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丁立[1](2021)在《华北盆地幔枝构造对陷落柱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臻[2](2021)在《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岩浆—热液演化与成矿的矿物学示踪》文中认为川西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我国松潘-甘孜锂成矿带中,因其巨量锂资源而世界闻名,对其成矿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矿区内,伟晶岩围绕区内唯一出露的二云母花岗岩成群、成组地分布,自岩体向外依次产出微斜长石型伟晶岩(Ⅰ)→微斜长石钠长石型伟晶岩(Ⅱ)→钠长石型伟晶岩(Ⅲ)→锂辉石型伟晶岩(Ⅳ)→锂云母(或白云母)型伟晶岩(Ⅴ)伟晶岩,本文选择各区域分带中的代表性伟晶岩脉来剖析甲基卡伟晶岩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其中:308号脉(Ⅲ带)是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伟晶岩脉,同时分带性最好,矿床规模也较大;134号脉(Ⅳ带)为区内矿床品位最高,同时矿床规模大、工作程度最高的锂矿脉。本文以这两条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结合矿区内其它代表性伟晶岩脉(34号脉-Ⅰ带,33号脉-Ⅱ带,104号脉-Ⅲ带,668号脉-Ⅳ带,528号脉-Ⅴ带),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多种矿物学观察和分析技术,对各伟晶岩脉中重要贯通性造岩矿物白云母和主要矿石矿物锂辉石,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物(如铍矿物)和副矿物(如磷酸盐类)的结晶演化历史和矿物学行为进行研究,拟精细分析伟晶岩脉成岩、成矿过程中熔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并判定甲基卡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分异演化程度和和示踪其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从而为甲基卡甚至整个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锂成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取得的认识如下:(1)通过详细的矿物学研究,首次在甲基卡地区发现透锂长石和铯云母,并提出透锂长石与锂辉石的成因联系,丰富了国内富锂伟晶岩的类型,扩充了伟晶岩型锂矿的矿物学研究内容;(2)应用锂霞石—锂辉石—透锂长石温压计,并结合伟晶岩相平衡关系(温压条件)和前人工作所测得甲基卡矿区伟晶岩锂辉石流体包裹体温压条件,限制甲基卡矿床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成矿的P-T条件,与国内外其它伟晶岩型锂矿床相比具有独特性;(3)分析了甲基卡伟晶岩内部结构带成因,提出岩浆分异结晶作用控制伟晶岩的内部分带;在高分异的伟晶岩中(Ⅳ类型),内部结构带则主要为过冷却作用结晶的结果;(4)确定了甲基卡伟晶岩初始熔体性质和流体演化特征:甲基卡自低类型至高类型伟晶岩,具有初始熔体锂含量逐渐增加、F含量始终较低,以及岩浆-热液演化程度逐渐增高的特征。其中,中等分异伟晶岩(Ⅲ型),熔体中的Li需富集至岩浆-热液阶段成矿,成矿性取决于伟晶岩内部分异演化程度;高分异伟晶岩(Ⅳ型)初始熔体锂含量高,内部分带性和化学分异不明显,均具有较好的成矿性。流体演化特征:依据锂辉石、磷锰锂矿的蚀变序列以及磷灰石的矿物化学特征,提出晚期流体从碱交代阶段的富K、Na流体演化至酸交代阶段的富H、P流体,且晚期流体性质(富P)及规模有利于锂辉石的保存。(5)探索了甲基卡锂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1)初始熔体性质为富锂或锂过饱和;(2)出溶流体规模有限、热液阶段不发育;(3)晚期出溶流体具有富P性质。
李凤丽[3](2021)在《瓦斯生运聚散的构造动力学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 ——以阳泉矿区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构造演化为主线,在区域地质背景、野外构造观测、煤田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岩的显微变形特征及包裹体分析,研究了阳泉矿区构造变形和演化特征及其对煤层沉积、埋藏和变形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构造变形期的应力-应变环境。结合不同类型煤体结构分布、构造煤孔裂隙结构和甲烷吸附特性的系统表征,应用CBMHS V1.0软件模拟了阳泉矿区瓦斯生运聚散的动力学过程,深刻揭示了矿区瓦斯演化的构造控制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阳泉矿区褶皱构造较为发育,以NNE-NE向褶皱为主,控制着矿区的整体构造形态;近EW向、NW向褶皱发育相对较少,对矿区构造形态的影响相对较小。根据构造类型及其组合形式、变形程度的差异,将矿区分为西部大型褶皱发育区、东北部弱褶皱变形区、中部叠加褶皱发育区、中东部弱褶皱变形区、中南部断褶区和南部复杂叠加褶皱区等6个构造变形区,揭示了阳泉矿区主体构造格局形成于燕山中期上地壳中低温条件下的脆性-脆韧性变形环境。(2)在区域构造演化的控制下,研究区聚煤基底较为平坦,基本处于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沉积了石炭-二叠纪煤系。聚煤作用结束后,阳泉矿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三期构造运动,分别形成近EW向、NNE-NE向和NW向褶皱和断裂构造,不仅改造了煤层的原始赋存状态,还控制着煤体变形和构造煤的分布。3煤和15煤构造变形相对较弱,以脆性变形为主,I、II、III类煤体结构均有发育,以II类煤体结构为主,II类和III类煤体结构多沿褶皱轴部展布,集中分布在褶皱轴部、褶皱叠加区以及断裂和褶皱叠加区等构造复杂区。(3)煤的构造变形影响其孔-裂隙结构及瓦斯吸附能力。随着煤体变形程度的增加,显微裂隙结构复杂性增强,空间分布非均质性减小;孔体积和孔比表面积增大(尤其是大孔和介孔),孔隙形态渐趋复杂,大孔之间的连通性减小。煤的微孔和介孔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且随着煤体变形的增强,孔径分布趋于连续和均匀、连通性增强。甲烷等温吸附实验、吸附特征曲线以及表面自由能分析表明,随着煤体变形程度的增加,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逐渐增加。煤体变形主要是通过影响煤的孔隙结构进而影响煤的甲烷吸附行为,在煤体变形过程中,孔隙(尤其是1-10 nm孔径段孔隙)逐渐增多,孔体积和孔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分布趋于连续和均匀,是强变形构造煤瓦斯吸附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4)通过数值模拟将研究区瓦斯生运聚散动力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即阶段I(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阶段II(中二叠世-晚三叠世)、阶段III(早中侏罗世)、阶段IV(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阶段V(晚白垩世)和阶段VI(新生代)。阶段I为浅埋藏生物成因气阶段,煤层生成少量的生物成因气;阶段II为煤层快速沉降阶段,煤层开始第一次生烃,生气量较少,聚散作用微弱,含气量较低;阶段III为煤层埋深波动阶段,煤层生气量极少,但气体散失作用依然存在,煤层含气量和储层压力下降;阶段IV为煤层第二次生烃阶段,在高异常古地热场作用下,煤层大量生气,并伴随着强烈的扩散散失、盖层突破散失和渗流散失作用,是研究区瓦斯演化的关键阶段;阶段V和阶段VI煤化作用完全停止,为瓦斯散失阶段。(5)构造是瓦斯生运聚散演化过程的主控因素。区域构造背景下,煤层的沉积、埋藏、抬升、构造热事件以及矿井构造的发育共同控制着煤的受热-成熟-生烃-聚集-散失的动力学过程。聚煤期构造通过控制研究区聚煤基底及沉积环境控制煤层的煤质特征、煤厚及展布,进而影响煤层瓦斯的生成和散失。印支期构造作用主要通过控制煤层的沉降,进一步控制煤层瓦斯的生成和散失;燕山期,瓦斯生运聚散演化最为活跃,构造热事件是影响本期煤层瓦斯生成和散失的主控因素,同时,构造应力场的转变及矿区构造形态也是影响煤层瓦斯聚散行为的重要因素;喜马拉雅期,瓦斯演化以散失作用为主,矿区构造形态以及矿井构造的展布继续控制着煤层瓦斯的聚散过程。(6)构造应力作用下构造煤的发育和分布也显着影响着瓦斯的运移、聚集和散失。一方面,弱变形构造煤的渗透性强于强变形构造煤,研究区弱变形和强变形构造煤分布区在燕山期分别表现出较强和较弱的瓦斯渗流散失作用;另一方面,强变形构造煤吸附空间和吸附势明显高于原生结构煤,表现出更强的瓦斯吸附能力,研究区强变形构造煤的发育对区内3煤和15煤瓦斯的聚集及高瓦斯含量区的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该论文有图98幅,表20个,参考文献297篇
