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统计分析》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玲[1](2021)在《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 ——以《网店装修》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对中职电商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改善中职电商专业教学的现状,提高人才输出质量,也是贯彻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广州市A校启动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笔者参与了电商专业的一体化课改小组,进行了《网店装修》等课程的项目课程开发研究。本文以中职电商专业《网店装修》课程为例,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探讨电商专业课程改革。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这几种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课程”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多家电子商务企业、同行职业院校、电商部专业教师、一百多名近五年电商专业毕业生、一百多名电商专业在校生等进行调研和访谈,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出中职电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单一,教学的硬件软件资源陈旧、学生实训课程不足等问题,并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方面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策略,主要包含: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丰富教学形式,引进企业导师;重视实践课程,组织参加企业实践;评价方式多元化,引进企业参与评价;校企共助教师素养提升等策略。实施改革策略的核心就是进行课程改革,开展校企合作的项目课程。笔者以亲自参与运营的校企合作项目鼎新生物科技为例,将真实项目嵌入到《网店装修》中进行项目课程开发。通过大量调研研讨,本文阐述了项目课程开发的步骤,梳理出电商主要岗位对应的典型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构建了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分析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制定出《网店装修》项目课程标准,开发了《网店装修》项目课程资源,开展了项目课程试点教学,以校企合作项目任务为例展示了项目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与传统教学的平行班对比研究,验证了项目教学法对学生、教师、企业的提升效果。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参与一体化课改小组,开展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出中职电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课程改革策略,开发了《网店装修》项目课程资源,展示了项目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这些研究丰富了中职电商专业的课程资源,为其他学校、教师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借鉴,丰富了中职电商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张书源[2](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廖诗奇[3](2021)在《基于心流理论的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国民健康问题凸显、颜值经济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智能健身场景备受关注。基于心流理论对年轻女性群体的家庭健身行为及相关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挖掘家庭智能健身产品的潜在发展机会。课题围绕“家庭智能健身女性”群体展开研究。首先对理论研究背景、智能健身产品设计现状进行梳理,经案例分析提出了:轻量与专业、多模态交互与社交属性、信息管控与价值延展三条主要设计趋势。然后通过典型家庭智能健身产品的对比分析,在功能、系统服务、操作交互及产品感知四个方面提出了设计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问题的研究方向。然后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进行了用户调研,提出13条心流体验要素及其用户需求层级,在原来的9个要素基础上新增家庭健身场景下的4个特征要素:造型符合审美、时空自由、持续的监督与鼓励以及场景关联。在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中,代入VIP设计法则及心流理论的PAT设计模型,提出了设计愿景及设计原则,并通过构建心智模型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在设计应用阶段,基于设计原则,提出“轻松陪伴”、“沉浸高效”、“适能多元”的核心设计价值,完成了“REDO智能弹力绳”的设计探索。本课题将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的设计侧重点从健身效果转移至心流体验的发生与维持,让大部分具有长期健身述求而难以坚持的“中间人群”直接转变为高频健身人群。希望在多元包容的女性审美趋势下,健身产品设计也能更多地关注、引导女性进行“健康”健身行为。
刘世翊[4](2021)在《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例》文中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密切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分享、团队协作,以统一形态对内对外发挥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在教育领域,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以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体或网络环境中的研究,鲜有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探讨,且多偏于理论、缺少实证,虽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和建构过程,但具体应用效果存在疑问,有待从实践角度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在梳理学习共同体和混合式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尝试从情境支持、教学交互、共同愿景和文化认同四个维度描述学习共同体。同时,初步提出了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将其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中以检验实际效果,探究其是否有利于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从而总结出相关的经验与策略,可为其他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学习共同体建构这一问题展开,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理论准备。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等;界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通过文献分析法总结国内外的学习共同体研究现状。阐述群体动力学理论、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2)现状调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进行调查,为更好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3)理论探索。