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字形天线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易兆[1](2020)在《基于扇形滤波技术的整流天线的设计》文中指出微波输能(Microwave Energy Transmission,MET)技术具备传输距离远、移动性好等优势,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整流天线作为微波输能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整流天线的研究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接收天线和直通滤波器进行合理的改进,设计了一款基于扇形滤波技术的整流天线。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设计了一款共面波导(Co-Planar Waveguide,CPW)馈电的2.4GHz正六边形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天线,仿真数据显示,天线的相对带宽为66.7%,参数S11的值为-28.9822d B,增益的峰值为2.5457d Bi。仿真结束后,还对该天线进行了实物制作,采用USB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天线的回波损耗和输入阻抗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其次,设计了两款高低阻抗线输入滤波器,仿真结果显示,两款滤波器在二倍频与三倍频处的衰减均大于-20d B,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Harmonic Suppression,HS)能力。随后,设计了扇形和开路枝节的直通滤波器与三扇形枝节的直通滤波器,仿真结果显示,三扇形直通滤波器滤除二次和三次谐波分量的能力更优,且在2.45GHz、4.9GHz、7.35GHz处参数S21的值依次为-52.192d B、-71.872d B、-60.432d B,因此整流电路中的直通滤波器部分采用三扇形枝节的直通滤波器来取代。再者,将工作频点和输入功率分别设定为2.45GHz和20d Bm,得到二极管的阻抗,并设计了对应的匹配电路。随后,将整流电路中的各部分导入ADS软件中,对输入滤波器进行选型,仿真结果显示,添加了输入滤波器2的整流电路的效率更高,故采用输入滤波器2来取代整流电路中的输入滤波器部分。最后,对整流电路(由输入和输出滤波器,匹配电路,二极管等组成)进行联合仿真分析及优化,经优化后整流电路的转化效率为72.2%,输出电压为5.5V。仿真结束后,还对该整流电路进行了实物制作,采用信号发生器、电阻箱、万用表等对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整流天线(由接收天线和整流电路组成)在ISM频段的微波输能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于海晶[2](2020)在《基于领结结构的全频段数字电视发射天线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完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彻底完成地面电视模拟化向数字化过渡的攻坚时期,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应覆盖更广的范围、占用更小的空间资源、承载更多的频道数。天线是数字电视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能覆盖全频段(470MHz-862MHz)的低驻波比、高增益数字电视发射天线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增加系统的可靠性、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对全频段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论文研究课题来源于辽宁普天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电视发射系统无源器件的开发”项目,设计了全频段的数字电视发射天线。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双层领结结构天线单元。采用领结结构的偶极子作为单元天线,为展宽频带,加入了寄生的领结结构偶极子,实现了双层领结结构偶极子天线单元。由于引入新的谐振模式,拓宽了天线单元的阻抗带宽。再将两个天线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子阵列单元,进一步优化了阻抗平坦度,提高了增益。(2)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双层领结结构的水平极化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阵。将两个子阵列天线单元以齐平方式排列,并采用T型宽带匹配网络进行等功分馈电,构成1×4的四元天线阵。T型宽带匹配网络包括两个阶梯型复阻抗变换器,同时引入L型巴伦结构,共同实现了天线阵的全频段匹配。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在470MHz-862MHz的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小于1.13。增益为11.6dBi-12.6dBi,均满足了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指标要求。(3)设计了一款基于双层领结结构的全频段垂直极化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阵。将两个子阵列单元以共轴线方式排列,经过T型宽带匹配网络,构成2×2的四元阵列天线。引入的两个阶梯型复阻抗变换器以及巴伦结构,使天线阵在全频带内达到良好匹配。仿真结果表明,在全频带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均在1.10以下,增益均大于11.6dBi,且最大增益为13.3dBi,达到了数字电视发射天线指标要求。然后,分析了垂直极化天线阵的多面和多层组合方式,并对天线进行合理布置,实现了垂直面场强的零点填充。
