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土寸金产生“钻石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宁刚[1](2021)在《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密度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以公共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人地之间的尖锐矛盾。公共轨道交通站点作为潜藏着巨大可能的公共空间自带源源不断人流量,而商业综合体则是承接消化客站人流、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功能复合化空间立体化的城市节点的不二选择。而2020年9月正式发布《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通用技术规范》中正式定义了枢纽型TOD项目的概念,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不仅对高密度城市交通枢纽突破功能的局限性有重大意义,还因其高流量、强互动的特性拥有极高的商业开发潜力,正吸引着多方投资的目光。本文试图以消费者视角的消费活力研究切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级逐级论述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在理性开发及建造方面的建议,为打造与时代和城市共生的建筑体提供驱动力。本文文章结构可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第一、二章节,意在厘清核心概念,通过对中外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发发展的商业空间发展脉络的梳理归纳,总结出宏观规划、中观街区、微观建筑及使用者心理认知层级的差异,并据此引出中国城镇化背景下,该类特定场域内的商业综合体多元化探索的方向。第二部分为文章第三至六章节,意在对多类别消费者商业行为探究的基础上,对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规划、街区结构、单体建筑三个层面提出具体设计策略。城市规划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对项目前期选址定位规模的理性研判确定土地开发强度、解决轨道原生弊端与城市结构转型的冲突。街区结构方面,借助中日大量优秀案例拆解并总结出站点与商业综合体间的组合模式与接驳流线设计,总结商业综合体与复杂多样的站点间的融合策略。单体建筑方面,通过分析该类建筑体的革新需求提出空间优化、功能整合、视觉化追求、文化性塑造四大策略,帮助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内部各子系统协同运作。第三部分为文章第七章节,意在将之前论述的方向进行概括整理,以期对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略尽绵薄之力,同时论述论文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刘业丹[2](2020)在《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评价及战略选择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新建、扩建、修缮、拆除等建设活动愈加频繁,建筑废弃物产量逐年递增。活跃的建设活动,巨量的建筑废弃物与低碳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如何高效、妥善管理建筑废弃物成为政府部门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为有效管理建筑废弃物,提高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率,本研究从环境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和社会评价,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建筑废弃物不同处理方式在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建立建筑废弃物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钻石模型理论,分析影响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因素,为建筑废弃物处理提供可行性管理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中,回收利用成本最高,填埋处理成本最低,仅占回收利用成本的2.5%,非法倾倒成本则占3%。由于填埋相对其他处理方式而然成本较低,很多建设单位都会选择低成本的方式处理建筑废弃物,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对建筑废弃物处理仍以填埋为主,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率低。(2)在非法倾倒、回收利用和填埋三种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中,填埋处理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占总排放量的75%,而回收处理减少的温室气体仅占0.6%。显然,减少建筑废弃物填埋处理量和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3)若就目前循环利用率低的情况发展,未来几年里,因建筑废弃物填埋和非法倾倒而占用的土地面积占广州市总面积的0.09%,而填埋处理占用的土地和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一个经济稍微落后的地级市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4)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量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就业岗位成正比,回收处理量增加,就业岗位也随之递增,其社会效益显着。同时,从仿真结果看出,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方式在各种废弃物处理方式中的综合效益最高。(5)提出了一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钻石模型。根据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状况,分析了影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结合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处置情况,制定了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战略管理机制,为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提出战略发展规划。