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创业的要素、形式、策略及研究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汤晏国[1](2021)在《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ZN教育商业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教育技术和教培行业的迅猛发展,教育培训行业被广泛认为已经成为了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教育培训机构几乎在全国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根据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所公示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20年全民人均消费排行榜中,位列前三甲的分别是教育培训、住房和健康养生,以往的教育和培训一直都保持着5名以后,这一次却直接跃升到了榜首,凭借着44%的比例已经超越了住房的31.53%,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也给教育培训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目前课外辅导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业格局仍然会长期存在,并且保持高度分散的状态,由于K-12课外辅导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只要自己学习好,会指导,随便都可以开个班。许多投资者都看好这个行业,纷纷在中国各地开设了一些专门为不同群体服务的教育培训机构。然而,随着教培行业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政府的监管日益严格,教培服务行业正在走向一个仅靠其广告数量大且能够快速实现规模化扩张的时期,进入了具有较高教学品牌影响力、品牌效应及综合管理实力的市场竞争时期。ZN教育目前已在云南、广西和贵州等多省区陆续开设了近150家直营分校,其中云南省86家、广西17家、贵州省45家。目前共有在校生5万余人,教职工3,000余人,2019年营业收入突破1.6亿。由于不同的地区和市场的特殊性,在进入广西、贵州一些三四线城市时,ZN教育其传统商业模式已经难以能够有效支撑和推动促进企业的发展,ZN教育又到底应当如何优化和创新传统的商业模式,是一个重要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总体划分为六个部分,将ZN教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商业模式等理论运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从教育培训行业的商业模式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现行K-12教培行业中最为主流的商业模式,通过“商业模式画布”,详细梳理了ZN教育目前的商业模式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以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与头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其他主流商业模式进行对比,从经营管理、客户服务、财务管理三个层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梳理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现行商业模式提出明确的优化策略。旨在为ZN教育的管理决策层提供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优化建议,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层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和方向性提供支持。
万博文[2](2021)在《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始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创新城市的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众创空间作为城市创新空间的代表,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西安作为国内科教资源的高地之一,创新基础好、众创空间发展火热。研究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布局,能够为促进西安创新发展和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撑。而近年来,随着区位布局理论、地点理论等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发展,“微区位”的概念和相关研究正成为当下的前沿热点之一。将众创空间和微区位的概念结合,探讨众创空间的微区位布局特征,既可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支持,亦可从规划的视角为城市众创空间发展提供指导。本文以西安城市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开源数据获取法、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实地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体系构建——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众创空间微区位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对西安众创空间布局的微区位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在城市“社会—行为—文化—经济”空间视角下,构建了包括发展基础、社会区域、地点感知、行为文化四大维度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进而延伸出由13个二级维度和三十余项具体指标组成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框架。(2)从发展情况、总体特征、不同类型特征、总体布局的区位关系等层面,梳理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总体布局呈“整体分散,区域集聚,南密北疏”的特点,其空间聚类特征呈较为显着的集聚状态,能够较好的与城市发展结构相适应,与其所在地区的科创氛围、政策力度、技术资源等存在较强的联系。(3)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发展基础和社会区域两项指标要明显优于独立众创空间,但各处众创空间都有其相应的区位优势资源。而结合各众创空间微区位现状和主观认知得分反馈,亦能够发现各处众创空间的优劣势所在,也体现出了微区位布局特征和认知存在因人而异、因“空间”而异的特点。(4)对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特征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其“临近性、融合性、依赖性”、“圈层式、组团式、分散式”、“临近情况、空间区位、空间布局模式”等一些模式化、类型化的特征内容。并提炼出了以发展基础维度为众创空间产生的核心驱动力,以社会区域维度为众创空间发展的强劲支持力,以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众创空间激活的吸引力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动力机制系统,进而演绎出由众创核心驱动圈、众创设施配套圈、众创环境服务圈三个圈层构成的“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5)在规划的视角下,西安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主要有:注重在大关中层面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打造区域众创联盟,在大西安层面抓住城市战略目标的引导,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的各项抓手;在总体空间维度上建立创新空间体系,在资源维度上注重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在管理维度上深化编制专项规划,强化空间联系;注重优化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模式,增强众创空间与各类用地的功能连接;注重明确街区人群画像和发展定位,合理组织横向、竖向空间功能;在布局选址上结合自身优势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依托资源特色促进众创空间营造;在服务设施上注重总体配套与各类型配套相结合;在空间环境上注重提升可视性和可进入性、提升环境氛围增强互动体验、丰富街区形象展示活力氛围。
