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人类性别畸形(论文文献综述)
姜雨婷[1](2021)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临床遗传学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低频突变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全球不孕不育发病率约为10~15%,其中男性因素约占30~50%。导致男性不育的病因包括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睾丸创伤、隐睾、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医源性损伤、代谢性疾病等,而遗传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男性不育中最严重的疾病类型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表现为睾丸生精障碍。携带遗传因素异常的NOA患者进行药物、手术等治疗干预效果并不显着。由于NOA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临床表型具有高度异质性,使其遗传学诊断困难且复杂。染色体异常是NOA重要的遗传学病因,核型分析是染色体检查的常规方法,但仅能明确一部分NOA患者的诊断(如克氏综合征),不同种类的染色体异常在NOA患者中的检出率、对应临床表型及机制尚不清楚。Y染色体AZF(Azoospermia factor)微缺失是目前仅次于克氏综合征的NOA患者主要遗传学病因。AZF微缺失目前主要采用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 site,STS)-PCR法。但由于选定的STS位点有限,仅能检出一部分的AZF微缺失,无法对AZF区其他变异进行检测,导致一部分AZF区变异被漏检。除了染色体异常和AZF微缺失,仍有60~80%的NOA患者无法找到病因,最终被定义为特发性NOA,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未知的遗传因素引起的。明确诊断NOA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有助于患者获得适当的遗传咨询及临床决策。临床上通过睾丸显微活检技术发现一部分NOA患者睾丸中有少量精子,结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NOA患者有机会生育自己的血亲后代。随着测序平台的快速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已逐渐应用于癌症、智力缺陷、遗传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检测中。近年来,对NOA患者分子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一些NOA相关的易感位点及新的致病基因也陆续被报道,然而大部分新发现的致病基因并未在NOA散发患者或家系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虽然染色体和AZF微缺失技术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特殊的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断裂位点及AZF区亚区变异类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尚无确定规律,临床遗传咨询困难。虽然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能检出新的致病基因,但是大量的变异位点需要结合临床表型进行分析,也需要进一步的家系验证。因此,为了给临床患者提供更明确的遗传咨询,NOA患者的遗传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目的1.研究NOA患者染色体异常的种类、检出率及其对临床表型的影响。2.探讨NOA患者AZF区变异的种类、检出率及亚区变异类型。3.分析生精基因捕获测序筛查的检出效率及检出位点的致病性。4.探索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及低频突变关联分析(RVAS)结果,应用家系验证,对NOA相关致病基因进行筛选分析,为进一步开展NOA致病基因研究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男性不育患者,经过精液常规分析、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测、睾丸细针穿刺术或睾丸显微取精术后细胞学检查,排除梗阻性无精子症。对确诊为NOA的1739名患者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及不育相应的检查结果收集。本研究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整体研究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第1部分:对全部1739例NOA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及G显带分析。对常规核型分析无法明确的染色体异常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特异性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等方法联合诊断异常核型。对不同种类的染色体异常在NOA患者中的检出率、对应临床表型及相关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第2部分:对排除染色体异常的NOA患者进行AZF微缺失检测。采用STS-PCR法及NGS法两种方法并比较其检出率,对AZF亚区变异进行相关机制分析,并探讨其对NOA生精障碍的影响。第3部分:在排除染色体异常和AZF微缺失后,对同意参加生精基因研究的136例患者进行生精基因捕获测序Panel筛查分析。生精基因Panel是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在这个部分进行基因变异筛查及致病性分析。第4部分:对生精基因Panel筛查未检出突变的NOA患者133例及已生育对照组343例进行WES检测,然后进行RVAS分析,对差异有显着性的基因进行蛋白互作关联分析,进一步召回11个家系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及家系关联分析。结合RVAS及蛋白互作关联分析结果进行复核,筛选出可能导致NOA相关基因,并讨论这些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1739例NOA患者检出染色体异常299例,占比17.19%,其中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整条或部分性染色体的重复或缺失)247例,在染色体异常的NOA患者中检出比例最高,占82.61%(247/299)。2.X染色体全部或部分重复组的睾丸体积、睾酮水平低于Y染色体全部或部分重复组及Y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高于另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导致拟常染色质区(PARs)非整倍体,16种异常核型中14种存在PARs区非整倍体,PARs区非整倍体的异常率占全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93.93%(232/247)。3.45,X/46,XY嵌合体及其衍生核型中AZF微缺失检出率为87.5%(7/8),多为AZFb+c区缺失。4.XX-男性综合征形成的原因多是由于Xp-Yp易位,导致性别决定基因(SRY)易位至X染色体,占比92.86%(13/14)。5.联合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特异性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AZF微缺失检测等方法,诊断了t(Y;D/G组)染色体易位2例、X/Y染色体不平衡易位1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嵌合体1例、Y染色体来源的小标记染色体2例。6.染色体平衡性结构异常NOA患者睾丸体积、FSH、LH、睾酮水平接近正常男性。16例平衡性结构异常共检出31个断裂点,分布于18条染色体上。5q15、11q25、22q13断裂点发生频率均为二次,提示其断裂点上相关生精基因与NOA发生有关。7.STS-PCR法在868例NOA患者中检出109例AZF微缺失,检出率12.56%。NGS法在572例NOA患者中检出172例AZF区变异,检出率30.07%。检出异常不仅包括传统微缺失类型,还包括多种AZF亚区缺失模式。单纯缺失7类,其中AZFb+c区部分缺失及AZFc区部分缺失又分12种缺失模式。单纯重复3类,其中AZFc区部分重复分为2中重复模式。重复+缺失9类。缺失+倒位1类。多种AZF亚区变异导致Y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8.通过生精基因Panel筛查分析,检出TEX11基因突变2例及AR基因突变1例。TEX11(c.1985T>C,p.Leu662Pro)及AR(c.528C>A,p.Ser176Arg)可能是NOA的致病位点。TEX11突变导致生精阻滞于精原细胞及初级精母细胞早期阶段。AR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不完全表现为雄激素不敏感,具有异质性。本研究生精基因Panel筛查的检出率2.21%(3/136)。9.WES检测结果显示,NOA患者组检出已经过验证的NOA相关基因6个(TEX15、BRCA2、FAM47C、MEIOB、SYCP3、TDRD7)。通过NOA组及对照组RVAS分析,筛选出最显着(P<0.0001,OR>1)基因5个(DHRS4、WARS、PICK1、RRBP1、ENTPD2)及校验合格(P=0.0001~0.05,在睾丸中表达>6,OR值>6或因对照组未检出而无法估计)基因187个,其中包括已经过验证的NOA相关基因3个:BRCA2、TDRD7、SYCP3。10.对最显着基因(5个)、校验合格基因(184个)、校验合格的已经过验证的NOA相关基因(3个)及文献中已经过验证的NOA相关基因(28个)进行蛋白互作关联分析,得到117个关联蛋白,结果显示这些关联蛋白集中于减数分裂相关的蛋白互作通路。11.对11个被召回的家系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及家系关联分析,结合RVAS分析及蛋白互作关联分析,得到6个家系验证过的生精相关基因:ACTL8、TRA2B、IDE、FIBP、NUP37、PIGT。12.WES检测结合生信分析共筛出9个生精基因:ACTL8(家系验证)、TRA2B(家系验证)、IDE(家系验证)、FIBP(家系验证)、NUP37(家系验证)、PIGT(家系验证)、BRCA2(文献验证)、TDRD7(文献验证)、SYCP3(文献验证),检出率为6.76%(9/133)。研究结论1.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是NOA染色体异常的主要类型。X染色体全部或部分重复可导致严重生精障碍。染色体断裂点5q15、11q25、22q13可能与精子发生相关,可能存在生精相关基因。2.AZF亚区存在多种变异形式(部分缺失、部分重复、部分缺失+部分缺失、部分缺失+倒位等),可能是通过影响Y染色体稳定性导致NOA。3.TEX11(c.1985T>C,p.Leu662Pro)及AR(c.528C>A,p.Ser176Arg)可能为NOA致病变异。生精基因Panel筛查检出率为2.21%。4.家系验证ACTL8、TRA2B、IDE、FIBP、NUP37、PIGT基因及已经过验证的BRCA2、TDRD7、SYCP3基因可能与NOA发生相关。WES及RVAS对NOA可能的致病候选基因检出率为6.76%。
