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发展我县农业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明,陈苹[1](2021)在《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论略》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是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受到历届党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涉农公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国家高超治理能力的体现。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研究,主要从科学思想、科学政策和科学技术等层面探讨相关三农文件的得失与特色。涉农公文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三农"政策的集中体现。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梳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经历史检验具有科学性,对新时期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贾保营[2](2021)在《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中国乡村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晚清民国以来,为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政府与民间力量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进行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集体化时代虽然没有出现“减贫”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改革开放后乃至当前的减贫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发出“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并提出“给农业插上科学的翅膀”。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可以为当前的减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因此,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极具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昔阳县为例,以报纸、地方史志与基层档案为主体资料,并辅以田野口述,尝试揭示环境、技术、制度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减贫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昔阳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制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了解昔阳原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集体化时代国家重要文献的梳理,找出国家对贫困的理解以及反贫困措施。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是国家不同阶段反贫困措施在昔阳县的实践效果。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土改如何在昔阳展开以及土改后昔阳农村的状态。通过对土改前后的昔阳县的考察,我们既可以看到土改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大意义,又可以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背景与实践逻辑。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合作化与技术改革是如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以摆脱贫困的。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述的是农业水利化与农业机械化。第七章以井沟为例,进行了微观史的研究。第八章则是呈现集体化后期昔阳的面貌,总结分析昔阳反贫困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通过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制度优势为依托,以技术为发展引擎,通过积累偏高、消费偏低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跳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公社体制虽未彻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技术实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积蓄了潜能。集体化时代改造传统农业的举措,使农民的能力、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培育了人力资本。这看似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相似,但其改造传统农业的具体路径则与舒尔茨所提倡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集体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极度稀缺,传统的农民却数量众多,市场机制并不能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的力量,将稀缺的现代化生产要素下沉到乡村,并借此改造了传统农业,培育了人力资本,积累了国家资本,摆脱了恶性贫困循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改造传统农业,极具启发意义。
任静文[3](2020)在《衡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陈帅帅[4](2020)在《河南省兰考县“除三害”研究(1961-196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焦裕禄精神的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研究逐渐成为当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焦裕禄精神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带领兰考民众进行“三害”治理这一历史事件之中。虽然学术界对焦裕禄精神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对于兰考县“三害”治理相关研究,还尚待进一步的深化。厘清兰考县“三害”治理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深入研究兰考县“三害”治理是进一步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当前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兰考位于豫东平原黄河故道,风沙、盐碱、内涝(以下简称“三害”)问题由来已久。兰考境内黄河故道两侧的背河洼地、故道中心的河床槽形洼地以及零星的碟形洼地,形成了自然的低洼易涝区。由于均位于故道一带黄河冲积物上,沙、涝、盐碱在成因与地理分布上具有密切联系,常常互相交织,迭为灾害。受风沙、洪涝、盐碱化威胁的土地占全县耕地的90%,人民苦不堪言。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害”问题得到基本的治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在平原河网化和“大跃进”中当地所采取的一系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兰考的“三害”又猖獗起来。在当时“以粮为纲”的大背景之下,“三害”愈演愈烈,并连带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迫使兰考县政府对“三害”问题做出连锁反应,着手进行解决。但在治理初期,“三害”的治理囊括于生产救灾之中,而非是一个独立的范畴。整体上看,政府对“三害”的初步反应主要目的是遏制灾害的进一步蔓延,相关措施仅是调拨物资支援灾区、颁布相关法律等,对于“三害”的基本情况没有整体的把握,对“三害”没有形成系统的治理方案,对“三害”治理问题的长期性与困难程度认识不足。总体来说,兰考县“三害”初期治理收效并不显着。1963年8月的大暴雨成为兰考县“三害”治理全面展开的契机。在全面详细的实地勘察与政治动员的基础之上,“三害”治理全面展开。兰考县的风沙治理以农业为基础,以“以林保农,以农养林,农林密切结合”为基本方针,坚持贯彻落实“国有国造,队有队造,国队合造,谁有归谁造,谁造归谁有”的政策,对沙丘、风口采取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多种多样,综合治理,互相促进,密切结合的办法。内涝治理则是在河南省委制定的“以排为主,排灌滞兼施”的平原治水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继续执行“以排为主,群众自办为主,整修配套为主”的“三主治水”方针和“舍少救多,舍坏就好,充分协商,互为有利,不使水灾搬家”的治水原则,运用“夏秋雨季观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观察,再治理,观察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和干部、老农、技术员三结合的方法进行除涝。在步骤上,根据力量先做用工少、收益大、立竿见影的工程,后做用工多、收益广的工程,尽快达到排水工程配套的要求。在治理盐碱、改良土壤方面,抓住因地制宜的主要措施,综合利用,认真总结和运用了当地群众行之有效的治碱经验,实验性地接受了外地的科学技术经验指导。在“三害”治理的过程中,诞生了大批的模范公社、大队和个人,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其中双杨树的道路、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不仅推动了“三害”治理的进一步深入,更成为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来源。这一时期兰考“三害”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老灾队一跃变为余粮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兰考的社会面貌,但“三害”并未得到彻底的治理。