陶亚玲[4](2021)在《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在向东扩展过程中,受扬子板块板块阻挡,发生强烈的变形缩短变形,发育了龙门山–雅砻江逆冲带。雅砻江逆冲带作为龙门山逆冲带的南段,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构造地貌及地球物理特性过渡带,该带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的过渡带上,断裂带空间展布较宽,地形梯度变化并不如龙门山地区显着。因此,其在高原扩展中的作用也往往被低估甚至忽视,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历史并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青藏高原东部新生代以来的抬升历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依旧存在很大争议。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晚中新世以来高原东部进入了快速剥露阶段,长期以来这也被当做是高原东部地区地表抬升的证据。然而,近些年来,来自于高原东部逆冲带上盘的研究报道了新生代早–中期的构造变形事件,揭示出了多期次的构造隆升与剥露过程。尽管来自于雅砻江上盘的研究也报道了其早期的变形过程,但该带变形的时空特征依旧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本论文采用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对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以来的剥露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跨其腹地断裂玉农希断裂和逆冲前缘锦屏山–木里断裂采集4个高程剖面样品,进行磷灰石和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试,利用QTQt软件进行了热史反演分析,精确约束了雅砻江逆冲带剥露过程的时空演化历史。另外,本论文系统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周边关键带包括天山、高原东北部及东部地区已有的大量低温热年代学数据,以及整个青藏高原范围内的河流阶地年龄以及流域尺度10Be侵蚀速率,分析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剥蚀速率。在探讨雅砻江逆冲带演化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整个青藏高原东部以及整个高原范围的新生代剥蚀历史及其机制。本论文新的测年结果及热史模拟表明,雅砻江逆冲带腹地的玉农希断裂上下盘记在40–30 Ma发生的同期不同步带变形标志着该断裂的启动。与龙门山逆冲带准同步变形过程表明此时高原的东部边界开始形成。逆冲带前缘锦屏山地区在渐新世(30–24 Ma)和中中新世(17–14 Ma)经历了两期快速的隆升剥露过程,比腹地断裂晚近15–10 Ma,这可能揭示了断块间变形的差异以及高原东边界向外扩展的过程。基于新生代以来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的剥露速率时空特征显示,在时间上,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北部在晚始新世–渐新世进入加速隆升与剥露阶段,而天山地区相对较晚(中新世);最普遍的剥露过程均发生在晚中新世以来。在空间上,剥露最快的区域与构造活跃区一致。另外,河流下切速率以及流域尺度10Be的侵蚀速率也显示了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剥蚀过程,揭示了构造(断裂)活动对地表剥蚀过程长期的重要控制作用。结合Rohrmann等(2012年)提出的高原边界扩展模型,本论文认为青藏高原最东边界在~30 Ma延伸至锦屏山–龙门山及西秦岭一带,最东北部边界在柴达木南缘东昆仑一带。这一新生代早期的高原加速向外扩展变形是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响应过程。而晚新生代在整个高原范围的广泛的快速剥蚀和变形阶段可能是由高原中部岩石圈拆沉作用驱动,或是由于下地壳物质向东–东南部和东北部的流动驱动。
杜成亮[5](2021)在《广西含水表层岩溶带自然电位特征及找水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聚居超过一亿人口的我国西南岩溶区,由于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降水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是造成部分岩溶区贫困落后现状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岩溶带结构复杂、富水性高度不均一、含水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相对埋藏浅、水文地质条件有利时水资源丰富且易于开发利用等特点,亟需探索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适应于我国西南干旱缺水岩溶区表层岩溶地下水资源调查的探测方法。以广西岩溶区表层岩溶带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开展自然电位法探测表层岩溶带地下水应用研究,对推动岩溶区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探测方法研究和缓解岩溶区人民生活生产缺水矛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地质学相似类比理论,经理论模拟计算,分析并总结溶洼区垂向极化球体随不同半径和不同埋藏深度变化的自然电位曲线变化规律,以此研究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渗流运移产生的自然电位特征以及应用自然电位法探测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探测工作方法。借助一阶中心差商理论,研究自然电位水平梯度局部异常与区域背景场划分的差分滤波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场强微弱或受一定干扰的自然电位水平梯度信号的数据处理方法中,以获得含水表层岩溶带溶蚀富水溶隙的局部自然电位异常。通过不同深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电位测量,研究岩溶洼地和峰丛谷地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渗流运移产生的微弱自然电位电荷出现概率的三维成像方法及自然电位电荷出现概率不同时空变化特征,以从三维空间探测表层岩溶带地下水不同时空变化规律,确定岩溶洼地和峰丛谷地区表层岩溶带地下水开发利用最佳部位。通过采用自然电位法与高密度电法组合探测辅以自然电位水平梯度数据差分滤波方法在广西桂林恭城县、柳州鹿寨县和崇左龙州县岩溶洼地和峰丛谷地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探测实践和成果总结,建立不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探测的方法体系。自然电位水平梯度数据差分滤波方法的应用,实现了自然电位水平梯度局部异常与区域背景场的有效分离,压制了干扰信号,突出了有意义异常。自然电位电荷三维概率成像法的应用,可原位识别表层岩溶带地下水不同时空的优势渗流通道,为进一步研究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渗流运移规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依据。自然电位法与高密度电法组合探测辅以自然电位水平梯度数据差分滤波方法建立起的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探测方法体系,降低了单一探测方法异常的多解性,提高了钻探成井率。
