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地质机构的一次大调整、大变动(论文文献综述)
吴福元[1](2021)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文中研究表明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大地构造学、地震学、土壤学、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民国时期我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单位。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被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当时新中国地质工作"一元化"的要求,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部分地质研究人员也一同并入该研究所,使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地质研究机构。1952年6月开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始分流。首先是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是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1952年9月,研究所土壤研究室扩充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2年底左右,因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大批科技人员分流到刚成立的地质部及所属的地质勘探队。从这一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和延续,而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已于解放初期解体或撤销的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
李宁[2](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表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徐涛[3](2019)在《1980年代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史研究中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政之间关系的演变及其对现实政治的作用和影响。而在这其中,“小组政治”又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党政关系最核心的联结点之一。这种“小组”,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层面设立的“小组”,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现今许多高规格设置的“小组”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立于1980年3月17日,1989年7月28日被撤销,后又在1992年12月28日恢复设立,并于2018年3月改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它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和拟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是中共中央统一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平台。本文以1980年代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微观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空背景中加以考察,对相关文献、论着等史料进行整理、归纳和综合分析,力求客观地呈现出1980年代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主要活动及其决策过程,着重探讨该组织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决策机制、经验教训等问题。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客观介绍中共中央经济工作领导机构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详细考察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改革开放启动时期的主要活动,即进一步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参与“六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编制、推动“放权让利”式改革。第三部分,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为主线,论述了全面改革时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基本工作,特别是对以引进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的酝酿与实施。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中共十三大召开后的重要决策过程,尤其是结合当时的经济形势,对“治理环境、深化改革”这一决策的出台过程进行了认真梳理。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总结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特殊作用。
贾慕昕[4](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曾韬[5](2018)在《浏阳县财政与社会经济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县财政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力量,研究县财政发展脉络对于推动财政体制和地方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目前学界关于共和国县财政的相关研究视角多聚焦于1978年改革开放后时期,而对解答建国初期的县财政是如何建立和发展,县财政收支有那些变化,县财政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体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等等问题缺乏深入探究。纵观共和国县财政发展史,县财政体制在以计划为主的中央财政体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频繁变动,本文采取提出问题——详细梳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思路,以1949-1966年湖南省浏阳县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对这一时期浏阳县财政体制、财政收支以及社会经济等相关变革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力图还原浏阳县财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场景,找出对探索县财政发展最优路径的有益经验。通过研究发现,浏阳县财政体制的频繁变化一方面证明财政工作摸索中的不成熟,但另一方面随着县财政工作的展开和财政收支的扩大,县财政基础逐渐建立起来,给浏阳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县财政的财权与事权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不相匹配,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财政没有处理好财权的“收”与“放”的关系。通过深入梳理与剖析浏阳县财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后,得出相关结论并提供政策参考性建议:1.要进一步深化县财政在国家财政经济体系中基础性地位、牵引带动性功能和关键性作用;2.这一时期的浏阳县财政整体上并没有在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主导下而失去活力,而是有许多的变化和进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探索共和国县财政发展的最优路径,推进财政体制的现代化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度执行和监督保障等工作,还要科学处理好财权的“收”与“放”的关系,既要保证财权的合理分配又要保证地方财政的积极性。全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与内容、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其中文献综述对共和国财政史和地方财政史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献、论着以及论文和学术机构等进行了整体性梳理。第一章:县财政体制的重建与变动。主要梳理并分析1949-1966年浏阳县财政体制发展轨迹,主要分为重建(1949-1952)、确立与发展(1953-1957)、扩张(1958-1960)以及调整(1961-1966)四个阶段,并分别对每个阶段浏阳县财政在管理体制、税种划分调整等方面变化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分析。第二章:县财政的收入与支出。本章主要梳理分析1949-1966年间浏阳县财政预算内外的收入与支出的具体结构,以及在浏阳县财政财权与事权二者的关系变迁。1949-1957年县是财权与事权开始不平衡的阶段,1958-1966年则是从“大跃进”期间的财权过度膨胀导致的关系失衡再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二者关系逐渐稳定的阶段。第三章:变革中的县财政与社会经济。财政与经济是不可分割的结合体,县财政无法脱离社会经济的土壤而单独存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托县财政的力量。本章主要探讨分析浏阳县财政在这一时期对农业、地方特色产业以及社会公共事业等财政支出的绩效,并对这一时期县财政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一个整体归纳。