探索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机制,提出相应的教学流程和建构策略。(4)实证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采用此初步策略开展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对初步构建的策略进行修改及完善,随后进行第二轮及第三轮行动研究,逐步完善教学流程及总结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的有效策略。最后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方式对学习共同体建构成效进行分析。(5)研究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调查结果表明:(1)学习共同体文化有待培养;(2)教学交互实质化有待加强;(3)过程性学习数据有待把握。第二,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1)情境生成阶段:关联情境生成、注重动态生成;(2)问题导向阶段:激发学习动机、引发交流讨论、联系社会实践、培养问题意识、均衡问题占比、生发共同愿景;(3)实时交互阶段:密切师生交互、拓展生生交互、深化知识交互;(4)协同探究阶段:培养学习共同体文化、创造协作探究的场域;(5)综合评价阶段: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
王紫薇[5](2021)在《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形势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课程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课程建设对于强化本科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起着核心基础性作用。伴随着混合式教学的井喷式发展、常态化实践,以及对教育部课程认定工作的有效落实,混合式课程凭借其关注学生主体、启发促进学习、整合优质资源、重塑学习环境的独有优势及生命力,逐渐成为未来课程发展的新方向,有望发展成为未来高等院校课程的主要形态。在现有研究中,普遍将在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理解为混合式课程,实则二者并非等同,前者解决的是课程中的局部问题,而后者混合式课程的落脚点在于课程,解决的是课程的最终效果问题。混合式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设计时应聚焦课程层级,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是决定其成效的关键一招。混合式课程设计作为一项错综相连、体系庞杂的工作,从系统视角出发,将混合式课程设计看作一个复杂系统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刻把握其理论内涵与实践要义,对于优化其过程与成果具有很大的作用与价值。因此,为使混合式课程设计更具系统、更显优化,本研究引入系统论观点,系统论凭借其整体系统以及内部系统要素的优化整合为混合式课程设计提供整体理论支撑。基于此,本研究借助社会化网络分析梳理相关研究现状,界定混合式课程等四大核心概念,以系统论、泰勒原理、混合式教学理论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主要指导,在典型模式的启发下,建构了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模式,该模式包含前期分析以及三层主体架构,即由五个子系统(混合式课程目标子系统、混合式课程内容子系统、混合式课程资源子系统、混合式课程活动子系统、混合式课程评价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层,十五个基本要素点构成的要素层、以及两个保障点(课程团队保障、在线环境保障)构成的保障层,是以设计优化混合式课程为指向的具有整体、层次特质的动态开放性稳定系统。为验证上述模式设计的可操作性及实效性,本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为例,进行为期两年的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应用实践,最后从在线课程学习情况、学生成果作品及成绩、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访谈及感悟日志四大方面多个维度,分析、检验、反思混合式课程设计及实践效果。最终实践结果表明,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模式能够较好指导课程案例的设计与实践,实现了混合式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同时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成果作品完成质量、课程整体完成度较好,课程设计满意度、目标达成度较高,课程参与度显着提升,且学生对混合式课程的持续学习意愿处于较高水平、态度积极。
马福生[6](2021)在《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处理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原则。中小学教学楼是人员密集、在固定空间停留时间长、因通风不足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佳的典型代表场所。我国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普遍采用自然通风,缺乏有效的、经济适用的通风技术与措施应对采暖时期室外低温气候条件时期的通风问题,教室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尤为严重。基于上述问题,为解决严寒地区采暖时期教室上课时期不适宜开窗通风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的63所中小学120栋教学楼进行整理,分析严寒地区中小学建筑和使用特点,并选择样本教学楼进行教室空气环境的主客观评价,分析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中小学生冬季舒适温度区间;提出适用于中小学教学楼封闭时期的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构建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型;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研究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和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等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提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大量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归纳分析教学楼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通风方式与措施、使用特点,分析严寒地区气候影响下的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根据调研与分析结果建立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的评价方法,包括确定评价通风性能的主客观评价指标,制定现场测量方案和设计主观调查问卷。(2)根据沈阳地区典型年气候特点,分析不同室外温度条件下的室内CO2浓度变化情况,当室外温度低于16℃时教室空气质量水平开始显着下降。通过进一步对样本教室的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现场连续测量,评价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研究分析教室CO2浓度在上学时期的时间分布状况和相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正交实验分析各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3)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室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的感受和满意度,发现学生对空气新鲜度的主观感受和实际测量状况差异较大。通过对比教室温度、相对湿度与学生热舒感觉投票结果可知,学生更喜欢偏冷环境。实际和预测的学生热中性温度分别为18.56℃和19.34℃。