张佳甲[2](2021)在《1857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下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染色体异常的类型;了解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检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1857例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于我院行产前诊断的孕妇资料,所有孕妇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53例同时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涉及的产前诊断指征包括:(1)无创产前检测(NIPT)高风险(包括21/18/13-三体、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他染色体异常高风险);(2)高龄(孕妇年龄≥35岁);(3)血清学筛查高风险;(4)超声检查异常或软指标;(5)不良孕产史;(6)孕妇本人或配偶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7)其他原因(包括孕早期用药史或不良接触史等)。结果:1.1857例孕妇的羊水染色体核型中,共检出异常核型269例,总检出率为14.49%。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223例,检出率12.01%,占异常核型的82.90%,包括:21-三体150例;18-三体35例;13-三体6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1例;嵌合体1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6例,检出率2.48%,占异常核型的17.10%,包括:易位18例;染色体部分重复14例;染色体部分缺失11例;倒位3例。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5)。2.不同指征下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及异常类型如下:(1)NIPT高风险263例,检出异常核型163例,检出率61.98%,包括21-三体99例,18-三体27例,13-三体4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0例,嵌合体6例,染色体部分缺失5例;染色体部分重复2例;(2)高龄(孕妇年龄≥35岁)643例,检出异常核型59例,检出率9.18%,包括21-三体41例,18-三体4例,13-三体2例,嵌合体2例,染色体部分缺失1例,染色体部分重复6例,易位1例,倒位2例;(3)血清学筛查高风险715例,检出异常核型22例,检出率3.08%,包括21-三体9例,18-三体3例,嵌合体2例,染色体部分缺失1例;染色体部分重复5例,易位2例;(4)超声检查异常或软指标57例,检出异常核型5例,检出率8.77%,包括21-三体1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染色体部分缺失1例;易位1例;(5)不良孕产史120例,检出异常核型3例,检出率2.50%,包括染色体部分缺失2例;染色体部分重复1例;(6)孕妇本人或配偶为染色体携带者31例,检出异常核型17例,检出率54.84%,包括嵌合体1例,染色体部分缺失1例;易位14例,倒位1例;(7)其他原因组28例(包括孕早期用药史或不良接触史等),未检出染色体异常。各类指征下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36,P<0.05)。3.53例同时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的孕妇(包括NIPT高风险29例,超声检查异常或软指标12例,孕妇本人或配偶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4例,高龄3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3例,不良孕产史2例):羊水核型分析与CMA共检出16例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30.19%,包括1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21-三体嵌合体,9例染色体部分缺失/重复(片段大小范围0.15Mb~33.4Mb),1例杂合性缺失,3例平衡易位/倒位。其中1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21-三体嵌合体及5例染色体部分缺失/重复(片段>5Mb)均被两者同时检出;3例平衡易位/倒位仅被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4例微缺失/微重复(片段<5Mb)及1例杂合性缺失,仅被CMA检出。另外,仅由CMA检出的5例染色体异常的孕妇,主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NIPT提示其他染色体异常高风险、高龄及超声异常,CMA提示的染色体异常均涉及OMIM基因,与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相关。结论:1.所有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均建议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是否存在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在所有产前诊断指征中,NIPT高风险及孕妇本人或配偶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时羊水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各产前诊断指征下检出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即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也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2.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除可以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外,还可以检出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片段<5Mb)。对于NIPT提示其他染色体异常高风险、高龄、超声异常或软指标的孕妇应同时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从而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冯宇[3](2021)在《90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高通量测序检测及遗传学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90例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和分析,以核型分析结果和相应临床表型作为参考,探讨发育障碍疾病的致病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筛选可能致病的候选基因,寻找相对高频的致病性CNVs,明确致病原因。对部分CNV-seq检测结果阴性的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寻找可能的致病位点。探讨发育迟缓患儿的相关遗传学机制,为父母再生育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从2017年到2019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发育迟缓、并已做过核型分析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表型,遗传学资料等);收集患者外周血进行CNV-seq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致病性分析;利用Clin Var、DECIPHER、OMIM、DGV等数据库对CNV-seq检测结果进行注释,依据ACMG评估CNVs的致病性,并通过Pub Med数据库检索相关的报导文献;对部分CNV-seq检测结果阴性的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通过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对结果进行生信分析,结合临床表型,明确患儿变异基因的致病性。结果:检测90例发育迟缓患儿,致病性CNV检出相对高频的是7、8和22号染色体,检测出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CNVs 18例,CNV-seq阳性检出率为20%(18/90)。其中ACMG判定致病性,有报导致病性CNVs案例的15例,可能致病CNVs案例3例。CNV-seq阴性结果共72例,其中临床意义未明的CNVs变异(VOUS)有32例,结果正常的CNVs有35例,多态性CNVs有5例。核型分析明确提示发育障碍疾病患者4例,可能与疾病相关者1例,通过CNV-seq全部得以确认。对其中10例CNV-seq检测结果阴性的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查后,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结果正常的患儿中,检测到一例KMT2A基因新发无义变异导致的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结论:本研究证实了CNVs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病因,以及大于1Mb的微缺失/微重复具有更高致病性的特征。致病性CNV检出相对高频的是7、8和22号染色体,且检出的微缺失/重复片段大多已知与发育迟缓疾病密切相关,并筛选出可能致病的候选基因。CNV-seq是诊断该类疾病的一线检测方法,与传统核型分析相比,CNV-seq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更高效的基因检测技术,能检测大多数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所致疾病,并解释相关临床表型。与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联合应用,对CNV-seq结果阴性患儿检测,能及时发现部分发育障碍相关疾病及其可能致病的基因位点。建立不同基因组CNVs、基因变异与患者表型之间的相关性,能为疾病诊断及再次生育提供遗传学依据。
