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品牌,选择健康第一 2001年北京地区复合木地板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关注品牌,选择健康第一 2001年北京地区复合木地板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注品牌 首选健康 2001年度北京地区复合木地板市场调查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一玮[1](2017)在《浅析网络财经新闻标题汉译中的超文本因素 ——以环球网财经频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网络财经新闻的翻译可谓是愈加重要。优秀的网络财经新闻译文可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当前的经济政策和形势,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选择与决定。而作为新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新闻标题,其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本研究以超文本概念为理论指导,以笔者在环球网财经频道翻译的50篇英语财经新闻为语料,重点研究了网络财经新闻标题的具体编译技巧以及影响译者选取编译技巧的超文本因素。基于作者的翻译实践,本文首先从词汇、句式、修辞等层面提出三大编译技巧,即增译、减译以及换译。并且在每个编译技巧后加入一个或多个环球网财经新闻的实例,以便更好地进行解释说明。其次,以法国文学理论家简奈特首次提出的超文本概念作为理论指导,本文归纳总结了影响网络财经新闻标题编译的四大主要超文本因素:中西方不同写作范式、网络新媒体特点、媒体要求以及读者期待视野。本研究基于作者的翻译实践。所提出的翻译技巧可望对网络财经新闻标题编译产生实践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财经新闻编译的整体水平。

桑丹[2](2017)在《川西地区典型花海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地区地域环境特殊,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数量众多的花海景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问调查、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以川西地区不同类型的典型花海景观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川西地区花海的景观特色。针对川西地区花海景观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前期的资料搜集与文献研究,提出花海及花海景观的明确定义,对花海进行系统分类,共分为4大类12小类,并总结出每一类花海景观的特点及其差异性。在后期详实调研基础上,总结出区域内的花海观赏点42个,以成都平原分布较为集中,川西高原和川西草原地区分布较稀疏;观赏季以春夏秋为主,平原地区以人工花海为主,高原地区以自然花海为主等。(2)选取金川高原雪梨花海、若尔盖花湖高原湿地花海、茂县九顶山高原草甸花海、崇州重庆路油菜花海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花海景观的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季相特色以及典型节点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各个案例的景观特色总结以及发展对策的提出,探寻不同类型花海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提出川西地区花海景观营建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规划,为川西地区的花海景观建设带来指导性的意义。围绕花海景观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建议,以期为今后四川及国内外其他地区的花海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意义。

李岩[3](2016)在《洁福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商业项目建设蓬勃发展,建材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PVC地板行业也进入了白热化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等都给各大PVC地板厂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洁福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PVC地板供应商,不断创新研发,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也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始终保持产品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但也受到了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欧美企业相继在中国投资建厂,替代产品越来越多,国产品牌技术生产越来越稳定、市场上的恶劣的低价竞争等等都需要公司及时来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本文根据现代营销理论来分析洁福PVC地板的营销环境、营销战略,并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战略。首先,通过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洁福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我们看到PVC塑胶地板市场是典型的行业市场,既面临与其他地材的竞争,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品牌之间的竞争。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洁福塑胶地板的SWOT战略分析矩阵,通过对洁福塑胶地板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来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再次,详细制定出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渠道策略以及差异化服务等差异化营销策略体系。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来确保营销策略能够顺利执行,并最终实现营销战略目标。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PVC地板行业,谁先把握准了PVC地板的市场竞争、需求及消费者倾向等的演变趋势,并以此分析制订出相应的营销战略,谁就能抢先推进企业现代化组织形式构建和不断完善,就能抢占新型塑胶地板营销模式的市场制高点,就能抢先抓住市场机会,反之市场份额被逐步减少直至被市场淘汰。希望通过本文对洁福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使企业决策者对现在面临的形势有一个系统、清晰的把握,能及时制订出适合的营销策略来使洁福公司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巨茜[4](2015)在《木地板生态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核算重点林产品生态足迹和定量评估林业相关行业生态资源利用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采用文献收集、调研访谈、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计算木地板与原材料的转换系数、构建木地板生态足迹核算模型,计算近10年间我国木地板产业生态足迹和评估其林地资源占用,并探讨影响生态足迹的科技、政策、人口和经济因素。结果表明:(1)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等3类主要木地板与原木之间的转换系数Ti分别是0.048、0.061和0.088(m3原木当量/m2木地板);(2)基于不同年份各类木地板的产量比例,计算了2003至2013年木地板与原木之间的转换系数,介于0.0537至0.0779之间,平均值为0.0667,也就是生产1 m2的木地板需要消耗0.0667m3原木;(3)木地板生态足迹核算模型为:EF(∑/∑)?P?r/W/A,EC W?r?y,其中EF表示生态足迹,EC表示生态承载力,pi是木地板产量比例,P是木地板产量,W是木材产量,A是木材生产面积,r是均衡因子,y是产量因子;(4)我国人均木地板的生态足迹由2003年的0.0171 hm2增长至2013年的0.125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在0.14至0.16 hm2之间波动;(5)木地板转换系数、林地均衡因子与林地产量因子直接决定了木地板生态足迹,这些系数与因子主要受到林业政策及科技水平等因素影响;(6)近10年间,我国年人均商品房销售面积、年人均房屋新开工面积与年人均木地板生态足迹均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由此可知,各类木地板与原木之间的转换系数有较大差异;木地板转换系数的计算为相关产业生态足迹评估提供了新方法;目前,我国木地板产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盈余值不断递减;木地板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林业政策、科技水平等内部因素,以及房地产业发展、GDP增长等外部因素。

