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NT网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Windows NT网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Windows NT网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金毅[2](2010)在《基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高性能计算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计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步、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等方面一系列的挑战性问题。随着基于微机集群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出现,高性能计算面向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计算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尽管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已经有相当的水平,但是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还不够广、不够深入,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都比较低下;同时应用研发力量薄弱且分散,缺乏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滞后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这些都成了制约我国高性能计算发展的“瓶颈”。大力培养高性能计算的应用人才,是解决这个“瓶颈”的根本之道。因此,通过高性能计算课程来培养更多的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高性能计算要求学习者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操作技能并能在实际中加以应用,培养困难,采用普通理论讲授的方法很难有良好的效果,该文引入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高性能计算的内容及特点结合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优点进行教学研究。研究者以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为着手点,对高性能计算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根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案例,设计任务,然后组织生物与计算机专业学习者成立学习小组进行学习。研究者在教学实践的同时,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教育观点,同时结合普通高校的现状,讨论了高性能计算的课程纲要。认为学习者应该能够利用现有的微机条件建立并行计算的软硬件环境,了解并行算法设计、MPI消息传递并行编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最后根据所学专业来选择mpiBlast,BLAS等科学计算软件进行学习。最后,研究者通过对过程与结果的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实际情况,认为高性能计算课程最大的困难在于学习者学习后必须具有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教学过程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习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但能够学习知识,更能提高科学素养,为将来更多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温且兵[3](2009)在《基于B/S模式的在线作业管理系统》文中指出当前,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我们的校园,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促使学校教育管理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学生作业管理系统运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面深入分析传统教学中作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业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确保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高效和规范。本论文分析了作业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和现状,详细阐述了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设计思路和实现手段。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高校教学和学生作业管理的特点和流程,归纳出一个典型高校学生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根据工作流程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2.基于对用户需求分析的理解得到本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当前网站开发中常用的各种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并结合问题的特点,采用基于ASP的B/S(Browser/Server)架构来实现,同时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来存储系统中用到的数据。本系统实现了传统纸质作业数字化,解决了传统作业管理中的速度慢、实时性差、查询难、统计难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业管理的质量,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系统在应用中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管理工作人员的肯定。