张晓琳[3](2021)在《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结合工作单位建设的集住宅、绿地、服务场所于一体的小型社会单元,兼具物质与人文价值,其承载的场所记忆更是塑造地方特色的关键。现有研究多为对空间的定性分析,缺乏对认知主体的关注和对场所构成的细致量化。本文试图从场所记忆感知视角切入,将之与单位大院更新进行关联分析,为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的延续提供理论方法,为老旧住区更新与活力营造、工业文化保护及城市特色塑造等方面提供实践支撑。文章围绕场所记忆、单位大院与感知评价三方面论述,构建感知综合评价体系,形成更新策略。首先,建构理论基础:梳理国内外场所记忆、单位大院相关理论实践,阐述建立关联构建的必要性,明确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内容(记忆主体—大院居民、客体—物质与非物质记忆、基质—城市记忆、媒介—信息来源)与建构过程(感知、储存、组织、再现)。其次,进行实地调研:梳理邯郸市单位大院发展历程与特征,聚焦企业、事业、高校三类单位大院,从职住两方面梳理场所记忆要素。第三,构建量质结合的单位大院场所感知评价体系:质化部分旨在明晰记忆主体构成、偏好与认知渠道;量化部分针对记忆客体,运用层次分析法预设影响因子以初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影响因子并进行权重赋值与体系修正,最后确定测度方法。第四,发放问卷与数据整理:每类各选取1-2个典型单位大院,运用数理统计工具明晰感知概况,对比分析发现各类单位大院的现状问题,总结更新侧重点。最后,在明确更新原则的前提下,生成延续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分别从场所记忆基质、主体、媒介、客体四方面阐述。本文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理论层面上,将场所记忆理论引入单位大院更新,围绕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概念进行评价与更新策略研究;研究方法上,运用量质结合分析方法科学严谨地构建了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评价体系;研究对象上,丰富了研究版图,首次关注到华北工业城市—邯郸市的单位大院。通过系统整理企业、事业、高校三类单位大院的场所记忆内容,提出针对性更新策略:依托城市记忆工程、提炼意象;重构主体公共性、搭建多维交往平台;拓展记忆渠道,鼓励记忆实践;建构空间可达、环境舒适、活力交往的大院环境设施与涵盖记忆主题、记忆单元、记忆线路、记忆之场的多维叙事场所;丰富活动庆典,重现记忆情境,再造场所认同。最终达到延续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发扬城市特色的目的。
徐巧云[4](2021)在《乡村旅游民宿服务体验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梅岭景区民宿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民宿是基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既有温度,又有灵魂的一种乡村旅游产品。在消费逐渐升级的今天,乡村民宿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同时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成为促进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支柱力量。服务方式与内容作为非标住宿与标准住宿主要区分物,是影响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提升乡村民宿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民宿研究趋势的基础上,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借鉴SERVQUAL评价模型,构建出乡村民宿的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了乡村民宿服务评价的指标权重,分析了梅岭乡村民宿服务体验评价情况,探讨了梅岭乡村民宿在旅游服务方面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得出本文结论。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研究目的。首先从市场背景、政策背景、理论背景这三大背景分析了乡村民宿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现阶段乡村民宿发展,提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目的及意义,并且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为基础方法,构建乡村民宿服务体验评价模型。第二部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明确评价目标,以科学性和代表性为评价原则,在文献研究和理论模型学习的基础上,从主客互动、体验价值、服务内容三维度构建了乡村民宿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确定权重和分析案例地的服务体验评价。选取梅岭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为研究方法,利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均值分析,分析出了游客对梅岭民宿的服务体验评价情况。第四部分:提出对策建议,得出主要结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梅岭民宿存在服务内容不丰富、服务互动性较弱、社会体验价值感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构建了乡村民宿服务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分析,结合SERVQUAL评价模型,从主客互动、体验价值、服务内容三个维度构建了乡村民宿服务体验评价指标体系。(2)梅岭乡村民宿服务体验的综合评价得分较高。通过各指标层的权重分析和均值分析,得出梅岭乡村民宿服务体验评价综合得分为4.06分,说明游客对梅岭乡村民宿的整体评价较高。(3)不同客群对不同维度服务体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女性游客群体更加注重主客互动,民宿的价格越高,体验价值感越强,教育程度越高,越重视服务内容。(4)体验价值在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权重最高。三大维度的权重大小排序依次为体验价值、主客互动、服务内容。(5)梅岭乡村民宿旅游服务体验的不同维度评价得分有所不同。主客互动维度,按游客需求提供客房和餐饮服务评价更高;体验价值维度中,情感性体验价值在民宿居住服务体验评价得分最高;在服务内容维度,服务流程评价得分最高,其中客房选择的多样性的得分较高。
陈格[5](2021)在《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文中提出社区花园起源于欧美,至今依旧流行于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地区,近年来,“社区花园”也逐渐频繁地出现于我国的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中。社区花园从19世纪起发展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作为城市绿地空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不仅是对城市绿地的有效利用,还意味着联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化空间,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词组。论文旨在探讨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其自身实现要素。首先,在梳理中外社区花园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社区花园是:由一群有组织的、具有某种社会联系的人共有共建的,以公共园艺为特征的绿色空间。通过Cite Space可视化共现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以“三生空间”为归纳逻辑,归纳了社区花园的城市生活、生态、生产多元效益,从理论层面论证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当代社区花园成功案例的实例分析与调研走访,本文横向对比了其营造模式,梳理并总结了以充分的社区成员意愿为基础、全周期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更灵活的实现形式为途径的社区花园自身实现要素;并由设计者视角出发,提出了降低参与者门槛、健全可持续花园运营机制的营造策略,根据NbS理念推导了社区花园低影响开发、低成本维护、可持续生长、资源循环利用与多功能复合的设计原则。基于上述理论的推导,本文开展了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问卷结果肯定了受访者对社区花园的认可与需求,但此需求并不是绝对的;对此,作者于杭州首创并实践了“快闪花园”这一“短平快”的社区花园新形式,尝试降低社区花园的参与门槛,并得到良好反馈;结合杭州未来社区规划,本文对比总结了二者间生态性与教育性、技术性与社区特色风貌、服务性与便利性三方面的适配性。本文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推导总结了城市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并付诸实践,希望为国内社区花园设计和营建提供借鉴。
穆芳芳[6](2021)在《城市微更新视角下的生活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以延安宝塔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活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使用人群密集、空间形式多样、覆盖范围广、可以展现城市历史文化等特点,所以生活空间逐渐转变为城市更新中首要的改造区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生活空间环境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丰富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如何以城市“微更新”的视角出发,改善生活空间环境现状,是未来城市更新改造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微更新”改造方式与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微更新对于城市生活空间环境改造的重要意义。并遵循空间环境适宜、历史文化传承、节约投入成本等自下而上的更新原则,从“微更新”角度分析城市更新过程中,本身对生活空间环境的改造需求。首先,笔者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优秀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城市生活空间改造要将居民需求放在核心位置的更新方式;其次,利用标记、测量、记录、观察、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对改造区域内的生活空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居民空间使用频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最后,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与居民空间使用需求,分别从空间适宜性、景观欣赏性、设施舒适性这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改造出极具城市文化特色且舒适性较高的生活空间。