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旺[1](2020)在《液氮改性活性炭的吸氡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氡(222Rn)是天然放射性气体,是人类所受天然辐照的主要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氡及其子体是人类罹患肺癌的第二大诱因。为了人们生命健康,在建筑室内、矿道、地下设施等氡水平较高的场所,需要进行氡的防控。常见防氡方法包括通风降氡、墙面涂料阻氡、吸附过滤除氡。在一些不便于通风的场所内,通过吸附滤除降低局部空间的氡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降氡手段。这种吸附除氡装置在设计时,设备处理能力、体积等受限于吸附材料的吸氡性能。本研究基于吸氡性能优异的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期得到一种更高效的吸氡材料。本文以液氮为改性手段,设计了液氮浸泡改性、液氮浸泡蒸发并行改性、低温氮气冲洗改性三种改性方案,分别探讨了液氮浸泡时间、液氮浸泡蒸发次数以及低温氮气冲洗时间与改性效果的关系,并且优选测量吸附系数的静态法作为吸附材料吸氡性能的测量方法,对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得测量结果更能反应材料吸氡能力的真实情况。结果吸氡表明,连续液氮浸泡蒸发4次的活性炭改性效果最好,其动力学吸附系数K(L/g)较原料提高了30%以上。初步分析了性能提高的原因,拍摄了改性前后样品的扫描电镜,电镜图像显示液氮浸泡蒸发4次的活性炭表面裂纹明显增多。并对样品进行了N2吸附-实验脱附分析其孔结构和孔径分布。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总孔容并未发生太大改变性,0.54nm孔径的微孔数目增加与吸氡性能变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液氮浸泡4次改性样品该孔径微孔的比表面积提高了20%以上。在液氮浸泡蒸发改性的基础上尝试了大规模生产实验,设计了用于大规模改性活性炭的实验平台,初步扩大实验将活性炭单次改性条件等比例的放大,结果4次浸泡蒸发后活性炭的吸氡能力提高了17%,低于小规模改性实验的吸氡性能提升。大规模改性中环境的温湿度、气压等外部条件对液氮改性造成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液氮改性活性炭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改性周期短、成本较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方孟,张新军,曹志勇,周少贤[2](2017)在《活性炭对土壤氡吸附饱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选用六组不同类型的活性炭,通过室外对土壤氡的吸附饱和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低射气土壤氡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活性炭对土壤氡的吸附饱和时间不同,均远小于30 d,吸附性能较好的椰壳活性炭在第八天即达到吸附饱和;不同类型活性炭的吸附饱和浓度差异也较大。因此,在低射气区进行活性炭吸附氡气测量时,应选择小粒径的椰壳活性炭作为吸附载体。
欧阳琦[3](2014)在《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研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用于测量土壤氡浓度的仪器大多为FD-3017,其采用主动抽气法,这种方法测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很大,只能进行单次测量,而且是半定量测量,不能进行土壤氡浓度的连续监测。研制出快速、可靠的土壤氡浓度测量仪器,可以提高室内氡污染预防手段以及污染源项评价方法、改善人们的居室环境、保护人身健康、推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减少因地震造成人们的财产损失和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本论文研制一台基于静电收集法的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双室即土壤氡采样室和测量室,将采样室埋入地下所测深度,通过软管与测量室相连,使氡气在收集室和测量室中形成循环,当采样室的氡浓度和土壤的氡浓度达到平衡时开始测量,所测浓度即土壤氡浓度,本文从理论阐述了静电收集法测氡和双室法测量土壤氡浓度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仪器采用STC12C系列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测量的控制和数据的处理、存储,通过实验初步地研究了测量室的形状大小对仪器探测效率的影响,以及对双室的结构与尺寸进行设计和优化。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采用温湿度修正、短周期测量218Po残留的迭代修正方法。仪器在高浓度测量时稳定性表现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因为土壤氡浓度比较高,所以本论文研制的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满足实际测量需求,现场比对结果双室测量土壤氡浓度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研制实现对土壤氡浓度的连续测量,为土壤潜势氡浓度测量仪器的研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谈成龙[4](2006)在《一种新的微机化活性炭吸附氡测量系统》文中研究表明
滕吉文[5](2005)在《中国地球物理仪器和实验设备研究与研制的发展与导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的科学.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观测与实验仪器和设备乃是在地球物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前哨”.为此,在我国地球物理学领域里,在对仪器和设备的研究中必须转变观念,即在引进技术,仿造和合作研制的基点上发展自己的研究与研制体系,并在不断深化的进程中,逐步开创中国地球物理仪器研究和研制的新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并具有独立主权和品牌的地球物理仪器及设备的创新研究和研制体制,进而开拓新市场,走向世界,并独立于世界科技之林.
汤三星[6](2004)在《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文中提出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是由便携式工控机支持的用于测量活性炭吸附氡子体γ的高科技新产品:本文介绍了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与使用方法.