廖玲,谭汉松[4](2007)在《无盘教学办公网络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无盘网络技术作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应用。使用无盘网络的优势是无盘网络具有节省资金、安全性好、便于维护和管理。通过研究,解决各种无盘网络的组建和在教学和办公中的应用,使无盘网络在教学、办公中发挥其更大的优势。

郭素蓉[5](2007)在《学校通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使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考试是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的测量工具,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考试适应现代教育的特点,运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客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可以针对不同学科进行考试的通用考试系统势在必行。本文采用B/S三层模式结构作为系统开发的体系结构,使用功能强大的、非常灵活的服务器端ASP.NET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后台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0,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考试系统。该考试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考试登录模块、题库管理模块、自动组卷模块、阅卷模块、成绩管理模块。首先,本文分析了传统考试存在的缺陷,叙述了目前考试系统的状况。其次,对基于B/S结构的软件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再次,本文对考试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详细介绍了该考试系统的设计思想、各模块的功能,同时对系统的数据库、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对考试系统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包括了访问数据库技术的实现、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题库管理模块的实现、自动组卷的实现、成绩管理模块的实现。同时,对系统的安全设计与维护进行了分析。为了保证后台数据库的安全,考试系统数据库启用SQL Server的三层保护机制,即登录用户验证、数据库访问保护和数据库对象访问保护,引入三个角色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权限分配。

孟繁军[6](2007)在《Linux系统平台对程序设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程序设计在计算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该学科教学中争论的焦点。究竟如何开设程序设计课、能够培养学生哪些能力,选择什么样的程序设计环境是计算机教育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Linux和Windows为主线,借助实验的方法,着重从知识的角度出发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然后,再从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上机实验,来考查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实验结束,以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做进一步理性分析和思考。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通过Linux和Windows下进行程序设计的对比,验证了Linux系统平台能够提高学习者的程序设计能力。本实验研究采用所罗门四组设计,自变量为Windows和Linux两种系统平台,因变量是程序设计能力,以计算机学院2004级184名学生为被试,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 Linux系统平台对提高程序设计能力有显着影响。(2)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有途径之一。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Linux影响程序设计能力的可能原因是:开放源代码,基于字符界面的程序设计、安全稳定的开发环境、符合ANSI标准的开发工具、较好的移植性。最后在探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了能力和个体素质之间的关系,说明推广Linux下程序设计的价值。

陈振宇[7](2006)在《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文中提出本文从认知功能语言学和推理主义角度研究汉语时间系统,以便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澄清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示点、认知窗口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文中通过大量语料分析,考察了汉语中的时间信息以及对时间信息的表达方式,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时体时间模型,并把它作为分析汉语时间现象的基本原则。正文共分10章,27万7千余字。第一章绪论,先介绍时间系统这一概念,以及它的演化过程,将时间总模板定义为“时间认知窗口——事件”,即把对象事件投射到时间认知窗口之中。时间的两种表达方式证明了事件与时间的分离:在事件陈述中,表达事件的同时也表达了事件所占据的时间,所以时间与事件混在一起,被嵌入到事件表达式中;而在地址陈述中,时间成分获得了主题的独立地位,以事件为其述题。第二章进一步介绍推理主义理论背景,以及用于推理运算的句法结构。一个特定信息有两种编码方式:原子编码用一个特定的原子单位来编码,但在连结编码中,是用整个网络系统,而不是用任何一个单一的单位来编码。推理主义者认为,语言中采用连结编码方式,所以体和其它范畴的意义是依赖于语境的。为了充分解释语言现象,必须以运算为推理的核心,让它在语法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本文不只是关注于单一标记的语法意义,也不只是关心各种标记之间的对比,本文是将时间系统看作更大的推理运算系统的一部分。第三至九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第三章讨论时间认知窗口的构造。通过语料分析,我们考察了参照点结构中的时间实体和链接方式。参照点结构的目标区就是所指的认知窗口。它的链头称为时间基体,时意义就是靠它来确定。