隋鹏飞[6](2017)在《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从2009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数十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学术界关于中国区域规划以及区域政策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研究已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但是在面对各个地区间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区域间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受到的压力矛盾越来越严重等问题时,学术界关于中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影响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原因及形成机制还存在很大分歧。各级政府在如何贯彻执行上级相关规划、政策和在如何选择本地区发展政策的路径等问题上也急需科学的指导建议。如何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体系,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传统的区位理论重点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中的分布以及空间中的不同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等内容。多数区位理论主要关注农业、工业、商业等生产单位在不同运费约束下的空间分布差异情况,部分发展理论将空间分析引入经济发展过程分析,重点研究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在不同发展时期所起作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则从规模报酬递增,聚集经济外部性,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角度探讨了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出区域间的经济增长趋同或趋异的观点。但很少有区位理论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研究,探讨三者协调发展的空间关系。同时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较多的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对各子系统耦合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各影响因素对其在空间上的作用等问题研究尚未深入。因此,本论文首先基于可持续发展观,提出区域发展的内涵,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主要以区域层面的空间格局研究为主。通过分析中国各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深入研究影响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各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初步解释了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这对于补充和完善区位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战略转型问题,以及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发展来看,国外文献的研究比较关注厂商和产业聚集的理论分析。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关系研究较多,但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研究空间布局规律的较少,特别是忽视了具体区域在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也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差异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国内文献在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受发展观的局限,对结合生态环境约束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机理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开始利用构建耦合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并对各类地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评价。但多数文献没有深入探讨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也没有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作用,很少提出优化空间格局的科学路径和对策。现有文献在定量分析时较少考虑不同地区间变量的空间相互作用,由于忽视变量的空间作用因素会导致遗漏解释变量,从而无法发现包含空间依赖影响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本质规律。因此论文在综合分析人口生态环境对经济集聚的作用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和生态发展指数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综合评价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因素、人文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发展战略、制度因素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作用机制。结合所选解释变量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利用实证分析结果,阐释了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原则和优化路径。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概括了研究内容、技术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综述。整理分析、总结并归纳国内外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成果与不足,总结并评述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研究趋势。第三部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域发展内涵,指出本文以区域层面的空间格局研究为主。阐述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区域空间布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最后针对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集聚的作用理论进行创新分析。第四部分: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再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第五部分: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形成机制。阐述自然因素、人文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发展战略和制度因素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作用机理。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各个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第六部分: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阐明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需要遵循的原则;结合四大区域板块各自特征提出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路径和对策建议。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规律和新影响因素的总结和讨论,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指出论文的不足和未来研究趋势。围绕论文重点内容得出了以下三方面结论,第一,关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方面的结论。我国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发展相对较好,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适中,好于东部,但低于东北和西部地区。我国的东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最高,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最差,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略高,东北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虽低于东部地区但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高,同其他三个地区差距十分明显。东北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略好一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发展较差。