李振通[4](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石斑鱼(Epinephelus),因其肉质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各营养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北方也有养殖。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对石斑鱼需求的扩增,石斑鱼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在石斑鱼养殖中也引发相关问题,如石斑鱼种质退化、易感病、畸形率高等。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来维持。杂交育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生物种质遗传资源退化的有效手段,在石斑鱼养殖中广泛应用。对于众多的杂交子代,对其表型以及遗传性状的研究尤为重要。1、云龙石斑鱼生长、畸形性状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云龙石斑鱼是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石斑鱼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兼具父母双方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相比,云龙石斑鱼表现出显着的生长优势,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核。本文利用雄性鞍带石斑鱼与雌性云纹石斑鱼建立了28个云龙石斑鱼杂交家系,另外建立3个云纹石斑鱼纯系。云龙石斑鱼家系的受精率平均值是55.5%±26.7%,畸形率平均值是8.3%±0.9%。在45-245日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0.0392L2.8912(R2=0.9869),W=0.0255L3.0216(R2=0.9908),在此生长过程云龙石斑鱼呈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是等速生长型。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的体重与体长平均值分别为(316.7±57.3)g、(22.5±1.7)cm,云纹石斑鱼的为(123.2±30.2)g,(16.8±1.3)cm,云龙石斑鱼体重和体长分别是云纹石斑鱼的2.6倍,的1.3倍。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为期12个月的对比养殖,体重是珍珠龙胆的1.3倍,全长为1.2倍。云龙石斑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石斑鱼育种中普遍存在畸形鱼的现象,给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培育的云龙石斑鱼家系中,平均畸形率为8.3%±0.9%,个别家系畸形率高达44.7%。目前,对石斑鱼畸形的发生研究缺少,因此我们借助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对高畸形率家系的正常鱼与畸形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进行测序。在18个RNA-seq文库中,共获得10.5亿条高质量的reads。共组装了87,888个基因,注释到36,268个基因,长度在201-28,922 bp。我们对正常鱼和畸形鱼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别在脑、垂体、脊椎骨中获得398、136和2,3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06个上调基因,2,169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DNA结合、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反应、神经性配体受体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雌激素信号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参与到脊椎骨畸形的发生中。进一步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与畸形性状相关的三个模块,筛选到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9A。在blue模块中,发现有多数基因与小白蛋白(OCM)、血小板糖蛋白Ibα链(GPIB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联,这三个基因均与脊椎骨发育密切相关。另外通过q PCR验证表明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是高质量的,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要求。2、杂交石斑鱼线粒体结构及进化分析石斑鱼种类丰富多样,线粒体DNA有其特有的特点,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本文对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子代的线粒体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线粒体DNA长度为16,695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22个转运RNA(t RNA)、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control)。基因的组成与顺序与其它脊椎动物一致。在这13个PCGs中,有12个分布在重链,ND6编码在轻链。杂交子代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碱基使用上具有较高的AT,AT为正值,GC为负值。起始密码子除了COX和ND4的为GTG,ATP6的为CTG,其余皆为AT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类型,包括T(ND2,COXII,ND3,ND4和Cytb)、TA(COXIII),TAA(其余PCGs)。所有t RNA中除了t RNASer(AGN)由于缺少经典的环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式。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子代与云纹石斑鱼关系最近,显示杂交子代的线粒体遵循母本遗传特征,结果对于鉴定物种、系统进化和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在石斑鱼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可行性、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进行评估。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是一个新的杂交组合,从生长发育、染色体分析、线粒体分析和微卫星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研究。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在水温20.3-24.7℃,盐度30的条件下,历时40 h 55 min孵化出膜,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赤点石斑鱼为41 h 18 min。胚后变态发育阶段分为前期仔鱼(1-3 d)、后期仔鱼(4-31 d)、稚鱼期(32-57 d)、幼鱼期(58 d-)四个时期。至一龄时,杂交子代的体重达到(176.6±28.7)g,全长达(22.4±1.1)cm,赤点石斑鱼的体重达(81.4±15.0)g,全长达(17.5±1.0)cm,杂交子代体重是赤点石斑鱼的2.17倍,全长的1.28倍。与赤点石斑鱼相比,杂交子代的体表附有黑色斑块,条带不明显,体型与赤点石斑鱼相似。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对四月龄的赤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进制备染色体制片。使用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2%,核型公式是2n=3sm+3st+42t。赤点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0%,核型公式是2n=4sm+6st+38t,蓝身大斑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2sm+46t,说明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父母本各一套染色体。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长度为16,928 bp,包含包括13个PCGs、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对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杂交后代系统进化分析说明线粒体DNA在遗传中遵循母本遗传。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杂交子代进行遗传性状分析。对于这24对微卫星位点,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4297,shannon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531,其中有20个位点为高度多态性,平均值为1.479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E.AT的群内近交系数、总群体近交系数和群体间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平均为0.0713、0.3097、0.2566、0.7242。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的是赤点石斑鱼(3.5883),然后是杂交子(3.3288)和蓝身大斑石斑鱼(1.9306)。平均观测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447)、赤点石斑鱼(0.5089)、蓝身大斑石斑鱼(0.3097)。平均期望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569)、赤点石斑鱼(0.56035)、蓝身大斑石斑鱼(0.3479),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3042-0.5898,最高的是杂交子代,表明杂交子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赤点石斑鱼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
耿冬峰[5](2021)在《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回顾性分析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AZF微缺失夫妇的IVF/ICSI生育结局,研究这些遗传学异常对生育及子代健康的影响。此外,挖掘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男性不育夫妇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临床咨询和诊疗工作,起到参考和指导的作用。本研究从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1、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2、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3、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4、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指标:1、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指标,包括受精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2、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包括平均孕龄、分娩率、早产率、双胎率、出生体重、活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一、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800对夫妇。