐亭治疗催乳素瘤的临床效果[J]. 任敏.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24)
- [9]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临床效果[J]. 晏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19)
- [10]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Meta-分析[J]. 沈秋娴,林小杨,卢如玲,刘冠彤,张璐璐,梁元君. 药物评价研究,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