尹超逸[3](2020)在《双波段多极化共口径天线单元及阵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线是无线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天线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从一个简单的金属片发展为复杂的部件甚至系统。双波段/多波段和双极化/多极化天线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合成孔径雷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共口径天线恰恰能够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减小不同频率天线之间的电磁耦合,使得不同频率天线能够在同一口径面下进行工作,并采取各种增加不同波段天线之间隔离度的方法。本文就这一需求分别设计出了能够工作在不同频段和不同极化模式下的共口径天线单元和阵列,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工作在P/S双波段多极化的共口径微带天线单元。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得到各个频段天线的大致尺寸,而后通过仿真来确定结构的具体尺寸。低频波段天线具有交叉极化较低的优势,工作在高频段的圆形微带天线采取两个馈电点进行馈电,可以通过改变两个馈电点的幅度和相位来实现天线主极化为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以及线极化之间的自由切换。通过将S波段天线放置于圆柱形金属腔内,以此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最后,通过实际加工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天线结构的可行性。(2)提出了一种工作在L/S双波段多极化共口径阵列天线阵列。通过理论计算以及仿真验证得到天线工作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具体尺寸,为了使L波段矩形天线和S波段圆形天线共用在同一口径面上并且组成阵列形式,我们设计了四个L波段天线单元。并在每个L波段天线周围放置四个相同尺寸大小S波段天线的部分,最终组成了L波段2*2的阵列以及S波段3*3的阵列结构。L波段天线采用四个馈电点进行馈电,S波段也采用四个馈电点进行馈电,两个波段天线都可以实现主极化从左旋圆极化到右旋圆极化的灵活调控。
蔡晓东[4](2020)在《超表面对电磁波偏振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光来说,由于其所具有的基本物理属性,可以被用来作为信息的载体。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通过光的传播方向来感知空间结构,例如全息显示就是一种依赖于光的空间相位信息的三维显示。偏振态,作为描述光的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光的一种基本物理属性。但是,由于缺乏宽带高效及高自由度的偏振调控器件,偏振光尚未被广泛应用于传递空间信息。对于光的偏振态的调控,已经在广泛的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一些传统的偏振调控器件(如半波片、四分之一波片)实现偏振调控功能,需要入射特定的线偏振光,并且半波片对于线偏振光仅能将其偏振面旋转90°,无法实现高自由度的偏振调控。如果可以实现高自由度的宽带偏振旋转器,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空间位置的偏振方向来传递空间信息。这种类型的集成偏振旋转器可能在分析化学、生物学、通信技术、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针对实现对电磁波高自由度偏振调控的问题,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基于全介质超表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宽带高效的偏振旋转器,其结构等效于双四分之一波片的叠加,结构的一半可以实现线偏振光与圆偏振光之间的转换,通过旋转其中一个四分之一波片的方向即可实现高自由度偏振旋转。2.设计了一种非手性全介质偏振旋转器,在一个单晶胞中包含两个四分之一波片,以产生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在此基础上以通过控制单晶胞中一个硅天线的几何参数实现从0°到90°连续控制透射偏振角的线性偏振光。3.基于V形金属天线结构设计了一个周期内相位变化为3?2?的高阶模式超表面和一个周期内仅由四个V形天线组成的短周期模式超表面结构,通过这两种线性相位梯度超表面结构的设计,可以对入射光实现较大的偏折角。4.提出了一种全介质多功能波片,基于二维全介质手性超表面的思想,对于入射的左旋圆偏振光几乎全透射,对于入射的右旋圆偏振几乎全反射,且透反射光均为相反旋向的圆偏振光,当任意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正入射到所设计的结构时,可以将入射的线偏振光分解为幅值相等,旋向相反的两种完美的圆偏振光,实现了一种新的对线偏振光进行分解的方法。