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演变在时间上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地域差异明显。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整体水平方面,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水平相对最差。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要略好一些,东部和东北地区水平大致相当,发展较好。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出现明显的层次性,耦合协调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距显着。在总体差异的构成中,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区域内差距贡献率远高于区域间的差距贡献率,且区域内差距具有递减趋势。区域间的差距发展趋势也呈递减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区域内差距和区域间差距双重作用共同形成总差距的递减趋势。中国的区域发展呈现可持续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非常显着的空间自相关现象,说明中国区域发展存在空间集聚情况。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错位明显。生态环境与经济空间错位度最大,但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与社会空间错位度居中,也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社会与经济空间错位度最小,保持相对稳定趋势。第二,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因素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通过对各类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因素分析,得出自然因素是形成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物质保障与约束条件,人文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形成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区域发展战略是对区域发展格局自发变化的重要外力干预,制度因素则是形成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织保障和支撑力量。通过截面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得出空间回归模型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又优于空间滞后模型。在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时,不能忽视各个影响因素的空间依赖性对模型的影响。对于空间误差模型,从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显着水平看,海拔高度、降雨量、人口分布、历史文化、民族分布、参与全球化程度和环境管理分权制度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非常显着。通过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不能仅靠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结果做最终结论,还要考虑影响因素的间接效应。从总效应来看,达到显着水平的解释变量有气温、城市化率、历史文化、市场化、产业聚集、科技创新、产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环境管理分权制度。第三,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结论。遵循相关优化原则,结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自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特征,实施各有侧重的优化路径,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等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引领,促进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在总结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空间特征和形成机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三项对策:加快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法律体系;调整并完善财政支付转移制度;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建设。论文做出如下创新:第一,区域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在传统经济学区位论的基础上,着重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视角,界定区域发展的内涵应包含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将传统区域发展理论重点分析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拓展为分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在传统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加强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及其三个子系统的协同耦合度分析,在传统的经济集聚分析中加入人口分布和环境等新因素的分析。从而对区域、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认识突破了经济学的局限,以学科之间交叉的新视角来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第二,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分析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创新。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是个十分复杂且不确定因素多、不易量化的难点,以往分析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一般多采用定性判断和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评价。本文在分析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中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结合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轨迹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从自然因素、人文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制度因素等方面全面分析判断对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形成机制,并有重点的选择变量采用新的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定量分析评价。不仅找出了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显着的核心重点因素,还验证了定性分析结论,为更好地认识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框架。第三,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经济学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区域发展“区域问题的生态化转向”、“经济发展的空间转向”、“社会发展人本转向”等趋势的出现,综合集成的技术手段不断出现,尤其是对大尺度空间集成图像的表现单靠经济学方法手段难以为继。本文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经济学空间计量方法进行解析空间格局,如利用ARCGIS软件所做图像直观反映了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各子系统发展和区域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并利用新的空间面板数据等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提高了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通过区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更准确的反映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好的解释了各个指标的实际作用。同时也更好的解释了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本文仅是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相关内容做了初步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还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化研究:第一,调整完善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完善反映生态环境的指标,进一步识别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内在机制,提高指标体系反映区域发展的客观程度。第二,更新或延长研究时段,尤其是加强对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动态预测。第三,进一步细化研究空间范围,缩小空间单元尺度,在省域空间单元基础上转向以县域空间尺度作为研究单元,以更准确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规律。
