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物质在大鼠中缝大核中参与痛觉调制的机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端木程琳[1](2021)在《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文中指出针刺镇痛是针灸疗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在国内针灸治疗的疾病谱中,与疼痛相关的病种占50%以上,在国外有60%以上的慢性痛患者寻求针灸治疗,可见针灸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近年来的国际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真针刺和假针刺镇痛均有效,尤其是以浅刺、小微针刺等作为安慰针刺对照,也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应,说明深浅针刺均有一定镇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也观察到痛阈较高的患者采用真针刺效果较好,而痛阈较低的患者采用真针刺反而加重了疼痛,提示医生可根据患者痛阈的高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这些研究说明针刺镇痛疗效确切,但镇痛规律不明。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主要和针灸临床治疗的复杂性有关。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患者的感受等,均影响到针刺镇痛的临床疗效。针刺取穴方法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以痛为输”等,此外临床医生也非常重视刺激强度、深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在《素问·刺要论》中就有“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的记载,针刺身形皮、肉、筋、骨、脉等不同层次都和疗效相关。而且对于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相同穴位予以不同深度、不同强度的针刺,疗效也不尽相同。这些古代临床记载和现代临床研究启发了我们深入思考针刺穴位、刺激深浅、刺激强度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疗效是否有差异?为什么深浅刺激都有治疗作用?不同针刺强度和深浅的镇痛机制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是阐明针刺镇痛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以往对针刺镇痛机制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针刺启动脊髓闸门产生节段性镇痛、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激活上位中枢产生下行抑制作用等等。但是对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一些外周局部镇痛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为针刺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痛源局部激活皮肤C-纤维的传入,反射性减弱深部炎性肌肉的伤害性传入活动,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在坐骨神经注射蛇毒破坏A-纤维髓鞘导致C-类伤害性感觉传入增加,并引起局部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而补充A-纤维刺激则可抑制C-纤维的伤害性感觉传入,说明外周A-纤维的正常活动可对C-纤维传入产生抑制。这些研究表明,在痛源部位的不同层次,感觉神经纤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为本研究探索针刺深浅和刺激强度的镇痛机制提供了立论依据。综合目前对针刺镇痛的研究,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等都是影响针刺镇痛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逐个开展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成本较高,周期长,这对多种因素的分析造成一定难度。所以,本研究聚焦针刺镇痛的参数和层次选择,采用动物实验,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入手,选用不同强度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作为刺激穴位不同强度和深浅层次的方法,以肌肉炎性痛大鼠作为模型,研究不同穴位(痛源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不同强度(激活A-或C-纤维)的刺激对肌肉炎性痛的镇痛效应差异及脊髓机制,为揭示针刺镇痛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基础,也为临床针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撑。1实验目的本研究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如针刺穴位(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刺激深浅(皮肤、肌肉)和刺激强度(激活A-或C-纤维)入手,系统探讨激活痛源部位穴区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揭示其在次级传入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的整合机制。通过两部分实验进行验证。首先比较了激活不同穴位(同侧、对侧及远端穴位)、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纤维(A-或C-纤维)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探讨不同传入镇痛的差异,筛选出有效的刺激参数。在此基础上,观察激活局部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痛行为和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明确针刺镇痛效应。其次,观察了不同针刺参数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并和行为学进行对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阐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针刺镇痛机制。2实验方法2.1动物模型制备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范围200-220g之间。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在大鼠右侧股二头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200μL/只,左侧股二头肌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肌肉炎性痛模型。2.2 C纤维反射采用C纤维反射实验确定激活Aδ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A fiber,Ta)和C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C fiber,Tc)。造模后第4天,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刺激电极置于后肢4、5趾外侧,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记录C纤维反射的肌电图。在股二头肌记录到的肌电图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第一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短,从潜伏期来看该成分由Aδ纤维介导;第二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来看应该是由C纤维介导。其中,诱发出第一个成分和第二个成分的最小刺激强度,分别定义为Ta和Tc。本研究以伤害性刺激诱发的C纤维反射肌电作为诱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2Tc强度的刺激诱发出C纤维反射肌电(C-反射伤害性肌电)作为基线。给予电针或TEAS,在干预后的0、1、2、3、4、5分钟使用刺激器分别给予1次2Tc强度的伤害性刺激,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进行记录,并将结果导入spike2,进行分析与统计,计算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变化,并将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干预前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为100%,统计干预后0-5分钟内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变化。2.3干预方法及穴位选择分别采用TEAS激活皮肤的A-纤维和C-纤维(TEAS-Ta,TEAS-Tc),电针激活肌肉A-纤维和C-纤维(EA-Ta,EA-Tc)进行干预。分别选择痛源局部梁丘穴(ipsilateral ST34,i-ST34)、对侧梁丘穴(contralateral ST34,c-ST34)及远端合谷穴(LI4)进行不同的电针和TEAS刺激,观察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的镇痛作用。2.4疼痛行为学测定本研究以大鼠双足承重差值作为自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小动物双足平衡仪检测大鼠双后肢站立时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双足承重差值=健侧后肢的受力值(左侧)-患侧后肢的受力值(右侧),作为痛行为指标。2.5股二头肌肌电记录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暴露右侧股二头肌,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地线插入大鼠尾部,通过常规电生理技术将电信号引入Labchart生物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这部分实验首先通过记录大鼠炎性痛肌肉异常肌电的发生率,来观察肌肉痛程度。记录到稳定的异常肌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股二头肌异常肌电的发放,记录完成后将结果导入spike2生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大鼠异常肌电的曲线下面积、放电频率的差异评价电针或者TEAS的镇痛效应。2.6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手术操作及记录方法:大鼠经乌拉坦麻醉后,于背部正中线切开胸腰段皮肤,暴露出L3-L4脊髓后,去除硬脊膜,将阵列电极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微推进器上,于脊髓节段L3-4后正中沟旁开1mm上方,垂直缓慢进入脊髓背角。深度范围控制在脊髓表面下900-1000 μm,参考电极插入背部肌肉中。急性脊髓化实验部分:暴露出C8-T1节段脊髓,用生理盐水制成碎冰覆盖于脊髓表面,采用冷冻法阻断脊髓的传递通路。采用多通道电生理采集系统记录,将结果导入NeuroExplorer4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脊髓背角不同种类神经元的鉴别:采用电子压力测痛仪给予肌肉感受野10s不同强度的压力刺激。本实验中将60mN和200mN分别定义为非伤害性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只对6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LTM神经元,只对20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NS神经元,对60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均有反应的神经元为WDR神经元。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判断标准:在无任何外力因素的干扰下,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超过3min。记录到稳定的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频率变化。3结果3.1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3.1.1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TEAS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A-纤维的阈值是1.23±0.31 mA,C-纤维的阈值是3.86±0.92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 Ta 强度的 TEAS(TEAS-Ta)和 Tc 强度的 TEAS(TEAS-Tc)。①采用TEAS-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TEAS-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③采用TEAS-Tc干预LI4:未观察到TEAS-Tc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采用TEAS-Ta干预i-ST34、c-ST34和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均无抑制作用(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提示TEAS-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2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电针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激活A-纤维的阈值是1.14±0.34 mA,激活C-纤维的阈值是3.63±0.89 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Ta强度的电针(EA-Ta)和Tc强度的电针(EA-Tc)。①采用EA-Ta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a干预c-ST3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③采用EA-Ta干预LI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①采用EA-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2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③采用EA-Tc干预LI4:在干预结束后0 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以上结果提示,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说明EA-Ta和EA-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3 TEAS-Ta、TEAS-Tc、EA-Ta、EA-Tc 干预 i-ST34 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的镇痛效应,我们观察了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的变化。造模前,各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无差异(P>0.05);造模后第三天,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显着增加(△△P<0.01),提示大鼠出现肌肉痛,造模成功。