杨林[5](2015)在《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创造过程与生成机制研究 ——以天津空港航空产业联盟为例》文中提出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组织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现有研究往往是基于单个组织展开研究,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于独立个体的知识创造,鲜有对跨组织合作中知识创造问题的探究。鉴于知识创造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的不足,本文把研究的焦点于跨组织合作项目中,对合作项目的知识创造现实展开研究,以期通过这项研究发现合作创新中的一般规律。这将有助于拓宽对知识创造方式和知识创新主体的认识,促进组织更有效的合作,进而通过合作产生更多的创新价值。本文以Nonaka和Takeuchi(1995)的组织知识创造理论模型为基础,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和分层回归分析研究了合作项目中新技术知识创造,所用到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数据来自于天津空港航空产业创新联盟,通过现实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归纳,研究得出跨组织合作创新项目的知识创造模型。本研究对六个合作创新项目展开了案例分析,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为了检验不同因素和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这几个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把21个项目分成了高、中、低三种水平的知识创造项目组别,并对比了其中的高、低知识创造项目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合作主体的创新意图和成员多样性对合作创新项目的知识创造具有显着作用;另外,当合作创新的参与者对合作目标较为明确,且合作创新者较为关注外部环境时,则对产生高水平的知识创造将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成合作创新的成功。与已有研究不同,内在的创新张力(创新的积极情绪)、冗余资源和创新的自主性在合作创新方面的表现却不够显着。本研究证实了在跨组织的知识创造和单个的组织环境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可知,组织的知识创造理论也是权变的,需要根据特定的组织情境展开。组织要想成功的合作创新项目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姜佳含[6](2014)在《阿姆斯壮新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文中指出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和企业相匹配的营销策略,能够迅速和有效的影响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商业地产的开发、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给PVC地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阿姆斯壮公司一直是PVC行业的标准制定者以及生产研发销售的领导者,伴随着国内建材业竞争日趋激烈,怎样保持领先扩大这样的优势是需要和值得我们谨慎研究和考量的。本文将在阿姆斯壮公司产品即将国产化的大背景下,针对新产品如何制定更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展开讨论。首先,通过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阿姆斯壮公司即将上市的新产品所面临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我们看到PVC地材市场是典型的行业市场,面临着激烈的品类竞争,即PVC地材与其他地面材料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品牌竞争。其次,通过构建阿姆斯壮PVC地材的SWOT战略分析矩阵,通过对阿姆斯壮PVC地材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来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再次,对PVC地材产品进行了市场细分以及购买者行为的分析,通过4P理论为阿姆斯壮公司的市场经营及运作提出建议,详细制定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等营销策略体系。最后,提出了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来确保营销策略能够顺利执行,并最终实现营销战略目标。希望通过对阿姆斯壮公司新产品的营销策略的研究,使企业决策者对整个新产品营销过程有一个系统、清晰的把握,这不仅对阿姆斯壮公司具有极其现实的操作意义和指导作用,更是所有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中所面临和应该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文能提供些许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周伟忠[7](2011)在《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济南市木地板产品顾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木地板产业在我国有了快速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木地板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顾客消费观念的转变,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木地板企业的关注。我国作为木地板生产和销售大国,对于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还很欠缺,还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可操作性的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和测评指标体系。本文分析了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对于企业和顾客的重要意义,对木地板产业发展研究和国内外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本文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上,分析了木地板顾客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在分析了经典的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试验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以济南市木地板顾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样本调查数据,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初步检验,提出了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探索模型。通过大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最终模型。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偏相关分析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质量和信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数据具有很高的拟合性,大多数研究假设得到了数据的验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建议。最后,本文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主要有木地板产品质量感知、感知价值和服务质量感知都与顾客满意度正相关;木地板产品的品牌形象与顾客满意度正相关;期望与顾客满意度呈微弱负相关;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对顾客忠诚起决定性作用;不同消费者群体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存在差异等,希望能对木地板生产企业在提升顾客满意度方面有所帮助,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张占贞[8](201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越来越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东北国有林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把产业集群作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模式对提高东北国有林区经济竞争力十分迫切。本文从国有林区的特点出发,以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为切入点,以组织生态理论、演化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工具,研究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结构,通过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各要素系统的功能及要素系统间关系的分析,从内在机理上刻画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演进阶段和动力机制。同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进行了识别、对其演进阶段进行了测度,以上研究拓展了林业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绪论和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首先,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进行了介绍。其次,在对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界定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该系统要素、系统结构及平衡条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内容为国内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经验借鉴。以国内外典型林产业集群为例,总结归纳出产业集群演进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提出了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演进与成长研究的启示和借鉴。第三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与演进影响因素分析。首先,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入手,分析了林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其次,从集群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系统视角选择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指标,并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第四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分析。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化生命周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升级转型或迁移衰亡;其次,基于生命周期的划分,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不同演进阶段的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再次,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网络化过程:企业无组织简单集聚-企业间纵向联结-集群中企业横向联结-集群企业分工模块化-集群企业网络化;最后,以吉林敦化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为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根据林业统计资料,利用标准区位商系数和产业波及效果系数识别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利用行业集中度、产业区域集聚度测定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演进阶段,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选择和对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最后,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成长对策。在前述对国内外典型林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成长现状,构建了资源禀赋挖掘、龙头企业带动、园区依托、专业市场带动、多种经营主导、林业合作组织带动和森林旅游引导等成长模式,并从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系统视角,提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成长对策。