兰考“三害”缘何迟迟未能得到根治?20世纪末兰考“三害”的大幅度好转,首先较为明显的依赖于近年来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在六、七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制度成为限制兰考“三害”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三害”的治理应当依赖于科技的快速发展而非广泛深入的群众运动。尽管当时政府、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老农“三结合”的人员构成从理论上讲并无太大瑕疵,政府也成立了相关的科研机构,但技术仍较为落后。“三害”相关科研、农业的机械化、化肥研制、耕作技术等都决定了当时不可能完全根治“三害”。兰考“三害”虽未能得到彻底的治理,但是却诞生了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在当代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三股劲”,即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兰考县脱贫致富的历史进程,为当前国家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王倩[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垦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发展道路的“先行者”,在中国农业建设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农业建设贡献巨大。基于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在改革全面深化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其中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本文从这一逻辑主线出发,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法、依据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分阶段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改革开放以前(1945-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集体化”和“机械化”初步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揭开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序幕。改革初探阶段(1979-1995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加强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深化阶段(1996-2012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中央领导围绕“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教兴农”,立足垦区农业实现第一次飞跃后的新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3-至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规模化”与“科技兴农”为重点领导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开创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历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下,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基于对历史的梳理得出现实启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加强党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坚守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相比于既往研究,本文着重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中国共产党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的逻辑主线出发,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实践的内容。
冯兵兵[6](2020)在《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工作,一度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和政治目标。中国农业机械推广最初是从增补旧式农具开始,发展到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最后才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这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历史过程。为了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国家先后投入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能够彻底地改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面貌。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949-1984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坚定地落实中央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实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而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快速提高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专业技能的农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进了农业产出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生物化学技术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地广人稀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这其中暗含着中国人多地少,在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应当考虑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农业生物化学技术,而不应当大规模推动农业机械化。但历史与实践证明,1949-1984年,尽管在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少挫折,中国农业机械化仍旧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显然,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实践与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是相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失败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了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解释清楚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过程。因此,本文研究认为,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得以在较大规模上持续不断推进,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具有巨大、广泛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这种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或低估。本文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作者观点如下:本文除了导论以外,一共分为四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描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史过程。纵观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1949-1957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时期,1958-1965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时期,1966-1978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时期,1979-1984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时期。第一个时期,湖北省在落后的传统农具占主导地位、广大农村农具匮乏的窘境之下,首先通过实施农具贷放政策、加强旧式农具生产以增补旧式农具,快速恢复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其次,湖北省广泛推广了双轮双铧犁、马拉播种机、摇臂收割机、新式步犁等十几种新式农机具,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存在新式农具缺乏科学鉴定、技术传授工作滞后、不少产品粗制滥造、新品试制过程中情绪急躁、农具生产指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再次,湖北省通过试办国营农场、国营排灌站、国营拖拉机站,广泛开展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工作,充分显示出现代农业机械的巨大威力。第二个时期,在农业“大跃进”的推动下,当阳县跑马乡的“车子化”革新直接推动湖北省农具改革运动的兴起。农具改革运动为广大农村创造了大量耕作、提水、运输、加工等方面的新式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农具改革运动脱离了科学的发展轨道,以致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一时期,国营拖拉机站起初下放到公社和生产队经营,但是,由于拖拉机利用率较低、机器损坏较多、经济效益不高,下放的国营拖拉机站又重新收归国营,短期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壮大,并在1965年达到发展高峰。