经过三天的TEAS干预后,TEAS-Tc组双足承重差值显着降低(*P<0.05);采用电针刺激深达肌肉层,干预三天后,EA-Ta组和EA-Tc组双足承重差值均显着降低(*P<0.05),但二者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i-ST34均可改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根据以上C反射和行为学验证的参数,我们选择在痛源局部i-ST34进行TEAS干预,观察对痛源部位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均显着降低(**P<0.01);TEAS-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无改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减少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异常肌电发放,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5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降低(*P<0.05),EA-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对异常肌电的发放具有即刻的抑制作用,缓解了肌肉疼痛。3.2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3.2.1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板层分布特点我们采用阵列电极同时记录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Ⅴ板层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放电活动。鉴定了不同神经元对感受野不同刺激的反应。观察到WDR神经元对60 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LTM神经元对60mN的压力刺激也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对200 mN的压力刺激无反应。WD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650-9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V板层;LTM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350-6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Ⅲ-Ⅳ板层。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增加(*P<0.05),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无明显变化。提示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3.2.2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 组 7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5±0.59 Hz 降至 0.89±0.44 Hz(*P<0.05);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81±1.00 Hz 增加到 2.15±1.08 Hz(P>0.05)。TEAS-Ta 组 43.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5±0.72Hz 降至 1.35±0.64Hz(P>0.05);56.2%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8±0.39 Hz 增加到 1.91±0.51 Hz(P>0.05)。为了验证TEAS-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TEAS-Tc组43.3%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00±0.74Hz降至1.01±0.33 Hz(*P<0.05);56.7%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 1.86±0.59 Hz 增加到 3.35±0.9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3.2.3 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增加了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我们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组48%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39±0.22 Hz降至0.17±0.10 Hz(P>0.05);52%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33±0.09 Hz 增加到 0.53±0.12 Hz(*P<0.05)。TEAS-Ta 组 58.3%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9±0.28 Hz 降至0.26±0.19 Hz(P>0.05);41.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27±0.13 Hz 增加到0.44±0.21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4 EA-Ta、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观察到EA-Ta组77.5%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0±0.53 Hz 降至 0.89±0.36 Hz(**P<0.01);2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4±0.91 Hz 增加到 2.37±1.33 Hz(P>0.05)。EA-Tc 组 6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86±0.92 Hz降至1.15±0.63 Hz(*P<0.05);32%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6±0.73 Hz 增加到 4.14±1.01 Hz(*P<0.05)。为了验证EA-Ta和EA-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EA-Ta和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EA-Ta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兴奋作用为主。EA-Ta组70%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14±0.93 Hz降至0.63±0.43 Hz(*P<0.05);30%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9±0.85 Hz 增加到3.36±1.52 Hz(P>0.05)。EA-Tc 组 34.2%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2.06±0.96 Hz 降至1.11±0.74 Hz(P>0.05);65.8%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66±0.47 Hz增加到4.84±0.8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而采用EA-Tc干预则明显增加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3.2.5 EA-Ta、EA-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观察到EA-Ta组52.6%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1±0.11 Hz 增加到 1.08±0.31 Hz(*P<0.05);47.4%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7±0.17 Hz 降至 0.15±0.45 Hz(P>0.05)。EA-Tc 组 46.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28±0.15 Hz增加到0.56±0.28 Hz(P>0.05);53.3%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50±0.11 Hz 降至 0.16±0.55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6 EA-Ta和TEAS-Tc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脊髓背角LTM和WDR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观察了同一实验动物中,采用EA-Ta和TEAS-Tc干预后,放电频率增加的LTM神经元和放电频率减少的WDR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这部分LTM和WDR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率进行分析,以确定LTM和WDR神经元之间是否有关联。EA-Ta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r=-0.64,P=0.045),表明EA-Ta在兴奋了 LTM神经元的同时,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TEAS-Tc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无相关性(r=-0.46,P=0.17)。以上结果表明:EA-Ta可能通过激活LTM神经元,抑制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从而减轻肌肉疼痛。4研究小结4.1采用TEAS-Tc、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缓解局部炎性痛,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TEAS-Tc和EA-Ta干预还可以减少大鼠炎性局部异常肌电发放。4.2 EA-Ta可以通过兴奋LTM神经元,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EA-Tc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对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TEAS-Tc可明显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5结论5.1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痛源局部穴位的镇痛效应优于对侧穴位和远端穴位。5.2局部镇痛的效果和穴位局部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密切相关。在肌肉炎性痛局部激活深层的A类神经传入,在皮肤层次激活C类纤维传入可发挥较好的镇痛效应。5.3在痛源局部,EA-Ta是通过兴奋肌肉的A纤维,激活脊髓背角的LTM神经元,从而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发挥镇痛作用。
徐华森[2](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吴艳英[3](2017)在《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通过比较电针“合谷”穴、“天枢”穴及“足三里”穴对IBS模型大鼠的大便性状、肠道痛觉敏感性及情绪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结肠5-HT3A受体、丘脑PKMζ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不同经脉、不同部位、不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对同一身心疾病(D-IBS)不同症状的疗效差异,为进一步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探讨其相对性与整体性,阐释其外周和中枢相关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CRD)联合制备IBS模型。造模成功者,2月龄时,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刺激,20min/次,隔日1次,共5次。观察各组大鼠电针前后的粪便性状,采用Bristol分型标准评分,;腹部回撤反射(AWR)评价内脏痛觉敏感性;高架十字迷宫(EPM)评估情绪心理状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5-HT3AR的阳性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丘脑PKMζ的表达水平;采用多通道在体同步记录技术观察丘脑VPL神经元的放电变化。结果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针刺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多,质地偏软,不成形,Bristol分型评分在5-7分,大便评分均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组间差异均无显着性;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评分升高(P<0.05);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大便评分降低(P<0.05)。针刺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及合谷组(P<0.05)大鼠的评分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的Bristol评分均下降(P<0.01);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评分降低(P<0.05)。针刺后与针刺前各组自身比较:合谷组(P<0.05)、天枢组(P<0.01)及足三里组(P<0.01)的Bristol粪便评分均明显降低。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的影响腹部回撤反射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足三里组(P<0.01)、天枢组(P<0.05)的腹抬压力阈值明显降低,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合谷组及天枢组大鼠腹抬压力阈值均升高(P<0.01),收缩波个数均减少(P<0.01)。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影响高架十字迷宫(EPM)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EO%明显降低(P<0.01),足三里组EO%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天枢组OT%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EO%及天枢组TO%均升高(P<0.05),合谷组OT%及足三里组EO%、OT%均极显着升高(P<0.01)。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OT%降低(P<0.05);足三里组OE%升高(P<0.01)。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OE%明显升高(P<0.01),TO%升高(P<0.05)。4.