研究中建立的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反映建筑废弃物各种处理方式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评价,其仿真结果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建筑废弃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政策提高理论依据,促进我国建筑废弃物管理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王瀚霆[3](2020)在《寒地体育建筑室外场地集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类建筑的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体育类建筑的建设,不仅表现出我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反映了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对此类建筑的一种需求。而体育类建筑的室外场地空间,占用了较大的土地面积与城市资源,通常却因各种原因难以得到妥善地利用,而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在体育建筑的设计之初,对室外场地空间进行集约化考虑,减少闲置土地,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是未来体育类建筑设计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论文将寒冷地区体育建筑室外场地的集约设计作为研究重点,分别从场地集约的三个方面:节能、节地、高效,来探索如何通过前期的场地设计来营造出合理,舒适且实用的室外场地空间。文中首先对寒地体育类建筑的主要特征点进行提炼与分析,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得到一手的数据指标,据此确定论文研究的重点方向。然后结合场域的相关理论,提炼出整个建筑环境场中能够对场地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逐一地分析与耦合,对在气候,环境,活动等多类因子视角下的体育建筑室外场地集约设计方法与策略进行论述。同时利用Phoenics和Ecotect两种模拟软件,对部分难以量化的场域因子进行模拟与分析,寻找因子的影响范围与变化规律。此外,论文依据体育类建筑场地本身的空间特点,对场地中各类型的空间重新做出划分与解读。根据空间的集约性将场地中各种形式的空间归纳为固态空间与弹性空间两种,并针对这两种形式的空间分别提出集约策略与设计方法。最后,文章结合拓扑学相关理论,将场地中各部分空间及场域因子依据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拓扑关联,建立了寒地体育建筑室外场地的拓扑模型,并结合实际项目对其进行论证与优化。论文从集约性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场域的有关理论,分别从节能、节地和高效利用这三个方向对体育建筑的室外场地空间进行集约分析与策略优化。构建了从微观的场域因子到实际的空间功能再到宏观的建筑环境场的整体研究模式,同时建构出寒地体育类建筑室外场地的集约拓扑模型,尝试营造出合理、舒适、且符合地域性特征的体育类建筑室外场地空间的集约设计体系与方法,为建筑师在进行场地设计时提供参考方向。
黄金平[4](2018)在《浦东陆家嘴:从“烂泥渡”到“垂直金融街”》文中研究说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的陆家嘴,是一个低矮厂房、破旧棚户与阡陌农田犬牙交错的地方,只有消防了望塔、邮电大楼和东昌大楼等少量高层建筑。1990年,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一个新生的陆家嘴迅速完成了蜕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地标。上海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相继矗立起来,每天都在见证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重要时刻。陆家嘴,从过去的烂泥渡华丽转身为"垂直金融街"。
吴炜[5](2018)在《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培育研究——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剖析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的影响因素,并以上海为研究对象,诊断上海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培育的症结肇因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上海区域性运动项目培育过程中存在着生产要素矛盾突出,市民运动项目参与对体育消费量小力微,运动项目产业链运转失灵,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缺乏,运动项目产业的政府细化支持尚未落实等问题。上海应从均衡运动项目产业生产要素,衔接运动项目参与到消费市场形成,践行运动项目产业的耦合机制,结合外部引导、标准制度与行业自律,完善政府支持体系等方面入手优化发展路径,以促进上海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优势项目产业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
宋建丹[6](2017)在《世界钻石行业时空格局演变的地理学透视》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钻石的勘探、采选、加工、销售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产业链不断整合,世界钻石版图结构日趋复杂,时空格局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国钻石行业要健康有序发展并占据世界钻石行业的一席之地,必须有全局眼光和全球化视野。中国的钻石行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更是一枝独秀,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钻石切磨与加工中心之一,还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钻石行业来讲是难得的机遇,同时中国钻石行业要突破瓶颈,向更高水平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本论文立足于区位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及产业链理论的基本原理,采用综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根据钻石行业的基本特点,从上游产业——原石的开采与供应、中游产业——毛坯钻的切磨与贸易、下游产业——钻石首饰的销售三大方面入手;分别对上中下游产业的产业特征、全球地域分布、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究其内在规律及动因,揭示了全球钻石行业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我国钻石行业各环节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策略和针对性的建议。