国营机电排灌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先是在农业“大跃进”过程中快速发展,之后遭遇了严重危机与发展困境,经过全面整顿之后取得了显着成效,电力排灌事业得到快速兴起。在第三个时期,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新洲县的召开,确立了国家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进程。此后,湖北省大规模开展拖拉机大会战、饲料粉碎机大会战、水田“三机”大会战,三次“大办”使得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一时期也是湖北省农业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时期,一大批大型提水灌溉泵站得到兴建,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抗击特大旱涝灾害的能力。第四个时期,湖北省成立农业机械局,通过农业机械工业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调整、管理农机使用责任制和户营农业机械,从而推动了户营农业机械的快速兴起,极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经营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二章重点论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经营形式和经营效益。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主要有国家、集体(包括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和个人。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发挥作用的效果有所不同。具体说来,1949-1965年以国家投资为主,1966-1978年以集体投资为主,1979-1984年以农户投资为主。其中,国家投资包括示范性投资、扶持性投资、管理性投资。示范性投资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此时兴建的国营拖拉机站、国营排灌站都是属于示范性投资的范畴,该项投资为农业机械化深入推进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人员。扶持性投资属于国家“支援人民公社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了支援穷队购买农业机械,极大地推动了穷队生产力发展。管理型投资又称农机事业费,对提高了农机人员业务和技术素质、扩大了农机服务领域、降低农机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以后,兴起了集体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潮,此后湖北省绝大部分农业机械由集体投资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以后,农户逐渐取代集体成为农业机械的主要投资者。这一时期,湖北省农业机械使用经营体制发展的总脉络是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户有户营,经历了由单一经营形式向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发展历程。1949-1984年,国营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集体经营农业机械较之更高,户营农业机械由于产权和经营权相统一,使得农民经营积极性大增,故而经济效益最好。第三章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集体化时期,尽管湖北省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使用,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成就,但这一段历史过程并不符合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主张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为什么湖北省能够违背西方经典农业经济学理论而能够持续、大规模地进行农业机械推广呢?这是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制度变迁、国家战略、政府政策、经济效益、工业发展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洪灾、涝灾、旱灾、生物灾害为主要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和农业发展的安全性需求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客观原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等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湖北省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粮食、农业剩余的需要,要求广大农村广泛推广农业机械以增加粮食产量、节省农业劳动力,这是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内在要求。以拖拉机、内燃机、排灌机械、水田“三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工业发展与壮大,为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城市石油工业、电力工业以及农村小水电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是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重要支撑。然而,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巨大外溢效应才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根本经济动因。第四章主要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能够持续大规模进行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广大农村推广农业机械的外在压力、外在条件、外在动力。实际上,若要探寻农业机械得以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当深入到农村内部,从农业机械发挥作用的机制中去发掘。本文认为,湖北省农业机械能够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外溢效应,这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客观评价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考虑农机推广主体经营效益的好坏,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抗灾害能力的提升、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巩固、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完善以及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重塑,等等。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积极作用十分广泛,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统计,因此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没有予以充分重视。但事实上,1949-1984年农业机械推广产生的外溢效应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农业机械推广经济效果的时候,应该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给予充分重视并深入详细考察,只有完全解读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才能理解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
赵娜娜[7](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利兵[8](2019)在《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宏观机制及在地化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致力于农业集体化成为国家与农民相互关系生成的重要历史实践。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广大农村经历了一个不断被组织化和制度化的整合过程。通过考察分析农业集体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可揭示出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作为实现集体化的宏观机制,不仅使中国的显性农业革命得以持续展开,而且为1949年后农村社会主义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性基础。
