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

末梢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

一、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飞[1](2018)在《面-舌下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解剖和组织学角度研究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为面-舌下神经吻合(FHA)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对FHA端端吻合(ETE)和端侧吻合(ETS)后神经形态和功能的恢复进行动态评估,并探索ETS再生纤维的来源;通过建立四种临床常用FHA术式的大鼠模型,系统研究供体神经不同处理方式对受体面神经再生及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显微镜下解剖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并行神经组织形态学观察。(2)大鼠随机分为未损伤组,ETE组和ETS组(未行外膜或束膜开窗)。根据观察期限不同,各实验组分为两个亚组。术后4月和8月,分别对触须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特点和神经组织形态等进行观察分析,并用荧光示踪剂注入神经干进行逆行双标示踪,动态定量分析荧光标记神经元。(3)大鼠随机分为ETE组,供体神经纵向劈开端端吻合组(ETE-Hemi)、供体神经外束膜开窗组(ETS-PW)和30-40%部分纤维切断术(ETE-PN)。术后8月,对各组行触须运动功能评估、电生理检查、神经及舌肌组织学观察。舌肌组织学观察指标包括肌纤维横截面积、截面积胶原比及肌纤维表型等。结果(1)大鼠面神经干颅外段长度(5.94±0.15mm)显着大于面神经干分叉前-舌下神经最短距离(5.20±0.20mm),可实现FHA无张力端侧缝合;舌下神经截面积、有髓纤维数量均小于面神经。(2)ETE神经再生效果明显优于ETS,但后者对供体神经功能影响轻微。ETS术后面神经核内未见标记神经元,舌下神经核内仅散在分布双标神经元。经受体面神经逆行标记舌下运动神经元中双标神经元所占比例由术后4月的19.8%降至术后8月的6.0%。(3)各实验组均获得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形态及功能恢复,但未取得完全恢复。各组供、受体神经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等无显着差异。ETE神经再生效果明显优于EEN-Hemi和ETS-PW,但与ETSP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TE和ETE-Hemi对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损害程度要显着大于ETS-PW和ETS-PN。结论(1)大鼠面-舌下神经吻合模型存在供、受体神经直径匹配不佳的缺陷,但可较易实现无张力端侧缝合,不失为研究FHA端侧吻合较理想的动物模型。(2)侧芽再生与断端再生同时参与ETS的轴突再生,断端再生是再生纤维的主要来源;尽管ETS运动神经再生效果未达到ETE水平,但前者几乎实现供体神经功能的完整保留。(3)ETS术中切断部分供体神经(30-40%)在最大程度促进受体神经再支配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损害;舌下神经纵向劈开(ETE-Hemi)对供体舌下神经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显着影响。

赵序东,赵维彦,路来金,孙明宇,邱旭东,赵世伟,王心蕊[2](2014)在《双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顺行示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荧光示踪剂(Neuro-DiI及Neuoro-DiO)直观地观察双端侧吻合再生纤维的来源,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大鼠胫、腓总神经(TN、PN)双端侧吻合为实验模型,通过2种不同的示踪剂分别注入双端侧吻合的不同神经近端,观测远端神经荧光显像,从而分析双端侧吻合再生纤维的来源。结果:远端腓总神经中显示Neuro-DiI及Neuoro-DiO 2种荧光颜色,红色及绿色。绿色荧光度为881.17±39.14,红色荧光度为557.89±20.35。结论:利用2种荧光示踪显示处理端侧吻合大鼠两分叉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组绿色荧光度的比值高于红色,说明来源于胫神经的神经纤维偏多。