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3AR表达的影响结肠5-HT3A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5-HT3AR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增高(P<0.01),足三里组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结肠5-HT3AR免疫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合谷组相比,足三里组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与天枢组相比,足三里组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5.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丘脑PKMζ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q-PCR检测各组大鼠丘脑PKMζ mRNA表达,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天枢组、足三里组PKMζ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表达增高(P<0.05),与合谷组相比,天枢组、足三里组PKMζmRNA表达降低(P<0.05)。6.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Unit 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天枢组(P<0.05)、足三里组(P<0.05),VPL神经元放电频率均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足三里组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天枢组放电频率减少(P<0.05)。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放电频率均增加(P<0.05)。Unit 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天枢组(P<0.05)VPL神经元Unit Ⅱ类放电频率均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Unit Ⅱ放电频率减少(P<0.05)。结论1.造模后,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增高、情绪心理行为异常,肠道动力紊乱,提示本实验采用的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的联合造模法,可成功制备D-IBS大鼠模型。2.电针三穴均能改善IBS大鼠的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及情绪心理障碍。“合谷”穴对内脏痛作用最强。“天枢”,“足三里”穴对大便性状的改善明显,能调节胃肠运动。“足三里”穴对情绪心理的调治具有优势。提示分布于不同部位,不同经脉,具有不同穴性,不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可以治疗同一疾病不同病症,但存在效应差异。进一步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和整体性。3.IBS模型大鼠结肠5-HT3AR的表达升高,丘脑PKM ζ mRNA表达下降。电针三个穴位均可降低IBS大鼠结肠5-HT3AR的表达,其中以“足三里”穴的效应最强。仅“合谷”穴可影响丘脑PKM ζ mRNA表达。提示5-HT3AR及PKM ζ参与介导了经穴对IBS大鼠内脏感觉及肠道运动的调节。认为从分子生物水平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相关依据。4.IBS模型大鼠疼痛相关脑核团VPL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发生改变。电针三个穴位均可抑制IBS模型大鼠VPL内A类、B类神经元放电,其中“合谷”穴,对A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抑制作用最强,“足三里”对B类的抑制效应优于“天枢”。认为A、B两类神经元均与IBS大鼠的内脏痛调制相关。进一步从中枢水平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
李凯歌[4](2017)在《电针对IBS大鼠VPL神经元放电及GalR1、c-kit和TRPV1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以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荧光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等手段,观察电针“内关”、“大肠俞”穴对IBS大鼠肠道敏感性、情绪心理活动及肠道内ICC和TRPV1表达的影响,并结合IBS模型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区域神经元放电和GalR1的变化,探讨电针不同经穴对IBS的效应差异及部分中枢镇痛机制。方法实验选用健康Wistar孕鼠6只,产下幼鼠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母婴分离和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球囊扩张刺激法联合制备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内关”组和电针“大肠俞”组,每组约15只。待大鼠长至8周龄时,分别从各组随机选取大鼠进行电极埋植手术,确保每组成功3只,大鼠恢复1周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针刺处理,电针“内关”组和电针“大肠俞”组分别予以相应穴位的电针治疗,隔日一次,共5次。治疗结束后,根据Bristol分型观察并记录大鼠大便性状等级进行评分;采用腹部回撤反射实验对各组大鼠肠道敏感性进行评估,观察潜伏期、收缩波个数及起始波压力值;采用旷场实验检测情绪心理行为的变化,观察旷场箱内水平和垂直运动的次数;采用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观察脑部VPL神经元放电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丘脑内甘丙肽受体1(GalR1)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中辣椒素受体(TRPV1)和Cajal间质细胞(ICC)c-kit受体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电针对IBS模型大鼠大便及行为学反应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大便Bristol评分极显着升高(P<0.01);腹部回撤反射实验表明大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极显着缩短、收缩波个数极显着增多、起始波压力值极显着降低(P<0.01,P<0.01,P<0.01);旷场箱内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均极显着减少(P<0.01,P<0.01);电针“大肠俞”组垂直运动次数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电针“内关”和“大肠俞”组大鼠大便Bristol评分均极显着下降(P<0.01,P<0.01);电针“内关”组大鼠的疼痛潜伏期延长、收缩波个数减少和起始波压力值极显着升高(P<0.05,P<0.05,P<0.01),电针“大肠俞”组大鼠的疼痛潜伏期极显着延长、收缩波个数极显着减少和起始波压力值极显着升高(P<0.01,P<0.01,P<0.01);电针“内关”和“大肠俞”组水平运动次数显着增多(P<0.01,P<0.05)。2.电针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Ⅰ、Ⅱ类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极显着增加(P<0.01),电针“大肠俞”组Ⅰ类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内关”组VPL中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极显着减少(P<0.01),电针“大肠俞”组VPL中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显着减少(P<0.05)。3.电针对IBS模型大鼠丘脑内GalR1、结肠TRPV1和c-kit阳性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GalR1无显着性变化(P>0.05),而TRPV1和c-kit免疫阳性表达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P<0.01),电针“内关”组c-kit免疫阳性表达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GalR1无显着性变化(P>0.05),而TRPV1和c-kit免疫阳性表达显着降低(P<0.05,P<0.01)。与电针“内关”组相比,电针“大肠俞”组TRPV1和c-kit免疫阳性表达极显着降低(P<0.01,P<0.01)。结论(1)模型制备后,大鼠大便性状改变、肠道敏感性增高及情绪心理表现异常,符合IBS发病特征,提示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肠道球囊扩张可成功复制IBS模型。(2)电针可改善大鼠大便性状、情绪心理及缓解腹痛。电针“大肠俞”穴对降低IBS大鼠肠道敏感性、缓解疼痛症状的作用优于电针“内关”穴;电针“内关”穴对改善情绪心理异常症状的作用优于电针“大肠俞”穴。提示电针“内关”穴、“大肠俞”穴对改善IBS的症状有所侧重,体现了经穴效应的特异性。(3)IBS模型大鼠VPL的Ⅰ、Ⅱ两类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放电频率增加;电针后发现VPL Ⅰ、Ⅱ两类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放电频率减少;其中电针内关穴后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的程度大于大肠俞穴,而电针大肠俞穴对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的程度优于内关穴。提示内关、大肠俞二穴对VPL内神经元的调节方式可能不同,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4)IBS模型大鼠结肠内的致痛因子TRPV1和ICC含量均异常升高;而电针后使得TRPV1和c-kit含量下调,且电针大肠俞穴对TRPV1、ICC含量的调节优于内关穴。提示电针缓解IBS大鼠腹痛的部分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肠道TRPV1和ICC的含量有关,且二穴对其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
彭建明[5](2017)在《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感受的调节及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和大鼠伤害性感受中的调节作用目的尽管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是内源性伤害性感受调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ARC是如何参与炎症大鼠的伤害性感受调制,特别是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感受的下行调节,仍然不清楚。本实验旨在观察在持续炎症刺激下,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以及ARC对其伤害感受的调控,以探索ARC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感受的下行调节机制。方法1)选用雄性SD大鼠,制备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炎症痛模型,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大鼠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单位【广动力范围型(wide dynamic range,WDR)、伤害感受特异型(nociceptive specific,NS)神经元】的单位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2)采用新生期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2 mg/g﹒d)化学毁损和电解毁损两种方法破坏ARC,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大鼠脊髓背角WDR以及NS神经元单位自发放电以及伤害性电刺激(双脉冲方波,强度:20 V,波宽:0.5 ms,间隔:10 ms,频率:0.2 Hz)坐骨神经诱发的放电;3)通过ARC核团内微量注射谷氨酸(L-Glutamate,L-Glu,0.2 mM/0.5μl)兴奋ARC细胞,并采用辐射热-缩腿法和von Frey法分别测定核团注射L-Glu后2 min,8 min,14 min时炎症大鼠的热和机械伤害感受阈;4)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炎症大鼠兴奋ARC后,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变化。结果1)电生理学结果显示,与非炎症组大鼠比较,CFA炎症组大鼠脊髓背角WDR和NS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伤害性电刺激诱发的放电频率均显着升高(P<0.001)。2)MSG毁损ARC后,CFA炎症大鼠脊髓背角WDR和NS神经元自发放电无显着改变(P>0.05),但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频率明显下降(P<0.05);与MSG毁损ARC结果类似,电解毁损ARC后,CFA炎症大鼠脊髓背角WDR和NS神经元诱发放电频率明显下降(P<0.01),但自发放电无显着变化(P>0.05);3)行为学检查显示,ARC内注射L-Glu后2 min、8 min时,炎症大鼠热和机械伤害感受阈值均显着降低(P<0.01),14 min后恢复正常水平;电生理学结果显示,ARC内注射L-Glu后,炎症大鼠的脊髓背角WDR和NS神经元对伤害性电刺激所诱发的放电频率显着升高(P<0.01),12 min后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在外周持续炎症作用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感受发生了敏感化。MSG毁损或电解毁损ARC后,炎症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性降低;ARC内注射L-Glu后,CFA炎症大鼠伤害性感受阈降低,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性增强,说明下丘脑ARC参与了持续炎症刺激导致的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感受的敏感化,起着下行易化的调节作用。第二部分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和大鼠伤害性感受调节的机制研究目的众所周知,脑内存在着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即以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为核心,联结延脑头端腹内侧核(RVM),通过下行通路对脊髓背角神经元感受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能力进行调节。PAG下行调制系统至少包括内源性阿片肽,5-HT和NE三种递质系统。本部分的研究旨在探讨炎症大鼠ARC实现下行易化调节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感受的机制。方法1)观察在炎症大鼠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 magnus,NRM)内注射局麻药利多卡因(Lidocaine)对ARC内微量注射L-Glu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2)在炎症大鼠NRM内注射Lidocaine对ARC微量注射L-Glu引起的热和机械伤害感受阈变化的影响;3)在炎症大鼠NRM内注射非选择性5-HT受体拮抗剂美西麦角(methysergide,MSD)对ARC内微量注射L-Glu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的影响;4)通过ELISA检测CAF炎症引起的中缝大核和脊髓背角的5-HT、NE、Glu以及GABA递质水平变化,以及ARC在此调节中的作用。结果1)电生理学以及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在炎症大鼠NRM内注射生理盐水的结果比较,炎症大鼠NRM内注射Lidocaine并不改变伤害性电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和炎症大鼠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但阻断了ARC内微量注射L-Glu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伤害性电刺激反应的增强。与NRM内注射生理盐水的结果相比,伤害性电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明显减少(P<0.001),炎症大鼠热和机械刺激伤害性感受阈明显升高(P<0.05);2)与在炎症大鼠NRM内注射生理盐水的结果比较,炎症大鼠NRM内注射MSD也并不改变伤害性电刺激诱发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但同样阻断了炎症大鼠ARC微量注射L-Glu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伤害性电刺激反应的增强,表现为伤害性电刺激诱发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发放电减少(P<0.01);3)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炎症组大鼠脊髓背角中的5-HT和Glu浓度升高(P<0.01),NE和GABA浓度降低(P<0.01),而在NRM中的5-HT和GABA浓度升高(P<0.01),Glu浓度降低(P<0.01)。MSG毁损或电毁损ARC明显阻断了这些递质浓度的变化。结论下丘脑ARC参与了对炎症大鼠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的下行易化调节。该易化作用有可能是通过调节中缝大核(5-HT和GABA上调,Glu下调)和脊髓背角(5-HT、Glu上调,GABA、NE下调)内的神经递质及神经元的伤害感受性而引起的。