按男方染色体核型是否异常分为染色体异常组(46对)、染色体多态性组(136对)和染色体正常组(261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染色体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1.18%vs 78.55%,P<0.05),染色体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8.90%vs 49.25%,78.57%vs 63.24%,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异常的不同类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受精率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2.12%,69.18%,vs 78.55%,P<0.05),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9.11%,58.43%,vs 49.25%,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染色体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D/G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4.64%vs 78.55%,P<0.05),Y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4.66%vs 78.55%,78.41%vs 65.99%,P<0.05);其它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染色体数目异常组、染色体结构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多态性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组的出生缺陷率统计学上高于染色体正常组(18.18%(2[双胎,髋关节发育不良]/11)vs 1.61%(23/1433),P<0.05),其它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均负面影响IVF/ICSI受精,对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2、整体上,染色体多态性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负面影响。D/G组异常可能降低受精率,但影响不大。3、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染色体多态性及其不同类型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二、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21对夫妇。按AZF是否缺失分为AZF缺失组(143对)与AZF正常组(77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组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中,gr/gr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种植率均显着高于AZF正常组(83.37%vs 77.25%,77.68%vs 69.02%,43.56%vs 33.47%,62.16%vs 43.28%,P<0.05),b1/b3缺失组的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7.63%(68/118)vs 69.02%(5771/8361),P<0.05)。3、不同精液质量组中,无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8.42%vs 77.31%,54.46%vs 70.37%,P<0.05);严重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74.71%vs 78.30%,60.00%vs 73.33%,P<0.05);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精子浓度正常患者AZF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高于AZF正常组(83.99%vs 76.57%,70.68%vs 64.07%,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不同精液质量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整体上,AZF微缺失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负面影响。但AZFc区b1/b3缺失可能降低正常受精率。2、AZF微缺失影响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IVF/ICSI受精,负面影响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受精率。3、AZF微缺失、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均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4、AZF微缺失对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三、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30对夫妇。按男方AZF、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12对)、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57对)、单纯AZF微缺失组(140对)、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721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34.44%vs 57.24%,47.27%,48.30%;34.48%vs 50.47%,51.78%,49.69%;18.97%vs 35.05%,35.04%,33.47%;41.67%vs 73.68%,68.57%,68.52%,P<0.05)。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呈现降低的趋势(临床妊娠率41.67%vs 64.91%,60.00%,60.19%;种植率33.33%vs 48.62%,41.90%,43.28%)。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不育男性IVF/ICSI受精无明显影响,对胚胎发育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有负面影响。对临床妊娠结局可能有负面影响。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四、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766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健康活产结局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然后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挖掘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构建不育男性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1、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女方不孕类型、男方不育类型、窦卵泡数(AFC)、女方体重指数、HCG日E2水平、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女方基础FSH、精液质量、移植胚胎数、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类型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变量(P<0.05)。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与AZF微缺失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精液质量、优质胚胎数、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类型、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P<0.05)。3、构建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其中y=-0.616×(女方年龄<35=1,35≤年龄<40=2,≥40岁=3)+(精子浓度正常=0,无精子症=0.331,严重少精子症=0.186,少精子症=-0.210)+0.083×(优质胚胎数,>15以15计算)+(冻融移植周期=0.333,新鲜移植周期=0)+(移植胚胎数1个=0,2个=0.598,3个=0.250)+(囊胚=0.482,卵裂期胚胎=0)+(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6mm=0,710mm=2.017、≥11mm=2.586)-2.847。本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252.6,P<0.001)。ROC曲线下面积=0.665,95%CI:0.644-0.685,P<0.001。P=0.433作为诊断界点,对应的敏感度为69%,特异性为56%。根据回归模型绘制了列线图,C指数为0.665,校准图显示根据列线图估计的健康活产概率和真实的发生频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1、发现影响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主要因素。2、女方年龄是健康活产结局的不利因素。3、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为2个、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无精子症、冻融周期移植、囊胚移植,是健康活产结局的有利因素。4、成功构建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的评估模型,绘制了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苏圆[6](2021)在《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对遗传咨询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筛查和细胞遗传学病因分析,结合其病史及目前最新遗传学研究进展,为其进行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提供帮助。[方 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不孕不育、复发流产及辅助生殖失败等生殖问题而就诊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开展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在320-400条带水平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临床数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和病因分析结果进行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结 果]3814例患者中,214例染色体核型存在一种或多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情况,染色体异常者占检测总数的5.61%。在异常者中,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76例,占异常总数的35.51%;常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者72例,占33.64%;染色体多态性74例,占34.58%。性染色体异常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6例,包括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13例、超雌综合征1例、超雄综合征1例、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51例;性分化异常4例,包括XX男性综合征2例、XY女性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包括重复、缺失、等臂、平衡易位。常染色体异常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3例为三体、9例为罗伯逊易位;染色体平衡易位28例,部分与性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常染色体片段倒置29例;其它常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包括插入、片段增加、衍生染色体。染色体多态性包括:次缢痕或染色体阴性部位变异25例;随体区变异34例;大Y染色体4例;小Y染色体11例。[结 论]遗传咨询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染色体异常,往往与不孕不育、不良妊娠及性发育异常等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对染色体异常患者的预后改善尤为重要。有配子异常可能而且反复妊娠丢失或出生异常儿的患者,可采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或产前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筛选出染色体正常的胎儿,帮助患者获得自己的正常后代。