王金霞,张容华[7](2016)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概述及理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共进行了15次大的体制编制调整。本文系统回顾了这段历史,深刻剖析了其频繁调整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探讨提出了"建立弹性体制""消除界面问题""科学论证,慎重决策"的对策性措施,指出了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应正确处理"变动与稳定""超前与适应""独立与融合""借鉴与继承"四对关系的必要性。
胡志刚[8](2014)在《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文中研究说明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着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其学术实践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一代宗师。1930年代,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为学术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实践之中,在开创性的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中,逐渐理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其多项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积极参与新政权创建工作,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组织设计国徽,这些活动不仅使梁思成得以充分发挥其学识和能力,而且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进入1950年代之后,梁思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实现路径等领域表现出了一名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并努力构建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北京旧城保护及未来发展范式,但由于其观点不被新政权所认可,其学术思想亦受到质疑与批判,学术实践屡遭挫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术批判中逐渐失去学术话语权,亦失去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1955年之后,梁思成基本上再未开展大的创新性的学术实践。梁思成一生还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其对建筑教育的理解和改革,对中国建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1928年至1955年期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关系,中国营造学社转型的过程及典型做法,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二是梁思成与近代中国的高等建筑教育,研究重点是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建国前后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变革及实践;三是梁思成与新政权的创建,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对新政权的选择及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梁思成与新中国国歌、国旗方案的审定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四是梁思成与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北京城市规划及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五是梁思成与建国初期的建筑民族形式问题,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大屋顶”建筑理念的转变。
陈熙[9](2014)在《中国移民运动与城市化研究(1955-1980) ——以上海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问题的起点,是建国后三十年间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脱轨的现象。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城市化的同步提高,相反,城市化水平到六七十年代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与工业化之间的差距越拉越远。’在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城市化浪潮中,我国城市发展的这种现象显得十分特殊。而当我们将观察的视野延伸到近代,会发现从开埠至今,我国城市化的总体趋势是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近代如此,改革开放以后亦如此,唯独在建国后三十年间我国的城市化长时间止步不前且与工业化脱轨。从我国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停滞状态也显得非同寻常。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这种停滞状态与国家有意识地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密切相关,户籍制度以及城乡二元分隔体制使得人口的自由流动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几乎被完全阻断。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政府有组织的行政性移民,典型的包括1955-1956年的城市人口紧缩运动、大跃进及困难时期精简职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等。本文从城市化的视角,对上述四次重大的移民事件进行再分析。研究显示,1955-1956年的城市人口紧缩运动将城市里的“非生产性人口”包括外来农民、失业人员、劳改人员、游民等疏散到农村,从事垦荒和农业生产,以达到减轻粮食供应负担,降低消费以及解决城市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大跃进曾引发了数千万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大流转,大跃进初期的经济过热造成城市劳动力的虚假短缺,成千上万的农民借此涌进城市,然而随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中,又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将这些刚刚进城不久的农民以及相当部分的城市职工送到农村去。此后,国家对于城市人口的控制力度空前加强,并开启了随后近二十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起尽管存在意识形态的因素,但城市失业问题是该运动发起的直接动因,这使得动员青年下乡具有向农村输出失业的意义。与其他移民运动不同的是,上山下乡的对象是城市的青年人口,青年群体的离开不仅带走了他们自身,还带走了他们即将到来的旺盛的生育能力,不仅直接减少了城市人口,也降低了人口的自然增长,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出于战备的需要,三线建设将大量的一线城市的工人、工厂和工业迁移到内地,藏之深山。三线建设是我国工业经济布局的一次大调整,使得内地工业经济出现了一次快速发展的高潮。从移民和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形成了工业、工厂和工人自东向西的迁移流。对于东部城市来说,三线建设不仅拆迁走了大量的工厂,而且也造成中央对东部城市投资的减少,对城市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在内地由于三线企业强调“靠山、分散、隐蔽”,因而尽管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但总体而言,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工业的迁入并没有明显提高内地城市化水平。可以说,三线建设是导致我国六七十年代城市化发展的停滞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历次的移民运动在对象、目标、动机、规模等方面各有不同,但他们造成的客观效果都是实现了将城市人口疏散到农村和内地,削弱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且都是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推行。本文将这种凭借国家的社会控制力和动员力,有意识地阻止农民进城和并将城市人口疏散到农村,从而抑制城市人口增长的过程,概括为“反城市化”。反城市化不是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而是人为地将城市化和工业化相剥离的过程。国家在推行反城市化政策时,通常不是采用制度的手段推行,而是通过政治动员方式来进行。通过舆论渲染、组织学习、反复劝说乃至政治批斗、“带帽子”等方式,营造出强大的政治道德压力,使得民众放弃个人私利的考虑而背起行囊去到农村。全民动员的方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掀起运动的高潮,动员大批人口离开城市,然而运动的热情无法持久,这也使得运动往往在经历了不长的时间后迅速走向低谷,使得运动呈现出急起急落的特征。上述历次移民运动都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了这种特征。在历次动员城市人口迁往农村的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民众的抵制。尽管这种抵制并不会阻碍国家政策的执行和落实,但回城的意愿仍然时刻藏在下乡民众的心底。研究发现,在城乡二元格局下,不论是农民还是那些被动员到农村的城市居民,他们始终存在着强烈的涌向城市的愿望。这种愿望在政治压力之下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一旦政府的控制稍作松懈,那么进城或回城的意愿就会立刻会转为现实的行动。从这点说,国家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控制力是反城市化移民政策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