8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6.93~21.80℃,9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7.91~20.81℃,这一结果为保障通风时期的教室舒适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根据对教学楼通风状况调研和评价研究的结果,提出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利用教学楼空间特点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通道,提出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方式。通过现场实验,分析教学楼空间通风条件下不同使用模式、通风模式和空间模式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旨在揭示教室内CO2浓度在空间上的模态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模拟提供验证数据依据。基于CO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和换气界面开口大小预测,为制定教室开口方案和模拟工况设计提供指导。(5)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研究。模拟分析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等条件对教学楼空间的气流组织、教室的通风量和CO2浓度分布的影响,全面、整体的分析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研究归纳了有利于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进排风路径模式、水平开敞空间与进风口距离、进风温度大小、竖向空间数量、换气界面开口位置和大小等工况条件。(6)根据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通风现状和空间通风性能评价结果,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有效性和适用性的设计原则;提出有利于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通风路径、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的设计策略。
刘科[7](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李泊臻[8](2020)在《工学一体化视野下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改革行动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第一届全国技工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不仅针对专业课程教师,还设有公共类课程教师比赛项目。在技工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践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成为热议。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试点院校的课改成果,本研究意在通过笔者亲身实践来研究如何在技工学校语文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全文利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改革行动研究”过程探究,对其中策略的转变作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研究共分为三轮,是在“工学结合、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文章反映了笔者从职业新手到职业成手过程中对技工学校语文课程的认识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尝试。笔者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再指导实践,试图寻找技工学校语文课程革新的有效途径,为以后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打好基础,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为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增加助力。全文包括六部分:绪论主要内容为行动研究的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介绍本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理论依据。第一章为国内外综述。第二章主要介绍笔者进行研究时的基本流程,以及进行行动研究之前做的学情、教学现状分析,研究设计等内容。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三轮行动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成果。第四章主要写了行动研究对笔者的教学成长的促进作用。结语笔者提出研究展望,为行动研究和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的落实等问题提出建议。
赵海月[9](2020)在《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进入校园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雨频率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过去以传统方式建设的校园景观暴雨灾害、内涝问题频发,应对能力稍显乏力。而弹性理念自产生以来就非常关注系统应对外界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弹性景观更是一脉相承,尤其注意与灾害相关的系统适应性,因此如何将弹性理念融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提高校园景观的暴雨灾害适应性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为弹性视角下的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的理论研究,第2部分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校园景观为例,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案例中。理论研究部分,首先从灾害学的角度界定了暴雨灾害的概念和发生条件,总结了暴雨频率增加背景下传统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其次,研究从“弹性景观”、“暴雨适应性景观”等概念入手,总结出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景观的特点,并与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之处;随后,作为核心部分,本文提出了暴雨灾害适应性景观规划设计流程,探讨了从孕灾环境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敏感性角度研究场地的暴雨灾害风险,进而形成暴雨灾害风险评价,并归纳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从承灾体的防护、孕灾环境的雨洪管理,校园景观设施的暴雨适应等角度提出了弹性避让、分散疏导和防护顺应3大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根据校园的特点,总结了校园景观的生态科普设计和互动性设计等内容。实践研究部分将上述理论应用到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形成设计方案。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场地的前期分析、设计目标、设计定位与策略、设计方案、暴雨灾害适应性规划与设计和其他专项规划等内容。文章的最后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并从校园管理、新兴技术运用、师生对暴雨灾害防护认识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启示与展望。