秦克章,赵俊兴,范宏瑞,唐冬梅,李光明,余可龙,曹明坚,苏本勋[6](2021)在《试论主要类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与最大延深垂幅》文中指出在大量典型矿床实地调查和国内外综合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深部找矿的现实需要和存在问题,本文首先回顾评述了主要矿床类型的原始成矿深度,按受控于中下地壳尺度大规模岩浆堆积体的超深成岩浆矿床与受控于流体渗透率制约的中上地壳深成、中成和浅成岩浆热液矿床序列展开。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主要类型矿床的最大延深垂幅,探讨分析了以Bushveld层状岩体和Voisey’s Bay小岩体为代表的铜镍矿床、驱龙为代表的斑岩铜矿床、Muruntau为代表的造山型金矿、胶东金矿省的已控制延深垂幅、剥蚀程度以及深部可能的延深空间。内生矿床系统具有很宽的成矿深度范围,大型层状岩体的成矿深度可逾20km,最大矿化垂直延深幅度可达6~8km。岩浆热液矿床的最大成矿深度以地壳尺度流体渗透的下限为底界,其中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深度最大(约12~15km),伟晶岩和花岗岩型矿床次之,斑岩型矿床居中(约2~6km),浅成低温金银矿床深度最浅(1km至近地表);相应的最大延深垂幅则依次可达4~7km、2~3km和1km。评述了高渗透性的聚矿构造空间、成矿作用顶峰、合适的矿床保存条件等控制因素及部分标志。并对如何确定合理统一的成岩成矿深度(压力)的估算方法以及确定最大成矿深度与矿化体系最大延深幅度的理论依据、判断标志、综合辨识方法体系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吉宏泰,孙建国,孟令伟,梁璐[7](2020)在《内蒙古地区聚煤规律、赋煤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文中提出以占内蒙古煤炭资源99%的7个煤炭勘查区域的勘查资料为基础,研究内蒙古地区赋煤特点。从内蒙古地区地层、构造地质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点、主要成煤时期聚煤特征和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面,分析了在经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大地构造历史事件下,内蒙古地区石炭—二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3个主要成煤时期典型盆地在不同沉积层序期和不同沉积体系下聚煤特点;以及该地区3个一级赋煤构造单元(赋煤构造区),11个二级赋煤构造单元(赋煤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同时介绍了不同赋煤构造带内煤矿或煤产地煤炭产出比例以及主要含煤地层情况。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内蒙古地区聚煤、赋煤构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说明了受到多次构造运动影响,聚煤盆地的形态和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东北赋煤构造区内聚煤盆地类型主要为断陷型,受盆缘主干断裂控制NE—NNE向展布。华北赋煤构造区总体呈不对称的环带结构,北部阴山地区以近E—W向控煤构造为主,西缘挤压带以多条近N—W走向的逆冲断裂构造为主,南部简单的单斜构造控制且断裂不发育。西北赋煤构造带以早—中侏罗世特大型聚煤盆地为主,受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盆地周缘构造较复杂,断裂发育,地层倾角较大,盆地内部为宽缓的褶曲构造,倾角变缓。以构造作用为研究核心,揭示含煤盆地构造演化形成的特定沉积体系、含煤岩系后期改造和煤炭资源的聚集和赋存规律,推演出古环境下该地区不同成煤时期控煤特征。
李旋旋[8](2020)在《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对其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规模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个断垄区和断凹区,发育有玢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庐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凹区,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带的南段,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如玢岩型铁矿床、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明矾石矿床等,其中,位于盆地西北部最大的矾山明矾石矿床构成了该盆地内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巨型酸性蚀变岩帽的成因及其与盆地内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亟待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蚀变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原位高精度微区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及找矿指示研究。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主要由砖桥组火山岩蚀变而成,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从大矾山明矾石矿区向西南和南部砖桥镇附近蚀变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其中,硅化主要以多孔状和块状石英为主,多孔状石英分布在大矾山矿区,块状石英主要分布在牛头山地区;黄铁矿化以含铁矿物为主,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在大矾山矿区分布较广;高级泥化蚀变主要以明矾石、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珍珠陶土等矿物为主,亦分布在大矾山矿区;泥化蚀变以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黄钾铁矾的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在远离大矾山矿区的东南地区较为发育。基于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该区形成酸性蚀变岩帽的流体可分为热液早阶段、热液晚阶段及表生期三个阶段,明矾石在每个期次或阶段均有存在。热液早阶段产于安山岩中的IA1型明矾石和产于凝灰岩中浸染状IA2型明矾石广泛分布在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地表及深部,是流体交代围岩中长英质矿物的产物;热液晚阶段充填在开放空间的ⅠB型明矾石分布在大矾山矿区;而表生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Ⅱ型明矾石在地表零散广泛分布。根据明矾石矿物含量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将酸性蚀变岩帽中的蚀变岩分为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粘土蚀变岩三种,分别对应牛头山地区和大矾山矿区的硅化、大矾山矿区的高级泥化、外围的泥化蚀变。三种岩性中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逐渐不明显,代表了水岩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流体的酸性逐渐被围岩中和。对明矾石和黄铁矿开展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热液明矾石主要形成于180~220℃的岩浆热液环境下,流体主要来自于混有少量大气水的岩浆水。