庞涛[3](2012)在《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共32只,分为四组,每组8只。A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于相邻胫神经干上行外膜“开窗”,将腓总神经远侧断端以端侧吻合的方式吻合于胫神经干上。B组:将一神经移植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胫神经干和切断腓总神经远端行外膜“开窗”端侧吻合。C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两断端均结扎并翻转吻合于临近肌肉上。D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右侧腓总神经不做任何处理。术后12周行神经肌肉形态学检查,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肌湿重及神经电生理检测,评价端侧吻合方法对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结果:①神经肌肉形态学检查:A,B,D三组均可见再生的轴突和髓鞘,并且见正常肌肉形态结构,C组神经远断端纤维化并且肌纤维萎缩变细。②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A,B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C组与A,B,D三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③胫前肌肌湿重:A,B两组较D组稍轻,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1),C组与A,B,D三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④神经传导速度比较:C组测不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A,B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慢于D组,A,B两组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侧吻合法为防治肌肉失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但其再生神经对肌肉支配功能不足以代替原支配神经。

庞涛,王俊勤,蔡国栋[4](2012)在《应用端侧吻合方法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共32只,分为四组,每组8只。A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于相邻胫神经干上行外膜"开窗",将腓总神经远侧断端以端侧吻合的方式吻合于胫神经干上。B组:将一神经移植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胫神经干和切断腓总神经远端行外膜"开窗"端侧吻合。C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两断端均结扎并翻转缝合于临近肌肉上。D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右侧腓总神经不做任何处理。术后12周行神经肌肉形态学检查,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肌湿重及神经电生理检测,评价端侧吻合方法对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结果①神经肌肉形态学检查:A,B,D三组均可见再生的轴突和髓鞘,并且见正常肌肉形态结构,C组神经远断端纤维化并且肌纤维萎缩变细。②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A,B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C组与A,B,D三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③胫前肌肌湿重:A,B两组较D组稍轻,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C组与A,B,D三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④神经传导速度比较:C组测不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A,B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慢于D组,A,B两组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侧吻合法为防治肌肉失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但其再生神经对肌肉支配功能不足以代替原支配神经。

陈保国[5](2011)在《端侧吻合中供体神经吻合口的不同处理对于供体神经和受体神经影响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端侧吻合中对供体神经吻合口进行不同处理,通过观察受体神经和受体神经纤维数量、支配的肌肉的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的肌湿重量,探讨受体神经再生及所支配的肌肉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供体神经在处理后的神经再生及支配的肌肉功能是否受损,为神经端侧吻合中供体神经发挥的作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备雄性SD大鼠25只,共50侧后肢,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侧后肢,解剖大鼠坐骨神经及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以胫神经作为供体神经。1.腓总神经近端与远端行端端吻合(对照组,10侧后肢)2.胫神经远端切断后不做处理(切断组,10侧后肢)3.腓总神经远端与胫神经端侧吻合(实验组,10侧后肢)4.对胫神经吻合口处行钳夹处理后行端侧吻合(实验组,10侧后肢)5.对胫神经吻合口处行显微剪剪开一半处理后行端侧吻合(实验组,10侧后肢)以上实验在4个月后在神经电生理检查、有髓神经纤维计数、肌肉肌湿重量,透射电镜观察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作统计。研究结果:1.神经电生理检测(1)实验组3较对照组1的胫前肌和胫后肌在动作电位潜伏期慢30%(P<0.05)和23%(P>0.05),动作电位波幅慢29%(P<0.05)和7%(P>0.05)。(2)实验组4较对照组1胫前肌和胫后肌在动作电位潜伏期慢15%(P<0.01)和27%(P>0.05),动作电位波幅慢20%(P<0.05)和14%(P>0.05)(3)实验组5较对照组1的胫前肌和胫后肌在动作电位潜伏期慢69%(P<0.01)和50%(P<0.01),动作电位波幅慢46%(P<0.05)和57%(P<0.05)。2.有髓神经纤维计数供体神经(胫神经):实验组3为对照组1的95%(P>0.05),实验组4为对照组1的90%(P>0.05),实验组5为对照组1的66%(P<0.05)。受体神经(腓总神经):实验组3为对照组1的73%(P<0.05),实验组4对照组1的77%(P<0.05),实验组5为对照组1的56%(P<0.05)。3.肌湿重量胫前肌的比较:实验组3为对照组1的87%(P<0.01);实验组4为实验组3的85%(P<0.01),实验组5为对照组1的31%(P<0.01),实验组3与对照组4无显着性差异。胫后肌的比较:实验组3为对照组1的80%(P<0.01),实验组4为对照组1的87%(P<0.01),实验组5为对照组3的60%(P<0.01),实验组3与实验组4无显着性差异。4.透射电镜观察(受体神经)(1)实验组3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为对照组1的83.9%(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4倍(P<0.01),有髓神经纤维最大直径为正常对照组的71.3%(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3.5倍(P<0.01),有髓神经纤维最小直径为正常对照组的62.5%(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3.0倍(P<0.01)。(2)实验组4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为对照1的92.9%(P>0.05),是神经切断组的4.2倍(P<0.01),有髓神经纤维最大直径为正常对照组的82.1%(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3.3倍(P<0.01),有髓神经纤维最小直径为正常对照组的52%(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2.8倍(P<0.01)。(3)实验组5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为对照组1的53.9%(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2.1倍(P<0.01),有髓神经纤维最大直径为正常对照组的51.3%(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2.0倍(P<0.01),有髓神经纤维最小直径为正常对照组的60.5%(P<0.01),是神经切断组的3.2倍(P<0.01)。研究结论:1.神经自身端端吻合是几种吻合方法中效果最好的;2.供体神经横向切开一半的处理对神经产生了损害,是不安全的;3.供体神经吻合口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使神经再生能力增强,本身功能未受损;不适当处理后不但不能使受体神经再生能力增强,还会使供体神经功能受损。