王曌[10](2020)在《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80、90后青年员工渐成企业中坚力量,并在工作中呈现出较突出的特质。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应用在青年员工管理时出现不适应的新问题,ZT公司在青年员工培训中存在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央企集团直属物流企业ZT公司的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在前期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分析ZT公司青年员工队伍现状、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和企业发展对青年员工能力素质提出的挑战出发,运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研收集信息,系统分析公司青年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发现ZT公司存在青年员工培训战略和理念滞后、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缺失、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不科学、培训课程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评估和转化不到位等问题。其次,分析导致问题存在的制度方面、机制方面和人员技术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在研究分析基础上,本文尝试引入胜任力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模型,并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优化原则和目标,以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为工具,从培训战略和文化建设、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培训课程体系、培训项目实施体系、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成果转化等六个方面对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进行了优化。最后,本文从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任职资格体系、员工激励体系、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对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的支撑体系提出了优化建议。本文结合青年员工的特质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分析企业发展中青年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引入胜任力理论到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中,目标是将胜任力贯穿到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的全过程管理,使ZT公司青年员工的培训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以适应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的双重需要,从而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希冀给同行业类型企业青年员工培训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二、《金融统计分析》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统计分析》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 ——以《网店装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校企合作 |
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 |
三、项目课程 |
四、网店装修课程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项目课程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六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
一、从中职院校来看校企合作情况 |
二、从企业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情况 |
三、从中职电商专业学生来看校企合作情况 |
四、从中职电商专业教师来看校企合作情况 |
第二节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装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学内容单一,理论性强 |
二、教学形式单一,讲练为主 |
三、教学资源不足,软件陈旧 |
四、实训课程不足,缺乏实践 |
五、评价方式简单,主体单一 |
第三节 中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校方面 |
四、企业方面 |
第三章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策略 |
第一节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商课程改革思路 |
第二节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商课程改革的具体策略 |
一、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 |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引进企业真实项目 |
三、丰富教学形式,引进企业导师 |
四、重视实践能力,组织参加企业实践 |
五、提升教师素养,校企共助教师成长 |
六、评价方式多元化,引进企业参与评价 |
第四章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装修》项目课程开发 |
第一节 中职电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一、学院领导对课程改革多方面的支持 |
二、校企合作项目的支持 |
三、师资条件的准备 |
四、软硬件资源的准备 |
第二节 中职电商专业《网店装修》项目课程开发 |
一、市场需求调查 |
二、《网店装修》项目课程职业能力分析 |
三、《网店装修》项目课程标准制定 |
四、《网店装修》项目课程内容设计 |
第五章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装修》项目课程实施 |
第一节 校企合作项目介绍 |
第二节 组织《网店装修》项目课程实施 |
一、师生角色定位 |
二、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学情境的创设 |
五、教学资源的配置 |
六、教学过程的实施 |
七、教学案例 |
八、教学评价 |
第六章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装修》项目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学生方面 |
一、学习兴趣提升 |
二、学习态度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
三、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得到提升 |
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
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
六、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
七、综合成绩得到提升 |
第二节 教师方面 |
一、教学理念上的改变 |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变 |
三、学会合作,整合资源 |
四、下厂实践,与时俱进 |
第三节 企业方面 |
一、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影响力 |
二、增加了企业的美誉度 |
三、提升了人才输入的质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走访企业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针对A校电商专业毕业5 年内学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调研同行院校的问卷 |