阮黄越[6](2014)在《电针配合耳针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效应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拟采取电针配合耳针的治疗手段,研究针灸镇痛的机制与原理,尤其是探索电针配合耳针的镇痛作用及分析该病的临床疗效,以寻找更加合理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方法及措施;并对本病复发率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①治疗组:以相应疼痛部位的华佗夹脊穴、天柱(双)、颈百劳(双)、大杼(双)及患侧枕大神经出口处(约第二颈椎棘突上方约2.2cm,后正中线旁开约2.0cm)为主的体针,临床辩证加减配穴治疗,如:肩甲骨疼痛麻木加肩外俞、秉风、天宗;斜方肌疼痛僵硬加肩井、巨骨;手臂疼痛,活动受限加肩遇、肩髎、手三里、曲池,肩前(如向前伸展受限),臂臑、臑会(向旁伸展受限),臑俞、肩贞(向后伸展受限)。耳针穴点为:颈、肩、颈椎、肝、肾为主,配合:神门、枕、内分泌。普通针刺天柱(双)、颈百劳(双)大杼(双)及枕大神经出口处,患侧相应部位的夹脊穴则接电针仪,均采用规格0.3*40mm一次性毫针进针,并留针30min。电针选高频连续波(或叫连续波密波),频率约50-100次/秒,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及肢体肌肉节律性抽动为度。耳针每次轮选3个主穴与2个配穴,采用一次性美容针(规格0.19*10mm)进针,留针30min。②对照组:采用牵引法。患者取坐位,带枕领布兜牵引,头部向前微屈,约前倾10度-15度,并以病人感觉舒适且能减轻症状为准。牵引重量从3公斤开始,按0.5公斤标准逐渐增加重量,最大重量不超过5公斤,每次牵引20min。两组的观察动态变化系通过"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SF-36生活质量量表”及“简式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来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提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长短等方面上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显示两组基线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2.在临床疗效研究上NPQ、McGil、SF-36三个量表的评分的分析方面,采用研究方法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量表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经各时点间两组比较,提示治疗均有效(P<0.05),而对照组的评分较低于治疗组。其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总体评价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以“颈三针”为治疗基础,加上病患部位的夹脊穴疗效显着。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①治愈率:8.82%与0%;②显效率:32.35%与2.86%;③好转率:52.94%与85.71%;无效率:5.88%与11.43%。治疗组采用电针与耳针所得出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灸镇痛效应在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上效果肯定,是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非药物疗法手段之一。2.通过搜索的文献及临床研究,进一步让电针配合耳针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用牵引的效果。这为临床上进一步扩广使用本方法治疗该病提供了需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程莉莉[7](2013)在《电针诱导山羊中枢脑啡肽前体及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电针是将脉冲电流通过针灸针导入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它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被广泛的用于治疗临床疼痛性疾病以及缓解多种手术中的疼痛。从20世纪60年代,科研工作者开始研究电针镇痛的机理。早期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参与了针刺镇痛的调节。后来,研究证实神经调质,尤其是内源性阿片肽,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在针刺镇痛调节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δ-受体、μ-受体和κ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三个重要的阿片肽受体,其中内啡肽主要与δ-受体和μ-受体结合,脑啡肽主要与δ-受体结合,强啡肽主要与κ受体结合,发挥镇痛调节作用。电针镇痛效应不仅仅表现为针刺时立即出现的“即时镇痛效应”,还具有“镇痛后效应”,即电针结束后机体的痛阈仍然高于基础水平,疼痛得到改善的效应。“即时镇痛效应”已经被证实与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有密切关系。镇痛后效应对疼痛疾病的治疗以及手术后的康复有重要作用。然而,电针诱导的“镇痛后效应”机制至今还没有被完全阐明。有研究报道显示,电针能够提高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内源性阿片肽前体以及阿片肽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推测电针镇痛后效应可能是由于启动阿片肽基因表达,以补充因释放消耗的阿片肽物质,目前这一推测仍没有被证实。电针镇痛机理的相关研究在小实验动物(尤其是大鼠)中广泛开展,这些研究为解释针刺镇痛现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电针诱导的镇痛效果已被证实存在着种属差异。研究表明,电针诱导的反刍动物的镇痛效果优于人或大鼠等小实验动物,因此,反刍动物被认为是研究针刺镇痛机制(包括镇痛后效应机制)的最理想的动物模型。本实验使用108只杂交健康雄性成年山羊。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法对其中54只羊,测定中枢神经系统镇痛相关核团(区)脑啡肽前体以及阿片肽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另外54只羊,测定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含量。实验山羊右侧卧保定,选取“百会-髫甲”、“耳根-三阳络”组穴,60Hz电针刺激0.5h(假针组山羊插针不通电,仅保定0.5h),于电针前0.5h、停针后0h、2h、4h、6h、8h、12h、24h(n=6)测定山羊痛阈,并采集中枢实验样本,包括尾核、伏核、杏仁核、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丘脑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缰核、臂旁核、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孤束核、神经垂体和脊髓背角,测定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含量,研究他们与山羊痛阈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电针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山羊痛阈测定结果显示:假针组山羊的痛阈与电针前0.5h组山羊的痛阈没有显着性差异(p=1.00)。电针刺激山羊后,痛阈升高,并在0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停针后6h开始回升,8h出现第二个高峰,接着又逐渐下降。在停针后0-12h期间,山羊痛阈显着高于电针前0.5h时的痛阈,说明山羊电针镇痛后效应至少可以维持12h。前脑啡肽基因测定结果显示:电针结束后,尾核、伏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臂旁核、孤束核和神经垂体中,前脑啡肽的mRNA水平在6h达到高峰;巨细胞网状核中,脑啡肽的mRNA水平在8h达到高峰;杏仁核和缰核中,脑啡肽的mRNA水平在12h达到高峰(p<0.01)。停针后24h,所测核团区(除了伏核)中脑啡肽的mRNA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电针前0.5h的表达水平(p<0.05)。δ-受体基因测定结果显示:电针前后δ-受体mRNA水平变化趋势与脑啡肽的mRNA水平变化趋势相似。与电针前0.5h相比,在神经垂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巨细胞网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臂旁核、孤束核、杏仁核、缰核、伏核和尾核中,δ-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峰值分别提高了3.24,2.30,1.44,1.36,1.24,1.22,1.20,1.10,1.10,0.96,0.71和0.71倍。μ-受体基因测定结果显示:在停针后0h,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开始升高(p<0.05),并且在所测核团中出现一个(4h或6h)或两个峰值(2h和8h、4h和8h或4h和12h)。与电针前0.5h相比,停针后24h,μ受体1mRNA的表达水平在被测的核团(区)中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p<0.05)。κ-受体基因测定结果显示:在所检测核团(区)中,κ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K-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在停针后0h开始升高(p<0.05),到停针后8h略降,接着迅速回升,并在停针后12h达到高峰,之后又开始降低。但在停针后24h,κ-受体mRNA水平仍然高于电针前0.5h的水平(p<0.05)。甲硫氨酸脑啡肽水平测定结果显示:甲硫氨酸脑啡肽水平与痛阈呈正相关性(r=0.605~0.911,p<0.01)。在大多数核团(区)中,甲硫氨酸脑啡肽水平经电针诱导提高(p<0.05),停针后0h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到停针后4h至6h降到较低水平,但仍然高于电针前0.5h的水平。以上实验结果清楚展现了电针诱导的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的动力学过程,提示阿片肽及其受体的基因启动参与了电针镇痛后效应的调节。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针刺后效应的机理,促进针刺镇痛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阚宇[8](2013)在《慢性痛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在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自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将针灸确立为补充医学后,针刺引起的镇痛效应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减轻患者的各种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镇痛的过程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的整合和调节过程。针刺信号主要通过脊髓腹外侧索上传入脑,脑的许多核团共同构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参与针刺镇痛,包括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蓝斑、下丘脑弓状核、缰核、伏隔核、杏仁核、尾状核、大脑皮层等,但是海马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的研究报道还相对较少。我们前期在在结扎坐骨神经造成的慢性神经痛(CCI)大鼠上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电针刺激足三里-阳陵泉具有累积性镇痛效应,该累积效应与其1)上调海马CA3、CA1区神经末梢突触素(SYN)及钙调蛋白激酶(CaMKII)及蛋白激酶A(PKA)蛋白的表达;2)改善CCI引起的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后致密层(PSD)厚度变薄等等异常变化,良性调节突触的可塑性紧密相关。神经损伤造成的慢性神经痛和炎性疼痛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变化。业已证明:在疼痛条件下,海马也发生了形态学、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和相关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一氧化氮(NO)是细胞内的逆行信使,参与多种生理学的过程,包括外周及中枢水平的痛觉调制,突触的可塑性,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即突触传递效应的增加)以及学习记忆。NO引起的cGMP的生成也参与海马LTP。在脊髓水平,NO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和发展,其效应可能是综合效应的结果,既涉及cGMP水平的调节,又包含Ca2+协同作用,以及一些尚未阐明的机制。在细胞内,内流的Ca2+与钙调蛋白(CaM)偶联,共同作用于NOS,以分子氧和L-精氨酸(L-Arg)为底物,产生NO。NO就通过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或者直接作用于其所在细胞,结合到胞浆可溶型鸟苷酸环化酶(sGC)血红素模体上,使酶发生变构效应而被激活,进而把GTP转化为cGMP,从而增加cGMP,进一步激活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G (PKG),从而使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兴奋,把伤害性信息进一步传向脑高位中枢,即脊髓水平的NO通过NO-cGMP-PKG信号通路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过程[55-57]。