王海陆[6](2011)在《神经移植联合端侧或侧侧吻合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近端神经移植联合远端端侧或侧侧吻合的新方法与单纯神经移植的传统方法治疗神经缺损,受损神经纤维再生、配靶器官恢复状况。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右侧后肢进行实验,左侧后肢作为对照,切除腓神经近端约10mm神经片段,制作腓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A组:将10mm游离神经段直接移植于腓神经缺损处。B组:腓神经近端包埋于相邻肌肉内,远断端与胫神经侧方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C组:腓神经近端处理同B组,远断端与胫神经侧方均外膜开窗后,行侧侧吻合。D组:神经缺损处处理同A组,腓神经缺损远端与同一水平胫神经外膜开窗后,移植正中神经作开窗处双端侧桥接吻合。E组:神经缺损处处理同A组,缺损腓神远端及胫神经均开窗后行侧侧吻合。术后4周、8周、16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大体指标、神经外观、粘连情况,电生理测定及组织形态学检查,记录胫前肌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动作电位幅度;处死后测胫前肌湿重,观察再生神经纤维、肌纤维横截面积、运动终板面积依次来计算其恢复率。并将各项检测数据以SPP16.0处理后,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并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实验纳入大鼠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大体观察示:术后各组动物右足均不能主动背伸,跛行明显,小腿胫前肌出现萎缩等营养障碍状况。4周后上述情况逐渐好转,术后8周皮肤外观基本正常,各组均出现主动背伸,但动作僵硬,常僵直在某一位置;各组肌肉外观均萎缩。5组动物腓神经均有诱发电位产生,但潜伏期长,波幅小,再生电位少见。术后16周,各组动物均出现主动踝关节背伸,无动物动作僵硬,各组受损神经、肌肉外观较粗,色泽光滑,电生理结果提示较8周明显好转,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再生电位多见,将肌肉湿重,有髓神经纤维计数、肌纤维面积、运动终板面积的恢复率等数据以SPSS1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查提示:D、E组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别显着,(p<0.05);A组效果明显优于B、C组,差别显着,(p<0.05);而D、E两组组间与B、C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神经端侧、侧侧吻合后,供体神经可对受体神经远端靶器官和运动终板再支配,对其具有一定的营养保护作用。将其与近端神经移植结合,因其可以早期恢复对靶器官的部分神经再支配及营养作用,避免了长时间的无神经支配。所以对早期不可逆的失神经肌肉萎缩及运动终板变性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为高位神经移植处神经再生赢得了时间。