玛依拉·阿不都热依木[7](2021)在《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2720例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通过总结分析2720例儿童染色体结果及其临床表现关系,加深对儿童染色体疾病的分类及诊治,达到提升染色体疾病在本地诊治率目的。方法:病例资料为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并完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2720名儿童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社会性别、染色体性别、族别、染色体结果、就诊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就诊并完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患儿共计2720例,染色体异常者为80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9.63%(806/2720),按入院时社会性别:男:女=1.12:1。对不同性别染色体检出情况进行比较,表明不同性别在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3.413,P>0.05)。检出的异常者中,常染色体异常以唐氏综合征为主,占异常核型的41.44%(334/806)。性染色体异常中以特纳综合征为主要核型,占异常核型的6.45%(52/806)。性分化异常为30例,占异常核型的3.72%(30/806)。染色体多态检出数为303例,占异常核型的37.59%(303/806)。2)对不同民族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进行对比,不同民族间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2.306,P<0.05)。在不同民族染色体类别分布进行对比,显示不同民族在染色体类别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5.418,P<0.001)。结论:染色体疾病是导致儿童发育落后、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智力障碍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研究检出的异常染色体中常染色体以唐氏综合征为主,性染色体以特纳综合征为主。在不同民族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染色体类别分布上,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需加强临床医师对染色体疾病的甄别能力,尽早对该类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测,以进一步提高儿童染色体疾病的诊治率。
王艳芳[8](2021)在《基于问卷调查、回顾性病例分析及全外显子测序的性发育异常相关肿瘤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中国妇产科医师对性发育异常的诊治现状及肿瘤风险认识的全国性横断面调查目的: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组复杂的先天性疾病,需要多学科管理,妇产科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预防肿瘤发生方面。然而,该领域目前的诊治现状未知。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妇产科医师在DSD的诊治现状以及对肿瘤风险的认识,为进一步规范DSD的管理、改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资料。方法:2020年6月到8月,在全国最大的妇产科培训教育平台发起网络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诊疗行为,肿瘤风险认识等。统计方法: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比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分析,必要时使用对应分析直观展示两个变量的关系;连续变量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或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网络问卷被浏览5505次,共回收5244份问卷,响应率95.3%,剔除无效问卷249份,最终4995份纳入统计分析,有效率达90.7%,调研覆盖全国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中国妇产科医师基本情况:参与调研的妇产科医师以女性为主,占96.2%,年龄集中在36~55岁(73.3%);70.9%的医师从业时间超过10年;51.5%来自综合医院,42.9%来自妇幼/生殖专科医院;83.9%来自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专业覆盖了普通妇科(68.1%)、妇科/生殖内分泌(6.9%)、妇产科(非分科)(2.9%)、妇科肿瘤(1.5%)以及产科(20.5%)。(2)DSD的诊治情况:41.0%的医师表示在2019年接诊过1~20个DSD患者;接诊过21~40人和大于40人的分别占0.9%和0.4%。53.9%的医师认为DSD的发生率很少,但>1%,29.8%认为发生率<1%。接诊DSD的主要是妇科/生殖内分泌医师,集中在三级、二级医院和综合医院、妇幼/生殖专科医院。(3)最关注的临床问题:妇产科医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包括性器官的发育(83.2%)、心理健康(77.4%)、婚育问题(74.8%)、性别问题(71.9%)、第二性征(69.6%)、肿瘤风险增加(69.4%)、生长发育(61.5%)和家庭负担(45.1%);关注血压和电解质仅占16.7%和13.2%。其分布不受医师的从业时间以及所在医院性质影响(P>0.05);而与医院级别、专科类型密切相关(P<0.01),三级医院的妇产科医师和妇科/生殖内分泌医师关注的问题更全面。(4)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盆腔包块(66.7%)、外阴畸形(65.8%)是最普遍认同的手术指征;仅29.4%的医师认为含Y染色体DSD需要手术。手术指征的把握受从业时间、医院级别、医院性质、专科类型影响(P<0.01),妇幼/生殖专科医院医师更倾向于选择含有Y染色体,妇科医生(未分专科)更可能选择盆腔包块,妇产科医生(未分科)则倾向于选择外阴畸形作为手术指征。关于手术时机,无论是何种DSD,选择不清楚的比例最高,占43.3%~44.6%。(5)DSD肿瘤风险的认识:腹腔内性腺(42.3%)、性腺发育不良(40.8%)、含有Y染色体(37.4%)以及腹股沟管内性腺(30.6%)是4个最普遍认同的危险因素。66.8%的医师认识到DSD与性腺肿瘤是部分相关,不受医师背景的影响。(6)自我评价:91.9%的医师表示对DSD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如开展相关继续教育培训,75.4%表示非常愿意,20.4%表示有时间就参加。结论:大部分的妇产科医师对DSD的诊治管理及肿瘤风险认识存在较大误区:对DSD患者血压、电解质关注不足;手术指征把握不全面,手术时机不清晰;对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等。大部分医师对自身的该领域知识掌握情况不满意,并且非常希望参加相关培训。第二部分DSD诊治特点及性腺肿瘤相关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目的:通过回顾近10年的DSD病例,总结不同分类DSD的临床及诊治特点,分析目前疾病谱,并探索性腺肿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病房进行手术治疗的DSD病例,按照分类总结其临床及诊治特点;并根据是否合并性腺肿瘤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探索肿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检索到423例DSD患者,根据入排标准筛选出412例最终纳入分析,平均年龄20.0±6.7岁,中位随访时间366天,不同类型DSD的纳入情况:250 例(60.7%)46,XY DSD,83 例性染色体 DSD(20.1%)和79例46,XX DSD(19.2%)。其中病例组77例和对照组335例。(1)人口统计学资料:46,XX DSD与46,XY DSD的年龄分布无显着差异,分别为21.8±7.5岁和20.2±6.4岁,高于性染色体DSD,17.8±6.2岁。不同类型DSD的身高、体重均有显着差异:46 XY DSD(165.7±10.5cm,60.1±15.0kg)>46 XX DSD(153.8±8.9cm,53.0±10.7kg)>性染色体 DSD(145.0±21.50cm,48.4±16.3kg),P<0.01。46,XXDSD与46,XY DSD的血压无显着差异,高于性染色DSD。(2)诊治特点:外阴畸形是46,XY DSD最常见的主诉及手术指征;46,XYDSD最常见的主诉是原发闭经;性染色体DSD则更可能由于生长发育迟缓、颈蹼等就诊。预防肿瘤发生是46,XYDSD与性染色DSD最常见的手术指征。DSD性腺肿瘤(良恶性)发生率是18.7%(77/412)。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性腺母细胞瘤(35.1%)、无性细胞瘤(26.0%)和支持细胞瘤(23.4%)。(3)性腺肿瘤相关影响因素1)性激素水平:校正年龄、DSD分类后,促黄体生成素、孕激素水平与肿瘤发生相关,其中促黄体生成素产生正向影响关系(adjusted OR:1.022,95%CI:1.008~1.036),而孕激素产生负向影响关系(adjusted OR:0.923,95%CI:0.863~0.987)。2)Y染色体/序列:含Y组肿瘤的发生率为21.4%,不含Y组为8.2%。校正年龄及DSD分类后,含Y组的肿瘤风险是不含Y组的3.89倍(adjusted OR:3.89,95%CI:1.35~11.27)。3)DSD分类:不同类型DSD的肿瘤发生率分别是23.6%(46,XY DSD),15.7%(性染色体 DSD)和 6.3%(46,XXDSD)。校正年龄后,46,XYDSD 的肿瘤发生率是 46,XXDSD 的 4.55 倍(adjusted OR:4.55,95CI%:1.75~11.80);性染色体DSD与46,XXDSD之间肿瘤发生率差异不显着(adjusted OR:2.72,95%CI:0.91~8.09)。