中国钻石行业应当改变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从上游向下游的推动模式,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通过要素支撑、环境营造和机制培养等,从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加大对钻石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人才、资金政策等为钻石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需求空间。从行业角度来讲,依托国家国内市场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关键性突破,提升行业效率、降低行业成本、防范行业风险、推动行业创新,打造健康良好的行业规范和行业秩序,营造和谐的行业氛围。对于企业要在技术、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赵锐[7](2017)在《从乌鲁木齐钻石城实践探讨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央商务区是城市中办公活动、商务活动和商业活动最为密集的地区,同时也是城市的形象展示最为直观和突出的地区。随着中央商务区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其规模和建设量逐渐增大,功能布局日益多元化、复合化,交通组织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空间形态也逐步注重独特性和延续性。由于中央商务区中涉及的各方面关系较为纷繁复杂,其所覆盖的内容也更为多元繁杂,因此,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需要从整体出发,了解其形成原因以及与城市、城市各个设计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这样城市设计才能较为明确、完善的适用于当前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故对中央商务区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其重点关注物质层面的用地和空间,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方法、城市设计方法和相关建筑设计的方法,并结合中央商务区其活动和发展的特征,以求达到以下研究目的:一是梳理中央商务区发展演变历程和优秀的中央商务区建设案例,总结得出中央商务区未来发展趋势;二是通过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的前期准备,确定中央商务区的定位、开发容量和开发模式;三是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构建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架构,针对城市设计主要内容的多个方面明确划分城市设计要素,并阐述城市设计策略以及城市设计的实施保障;四是结合实际项目即乌鲁木齐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实践,首先对其中实际运用的城市设计策略和具体对策进行简要说明,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后,再对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以为其它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作用。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和基础研究(即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以研究背景为原点,提出本研究的对象,并分析了该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本部分还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指明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的研究基础,总结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历程,根据建设年代和建设特点划分成四代中央商务区,阐明现今中央商务区的建设特征和面临问题,并对当今发展态势较好和具有启发作用的国内外五个中央商务区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总结得出中央商务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即第三章,为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体系构架。本部分首先阐述了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前期准备,明确前期准备需要考虑中央商务区形成条件、系统性、区位选择、定位确定、开发容量预测、开发模式选择和中央商务区与城市文化特色之间的关系等多个因素,而后笔者从自身专业背景出发,建立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设计体系,明确中央商务区的主要设计内容,并对城市设计策略进行剖析,将城市设计策略分成一般性策略和选择性策略两大类,最后对城市设计的实施保障进行研究,使城市设计能够有效指导城市开发建设。本部分的作用是为后续的各个章节奠定研究基础。第三部分为乌鲁木齐市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乌鲁木齐市钻石城中央商务区的前期准备,分析了其前期准备需要考虑的中央商务区形成条件、系统性、区位选择、定位确定、开发容量预测、开发模式选择和中央商务区与城市文化特色之间的关系等多个因素;而后对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最关切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形态三大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即优化功能布局、完善交通组织和重塑空间形态,其中各个策略中又详细划分有具体的设计对策。第四部分为城市设计策略(即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该部分均基于实际项目乌鲁木齐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实践,对其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以对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第五章关于中央商务区的功能布局方面,其主要研究中央商务区的规模、街区尺度、多元复合的功能、各功能配比和生活居住功能等多要素,并结合选取要素提出了中央商务区的优化功能布局策略。第六章为中央商务区的交通组织方面,其选取了中央商务区中的车行流线、步行流线、停车空间和立体慢行系统四个要素,并结合选取要素提出了其各要素的设计方法,得出了中央商务区的完善交通组织策略。第七章为中央商务区的空间形态方面,其选取了建筑实体形态和开放虚体空间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将空间形态的各个要素进行划分和归类,如建筑形态分成天际轮廓线、建筑形态和组合关系、建筑屋顶、地标性建筑物等要素,最后结合各个要素明确了中央商务区的重塑空间形态策略。第五部分为总结和讨论即第八章,总结和提出本研究的结论要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讨论和方向。