通过对上述理论与更新原则的研究,结合延安市宝塔区生活空间现状与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出针对性较高的生活空间环境改造案例。符合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改善生活空间现状环境,促进居民社会活动参与意愿,提高生活空间活力度,提升城市文化魅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希望通过本文对微更新的相关理论梳理、更新策略总结与改造案例设计,对日后同类型红色文化城市生活空间更新改造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余烨[7](2021)在《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绵阳作为我国唯一科技城,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与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其中跃进路历史街区作为绵阳市的电子工业发源地,区域诞生了以华丰厂、涪江有线电厂、涪江机器厂以及长虹机器厂为代表的的一批重要军工企业,为绵阳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西南地区以及全国电子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90年代后,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部分企业转型失败,跃进路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企业的迁出和关闭直接影响到了街区的物质建设,街区经济发展、区域环境甚至区域活力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同时工业遗存的处理也成为街区管理的一大难点。06年后随着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研究的系统化,景观视角下的区域更新实践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景观的研究不但加深,景观更新以其天然可持续性的生态属性成为区域更新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这一具有生态性、系统性、文脉性和活力性的规划理论作为理论研究框架,以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更新作为研究方向,探索景观策略在目前我国老工业城市更新、历史区域转型过程中的实践运用,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首先,本文对我国工业遗产更新的背景进行了梳理,对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进行了解读,为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绵阳市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现状进行了基础调研,从街区形成的历史背景、街区的价值、特点以及街区的景观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调研,对街区景观现状情况及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归纳;第三部分,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和综合调研工作,以景观都市主义为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策略构建,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引入做出说明,提出街区更新原则与更新目标,基于文脉突显、结构完善、功能复合、生态更新四个方面构建出景观更新策略体系;最后,针对前文提出的景观更新策略提出具体的更新规划设计,指导实际的项目实施,验证策略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常颖[8](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5G商业化时代的开启,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和专业化的重要工具,其开放性、透明性、交互性等优势加快了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无论在经济领域、政务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新媒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获取行为和信息使用行为都具有自主创造性,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分享条件,并赋予了用户媒介话语权,激发了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农民工用户数量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民工的信息需求日益突出,在新媒体信息资源和平台使用上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农民工群体为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和影响范围、用户体量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其传播路径、模式也与传统媒体有较大差异。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服务,进而推动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是在线信息服务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新媒体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动机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沉浸理论,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问题。在对国内外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信息行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验分析、实证研究、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进行阶段划分,分别系统阐释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使用行为、分享行为和信息服务模式,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过程中主体、客体、技术和环境要素的和谐发展,并通过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提升对农民工群体在线信息服务水平。第3章从涵义、特征和分类三个层面阐明了新媒体的概念,归纳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包括动机理论、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沉浸理论,界定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三个概念,并分析了新媒体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影响。阐述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分别分析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使用、分享行为过程,并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层面剖析了各个信息行为阶段的动机,最终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模型。第4章以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基础,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的行为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实验法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定量测度,第5章通过构建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采用使用满足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TA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模型,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全部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6章以沉浸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百度贴吧农民工吧数据并利用Python和Xpath路径语言,使用Jieba库实现分词操作并将数据按照内容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可视化研究,对农民工群体的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第7章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选取出的20名访谈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开放式编码比较,提炼和归纳出11个主范畴,构建了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的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并对模式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以典型应用案例进行辅证。