蒋茜[5](2019)在《中小型调频台发射天线的应急制作》文中研究表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是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节目安全播出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十字形天线基本原理的分析,对其增益、结构以及天线与馈线的匹配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应急制作十字形天线提供了具体依据和方法,可以作为条件艰苦发射台站解决天线故障的应急预案,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做出重要保障。
李语燕[6](2019)在《基于亚波长光场调控的超分辨聚焦器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高分辨率、更小聚焦光斑是光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衍射极限效应已经严重制约了深亚波长光刻、超高密度存储、超分辨光学显微、微纳光学加工、医疗成像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荧光标记、图像重建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超分辨成像,但其为间接成像方式而无法反应被测物体的光学本质。如何突破衍射极限的制约、提高光场调控的精度、研究具有更小尺寸的衍射光斑及更高效率的超分辨聚焦器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针对现有超振荡光学聚焦器件仅能对焦平面上的横向偏振分量实现超振荡聚焦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二值振幅——相位调控的超振荡聚焦器件,对焦平面上由横向偏振分量和纵向偏振分量构成的总光场实现超振荡聚焦。针对波长为632.8nm的圆偏振光,采用矢量角谱的衍射方法,同时结合粒子群算法来设计远场超振荡透镜,器件设计的目标参数如下:半径为500λ,焦距为400λ,数值孔径为0.78,透镜理论上的设计结果为:半高全宽0.44λ、旁瓣峰值比为25%,且在设计的光场范围[-500λ,500λ]内不存在边带;利用金属同心圆环、介质同心圆环作为器件的结构单元,分别实现二值振幅、二值相位调控;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电子束光刻、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等工艺,完成了基于二值振幅——相位调控的Al-Si3N4同心环结构超振荡聚焦器件制备;采用基于纳米光纤探针的远场超分辨光场测试系统,对该超振荡器件产生的远场焦斑总光场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焦距为252.8μm(399.5λ)、焦斑总光场半高全宽为0.454λ、旁瓣峰值比为26%、在所测试的[-142λ,142λ]范围内无边带,实现了对入射圆偏振光的超振荡聚焦,总光场焦斑尺寸小于超振荡判据0.487λ(0.38λ/NA),解决了对总场(由横向光场和纵向光场构成)实现超振荡聚焦的难题。针对光场的多维度(相位和偏振)调控难题,提出了一组具有相位调控功能的反射型双折射超表面结构。采用金属-介质-金属基本结构,利用“十”字型天线的GSP谐振特性,形成正交偏振态的90o固定相位差,以实现亚波长四分之一波片;同时,通过对亚波长四分之一波片Au-MgF2-Au超表面结构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进行优化,实现出射光场相位的准连续调控。在圆偏振光入射情况下,通过旋转四分之一波片可以实现出射光场偏振方向的连续调控,结合四分之一波片组相位调控功能,进而实现对出射光场的相位、偏振独立调控,解决光场的多维度(相位和偏振)调控难题。针对采用传统光学透镜在实现柱矢量光束超分辨聚焦过程中,透镜与光束同轴对准误差严重影响超分辨聚焦质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偏振、相位调控功能的反射型超分辨聚焦器件,针对波长为1550nm的圆偏振入射光,采用双曲面相位分布,设计了径向偏振聚焦器件和角向偏振聚焦器件,两种器件具有相同的半径和焦距,其值分别为7λ和2λ,对应的数值孔径为0.962。采用CST STUDIO SUITE商用软件对两种器件分别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550nm的圆偏振光入射条件下,(1)径向偏振聚焦器件的焦距为2λ,形成了一个以纵向电场分量为主的实心焦斑,焦斑的半高全宽为0.41λ,焦斑尺寸小于衍射极限0.52λ(0.5λ/NA),旁瓣峰值比为18.4%,实现了径向偏振转换和超分辨聚焦功能的单片集成;(2)角向偏振聚焦器件的焦距为2λ,形成了一个以横向电场分量为主的空心焦斑,焦斑的半高全宽为0.34λ,焦斑尺寸小于衍射极限0.52λ(0.5λ/NA),旁瓣峰值比为31.5%。实现了角向偏振转换和超分辨聚焦功能的单片集成。这种器件实现了柱矢量光束中心与聚焦器件中心的自对准,解决了采用分立元件实现柱矢量光束超分辨聚焦中,光束中心与器件中心对准困难的问题。