刘骁[8](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西门杏庵[9](2016)在《《踏血寻梅》批判:平安就是福 干嘛把女性塑造成物质的奴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幸福(好)与痛苦(坏),是人生的一体两面。也许,人越孤独,伦理问题就越多;人越贪恋物质,酿的苦果就越多。什么耳环、钻石、项链、高跟鞋、爱马仕包呀,这些名贵东西能够带来安全感吗?能够带来幸福吗?换个角度看,这些都是商人给女人上的枷锁。你不关心它,对你当下的生活并没有损失;你关心它,反而容易被它捆绑,心灵陷入"得"与"失"的纠结中不能自拔。——题记
卢倩雯[10](2014)在《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古镇灯饰产业是一个以古镇为中心、具有跨地区辐射能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随着新时代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提高能效以回应社会对资源环境日益关注,增加竞争力以立足于国际国内市场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升级及路径理论进行梳理,明确古镇灯饰产业这一典型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和当下状况,为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外路径找到理论依据。同时,参考以往相关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调研反映古镇灯饰产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各企业所反映的困难,解答“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的瓶颈和路径”这一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产业集群升级理论,综合考察古镇灯饰所处的产业环境和区域环境,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内部路径分析方面,基于钻石模型理论,建立了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框架,综合得分为76.9分,并提出针对各个要素的产业升级内部路径: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提升灯饰产业核心竞争力;健全市场营销体系,主导灯饰市场话语权;做强实体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灯饰产业附加值;改善灯饰产业结构,实行差异化竞争;政策紧跟发展要求,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外部路径分析方面,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说明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必须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来实现。通过建陶产业集群升级的案例说明实现功能升级的路径,通过格兰仕的发展轨迹说明从OEA/OEM到OBM的渐进升级路径,进而强调区域品牌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性,提出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的外部路径分别是在技术上实现功能升级,在品牌上实现动态升级。
二、寸土寸金产生“钻石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寸土寸金产生“钻石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以机动车或公共轨道为主导的交通出行模式互博下的社会背景 |
1.1.2 公共轨道交通与TOD综合体互惠互利的经济背景 |
1.1.3 填补我国TOD领域团体标准空白的规范及标准问世的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基于TOD理论在中国高密度城市下再应用的理论意义 |
1.2.2 基于城市交通模式更新下的商业综合体演进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枢纽型TOD项目 |
1.3.2 场域 |
1.3.3 商业综合体 |
1.3.4 特定场域内的商业综合体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商业综合体理论与实践国内外研究评析 |
1.4.2 TOD理论与实践国内外研究评析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空间的发展历程 |
2.1 国外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空间的历史沿革 |
2.1.1 欧美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空间的历史沿革 |
2.1.2 欧美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空间的类型特征 |
2.1.3 日本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空间的历史沿革 |
2.1.4 日本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空间的类型特征 |
2.2 中国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空间的历史沿革 |
2.3 中外以公共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发展的商业综合体类比归纳 |
2.3.1 宏观规划层级 |
2.3.2 中观街区层级 |
2.3.3 微观建筑层级 |
2.3.4 使用者心理认知层级 |
2.4 本章小结 |
3 消费者层级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使用对象的消费活力研究 |
3.1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使用对象类别 |
3.1.1 进出站乘客 |
3.1.2 城市居民 |
3.2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使用对象需求的初步调研 |
3.2.1 实地观察法 |
3.2.2 调查问卷法 |
3.3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使用对象消费活力的逐级激活策略 |
3.2.1 前往的可能性——商业综合体的可达性提升 |
3.2.2 消费意愿的助推——潜在消费者向实际消费者的转换 |
3.2.3 用户黏度的培养——体验式购物情景的建构 |
4 城市规划层级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调配穿刺策略 |