张燕[9](2011)在《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世纪,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作为以木材资源为主要原料的人造板产业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人造板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木材资源短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下、人造板产业集中度较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等已成为人造板产业发展的“瓶颈”。面对这种木材资源短缺、市场需求旺盛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态势,开发新资源、研发新的替代品,已成为当务之急。农村生物质农作物剩余物(秸秆、稻草、麦杆)资源丰富、综合利用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可再生纤维原料,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节材代木、保护环境、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产业也是国家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的重要延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资源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新兴增长点,又是缓解资源紧缺状况、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尚处于起步期,许多农作物秸秆板企业仍处于起步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践刚刚起步,农作物秸秆板的理论研究更是滞后于生产实践。相关的理论研究更多集中于生产技术层面,且很少有突破性的生产技术研究。而对于能够为该产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的产业化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乏善可陈,无法为产业与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办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依据相关产业经济理论,以环境—企业—产业为主要分析研究路线,将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放在人造板产业发展中,并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思考与分析,根据环境及主导因素提炼产业发展动因。并将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作为连接环境现状与企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根据产业发展模式、动力因素对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般建议,进而提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1+1”模式。通过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内外部环境—动力因素—企业战略—发展模式研究,本文在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理论界提出了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并创造性地由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内外部环境及相关影响因素构建起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模式,以期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郑明亮[10](2010)在《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木材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工业,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代表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的人造板产业,近几年由于国内外木材市场的扩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消费国和出口国,为国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木材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因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其生态特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无序和恶性竞争导致的非持续发展现象凸现。但是,也有个别地区通过发挥区域、产业、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了产业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强的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论文在对国内外区域木材加工业发展沿革和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木材工业存在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结合专家建议和典型企业调查,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我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宏观环境竞争因素、中观产业发展战略竞争因素和微观企业绩效水平竞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包含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的“轮—辕”竞争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因素、产业战略发展因素和企业绩效水平因素。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要素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二级指标要素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后论文运用我国国家统计年鉴和各区域统计年鉴2001-2008年的数据和资料,对我国区域木材工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本研究认为:区域木材加工业竞争力主要由区域经济实力、区域发展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区域木材加工产业战略发展能力和企业绩效水平六大要素构成,产业竞争力呈现出高级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和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层次性。实现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是以循环经济为宗旨,发挥区域高级产业要素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培植区域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发展极和发展带。研究成果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防止产业竞争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具有参考价值。论文对竞争力影响因素多角度的研究,拓宽了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视野,“轮—辕”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发展了木材行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二、关注品牌 首选健康 2001年度北京地区复合木地板市场调查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品牌 首选健康 2001年度北京地区复合木地板市场调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网络财经新闻标题汉译中的超文本因素 ——以环球网财经频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Motivation
1.2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 THEORETICAL BASIS
2.1 Studies on Business News Trans-editing
2.2 Studies on News Headline Trans-editing
2.3 Genette's Concept of Paratextual Elements
2.4 Development of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CHAPTER Ⅲ ONLINE BUSINESS NEWS HEADLINE TRANS-EDITING TACTICS
3.1 Addition
3.2 Deletion
3.3 Substitution
3.4 Summary CHAPTER Ⅳ ANALYSIS OF THE MAJOR PARATEXTUAL ELEMENTS INONLINE BUSINESS NEWS HEADLINE TRANS-EDITING