但是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是否参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还未见有报道。因此,本实验在大鼠CCI模型上,探讨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对动物疼痛反应的影响及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nNOS、cGMP、PKG的表达变化,进一步研究电针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从更深的层次上阐明针刺累积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科学内涵。为临床针刺治疗慢性痛、进一步推广针灸疗法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实验: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组(n=8)、模型(CCI)组(n=8)、EA-2Hz组(电针2Hz)(n=8)、EA-2/15Hz(电针2/15Hz)组(n=8)、EA-1OOHz(电针100Hz)电针组(n=8)。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Hz,2/15Hz,100Hz,1mA,1次/D)。用辐射热照射和VON FREY刺激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在麻醉状态下,取动物海马组织予以匀浆后,用RT-PCR的方法来检测nNOS, iNOS, PKG mRNA的表达的变化。以选择较佳的电针参数。第二部分实验: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组(n=8)、模型(CCI)组(n=8)、EA-2/15Hz组(n=8)、EA+7-NI (nNOS抑制剂)组(n=8)、EA+DMSO (nNOS抑制剂溶剂)组(n=8)、EA+LY83583(sGC抑制剂溶剂)组(n=8)、EA+Ethanol (sGC抑制剂溶剂溶剂)组(n=8)。电针前后四组给予海马CA1区(AP-3.72mm, R/L2.2mm, H2.4mm)微量注射nNOS抑制剂7-NI(15mg/ml)、sGC抑制剂LY83583(3mg/ml),0.5μl/次,隔天1次。然后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Hz,1mA,1次/D),微量注射隔每天1次。用辐射热照射和VON FREY刺激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在麻醉状态下,动物取海马组织匀浆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来检测nNOS.sGC蛋白表达的变化。以验证nNOS, cGMP是否参与电针的效应。结果1)电针对CCI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与CCI术前(模型组0.35±0.05sec,2Hz电针组0.47±0.12sec,2/15Hz电针组0.37±0.08sec,模型+100Hz组0.30±0.05sec)比较,各组动物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模型组6.82±0.35sec,2Hz电针组7.07±0.53sec,2/15Hz电针组6.28±1.11sec,模型+100Hz组6.53±0.10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3d:6.78±0.47sec,EA7d:6.02±0.75sec,EA10d:3.92±0.29sec,EA14d2.98±0.39sec),2Hz电针组(3.82±0.89sec,3.55±0.92sec,2.32±0.65sec,2.02±0.35sec)、2/15Hz电针组(3.65±0.75sec,3.05±0.98sec,2.03±0.46sec,1.88±0.31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100Hz电针组的痛阈值(4.72±1.20sec,4.40±1.24sec,3.38±0.73sec,2.13±0.38sec)EA3d和EAl4d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A7d,10d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CCI术前(模型组0.43±0.07sec,2Hz电针组0.40±0.11sec,2/15Hz电针组0.45±0.06sec,100Hz电针组0.47±0.15sec)比较,各组动物的机械痛敏分数(模型组4.20±0.81sec,2Hz电针组3.58±0.29sec,2/15Hz电针组5.00±0.67sec,100Hz电针组4.57±0.88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3d:4.53±0.59sec,EA7d:3.00±0.61sec,EA10d:2.92±0.39sec,EA14d:2.70±0.27sec),2Hz电针组(2.27±0.46sec,2.12±0.37sec,2.47±0.36sec,1.50±0.18sec)、2/15Hz电针组(2.22±0.27sec,2.00±0.23sec,1.47±0.08sec,1.15±0.14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100Hz电针组的痛阈值(2.50±0.34sec,2.38±0.28sec,2.52±0.22sec,1.13±0.26sec)EA3d和EA14d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A7d,10d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2)电针对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的影响荧光定量Real Time-PCR结果显示,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86±0.07),模型组动物海马nNOS mRNA表达量(1.80±0.36)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Hz电针组nNOS mRNA的表达量(1.16±0.09)显着降低(P<0.05);2/15Hz电针组nNOS mRNA的表达量(1.20±0.07)显着降低(P<0.05);100Hz电针组mRNA的表达量(1.00±0.17)显着降低(P<0.05)。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92±0.05),模型组动物海马PKG mRNA表达量(1.13±0.11轻度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81±0.09)显着降低(P<0.05);2/15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77±0.07)显着降低(P<0.05);100Hz电针组mRNA的表达量(0.65±0.11)显着降低(P<0.05)。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62±0.11),模型组动物海马iNOS mRNA表达量(0.62±0.05)没有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2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67±0.03)轻度升高(P>0.05);2/15Hz电针组PKG mRNA的表达量(0.50±0.02)、100Hz电针组mRNA的表达量(0.52±0.12)轻度降低(P>0.05)。3)海马内注射NOS抑制剂验证NO在针刺累积性镇痛效应中的作用与CCI术前(模型组0.54±0.13sec,EA-2/15Hz组0.23±0.09sec,EA-NI组0.21±0.05sec,EA-LY83583组0.37±0.10sec,EA-DMSO组0.51±0.13sec,模型+ethanol组0.42±0.11sec,)比较,各组动物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模型组6.55±1.80sec,EA-2/15Hz组7.05±0.87sec,EA-7-NI组6.16±1.76sec,EA-LY83583组6.16±0.59sec,EA-DMSO组6.58±0.80sec,EA-ethanol组5.57±0.82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7d:5.18±1.24sec,EA10d:4.58±1.14sec,EA14d4.58±0.68sec),EA-2/15Hz组(4.00±1.18sec,2.92±0.51sec,2.00±0.48sec),EA-7-NI组(3.04±0.28sec,1.77±0.53sec,1.46±0.31sec),EA-LY83583组(2.57±0.69sec,1.56±0.21sec,0.94±0.18sec),EA-DMSO组(2.82±0.54sec,1.80±0.65sec,1.17±0.37sec),EA-ethanol组(3.52±0.91sec,2.19±0.61sec,1.83±0.63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CI术前模型组0.43±0.07sec EA-2/15Hz组0.45±0.11sec,EA-7-NI组0.40±0.06sec,EA-LY83583组0.50±0.13sec,EA-DMSO组0.47±0.15sec, EA-ethanol组0.70±0.19sec,)比较,各组动物的VON FREY躲避潜伏期(模型组5.45±0.90sec,EA-2/15Hz组5.72±0.35sec,EA-7-NI组4.56±1.28sec, EA-LY83583组4.93±0.61sec,EA-DMSO组4.57±0.20sec,EA-ethanol组4.77±0.66sec,)明显缩短,痛阈降低(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EA7d:4.10±1.42sec,EA10d:4.25±1.60sec,EA14d4.33±1.15sec),EA-2/15Hz组(3.03±0.61seG2.58±0.85sec,2.53±0.89sec),EA-7-NI组(2.00±0.95sec,1.66±0.99sec,1.48±0.71sec),EA-LY83583组(2.32±0.59sec,1.28±0.15sec,1.48±0.20sec),EA-DMSO组(2.33±0.26sec,2.51±0.58sec,1.93±0.34sec),EA-ethanol组(2.76±1.10sec,2.09±0.59sec,1.98±0.65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97±0.22),模型组动物海马nNOS蛋白表达量(1.12±0.20)轻度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15Hz电针组nNOS mRNA的表达量(1.01±0.22)轻度降低(P>0.05);模型+7-NI(nNOS抑制剂)组mRNA的表达量(1.02±0.23)轻度降低(P>0.05)。CCI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27±0.03),模型组动物海马sGC蛋白表达量(0.37±0.04)轻度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15电针Hz组sGC蛋白的表达量(0.25±0.10)明显降低(P>0.05);EA-LY83583组sGC蛋白表达量(0.35±0.05)轻度降低(P>0.05)。小结:1)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可引起的明显的痛反应,上调海马nNOS,PKG mRNA及nNOS, sGC蛋白的表达,说明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引起了疼痛反应时,海马组织nNOS,PKG,sGC活动增强。2)电针双侧“足三里”与“阳陵泉”穴均可缓解CCI引起的明显的痛反应,并且电针2/15Hz组产生的对痛敏的抑制效应稍优于电针2Hz组及100Hz组。3)电针双侧“足三里”或“阳陵泉”穴可显着下调CCI引起的海马内增加的nNOS、PKG mRNA及轻微下调nNOS, sGC蛋白的表达,说明海马内nNOS, PKG,和sGC可能参与电针缓解CCI痛行为反应。4)2Hz、2/15Hz,100Hz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对CCI大鼠海马iNOS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提示:大鼠海马内iNOS可能不参与疼痛的产生和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
姚刚[9](2013)在《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5-HT1B/1D受体激动剂(曲普坦类药物)是基于偏头痛发病的神经血管学说发展起来的一类治疗偏头痛的特异性药物,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主要是作用于脑血管壁的5-HT1B/1D受体,收缩偏头痛发作时扩张的脑血管。鉴于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治疗的满意效果,我们在一项抗偏头痛药物研究中以5-HT1B/1D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利扎曲普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却发现利扎曲普坦能够抑制中脑P物质及脑啡肽原基因的表达,而P物质和脑啡肽正是在中脑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肽类物质,由此引起了我们对5-HT1B/1D受体激动剂治疗偏头痛机制研究的兴趣。目前研究发现,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还与其影响三叉神经末端及脑干二级感觉神经元的功能有关,而对偏头痛发作时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三叉神经节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对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有无影响,如何影响,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以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为体内实验的动物模型,观察利扎曲普坦对偏头痛发作时外周血中疼痛相关细胞因子、三叉神经节中疼痛相关神经肽及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核心结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痛觉调制功能的影响;体外实验以热刺激原代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作为细胞模型,观察利扎曲普坦对热刺激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疼痛相关神经肽的影响,对5-HT1B/1D受体激动剂治疗偏头痛的机制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⑴动物分组、造模与干预、行为学观察: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A)、偏头痛组(B)、利扎曲普坦对照组(C)、利扎曲普坦治疗组(D)。C组和D组大鼠给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1mg/(kg·d)灌胃(药物剂量根据成人每日常规口服剂量进行换算),A组和B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mL/d)。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B组和D组大鼠制备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动物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给予药物(硝酸甘油注射剂或生理盐水)后60min至90min期间,各组大鼠挠头、爬笼、咬尾、往返运动的次数总和(上述4个症状每出现1次得1分)。