附录 D 对A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 E 《网店装修》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F 《网店装修》课程实施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 G 对参与《网店装修》项目课程试点的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 H 对开展项目课程试点的合作企业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3)基于心流理论的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科学运动健身 |
1.1.2 智能健身产业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实研究 |
1.2.2 学术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综述 |
2.1 心流体验研究综述 |
2.1.1 心流理论概念 |
2.1.2 心流理论模型发展 |
2.1.3 心流体验要素 |
2.1.4 心流体验的测量方法 |
2.2 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概述 |
2.2.1 女性健身 |
2.2.2 智能健身产品 |
2.3 心流理论与家庭智能健身产品设计 |
2.3.1 心流理论下的家庭智能健身 |
2.3.2 家庭智能健身产品设计趋势与发展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研究与心流体验要素提取 |
3.1 家庭健身人群特征与需求分析 |
3.1.1 家庭健身人群基本特征 |
3.1.2 家庭健身人群需求分析 |
3.1.3 家庭健身特殊需求分析 |
3.2 家庭健身心流体验要素分析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方法设定 |
3.2.3 定性研究 |
3.2.4 家庭健身心流体验要素概述 |
3.3 家庭健身心流体验要素验证 |
3.3.1 调研目的 |
3.3.2 调研方法设定 |
3.3.3 定量研究 |
3.3.4 心流体验要素需求层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 |
4.1 家庭智能健身设计原则 |
4.1.1 提出设计声明 |
4.1.2 家庭智能健身人群画像 |
4.1.3 家庭智能健身心流体验模型 |
4.1.4 家庭智能健身设计原则 |
4.2 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设计策略 |
4.2.1 构建心智模型 |
4.2.2 女性家庭智能健身用户画像 |
4.2.3 女性家庭智能健身设计策略 |
4.3 设计策略需求层级 |
4.3.1 设计策略评估 |
4.3.2 设计策略需求层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应用设计实践 |
5.1 产品设计定位 |
5.1.1 设计理念与核心价值 |
5.1.2 智能弹力绳设计实践概述 |
5.1.3 产品功能架构 |
5.2 概念发散与评估 |
5.2.1 概念发散 |
5.2.2 方案的评估与筛选 |
5.3 “REDO”智能弹力绳设计 |
5.3.1 设计目标 |
5.3.2 产品服务系统构建 |
5.3.3 “REDO”智能弹力绳产品设计探索 |
5.3.4 服务信息设计 |
5.3.5 产品使用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家庭智能健身产品使用情况与需求问卷调查》 |
附录 B:《家庭健身深访提纲》 |
附录 C:《家庭健身深入访谈关键声音与洞察》 |
附录 D:《健身心流体验量表问卷调查》(二次问卷) |
附录 E:《女性家庭智能健身心智模型图》 |
附录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信息技术融合的政策要求 |
2.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创新 |
3.共同体意识的迫切需要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 |
2.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研究现状 |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学习共同体 |
2.混合式学习 |
3.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群体动力学 |
2.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4.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机制 |
三、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三)调查对象 |
(四)问卷设计与分析 |
1.调查问卷设计 |
2.问卷测试发放 |
3.问卷正式发放 |
4.访谈提纲应用 |
(五)调查数据分析 |
1.学生基本信息分析 |
2.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 |
3.相关分析 |
4.差异性检验 |
(六)调查结论 |
1.学习共同体文化有待培养 |
2.教学交互实质化有待加强 |
3.过程性学习数据有待把握 |
四、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 |
(一)课程分析 |
1.教学目标设计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教学对象分析 |
(二)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
(三)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机制 |
1.文化形塑: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然要求 |
2.目标生发: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方向 |
3.交往互动: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动力源泉 |
(四)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 |
1.情境生成:创设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场域 |
2.问题导向:生发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共同愿景 |
3.多元互动:促动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进程 |
4.协同探究:深化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场域文化 |
5.综合评价:厘清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 |
五、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的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前期准备 |
1.建立线上班集体 |
2.完善课件针对性 |
3.设计行动研究方案 |
(二)第一轮行动研究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过程 |
3.观察分析 |
4.课后反思 |
5.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完善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过程 |
3.观察分析 |
4.课后反思 |
5.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完善 |
(四)第三轮行动研究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过程 |
3.观察分析 |
4.课后反思 |
5.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完善 |
6.三轮行动建构策略对比 |
(五)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
1.访谈内容分析 |
2.调查问卷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存在问题 |
2.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调查 |