周豪[7](2019)在《应用于SKA的射频前端与阵列布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深空探测的快速发展,对观察阵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er Array,SKA)是国际射电天文合作组织联合规划的综合孔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SKA基线长达数百公里,阵元数量高达数百万个,这些都对天线单元和阵列布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论文以SKA为应用背景,深入研究了接收射频前端,开展了相关的设计和研究,设计了应用于SKA的天线阵元,前端滤波器,并采用优化算法对SKA子站进行了优化布局和波束扫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SKA低频阵和中频阵的工作频段,设计了一款高增益,超宽带对踵型Vivaldi天线。为了改善天线在低频时的工作性能,提出在辐射臂上加载斜向周期波纹的方法,拓展了天线带宽,改善了S参数和方向图特性,保证了天线可在0.3GHz13GHz频段正常工作。(2)针对SKA阵列低频干扰信号多,阵列规模大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平面半导体加工兼容材料和制造方法实现新型自卷曲交指电容方案,将传统意义上的平面交指电容卷曲成3D结构,大大增加了电容密度,并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设计了高集成度的片上LC滤波器,未来可与SKA天线输出端口集成,形成小型化接收前端。(3)立足于SKA低频孔径阵列(LFAA)应用背景,以SKA天线单元为基础,研究了单个Tile内16个单元天线的配置方式,并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了单站(Station)内256元天线的配置方式,通过优化迭代成功实现低副瓣、无栅瓣的目标,并在50-675MHz频段内实现了±45度相扫。
杨蒙[8](2016)在《表面等离激元应用于红外光探测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微加工和化学制备水平的提高,等离激元光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的波长要远小于自由空间中的光的波长,所以电磁场能被束缚在比光波长小得多的尺度,实现了亚波长尺度的近场增强。基于这个特性,表面等离激元已被广泛用于纳米光刻,纳米光子学,生物探测器,光探测等领域。在光探测领域,能产生等离激元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一方面可以用作增强光探测器响应的天线,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半导体材料结合通过抽取金属等离激元共振产生的热电子直接进行光探测。但等离激元自身的共振波长一般都在可见光波段,难以被用于红外波段的光探测。设计可用于红外波段的等离激元天线和等离激元热电子探测器则成为了新的挑战。本文工作主要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和其它数值模拟方法在红外波段研究和设计了性能远高于传统牛眼结构(Bull’sEye,BE)天线的劈裂牛眼结构(Split Bull’s Eye, SBE)天线和具有高响应率的等离激元Si-Au共振腔热电子探测器。所取得的创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研究了SBE天线的透射增强机制,发现该结构天线在保留了BE天线汇聚特性的同时将中心孔的传播模式从倏逝模转变为了传播模,且在特定膜层厚度下会发生法布里珀罗共振增强透射,使得其在红外波段的透射增强远大于传统的BE天线。我们进一步优化了SBE天线结构参数,将其工作波长扩展至中红外,在4μm处其透射增强值高于BE天线6个数量级。2.提出了中心孔为两个交叉狭缝的双劈裂牛眼结构(Dual Split Bull’s Eye, DSBE)天线结构,其偏振依赖性能通过改变两个狭缝的夹角来被有效的调控。当两狭缝相互垂直时,DSBE天线则为完全偏振无关。而且,DSBE天线的透射增强特性类似于SBE天线,在红外波段的透射增强远大于BE天线。该新型天线结构可应用于红外波段非偏振光和任意偏振光的探测。3.建立了等离激元热电子探测器从光吸收,热电子产生到热电子收集的全过程模拟计算方法。首次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金属结构内具体的吸收分布,能得到更精确的光响应的模拟计算结果。4.设计了基于等离激元Si-Au复合共振腔结构的肖特基结热电子光探测器。该探测器结构不仅可对红外1550 nm的通讯波长实现98%的近乎全吸收,而且能更好的将等离激元共振产生的热电子转为光电流,提高了探测器的光响应率。
黄东华[9](2016)在《宽带基站天线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4G时代的全面来临,现如今的移动通信系统是由2G,3G和4G共同构成的,这使得通信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宽带来同时覆盖多个制式。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因此要求基站天线具有足够的宽带特性,即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实现驻波比,方向图,增益,前后比以及交叉极化比等特性的稳定。由于现实电磁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在设计基站天线时,通常采用双极化结构形式来获得分集增益,从而抵消电磁环境中的多径衰落现象对天线产生的影响,提高无线通信的质量。由于基站天线单元的增益较小,为了提高天线增益,可将多个天线单元组合在一起构成基站天线阵列,从而满足移动通信要求。