4.1 Difference in the Mode of Writing
    4.1.1 Difference in Using of Words
    4.1.2 Difference in Language Style
    4.1.3 Difference in Content
4.2 Online Media Characteristics
4.3 Requirements from Huanqiu Website as a Patronage
4.4 The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Source Texts APPENDIX 2: Target Texts APPENDIX 3: Interview Question Outline APPENDIX 4: News Headlines

(2)川西地区典型花海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花卉
        1.2.2 花海
        1.2.3 花海景观
    1.3 花海景观相关研究进展
        1.3.1 花海景观起源研究
        1.3.2 花海景观植物材料研究
        1.3.3 花海的景观营造研究
        1.3.4 花海景观产业及发展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
        1.7.2 案例研究
        1.7.2.1 前期准备
        1.7.2.2 实地调查
        1.7.2.3 数据处理
    1.8 研究技术路线
2 花海景观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2.1 花海景观的构成要素
        2.1.1 景观要素
        2.1.1.1 花卉
        2.1.1.2 地形
        2.1.1.3 水体
        2.1.1.4 其他各类设施
        2.1.2 文化要素
    2.2 花海景观的特点
        2.2.1 主题性
        2.2.2 艺术性
        2.2.3 生态性
    2.3 花海景观的功能
        2.3.1 生产生活
        2.3.2 观赏游憩
        2.3.3 科普教育
        2.3.4 活动体验
    2.4 花海景观的分类及特点
        2.4.1 花海景观的分类原则
        2.4.1.1 差异性原则
        2.4.1.2 多样统一原则
        2.4.1.3 尺度原则
        2.4.2 按人工化程度分类
        2.4.2.1 人工花海
        2.4.2.2 自然花海
        2.4.2.3 半人工花海
        2.4.3 按地形地貌分类
        2.4.3.1 高原山地花海
        2.4.3.2 草甸草原花海
        2.4.3.3 平原盆地花海
        2.4.3.4 丘陵山地花海
        2.4.4 按照群落结构分类
        2.4.4.1 复层群落式花海
        2.4.4.2 单一种群式花海
        2.4.5 按功能类型分类
        2.4.5.1 农业生产类
        2.4.5.2 花卉基地类
        2.4.5.3 景区观光类
        2.4.6 花海景观的分类总结
3 川西地区花海资源概况
    3.1 资源概况
        3.1.1 高山花卉植物资源丰富
        3.1.2 天然湿地环境基础良好
        3.1.3 复合花海景观独具特色
        3.1.4 平原盆地花卉基地众多
    3.2 资源分布
        3.2.1 川西平原区域
        3.2.2 川西山地区域
        3.2.3 川西草原区域
    3.3 分布特点
        3.3.1 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地域特征显着
        3.3.2 平原盆地集中分布,高原山地呈散点分布
        3.3.3 平原以人工花海为主,高原山地以自然花海为主
4 典型案例研究
    4.1 金川高原雪梨花海景观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资源概况
        4.1.3 景观分析
        4.1.3.1 种类组成
        4.1.3.2 观赏特点
        4.1.3.3 群落结构
        4.1.3.4 空间布局
        4.1.3.5 季相特色
        4.1.3.6 典型节点
        4.1.4 景观特色总结
        4.1.4.1 地域特征显着
        4.1.4.2 观赏周期长
        4.1.4.3 种植规模大
        4.1.5 发展对策
        4.1.5.1 深入挖掘第三产业
        4.1.5.2 开发多元化衍生品
        4.1.5.3 开辟新的种植模式
        4.1.5.4 文化创意品牌的融入
    4.2 若尔盖花湖沼泽湿地花海景观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景观分析
        4.2.2.1 植物种类
        4.2.2.2 植物生活型
        4.2.2.3 群落结构
        4.2.2.4 季相特色
        4.2.2.5 空间类型
        4.2.3 景观特色总结
        4.2.3.1 沼泽类型丰富多样
        4.2.3.2 季相色彩对比突出
        4.2.3.3 自然风光与人工设施的融糅
        4.2.3.4 多重感官的体验与欣赏
        4.2.4 发展对策
        4.2.4.1 旅游产品体系提升
        4.2.4.2 加强湿地科普推广
        4.2.4.3 湿地生态的长期维护
    4.3 茂县九顶山西坡高原草甸花海景观
        4.3.1 研究区概况
        4.3.2 景观分析
        4.3.2.1 植物种类
        4.3.2.2 植株株型
        4.3.2.3 群落结构
        4.3.2.4 季相特征
        4.3.3.5 典型节点
        4.3.3 景观特色总结
        4.3.3.1 景观层次的差异性
        4.3.3.2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4.3.3.3 花海景观的低维护性
        4.3.4 自然草甸的启示
        4.3.4.1 地形地貌的启示
        4.3.4.2 垂直结构的启示
        4.3.4.3 群落外貌的启示
        4.3.4.4 季节动态的启示
        4.3.5 发展对策
        4.3.5.1 资源现状
        4.3.5.2 开发及建议
    4.4 崇州重庆路油菜花海景观
        4.4.1 研究区概况
        4.4.2 发展概况
        4.4.2.1 背景分析
        4.4.2.2 景观定位
        4.4.2.3 发展现状
        4.4.3 景观分析
        4.4.3.1 按照地形地貌分类
        4.4.3.2 按旅游线路分类
        4.4.3.3 按林盘要素分类
        4.4.4 景观特色总结
        4.4.4.1 契合时代的发展特征
        4.4.4.2 保存完整的林盘格局
        4.4.4.3 特色手工业文化传承
        4.4.5 发展对策
        4.4.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4.4.5.2 扩大区域宣传影响力
        4.4.5.3 优化营销战略和体系
    4.5 川西地区花海景观特色总结
5 川西地区花海景观营建模式及发展规划
    5.1 项目选址
        5.1.1 依托自然资源优势
        5.1.2 注重基址外部环境
        5.1.2.1 项目定位
        5.1.2.2 市场潜力
        5.1.2.3 人才储备
        5.1.3 把控政府政策导向
        5.1.4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5.2 景观规划设计
        5.2.1 主题定位
        5.2.1.1 景区观光主题
        5.2.1.2 农家休闲主题
        5.2.1.3 森林游憩主题
        5.2.1.4 草原游牧主题
        5.2.2 景观营造
        5.2.2.1 地形的营造与处理
        5.2.2.2 场地功能分区与设计
        5.2.2.3 交通游线协调与组织
        5.2.2.4 花卉品种选择与搭配
        5.2.2.5 色彩搭配与组合
        5.2.2.6“海”的效果营造与表达
        5.2.3 花期设计
        5.2.3.1 突出春秋季花海
        5.2.3.2 适时延长花期
        5.2.3.3 景观季相营造
        5.2.4 节庆烘托
        5.2.4.1 地域特色的节庆赏花活动
        5.2.4.2 旅游景区四季赏花节庆
        5.2.4.3 政府引导的全域赏花节庆
    5.3 后期运营及管理
        5.3.1 品牌打造
        5.3.2 营销策略
        5.3.3 养护管理
    5.4 川西地区花海景观可持续发展规划
        5.4.1 野生花卉的推广应用
        5.4.2 注重木本花海的营造
        5.4.3 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5.4.4 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资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6.1.2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
        6.1.3 营建规划缺乏科学性
        6.1.4 科普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6.2 建议与展望
        6.2.1 合理开发区域资源优势,以点带面协调发展
        6.2.2 科学地规划种植设计,避免同质化发展趋势
        6.2.3 共性与个性的区别对待,彰显花海的个性特征
        6.2.4 重视科普教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3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川梨品种名录
附录二 若尔盖花湖湿地典型沼泽植被名录
附录三 九顶山西坡典型草甸植被名录
图表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洁福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洁福公司营销状况和分析
    2.1 洁福公司概况及生产状况
        2.1.1 洁福公司简介
        2.1.2 洁福中国公司生产状况
        2.1.3 洁福中国营销状况
    2.2 PVC地板行业发展状况
    2.3 洁福塑胶地板的营销环境分析
        2.3.1 政治法律环境
        2.3.2 经济环境
        2.3.3 技术环境
    2.4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2.4.1 行业内竞争对手
        2.4.2 替代品
        2.4.3 供应商议价能力
        2.4.4 买方议价能力
        2.4.5 潜在进入者
    2.5 企业营销环境分析---SWOT分析