郭进[10](2014)在《开放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即是解决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累积矛盾的内在需要,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体系正在变革的客观要求。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和经济重镇,是最早面临增长瓶颈和经济转型问题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上海的经济转型问题,对探索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围绕上海经济转型这一命题,本文试图解决三个核心的问题:一是为什么上海的经济转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二是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受哪些因素影响,需要调整哪些产业?如何去选择这此产业?;三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文按照“现状分析——原因剖析——调整目标——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如何确定上海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适应性调整的目标?(3)影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外因素主要是什么?(4)如何调整上海产业结构?之所以要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过去通过招商引资,以低要素成本参与国际竞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要将经济增长的动力由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外部需求,转变到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启动内需市场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对于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学术界已有大量文献进行研究,归结起来其机制主要是科技进步、内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换三个方面。本文从分析上海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入手,通过对上海经济增长中的“结构红利”效应进行检验,发现上海30年多来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各产业的内部增长效应,结构变迁效应并不显着;结构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仅是阶段性现象,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时期,产业结构变迁较为明显,其它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的内部增长效应。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水平大幅下降,表现为1999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技术进步的缺乏已经导致了各产业失去了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只能依靠增加要素投入进行粗放式增长。这意味着,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科技进步水平、提高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失去实体产业的基础。因此,在目前发展阶段,与满足内需等因素相比,调整产业结构才是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而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具体可以概括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和高度化。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论文认为:(1)对照国际标准产业结构,上海目前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合理范围之内,第三产业已经超越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上海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被低端锁定的同时,各产业内部同时存在着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偏差,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3)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是世界经济长周期运行规律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上海)经济运行累积矛盾共同作用的必然选项;(4)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占领世界第五次长周期的技术高地和产业先机,为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第五次长周期发展开好局;(5)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抓手是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这需要在开放中加强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业。由此决定在国与国的产业竞争中,市场必然是主体,政府仍须参与其中,但一切都必须按市场规则行事。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视角,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结构红利现象”,分析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指出如果不改变上海产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缺乏的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失去产业发展的基础。2、本文从世界经济长周期运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并从全球经济体系变革、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转型的大视角,分析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影响因素和主要脉络。3、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结构偏差分析和钱纳里修正模型,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构效应、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定量分析,从中发现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有别于其他地区之处,从而为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提供了数据方面的支撑。
二、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地质机构的一次大调整、大变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地质机构的一次大调整、大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1 追本溯源———问题的提出 |
2 新中国地质科研机构的组建 |
2.1 组建前的三大地质机构 |
2.2 组建原则 |
2.3 组建概况 |
3 人员分流 |
3.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3.2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 |
3.3 地质部及所属生产单位 |
3.4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
4 相关问题讨论及释疑 |
4.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地质科研机构 |
4.2 是否存在两个地质研究所? |
4.3 地质研究所成立时间:1950还是1951年? |
4.4 人员归属:中国科学院还是地指会? |
4.5 中国地质调查朔源 |
5 采访沈其韩先生 |
6 致谢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1980年代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说明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成立 |
一、1980年代前中共经济工作领导机构的演变 |
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立原因分析 |