4.1 基于城市开发视角下的TOD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概况 |
4.1.1 城镇化进程下的轨交枢纽现状 |
4.1.2 多核规划导向下的开发诉求 |
4.1.3 多元矛盾下的潜在契机 |
4.2 中外枢纽型TOD项目规划选址对比 |
4.2.1 我国新建枢纽型TOD项目规划选址 |
4.2.2 日本枢纽型TOD项目规划选址 |
4.3 基于城市不均衡发展下的TOD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基本定位 |
4.3.1 城市中心区中TOD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定位 |
4.3.2 城市更新区中TOD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定位 |
4.3.3 城市副中心区中TOD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定位 |
4.4 TOD场域内商业综合体规模的逐级确定 |
4.4.1 参考城市总体规划研判土地供求关系 |
4.4.2 整理区域信息形成密度分区模型 |
4.4.3 结合具体地块要素及修正因子精细化确定开发强度 |
4.5 城市规划层级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调配穿刺策略 |
4.5.1 把握TOD项目开发的3D原则 |
4.5.2 破除土地与轨道交通之间的开发壁垒 |
4.5.3 结合区域特色精准定位 |
4.5.4 正确践行开发紧凑度 |
4.5.5 修补城市被割裂的土地 |
5 街区结构层级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有机融合策略 |
5.1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站点及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的对话 |
5.1.1 影响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站点及商业综合体布局的显性因子 |
5.1.2 影响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站点及商业综合体布局的隐性因子 |
5.2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站点与商业综合体之间的对话 |
5.2.1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站点与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关系拆解 |
5.2.2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站点与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关系拆解 |
5.3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站点与商业综合体的组合模式 |
5.3.1 临空类TOD站点 |
5.3.2 地面类TOD站点 |
5.3.3 地下类TOD站点 |
5.4 枢纽型TOD站点与商业综合体接驳流线中核心空间的布局策略 |
5.4.1 点式接驳空间 |
5.4.2 线性接驳空间 |
5.4.3 立体接驳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6 单体建筑层级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空间动态化策略 |
6.1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革新需求 |
6.1.1 潜在人群的高效转化 |
6.1.2 业态功能的变异重置 |
6.1.3 公共空间的泛商业化 |
6.1.4 实体商业与网络消费的和谐共生 |
6.2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空间优化策略 |
6.2.1 空间腾挪引入多首层平台 |
6.2.2 空间场景构建打造多义空间 |
6.2.3 空间体验线索驱动漫游行为发生 |
6.2.4 空间边界模糊激活复合型街区 |
6.2.5 空间人性化打造适老型消费环境 |
6.3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整合策略 |
6.3.1 宏观层级城市规划选址对业态配置的影响 |
6.3.2 中观层级周边用地属性对业态配置的影响 |
6.3.3 微观层级业态价值相互关系对业态配置的影响 |
6.4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视觉化追求 |
6.4.1 同质化危机与主题性设计 |
6.4.2 建筑形象的动态化与非物质感 |
6.4.3 立面材质的暖昧化与呼吸感 |
6.4.4 视觉界面的催化处理 |
6.5 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性塑造 |
6.5.1 地缘文化的再认知 |
6.5.2 入世文化的双向演进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局限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消费者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B 图片及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评价及战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建筑废弃物概念的界定 |
2.1.1 建筑废弃物的定义 |
2.1.2 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 |
2.2 综合效益概念的界定 |
2.3 建筑废弃物管理研究现状 |
2.3.1 建筑废弃物管理环境效益 |
2.3.2 建筑废弃物管理经济效益 |
2.3.3 建筑废弃物管理社会效益 |
2.4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战略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介绍 |
3.1.1 模型系统边界确定 |
3.1.2 模型主要目的 |
3.1.3 模型框架结构 |
3.2 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因果关系分析 |
3.2.1 环境效益因果分析 |
3.2.2 经济效益因果分析 |
3.2.3 社会效益因果分析 |
3.3 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评价存量流量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检验与模拟分析 |
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1.1 资料收集(M1) |
4.1.2 系统动力学特有函数(M2) |
4.1.3 专家访谈(M3) |
4.2 模型检验 |
4.2.1 量纲一致性检验 |
4.2.2 参数检验 |
4.2.3 结构检验 |
4.2.4 有效性检验 |
4.2.5 极端条件检验 |
4.3 模型分析 |
4.3.1 各种处理方式废弃物产量分析 |
4.3.2 环境评价仿真分析 |
4.3.3 经济评价仿真分析 |