        2.5.1 洁福PVC地板的竞争优势
        2.5.2 洁福PVC地板的机会
        2.5.3 洁福PVC地板的竞争劣势
        2.5.4 洁福PVC地板的竞争威胁
第三章 洁福PVC地板的营销战略及差异化策略制定
    3.1 客户需求分析及目标市场选择
        3.1.1 PVC地板客户分析
        3.1.2 PVC地板市场细分
        3.1.3 洁福PVC目标市场选择
    3.2 洁福公司的营销战略选择
    3.3 洁福公司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3.3.1 差异化产品
        3.3.2 差异化渠道
        3.3.3 差异化服务
第四章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4.1 营销人员的培养
    4.2 加强市场部作用
    4.3 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木地板生态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林业生态足迹研究综述
        1.3.1 生态足迹应用研究概况
        1.3.2 林业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1.3.3 林业生态足迹研究趋势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木地板生产与贸易基本情况
    2.1 木地板产业概况
        2.1.1 国内生产
        2.1.2 国际贸易
        2.1.3 木地板产业价格波动情况分析
    2.2 木地板原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2.2.1 木地板原材料生产情况
        2.2.2 木地板原材料贸易情况
    2.3 小结
第三章 木地板转换系数
    3.1 典型企业调研情况
        3.1.1 A企业基本生产过程及数据分析
        3.1.2 B企业基本生产过程及数据分析
        3.1.3 典型企业调研情况分析
    3.2 木地板转换系数计算
        3.2.1 典型企业转换系数计算
        3.2.2 现有资料转换系数计算
        3.2.3 木地板转换系数计算
    3.3 小结
第四章 木地板生态足迹评估
    4.1 生态足迹方法
        4.1.1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4.1.2 参数选择
        4.1.3 数据选择
    4.2 木地板生态足迹核算模型
        4.2.1 木地板生态足迹核算模型构建
    4.3 木地板林业资源占用情况分析
    4.4 木地板生态足迹计算及趋势分析
    4.5 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
        4.5.1 数据问题
        4.5.2 模型构建
        4.5.3 其他因素
    4.6 小结
第五章 木地板生态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5.1 内部因素
    5.2 外部因素
        5.2.1 影响因素模型建立与分析
        5.2.2 房地产业对木地板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5.2.3 其他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1.1 木地板生态足迹核算模型
        6.1.2 木地板生态足迹影响因素
    6.2 讨论
        6.2.1 研究不足
        6.2.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
致谢

(5)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创造过程与生成机制研究 ——以天津空港航空产业联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1.1.2 合作创新的可能性
        1.1.3 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案例研究方法
        1.3.2 分层回归分析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1.5 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
        1.5.1 论文结构安排
        1.5.2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组织知识创造
        2.1.1 知识创造隶属于知识管理
        2.1.2 组织知识创造的现有框架
    2.2 知识转化
    2.3 技术创新
    2.4 合作投资
        2.4.1 合作投资和知识管理
        2.4.2 合作创新项目
第3章 合作创新中的知识创造模型
    3.1 Nonaka和Takeuchi的组织知识创造模型
        3.1.1 知识转化过程
        3.1.2 知识创造的催化剂
    3.2 主要假设
        3.2.1 技术创新程度
        3.2.2 初始条件
        3.2.3 调查中要检验的假设
第4章 合作创新中知识创造过程的测量及相关研究设计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数据收集整理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收集
    4.2 变量构念的识别与测量
        4.2.1 因变量问项设置
        4.2.2 自变量问项设置
        4.2.3 量表来源及问项测试
    4.3 研究对象
        4.3.1 滨海新区航空产业的制度性根植分析
        4.3.2 滨海新区航空产业的文化性根植分析
        4.3.3 滨海新区科研院所与航空产业的关联性
        4.3.4 名企聚集,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4.3.5 滨海新区航空产业集群网络
        4.3.6 滨海新区相关主导产业对航空产业的关联支持
第5章 合作创新中知识创造过程及机制的案例验证
    5.1 案例研究设计
        5.1.1 案例选择
        5.1.2 资料收集过程
        5.1.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5.2 各案例研究项目的技术创新程度
        5.2.1 项目技术创新程度的维度
        5.2.2 外部专家对项目影响程度的测量
        5.2.3 评估专家对创新值的测量与技术创造程度
    5.3 各案例研究项目的知识创造
        5.3.1 项目技术成果的目标完成
        5.3.2 知识创造值的测量
    5.4 非技术知识创造
        5.4.1 非技术知识创造对项目成果同样重要
        5.4.2 项目非技术知识创造测量
    5.5 交流网络
        5.5.1 交流网络是组织知识创新过程的一部分
        5.5.2 项目中交流模式的有效度
    5.6 知识创造的催化剂
        5.6.1 动力
        5.6.2 自主性
        5.6.3 创新氛围
        5.6.4 冗余
        5.6.5 多样性
    5.7 其他发现
        5.7.1 不可控制因素
        5.7.2 可控制因素
    5.8 案例对比分析的讨论
第6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实践启示
    6.1 问卷调查结果
        6.1.1 数据收集结果
        6.1.2 知识创造项目分组
        6.1.3 相关变量的假设检验及统计测试数据
    6.2 调查结果分析和讨论
        6.2.1 知识转化过程和动力
        6.2.2 个体自主性和项目自主性
        6.2.3 创新氛围
        6.2.4 知识集合中的冗余和任务中的冗余
        6.2.5 多样性
        6.2.6 项目的重大改变
        6.2.7 最终用户参与与人员流动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本研究的贡献
    7.2 合作创新项目中的知识创造
    7.3 理论启示
    7.4 管理者启示
        7.4.1 保证合作真实度
        7.4.2 项目设计要强调效果不是效率
        7.4.3 目标要清晰但也要灵活
        7.4.4 项目设计时最大化必要多样性
        7.4.5 避免制造不必要的破坏性紧张并计划消除不需要紧张的机制
        7.4.6 合作创新项目的设计要有别于内部研发项目设计
    7.5 研究局限性
    7.6 未来研究方向
    7.7 结语
附录1 案例分析中访谈基本素材
    第1部分: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机场地面伺服系统项目AGS
    第2部分:天津空客A320总装线提供发动机短舱吊挂现场技术支持APS
    第3部分:合作开发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环氧树脂项目ACS
    第4部分:研究开发一整套飞机零部件运输工装夹具的安全性项目ATS
    第5部分:开发、整合和测试一个用于A320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第6部分:物理和生物分析在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附录2 访谈提纲及相关指南
附录3 关于合作研发项目中知识创造管理的调查量表
参考文献
后记

(6)阿姆斯壮新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阿姆斯壮公司的历史与现状
    2.1 阿姆斯壮公司简介
    2.2 阿姆斯壮中国的新工厂和新产品
第三章 阿姆斯壮PVC地板的营销环境分析
    3.1 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技术环境
        3.1.4 社会人文环境
    3.2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3.2.1 行业内竞争对手
        3.2.2 替代品
        3.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3.2.4 买方议价能力
        3.2.5 潜在进入者
    3.3 企业营销环境分析---SWOT分析
        3.3.1 阿姆斯壮PVC地板的竞争优势
        3.3.2 阿姆斯壮PVC地板的机会
        3.3.3 阿姆斯壮PVC地板的竞争劣势
        3.3.4 阿姆斯壮PVC地板的竞争威胁
第四章 阿姆斯壮新产品的营销问题及解析
    4.1 产品问题及解析
        4.1.1 产品问题
        4.1.2 产品策略
    4.2 渠道问题及解析
        4.2.1 渠道问题
        4.2.2 渠道策略
    4.3 价格问题及解析
        4.3.1 价格问题
        4.3.2 价格策略
    4.4 促销问题及解析
        4.4.1 促销问题
        4.4.2 促销策略
第五章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营销团队的建设和维护