此外,圆极化天线由于其具有在抑制雨雾干扰以及对抗多径反射上的优越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主要内容是设计覆盖690-960MHz,1.71-2.69GHz频段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单元和圆极化天线,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形偶极子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天线由椭圆形偶极子构成。传统的细直偶极子只有一个模式,而将偶极子形状改为椭圆形后,出现了两个了两个模式,从而大大增宽了天线的带宽。测试结果表明天线满足SWR<1.5的频带范围为1.68-2.76GHz,相对带宽为48.6%,增益为8.23dBi左右,适合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2,提出了两种基于T形馈电结构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部分和馈电部分都位于介质基板表面上,天线结构紧凑。采用的T形馈电结构可以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有效地调节天线的阻抗匹配。3,从耦合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缝隙耦合馈电结构的十字形双极化基站天线结构,该天线由馈电部分和辐射部分构成,馈电部分和辐射部分之间有缝隙,没有连在一起,天线结构整体呈现十字形。当不同端口激励时,辐射部分上的电流合成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实现±45o双极化特性。在该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基站天线形式:一种是基于PCB介质基板结构的双极化基站天线,另一种是基于铸件结构的双极化基站天线。4,基于第三章的结构原型,设计了两款十字形宽带定向圆极化天线,这两款圆极化天线的AR<3dB相对轴比带宽分别38.1%(1.85-2.72GHz)和35.6%(670-960MHz)。
李允博[10](2016)在《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理论、设计及系统级应用》文中认为新型人工电磁表面是平面型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是由亚波长结构单元按照特殊规律排列的周期或者准周期的二维表面结构。因其相对于三维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具有体积小、剖面低、损耗低、成本低以及易共形设计等优势,在近年来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成为电磁场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焦点。本文详细研究了几种主流的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理论建模方法,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设计了几类新型电磁器件,并给出新型电磁系统的设计理念。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如下:1).基于各向同性新型人工电磁表面单元结构,提出了新型表面波无衍射Bessel透镜的设计方法,且在实验中得到验证。该设计方法利用组合透镜(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加上平板透镜)的思想,可在点源激励下直接产生Bessel波束。2).基于各向同性新型人工电磁表面单元结构,提出了实现新型表面波傅里叶变换透镜的设计方法,且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对该透镜进行多馈点激励,可产生不同出射方向的表面平面波。3).将新型人工电磁表面与全息漏波天线原理相结合,分别利用全域和子域阻抗干涉图生成方法实现了新型多波束天线。其中基于全域干涉图生成方法所设计的双波束辐射会发生“兔子耳朵”现象,我们提出用侧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且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结合漏波天线原理,本文给出了一维全息天线与漏波天线的等效性分析,并将其推广到二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仅用频率便可以控制波束二维空间扫描这一重大现象,并给出计算频扫二维波束角的经验计算公式。4).基于二维类表面等离激元(spoof spp)结构,结合全息天线原理,生成了螺旋式的全息干涉图,由于该新型人工电磁表面没有背面金属,因此可实现在表面正反两个方向分别辐射右旋和左旋圆极化电磁波。5).利用各向同性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结构单元设计了两个新型双功能器件:1)相同极化的双向辐射器;2)正交极化的同向辐射器。所设计的两款戏功能辐射器在不同极化激励下具有不同的频率扫描特性:对于水平极化,波束可以完成一维空间波束频率扫描;而对于垂直极化,波束则可以完成二维空间波束频率扫描。本文对第一款双功能器件进行了一维频率扫描特性的实验验证。6).基于表面波透镜和全息漏波天线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低剖面天线系统的设计方案,即透镜可视为多端口馈电网络,而全息阻抗结构可作为辐射调制器。最后基于不同位置的馈电配合频率扫描实现了对二维空间进行波束覆盖的天线系统。仿真结果和近场天线的测试结果均证实了该天线系统理论设计的正确性。7).基于混合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新型人工电磁表面单元结构,实现了双传感器“十”字形天线设计。该天线可实现在两个互相正交维度空间中波束的独立频率扫描。基于天线对远场目标的全覆盖照射,结合单雷达成像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了基于“十”字形天线的微波成像系统设计。在不同信噪比环境下对目标进行了图像仿真重构,获得了较好的图像分辨率,并证明该成像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噪性。