⑵各组大鼠血浆中CGRP、5-HT、IL-1β、TNF-α含量检测:每组大鼠各6只,采外周血(B、D组大鼠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剂2h时),应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CGRP、5-HT、IL-1β、TNF-α的含量;⑶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mRNA表达:每组大鼠各6只,取三叉神经节(B、D组大鼠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剂2h时),利用SYBR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mRNA的表达;⑷各组大鼠中脑ENK、SP、CGRP、CCK的表达:每组大鼠各12只,取中脑(B、D组大鼠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剂2h时),其中6只大鼠应用SYBR GreenI实时定量PCR检测中脑PENK、SP、CGRP、CCK mRNA的表达;另外6只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M-ENK、L-ENK、SP、CGRP、CCK-8的表达;2.体外实验⑴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取出生3-5日SD大鼠的双侧三叉神经节,进行分离、消化及离心,接种于24孔培养板,原代培养三叉神经节神经元。⑵热刺激方法: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放入38.5℃环境中培养30min。利扎曲普坦干预方法: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加入1mmol/L的甲酸利扎曲普坦(工作浓度20μM)20μL培养1h。⑶实验分组:分4组,每组6个培养孔。对照组(A):常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组;热刺激组(B):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放入38.5℃恒温水浴箱培养30min;利扎曲普坦对照组(C):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加入1mmol/L的苯甲酸利扎曲普坦20μL培养1h;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D):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加入1mmol/L的苯甲酸利扎曲普坦20μL于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h,之后全量换液,放入恒温水浴箱(38.5℃)培养30min。⑷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SP、CGRP、CCK mRNA的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⑴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比较: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偏头痛组大鼠。⑵各组大鼠血浆中CGRP、5-HT、IL-1β、TNF-α含量的比较:①偏头痛组大鼠外周血浆中CG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外周血浆中CGRP含量与对照组及偏头痛组比较无显着差异;②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外周血浆中5-H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外周血浆中5-HT含量明显高于偏头痛组;③各组大鼠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④各组大鼠外周血浆中TNF-α含量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⑶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mRNA表达:①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偏头痛组;②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三叉神经节SP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偏头痛组大鼠三叉神经节SP mRNA拷贝数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性,但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利扎曲普坦对照组;③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对照组;④对照组、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CCK mRNA拷贝数比较均无显着差异。⑷各组大鼠中脑ENK、SP、CGRP、CCK表达:①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中脑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滑车神经核水平M-ENK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M-ENK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②偏头痛组大鼠中脑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中脑SP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S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偏头痛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S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治疗组;③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中脑CGR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偏头痛组;偏头痛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CGR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给药组;④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中脑CC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CCK-8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偏头痛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CCK-8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治疗组。2.体外实验⑴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GRP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GR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GR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热刺激组。⑵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热刺激组。⑶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热刺激组。⑷对照组、热刺激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CK mRNA拷贝数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论1.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外周血中5-HT含量有下降趋势;5-HT1B/1D受体激动剂能够影响外周5-HT系统的代谢状态,提高偏头痛大鼠头痛发作期外周血中5-HT含量,从而改善偏头痛发作时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的状态。2.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节表达CGRP增加,5-HT1B/1D受体激动剂可以抑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表达CGRP,减轻CGRP引发的神经源性炎症。3.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节表达PENK减少,5-HT1B/1D受体激动剂可以上调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基因表达,发挥镇痛作用。4.5-HT1B/1D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PAG区表达M-ENK,进而发挥镇痛作用。5.5-HT1B/1D受体激动剂抑制偏头痛发作时PAG区CGRP的表达,一方面可以减轻CGRP所引发的偏头痛病理生理改变;另一方面可以减弱CGRP对阿片镇痛的抑制效应,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6.5-HT1B/1D受体激动剂抑制PAG区CCK-8的表达,从而减弱CCK对阿片镇痛的拮抗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内源性阿片肽的镇痛效应。
余玲玲[10](2012)在《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文中认为当内脏发生疾病时,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皮下结节、牵涉痛、皮疹等病理反应的临床报道很多,这些病理反应常常伴随着疾病的发生而出现,并随着疾病的自愈而消退。这种内脏疾病能反应到体表的现象,中医远在两千年前早已发现,《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从此描述说明中国古代医生早已发现心痛可以反应到肩甲、两臂内侧等处,这不仅与临床上冠心病牵涉痛常出现的部位相一致,也正是十二经脉中心经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医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世界上最早的躯体-内脏相关学说。基于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和西医的躯体-内脏相关学说,近年有学者提出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会随着内脏功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动态概念,并将这一规律称为腧穴的敏化。敏化腧穴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内脏疾病在体表的病理反应点,还是针灸治疗内脏疾病的最佳刺激点,当内脏发生疾病时,体表沉寂的腧穴可以被激活,其功能变得敏感而活跃,对相应内脏调节功能的“质”或“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针灸可以治疗内脏疾病,缓解内脏疼痛,其疗效与电针强度、取穴部位密切相关。有关针刺镇痛的研究发现在同神经节段腧穴,针刺只要激活穴位深部的A类纤维就有明显的镇痛效应,而在异神经节段腧穴,针刺须激活穴位深部的C类纤维才能发挥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了脊髓和脊髓上中枢不同的内源性镇痛系统有关。虽然针刺镇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很多,但是同时将痛源部位、体表敏化腧穴、电针强度综合起来考虑的研究甚少,关于体表敏化腧穴不同强度电针刺激缓解内脏痛的量效关系研究还是空白。本研究将具有躯体-内脏感觉会聚功能的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ide Dynamic Range, WDR)神经元和延髓背侧网状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 SRD)全身异觉异位会聚神经元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这两类会聚神经元对不同强度电针传入的量-效激活反应,以及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这两类神经元的相互作用,来探讨腧穴敏化的规律和机制、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以期阐明电针治疗内脏痛的最佳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为临床提高电针镇痛效应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50-300g,用10%的乌拉坦(urethane,1.0-1.2g-kg)腹腔注射麻醉,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所有记录到的神经元都用刷毛法观察其外周感受野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分别检验其体表感受野对各种机械刺激(包括触摸、电针齿镊夹皮)的反应和直结肠扩张刺激引起的反应,鉴定神经元的性质。在脊髓背角,凡是能够对来自体表感受野的各种机械刺激和来自内脏的扩张刺激均起激活反应的神经元,就被确定为WDR神经元;在延髓,凡是具有全身性的感受野,并且只能特异性地被体表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激活,而对非伤害性刺激不发生反应的神经元就被确定为SRD神经元。内脏伤害性刺激采用直结肠扩张法,将一长约5-6cm的气囊经肛门插入直结肠,插入的深度约为4cm。内脏伤害性刺激由插入直结肠内的气囊充气超过20-50s实现。实验过程中直结肠扩张压力控制在60-80mmHg之间(40mmHg为伤害性刺激),两次重复的CRD刺激应至少间隔4min。分别在大鼠L2-4节段脊髓背角和延髓背侧网状亚核进行单细胞记录。观察内容分两部分:(1)观察WDR和SRD神经元在伤害性CRD刺激稳定激活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神经元痛敏反应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2)观察在持续1min的伤害性CRD刺激前后,这两类神经元对来自感受野单纯电针刺激的量-效激活反应的变化,探讨腧穴敏化的规律及其机制。2结果2.1脊髓水平的实验结果于93只SD大鼠脊髓背角的L2-4节段共记录到168个神经元。其中广动力型(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 WDR)神经元118个。大部分WDR神经元位于脊髓板层的第IV和V层,其外周感受野主要分布于记录部位同侧下半部皮肤,如:尾巴、下肢、会阴和臀部。在12个WDR神经元观察到60mmHg CRD刺激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为100.90±21.41%,和背景活动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表明WDR神经元对来自同节段的内脏伤害性传入有稳定的激活反应。在60mmHg CRD刺激引起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我们在体表非感受野分别观察了同神经节段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对侧“足三里”穴区为中心)和异神经节段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对侧“内关”穴区为中心)不同强度(1mA、2mA、4mA、6mA、8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在同神经节段,电针能有效抑制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和单纯CRD刺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相比,其抑制率分另为:11.43±3.40%(1mA)(P<0.05)、25.56±2.69%(2mA)(P<0.001)、46.35±3.44%(4mA)(P<0.001)、49.96±3.08%(6mA)(P<0.001)、47.04±4.79%(8mA)(P<0.001)。