第8章将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过程信息服务提升策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服务提升策略,从农民工用户群体层面、政府层面和新媒体平台层面提出在线信息获取行为阶段、在线信息使用行为阶段、在线信息分享行为阶段的信息服务提升策略,并从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客体模式、内容模式和渠道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服务提升策略,以期不断提高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水平,助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本研究基于扎根研究法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并针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过程提出了农民工用户信息服务管理提升策略。在理论层面上,助推新媒体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为农民工用户信息服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践层面上,为解决农民工信息贫困问题提供参考意见,为新媒体平台对农民工用户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指导,为农民工用户合理使用新媒体平台提供指导。未来的研究中将拓展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群体在线信息行为细分领域的研究,深入开展新媒体对农民工用户群体信息行为影响的动态观测,以提高农民工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盘劲呈[9](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任少宁[10](2020)在《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共享办公空间设计与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远程办公技术的发展、自由职业者的增加、企业灵活办公需求的增长,共享办公空间在全球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截止到2019年,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多的共享办公空间。但是,随着共享办公市场的快速发展,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现有的空间设计与国内当前用户的需求并不匹配,包括了用户自身的需求和团队的需求。这些问题也导致共享办公市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此背景下,对于共享办公的空间体验,提出针对性的用户评价体系,探寻设计策略就十分必要了。通过文献研究和用户网络评价构建了共享办公空间使用后评价的评价指标集,确定了可达性、物理要素、服务与设施、空间布局和尺度、个人工作空间、空间氛围、私密和安全、互动与文化8个一级评价指标,和36个与之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之后通过问卷调研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完成了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了8家共享办公空间进行案例使用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空间体验上共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对案例的使用后评价结果的分析,从选址,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室内光照、色彩设计和材料选用,家具、陈设和绿化,建筑环境设施,空间服务6个方面,提出15条针对共享办公空间的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依据设计策略进行了空间设计实践。以共享办公品牌方糖小镇为例,阐释了如何将具体的设计策略同场地条件相结合,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共享办公空间。并邀请专家对设计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空间延续了案例空间中普遍的优点(服务与设施、空间布局、空间氛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案例空间中的普遍存在缺点(私密与安全、个人工作空间、物理要素)。评价结果表明此项目空间体验相对于当前共享办公空间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论文提出的针对共享办公空间的评价体系和对应的设计策略,对于今后其他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行业内用户空间体验的提升,提供了可行的发展建议。
二、公司创业的要素、形式、策略及研究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司创业的要素、形式、策略及研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ZN教育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结构与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CiteSpace的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研究的基本可视化分析 |
一、整体趋势分析 |
二、研究方向分析 |
三、合作网络分析 |
四、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商业模式研究热点分析 |
五、商业模式知识基础及研究演化分析 |
六、商业模式新兴领域与趋势分析 |
七、总结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K-12 课外辅导机构 |
一、K-12 课外辅导机构概念界定 |
二、K-12 课外辅导机构发展历程 |
三、K-12 教育行业现状 |
四、K-12 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催化剂 |
第二节 商业模式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画布 |
一、价值主张 |
二、客户细分 |
三、渠道通路 |
四、客户关系 |
五、收入来源 |
六、核心资源 |
七、关键业务 |
八、重要伙伴 |
九、成本结构 |
第四章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ZN企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ZN企业概况 |
一、企业介绍 |
二、ZN教育商业模式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经营管理模块分析 |
一、关键业务分析 |
二、核心资源分析 |
三、重要合作分析 |
第三节 客户服务模块分析 |
一、价值主张分析 |
二、客户细分分析 |
三、客户关系分析 |
四、渠道通路分析 |
第四节 财务管理模块分析 |
一、收入来源分析 |
二、成本结构分析 |
三、盈利模式分析 |
第五章 ZN教育商业模式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商业模式的优化原则 |
一、客户价值最大化 |
二、盈利持续增长 |
三、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二节 经营基础模块改进建议 |
一、提升课程品质,进而提升竞争力 |
二、提高人力资源的稳定性 |
三、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服务经营效率 |
四、合理利用闲置资金的建议 |
第三节 客户模块改进建议 |
一、深化品牌定位与价值诉求 |
二、优化客户关系管理 |
三、实施渠道转化 |
第四节 财务模块改进建议 |
一、拓展收入来源渠道 |
二、控制隐形利润,改进成本结构 |
第五节 ZN教育优化后商业模式画布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附录 A:K-12 机构客户反馈调查问卷 |
附录 B:图表检索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城市创新空间 |
1.2.2 众创空间 |
1.2.3 微区位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进展 |
1.3.2 众创空间研究进展 |
1.3.3 区位布局和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
1.3.4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案例与研究体系构建 |
2.1 理论解读 |
2.1.1 创新、众创相关理论 |
2.1.2 区位、微区位相关理论 |
2.1.3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理论 |
2.1.4 生活圈理论 |
2.2 案例研究 |
2.2.1 国外案例 |
2.2.2 国内案例 |
2.2.3 借鉴启示 |
2.3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影响因子选取 |
2.3.1 基于理论研究的影响因子研究 |
2.3.2 基于主体感知的影响因子研究 |
2.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与解读 |
2.4.1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 |
2.4.2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指标解读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分析 |
3.1 西安众创空间发展情况 |
3.1.1 西安创新产业发展环境 |
3.1.2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演化历程 |
3.2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布局特征 |
3.2.1 总体空间格局 |
3.2.2 空间发展导向 |
3.2.3 空间聚类特征 |
3.2.4 众创空间布局与城市结构的耦合关系 |