岳以翛[9](2018)在《西南地区山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机械化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十三五”是农业机械化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正确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其踏上新的征程有着重要意义。重庆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农业生产的典型代表,地区内主要以生产粮食为主。但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及政策等因素影响,与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因此,推进重庆地区的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重庆市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规划》颁布实施,市内各高校及相关单位都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以加快重庆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本课题在参照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重大变化做出历史对比。然后,结合官方公布的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数据,从农业生产环境、生产方式、生产水平等方面归纳出重庆地区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刚跨越初级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还任重道远。在此,对重庆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展开讨论,依据统计数据的结果,结合分析方法,从农机发展水平、地理条件、农机结构水平、农机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归纳,总结出重庆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影响重庆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选取主要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主成分得分率。然后,用SWOT分析把影响因素一一罗列出来按矩阵的形式排列,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为提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重庆地区山地农业机械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重庆地区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从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生产条件、科研力量、农机服务及农户自身等方面入手,提出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述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邓群刚[10](2010)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互助组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终结的特殊历史时期——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山区变动最为剧烈和深刻的时期。在此期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一直是夺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孜孜追求的目标。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一系列山区建设工程,前后相继,一路走来,促使中国山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加强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前学界方兴未l艾的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添砖加瓦,而且能够为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以山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利用新近发现的《乔钦起工作笔记》,结合基层档案材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资料,着重考察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山区、建设山区的总体历程,探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影响山区的命运的,进而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反思。邢台县西部山区人多地少,长期存在一个粮食问题。由于耕地不足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社会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一方面向山要地、大修梯田,向河要粮、大造滩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采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修整土地、增施肥料、合理密植、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机械等措施,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两者相结合,为邢西山区粮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通过规模宏大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促使邢台县西部山区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邢台县西部山区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基础,其中尤以经济林特产资源品种居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受开发条件的限制,在传统时期山区资源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还比较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其间虽也曾受到“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但是“文革”后期,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山区建设没有了后顾之忧,山区建设方针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的转变,以林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获得了发展空间,邢台县西部山区从此踏上了富裕之路。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由于乱伐滥砍、毁林毁草、开荒种粮、放牧过度等历史原因,传统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群众深受其害。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沟谷治理、大跃进时期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大造林、调整时期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沟建设等阶段,最终实现了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的转变,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蓄水保土之路,影响全国。靠山吃山,靠山用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会吃和会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既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考验,又遭受过多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但出于国家不断的调整政策,广大基层干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山区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三大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邢西山区传统时期“穷山恶水”的面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影响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三大历史性转变的实现,与集体化时代实行的集体化体制、基层干部的素质、乡村政治结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的山区建设应该在山区建设的规划、多种经营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干部的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精神的发扬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发展我县农业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发展我县农业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概述 |
二、 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内容分析 |
(一)科学思想 |
1.扫盲运动 |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3.生态农村建设 |
(二) 科学政策 |
1.土地改革 |
2.义务教育 |
3.脱贫攻坚 |
(三)科学技术 |
1.农田水利建设 |
2.农业机械化 |
3.育种技术问题 |
三、 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的特色 |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
(二)是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三)国家高超治理能力的体现。 |
(四)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
(2)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昔阳县自然社会状况 |
第一节 生态环境 |
(一)多山少土 |
(二)交通闭塞 |
(三)灾害多发 |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生活水平 |
小结 |
第二章 贫穷的本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减贫实践及其失败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解构与重构 |
(一)土地改革与道路选择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技术革命” |
(三)技术赋能 |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革命:穷富拉平 |
第一节 昔阳旧貌 |
(一)人口与土地 |
(二)农民生活 |
(三)生态环境 |
(四)农民与农业 |
第二节 土改过程 |
第三节 土改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革命:提高产量 |
第一节 组织起来与学习技术 |
第二节 技术革新的路径 |
(一)培育良种 |
(二)合理种植 |
(三)改良土质 |