4)DSD病因诊断:与性腺发育不全(肿瘤发生率29.3%)相比,SRY阳性的特纳综合征、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完全型)、17a羟化酶缺乏的肿瘤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分别为37.5%、21.2%和16.1%,P>0.05;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部分型)(3.1%)和21羟化酶缺乏(1.6%)的肿瘤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不同类型DSD的临床特征、诊治特点及肿瘤风险不同。特纳综合征的Y片段检测可能有助于降低肿瘤风险。含有Y物质、较高的促黄体生成素、以及较低的孕激素水平与性腺肿瘤风险增加相关。第三部分基于全外显子测序的DSD性腺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目的:DSD性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二代测序技术开启了肿瘤研究新局面,本研究拟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探索DSD性腺肿瘤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选取近3年确诊DSD并进行了性腺切除,病理证实合并性腺肿瘤的1 1例患者,对其石蜡标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肿瘤突变频谱,并筛选出肿瘤易感基因、肿瘤驱动基因、高频突变基因,对相关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共检测出231974个变异位点,C>T/G>A是肿瘤样本中最高频的突变类型;筛选出7个易感基因,均为错义突变,在9个生物过程存在富集,涉及胚胎发育调控、胚胎器官发育、组织发育等。8个已知驱动基因在骨髓细胞分化(GO:0030099)、宫内胚胎发育(GO:0001701)生物过程和癌症中的转录失调(hsa05202)通路存在富集,涉及精原细胞瘤(C003663)、发育不全(C0002793)等疾病通路。在3个高频突变基因中,ACVR1B同时也是肿瘤驱动基因,与精原细胞瘤发生密切相关。结论:DSD性腺肿瘤的发生受多基因、多途径影响,ACVR1B是重要候选基因;胚胎发育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加性腺肿瘤风险。
孟骁[9](2021)在《NIPT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效果及其与孕周、年龄等因素相关性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我院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DNA Testing,NIPT)对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测效果,探讨不同检测孕周、孕妇年龄与检测效果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NIPT的孕妇,对检测结果高风险者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低风险者行电话随访,以核型分析和随访结果判断胎儿是否异常,分析NIPT的检测效果指标。按孕妇年龄,分为<30岁组,30-34岁组,35-39岁组,≥40岁组;按检测孕周,分成≤13+6组,14-22+6周组,23-27+6周组,≥28周组,并探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等指标与孕妇年龄、检测孕周的相关性。结果:(1)共有43934例妊娠女性行NIPT,拒访、失访16例,纳入统计分析43918例,其中阳性458例,阴性43460例,假阳性106例,假阴性0例,NIPT总体的灵敏度100.00%(352/352),特异度99.76%(43460/43566),阳性预测值76.86%(352/458),阴性预测值100.00%(43460/43460),假阳性率0.24%(106/43566)。(2)NIPT对T21、T18、T13、性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125/125)、100.00%(44/44)、100.00%(17/17)、100.00%(112/112);特异度分别为99.98%(43786/43793)、99.97%(43863/43874)、99.97%(43886/43901)、99.91%(43766/4380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70%(125/132)、80.00%(44/55)、53.13%(17/32)、73.68%(112/15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43786/43786)、100.00%(43863/43863)、100.00%(43886/43886)、100.00%(43766/43766);假阳性率分别为0.02%(7/43793)、0.03%(11/43874)、0.03%(15/43901)、0.09%(40/43806)。(3)NIPT各年龄、孕周分组数据筛选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NIPT假阳性病例106例,包括性染色体异常40例(40/106),常染色体异常22例(22/106),微缺失重复11例(11/106)。假阳性病例中发现2例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例新生儿双肾盂轻度分离,1例多发畸形等非染色体异常畸形。(5)NIPT提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共152例,行羊水染色体检查,发现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12例(73.68%),包括45,X 61例,47,XXY 21例,47,XYY 21例,47,XXX 8例,48,XXXY 1例;NIPT提示T21、T18、T13、性染色体异常之外的其他染色体数目异常63例,行羊水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41例(65.08%);NIPT提示染色体微缺失20例,微重复20例,此40例均行羊膜腔穿刺核型分析,29例异常(72.50%),11例无异常。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特异性,较低的假阳性率,特别是21三体。NIPT对性染色体异常、拷贝数变异均具有一定的检测效能。其次在双胎的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NIPT具有临床应用价值。NIPT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孕周的孕妇检测效果差异不大。对于NIPT结果阳性病例,需警惕胎儿非染色体畸形等异常的发生。
刘晓景[10](2021)在《携带NROB1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文中研究指明背景46,XY性反转综合征(sex reversal syndrome)是一类罕见的性别发育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l/100,000,Xp21上NR0B1基因重复引起46,XY性反转是其中一种,通过Pubmed、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等网站进行搜索,相关文献报道仅18例病人。临床体征有性腺发育不良,伴或不伴有智力、生长发育落后等。NROB1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性反转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目前相关研究少。对携带相关基因重复而其临床体征正常46,XX女性的研究更少。对我院这例罕见病及其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理论意义。目的通过对携带NROB1基因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研究,进一步探究NROB1重复引起的46,XY性反转及46,XX携带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1.收集2017年6月我院就诊的一例46,XY女性及其家系一些成员临床资料。2.对此家系中46,XY女性及46,XX携带者进行家系调查。3.留取家系成员外周血2ml-3ml进行性激素检测及性染色体(FISH)检测。4.留取家系中46,XY女性及46,XX女性携带者进行高通量测序(CNV-Seq)、全基因测序检测。5.留取家系成员中46,XX女性携带者进行X染色体失活研究。结果1.调查其家系4代,先证者及先证者妹妹为患者;其母亲为携带者;其母亲及其外祖母的同胞兄弟姐妹孕育史正常,未曾出现不孕、不育情况,亦无智力低下、面容特殊等临床体征;家族中女性亦无生殖细胞肿瘤病史。2.两姐妹性激素检测FSH、LH均升高,姐姐升高更明显,提示为高促性性腺发育不良,其母亲性激素检查正常。3.先证者及其妹妹盆腔超声及核磁均提示无睾丸,先证者可见子宫,未见卵巢组织。先证者妹妹可见幼稚的子宫及卵巢(与年龄相符)。4.姐妹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女性,SRY基因阳性,Cnv-seq检测提示Xp21.2存在NROB1、MAGEB基因重复,验证重复来自于母亲。5.X染色体失活检测:发现先证者母亲X染色体失活比例为79%,为中度失活偏移,提示母亲X染色体存在偏倚失活。结论1.携带NROB1基因重复是导致此家系出现46,XY性反转原因;46,XX女性携带者X染色体存在优先失活,X染色体优先失活可能是46,XX女性携带者临床特征正常的一个原因。2.此家系临床调查只有先证者及先证者妹妹为患者,其母亲为携带者,提示此家系中先证者母亲携带的NROB1重复可能为自发变异。家系中先证者及其妹妹携带相同的基因重复,临床表型存在其它不同,提示可能有更复杂的调控机制存在。
二、性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人类性别畸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人类性别畸形(论文提纲范文)
(1)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临床遗传学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低频突变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篇 绪论 |
1.1 NOA的鉴别诊断 |
1.2 NOA的遗传学病因 |
1.3 临床遗传学诊断技术 |
1.4 存在问题及实验方案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部分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染色体异常分析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部分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AZF区变异分析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部分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生精基因捕获测序筛查分析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部分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外显子组测序及低频突变关联分析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1857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技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90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高通量测序检测及遗传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血液样本的采集 |
1.2.2 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 |