IA型明矾石40Ar-39Ar定年厘定了热液明矾石形成于131Ma,亦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并在33Ma时(金红石原位LA-ICP MS U-Pb定年)有表生氧化作用的叠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通过明矾石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热液期由早到晚明矾石中Na、Ca、Sr、Ba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围岩和温度均是影响因素,而温度起到关键作用。LREE、U含量的逐渐降低和p XRF分析中Cl含量的逐渐升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流体虽相对富氯,但元素却逐渐亏损。结合不同热液阶段流体中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结果显示的蚀变流体即为原始流体的特征,表明形成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热液蚀变流体活动方式较为单一。由深部岩浆分异而来的热液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SO2歧化反应,于浅部形成多孔状石英和明矾石,整个阶段流体从弱酸、高温经过强氧化性、强酸、温度降低到低温和中性环境的方向演化。蚀变过程中,较低的温度条件不利于金属元素溶解于络合物中,成矿物质于深部沉淀,潜在矿床位于酸性蚀变岩帽的底部。通过矿物组合、流体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表明,庐枞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盆地内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无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国内外典型的富矿酸性蚀变岩帽,如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菲律宾Lepanto高硫型矿床-Far Southeast斑岩矿床等,在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流体特征等方面具有众多的相似性,表明庐枞盆地可能存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有关的岩浆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光谱1480nm峰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在空间上对热液蚀变中心或矿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些特征表明,金银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深部,而铜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东北部。对众多明矾石地球化学数据的详细分析和验证,Ca+Sr+Ba-Na/(Na+K)图解可以用来判断明矾石在酸性蚀变岩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流体通道或水平区域位置),或酸性蚀变岩帽是否具有找矿潜力。结合庐枞盆地其他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初步为在庐枞盆地的巴家滩-雾顶山-井边-磨盘山-石门庵、矾母山和钱铺一带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方向。
杜思敏[9](2019)在《内蒙古兴和及邻区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有利区圈定》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兴和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来年陆续发现大苏计、曹四夭、朱家洼等一批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已成为我国又一处钼矿床聚集区。本文在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苏计、曹四夭、朱家洼三个典型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厘定其成矿因素,总结了该区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模式。对比分析发现三个典型钼矿床在产出时代、地质特征、元素组合以及矿化蚀变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依据上述地质特征总结了研究区内钼矿床的控矿因素,确定了本次划分成矿有利区依据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异常等因素。通过研究区内1:20万水系沉积物数据统计了四个图幅(集宁、张家口、大同、天镇)中Mo、Bi、W、Sn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采用传统统计方法与分形含量-面积法圈定了Mo以及高温伴生元素Bi、W、Sn的异常下限,结合单元素异常图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圈定异常特征,优选最佳异常下限值。其中Mo、Sn适合分形含量-面积法,Bi、W适合传统统计方法。Mo异常下限为1.5×10-6,Bi异常下限为0.22×10-6,W异常下限为1.4×10-6,Sn异常下限为2.8×10-6。研究区内共圈定了69处Mo异常、98处Bi异常、103处W异常、145处Sn异常,圈定16处以Mo异常为主的综合异常,其中甲2类异常2处、乙3类异常5处、丙2类异常9处。根据16处综合异常的空间分布状态,结合区内地层、岩浆岩等分布情况,划分3处钼成矿远景区和2处钼成矿有利靶区。其中HS-8与HS-15两处综合异常成矿地质条件与综合异常特征较好,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本次研究为研究区后续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李兴奎[10](2019)在《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文中指出班公湖成矿带是西藏三大世界级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最晚、认知度最低、研究最为薄弱的一条成矿带,其范围涵盖南羌塘地块西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和拉萨地块西北部三个构造区。受限于极端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班公湖成矿带在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时限与过程、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等,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液榍石U-Pb定年、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全岩S r-Nd同位素等研究手段,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南羌塘地块西部地壳结构进行约束,并进一步探讨了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区域成矿时空差异以及构造-岩浆-成矿深部过程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ca.170-100 Ma)花岗质岩浆岩带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地球化学急变带)为界可划分为南带和北带。北带花岗质岩石以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为主;而南带花岗质岩石则出现了埃达克岩、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和巴哈岩等多种类型,其中埃达克岩和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均起源于新生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但后者还获得了一定的地幔组分的贡献;巴哈岩则起源于先期遭受俯冲洋壳和沉积物熔体改造的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2.