附录2 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现状前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4 课堂学习评价表 |
附录5 学习共同体建构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6 教学设计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驱动:国家高度重视本科课程建设 |
1.1.2 时代背景:混合式课程成为未来课程发展新方向 |
1.1.3 现实诉求:混合式课程设计有待改进与完善 |
1.1.4 理论契机:系统论助力优化混合式课程设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2.2 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启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混合式教学 |
2.1.2 课程 |
2.1.3 混合式课程 |
2.1.4 课程设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泰勒原理 |
2.2.2 混合式教学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 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模式构建 |
3.1 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模式构建理念 |
3.1.1 坚持一体化设计 |
3.1.2 坚持目标引领性 |
3.1.3 坚持学生为中心 |
3.2 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模式 |
3.2.1 模式整体设计:重构与内在联系 |
3.2.2 模式内容分析 |
4 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案例 |
4.1 前期分析 |
4.1.1 课程背景分析 |
4.1.2 学习环境分析 |
4.1.3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2 混合式课程目标子系统的设计 |
4.2.1 纵向依据 |
4.2.2 横向来源 |
4.2.3 目标分类 |
4.3 混合式课程内容子系统的设计 |
4.3.1 内容重构 |
4.3.2 细化设计 |
4.3.3 内容分类 |
4.4 混合式课程资源子系统的设计 |
4.5 混合式课程活动子系统的设计 |
4.5.1 课前导学 |
4.5.2 课中研学 |
4.5.3 课后固学 |
4.6 混合式课程评价子系统的设计 |
5 系统论视域下混合式课程实践及效果分析 |
5.1 混合式课程实践 |
5.1.1 实践前的准备 |
5.1.2 课前线上实践过程 |
5.1.3 课中线下实践过程 |
5.1.4 课后实践过程 |
5.2 混合式课程实践效果分析与总结 |
5.2.1 在线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
5.2.2 学生成果作品及成绩分析 |
5.2.3 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5.2.4 学生访谈及感悟日志分析 |
5.3 混合式课程设计实践反思改进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室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需求 |
1.1.2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
1.1.3 经济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小学教室通风现状调查研究 |
1.3.2 通风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
1.3.3 通风网络模型及模拟技术研究 |
1.3.4 建筑通风的换气界面开口研究 |
1.3.5 自然通风及辅助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
1.3.6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调查与评价方法 |
2.1 教学楼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
2.1.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
2.1.2 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 |
2.2 教学楼建筑特征与通风方式 |
2.2.1 中小学教学楼建筑概况 |
2.2.2 教学楼建筑功能和空间特点 |
2.2.3 教学楼通风方式与通风管理 |
2.2.4 教学楼使用特点与管理模式 |
2.3 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方法 |
2.3.1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客观评价指标 |
2.3.2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主观评价指标 |
2.3.3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现场测量方案 |
2.3.4 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观调查问卷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与分析 |
3.1 教室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分析 |
3.1.1 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建筑通风性能分析 |
3.1.2 教室空气质量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
3.1.3 教室空气质量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 教室热环境调查与评价分析 |
3.2.1 教室热环境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
3.2.2 教室热环境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3 热中性温度及舒适温度范围分析 |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教室楼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正交试验基本原理 |
3.3.2 影响因子极差分析 |
3.3.3 影响因子方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式构建 |
4.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相关理论基础 |
4.1.1 热压驱动通风 |
4.1.2 风压驱动通风 |
4.1.3 热压和风压联合驱动 |
4.1.4 辅助式自然通风 |
4.2 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 |
4.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可利用条件分析 |
4.2.2 教学楼空间通风构想 |
4.2.3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建立 |
4.3 教学楼空间通风实验测试与计算 |
4.3.1 教室CO_2浓度的空间模态分布特征 |
4.3.2 基于CO_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 |
4.3.3 教室换气界面开口大小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拟研究 |
5.1 教学楼空间通风CFD建模与验证 |
5.1.1 物理模型 |
5.1.2 数学模型 |
5.1.3 模型验证 |
5.2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工况设计 |
5.2.1 通风通道模式的模拟工况A组 |
5.2.2 空间形式的模拟工况B组 |
5.2.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的模拟工况C组 |
5.3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通风通道模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2 空间形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空气环境关联关系分析 |