3.3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
3.3.1 西安众创空间的类型 |
3.3.2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特点 |
3.3.3 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
3.4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与各微区位因子的关系 |
3.4.1 区位发展基础要素 |
3.4.2 区位社会区域要素 |
3.4.3 区位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实证 |
4.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4.1.1 典型实例选取 |
4.1.2 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街区层面表达要素 |
4.2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微区位特征 |
4.2.1 各集聚区基本情况 |
4.2.2 发展基础特征 |
4.2.3 社会区域特征 |
4.2.4 地点感知特征 |
4.2.5 行为文化特征 |
4.3 独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 |
4.3.1 各众创空间基本情况 |
4.3.2 发展基础特征 |
4.3.3 社会区域特征 |
4.3.4 地点感知特征 |
4.3.5 行为文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的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 |
5.1 特征规律提炼 |
5.1.1 发展基础规律 |
5.1.2 社会区域规律 |
5.1.3 地点感知规律 |
5.1.4 行为文化规律 |
5.2 类型时序特征 |
5.2.1 类型性特征 |
5.2.2 时序性特征 |
5.3 动力机制解析 |
5.3.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客观因子权重获取 |
5.3.2 基于综合调研分析的主观因子权重获取 |
5.3.3 综合视角下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权重比较 |
5.3.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体系构成的动力机制 |
5.4 组织模式阐释 |
5.4.1 “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 |
5.4.2 不同空间属性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
5.4.3 不同专业性质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
5.5 本章小结 |
6 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
6.1 规划引导策略 |
6.1.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视角 |
6.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视角 |
6.2 街区设计策略 |
6.2.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
6.2.2 完善城市设计引导 |
6.3 众创提升策略 |
6.3.1 布局选址优化策略 |
6.3.2 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
6.3.3 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西安众创空间使用感受调查 |
附录二: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特征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
致谢 |
(3)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创新点 |
1.4.1 研究理论层面 |
1.4.2 研究方法层面 |
1.4.3 研究对象层面 |
1.5 核心问题 |
1.5.1 确定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内容 |
1.5.2 构建场所记忆感知综合评价体系 |
1.5.3 形成延续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述法 |
1.6.2 实地调研法 |
1.6.3 对比研究法 |
1.6.4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
1.6.5 交叉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框架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研究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场所文脉理论 |
2.1.2 集体记忆理论 |
2.1.3 单位共同体理论 |
2.1.4 其它相关理论 |
2.2 场所记忆概念解析 |
2.2.1 场所记忆的界定 |
2.2.2 场所记忆的特征 |
2.2.3 场所记忆的作用 |
2.2.4 场所记忆的构成要素 |
2.2.5 场所记忆的认知过程 |
2.2.6 场所记忆的相关实践 |
2.3 单位大院概念解析 |
2.3.1 单位与单位大院 |
2.3.2 单位大院空间布局 |
2.3.3 单位大院职能类型 |
2.3.4 单位大院保存现状 |
2.4 场所记忆与单位大院更新的关联构建 |
2.4.1 单位大院延续场所记忆的必要性 |
2.4.2 场所记忆引入单位大院更新的挑战与机遇 |
2.5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的构成 |
2.5.1 记忆基质——单位大院区域历史环境 |
2.5.2 记忆主体——单位大院居民 |
2.5.3 记忆媒介——场所认知渠道 |
2.5.4 记忆客体——单位大院场所环境要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单位大院概况梳理 |
3.1 邯郸城市空间特色与工业文脉 |
3.1.1 城市空间特色 |
3.1.2 工业文脉 |
3.2 邯郸市单位大院发展历程及类型分布 |
3.2.1 发展历程 |
3.2.2 类型及分布特征 |
3.3 单位大院物质记忆要素 |
3.3.1 生产工作区物质记忆要素 |
3.3.2 生活区物质环境要素 |
3.4 单位大院非物质记忆要素 |
3.4.1 生产工作区非物质记忆要素 |
3.4.2 生活区非物质记忆要素 |
3.5 单位大院更新实践历史调查 |
3.5.1 邯钢百家村生活区更新实践 |
3.5.2 铁路大院更新实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框架构建 |
4.2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概况问卷设计 |
4.2.1 评价理论方法 |
4.2.2 评价内容确定 |
4.3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量化评价体系构建 |
4.3.1 评价内容具体化 |
4.3.2 影响因子预设与评价体系预构建 |
4.3.3 影响因子筛选与评价体系修正 |
4.3.4 确定测量方式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评价数据分析 |
5.1 评价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企业单位大院 |
5.1.2 事业单位大院 |
5.1.3 高校单位大院——河北工程大学家属院 |
5.1.4 评价数据来源 |
5.2 记忆主体分析 |
5.2.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2.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2.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2.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2.5 现状问题总结 |
5.3 记忆媒介分析 |
5.3.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3.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3.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3.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3.5 现状问题总结 |
5.4 记忆客体感知量化分析 |
5.4.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4.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4.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4.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4.5 现状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1 更新原则 |
6.1.1 以人为本 |
6.1.2 延续承启 |
6.1.3 协调适宜 |
6.1.4 灵活多样 |
6.1.5 物质与非物质并重 |
6.2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现状问题及对策 |
6.3 基于记忆基质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3.1 依托记忆工程,开展记忆延续行动 |
6.3.2 提炼城市意象符号,编制场所记忆语汇 |
6.3.3 建设城市范围内的单位大院记忆名片 |
6.4 基于记忆主体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4.1 鼓励老年群体参与营造 |
6.4.2 搭建多维居民交往平台 |
6.4.3 设立“政府—居民—社会”组织联结模式 |
6.5 基于记忆媒介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5.1 拓宽宣传手段与力度 |
6.5.2 扩充记忆载体品类 |
6.5.3 鼓励自筑、共筑、公助的记忆实践 |
6.6 基于记忆客体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6.1 空间可达性 |
6.6.2 环境舒适性 |