而在异神经节段,1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与单纯CRD刺激时神经元的反应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电针强度达到2mA时,我们开始观察到电针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的抑制效应。从2-8mA,其抑制率分别为:19.70±6.61%(2mA)(P<0.05)、33.71±3.93%(4mA)(P<0.001)、40.25±4.71%(6mA)(P<0.001)、40.44±5.68%(8mA)(P<0.001)。表明当电针强度为1mA时,只能引起节段性的抑制效应;而当电针强度达到2mA时,能引起广泛性的抑制效应;当电针强度达到4-6mA时,这种抑制效应还会到达一个平台期。之后,我们观察了体表感受野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同侧的“足三里”穴区为中心)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WDR神经元的相互作用。首先观察单纯电针刺激对WDR神经元的量-效激活反应,和神经元背景活动相比,单纯电针刺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率分别为:14.50±4.63%(1mA)(P<0.05)、40.09±6.27%(2mA)(P<0.001)、99.47±13.18%(4mA)(P<0.001)、156.62±20.50%(6mA)(P<0.001)、189.15±11.33%(8mA)(P<0.001)。可见,从1mA-8mA的范围内,WDR神经元对单纯电针刺激的激活反应呈明显的量-效线性递增关系。然后在ERD引起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电针刺激,当电针刺激强度为1mA时,电针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无明显影响(P>0.05)。当电针强度为2mA时,电针可以使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增强,神经元的反应从单纯CRD激活的基础上依次再激活43.46±5.97%(2mA)(P<0.001)、77.44±8.32%(4mA)(P<0.001)、85.29±7.08%(6mA)(P<0.001)、90.38±13.01%(8mA)(P<0.01)。可见,同时给予CRD和感受野电针两种刺激,WDR神经元在电针强度达到6mA时,其激活反应也接近平台期。这些结果还表明来自感受野穴位的电针传入和来自内脏的伤害性传入可以在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产生易化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为了探讨腧穴敏化的脊髓机制,我们给予大鼠70-80mmHg CRD刺激持续lmin造成内脏伤害性损伤后,观察WDR神经元对感受野穴位单纯电针刺激的激活反应的变化。实验观察到在CRD刺激后WDR神经元对电针的激活反应明显增强。CRD刺激前,电针引起的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分别为:18.19±7.49%(1mA)、105.39±17.21%(4mA)、175.81±20.16%(7mA)、200.14±23.49%(10mA);而CRD刺激后,电针引起的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分别为:95.09±26.37%(1mA)、202.44±18.90%(4mA)、278.41±32.64%(7mA)、280.84±39.87%(10mA)。并且在CRD刺激后,当电针强度达到7mA时,WDR神经元对电针的反应也接近平台期。表明持续的伤害性内脏传入可以易化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使其对来自体表感受野穴位的电针传入产生更强烈的反应。2.2延髓水平的实验结果于49只SD大鼠的延髓背角共记录到68个延髓背侧网状亚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SRD)神经元。在16个SRD神经元系统观察了分级的CRD刺激引起的反应,在20-80mmHg的范围内,随着内脏扩张压力的升高,神经元反应的强度也随之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量-效线性关系。表明SRD神经元对伤害性强度的内脏扩张刺激能做出准确的应答反应。由于这类神经元具有全身性的感受野,在60mmHg CRD刺激引起SRD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我们观察了与直结肠同神经节段的“足三里”穴区(取对侧)不同强度(1mA、2mA、4mA、6mA、8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实验观察到1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明显影响,电针后神经元的反应和单纯CRD刺激效应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19.43±3.28%(P<0.01)、4mA、6mA、8mA电针刺激引起的抑制率分别为31.87±3.92%(P<0.001)、51.78±5.13%(P<0.001)、55.70±7.82%(P<0.01)。可见,随着电针强度的增加,电针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但是当电针强度达到6mA时,这种抑制效应也接近平台期。为了探讨腧穴敏化的延髓机制,这部分实验同样给予大鼠70-80mmHg CRD刺激持续1min造成内脏伤害性损伤后,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区对SRD神经元激活阈值和强度的变化,实验选择1.5mA和6mA分别代表低于和高于C类纤维阈值的的电针强度。结果显示在CRD刺激前,1.5mA电针刺激对SRD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没有任何影响,与背景活动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CRD刺激后,1.5mA电针刺激能明显激活SRD神经元,神经元的活动从背景活动的3.05±0.20spikes/s增加到4.81±0.46spikes-s,与背景活动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O.001)当电针强度达到6mA时,CRD刺激前后电针对SRD神经元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RD刺激前后,电针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率分别为318.34±53.56%、381.04±59.68%,CRD刺激前后的电针效应进行比较有显着的差异(P<0.01)。表明给予大鼠伤害性内脏扩张损伤后也可以易化延髓SRD神经元。3结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体表不同强度电针传入和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和延髓背角SRD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电针可以在脊髓和延髓抑制内脏伤害性反应,但是只有当电针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时,电针的抑制效应才最明显,但并不是电针刺激强度越大,电针的抑制效应越明显。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在脊髓水平,同节段穴区电针刺激强度在4-6mA时、异节段穴区电针刺激强度在6mA时,就能取得良好的抑制效应;而在延髓水平,电针强度在6mA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抑制效应。从抑制强度来看,同节段穴区抑制强度最好,异节段穴区抑制强度稍低。在脊髓和延髓两个水平,伤害性内脏传入还可以易化相应节段体表的电针传入反应,引起体表相应穴区功能敏化。其发生机制与解释牵涉性痛觉过敏的会聚易化理论相一致。
二、P物质在大鼠中缝大核中参与痛觉调制的机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物质在大鼠中缝大核中参与痛觉调制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
2 针刺参数对镇痛效应影响的研究 |
2.1 电针频率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2 针刺深浅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3 针刺部位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4 针刺强度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炎性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双足负重不均衡和局部异常肌电的发放 |
3.2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局部肌肉组织炎性反应明显 |
3.3 电针和TEAS激活A-(Ta)和C-(Tc)纤维的阈值、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1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2 TEAS-Ta和TEAS-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3 TEAS-Ta和TEAS-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1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2 EA-Ta和EA-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3 EA-Ta和EA-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6 不同强度TEAS和电针干预i-ST34对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3.7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
3.8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
4 研究小结 |
第二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肌肉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 |
3.2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板层分布及自发放电频率分布特点 |
3.3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5 脊髓化后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6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7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8 脊髓化后EA-Ta和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9 EA-Ta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
3.10 TEAS-Tc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
4 研究小结 |
讨论 |
1 CFA肌肉注射可成功诱导肌肉炎性痛模型 |
2 激活不同穴位的神经纤维传入镇痛效应的差异 |
3 脊髓背角对伤害性信息的整合和调制 |
4 激活深层的A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
5 激活深层的C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上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
6 TEAS可能涉及局部镇痛机制 |
研究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2)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文献的选择 |
1.2 纳入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检索结果 |
2 数据统计 |
3 理论探讨 |
3.1 神经机制 |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
3.3 结缔组织机制 |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
2.2 炎症性疼痛 |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
3.1 筛选条件 |
3.2 筛选结果 |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
4.1 针刺深度 |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
4.3 刺激强度 |
4.4 安慰剂效应 |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进展 |
1. 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相关研究 |
2. 经穴效应部位特异性相关研究 |
3. 经穴效应“穴性”特异性的相关研究 |
4. 经穴效应特异性与神经节段相关性研究 |
5.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相对性与整体性认识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概况 |
1. 现代医学对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 |
2. 中医对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 |
3. 针灸对IBS的研究概况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与IBS相关神经核团的研究概况 |
1. 与IBS内脏痛相关的神经核团 |
2. 与IBS情绪心理异常相关核团 |
3. 与IBS胃肠动力异常相关神经核团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 |
2.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的影响 |
3.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影响 |
4.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_(3A)R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丘脑PKMζmRNA表达的影响 |
6.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讨论 |
1. 实验模型的选择及评价 |
2. 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不同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 |
3. 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痛觉及肠运动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4. 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电针对IBS大鼠VPL神经元放电及GalR1、c-kit和TRPV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内脏痛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1 内脏痛 |
2 腹痛—肠易激综合征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肠易激综合征相关脑内神经核团的研究概况 |
1 脑内神经核团 |