陆其鹄,孙进忠[7](2004)在《发展技术,增强基础——地球物理仪器国际化与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200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物理仪器国际化问题”(4月)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8月)两个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大量论文,展示了目前我国先进的地球物理仪器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方面的应用成
二、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论文提纲范文)
(1)液氮改性活性炭的吸氡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活性炭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化学改性 |
1.2.2 物理改性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氮改性活性炭的方案研究 |
2.1 液氮改性可行性 |
2.2 改性方案的设计 |
2.2.1 液氮浸泡改性 |
2.2.2 液氮浸泡与蒸发并行改性 |
2.2.3 低温氮气冲洗改性 |
2.3 小结 |
第3章 改性活性炭的吸氡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3.1 吸附方法的选择 |
3.1.1 动态吸附法 |
3.1.2 静态吸附法 |
3.2 仪器与设备 |
3.2.1 氡源 |
3.2.2 吸附罐的选择 |
3.2.3 恒温装置的选择 |
3.2.4 测氡仪器的选择 |
3.3 测量步骤 |
3.4 吸附系数K的计算和改进 |
3.5 小结 |
第4章 液氮改性活性碳的实验研究 |
4.1 吸附材料吸氡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与分析 |
4.2 微观形貌表征分析 |
4.2.1 扫描电镜图像 |
4.2.2 电镜结果分析 |
4.3 活性炭孔结构和孔径分布 |
4.3.1 氮气脱附-吸附等温曲线 |
4.3.2 活性炭的孔结构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初步扩大改性实验研究 |
5.1 扩大实验研究设计 |
5.2 扩大实验装置与方法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活性炭对土壤氡吸附饱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试验器材设备 |
2.1 γ谱仪 |
2.2 采样器 |
2.3 活性炭 |
3 活性炭吸附方法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变异系数 |
4.2 累积吸附效果 |
4.3 氡浓度累积拟合曲线 |
5 结论 |
(3)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氡浓度测量方法 |
1.2.2 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现状 |
1.2.3 测氡仪采用的探测器的现状 |
1.2.4 湿度对静电收集法连续测氡仪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理论模型 |
2.1 土壤氡分布理论 |
2.2 测量氡浓度的静电收集法 |
2.2.1 静电收集法测量氡浓度计算 |
2.2.2 迭代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 |
2.2.3 转换因子的计算方法 |
2.2.4 温湿度修正方法 |
2.3 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理论模型 |
2.4 小结 |
第3章 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硬件设计与制作 |
3.1 测量室和采样室 |
3.2 离子注入型半导体探测器 |
3.3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 |
3.4 主放大器电路 |
3.5 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
3.6 控制电路 |
3.6.1 微控制器简介 |
3.6.2 电压转换电路 |
3.6.3 控制电路其他部分 |
3.7 仪器样机 |
3.8 小结 |
第4章 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软件设计 |
4.1 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系统软件 |
4.2 主程序 |
4.3 LCD12864 显示驱动模块 |
4.4 PCF8563 时钟芯片驱动模块 |
4.5 AM2302 湿敏电容数字温湿度驱动模块 |
4.6 EEPROM 储存模块 |
4.7 人机交互模块 |
4.8 数据处理模块 |
4.8.1 温湿度修正程序 |
4.8.2 氡浓度计算程序 |
4.9 小结 |
第5章 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参数确定及实验验证 |
5.1 仪器硬件的安装与调试 |
5.1.1 仪器硬件的安装 |
5.1.2 测氡仪的测量室收集电压的调节 |
5.1.3 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单道阈值电压的确定和调节 |
5.2 测量室的优化设计及确定 |
5.2.1 测量室的优化设计 |
5.2.2 测量室的确定 |
5.3 仪器相关参数的确定 |
5.3.1 迭代修正系数验证 |
5.3.2 静电收集电压的确定 |
5.3.3 转换因子的确定 |
5.3.4 温湿度修正系数的确定 |
5.3.5 采样室氡浓度平衡时间 |
5.3.6 220Rn 甄别实验 |
5.4 仪器性能测试 |
5.4.1 仪器响应时间分析 |
5.4.2 氡室内的比对实验 |
5.5 现场实验 |
5.5.1 现场的比对实验 |
5.5.2 等时间间隔方法的实验验证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中国地球物理仪器和实验设备研究与研制的发展与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中国地球物理仪器和实验设备研究与研制的现状和问题 |
1.1 中国地球物理仪器的研究与研制曾经有过的辉煌 |
1.1.1 天然地震仪 |
1.1.2 人工源地震仪 |
1.1.3 重力仪 |
1.1.4 磁力仪 |
1.1.5 放射性矿物探测仪 |
1.1.6 电法观测及井下地球物理观测仪器 |
1.1.7 大地电磁测深仪 |
1.2 为什么近些年来中国地球物理仪器与实验设备在衰退 |
1.2.1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提高自己的水平与时尚 |
1.2.2 中国自制仪器和实验设备, 己到了必须给予支持和经费投入的时候 |
1.3 中国地球物理仪器研究与研制向何处去 |
2 地球物理学的本质与内涵 |
2.1 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差异 |
2.2 对中国地球物理仪器研究与研制的思考 |
3 结 语 |
(6)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用途 |
2 结构 |
3 原理 |
3.1 仪器计数脉冲的形成 |
3.1.1 光电脉冲的生成 |
3。1.2计数脉冲的形成 |
3.2 仪器计数测量采集 |
3.2.1 计数测量的实现 |
3.2.2 有关测量程序操作的说明 |
4 使用条件 |
5 主要技术性能 |
6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6.1 仪器安装 |
6.2 仪器使用步骤 |
6.3 仪器标定用标准源和计算 |
6.4 活性炭样品的活度计算 |
6.5 注意事项 |
7 结论 |
四、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论文参考文献)
- [1]液氮改性活性炭的吸氡性能研究[D]. 王中旺. 南华大学, 2020(01)
- [2]活性炭对土壤氡吸附饱和性能研究[J]. 方孟,张新军,曹志勇,周少贤.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7(04)
- [3]双室法土壤氡浓度测量仪的研制[D]. 欧阳琦. 南华大学, 2014(02)
- [4]一种新的微机化活性炭吸附氡测量系统[J]. 谈成龙.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06(01)
- [5]中国地球物理仪器和实验设备研究与研制的发展与导向[J].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02)
- [6]PC—2000型活性炭氡测量仪[J]. 汤三星.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04)
- [7]发展技术,增强基础——地球物理仪器国际化与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研讨会综述[J]. 陆其鹄,孙进忠.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