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和功能定位 |
四、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策机制和议题设置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启动时期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980-1984) |
一、继续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
二、指导“六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编制 |
三、初步酝酿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全面改革时期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984-1987) |
一、积极应对经济波动 |
二、参与“七五”计划的编制 |
三、实行“价格双轨制” |
第四章 十三大召开后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987-1989) |
一、高层决定“物价闯关” |
二、提出“治理环境、深化改革”的方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基本概念阐述 |
1.3.2 相关基础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2.1.1 人口变化分析 |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
2.2 移民安居情况 |
2.2.1 城市住区分类 |
2.2.2 移民住区调研 |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
2.4 民生情况 |
2.4.1 经济发展分析 |
2.4.2 产业结构分析 |
2.4.3 人民收入分析 |
2.5 生态环境情况 |
2.5.1 城市生态格局 |
2.5.2 现状环境质量 |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6.1 交通基础设施 |
2.6.2 市政基础设施 |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2.9 本章小结 |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1.2 移民安居情况 |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1.4 民生情况 |
3.1.5 生态环境情况 |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2.2 移民安居情况 |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2.4 民生情况 |
3.2.5 生态环境情况 |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1 人类社会系统 |
5.1.2 地域环境系统 |
5.1.3 支撑体系系统 |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2.1 人类社会系统 |
5.2.2 地域环境系统 |
5.2.3 支撑体系系统 |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3.1 人类社会系统 |
5.3.2 地域环境系统 |
5.3.3 支撑体系系统 |
5.4 评价结论 |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E调查问卷设计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浏阳县财政与社会经济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县财政体制的重建与变动 |
第一节 县财政体制的重建(1949-1952) |
一、财政工作的恢复 |
二、财税系统管理的加强 |
第二节 县财政体制的确立与发展(1953-1957) |
一、县级财政的正式确立 |
二、预决算管理与编制 |
三、税种范围变更 |
第三节 县财政体制的扩张(1958-1960) |
一、修改工商税制 |
二、合并财税机构 |
第四节 县财政体制的调整(1961-1966) |
一、调整管理体制 |
二、调整税种范围 |
第二章 县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
第一节 县财政收入结构 |
一、预算收入 |
二、预算外收入 |
第二节 县财政支出结构 |
一、预算支出 |
二、预算外支出 |
第三节 县财权与事权的关系演变 |
一、1949-1957年:不平衡阶段 |
二、1958-1966年:由失衡到逐渐稳定阶段 |
第三章 变革中的县财政与社会经济 |
第一节 县农业财政资金投入 |
一、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过程 |
二、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效果 |
第二节 县财政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
一、扶持花炮产业,增加财政收入 |
二、支持造纸、制茶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
第三节 社会公共事业财政支出绩效 |
一、教育事业财政支出 |
二、卫生事业财政支出 |
第四节 县财政的问题与不足 |
一、财政基础的薄弱 |
二、财政集权体制的主导 |
三、财政自主性的缺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6)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均衡内涵调整要求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有所响应 |
1.1.2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增长促使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发生变化 |
1.1.3 区域发展问题的出现促使区域发展战略进入新的调整期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关于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研究 |
2.1.2 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同经济布局关系的研究 |
2.1.3 关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研究 |
2.2.2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
2.2.3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综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的研究 |
2.2.4 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区域 |
3.1.2 区域发展 |
3.1.3 空间与空间格局 |
3.2 理论基础 |
3.2.1 区域空间布局理论 |
3.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集聚的作用理论 |
第四章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4.1 模型及指标权重确定 |
4.2 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2.1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轨迹 |
4.2.2 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评价 |
4.3 中国社会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3.1 社会发展空间格局演变轨迹 |
4.3.2 社会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评价 |
4.4 中国生态环境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4.1 生态环境空间格局演变轨迹 |
4.4.2 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评价 |
4.5 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5.1 三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组合演变特征 |
4.5.2 三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演变特征 |
4.5.3 三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空间错位演变特征 |
第五章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形成机制 |
5.1 自然因素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
5.1.1 海陆位置的影响 |
5.1.2 地形起伏的影响 |
5.1.3 气候温度带的影响 |
5.1.4 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
5.2 人文社会因素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
5.2.1 人口分布的影响 |
5.2.2 城市布局的影响 |
5.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5.2.4 民族分布的影响 |
5.3 经济因素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的影响 |
5.3.1 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
5.3.2 产业集聚的影响 |
5.3.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
5.3.4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5.4 区域发展战略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的影响 |
5.4.1 区域发展观演变的影响 |