通过Hf同位素剖面构建和继承锆石年代学研究,认为南羌塘地块可能存在太古宙-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并且该地块内部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在晚中生代时期地壳性质和演化明显不一致,南侧边缘地区在侏罗纪发生了幔源岩浆底侵所导致的地壳垂向增长,形成了新生下地壳;而北侧内陆地区地壳基底并未遭受年轻幔源物质的明显改造,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3.早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进入软碰撞演化阶段。在早白垩世中期(130-115 Ma),南羌塘地块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以及北拉萨地块上均有深水复理石沉积发育,表明这一时期存在一个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的陆内深水盆地。4.综合沉积-岩浆-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170-140 Ma时期,班公湖—怒江洋处于南北双向俯冲阶段,并且北侧的大洋板片从ca.160 Ma开始发生平坦俯冲。140-132 Ma时期,南羌塘地块和北拉萨地块发生初始软碰撞,导致有限的区域性隆升和沙木罗组底部角度不整合的出现。132-113 Ma时期,软碰撞结合带之下的大洋板片开始下沉并拖拽上覆岩石圈,从而导致区域性沉降和陆内深水盆地的形成;与此同时,南羌塘地块之下平坦化的大洋板片发生断离和后撤,从而导致区域伸展和岩浆岩时代向南年轻化。113-100 Ma时期,大洋板片从上覆岩石圈上完全拆离并沉入地幔,导致软碰撞结合带及两侧地块边缘快速均衡隆升,形成大规模的陆相红色粗碎屑沉积建造(例如去申拉组、阿布山组和竟柱山组等)。5.通过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测得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21.7±1.9Ma(MSWD=1.1)。通过热液榍石U-Pb定年测得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年龄为106.4±1.1 Ma(MSWD=1.5),该年龄是班公湖成矿带北缘首次获得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年龄。综合区内己有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提出班公湖成矿带北缘Cu-Au-Fe多金属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早白垩世。6.在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所含暗色包体内首次发现了岩浆硫化物包裹体,表明暗色包体的母岩浆是一种金属硫化物饱和岩浆;同时,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断,暗色包体为富水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高铝玄武质岩浆注入到长英质岩浆房后淬火所形成。因此,我们提出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镁铁质岩浆在多龙矿集区超大型-大型斑岩铜金矿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7.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具有显着差异:南带花岗质岩体主要发育超大型-大型规模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而北带花岗质岩体则主要形成中小型规模的矽卡岩型铁矿。利于南带花岗质岩体形成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的构造-岩浆因素有:(1)南带所处的南羌塘地块边缘地区在侏罗纪时期形成了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2)早白垩世时期,存在有利的构造动力学机制,例如板片断离和后撤,促使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发生重熔,从而为南带岩浆-成矿系统提供丰富的金属和硫;(3)早白垩世时期,有特别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幔源镁铁质岩浆上升并注入到南带长英质岩浆房系统内,为岩浆房系统提供了大量成矿必需的水以及一定量的金属和硫。相反,北带花岗质岩体所处地区下地壳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因此不具有太大的铜金类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只能形成一些富磁铁矿、贫(或不含)硫化物的矽卡岩型铁矿床。8.随时间的推移,南带花岗质岩体中的铜金矿成矿类型逐渐由斑岩型转变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导致这种成矿类型转变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是: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在ca.118-113 Ma时期从南羌塘地块底部逐渐拆离,促使南羌塘地块南缘发生强烈的均衡隆升,从而导致铜金矿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埋深逐渐变浅。
二、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岩浆—热液演化与成矿的矿物学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项目依托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及矿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矿田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分析测试方法 |
3.1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
3.2 矿物化学计算方法 |
第四章 134 号(IV类型)伟晶岩脉的岩浆-热液演化 |
4.1 结构分带及岩相学 |
4.2 矿物学特征 |
4.3 134 号脉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及熔-流体性质 |
4.4 134 号脉内部分带的形成及成岩成矿 |
4.5 小结 |
第五章 308 号(II-III-IV类型)伟晶岩脉的岩浆-热液演化 |
5.1 结构分带及岩相学 |
5.2 矿物学特征 |
5.3 矿物化学对熔体和流体性质的限制 |
5.4 甲基卡308 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演化及成矿 |
5.5 小结 |
第六章 甲基卡其他伟晶岩脉的岩浆-热液演化 |
6.1 668 号脉 |
6.2 528 号脉 |
6.3 104 号脉 |
6.4 33和34 号脉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瓦斯生运聚散的构造动力学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 ——以阳泉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及岩浆活动 |
2.3 阳泉矿区构造变形特征 |
2.4 显微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环境 |
2.5 小结 |
3 煤层发育的构造控制 |
3.1 煤层发育特征 |
3.2 煤层形成与赋存的构造控制 |
3.3 煤变质的构造控制 |
3.4 煤变形的构造控制 |
3.5 小结 |
4 构造煤孔-裂隙结构特征及瓦斯吸附特性 |
4.1 构造煤裂隙结构特征 |
4.2 构造煤孔隙结构特征 |
4.3 构造煤瓦斯吸附特性 |