        5.1.1 营销团队的建设
        5.1.2 营销团队的维护
    5.2 营销策略实施中的管控措施
        5.2.1 阿姆斯壮公司销售指标的细化与分解
        5.2.2 阿姆斯壮公司营销策略的动态的调整
        5.2.3 阿姆斯壮公司营销策略的管理与控制
    5.3 营销中的配套服务
        5.3.1 行业标准的制定
        5.3.2 安装售后的服务理念
        5.3.3 专业的地板清洁维护知识
        5.3.4 安装人员的技术能力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7)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济南市木地板产品顾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2.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2.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木地板及顾客满意度研究综述
    2.1 木地板研究综述
    2.2 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综述
        2.2.1 顾客满意度理论基础
        2.2.2 顾客满意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木地板产业发展及顾客消费行为分析
    3.1 木地板产业发展概况
        3.1.1 木地板在国内铺地装饰材料中的地位
        3.1.2 木地板产品分类及特点
        3.1.3 木地板产业发展沿革
    3.2 木地板产业市场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3.2.1 我国木地板行业现状
        3.2.2 我国木地板行业存在的问题
        3.2.3 我国木地板行业的发展趋势
    3.3 木地板产品顾客结构及消费行为分析
        3.3.1 木地板产品顾客及分类
        3.3.2 木地板产品顾客消费行为分析
    3.4 木地板产品顾客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3.4.1 木地板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3.4.2 木地板顾客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分析
        3.4.3 木地板顾客购买决策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研究设计
    4.1 经典的顾客满意度模型
        4.1.1 国外经典顾客满意度模型
        4.1.2 国内经典顾客满意度模型
        4.1.3 经典的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启示
    4.2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的研究工具——结构方程模型
        4.2.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4.2.2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4.3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4.3.1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原则
        4.3.2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潜在变量的选取
        4.3.3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的路径研究假设
        4.3.4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观测变量的选取
        4.3.5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试验模型
    4.4 数据的收集与问卷设计
        4.4.1 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及其评价
        4.4.2 本研究数据收集的方法
        4.4.3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
        4.4.4 调查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探索性研究
    5.1 探索性研究样本概况
    5.2 数据质量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指标合理性与问卷合理性检验
    5.3 试验模型的检验
    5.4 探索性研究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修正与检验
    6.1 正式研究中样本概况
    6.2 数据质量分析
    6.3 顾客特征与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
        6.3.1 性别与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
        6.3.2 年龄与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
        6.3.3 学历与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
        6.3.4 职业与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
        6.3.5 人均月收入与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
    6.4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因子分析
        6.4.1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6.4.2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探索性因子分析
        6.4.3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6.5 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模型的修正、检验与验证
        6.5.1 模型修正
        6.5.2 模型检验
        6.5.3 模型假设验证
        6.5.4 提高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详细摘要
Abstract

(8)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1.3.2 国内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1.3.3 国内林业产业集群研究
        1.3.4 产业集群演进理论研究评析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及平衡条件分析
    2.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1.1 林业产业分类
        2.1.2 林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学特征
        2.1.3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
        2.1.4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特征
    2.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2.3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2.3.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要素系统间的关系
        2.3.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生态链结构
    2.4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平衡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经验借鉴
    3.1 国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
        3.1.1 芬兰的林业产业集群
        3.1.2 意大利家具产业集群
        3.1.3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集群
    3.2 国内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
        3.2.1 广东东莞厚街家具产业集群
        3.2.2 浙江安吉林业产业集群
        3.2.3 江苏邳州胶合板产业集群
    3.3 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成长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
        4.1.1 最终产品的可分解性
        4.1.2 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
        4.1.3 林业产业价值链条的延伸
        4.1.4 集群内产品的互补性差异
        4.1.5 本地市场需求及高级客户的存在
        4.1.6 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性
    4.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环境条件
        4.2.1 自然资源禀赋
        4.2.2 根植性的地域文化
        4.2.3 企业家精神
        4.2.4 政府的制度供给
        4.2.5 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
    4.3 东北国有林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4.3.3 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进机理分析
    5.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生命周期
        5.1.1 产业种群的形成与演化
        5.1.2 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期
        5.1.3 集群生态系统的成长期
        5.1.4 集群生态系统的成熟期
        5.1.5 集群生态系统的升级(衰亡或迁移)
    5.2 基于生命周期的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机制分析