1.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4 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 |
1.2.5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WES)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核型分析结果 |
2.2 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分析 |
2.3 传统核型分析与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的比较 |
2.4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结果分析 |
2.5 临床表型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发育迟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杂交育种 |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
1.1.2 鱼类远缘杂交的障碍 |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 |
1.1.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 |
1.1.5 石斑鱼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 鱼类中的骨骼畸形 |
1.2.1 骨骼畸形原因 |
1.2.2 研究骨骼畸形的方法 |
1.2.3 鱼类骨骼畸形机制研究 |
1.2.4 石斑鱼中的畸形 |
1.3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3.2 染色体显带技术 |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3.4 石斑鱼类染色体研究 |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 |
1.4.1 线粒体DNA研究 |
1.4.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 |
1.5.1 测序技术发展 |
1.5.2 石斑鱼转录组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云纹石斑鱼与云龙石斑鱼家系建立 |
2.2.2 云纹石斑鱼和云龙石斑鱼苗种培育 |
2.2.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及云龙石斑鱼家系间生长对比 |
2.2.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2.5 生长性状和畸形率统计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受精率 |
2.3.2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畸形率 |
2.3.3 云龙石斑鱼家系间及父系半同胞家系间生长对比 |
2.3.4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
2.3.5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
2.3.6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4 讨论 |
2.4.1 云龙石斑鱼家系的生长差异 |
2.4.2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
2.4.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
2.4.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云龙石斑鱼畸形性状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鱼的来源 |
3.2.2 取样以及RNA提取 |
3.2.3 cDNA文库构建以及illumina测序 |
3.2.4 序列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
3.2.5 差异基因分析 |
3.2.6 样本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
3.2.7 基因表达网构建 |
3.2.8 模块-性状关系以及关键基因鉴定 |
3.2.9 基因验证 |
3.3 结果 |
3.3.1 正常鱼与畸形鱼的外在表现 |
3.3.2 云龙石斑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的转录组De novo组装与分析 |
3.3.3 Unigenes的注释 |
3.3.4 样本聚类以及差异基因鉴定 |
3.3.5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3.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
3.3.7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3.3.8 畸形相关模块的鉴定以及功能注释 |
3.3.9 基因鉴定以及网络构建 |
3.3.10 荧光定量验证实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
4.2.2 PCR扩增与测序 |
4.2.3 线粒体DNA注释及分析 |
4.2.4 系统发育树构建 |
4.3 结果 |
4.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
4.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4.3.3 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
4.3.4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和重叠区域 |
4.3.5 L链的复制起点和控制区 |
4.3.6 线粒体的母性遗传 |
4.3.7 系统发育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
5.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
5.2.3 取样与观察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胚胎发育 |
5.3.2 胚后发育 |
5.3.3 E. AT与E. A生长性状比较 |
5.3.4 E. AT与E. A第二背鳍棘与第一腹鳍棘的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
6.2.3 线粒体DNA序列测定 |
6.3 结果 |
6.3.1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E. AT与E. A染色体数目及组成 |
6.3.2 E.AT线粒体DNA分析 |
6.4 讨论 |
6.4.1 杂交子代E.AT染色体组成 |
6.4.2 杂交子代E.AT线粒体 |
6.5 小结 |
第七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父母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7.2.3 SSR引物 |
7.2.4 PCR扩增和自动荧光检测 |
7.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3 结果 |
7.3.1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
7.3.2 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 |
7.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7.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
7.3.5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
7.4 讨论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资助项目 |
致谢 |
(5)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染色体异常 |
1.1.1 染色体数目异常 |
1.1.2 染色体结构异常 |
1.1.3 染色体多态性 |
1.2 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 |
1.2.1 Y染色体亚显微缺失 |
1.2.2 gr/gr缺失 |
1.3 X染色体连锁和常染色体基因突变 |
1.4 遗传学检测异常不育男性生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精液常规检测 |
2.3.2 血清生殖激素检测 |
2.3.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2.3.4 AZF微缺失检测 |
2.3.5 遗传咨询 |
2.3.6 IVF、ICSI促排卵及卵子获得 |
2.3.7 精子的获得及优选方法 |
2.3.8 IVF、ICSI授精方法 |
2.3.9 胚胎培养与胚胎评估 |
2.3.10 胚胎移植及妊娠检测 |
2.3.11 患者随访 |
2.3.12 观察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2.3.1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分组 |
3.2 结果 |
3.2.1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 |
3.2.2 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
3.2.3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
3.2.4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育男性人群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及异常类型 |
3.3.2 不育男性染色体异常类型与精液质量 |
3.3.3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3.3.4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3.3.5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
3.3.6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
4.1 研究对象 |
4.1.1 研究对象分组 |
4.2 结果 |
4.2.1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情况分析 |
4.2.2 AZF微缺失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
4.2.3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
4.2.4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
4.3 讨论 |
4.3.1 AZF微缺失与精液质量 |
4.3.2 AZF微缺失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4.3.3 AZF微缺失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
5.1 研究对象 |
5.1.1 研究对象分组 |
5.2 结果 |
5.2.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
5.2.2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孕夫妇基本资料分析 |