4.4 小结 |
5 瓦斯生运聚散演化模拟及其构造控制 |
5.1 埋藏史 |
5.2 热成熟史 |
5.3 瓦斯演化过程模拟 |
5.4 瓦斯生运聚散演化的构造控制 |
5.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青藏高原东缘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1.1 青藏高原扩展动力学模型的争论 |
1.1.2 青藏高原东缘扩展与演化机制的争议 |
1.1.3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剥露历史 |
1.1.4 雅砻江逆冲带研究的科学问题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
2.1 高原东南缘宏观地貌特征 |
2.2 主要构造单元与地层分布 |
2.3 主要断裂与地层分布 |
2.4 深部构造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低温热年代学 |
3.1.1 (U-Th)/He法 |
3.1.2 裂变径迹法(FT) |
3.1.3 数值模拟 |
3.2 地貌特征分析 |
3.3 河流阶地及下切侵蚀速率 |
第四章 玉农希断裂带晚白垩-新生代剥露的时空特征 |
4.1 玉农希断裂地质背景及现状 |
4.2 玉农希断裂带活动的热年代学证据 |
4.2.1 剖面设计及样品采集 |
4.2.2 样品结果及分析 |
4.3 热历史反演模拟及结果 |
4.3.1 模型参数 |
4.3.2 热历史反演结果 |
4.4 讨论 |
4.4.1 青藏高原东部晚白垩纪剥露 |
4.4.2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快速剥露及意义 |
4.4.3 玉农希断裂活动历史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及邻区晚新生代隆升剥露的时空特征 |
5.1 锦屏山地区地质背景及研究现状 |
5.1.1 地质地貌特征 |
5.1.2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及邻区构造活动历史研究 |
5.2 雅砻江逆冲带晚新生代以来的热年代学记录 |
5.2.1 剖面设计与样品采集 |
5.2.2 磷灰石和锆石(U-Th)/He测试分析及结果 |
5.3 热历史反演模拟及结果 |
5.4 讨论 |
5.4.1 青藏高原东缘渐新世构造变形与地表剥露 |
5.4.2 中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与地表剥露 |
5.4.3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的隆升剥露对区域变形的指示 |
5.4.4 雅砻江逆冲带活动特点与历史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剥蚀与扩展讨论 |
6.1 低温热年代学研究(Myr)证据 |
6.1.1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剥露与断裂活动 |
6.1.2 青藏高原东北缘、天山地区新生代隆升剥露与断裂活动 |
6.2 河流阶地证据(Myr-Kyr) |
6.2.1 河流阶地成因分析 |
6.2.2 基于河流阶地约束的侵蚀速率 |
6.3 流域尺度~(10)Be剥蚀速率(Kyr) |
6.4 讨论 |
6.4.1 青藏高原向东扩展过程及机制 |
6.4.2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剥蚀与向外扩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广西含水表层岩溶带自然电位特征及找水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表层岩溶带研究现状 |
1.2.2 自然电位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表层岩溶带地下水自然电位响应特征 |
2.1 自然电位形成的一般原因 |
2.1.1 电子导体的自然极化 |
2.1.2 离子导体的自然极化 |
2.1.3 扩散电位 |
2.2 表层岩溶带溶蚀裂隙网络地下水自然电位响应特征 |
2.2.1 表层岩溶带及特征 |
2.2.2 表层岩溶带地下水及特征 |
2.2.3 表层岩溶带溶蚀裂隙网络地下水自然电位响应特征 |
2.3 表层岩溶带溶蚀裂隙网络地下水自然电位异常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层岩溶带溶蚀裂隙网络地下水探测方法 |
3.1 极化球体模型自然电位特征 |
3.1.1 中心埋深不变时自然电位随球体半径变化关系 |
3.1.2 半径不变时自然电位随球体中心埋深变化关系 |
3.1.3 测点距与自然电位法观测精度关系 |
3.2 自然电位法探测表层岩溶带溶蚀裂隙网络地下水 |
3.2.1 自然电位法的应用条件和范围 |
3.2.2 自然电位法的观测方式 |
3.2.3 自然电位法测量干扰因素及抗干扰因素方法 |
3.3 高密度电法探测表层岩溶带溶蚀裂隙网络地下水 |
3.3.1 高密度电法三极装置 |
3.3.2 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差分滤波法和电荷概率成像法应用研究 |
4.1 自然电位水平梯度差分滤波方法 |
4.1.1 理论依据 |
4.1.2 差分滤波函数分离自然电位梯度局部异常 |
4.1.3 数据处理流程 |
4.2 崇左宁明县陇瑞岩溶洼地差分滤波方法应用研究 |
4.2.1 陇瑞岩溶洼地地质背景 |
4.2.2 陇瑞岩溶洼地综合地球物理野外工作方法 |
4.2.3 局部异常与区域背景场分离 |
4.2.4 陇瑞岩溶洼地自然电位水平梯度差分滤波方法探测成果 |
4.3 自然电位电荷概率成像法 |
4.3.1 电流密度控制方程 |
4.3.2 自然电位电荷概率成像理论 |
4.3.3 自然电位电荷概率成像法应用研究 |
4.4 桂林恭城县鸭坡桥岩溶洼地自然电位电荷概率成像法的应用研究 |
4.4.1 鸭坡桥地质背景 |
4.4.2 溶蚀裂隙网络地下水渗流运移优势通道原位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岩溶区表层岩溶带地下水自然电位法探测实践 |
5.1 广西岩溶水文地质概况 |
5.1.1 广西岩溶地层分布特征 |
5.1.2 广西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
5.1.3 广西岩溶地球物理特征 |
5.2 广西不同区域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探测实践 |
5.2.1 桂北恭城县栗木镇欧寨屯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探测实践 |
5.2.2 桂北恭城县平安镇观音塘屯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探测实践 |
5.2.3 桂中鹿寨县平山镇石盆屯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探测实践 |
5.2.4 桂西南龙州县响水镇下贯屯表层岩溶带地下水探测实践 |
5.2.5 探测实践成果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科研项目 |
致谢 |
(6)试论主要类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与最大延深垂幅(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深度极限与最大延深垂幅问题的提出 |
1.1 勘查开发深度的变化趋势 |
1.2 大型超大型矿床基本特征 |
1.3 成矿深度和矿床最大延深垂幅的概念界定 |
2 原始成矿深度问题 |
2.1 岩浆热液矿床系统的最大成矿深度问题 |
2.2 找矿深度极限问题 |
2.3 成矿体系的垂直结构:以斑岩系统为例 |
2.4 剥蚀程度与保存条件:以斑岩铜矿为例 |
3 主要类型矿床及成矿系统的最大延深垂幅 |
3.1 岩浆矿床(Cu-Ni-Cr-PGE)的最大延深垂幅 |
3.1.1 层状岩体及其基本特征 |
3.1.2 层状岩体主要矿化类型 |
3.1.3 典型矿床实例:Bushveld岩体 |
3.1.4 小岩体实例:Voiseys Bay铜镍铂硫化物矿床 |
3.2 热液矿床系统最大延深垂幅 |
3.2.1 穆龙套造山型金矿 |
3.2.2 胶东金矿集区 |
3.3 斑岩型矿床的最大延深垂幅:以驱龙为代表 |
3.3.1 斑岩型矿床就位深度与体系延深 |
3.3.2 热液蚀变的规模与分带性对斑岩延深垂幅的指示 |
4 展望 |
(7)内蒙古地区聚煤规律、赋煤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及构造格局概述 |