本章还从一百多万字的语料中找出有关链接方式的例子,深入考察了链接方式的意义,在汉语中共辨别出六种链接方式:零链接、复指实体、区域、部位、范围和领属结构。另外,在成组的事件陈述中,前一事件若突显一个时点,则为后面的事件打开一个顺接窗口,若突显一个时段,则为后面的事件打开一个平行窗口。第四章在认知语法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的时体定义。由于“时”、“体”术语和概念的分歧,我们认为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先达成一个共识:存在一个中间概念,它将时、体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它与指示点的关系规定了时意义,它与事件的关系规定了体意义。这一概念在莱欣巴赫和约翰逊的理论中就是“参照时间”,在区间语义学理论中就是“观察时间”,在兰盖克认知语法中就是“直接时间论域”。本文用“时间认知窗口”代替“直接时间论域”,它由句子的时间状语表示,时范畴(过去—现在—未来)将认知窗口与指示点联系起来,体范畴(完整—非完整)将事件与认知窗口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体是事件在窗口中呈现的样子。第五章提出一个四层级的事件结构。从时间总模板角度说,事件在投射到认知窗口以前有自己的时间结构,称为“预成事件”。进一步可把预成事件分为初级事件和次级事件,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加上一些成规律地改变事件时间结构的语法成分而构成的。在投射之后,认知者关注窗口中的事件,并将其再建构为一个新事件,称为“生成事件”。句中有时标记,则事件已经投射到某个窗口之中。第六章在两千万字文学语料和网络语料中调查了现代汉语1067个常见形容词(1348个义项)和258个常见动词(446个义项)所表示的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本章提出三个基本格式以确定事件的时间结构:1.)事件有一个突显阶段,当且仅当“(当)XP的时候/时”格式意指事件的这一阶段;2)当“XP(以/之)前”格式指事件开始前时,事件有开始阶段;3)当“XP(以/之)后”格式指事件终结后时,事件有终结阶段。划分出四类典型事件:1)典型活动(c s e),在“…时”中表示延续c阶段,在“…前”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前,在“…后”中表示事件终结e以后;2)典型性状(c s s),在“…时”中表示延续c阶段,在“…前”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前,在“…后”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后;3)典型终结(e e e),在三个格式中都表示事件终结;4)典型因果(hc/xc hs he):在“…时”中既可表示因事件的延续hc阶段,也可表示果事件的延续xc阶段,在“…前”中表示因事件开始hs以前,在“…后”中表示因事件终结he以后。其它事件是非典型的。本章还探讨了不规则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第七章进一步考察事件的时间结构中与终结有关的参数。本文的“终结”,并不是一定指事件真的停了下来,而是指事件达到了某种界。它可以进一步分为:1)自然终结,即事件自身性质规定了一个终结,以表示达到某种界;2)任意终结,即事件可在任一点停下来。界包括量和结果。在表示带有自然终结的终结事件时,需要进一步用“(当/在)XP的时间/时”格式检测这一自然终结是否突显。本文与其它研究终结-非终结的着述不同,我们发现只有拥有突显的自然终结的事件才有P性质,即,它们只说“在多少时间以内”,而不说“做了多少时间”,它们的进行式决不能蕴含完成式(完整)的意义。有非突显的自然终结的事件,其进行式有时可以蕴含完成式的意义。本章还讨论了自然终结与事件实体的语用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界的约束对象问题——一个特定的终结事件中究竟那些实体有界。第八章首先回顾了汉语研究史上关于“了1”语法意义的研究。语料统计显示,“了1”的体功能是:尽可能使事件倾向于完整。但究竟能完整到什么程度,由各方面的条件和语境推理决定,所以最终句子的体意义可能是完整体,也可能是起始体和终结体。“倾向于完整”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的完形作用。为了准确地解释“了1”句的完形程度,即何时反映何种界,以及为什么有时几种界一起出现,有时则专门突出某一种界,本章引入三个规(原)则,它们按固定顺序排列:“投射规则”、“完形规则”和“时间长度原则”。最终推理出“了1”句的体意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完形规则”,它充分体现了“了1”的本质,因此我们称“了1”为“完形体”。第九章讨论前面各章所说的各种知识里,哪些必须合成到形式化的时间理论中,以便对汉语句子中的时间语义信息进行提取。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是由句中的各个单位及其关系共同编码的,因此必须建立起整体模型才能计算。包括四个方面:1)将时间性质分解为若干认知要素,包括事件的基本阶段(起始、持续、终结)、时点、时段等等;2)用这些要素对事件的时间结构进行描写和分类;3)对现代汉语句子中可能出现的每一单位和关系,用事件类型符号和时间要素符号进行翻译,所得的结果——该单位或关系的元语言表述式(翻译式)——表明了该单位或关系在编码时间信息时究竟表现什么意义;4.)在认知模型中建立一个由规则驱动的运算系统,将元语言表述式化简为最简表述,它即是句子整体编码的时间信息。本文提供了两套时间信息的形式化方案。第十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并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武仁杰,郭喜凤,王利青[8](2005)在《利用多种操作系统组建网络教学环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操作系统的优势,组建由多种网络操作系统组成的网络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朱伟[9](2004)在《一个可编程虚拟实验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虚拟实验环境的研究,特别是接口类可编程虚拟实验平台的研究。目前对可编程虚拟实验的研究比较滞后,不能满足远程教育日益发展的需求。在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1C26224210555)的资助下,在VPD模型的基础上,对可编程虚拟实验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可编程实验的实质是实验程序通过I/O指令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所以构造可编程虚拟实验平台的核心也就是实验程序根据I/O指令控制虚拟可编程设备的动作,因而提出了由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及虚拟机、虚拟设备驱动程序、虚拟可编程设备以及WDM设备驱动程序四个部分组成的通用VPEP(Virtual Programmable Experiment Platform)模型。