        5.2.1 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与触发机制
        5.2.2 集群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自增强机制
        5.2.3 集群生态系统的衰退与"锁定"机制
        5.2.4 集群生态系统的升级与变异重组机制
    5.3 东北国有林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网络演化
        5.3.1 企业无组织地简单集聚
        5.3.2 集群企业间的纵向联结
        5.3.3 集群企业间的横向联结
        5.3.4 集群企业分工模块化
        5.3.5 集群企业网络化
    5.4 案例分析: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
        5.4.1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现状
        5.4.2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分析
        5.4.3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升级对策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
    6.1 产业集群识别与测度方法
        6.1.1 研究方法综述
        6.1.2 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6.1.3 产业集群演进阶段测度方法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
        6.2.1 样本、数据的说明
        6.2.2 林业产业集群识别
        6.2.3 林业产业集群演进阶段测度
    6.3 实证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研究
    7.1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7.1.1 指导思想
        7.1.2 基本原则
    7.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构建
        7.2.1 资源禀赋挖掘模式
        7.2.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7.2.3 工业园区依托模式
        7.2.4 专业市场牵引模式
        7.2.5 多种经营主导模式
        7.2.6 林业合作组织带动模式
        7.2.7 森林旅游引领模式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的选择
        7.3.1 林木培育业
        7.3.2 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
        7.3.3 陆生野生动植物的繁殖与利用业
        7.3.4 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
        7.3.5 木材精深加工业
        7.3.6 森林旅游业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对策研究
    8.1 生产要素系统视角
        8.1.1 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8.1.2 延长林业产业链条
        8.1.3 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8.1.4 积极建设速生丰产林原料基地
        8.1.5 加强林业产业集群外向度
    8.2 服务要素视角
        8.2.1 制定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规划
        8.2.2 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8.2.3 建立健全集群发展的会融服务体系
        8.2.4 建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
    8.3 环境要素视角
        8.3.1 制定林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8.3.2 制定支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的财税政策
        8.3.3 培育本地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
    8.4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板发展、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板技术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理论研究现状
        1.2.4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现状
    1.3 研究内容、路线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路线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3.3 本文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综述和分析
    2.1 经济学理论综述与分析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经济发展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产业组织、结构和动态理论
        2.1.6 循环经济和低碳理论
        2.1.7 对本文的启示
    2.2 管理学理论综述与分析
        2.2.1 战略管理及核心竞争力理论
        2.2.2 战略地图
        2.2.3 营销管理理论
        2.2.4 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 人造板产业战略分析得到的启示
    3.1 人造板产业发展轨迹及趋势分析
        3.1.1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造板产业发展轨迹
        3.1.2 人造板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3.2 人造板产业战略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影响人造板产业发展的四大主导因素
        3.3.1 生产要素
        3.3.2 市场需求要素
        3.3.3 相关及支持产业分析
        3.3.4 产业及市场结构
    3.4 人造板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3.4.1 林板一体化战略
        3.4.2 亚产业重心转移战略
    3.5 人造板产业战略分析得到的启示
        3.5.1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应当实施"绿色、可持续"的差异化战略
        3.5.2 借鉴母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走模式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第四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的动因分析
    4.1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界定
    4.2 动力因素分析框架
        4.2.1 动力因素的选择评价标准
        4.2.2 分析框架的确定
    4.3 外生动因
        4.3.1 制度因素
        4.3.2 市场结构与竞争因素
        4.3.3 相关产业因素
    4.4 内生动因
        4.4.1 技术进步因素
        4.4.2 市场需求因素
        4.4.3 人力资本因素
    4.5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对企业战略和产业模式的作用分析
        4.5.1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对企业战略的作用
        4.5.2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对产业发展模式的作用
第五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基础—企业战略及案例研究
    5.1 基于企业内部联动的战略地图搭建
    5.2 绿色联动营销战略
        5.2.1 绿色联动品牌策略
        5.2.2 绿色产品策略
        5.2.3 绿色价格策略
        5.2.4 绿色渠道策略
        5.2.5 绿色联动促销策略
    5.3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5.3.1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组织结构及职能分工研究
        5.3.2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组织绩效的构思与建议
    5.4 企业案例分析—以江苏大盛板业为例
        5.4.1 江苏大盛板业企业状况简介
        5.4.2 江苏大盛板业与外部竞争者的对比分析
        5.4.3 江苏大盛板业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分析
        5.4.4 针对江苏大盛板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5.5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及案例分析对产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第六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构建
    6.1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1+1"发展模式
        6.1.1 联动发展模式
        6.1.2 产业后向联结与整合发展模式
        6.1.3 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2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模式运行支撑保障体系
        6.2.1 政策与制度支撑保障体系
        6.2.2 资金支撑保障体系
        6.2.3 技术支撑保障体系
        6.2.4 传播推广支撑保障体系
        6.2.5 管理支撑保障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本文所做的工作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10)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线路