6.6.3 空间交往性 |
6.6.4 历史记忆感知度 |
6.6.5 场所认同感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A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概况问卷 |
附录 B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因素专家问卷 |
附录 C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测度问卷 |
附录 D 邯郸市各类单位大院记忆要素整理 |
附录 E 邯郸市邯钢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数据整理 |
(4)乡村旅游民宿服务体验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梅岭景区民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市场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乡村民宿 |
2.1.2 主客互动 |
2.1.3 服务体验 |
2.1.4 体验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互动仪式链理论 |
2.2.2 顾客体验价值理论 |
2.2.3 SERVQUAL评价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乡村旅游民宿研究进展 |
2.3.2 国内乡村旅游民宿研究进展 |
2.3.3 文献述评 |
3 乡村民宿服务体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目标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
3.2.2 评价指标筛选的过程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梅岭风景区基本情况 |
4.1.2 梅岭风景区旅游发展现状 |
4.1.3 梅岭风景区旅游民宿发展现状 |
4.2 调研设计与实施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获取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指标赋权方法 |
4.3.2 指标权重 |
5 梅岭风景区旅游民宿的服务体验评价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样本群组差异性分析 |
5.3 梅岭风景区旅游民宿服务体验评价结果 |
5.3.1 权重分析 |
5.3.2 指标评价分析 |
5.3.3 综合评价分析 |
6 梅岭风景区旅游民宿服务提质升级的对策建议 |
6.1 梅岭风景区旅游民宿服务的主要短板 |
6.1.1 服务内容不丰富,游客体验感单一 |
6.1.2 服务互动性较差,游客参与性不强 |
6.1.3 社会价值体验感低,社交功能不明显 |
6.2 梅岭风景区民宿服务体验提质升级的对策措施 |
6.2.1 丰富民宿的服务内容,提升民宿体验感 |
6.2.2 强化经营者服务意识,提升服务互动性 |
6.2.3 完善民宿社交功能,提升社会性体验价值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关于南昌市湾里乡村民宿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5)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居民结构与需求的变化 |
1.1.2 “三生空间”失衡与“城市双修”微更新 |
1.1.3 后疫情时代,城市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
1.1.4 美丽中国背景下浙江“大花园”建设规划 |
1.1.5 全国范围内“社区花园”建设数量增多 |
1.1.6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与案例分析法 |
1.4.2 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文献图谱研究法 |
1.4.3 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 |
1.4.4 实证研究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社区花园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
2.1.2 社区花园形式发展 |
2.1.3 社区花园的界定 |
2.2 社区花园国外研究综述 |
2.2.1 西欧份地花园:由乡村兴起的权利争取有趣实验 |
2.2.2 美国社区花园运动:从社会关怀到自我实现 |
2.2.3 日本都市农园:创新技术与农耕需求的结合 |
2.2.4 新加坡花城建设:社区花园与城市名片打造 |
2.3 社区花园国内研究综述 |
2.4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社区花园营建效益分析 |
3.1 国内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
3.2 国外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
3.3 基于“三生”理论的社区花园效益总结 |
4 国内外社区花园实例分析 |
4.1 国外典型社区花园创新案例 |
4.1.1 伦敦Northfield份地花园 |
4.1.2 圣地亚哥智慧农场与纽约103 街社区花园 |
4.1.3 温哥华东南福溪临时社区花园 |
4.1.4 日本花城建设与东京写字楼花园 |
4.1.5 新加坡绽放社区与自然社区 |
4.2 国内典型社区花园案例调研 |
4.2.1 上海社区花园:社区参与与城市更新 |
4.2.2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公园里的城市 |
4.2.3 杭州自发型社区花园:游击园艺行为 |
4.3 案例小结与归纳 |
5 社区花园要素归纳及设计原则推导 |
5.1 社区花园实践要素归纳 |
5.2 激发公共参与热情 |
5.3 可持续的花园管理与运营 |
5.3.1 多方参与与多方共建 |
5.3.2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支持 |
5.3.3 全年性社区花园运营计划 |
5.4 “自然解决方案”下的花园设计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6 杭州社区花园营建实践 |
6.1 针对上班族与高校学生的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 |
6.1.1 问卷内容及回收情况描述性统计 |
6.1.2 问卷受访者属性对受访者倾向的影响 |
6.1.3 问卷结果讨论与反思 |
6.2 快闪花园:短平快的社区花园热身 |
6.2.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
6.2.2 项目营造过程 |
6.2.3 项目反思 |
6.3 幼儿园屋顶花园:社区花园与自然教育 |
6.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
6.3.2 项目营造过程 |
6.3.3 项目反思 |
6.4 未来社区花园:与杭州未来社区规划适配性 |
6.4.1 疫情中社区花园所受到的影响 |
6.4.2 后疫情时代,杭州未来社区中的社区花园畅想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
7.1.2 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与“三生”效益 |
7.1.3 社区花园的实现要素与设计原则 |
7.1.4 实践反思: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城市微更新视角下的生活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以延安宝塔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 |
2.城市生活空间微更新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活空间 |
2.1.2 微更新 |
2.1.3 老年人 |
2.1.4 交往行为 |
2.2 生活空间相关理论 |
2.2.1 生活空间特征及类型 |
2.2.2 生活空间设计要求 |
2.3 微更新相关理论 |
2.3.1 微更新基本特征 |
2.3.2 微更新影响因素 |
2.3.3 微更新设计理念 |
2.4 国内外案例研究分析 |
2.4.1 长春生活空间改造案例 |
2.4.2 贵阳广大街道生活空间改造案例 |
2.4.3 百子里生活空间改造案例 |
2.4.4 波特兰购物中心改造案例 |
2.4.5 黄松木公共生活空间改造案例 |
2.5 本章小结 |
3.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微更新策略 |
3.1 城市生活空间环境更新原则 |
3.1.1 空间适宜性 |
3.1.2 设施舒适性 |
3.1.3 环境整洁性 |
3.2 城市生活空间环境更新路径 |
3.2.1 提升生活空间环境适宜性 |
3.2.2 增加生活空间设施舒适性 |
3.2.3 丰富生活空间景观欣赏性 |
3.3 城市生活空间环境更新意义 |
3.3.1 提升使用人群幸福感 |
3.3.2 提高居民社会活动参与度 |
3.3.3 增加空间使用人群安全感 |
3.4 本章小结 |
4.延安市宝塔区生活空间现状研究 |
4.1 研究对象与调研内容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调研内容 |
4.2 区域现状研究 |
4.2.1 南桥区域现状 |
4.2.2 南关区域现状 |
4.3 使用人群分析 |
4.3.1 人群属性 |
4.3.2 人群行为 |
4.4 研究数据内容 |
4.4.1 数据梳理 |
4.4.2 数据转录 |
4.5 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1 使用人群行为特征 |
4.5.2 使用频率与时间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延安宝塔区生活空间环境微更新设计 |
5.1 研究数据与量表结果 |
5.1.1 研究数据结果 |
5.1.2 研究量表结果 |
5.2 生活空间环境微更新设计 |
5.2.1 空间平面构成条件 |
5.2.2 环境竖向构成分析 |
5.2.3 整体空间环境设计 |
5.3 生活空间环境微更新分项设计 |
5.3.1 环境适宜性设计 |
5.3.2 景观欣赏性设计 |
5.3.3 设施舒适性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获得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图表录 |