5.2.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育男性行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
5.2.4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
5.3 讨论 |
5.3.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
5.3.2 AZF微缺失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 |
5.3.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结局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6章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方法 |
6.3 研究结果 |
6.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6.3.2 健康活产结局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
6.3.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 |
6.3.4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6.3.5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价 |
6.3.6 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
6.4 讨论 |
6.4.1 女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2 男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3 体重指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4 不孕年限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5 AFC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6 获卵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7 优质胚胎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8 子宫内膜厚度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9 移植周期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10 移植胚胎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11 精液质量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12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相关因素分析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的意义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创新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常见染色体异常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2720例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临床资料收集 |
3.2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染色体相关符号说明 |
综述 儿童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基于问卷调查、回顾性病例分析及全外显子测序的性发育异常相关肿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调研 |
中国妇产科医师对性发育异常的诊治现状及认知的横断面调查 |
一 引言 |
二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3 调查方式 |
4 数据收集 |
5 统计分析方法 |
6 质量控制 |
三 结果 |
1 数据核查 |
2 中国妇产科医师基本情况 |
3 中国妇产科医师对性发育异常的诊治现状 |
3.1 DSD发生率的认识及接诊DSD现状 |
3.2 DSD临床问题的管理现状 |
3.3 中国妇产科医师对DSD与性腺肿瘤方面的认识 |
4 DSD诊治情况的影响因素 |
4.1 DSD接诊情况 |
4.2 关注的临床问题 |
4.3 DSD肿瘤风险认识 |
4.4 手术时机及指征的把握 |
4.5 DSD性腺肿瘤患者辅助治疗 |
5 中国妇产科医师的自我评价及参加培训意愿 |
6 参加相关培训意愿影响因素 |
四 讨论 |
1 调研对象的代表性 |
2 中国妇产科医师对DSD的诊治现状 |
2.1 DSD的接诊现状 |
2.2 DSD患者需关注的临床问题 |
2.3 DSD的手术指征及性腺切除时机 |
3 中国妇产科医师对DSD与性腺肿瘤认识情况 |
3.1 DSD与性腺肿瘤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 |
3.2 DSD性腺肿瘤的长期预后 |
3.3 性激素治疗及肿瘤风险认识 |
五 结论及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DSD诊治特点及性腺肿瘤相关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
一 引言 |
二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3. 质量控制 |
4. 病史数据采集 |
5. 统计学分析 |
三 结果 |
1 DSD的分类情况 |
2 DSD的临床及诊治特点 |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 |
2.2 不同类型DSD临床特征 |
2.3 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 |
2.4 肿瘤发生情况 |
3 DSD性腺肿瘤发生相关影响因素 |
3.1 人口统计学资料 |
3.2 实验室检查 |
3.3 是否含有Y物质 |
3.4 DSD分类 |
3.5 DSD病因诊断 |
四 讨论 |
1. DSD疾病谱 |
2. 不同DSD类型的临床及诊治特点 |
3. DSD与性腺肿瘤 |
五 结论与展望 |
第三部分 基础研究 |
基于全外显子测序DSD性腺肿瘤发生机制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 方法 |
2.1 选取石蜡样本 |
2.2 DNA的提取及质检 |
2.3 DNA的片段化 |
2.4 文库的构建及库检 |
2.5 上机测序 |
2.6 测序数据处理 |
2.7 数据分析 |
2.8 功能富集/通路分析 |
三 结果 |
1. 测序数据质量 |
2. 变异情况 |
3. 肿瘤易感基因及通路富集分析 |
4. 肿瘤突变频谱 |
5. 肿瘤驱动基因 |
6. 肿瘤高频突变基因 |
四 讨论 |
1. GCT共同起源 |
2. 测序技术在两性性腺GCT中的应用 |
3. DSD性腺肿瘤发生机制 |
五结论与展望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内容 |
附录二: 基因名称 |
综述:性发育异常与性腺肿瘤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英文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NIPT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效果及其与孕周、年龄等因素相关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
2.2.1 知情同意 |
2.2.2 外周血采样、处理、检测及数据分析 |
2.3 介入性产前诊断 |
2.3.1 羊膜腔穿刺知情同意 |
2.3.2 术前准备 |
2.3.3 穿刺方法 |
2.4 数据收集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NIPT结果及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情况 |
3.2 NIPT结果与孕妇年龄、孕周因素相关性分析 |
3.3 NIPT假阳性情况及新生儿妊娠结局 |
4.讨论与展望 |
4.1 出生缺陷的现状 |
4.2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 |
4.2.1 NIPT的高灵敏度、特异度,低假阳性率 |
4.2.2 NIPT的高阳性预测值 |
4.2.3 NIPT对性染色体的检测效能 |
4.2.4 NIPT对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检测效能 |
4.2.5 相关因素探讨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10)携带NROB1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NROB1 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性反转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性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人类性别畸形(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临床遗传学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低频突变关联研究[D]. 姜雨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1857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D]. 张佳甲.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90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高通量测序检测及遗传学分析研究[D]. 冯宇.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D]. 李振通.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5]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D]. 耿冬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6]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D]. 苏圆.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2720例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D]. 玛依拉·阿不都热依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8]基于问卷调查、回顾性病例分析及全外显子测序的性发育异常相关肿瘤的研究[D]. 王艳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9]NIPT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效果及其与孕周、年龄等因素相关性的探讨[D]. 孟骁.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携带NROB1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D]. 刘晓景. 新乡医学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