杨蓊勃[7](2010)在《神经端—侧缝合治疗臂丛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周围神经标准端-侧缝合方法与其他各种改良手术方式在修复效果上的差异。方法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7组。将右侧上臂段肌皮神经切断作为受体神经,以同侧尺神经作为供体神经,按照(1)端-端缝合组(end-to-end group,E-E组);(2)端-侧缝合组(end-to-side group, E-S组);(3)侧-侧缝合外膜开窗组(side-to-side group, S-S组);(4)侧-侧缝合外膜不开窗组(side-to-side’group. S-S’)组;(5)螺旋缠绕外膜去除组(spiral group, Sp组);(6)螺旋缠绕外膜保留组(spiral’ group,Sp’组);(7)阳性对照组(controlling group, CG组)制作端-侧缝合修复肌皮神经的动物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1、2、3月进行取材,行神经电生理,肌、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测,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自术后1月起至3月止,各端-侧缝合组均有明显神经再生现象,但各项检测指标均不及端-端缝合组;各种端-侧缝合术式的变体与标准端-侧缝合方式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神经外膜保留的两组中,检测指标为各实验组中最差。结论各种缝合方式间大部分检测指标没有显着差别;神经外膜对端-侧缝合后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依靠增加供、受体神经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不能消除神经外膜对神经端-侧缝合后出芽的阻碍作用;单纯通过改变手术方式以提高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效果的能力非常有限。目的建立采用不同供体神经修复臂丛神经的可行的动物模型;比较不同供体神经端-侧缝合后修复效果上的差异,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切断动物右侧颈5,6神经根,模拟臂丛上干损伤的病理情况;分别以实验侧膈神经及同侧颈7神经根作为供体神经,按照(1)膈神经-肌皮神经端-端缝合修复组(Phr-MC-E-E);(2)同侧C7-肌皮神经端-端缝合修复组(C7-MC-E-E)组;(3)膈神经-肌皮神经端-侧缝合修复组(Phr-MC-E-S);(4)同侧C7-肌皮神经端-侧缝合修复组(C7-MC-E-S)组;(5)阳性对照组(Controlling group, CG)进行模型制作。各组分别于术后1、2、3月取材,对所有动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1-3月,采用神经端-侧缝合方式修复的模型可以观察到功能学及组织形态学恢复的证据,但各项检测指标均不及对应的端-端缝合组。以膈神经为供体神经的端-侧缝合组,各项指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同侧颈7神经根端-侧缝合组神经再生的效果较差,各项检测指标为各修复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上干损伤模型中,利用膈神经及同侧颈7神经根进行端-侧缝合修复肌皮神经是有效的;采用不同的供体神经进行端-侧缝合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膈神经与同侧颈7神经根相比,是端-侧缝合相对较好的供体神经;利用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尚不能达到与端-端缝合相同的效果,临床使用需掌握严格的适应征。目的应用荧光素逆行追踪法验证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损伤后,重建神经通路的实际功能,对再生神经进行脊髓平面的定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造成臂丛上干损伤模型,分别以膈神经、同侧颈7神经根为供体神经,按照端-侧和端-端两种缝合方式修复肌皮神经。在术后3个月进行二期手术,采用True Blue和Diamidino Yellow两种荧光素分别注入大鼠肌皮神经和相应供体神经,对再生神经纤维的来源进行逆行示踪。在二期手术后3、7、14天后对实验动物进行灌注固定,取颈段脊髓进行冰冻连续切片,以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分析不同脊髓截段荧光素标记细胞的分布特征。结果自术后3天起,供体神经来源的背根节及脊髓前角均出现荧光标记细胞,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以同侧颈7为供体神经组,标记细胞仅出现在该节段,而以膈神经为供体神经组,标记细胞出现在颈3-5节段。端-侧缝合组在相应脊髓前角或背根神经节出现同时具有两种荧光剂的双标细胞或在同一脊髓节段同时出现分别以两种荧光剂标记的单标细胞。结论采用不同供体神经进行端-侧缝合联合神经移植修复臂丛可使神经再生,端-侧缝合后,供-受体神经间建立了新的神经投射联系,并具有物质转运的实际功能;荧光素逆性示踪法可以准确定位端-侧缝合后再生神经的来源。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延迟修复对神经端-侧缝合疗效的影响,对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清洁级SD成年雌性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5组,将右侧肌皮神经切断作为受体神经,以同侧尺神经作为供体神经。将肌皮神经切断后旷置不同时间,分别按照:(1)损伤后即刻修复组(Od);(2)伤后1周(7d)修复组;(3)伤后3周(21d)修复组;(4)伤后6周(42d)修复组;(5)对照组(Controlling group,CG),制作模型。饲养3月后,对实验动物进行神经电生理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3月,延迟1周修复组在电生理、肌肉、神经组织病理学等各项指标均为各组中最佳,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修复组与延迟3周修复组部分指标差异不显着;而延迟6周后进行修复组,各项指标的恢复程度较低,与其他各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损伤后间隔不同时间进行修复,会对端-侧缝合的疗效造成影响;神经预变性一周后进行端-侧缝合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随着预变性时间的延长,手术效果逐渐变差;失神经支配后靶肌肉萎缩程度加重,其对神经端-侧缝合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可能是造成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之间差异的原因之一。