(四)工具改革 |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张力 |
小结 |
第五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
第一节 “秃岭”遇“山洪” |
第二节 水利建设 |
(一)改造“三跑田”与闸沟垫滩 |
(二)修建水库 |
(三)治河与打井 |
(四)机电灌溉 |
第三节 水利工程与粮食增产 |
第四节 治水与“育人” |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第一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实践 |
(一)土壤改良 |
(二)良种培育 |
(三)密植与管理 |
(四)水利灌溉 |
(五)道路与运输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
小结 |
第七章 减贫的微观史研究——井沟村 |
第一节 井沟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默汉”的消逝 |
第三节 “井沟学大寨,大寨帮井沟” |
第四节 机械灌溉 |
第五节 减贫的效果 |
小结 |
第八章 昔阳县减贫的成就及历史地位 |
一、集体化时期昔阳县取得的历史成就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昔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4)河南省兰考县“除三害”研究(1961-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成果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兰考县“三害”的形成与影响 |
一、20世纪50年代兰考县的基本状况 |
(一)兰考县的自然环境 |
(二)兰考县的社会面貌 |
二、“三害”形成的原因 |
(一)黄河故道与异常的气象因素 |
(二)不合理的建设政策与措施 |
三、“三害”的影响 |
(一)生态环境恶化 |
(二)播种困难,粮食减产 |
(二)人口外流,社会问题严重 |
第二章 兰考县“三害”治理的初步探索(1961年——1963年8月) |
一、政府对“三害”初步反应 |
(一)政府对“三害”的认知与反应 |
(二)组织建构与政策贯彻 |
二、“三害”的初期治理 |
(一)“三害”治理方法的初期探索 |
(二)初期治理收效甚微 |
(三)焦裕禄着手“三害”治理 |
第三章 兰考县“三害”治理的继续探索(1963年8月——1965年) |
一、“三害”治理的准备工作 |
(一)排查摸底 |
(二)制定规划——以风沙为例 |
(三)宣传教育与政治动员 |
二、“三害”治理的具体实践 |
(一)风沙:人工治沙与生态防沙 |
(二)内涝:拆除阻水工程与修建水利工程 |
(三)盐碱:排涝治碱与其他治碱 |
三、典型的树立与治理的再推进 |
(一)模范的树立与经验的推广 |
(二)以康砦大队为例的个案研究 |
第四章 兰考县“除三害”运动的评价 |
一、“三害”治理的成效及不足 |
(一)“三害”治理获得初步成功 |
(二)“三害”治理的不足 |
二、兰考“三害”治理的反思及其展望 |
(一)兰考“三害”治理的反思 |
(二)兰考“三害”治理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个体化”到“集体化”、“机械化”: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1945-197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 |
第三章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改革初探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79-1995)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实现农业“第一次飞跃” |
一、“包、定、奖”责任制的恢复与改进 |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广 |
三、家庭农场掀起农业生产关系改革高潮 |
第二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 |
一、第一批农业现代化试点的建立 |
二、垦区科研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三、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四章 “规模化”、“产业化”与“科教兴农”:改革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96-2012) |
第一节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探索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稳步推进 |
二、新的土地承包制度的陆续出台 |
三、农业产业化局面的逐渐形成 |
第二节 科技引领下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一、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提出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的实施 |
三、“科教兴农”战略的纵深发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五章 以“规模化”和“科技兴农”为核心:改革全面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2013-至今)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冲刺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部署 |
二、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
三、土地承包制度的逐渐完善 |
第二节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
一、“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落实 |
二、“藏粮于地”战略的有序实施 |
三、数字农业的迅速兴起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展望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新时期展望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 |
二、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
三、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 |
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加强党对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
二、坚守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 |
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文献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1949-1957 年 |
一、增补旧式农具 |
二、改良旧农具、推广新式农具 |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 |
四、起步阶段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1958-1965 年 |
一、开展农具改革运动 |
二、国营拖拉机站的下放与回收 |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跃进”与整顿 |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1966-1978 年 |
一、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湖北的召开 |
二、农业机械推广的三次“大会战” |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 |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1979-1984 年 |
一、调整农业机械工业 |
二、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 |
三、调整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
第二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和经营体制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 |
一、国家 |
二、集体 |
三、农户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
一、国家经营 |
二、集体经营 |
三、农户经营 |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一、国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二、集体经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三、户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
一、湖北省的自然灾害 |
二、自然灾害威胁农业生产 |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促进 |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机械推广 |
二、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推广 |
三、人民公社体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
第三节 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内在要求 |
一、满足城市和工矿人口区的粮食需求 |
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产品销售市场 |
三、有利于重工业从农业抽取发展资金 |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的建立 |
一、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
二、排灌机械工业 |
三、拖拉机及内燃机制造业 |
四、水田“三机”制造业 |
第五节 湖北省能源工业的壮大 |
一、石油工业的建立 |
二、城市电力工业的发展 |
三、农村小水电站的兴建 |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增强农业抗灾害能力 |
一、减轻旱涝灾害破坏 |
二、抑制病虫害 |
第二节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
一、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