5.4.1 教室通风量与CO_2浓度回归分析 |
5.4.2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温度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 |
6.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
6.1.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 |
6.1.2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流程 |
6.2 教学楼空间通风路径设计策略 |
6.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设计 |
6.2.2 进排风口及辅助设计 |
6.3 教学楼空间形式设计策略 |
6.3.1 教学楼水平通风空间设计 |
6.3.2 教学楼竖向通风空间设计 |
6.4 教学楼换气界面开口设计策略 |
6.4.1 换气界面开口位置设计 |
6.4.2 换气界面开口尺寸和高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8)工学一体化视野下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改革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阐释 |
1.3.1 工学结合 |
1.3.2 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
1.3.3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
1.3.4 技工学校语文课程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 |
1.4.1 选择研究方法 |
1.4.2 确定访谈对象及研究问题 |
1.4.3 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5.2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
1.5.3 新学习科学理论 |
1.5.4 跨学科教学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技工学校语文课程研究 |
2.2.1 技工学校语文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 |
2.2.2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尝试 |
2.2.3 技工学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3 行动研究流程设计 |
3.1 操作流程建构 |
3.1.1 课前准备 |
3.1.2 创设情境,布置典型任务 |
3.1.3 小组分工,方案设计 |
3.1.4 解决问题,展示交流 |
3.1.5 反思总结,深化认识 |
3.2 研究准备 |
3.2.1 学情分析 |
3.2.2 教学现状分析 |
3.3 研究方案设计 |
4 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1 确立问题 |
4.1.2 拟定计划 |
4.1.3 教学实践 |
4.1.4 研究反思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2.1 修改计划 |
4.2.2 教学实践 |
4.2.3 研究反思 |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3.1 修改计划 |
4.3.2 教学实践 |
4.3.3 研究反思 |
5 行动研究影响与不足 |
5.1 行动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助益 |
5.1.1 教学目标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
5.1.2 教学方式的变化 |
5.1.3 练习内容与方式的变化 |
5.2 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5.2.1 教师有了问题意识 |
5.2.2 教师有了反思意识 |
5.3 行动研究中的问题 |
5.3.1 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
5.3.2 不善于整理归纳 |
5.3.3 缺少团队合作 |
5.3.4 缺少专业理论研究人员指导 |
6 结语 |
6.1 对行动研究的展望 |
6.1.1 培养做课题意识 |
6.1.2 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
6.2 对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运用的展望 |
6.2.1 公共基础课教师纳入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
6.2.2 一体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校园建设大发展与“校园看海”现象 |
1.1.2 新时代背景下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与其责任担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弹性理念及其发展的相关研究 |
1.5.2 水适应性景观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框架 |
2 暴雨灾害频率增加背景下传统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2.1 暴雨及其灾害概述 |
2.1.1 降水量与暴雨 |
2.1.2 我国暴雨特征及变化趋势 |
2.1.3 暴雨灾害及其发生条件 |
2.2 极端降雨频率增加背景下传统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
2.3 传统校园景观暴雨脆弱性较高的原因 |
3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理论初探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弹性景观 |
3.1.2 适应性景观和暴雨适应性景观 |
3.1.3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景观内涵 |
3.2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特征 |
3.3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景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区别 |
3.4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的优势 |
3.4.1 更加贴近自然水循环,具有较高的生态意义 |
3.4.2 缓解暴雨内涝问题,同时减少暴雨对师生生活、学习的影响 |
3.4.3 相较灰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更低、管理更粗放 |
3.4.4 形成特色雨水景观,赋有生态认知和教育功能 |
3.5 弹性视角下暴雨适应性景观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3.5.1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百年纪念公园 |
3.5.2 美国亚特兰大Historic Fourth Forward公园 |
3.5.3 清华大学胜因苑景观改造 |
3.5.4 天津大学北洋校区校园景观 |
4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4.1 弹性视角下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流程优化 |
4.2 校园暴雨灾害风险评价——以义乌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 |
4.2.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及降水特征概述 |
4.2.2 构建校园景观暴雨灾害风险评价框架 |
4.2.3 评价方法 |
4.2.4 评价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4.2.5 评价结果分析 |
4.3 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弹性提升的原则 |
4.3.1 多样性原则 |
4.3.2 冗余性原则 |
4.3.3 自然法原则 |
4.3.4 动态适应原则 |