连建强,董乐乐[8](2009)在《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赵维彦[9](2008)在《应用荧光剂Neuro-DiI(DiO)示踪周围神经再生及端侧吻合神经来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经再生的客观指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神经轴突连续性的恢复,二是神经电生理的恢复,三是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上需要通过一种检测方法能在活体微创、直观、客观、尽早地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及再生的情况,为指导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神经轴突连续性的恢复是神经电生理及功能恢复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神经形态学的检测与神经电生理及行为学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常规的神经形态学检测需要特异的免疫组化反应通过组织学切片来观察。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能在周围神经中运输的示踪剂标记神经并反应神经轴浆流的情况,且能通过相应的仪器在活体动物的体外直接检测到神经形态变化。现今发现的能在体外检测到的示踪剂只有两大类,一种是放射性核素,一种是荧光剂。放射性核素与氨基酸结合后可以随着轴浆流转运,直观地观测神经形态的改变,但不能标记神经。荧光剂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荧光显微镜发出激发波后接受荧光剂的反射而产生图像,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在电脑上直接成像。羰化青类荧光剂有高度的亲脂性,本实验利用Neuro-DiI或DiO注射到周围神经干内,观察荧光剂对神经纤维的标记及在周围神经中运输的情况,从而评价神经损伤及再生的程度;在高倍及低倍荧光镜下观察示踪剂在正常神经、损伤神经及再生神经的标记及运输情况,研究Neuro-DiI及Neuro-DiO在周围神经中运输的机制、特性及代谢情况;并利用不同颜色的羰化青类示踪剂直观观察不同损伤类型、不同修复方式神经再生情况、再生神经纤维的来源;同时直观地评价神经再生促进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神经行为学、电生理、组织学的检测加以对比,为临床上能够早期准确地判断神经损伤及再生的程度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张志新,路来金,刘志刚,陈雷[10](2006)在《周围神经单端侧与双端侧吻合修复神经缺损的远期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神经单端侧吻合与双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侧后肢共30侧分为3组:单端侧吻合组、双端侧吻合组和对照组,于术后各时间段对肢体进行大体指标的观测,于术后1年对各组进行神经电生理学指标、胫前肌最大等长强直收缩张力(ITF)的测定以及神经、肌肉的组织学及形态学指标的观测。结果:神经单端侧吻合组与双端侧吻合组相比,在各时间段两组神经功能恢复进度相同,在术后1年两组的神经干诱发电位潜伏期(latency)和诱发电位波幅(CMAP)、胫前肌最大ITF的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神经、肌肉组织学观察结果亦相近。结论:神经单端侧吻合与双端侧吻合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时远期疗效相同;缺损神经可通过与邻近正常神经干的双端侧吻合实现再生纤维的自身连接,这种连接对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仅起部分作用。

二、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舌下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的解剖及组织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大鼠面-舌下神经直接端侧吻合神经再生效果的动态定量评估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面-舌下神经直接吻合中供体神经不同处理方式对受体神经再生及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课题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及参与学术活动