2 脑内神经核团神经元放电记录技术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原则 |
3 针灸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二、实验结果 |
1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 |
2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肠道敏感性的影响 |
3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情绪心理的影响 |
4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5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丘脑内GalR1阳性表达的影响 |
6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结肠TRPV1和ICC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2 电针内关、大肠俞穴治疗IBS大鼠的穴性分析 |
3 电针内关、大肠俞穴治疗IBS大鼠的VPL神经元电信号分析 |
4 电针内关、大肠俞穴治疗IBS大鼠的局部痛因子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感受的调节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和大鼠伤害性感受中的调节作用 |
引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持续炎症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 |
二、毁损ARC对CFA炎症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
三、兴奋ARC神经元对CFA炎症大鼠伤害性感受及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
讨论 |
第二部分 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和大鼠伤害性感受调节的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NRM注射Lidocaine对CFA炎症大鼠伤害性感受过敏及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
二、NRM注射MSD后兴奋ARC对CFA炎症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 |
三、CFA炎症大鼠中缝大核和脊髓背角递质水平的变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电针配合耳针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效应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与疼痛 |
1、疼痛概论 |
1.1 痛觉 |
1.2 痛反应 |
2 疼痛与神经系统之关联 |
2.1 组织结构 |
2.2 中枢神经结构 |
2.3 神经活性物质 |
3 疼痛的产生机制 |
3.1 外周痛觉信息的形成与传入 |
3.2 痛觉信息在脊髓水平的整合 |
3.3 痛觉信息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 |
4 痛觉的病理生理 |
4.1 外周痛 |
4.2 中枢痛 |
第二部分 中医理论与疼痛 |
1 外感六淫 |
1.1 风邪致痛特点 |
1.2 寒邪致病特点 |
1.3 署邪致痛特点 |
1.4 湿邪致痛特点 |
1.5 燥邪致痛特点 |
1.6 火邪致痛特点 |
2 脏腑气血津液 |
2.1 五脏与疼痛 |
2.2 六腑与疼痛 |
2.3 气血津液与疼痛 |
3 十四经脉病候与疼痛 |
3.1 手太阴肺经 |
3.2 手阳明大肠经 |
3.3 足阳明胃经 |
3.4 足太阴脾经 |
3.5 手少阴心经 |
3.6 手太阳小肠经 |
3.7 足太阳膀胱经 |
3.8 足少阴肾经 |
3.9 手厥阴心包经 |
3.10 手少阳三焦经 |
3.11 足少阳胆经 |
3.12 足厥阴肝经 |
第三部分 神经根型颈椎病综述 |
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临床症状及体征 |
2.3 辅助检查 |
2.4 治疗 |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来源 |
1.3 治疗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价 |
1.6. 结果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2.2 疗效分析 |
3 讨论 |
3.1 脊柱与五脏的关系 |
3.2 选穴依据 |
3.3 针灸镇痛原理 |
3.4 关于该病复发的探讨 |
3.5 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4.1 存在的不足 |
4.2 展望 |
结语 |
文献参考 |
附录 |
致谢 |
(7)电针诱导山羊中枢脑啡肽前体及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针刺镇痛 |
1.1.1 针刺镇痛的发展 |
1.1.2 针刺镇痛的特点 |
1.1.3 影响电针镇痛效果的因素 |
1.1.4 针刺镇痛过程 |
1.1.5 针刺镇痛后效应 |
1.1.6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主要药品试剂及耗材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实验动物的准备 |
2.5 电针方法 |
2.6 痛阈的测定 |
2.7 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
2.7.1 镇痛相关核团与区域的定位和取材 |
2.7.2 镇痛相关核团与区域的总RNA的提取 |
2.7.3 总RNA完整性和浓度的测定以及逆转录 |
2.7.4 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2.8 甲硫氨酸脑啡肽含量的测定 |
2.8.1 石蜡切片的制备 |
2.8.2 免疫组化染色 |
2.8.3 核团(区)免疫组化的观测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电针诱导的山羊痛阈的变化 |
3.2 山羊前脑啡肽及阿片肽受体基因序列测定 |
3.3 镇痛相关核团和区域的确证 |
3.4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前脑啡肽mRNA水平的变化 |
3.5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δ-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 |
3.6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μ-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 |
3.7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κ-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 |
3.8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甲硫氨酸脑啡肽含量的变化 |
4 讨论 |
4.1 山羊痛阈的测定 |
4.2 针刺穴位的选择 |
4.3 电针频率的选择 |
4.4 电针镇痛的种属差异 |
4.5 电针诱导的镇痛后效应现象 |
4.6 内源性阿片肽基因表达对电针镇痛后效应的影响 |
4.7 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对电针镇痛后效应的影响 |
4.8 山羊中枢镇痛相关核团(区)在电针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慢性痛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在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一 疼痛的分类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
二 海马的形态机构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
三 针刺镇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频率电针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镇痛效应的观察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各组行为学结果 |
3 讨论 |
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时的参数 |
3.3 实验结果的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对针刺累积镇痛效应的作用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PCR相应指标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慢性痛对海马内nNOS,iNOS和PKG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电针对海马内nNOS,iNOS和PKG mRNA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海马内注射NOS及SGC抑制剂验证NO在针刺累积性镇痛效应中的作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各组行为学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神经肽与疼痛 |
1. 内源性阿片肽与疼痛 |
2. P 物质与疼痛 |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疼痛 |
4. 缩胆囊肽与疼痛 |
第二章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
1. 下行抑制系统 |
2. 下行易化系统 |
3. 小结 |
第三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 立题依据 |
2. 研究内容 |
3. 实验流程图 |
第二篇 实验内容 |
第一章 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利扎曲普坦治疗作用的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利扎曲普坦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外周血 CGRP、5-HT、IL-1β、TNF-α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大鼠 PENK、SP、CGRP、CCK 基因实时定量 PCR 检测质粒标准品制备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利扎曲普坦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中脑 ENK、SP、CGRP、CCK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利扎曲普坦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利扎曲普坦对热刺激原代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神经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3 实验手术 |
4 内脏伤害性刺激 |
5 神经元活动的细胞外记录 |
6 记录程序 |
7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
8 数据采集及分析 |
结果 |
第一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背角的相互作用 |
1 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分类及特性 |
2 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对直结肠扩张刺激的反应 |
3 体表非感受野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
4 体表感受野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
5 腧穴敏化效应的脊髓机制 |
第二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的相互作用 |
1 SRD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
2 SRD神经元对分级的内脏刺激引起的反应 |
3 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
4 腧穴敏化效应的延髓机制 |
讨论 |
一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
二 针刺镇痛的量效关系 |
1 电针频率与镇痛的量效关系 |
2 电针强度与镇痛的量效关系 |
三 不同强度电针镇痛的中枢机制 |
1 电针镇痛效应与其激活的外周传入纤维谱有关 |
2 何种传入纤维介导的镇痛效应最强? |
3 脊髓节段性镇痛机制:闸门控制学说 |
4 电针引起的广泛性镇痛效应机制 |
5 强电针镇痛效应与DNIC |
6 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与DNIC |
四 脊髓-SRD-脊髓神经环路在痛觉调制系统的作用 |
1 SRD神经元接受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传入投射 |
2 SRD神经元向脊髓上中枢发出的纤维投射 |
3 SRD神经元在感觉传递和加工过程中的特点 |
4 SRD与DNIC |
五 腧穴敏化及其机制探讨 |
1 腧穴理论的起源与演化 |
2 腧穴敏化现象研究现状 |
3 从牵涉痛发生原理来探讨腧穴敏化发生机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
综述一 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
综述二 足三里穴对肠感觉-运动功能神经调节机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P物质在大鼠中缝大核中参与痛觉调制的机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D]. 端木程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吴艳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4]电针对IBS大鼠VPL神经元放电及GalR1、c-kit和TRPV1的影响[D]. 李凯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5]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感受的调节及机制探讨[D]. 彭建明. 苏州大学, 2017(04)
- [6]电针配合耳针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效应探讨[D]. 阮黄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7]电针诱导山羊中枢脑啡肽前体及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规律[D]. 程莉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1)
- [8]慢性痛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在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D]. 阚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 [9]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研究[D]. 姚刚. 吉林大学, 2013(08)
- [10]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D]. 余玲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