附录2:问卷调查 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环境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3:重要因素评价表总结 |
附录4:南桥、南关空间分析图详图 |
(7)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街区更新重视度提高 |
1.1.2 探索历史街区转型新路径成为共识 |
1.1.3 景观更新成为历史街区更新重要方向 |
1.1.4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亟待更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研究综述 |
2.1 历史街区中的景观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2.1.1 从“风景”到“方法” |
2.1.2 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 |
2.2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研究进展 |
2.3 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的实践发展 |
2.3.1 初步探索时期 |
2.3.2 剧烈转变时期 |
2.3.3 多元发展时期 |
2.4 现有研究的趋势与不足 |
2.4.1 研究趋势 |
2.4.2 存在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历史街区景观更新案例研究 |
3.1 伦敦国王十字街区更新 |
3.1.1 更新背景 |
3.1.2 更新策略 |
3.1.3 更新启示 |
3.2 新加坡克拉码头更新 |
3.2.1 更新背景 |
3.2.2 更新策略 |
3.2.3 更新启示 |
3.3 北卡州达勒姆美国烟草公司历史街区更新 |
3.3.1 更新背景 |
3.3.2 更新策略 |
3.3.3 更新启示 |
3.4 福建苍霞「海月江潮」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 |
3.4.1 更新背景 |
3.4.2 更新策略 |
3.4.3 更新启示 |
3.5 案例的指导意义 |
1 )相同点 |
2 )不同点 |
3.6 本章小结 |
4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现状及背景调查 |
4.1 街区背景 |
4.1.1 区位条件 |
4.1.2 自然环境 |
4.1.3 历史沿革 |
4.1.4 街区上位规划解读 |
4.2 街区景观环境现状 |
4.2.0 交通系统 |
4.2.1 建筑风貌 |
4.2.2 空间肌理 |
4.2.3 绿化环境 |
4.2.4 道路铺装 |
4.2.5 景观服务设施 |
4.2.6 照明系统 |
4.3 街区景观现状问题总结与分析 |
4.3.1 历史文脉割裂 |
4.3.2 空间活力不足 |
4.3.3 生态弹性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策略探讨 |
5.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引入 |
5.1.1 理论解读 |
5.1.2 基本原理 |
5.1.3 理论研究方向 |
5.1.4 理论契合点 |
5.2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更新原则 |
5.3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下的景观更新策略 |
5.3.1 延续基地文脉突显文化精神 |
5.3.2 连接场地空间完善景观结构 |
5.3.3 保留历史遗存置入复合功能 |
5.3.4 恢复自然环境打造生态基底 |
5.4 本章小结 |
6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更新设计实践 |
6.1 更新定位 |
6.2 街区更新规划 |
6.2.1 空间结构 |
6.2.2 功能分区 |
6.2.3 交通流线 |
6.2.4 景观系统 |
6.2.5 节点方案设计 |
6.3 植被设计 |
6.3.1 植物配置原则 |
6.3.2 种植设计思路 |
6.3.3 种植种类 |
6.3.4 节点广场植物设计 |
6.4 专项设计 |
6.4.1 建筑更新设计 |
6.4.2 铺装设计 |
6.4.3 照明设计 |
6.4.4 景观家具设计 |
6.4.5 标志引导设计 |
6.4.6 雨洪管理系统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8)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研究趋势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1 新媒体平台的选择 |
1.4.2 农民工群体的选择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涵义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1.3 新媒体的分类 |
2.2 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 |
2.2.1 动机理论 |
2.2.2 信息需求层次理论 |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2.4 沉浸理论 |
2.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概念 |
2.3.1 农民工的概念 |
2.3.2 在线信息行为的界定 |
2.3.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界定 |
2.4 新媒体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影响 |
2.4.1 信息需求多样化 |
2.4.2 .信息渠道多元化 |
2.4.3 .信息资源丰富化 |
2.4.4 .用户之间交互增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分析 |
3.1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 |
3.1.1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主体要素 |
3.1.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客体要素 |
3.1.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环境要素 |
3.1.4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技术要素 |
3.1.5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模型 |
3.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过程分析 |
3.2.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 |
3.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 |
3.2.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 |
3.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动机分析 |
3.3.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的动机 |
3.3.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的动机 |
3.3.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动机 |
3.4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分析 |
4.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问题的提出 |
4.2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模型构建 |
4.2.1 用户在线信息获取行为 |
4.2.2 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模型 |
4.3 研究设计 |
4.3.1 混合实验研究方法 |
4.3.2 实验流程 |
4.3.3 数据收集 |
4.4 数据结果分析 |
4.4.1 样本的有用性及可靠性分析 |
4.4.2 样本统计分析 |
4.4.3 混合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
4.5 讨论分析 |
4.5.1 农民工在线信息需求 |
4.5.2 农民工在线信息来源 |
4.5.3 农民工在线信息评价行为 |
4.5.4 农民工在线信息输入输出行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分析 |
5.1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问题的提出 |
5.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构建 |
5.2.1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 |
5.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框架 |
5.3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 |
5.3.1 模型理论基础 |
5.3.2 研究假设 |
5.3.3 模型构建 |
5.4 研究设计 |
5.4.1 调查问卷设计 |
5.4.2 数据收集及人口统计信息分析 |
5.4.3 在线信息使用数据分析 |
5.5 数据结果 |
5.5.1 量表题项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
5.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5.3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
5.6 讨论分析 |
5.6.1 社群影响对感知趣味性等因素的影响 |
5.6.2 感知有用性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
5.6.3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使用行为的影响 |
5.6.4 感知趣味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