二、十字形天线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字形天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扇形滤波技术的整流天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波输能系统和整流天线的简介 |
1.2.2 微波输能技术的发展 |
1.2.3 整流天线的研究进展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整流天线中超宽带接收天线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天线的理论概述 |
2.2.1 天线的辐射机制 |
2.2.2 天线的馈电方案 |
2.2.3 天线的性能参数 |
2.3 基于CPW馈电的2.4GHz正六边形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
2.3.1 超宽带天线简介 |
2.3.2 正六边形超宽带天线的设计指标 |
2.3.3 正六边形天线的结构分析 |
2.3.4 正六边形天线相关参数的优化 |
2.3.5 正六边形天线的仿真结果 |
2.4 正六边形天线的实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流天线中谐波抑制的输入和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滤波器的理论概述 |
3.2.1 滤波器的分类和转换原理 |
3.2.2 滤波器的性能参数 |
3.2.3 传输线的相关理论 |
3.3 高低阻抗线输入滤波器1的设计 |
3.3.1 寄生通带的估算和验证 |
3.3.2 高低阻抗线输入滤波器1的优化 |
3.4 高低阻抗线输入滤波器2的设计 |
3.4.1 高低阻抗线输入滤波器2的仿真 |
3.4.2 高低阻抗线输入滤波器2的优化 |
3.5 直通滤波器的设计 |
3.5.1 输出直通滤波器的结构 |
3.5.2 基于扇形和开路枝节的直通滤波器的设计 |
3.5.3 基于扇形枝节的直通滤波器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整流天线中二极管的选型与匹配电路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二极管的选型 |
4.3 匹配电路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整流电路的仿真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高低阻抗线输入滤波器的选型 |
5.3 添加隔直电容的整流电路 |
5.4 整流电路的实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2)基于领结结构的全频段数字电视发射天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相关知识 |
2.1 二元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 |
2.1.1 二元天线阵的辐射场 |
2.1.2 等幅同向馈电的二元阵方向性 |
2.1.3 共轴线和齐平排列的二元阵方向性 |
2.2 天线的特性参数 |
2.2.1 天线的匹配特性参数 |
2.2.2 天线的辐射特性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3 领结结构天线单元的设计 |
3.1 单层领结结构的偶极子单元设计 |
3.2 双层领结结构的天线单元设计 |
3.3 双层领结结构子阵列的设计 |
3.3.1 平行导体带条的设计 |
3.3.2 双层领结结构天线子阵列的主要参数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水平极化全频段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阵的设计 |
4.1 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设计指标 |
4.2 水平极化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阵列结构 |
4.3 宽带匹配网络的设计 |
4.4 水平极化天线阵的综合仿真 |
4.5 水平极化天线阵的加工与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垂直极化天线阵的设计 |
5.1 垂直极化天线阵的设计指标 |
5.2 垂直极化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阵列结构 |
5.3 垂直极化天线阵参数优化 |
5.4 垂直极化天线阵仿真结果分析 |
5.5 垂直极化天线阵的组合分析 |
5.5.1 垂直极化天线多面组合分析 |
5.5.2 垂直极化天线多层组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双波段多极化共口径天线单元及阵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天线的理论基础 |