(2)双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顺行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讨论

(3)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应用端侧吻合方法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模型制作
    1.2 神经电生理检测
    1.3 胫前肌肌湿重测量
    1.4 神经肌肉形态学观察
    1.5 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电生理检测
    2.2 胫前肌肌湿重测量
    2.3 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结果
    2.4 神经肌肉形态学观察
3 讨 论

(5)端侧吻合中供体神经吻合口的不同处理对于供体神经和受体神经影响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部分
    一 实验动物与分组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三.手术操作
    四.观察指标
    五.统计学处理
    六.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神经移植联合端侧或侧侧吻合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神经端—侧缝合治疗臂丛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不同端-侧缝合方式修复周围神经的比较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不同供体神经端-侧缝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不同供体神经端-侧缝合治疗臂丛损伤的比较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二 荧光逆行示踪法定位不同供体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不同延迟修复时间对端-侧缝合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总结
后序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伺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应用荧光剂Neuro-DiI(DiO)示踪周围神经再生及端侧吻合神经来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周围神经的损伤与再生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基本结构及轴浆流的运输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及退化与再生
        第三节 周围神经的损伤修复
        第四节 神经再生的调节因素
    第二章 周围神经再生的检测方法
        第一节 神经再生的检测(生理学和形态学)组织水平..
        第二节 功能恢复(运动学及动力学)器官或者大体水平
        第三节 在体微创周围神经再生研究
    第三章 神经示踪剂的种类及检测方法
        第一节 示踪剂的种类及特点
        第二节 羰化青染料的分类及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第三节 荧光检测仪器的发展
        第四节 展望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Neuro-DiI,Neuro-DiO在周围神经中示踪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Neuro-DiI的轴突特异性及对神经元标记的研究
        第二节 羰花青类荧光剂运输的机制的研究
        第三节 Neuro-DiI 及Neuro-DiO 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Neuro-DiI 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示踪作用
        第一节 不同类型神经损伤再生恢复的示踪研究
        第二节 Neuro-DiI 在活体内代谢的研究
    第三章 应用Neuro-DiI,Neuro-DiO 示踪神经再生及再生神经纤维来源的研究
        第一节 周围神经不同修复方法再生程度的比较
        第二节 双端侧吻合的再生神经纤维来源的研究
        第三节 应用Neuro-DiI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第四章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的活体荧光示踪
第三篇 结论
第四篇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s
致谢

(10)周围神经单端侧与双端侧吻合修复神经缺损的远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1.3 大体指标观测
    1.4 神经电生理检测
    1.5 胫前肌收缩功能测定
    1.6 组织学及形态学检测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大体观测结果
    2.2 神经电生理检测及胫前肌收缩功能测定结果
    2.3 组织学及形态学检测结果
3 讨 论

四、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舌下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基础研究[D]. 刘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5)
  • [2]双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顺行示踪研究[J]. 赵序东,赵维彦,路来金,孙明宇,邱旭东,赵世伟,王心蕊. 中国伤残医学, 2014(10)
  • [3]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D]. 庞涛. 泰山医学院, 2012(07)
  • [4]应用端侧吻合方法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J]. 庞涛,王俊勤,蔡国栋.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2(01)
  • [5]端侧吻合中供体神经吻合口的不同处理对于供体神经和受体神经影响的基础研究[D]. 陈保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12)
  • [6]神经移植联合端侧或侧侧吻合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 王海陆. 泰山医学院, 2011(05)
  • [7]神经端—侧缝合治疗臂丛损伤的实验研究[D]. 杨蓊勃. 复旦大学, 2010(11)
  • [8]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J]. 连建强,董乐乐. 实用骨科杂志, 2009(05)
  • [9]应用荧光剂Neuro-DiI(DiO)示踪周围神经再生及端侧吻合神经来源的实验研究[D]. 赵维彦. 吉林大学, 2008(11)
  • [10]周围神经单端侧与双端侧吻合修复神经缺损的远期疗效[J]. 张志新,路来金,刘志刚,陈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4)

标签:;  ;  ;  

末梢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