4.3.5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3.6 节约减量化原则 |
4.3.7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4 弹性视角下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4.1 弹性避让适应性策略 |
4.4.2 分散疏导适应性策略 |
4.4.3 防护顺应适应性策略 |
4.5 参与性景观设计与生态、地域文化科普设计 |
4.5.1 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的参与性设计 |
4.5.2 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的生态与地域文化的科普设计 |
5 义乌双江湖职业技术学校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5.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气候条件 |
5.1.3 上位规划 |
5.1.4 周边用地及交通概况及基地现状地形分析 |
5.1.5 基地规划建筑、交通及水系分析 |
5.1.6 SWOT分析 |
5.2 设计目标与设计策略 |
5.2.1 设计目标 |
5.2.2 设计定位和愿景 |
5.2.3 设计策略 |
5.3 设计方案 |
5.3.1 设计总平面 |
5.3.2 分区设计 |
5.5 暴雨灾害适应性规划与设计 |
5.5.1 雨洪管理系统设计与验证 |
5.5.2 .适应性交通系统规划 |
5.5.3 .适应性植物景观规划 |
5.5.4 .基础设施防护规划 |
5.6 专项规划 |
5.6.1 夜景灯光规划 |
5.6.2 标识系统规划 |
5.6.3 景观设施设计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和展望 |
6.2.1 思想转变——转变对待干扰的态度和静态的思维方式 |
6.2.2 技术加强——引入高科技暴雨灾害监测系统平台,尝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行业赋能 |
6.2.3 人的提高——提高参与性和暴雨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路线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企业青年员工 |
1.3.2 .青年员工的特质 |
1.3.3 .企业青年员工培训体系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培训与开发理论 |
2.1.2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 |
2.1.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1.4 .学习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胜任力研究综述 |
2.2.2 .企业青年员工培训研究综述 |
2.2.3 .基于胜任力的企业员工培训研究综述 |
2.2.4 .文献评述 |
3.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及调研分析 |
3.1 .ZT公司概况 |
3.1.1 .ZT公司基本状况 |
3.1.2 .ZT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
3.1.3 .ZT公司战略发展对青年员工培训的挑战 |
3.2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 |
3.2.1 .ZT公司青年员工队伍构成 |
3.2.2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现状 |
3.3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调查 |
3.3.1 .研究设计 |
3.3.2 .访谈设计及分析 |
3.3.3 .调查问卷预调研分析 |
3.3.4 .调查问卷设计 |
3.3.5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调查问卷分析 |
4.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1 .培训战略和理念滞后 |
4.1.2 .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缺失 |
4.1.3 .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不科学 |
4.1.4 .培训课程与项目体系不完善 |
4.1.5 .培训效果评估与成果转化不到位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人力资源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
4.2.2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团队专业度不足 |
4.2.3 .青年员工培训未形成良性运转机制 |
5.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
5.1 .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
5.1.1 .总体思路 |
5.1.2 .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体系原则 |
5.1.3 .ZT公司基于胜任力的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总体框架 |
5.2 .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要求 |
5.2.1 .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要求 |
5.2.2 .ZT公司青年员工胜任力模型描述分析 |
5.3 .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方案 |
5.3.1 .员工培训战略与企业文化重塑 |
5.3.2 .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优化 |
5.3.3 .培训课程体系和培训方法优化 |
5.3.4 .培训项目设计优化 |
5.3.5 .培训效果评估优化 |
5.3.6 .培训成果转化优化 |
5.4 .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的支撑体系 |
5.4.1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体系 |
5.4.2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 |
5.4.3 .完善青年员工培训的激励体系 |
5.4.4 .完善青年员工培训的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 |
6.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金融统计分析》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 ——以《网店装修》为例[D]. 李亚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心流理论的女性家庭智能健身产品设计研究[D]. 廖诗奇. 江南大学, 2021(01)
- [4]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例[D]. 刘世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系统论视域下的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D]. 王紫薇.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D]. 马福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7]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8]工学一体化视野下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改革行动研究[D]. 李泊臻.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D]. 赵海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胜任力的ZT公司青年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王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