5.4.2 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
5.5 制度因素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的影响 |
5.5.1 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
5.5.2 正式制度的影响 |
5.5.3 实施机制的影响 |
5.6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形成机制 |
5.7 各因素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影响实证分析 |
5.7.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7.2 实证分析 |
5.7.3 重点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 |
6.1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
6.1.1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整合的原则 |
6.1.2 三次本性地理要素兼顾的原则 |
6.1.3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不平衡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6.1.4“空间中性”与“基于地区”相权衡原则 |
6.2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路径及对策建议 |
6.2.1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
6.2.2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方面的结论 |
7.1.2 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因素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 |
7.1.3 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概述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队院校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概述 |
(一)20世纪50年代4次调整 |
(二)20世纪60年代3次调整 |
(三)20世纪70年代2次调整 |
(四)20世纪80年代2次调整 |
(五)20世纪90年代2次调整 |
(六)新时期2次调整 |
二、军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频繁原因及对策分析 |
(一)原因分析 |
(二)对策分析 |
1. 建立“弹性”体制。 |
2. 消除界面问题。 |
3. 科学论证,慎重决策。 |
三、进行院校体制编制调整应着重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一)“变动”与“稳定”的关系 |
(二)“超前”与“适应”的关系 |
(三)“独立”与“融合”的关系 |
(四)“借鉴”与“继承”的关系 |
(8)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梁思成研究的历史分期 |
二、梁思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三、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注意选题的创新 |
二、注意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
三、注意史料的考证和档案文献的整理使用 |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 |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
一、全盘学习与构建“学院派”教学体系 |
二、以清华同学和宾大校友为核心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梁思成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
四、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不足 |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
一、成立“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 |
二、开始调查古建筑 |
三、学术研究的初步成果 |
小结 |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
第一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
一、刊行《营造法式》 |
二、成立中国营造学社 |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
一、最初的拒绝 |
二、选择中国营造学社 |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
一、偏于研读古籍:成立初期的中国营造学社 |
二、内部机制与研究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
三、朱梁刘组合: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核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 |
一、抗战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 |
二、从独乐寺到佛光寺:梁思成古建筑调查的代表性成果 |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
一、强调由近及远、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 |
二、编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 |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 |
一、历史的记载者:对古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阐述 |
二、与时间赛跑:对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
三、科学的保护:系统提出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
四、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参与古建筑维修工程 |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
一、努力构建富有学社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二、言传身教,育人于调查研究实践 |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
一、抗战期间中国营造学社面临的困局 |
二、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应对困局的举措 |
三、组织开展西南地区古建筑调查 |
四、坚持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
一、执教清华与中国营造学社之结束 |
二、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与清华建筑系的创办 |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
一、把握现代建筑教育的新趋势:访美的收获与思考 |
二、梁思成的新思维与教学改革 |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
一、从反思到自我否定 |
二、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调整与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
一、抢救平津学人与梁思成的选择 |
二、与中共的初次合作 |
三、编制全国文物建筑目录 |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
一、筹建新政权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拟定任务的提出 |
二、梁思成的自豪感与国歌的确定 |
三、梁思成与国旗方案的论证 |
四、梁思成与国徽设计 |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
一、加入革命队伍:梁思成的新角色 |
二、诚邀建筑人才:梁思成的人才意识 |
三、全身心建设新政权:国徽设计过程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
第四节 梁思成、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
一、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主要的设计分歧 |
二、梁思成的意见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
三、对民族形式的成功体现: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
小结 |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
一、古都风貌依旧:解放之初的北平城 |
二、古都保护与规划:梁思成及学术界同仁的初步讨论 |
三、从建新城到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市政府的态度转变 |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
一、梁思成与苏联专家的分歧与争论 |
二、“梁陈方案”的提出及其动机分析 |
三、“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
一、“梁陈方案”的历史命运 |
二、关于“梁陈方案”的争论 |
三、政治决定规划:关于“梁陈方案”命运的反思 |
小结 |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
一、城墙的危机:从民国到新中国 |