2 聚煤和控煤特征 |
2.1 晚石炭—早二叠世 |
2.2 早—中侏罗世 |
2.3 早白垩世 |
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
3.1 东北赋煤构造区中5个赋煤构造带 |
3.1.1 海拉尔赋煤构造带 |
3.1.2 大兴安岭中部赋煤构造带 |
3.1.3 二连赋煤构造带 |
3.1.4 大兴安岭南部赋煤构造带 |
3.1.5 松辽盆地西部赋煤构造带 |
3.2 华北赋煤构造区4个赋煤构造带 |
3.2.1 阴山赋煤构造带 |
3.2.2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赋煤构造带 |
3.2.3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赋煤构造带 |
3.2.4 宁东南赋煤带 |
3.3 西北赋煤构造区2个赋煤构造带 |
3.3.1 北山—潮水赋煤构造带 |
3.3.2 走廊过渡带赋煤构造带 |
4 结 论 |
(8)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酸性蚀变岩帽研究现状 |
1.2.1 酸性蚀变岩帽的研究方法 |
1.2.2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环境 |
1.2.3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研究历史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火山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2 区域磁场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法 |
3.2 短波红外光谱(SWIR)分析 |
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3.5 流体包裹体测温 |
3.6 全岩地球化学(WRG)分析 |
3.7 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
3.8 明矾石~(40)Ar-~(39)Ar定年分析 |
3.9 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 |
3.10 稳定同位素(S、H、O)分析 |
第四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质特征 |
4.1 矾山矿区地质特征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2 蚀变矿化特征 |
4.2.1 明矾石化和明矾石矿体 |
4.2.2 其他蚀变特征 |
4.3 短波红外光谱研究(SWIR) |
4.3.1 SWIR矿物识别 |
4.3.2 SWIR特征参数 |
4.4 矿物组成 |
4.4.1 蚀变矿化期次 |
4.4.2 矿物特征 |
4.5 蚀变分带特征 |
第五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特征 |
5.1.2 酸性蚀变岩帽的岩性分类 |
5.1.3 地球化学特征 |
5.1.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5.1.5 pXRF特征 |
5.2 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明矾石种类 |
5.2.2 不同类型明矾石元素特征 |
5.2.3 明矾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 |
5.2.4 明矾石空间特征 |
5.3 年代学特征 |
5.3.1 明矾石~(40)Ar-~(39)Ar定年 |
5.3.2 金红石LA-ICP-MS U-Pb定年 |
5.3.3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 |
第六章 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 |
6.1 流体包裹体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3 压力条件 |
6.2 稳定同位素 |
6.2.1 样品特征 |
6.2.2 硫同位素组成 |
6.2.3 氢、氧同位素 |
6.3 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机制 |
6.3.1 物理化学条件 |
6.3.2 流体演化特征 |
6.3.3 形成机制 |
第七章 酸性蚀变岩帽成矿潜力指示 |
7.1 区域酸性蚀变岩帽 |
7.1.1 分布及产出特征 |
7.1.2 成矿地质条件 |
7.1.3 明矾石成因类型 |
7.1.4 形成环境 |
7.2 酸性蚀变岩帽与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关系 |
7.2.1 年代学 |
7.2.2 围岩蚀变 |
7.2.3 物理化学条件 |
7.2.4 硫的来源 |
7.2.5 玢岩铁矿床蚀变带中明矾石的形成机制 |
7.3 与典型酸性蚀变岩帽对比 |
7.3.1 地质特征 |
7.3.2 流体特征 |
7.3.3 明矾石光谱学及成分特征 |
7.3.4 明矾石地球化学判别 |
7.4 酸性蚀变岩帽找矿指示 |
7.4.1 庐枞盆地矾山矿区 |
7.4.2 庐枞盆地其他地区 |
7.4.3 庐枞矿集区综合找矿模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论文 |
附表1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附表2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XRF分析结果/PPM |
附表3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附表4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 |
附表5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短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
附表6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 |
(9)内蒙古兴和及邻区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有利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进展 |
1.1.1 兴和及邻区斑岩型钼矿床研究现状 |
1.1.2 地球化学勘查与异常评价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1 交通位置 |
1.3.2 地理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太古界地层 |
2.1.2 元古界地层 |
2.1.3 古生界地层 |
2.1.4 中生界地层 |
2.1.5 新生界地层 |
2.2 构造 |
2.2.1 区域性断裂 |
2.2.2 大型断裂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3.3 脉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典型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3.1 曹四夭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3.1.1 成矿时代 |
3.1.2 成矿地层 |
3.1.3 成矿构造 |
3.1.4 成矿岩浆岩 |
3.1.5 矿化蚀变 |
3.2 朱家洼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3.2.1 成矿时代 |
3.2.2 成矿地层 |
3.2.3 成矿构造 |
3.2.4 成矿岩浆岩 |
3.2.5 矿化蚀变 |
3.3 大苏计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3.3.1 成矿时代 |
3.3.2 成矿地层 |
3.3.3 成矿构造 |
3.3.4 成矿岩浆岩 |
3.3.5 矿化蚀变 |
3.4 成矿模式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4.1 地层条件 |
4.2 构造条件 |
4.3 岩浆岩条件 |
4.4 地球化学异常条件 |
4.4.1 曹四夭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条件 |