4.3.4 社会评价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战略选择 |
5.1 基于钻石模型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发展分析 |
5.1.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生产要素 |
5.1.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策略及市场发展 |
5.1.3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产品需求分析 |
5.1.4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关联产业主体分析 |
5.1.5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政府行为影响分析 |
5.1.6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机遇分析 |
5.2 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策略分析 |
5.2.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化策略 |
5.2.2 建筑废弃物智能化管理策略 |
5.2.3 政府经济管理策略 |
5.2.4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完善策略 |
5.3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战略选择分析——以广州为例 |
5.3.1 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 |
5.3.2 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战略管理机制设计 |
5.3.3 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3)寒地体育建筑室外场地集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阐述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寒冷地区体育建筑场地特征分析及实地调研 |
2.1 寒冷地区体育建筑场地特征分析 |
2.1.1 寒冷地区气候条件特征 |
2.1.2 体育建筑场地功能特征 |
2.1.3 体育建筑主体形态特征 |
2.1.4 体育建筑客体活动特征 |
2.2 寒冷地区体育建筑场地调研与考察 |
2.2.1 数据资料收集与整理 |
2.2.2 典型体育建筑的选定 |
2.2.3 实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场域理论下的室外场地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场域气候因子 |
3.1.1 风环境因子 |
3.1.2 太阳辐射因子 |
3.1.3 雨雪天气因子 |
3.2 场域环境因子 |
3.2.1 建筑主体因子 |
3.2.2 客体环境因子 |
3.2.3 城市定位因子 |
3.3 场域活动因子 |
3.3.1 交通组织因子 |
3.3.2 人群集散因子 |
3.3.3 自由发散因子 |
3.4 场域因子耦合与关系建构 |
3.4.1 同类因子的定位与关联性耦合 |
3.4.2 异类因子的评估与分场景建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场域气候因子的模拟与节能设计策略 |
4.1 基于寒地气候的节能模拟方法 |
4.1.1 场地节能的目的性 |
4.1.2 气候因子的优先级 |
4.1.3 场域因子的模拟策略 |
4.2 风环境因子作用下的场地模拟分析 |
4.2.1 参数设计 |
4.2.2 场域风环境的可视化模拟 |
4.2.3 模拟结果与布局策略 |
4.3 太阳辐射因子作用下的场地模拟分析 |
4.3.1 参数设计 |
4.3.2 太阳辐射因子的可视化模拟 |
4.3.3 模拟结果与布局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场地外部空间的节地及高效利用策略 |
5.1 外部空间解构 |
5.1.1 核心空间 |
5.1.2 非核心空间 |
5.1.3 其它空间 |
5.2 空间关联与作用分析 |
5.2.1 空间关联 |
5.2.2 空间作用 |
5.3 空间的集约度与设计策略 |
5.3.1 空间饱和度与集约平衡点 |
5.3.2 固态空间与弹性空间 |
5.3.3 场景复合与空间多义 |
5.3.4 城市印记与多元共享 |
5.4 本章小结 |
6 体育类建筑场地集约设计的拓扑建构与应用 |
6.1 拓扑元素分解 |
6.1.1 基本逻辑架构 |
6.1.2 拓扑表现形态 |
6.2 拓扑模型建构 |
6.2.1 “一地一馆”类体育场地的拓扑模型建构 |
6.2.2 “一地多馆”类体育场地的拓扑模型建构 |
6.3 模型应用与实践优化 |
6.3.1 拓扑模型的场地集约设计应用 |
6.3.2 形态选择与细节优化 |
6.3.3 整体分析与集约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浦东陆家嘴:从“烂泥渡”到“垂直金融街”(论文提纲范文)
陆家嘴承载历史使命 |
中国第一个汇集国际智慧的规划方案 |
对标顶级打造国际一流金融城 |
(5)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培育研究——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钻石模型修正: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培育影响因素 |
1.1 生产要素 |
1.2 需求条件 |
1.3 相关和支持产业 |
1.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 |
1.5 政府和机遇 |
2 诊断与分析:上海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培育症结及肇因 |
2.1 运动项目产业生产要素矛盾突出 |
2.2 市民运动参与对体育消费量小力微 |
2.3 运动项目产业链运转失灵 |
2.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缺乏 |
2.5 运动项目产业的政府细化支持尚未落到实处 |
3 创新与优化:上海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培育路径选择 |
3.1 均衡运动项目产业生产要素 |
3.2 衔接运动项目参与到消费市场形成 |
3.3 践行运动项目产业的耦合机制 |
3.4 结合外部引导、标准制度与行业自律 |
3.5 完善政府支持体系 |
4 小结 |
(6)世界钻石行业时空格局演变的地理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区位理论 |
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3 产业转移理论 |
3 钻石行业产业链及其时空演变格局 |
3.1 上游产业——原石开采与供应的时空演变格局 |
3.1.1 上游产业的特征 |
3.1.2 上游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 |
3.1.3 世界主要原石产地的地质地理特征 |
3.2 中游产业——毛坯钻切磨与贸易的时空演变特征 |
3.2.1 中游产业的特征 |