在VPEP模型中,通过虚拟设备驱动程序截获应用程序在DOS虚拟机环境下执行产生的I/O指令,并利用以同步事件和共享存储技术为基础的同步报文交换机制实现虚拟设备驱动程序与虚拟可编程设备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从而实现了应用程序虚拟机和虚拟可编程设备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应用程序就可以控制可编程虚拟设备,达到虚拟实验的目的。通过在虚拟设备驱动程序和虚拟可编程设备之间引入了中断报文和中断虚拟机制,解决了虚拟设备所需的中断资源问题,进一步满足了中断方式下可编程虚拟实验的需要。实践证明,VPEP模型以及该模型中引入的实时同步报文交换机制,很好地解决了已有VPD模型中系统资源占用多、通讯实时性差以及实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具有通用性强,稳定性好,中断实验容易、灵活,实验效果逼真等优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可编程虚拟实验的需要。在VPE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状态变迁的虚拟实验指导教师的设计方案。用VPEP模型在win2k系统下所开发的系统-“接口技术虚拟实验平台”,说明了VPEP模型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何方容[10](2003)在《Intranet组网实践教学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应用Windows NT组建Intranet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网络实践教学中Inlranet的 组网方法。

二、Windows NT网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dows NT网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高性能计算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要解决的问题
    1.3 相关综述
2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实施方案
3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高性能计算案例
    3.1 课程案例准备
    3.2 教学目标
    3.3 教学重点与难点
    3.4 案例内容
4 案例实施及分析评价
    4.1 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
    4.2 任务设计与实施
    4.3 课程评价
    4.4 课程案例总结分析
5 面向应用的高性能计算课程纲要讨论
    5.1 引言
    5.2 面向应用的高性能计算课程纲要
    5.3 分析与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基于B/S模式的在线作业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作业管理现状
    1.2 选题的背景
    1.3 选题的应用价值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动态网页技术
        2.1.1 ASP技术
        2.1.2 ActiveX数据对象(ADO)
    2.2 数据库技术
    2.3 数据库建模技术
        2.3.1 E-R建模
        2.3.2 关系规范化
        2.3.3 关系模型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作业管理系统的特点
        3.1.1 现有系统的状况
        3.1.2 新系统的需求
    3.2 作业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3.3 作业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4 数据库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4.1 系统模式结构
    4.2 功能模块设计
        4.2.1 本系统模块概述
        4.2.2 模块结构
    4.3 数据库表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详细设计与编程实现
    5.1 主要视图设计
    5.2 数据库连接模块
    5.3 用户身份认证模块
        5.3.1 利用MD5算法对登录口令进行不可逆加密
        5.3.2 通过Session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5.4 学生用户模块
    5.5 教师用户模块
    5.6 管理员用户模块
    5.7 系统安全性
        5.7.1 系统安全性框架结构
        5.7.2 WEB服务器的安全管理
        5.7.3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5.7.4 客户端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代码测试
    6.2 系统功能测试
        6.2.1 系统登陆的测试
        6.2.2 信息录入过程的测试
        6.2.3 作业布置和批改测试
    6.3 系统安全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学校通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考试系统的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工作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开发所用的相关技术
    2.1 数据库的选择
    2.2 SQL Server 的简介
    2.3 体系结构分析及选择
        2.3.1 Client/Server 结构简介
        2.3.2 Browser/Server 结构简介
        2.3.3 两种网络考试模式C/S 结构与B/S 结构的分析比较
    2.4 开发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2.4.1 ASP 的简介
        2.4.2 JSP 的简介
        2.4.3 PHP 的简介
        2.4.4 ASP.NET 的简介
        2.4.5 ASP、JSP、PHP 和ASP.NET 的比较
    2.5 ADO.NET 技术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的需求