4.4.2 朱家洼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条件 |
4.4.3 大苏计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条件 |
4.4.4 小结 |
第五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圈定 |
5.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地球化学数据来源 |
5.1.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3 元素分配特征 |
5.2 元素异常圈定方法 |
5.2.1 传统统计方法 |
5.2.2 分形方法 |
5.3 元素异常圈定 |
5.3.1 单元素异常特征 |
5.3.2 综合元素异常特征 |
第六章 成矿远景区圈定 |
6.1 成矿远景区划分原则 |
6.2 成矿远景区划分 |
6.2.1 北盛号-小八道沟-曹四夭-二道背一带一级钼成矿远景区(I) |
6.2.2 薛家窑-朱家洼一带二级钼成矿远景区(Ⅱ) |
6.2.3 广收梁-南营子-泉子沟-芦苇沟一带三级钼成矿远景区(Ⅲ) |
第七章 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南羌塘地块 |
2.3 拉萨地块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型矿床 |
3.1.1 多不杂铜金矿 |
3.1.2 波龙铜金矿 |
3.1.3 尕尔勤铜金矿 |
3.2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
3.2.1 荣那铜金银矿 |
3.2.2 地堡那木岗铜金矿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3.1 先遣铁矿 |
第四章 测试方法 |
4.1 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 |
4.2 锆石U-Pb定年 |
4.3 榍石U-Pb定年 |
4.4 黄铁矿Rb-Sr定年 |
4.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6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4.7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班公湖成矿带北缘岩浆岩特征与成因 |
5.1 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 |
5.2 北带正常钙碱性岩特征与成因:以先遣铁矿成矿岩体为例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锆石U-Pb年代学 |
5.2.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2.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5 岩石成因 |
5.3 南带埃达克质岩特征与成因:以尕尔勤铜金矿成矿岩体为例 |
5.3.1 岩相学特征 |
5.3.2 锆石U-Pb年代学 |
5.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3.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5 岩石成因 |
5.4 南带正常钙碱性岩特征与成因:以恰秋西和波龙南岩体为例 |
5.4.1 岩相学特征 |
5.4.2 锆石U-Pb年代学 |
5.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4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4.5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4.6 岩石成因 |
5.5 南带巴哈质岩特征与成因:以地堡那木岗南粗安岩为例 |
5.5.1 岩相学特征 |
5.5.2 锆石U-Pb年代学 |
5.5.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5.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5.5 岩石成因 |
5.6 岩浆岩年代学格架与成分时空差异 |
第六章 班公湖成矿带大地构造格架与演化 |
6.1 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 |
6.1.1 继承锆石U-Pb定年样品描述与测试结果 |
6.1.2 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 |
6.1.3 南羌塘地块晚中生代地壳增长 |
6.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6.2.1 早白垩世深水相火山-沉积序列的识别 |
6.2.2 锆石U-Pb年代学 |
6.2.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两侧早白垩世深水盆地 |
6.2.4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西段闭合时限与过程 |
6.2.5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沉积-岩浆-构造演化 |
第七章 成矿时空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
7.1 成矿时代 |
7.1.1 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 |
7.1.2 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热液榍石U-Pb定年 |
7.2 波龙南暗色包体中岩浆硫化物包裹体的发现 |
7.2.1 暗色包体特征与成因 |
7.2.2 岩浆硫化物包裹体特征、成因及成矿意义 |
7.3 成矿的空间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7.4 成矿的时间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盆地幔枝构造对陷落柱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D]. 丁立. 华北科技学院, 2021
- [2]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岩浆—热液演化与成矿的矿物学示踪[D]. 王臻.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3]瓦斯生运聚散的构造动力学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 ——以阳泉矿区为例[D]. 李凤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D]. 陶亚玲.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5]广西含水表层岩溶带自然电位特征及找水应用研究[D]. 杜成亮.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试论主要类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与最大延深垂幅[J]. 秦克章,赵俊兴,范宏瑞,唐冬梅,李光明,余可龙,曹明坚,苏本勋. 地学前缘, 2021(03)
- [7]内蒙古地区聚煤规律、赋煤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J]. 吉宏泰,孙建国,孟令伟,梁璐. 煤炭学报, 2020(S2)
- [8]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D]. 李旋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9]内蒙古兴和及邻区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有利区圈定[D]. 杜思敏.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10]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D]. 李兴奎. 南京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