3.2.2 中游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的路径和动因分析 |
3.2.3 主要的钻石加工贸易中心分析 |
3.3 下游产业——钻石首饰销售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1 下游产业的特征 |
3.3.2 下游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的路径和动因分析 |
3.3.3 主要的钻石首饰消费国分析 |
3.4 关联产业——钻石等级的评价与鉴定 |
3.5 钻石行业格局演变的内在规律及发展态势 |
4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分析 |
4.1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 |
4.1.1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历程 |
4.1.2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现状 |
4.1.3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态势 |
4.2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优势 |
4.2.2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劣势 |
4.2.3 中国钻石行业的发展机遇 |
4.2.4 中国钻石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 |
5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定位及策略 |
5.1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定位 |
5.1.1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国内定位 |
5.1.2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国际定位 |
5.2 中国钻石行业发展的策略 |
5.2.1 政府层面 |
5.2.2 行业层面 |
5.2.3 企业层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从乌鲁木齐钻石城实践探讨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4.1 中央商务区的概念 |
1.4.2 城市设计的概念 |
1.5 研究现状 |
1.5.1 城市设计研究现状 |
1.5.2 中央商务区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比较分析法 |
1.6.2 实地调查法 |
1.6.3 文献阅读法 |
1.6.4 概括提炼法 |
1.7 研究框架 |
2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的发展认知 |
2.1 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历程 |
2.1.1 第一代中央商务区 |
2.1.2 第二代中央商务区 |
2.1.3 第三代中央商务区 |
2.1.4 第四代中央商务区 |
2.2 中央商务区的建设特征和面临问题 |
2.2.1 城市空间呈现日趋复杂和不断发展的特性 |
2.2.2 交通量大,交通堵塞 |
2.2.3 容积率、建筑密度指标较高 |
2.2.4 人口流动性较为频繁 |
2.2.5 城市的尺度巨大,建设高度集中 |
2.3 国内外优秀中央商务区的案例研究 |
2.3.1 东京六本木中央商务区 |
2.3.2 纽约曼哈顿中央商务区 |
2.3.3 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央商务区 |
2.3.4 北京中关村城市副中心商务区 |
2.3.5 上海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商务区 |
2.4 中央商务区发展趋势 |
2.4.1 独立且联动的发展模式 |
2.4.2 立体、高效的交通体系 |
2.4.3 全方位的互联互通 |
2.4.4 连续优美的空间形态 |
3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体系构架 |
3.1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前期分析 |
3.1.1 前期分析概述 |
3.1.2 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条件分析 |
3.1.3 城市整体的中央商务区空间结构 |
3.1.4 中央商务区的区位选择 |
3.1.5 中央商务区的定位 |
3.1.6 中央商务区开发规模预测 |
3.1.7 中央商务区的开发模式选择 |
3.1.8 中央商务区与城市文化、社会的关系 |
3.2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主要内容 |
3.2.1 功能布局 |
3.2.2 交通组织 |
3.2.3 空间形态 |
3.2.4 历史文脉 |
3.2.5 生态景观 |
3.3 城市设计策略 |
3.3.1 一般性策略 |
3.3.2 选择性策略 |
3.4 城市设计的实施保障 |
3.4.1 实施原则 |
3.4.2 控制要素 |
3.4.3 设计准则 |
3.4.4 分图图则 |
4 乌鲁木齐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实践 |
4.1 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前期分析 |
4.1.1 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条件分析 |
4.1.2 乌鲁木齐市中央商务区的系统性 |
4.1.3 中央商务区的区位分析 |
4.1.4 中央商务区的定位确定 |
4.1.5 中央商务区与城市文化与特色的分析 |
4.1.6 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容量测算 |
4.1.7 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态势分析 |
4.2 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功能布局分析 |
4.2.1 中央商务区范围 |
4.2.2 街区尺度分析 |
4.2.3 功能多样性分析 |
4.2.4 功能融合比例分析 |
4.2.5 生活配套功能分析 |
4.3 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优化功能布局 |
4.3.1 具体对策一:提倡产业功能复合 |
4.3.2 具体对策二:调整街区尺度 |
4.3.3 具体对策三:强化生活配套功能 |
4.4 钻石城中央商务区交通组织分析 |
4.4.1 车行流线 |
4.4.2 步行流线 |
4.4.3 停车空间 |
4.4.4 立体慢行系统 |
4.5 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完善交通组织 |
4.5.1 具体对策一: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 |
4.5.2 具体对策二:形成立体连续的慢行系统 |
4.6 钻石城中央商务区空间形态分析 |
4.6.1 建筑形态分析 |
4.6.2 开放空间分析 |