    3.2 用户的需求分析
    3.3 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3.4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3.5 考试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考试系统设计的要求
    4.2 考试系统设计思想
    4.3 考试系统的实现目标
    4.4 考试系统运行环境和工作原理
    4.5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5.1 系统功能的描述
        4.5.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4.6 数据库的设计
        4.6.1 数据库需求分析
        4.6.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6.3 逻辑结构设计及物理实现
第五章 考试系统的实现
    5.1 登录模块的实现
    5.2 题库管理模块的实现
    5.3 组卷功能实现
    5.4 客观题阅卷的实现
    5.5 主观题阅卷实现
    5.6 成绩管理的实现
    5.7 成绩统计分析的实现
    5.8 考试中断与恢复的实现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安全维护
    6.1 系统测试
    6.2 数据库的安全设计
    6.3 Windows Server 2000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6.4 IIS 安全配置
    6.5 系统的维护
第七章 系统设计总结与展望
    7.1 本论文研究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Linux系统平台对程序设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选题
        1.1.1 研究的背景及主题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Linux 与 Windows 的比较分析
    2.1 Linux 操作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
        2.1.1 Linux 技术特点
        2.1.2 Linux 的发展现状
        2.1.3 Linux 在教育中的应用
    2.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
        2.2.1 Windows 的技术特点
        2.2.2 Windows 的发展现状
        2.2.3 Windows 在教育中的应用
    2.3 Linux 与 Windows 的比较
3 程序设计能力的界定及实验设计综述
    3.1 程序设计在计算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3.1.1 程序设计在计算学科中的地位
        3.1.2 程序设计在计算学科中的作用
        3.1.3 程序设计课实验的重要性
    3.2 程序设计能力的界定
        3.2.1 知识
        3.2.2 能力
        3.2.3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3.2.4 程序设计能力的界定
    3.3 实验设计综述
        3.3.1 实验设计的图示符号
        3.3.2 实验设计的比较分析
4 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研究方法及试卷生成
        4.2.1 研究方法
        4.2.2 试卷生成
    4.3 实验假设
    4.4 实验变量
    4.5 被试
    4.6 实验设计
    4.7 实验材料
        4.7.1 设备
        4.7.2 试卷
    4.8 实验程序
    4.9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试卷的信度与效度
    5.2 考试成绩分析
        5.2.1 被试前测笔试成绩统计
        5.2.2 被试前测成绩
        5.2.3 被试后测笔试成绩统计
        5.2.4 被试后测成绩
    5.3 系统平台对程序设计能力的影响的检验
        5.3.1 实验组与控制组组间的独立样本t 检验
        5.3.2 实验组与控制组组内的配对样本t 检验
6 分析与讨论
    6.1 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检验结果及其原因
        6.1.1 检验结果
        6.1.2 前测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
        6.1.3 系统平台影响程序设计能力的原因分析
    6.2 关于程序设计能力的思考
        6.2.1 提高程序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
        6.2.2 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7 总结与建议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实验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图式目录
表格目录
符号目录
术语简释
本文主要内容及内部逻辑关系一览图
前言
1 绪论:从认知看时间问题
    1.1 写在前面的话
    1.2 寻求更基本的范畴
    1.3 从源头说起:时间系统的认知历史
        1.3.1 原始的时间知觉
        1.3.2 先验的时间范畴
        1.3.3 直接过去
        1.3.4 两次质的飞跃与间接过去
        1.3.5 亲历事件与非亲历事件
    1.4 对亲历、非亲历两层次存在的证明——现实性
        1.4.1 什么是现实和非现实?
        1.4.2 标记与事件
        1.4.3 现实向非现实的转化
    1.5 人类语言时间模型
        1.5.1 外部时间世界和内部时间性质
        1.5.2 时间信息在人类语言中配置的总模板
        1.5.2.1 事件陈述
        1.5.2.2 时间认知窗口与地址陈述
2 方法论问题:推理运算及其句法依托
    2.1 "推理主义"语法观
        2.1.1 语法范畴是怎样的?
        2.1.2 信息编码的两种方式,对应与推理
        2.1.3 标记主义与推理主义的对立
    2.2 枢纽语法
        2.2.1 句法平面与语义平面的关系
        2.2.2 句法生成与结构的基本单位——枢纽及其原子式
        2.2.2.1 枢纽、句位、关联
        2.2.2.2 如何理解句位与关联的关系?