    1.6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竞争力理论综述
    2.1 竞争力理论研究
        2.1.1 竞争力研究
        2.1.2 竞争力理论评述
    2.2 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2.2.1 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2.2.2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2.2.3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2.4 企业竞争力评述
    2.3 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
        2.3.1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2.3.2 区域竞争力的组成
        2.3.3 区域竞争力的分类
        2.3.4 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2.3.5 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
        2.3.6 区域竞争力的评述
    2.4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2.4.1 产业竞争理论研究
        2.4.2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2.4.3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4.4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2.5 总结性评论
第三章 国内外木材产业的竞争现状分析
    3.1 国外木材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3.1.1 国外木材市场林业产权状况
        3.1.2 世界人造板生产分布状况
        3.1.3 森林资源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3.1.4 人工林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3.1.5 国际木材加工技术竞争力现状
        3.1.6 国外木材加工企业战略发展趋势
        3.1.7 国外木材产业竞争情况总结
    3.2 国内木材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3.2.1 中国森林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3.2.2 赶超战略下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特征
        3.2.3 市场经济下中国“三板”初级竞争力的形成
    3.3 “三资”企业对国内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4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对我国木材工业竞争力的影响
    3.5 总结性评论
第四章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木材产业的SWOT 分析
        4.1.1 木材产业竞争优势和劣势
        4.1.2 木材产业的竞争机会和威胁
        4.1.3 中国木材产业的SWOT 分析矩阵
    4.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因素分析
        4.2.1 基于集聚度的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层次分析
        4.2.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因素分析
    4.3 总结性评论
第五章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5.1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5.1.1 指标构建具备层次性和系统性
        5.1.2 指标选择反映开放性和互动性
        5.1.3 指标体系体现多维性和稳定性
        5.1.4 指标内容兼顾变化性和动态性
    5.2 区域木材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5.2.1 科学性原则
        5.2.2 可操作性原则
        5.2.3 产业导向原则
        5.2.4 系统性原则
    5.3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3.1 设计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5.3.2 设计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数量说明
        5.3.3 指标的设计
        5.3.4 指标体系及其相应权重
    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详细说明
        5.4.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4.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六章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比较
    6.1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比较
    6.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聚类分析
    6.3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
        6.3.1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经济综合实力比较
        6.3.2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经济发展能力比较
        6.3.3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科技创新能力比较
        6.3.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循环经济能力比较
        6.3.5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战略发展能力比较
        6.3.6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企业绩效水平比较
    6.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6.4.1 区域木材产业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差异
        6.4.2 区域木材产业战略发展能力差异
        6.4.3 区域木材产业微观企业绩效水平差异
        6.4.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
第七章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政策含义
    7.1 建立适于区域木材产业一体化的林业产权制度
    7.2 形成引导木材产业集聚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
    7.3 形成有利于促进木材产业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
    7.4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
    7.5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保障
    7.6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7.7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
    7.8 形成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重构保障
第八章 总结及进一步讨论
    8.1 总结
    8.2 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四、关注品牌 首选健康 2001年度北京地区复合木地板市场调查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网络财经新闻标题汉译中的超文本因素 ——以环球网财经频道为例[D]. 冯一玮.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1)
  • [2]川西地区典型花海景观研究[D]. 桑丹.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4)
  • [3]洁福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李岩. 天津大学, 2016(03)
  • [4]木地板生态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D]. 巨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5)
  • [5]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创造过程与生成机制研究 ——以天津空港航空产业联盟为例[D]. 杨林. 天津财经大学, 2015(10)
  • [6]阿姆斯壮新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 姜佳含. 天津大学, 2014(03)
  • [7]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济南市木地板产品顾客为例[D]. 周伟忠.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8]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 张占贞.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9]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研究[D]. 张燕.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10]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D]. 郑明亮.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关注品牌,选择健康第一 2001年北京地区复合木地板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