4.7 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重塑空间形态 |
4.7.1 具体对策一:塑造建筑形态 |
4.7.2 具体对策二:改善开放空间 |
4.8 本章小结 |
5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优化功能布局 |
5.1 问题梳理 |
5.1.1 中央商务区规模 |
5.1.2 街区尺度 |
5.1.3 功能类型 |
5.1.4 功能配比 |
5.1.5 产业空间布局 |
5.1.6 生活配套功能 |
5.2 规划对策 |
5.2.1 控制中央商务区规模 |
5.2.2 调整街区尺度 |
5.2.3 强调多元复合功能 |
5.2.4 优化功能配比 |
5.2.5 重视产业空间布局 |
5.2.6 强化生活配套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完善交通组织 |
6.1 问题梳理 |
6.1.1 车行流线 |
6.1.2 步行流线 |
6.1.3 停车空间 |
6.1.4 立体慢行系统 |
6.2 规划对策 |
6.2.1 梳理车行流线 |
6.2.2 组织步行流线 |
6.2.3 布置停车空间 |
6.2.4 提倡公共交通出行 |
6.2.5 构建立体慢行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重塑空间形态 |
7.1 问题梳理 |
7.1.1 建筑形态 |
7.1.2 开放空间 |
7.2 规划对策 |
7.2.1 塑造建筑形态 |
7.2.2 改善开放空间 |
7.3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介绍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产业集群研究的两个阶段 |
1.2.2 关于区域品牌 |
1.2.3 关于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 |
2.1.1 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
2.1.2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 |
2.2 产业集群升级理论 |
2.2.1 产业集群成长理论 |
2.2.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3 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理论 |
2.3.1 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路径 |
2.3.2 产业集群升级的外部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总体分析 |
3.1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自身的分析 |
3.1.1 作为城镇名片的灯饰产业 |
3.1.2“中国灯都”的蜕变历程 |
3.1.3 新形势下的多重困境 |
3.2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环境判断 |
3.2.1 区域战略环境:以中山市为依托 |
3.2.2 国内产业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
3.2.3 市场竞争环境:从区域到世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镇灯饰集群升级的内部路径—基于钻石模型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1 理论选取与指标选取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各指标评分数据的说明 |
4.2 基于钻石模型的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评价 |
4.2.1 生产要素 |
4.2.2 需求要素 |
4.2.3 相关及支持产业 |
4.2.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
4.2.5 政府和机会 |
4.2.6 总体评价 |
4.3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内部路径 |
4.3.1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提升灯饰产业核心竞争力 |
4.3.2 健全市场营销体系,主导灯饰产业市场话语权 |
4.3.3 做强实体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灯饰产业附加值 |
4.3.4 改善灯饰产业结构,实行差异化竞争 |
4.3.5 政策紧跟发展要求,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镇灯饰集群升级的外部路径—基于全球价值链 |
5.1 从工艺流程升级到功能升级 |
5.1.1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各升级方式概述 |
5.1.2 国内建陶产业集群升级的启示 |
5.2 从OEM到OBM升级 |
5.2.1 格兰仕由代工到自主品牌建设的路径启示 |
5.2.2 古镇灯饰区域品牌的维护和管理 |
5.3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外部路径 |
5.3.1 在技术上实现功能升级 |
5.3.2 在品牌上实现动态升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寸土寸金产生“钻石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枢纽型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D]. 宁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建筑废弃物处理综合效益评价及战略选择研究[D]. 刘业丹. 广州大学, 2020(02)
- [3]寒地体育建筑室外场地集约设计研究[D]. 王瀚霆.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浦东陆家嘴:从“烂泥渡”到“垂直金融街”[J]. 黄金平. 党史纵览, 2018(11)
- [5]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性运动项目产业培育研究——以上海为例[J]. 吴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2)
- [6]世界钻石行业时空格局演变的地理学透视[D]. 宋建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7]从乌鲁木齐钻石城实践探讨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D]. 赵锐. 重庆大学, 2017(06)
-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踏血寻梅》批判:平安就是福 干嘛把女性塑造成物质的奴隶?[J]. 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16(07)
- [10]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D]. 卢倩雯.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