        2.2.3 现代汉语中的各种枢纽
        2.2.3.1 实词枢纽
        2.2.3.2 虚词枢纽
        2.2.3.3 其它枢纽
        2.2.4 句子生成:实现与转换
        2.2.4.1 从原子式"实现"为核心句
        2.2.4.2 从核心句转换为非核心句
        2.2.5 最小化的句法系统
3 时间认知窗口
    3.1 时间认知窗口的构造方法
    3.2 时间实体
        3.2.1 从事件表达式到专用时间标记
        3.2.2 充当链头的能力
        3.2.3 时间实体的语法表现
    3.3 链结方式
        3.3.1 复指实体
        3.3.2 部位和区域
        3.3.2.1 时间方向场
        3.3.2.2 "前、后"的链结
        3.3.2.3 "上、下"的链结
        3.3.3 范围与领属结构
        3.3.3.1 时间范围
        3.3.3.2 领属结构
        3.3.4 特殊链结:"外——内里中"
    3.4 事件陈述与时间认知窗口
        3.4.1 两种超小句的时间认知窗口
        3.4.1.1 顺接窗口
        3.4.1.2 平行窗口
        3.4.2 小句中的"主次事件"
        3.4.2.1 次要事件的本质与演化
        3.4.2.2 次要事件打开的时间认知窗口
4 从时体的经典定义到时体的认知观
    4.1 问题的由来
        4.1.1 时体的经典定义
        4.1.1.1 第一阶段
        4.1.1.2 第二阶段
        4.1.1.3 第三阶段
        4.1.2 时、体的认知观
    4.2 统一的(广义)时体系统
    4.3 狭义的时意义
        4.3.1 指示点
        4.3.2 指示窗口和非指示窗口
        4.3.3 (狭义)时定义及分类
        4.3.4 过去、未来与现在
    4.4 狭义的体意义
    4.5 认知定义的优点
        4.5.1 非完整事件的时
        4.5.2 完整问题
        4.5.3 参照时间在确定时意义时
5 事件的层次
    5.1 已往关于事件层次性的认识
        5.1.1 早期观点
        5.1.2 经典定义的多层次观点
    5.2 事件的时间结构与对事件的时间结构的观察
        5.2.1 时间认知窗口的分层作用
        5.2.2 事件的两大基本层级
        5.2.3 观察的再建构功能
    5.3 现代汉语事件层次的划分
        5.3.1 基本层次的划分
        5.3.2 进一步的划分
6 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
    6.1 怎样确定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
        6.1.1 以往的研究
        6.1.2 判断事件时间结构的三个格式
        6.1.3 说在具体考察之前的话
    6.2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动词+时/前/后"考察
        6.2.1 现代汉语形容词所表示的事件的常见时间结构
        6.2.2 现代汉语动词所表示的事件的常见时间结构
    6.3 对时间结构的认知解释
        6.3.1 基本倾向
        6.3.2 控制XP能否进入"(当/在)XP的时间/时"格式的因素
        6.3.2.1 暂态性
        6.3.2.2 突显终结、处所的影响
        6.3.2.3 词化的影响
        6.3.3 控制XP能否进入"(在)XP(以/之)前"格式的因素
        6.3.4 "(在)XP(以/之)后"格式表示的意义
        6.3.4.1 绝对不能表示终结e阶段的
        6.3.4.2 性状程度的影响
        6.3.4.3 语篇因素的影响
        6.3.4.4 决定活动类事件的因素
7 界与终结
    7.1 以往对界与终结的认识
        7.1.1 有界/无界及终结/非终结
        7.1.2 对终结的进一步讨论及暴露的问题
    7.2 突显的自然终结和非突显的自然终结
        7.2.1 格式Ⅲ和P性质
        7.2.2 伴随、积累与目的
        7.2.3 进行与完成之间的蕴含关系
        7.2.4 现代汉语中的特殊情况
    7.3 性状变化、语用数
        7.3.1 由谓词枢纽的意义造成的自然终结
        7.3.2 变化事件、致变事件和共变事件
        7.3.2.1 变化事件
        7.3.2.2 致变事件
        7.3.2.3 共变事件
        7.3.3 自然终结与语用数
        7.3.3.1 语用数理论简介
        7.3.3.2 语用数对事件终结的影响
    7.4 界的约束对象
        7.4.1 数量性两面句式
        7.4.2 界的约束对象的决定性
8 "了_1"的完形体功能
    8.1 完整与完成
    8.2 "了_1"研究小史
        8.2.1 关于"了_1"体意义的争论
        8.2.1.1 第一阶段
        8.2.1.2 第二阶段
        8.2.1.3 第三阶段
        8.2.1.4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8.2.2 关于"了_1"时意义及时体关系的争论
        8.2.2.1 第一阶段