二、能够抢季节、保农时 |
三、增加粮食产量 |
四、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
第三节 增强治理山河能力 |
一、兴修水利 |
二、促进农田改造 |
三、扩大农田面积 |
第四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一、改善种植业结构 |
二、繁荣农村副业生产 |
第五节 重塑农村劳动力市场 |
一、节省农村劳动力 |
二、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 |
三、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 |
结语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评析 |
一、成效与失误 |
二、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宏观机制及在地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组织起来:农业生产的“逐渐集体化” |
(一) 从个体经济迈向劳动互助 |
(二) “冒进-反冒进-再冒进”的规制状态 |
(三)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到来 |
三、提高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表达和实践 |
(一) 组织起来应与提高技术相结合 |
(二) 推进农业技术革新及出现的“困境” |
(三) “技术下乡”作为一种总体性事实 |
(四) 面向农业机械化:“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 |
四、新中国的显性农业革命 |
(一) 农业集体化引发新中国的显性农业革命 |
(二) 农具改造:新中国显性农业革命之一 |
(三) 消灭虫害:新中国显性农业革命之二 |
(四) 造肥施肥:新中国显性农业革命之三 |
五、结语 |
(9)西南地区山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农业机械化动态 |
1.3.2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动态 |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农业机械化理论基础 |
2.1 农业机械化内涵 |
2.2 农业机械化特点 |
2.3 农业机械化作用及意义 |
2.4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算法 |
2.5 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
2.6 本章小结 |
3.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3.1.1 农业机械化萌芽阶段1962-1965年 |
3.1.2 农业机械化实验改革阶段1966-1980年 |
3.1.3 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阶段1981-2000年 |
3.1.4 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阶段2001-至今 |
3.2 重庆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3.3 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3.3.1 农机总动力变化情况 |
3.3.2 主要农机装备情况 |
3.3.3 机械化农业作业情况 |
3.3.4 机构与政策实施情况 |
3.4 重庆市农业机械发展存在问题 |
3.5 影响农业机械化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 |
3.5.1 假说的提出 |
3.5.2 模型的建立 |
3.5.3 模型求解 |
3.5.4 结果分析 |
3.6 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SWOT分析 |
3.6.1 优势分析(S) |
3.6.2 劣势分析(W) |
3.6.3 机会与机率分析(O) |
3.6.4 威胁分析(T) |
3.7 本章小结 |
4.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
4.1 建立健全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政策 |
4.1.1 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扶持政策 |
4.1.2 金融机构建立支农惠农机械化信贷政策 |
4.1.3 宏观调控下制定减免税负政策 |
4.1.4 建立适宜的农机保险制度 |
4.2 建立法律法规制度保障 |
4.3 加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 |
4.4 深化农机结构性改革,增强公共管理水平 |
4.4.1 改革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 |
4.4.2 增强管理水平 |
4.5 鼓励多种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 |
4.6 建立适宜农机生产发展的环境 |
4.6.1 因地制宜推动适度规模化生产 |
4.6.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4.6.3 推进可持续农业机械化发展 |
4.7 本章小结 |
5.案例分析 |
5.1 以万州区响水镇为例,针对农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5.2 以龙沙镇红鹤村为例,推行机械化发展循环农业 |
5.3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附录 |
Matlab程序 |
调查问卷 |
致谢 |
随笔 |
(10)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资料介绍 |
五、概念说明 |
六、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传统时期的邢西山区状况 |
第一节 邢西山区的社会生态 |
第二节 邢西山区的资源开发 |
第三节 生态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战争状态下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组织起来,生产度荒 |
第二节 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农业 |
第三节 以副补农: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副业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小结 |
第三章:山区建设的起步:合作化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必须解决粮食问题:农业 |
第三节 植树造林,绿化山区 |
第四节 多种经营 |
第五节 从沟谷治理到综合治理:合作化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大跃进"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在山区:邢西山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 |
第三节 山区农业大跃进 |
第四节 多种经营与社队企业 |
第五节 大造林:大跃进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第六节 山区农村电气化的初步尝试 |
小结 |
第五章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调整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山区建设方针的形成 |
第二节 一手抓川:修滩地 |
第三节 下楼出院:山区的半机械化工具改革 |
第四节 一手抓山: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战天斗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山区建设方针的确定 |
第二节 向山要地:综合治理英谈沟 |
第三节 向河要地:决战南河滩 |
第四节 建设高标准大寨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第五节 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掘:多种经营 |
小结 |
第七章 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 |
第二节 科技初进太行山 |
第三节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
第四节 办企业,跨小康 |
第五节 新世纪,再创业 |
第六节 集体化道路的坚守者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集体化时代的邢西山区建设所留下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发展我县农业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论略[J]. 李忠明,陈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02)
- [2]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D]. 贾保营. 山西大学, 2021(12)
- [3]衡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任静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4]河南省兰考县“除三害”研究(1961-1965年)[D]. 陈帅帅. 河南大学, 2020(02)
- [5]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D]. 王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D]. 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7]“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新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宏观机制及在地化实践[J]. 常利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9]西南地区山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D]. 岳以翛.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
- [10]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D]. 邓群刚. 南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