5.6.5 满意度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分析 |
6.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问题的提出 |
6.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模型构建 |
6.2.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 |
6.2.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模型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源选择 |
6.3.2 数据采集 |
6.3.3 数据处理 |
6.4 数据结果分析 |
6.4.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内容分析 |
6.4.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时间分析 |
6.4.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主题分析 |
6.5 讨论分析 |
6.5.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内容规律 |
6.5.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时间规律 |
6.5.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主题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7.1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问题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7.2.1 扎根理论概述 |
7.2.2 访谈样本的筛选 |
7.2.3 访谈过程设计 |
7.2.4 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7.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
7.3.1 开放式编码 |
7.3.2 主轴编码 |
7.3.3 选择性编码 |
7.4 研究发现及作用路径 |
7.5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 |
7.5.1 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 |
7.5.2 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 |
7.5.3 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 |
7.5.4 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提升策略 |
8.1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提升策略的重要性 |
8.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2.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2.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3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提升策略 |
8.3.1 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提升策略 |
8.3.2 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提升策略 |
8.3.3 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提升策略 |
8.3.4 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提升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学术成果 |
致谢 |
(9)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共享办公空间设计与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介绍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共享办公空间产生的原因 |
1.2.2 现有共享办公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共享办公模式方向:发展依赖经济、科技和组织形式 |
1.5.2 共享办公空间设计方向:重点在于用户需求的挖掘 |
1.5.3 共享办公评价方向:不仅要对空间评价也要对服务评价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的创新点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1 研究的创新点 |
1.7.2 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共享办公空间设计和使用后评价理论相关理论 |
2.1 共享办公空间设计理论 |
2.1.1 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概况 |
2.1.2 共享办公空间的用户需求 |
2.1.3 共享办公空间的特征分析 |
2.2 使用后评价(POE)理论 |
2.2.1 理论概况 |
2.2.2 分类和流程 |
2.2.3 常用POE量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享办公空间的使用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3.1 使用后评价构建与应用的流程、原则和方法 |
3.1.1 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流程 |
3.1.2 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原则 |
3.1.3 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方法 |
3.2 使用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集的选取和整理 |
3.2.2 评价指标集的权重分析 |
3.2.3 评价问卷的设计和得分的计算 |
3.3 使用后评价的应用——上海地区案例评价 |
3.3.1 评价目标与案例选取 |
3.3.2 案例评价的过程 |
3.3.3 案例评价的结果分析 |
3.3.4 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策略 |
4.1 设计策略的框架 |
4.2 设计策略 1:选址 |
4.2.1 近步行交通中心的选址 |
4.2.2 与品牌匹配的区域选择 |
4.3 设计策略 2:空间的组织和界面的处理 |
4.3.1 围绕活动的空间集成 |
4.3.2 复合的功能空间组合 |
4.3.3 灵活控制的功能流线 |
4.3.4 尊重隐私的边界处理 |
4.4 设计策略 3:室内光照、色彩设计和材料选用 |
4.4.1 亲近自然的氛围营造 |
4.4.2 融合环境的主题设计 |
4.4.3 注重细节的材质处理 |
4.5 设计策略 4:家具、陈设与绿化设计 |
4.5.1 多样可变的个人空间 |
4.5.2 层次丰富的绿化布置 |
4.6 设计策略 5:建筑设施布置 |
4.6.1 流畅丰富的沟通设施 |
4.6.2 舒适无感的物理环境 |
4.7 设计策略 6:空间服务 |
4.7.1 及时反馈的基础服务 |
4.7.2 特点鲜明的品牌服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实践:依据设计策略的共享办公项目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场地概况 |
5.1.3 设计依据 |
5.2 共享办公设计策略的实施 |
5.2.1 设计策略 1:选址 |
5.2.2 设计策略 2: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
5.2.3 设计策略 3:室内光照、色彩设计和材料选用 |
5.2.4 设计策略 4:家具陈设和绿化设计 |
5.2.5 设计策略 5:建筑设施的布置 |
5.2.6 设计策略 6:空间服务 |
5.3 设计深化 |
5.3.1 主要空间效果 |
5.3.2 深化图纸 |
5.4 专家评价 |
5.4.1 专家样本选择 |
5.4.2 评价方案 |
5.4.3 评价结果 |
5.4.4 评价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6.2.1 局限性 |
6.2.2 未来可能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得的奖励 |
四、公司创业的要素、形式、策略及研究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ZN教育商业模式研究[D]. 汤晏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万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D]. 张晓琳.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乡村旅游民宿服务体验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梅岭景区民宿为例[D]. 徐巧云.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D]. 陈格. 浙江大学, 2021(01)
- [6]城市微更新视角下的生活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以延安宝塔区为例[D]. 穆芳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策略研究[D]. 余烨.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D]. 常颖. 吉林大学, 2020(03)
- [9]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10]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共享办公空间设计与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D]. 任少宁.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