        8.2.2.2 第二阶段
        8.2.2.3 第三阶段
    8.3 "了_1"句的体意义和"了_1"的体功能
        8.3.1 "了_1"基本意义辨析
        8.3.2 "了_1"句体意义的来源
        8.3.2.1 投射规则
        8.3.2.2 完形规则
        8.3.2.3 时间长度原则
        8.3.2.4 "大筐"与"小筐"的辩证法
        8.3.3 "了_1"与其它几个过去标记的不同
        8.3.3.1 "已经……(了_2)""就……(了_2)""了_2"
        8.3.3.2 "过_2"
9 现代汉语句子中时间信息的提取
    9.1 对理论框架和研究工作的说明
    9.2 第一方案
        9.2.1 时间要素的分解
        9.2.2 事件类型的分类
        9.2.3 运算系统
        9.2.4 翻译系统
        9.2.5 一组有关时段歧义的例子
    9.3 第二方案
        9.3.1 时间要素及翻译方法
        9.3.1.1 认知窗口的形式化
        9.3.1.2 事件的形式化
        9.3.1.3 反映事件关系的格式
        9.3.2 运算
        9.3.2.1 运算机制
        9.3.2.2 实例演示
10 结语
    10.1 时间认知模型研究
        10.1.1 历时问题
        10.1.2 共时问题
        10.1.2.1 时间认知窗口构造问题
        10.1.2.2 事件与窗口关系问题——时体定义
        10.1.2.3 事件的层次与时间结构问题
    10.2 "推理主义"语法观的实践
        10.2.1 理论概述
        10.2.2 实践应用
        10.2.2.1 用推理方法说明句子的体意义的来源
        10.2.2.2 用推理方法说明汉语句子究竟有怎样的时间意义
        10.2.2.3 分布研究中的推理实践
    10.3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不足及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9)一个可编程虚拟实验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实现技术
    1.3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工作
2 可编程虚拟实验技术分析
    2.1 编译器开发技术
    2.2 基于VPD模型的核心虚拟驱动技术
    2.3 基于WDM的用户虚拟驱动技术
    2.4 小结
3 VPEP模型
    3.1 模型体系结构
    3.2 模型工作原理
    3.3 模型对中断方式编程的支持
    3.4 实现模型的关键技术
    3.5 模型的优点
    3.6 基于VPEP模型的虚拟实验指导教师的初步设计
    3.7 小结
4 VPEP模型的实现
    4.1 集成开发环境设计
    4.2 VDD设计
    4.3 虚拟设备库设计
    4.4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4.5 小结
5 性能分析
    5.1 系统功能分析
    5.2 系统性能测试
    5.3 小结
6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成果
    6.2 下一步工作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Windows NT网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基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高性能计算课程研究[D]. 金毅. 新疆师范大学, 2010(02)
  • [3]基于B/S模式的在线作业管理系统[D]. 温且兵.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6)
  • [4]无盘教学办公网络的研究与开发[J]. 廖玲,谭汉松. 科技经济市场, 2007(10)
  • [5]学校通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素蓉.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4)
  • [6]Linux系统平台对程序设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孟繁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03)
  • [7]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D]. 陈振宇. 复旦大学, 2006(02)
  • [8]利用多种操作系统组建网络教学环境的研究[J]. 武仁杰,郭喜凤,王利青.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 [9]一个可编程虚拟实验平台的研究[D]. 朱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10]Intranet组网实践教学探讨[J]. 何方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12)

标签:;  ;  ;  ;  ;  

Windows NT网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