二、从宏观到具体:梁思成的城墙保护思想 |
三、各方的博弈:关于城墙存与废的争论及城墙的拆除 |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
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牌楼危机 |
二、从讨论到交锋:政府与学者的不同见解 |
三、幕后的决定因素:拆除牌楼的原因及政府的决策风格 |
小结 |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
小结 |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 |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梁思成着述情况统计表 |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移民运动与城市化研究(1955-1980) ——以上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移民史与城市史相关问题之研究回顾:历史学的视角 |
二、当代中国城市化问题之研究回顾:社会科学的视角 |
三、若干移民事件问题之研究回顾:事件史的视角 |
四、反城市化——贯穿全文的研究主线 |
第一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 |
第一节 工业化与近代城市发展新趋势 |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人口聚集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停滞(1949-1978)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五十年代城市人口紧缩运动(1955-1956) |
第一节 五十年代前期上海人口基本形势 |
第二节 城市人口紧缩历程 |
第三节 粮食供应困难与城市人口紧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流转:大跃进影响下的城乡人口迁移 |
第一节 城镇大招工与农民进城 |
第二节 危机爆发与精简政策出台 |
第三节 精简的历程与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山下乡与青年人口的城乡流动 |
第一节 走向农村:青年人口从城市到农村的逆向迁徙 |
第二节 返城:对运动的抵制与回城潮 |
第三节 知青下乡对城市化及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线建设与中国的城市格局 |
第一节 基于战争预判的工业经济大调整 |
第二节 小三线:以上海皖南后方基地为例 |
第三节 三线动员:一场政治运动 |
第四节 工业经济格局调整与城市发展 |
本章小结 |
终章 总结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开放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内容和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三节 现代产业结构理论述评 |
一、产业结构理论实证研究述评 |
二、产业结构理论规范研究述评 |
第四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拓展和前沿 |
一、投资和贸易理论对产业结构理论的拓展 |
二、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 |
第三章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
第一节 上海城市范围的界定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和调整的机理 |
一、封闭条件下产业结构演化的机理 |
二、开放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
三、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和特殊机理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判别标准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 |
三、产业结构高级化 |
四、对产业结构优化内涵和标准的研究述评 |
第四章 上海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上海当前的产业结构合理吗? |
一、上海产业结构与国际标准模式的比较 |
二、统计口径对判断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影响 |
第二节 上海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之一——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快速下降 |
一、基于“结构红利假说”检验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介绍 |
三、结构红利效应的计算 |
四、主要结论 |
第三节 上海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之二——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偏差 |
一、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部门贡献率的偏差分析 |
二、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
三、上海产业结构中存在要素配置失衡现象 |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为什么要调整产业结构 |
一、经济增长需要引入新的生产函数 |
二、要素配置的失衡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解决 |
第五章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环境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一、国际环境对上海产业结构影响概述 |
二、经济周期对上海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三、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内因素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一、长三角城市群对上海产业结构的影响 |
二、资源禀赋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 |
第六章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选择 |
第一节 各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对目标选择的影响 |
一、第一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
二、第二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
三、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
第二节 基于经济增长贡献能力的调整目标选择 |
一、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 |
二、对上海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三、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第三产业合理化 |
第三节 第三产业合理化调整目标的选择 |
一、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成本病问题分析 |
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匹配分析 |
三、基于上海发展阶段的第三产业调整目标选择 |
第七章 开放条件下如何调整上海产业结构 |
第一节 要素投入、需求变化和对外贸易对上海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一、上海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二、需求变化、对外贸易和供给对上海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三、要素投入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一、上海的发展机遇和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
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
三、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地质机构的一次大调整、大变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J]. 吴福元. 岩石学报, 2021(01)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3]1980年代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研究[D]. 徐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5]浏阳县财政与社会经济研究(1949-1966)[D]. 曾韬.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D]. 隋鹏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7)
- [7]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概述及理论分析[J]. 王金霞,张容华. 军事历史, 2016(02)
- [8]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D]. 胡志刚. 南开大学, 2014(04)
- [9]中国移民运动与城市化研究(1955-1980) ——以上海为中心[D]. 陈熙. 复旦大学, 2014(12)
- [10]开放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郭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