2.1 本章引言 |
2.2 微带贴片天线基础理论知识 |
2.2.1 微带贴片天线的结构特点 |
2.2.2 微带天线的基本参数 |
2.2.3 微带天线的极化方式 |
2.2.4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
2.3 共口径天线概述 |
2.3.1 共口径天线的工作原理 |
2.3.2 共口径天线的分类 |
2.3.3 共口径天线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层介质材料P/S双波段多极化共口径天线的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分析 |
3.2.1 P波段天线单元设计 |
3.2.2 S波段天线单元设计 |
3.3 天线整体结构设计及加工测试分析 |
3.3.1 天线整体结构设计加工 |
3.3.2 天线仿真与实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S双波段多极化共口径天线阵列的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分析 |
4.2.1 L波段天线单元设计 |
4.2.2 S波段天线单元设计 |
4.3 天线整体结构设计及和仿真分析 |
4.3.1 天线整体结构设计 |
4.3.2 L波段阵列仿真结果分析 |
4.3.3 S波段阵列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超表面对电磁波偏振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材料概述 |
1.2 超表面实现偏振调控的意义 |
1.3 偏振调控超表面的研究现状 |
1.3.1 基于超表面的波片设计 |
1.3.2 基于手性超表面的偏振旋转器 |
1.4 本文主要工作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数值计算方法 |
2.1 琼斯矩阵 |
2.1.1 琼斯矩阵简介 |
2.1.2 偏振器件的琼斯矩阵推导 |
2.2 广义斯涅耳定律 |
2.3 时域有限差分法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全介质超表面的双1/4波片集成式偏振旋转器 |
3.1 实现任意偏振旋转的机理分析 |
3.2 集成式偏振旋转器的结构设计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全介质超表面的非手性偏振旋转器 |
4.1 实现非手性旋光的机理分析 |
4.2 非手性偏振旋转器的结构设计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高阶和短周期模式超表面的波前调控 |
5.1 广义斯涅耳定律和光栅衍射理论 |
5.2 高阶和短周期模式超表面的设计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手性超表面的多功能波片设计 |
6.1 基于手性超表面的多功能波片的结构设计 |
6.2 仿真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成果总结 |
7.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小型调频台发射天线的应急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十字形天线简介 |
1.十字形天线主要参数 |
2.十字形阵列天线的组成 |
3.十字形天线的匹配问题 |
2实际制作设计 |
1.基本结构 |
2.装配中注意问题 |
3.避雷 |
4结束语 |
(6)基于亚波长光场调控的超分辨聚焦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场超分辨聚焦器件 |
1.2.2 远场超分辨聚焦器件 |
1.2.3 基于相位调控超材料的超分辨聚焦器件 |
1.2.4 基于超材料的偏振调控器件 |
1.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章节安排 |
2 超振荡聚焦光场设计方法 |
2.1 光学超振荡 |
2.2 矢量角谱衍射理论 |
2.3 基于矢量角谱理论和粒子群算法的器件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亚波长光场调控的超表面结构 |
3.1 二值振幅——相位调控的单元结构 |
3.2 亚波长四分之一波片结构 |
3.2.1 反射型棒状天线调控机理 |
3.2.2 亚波长四分之一波片工作原理 |
3.2.3 相位——偏振独立调控的亚波长四分之一波片组 |
3.3 本章小结 |
4 超分辨聚焦器件设计 |
4.1 基于二值振幅——相位调控的超分辨聚焦器件设计 |
4.2 结构参数对器件聚焦性能的影响 |
4.2.1 氮化硅膜层厚度误差对器件聚焦性能的影响 |
4.2.2 氮化硅宽度误差对器件聚焦性能的影响 |
4.3 基于亚波长四分之一波片组的偏振转换器 |
4.3.1 柱矢量光场 |
4.3.2 L=-1 的径/角向偏振转换器设计 |
4.3.3 L=0 的径/角向偏振转换器设计 |
4.4 基于矢量光场调控的超分辨聚焦器件 |
4.4.1 器件仿真结果 |
4.4.2 器件的宽带特性 |
4.4.3 大尺寸矢量光场超分辨聚焦器件的宽带特性研究 |
4.4.4 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对器件聚焦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器件加工方法及测试结果 |
5.1 基于二值振幅——相位调控的远场超分辨聚焦器件的加工和测试 |
5.1.1 器件加工工艺 |
5.1.2 样品表征 |
5.1.3 器件测试系统 |
5.1.4 测试结果 |
5.1.5 测试结果分析 |
5.2 基于“十”字形双折射超表面的偏振转换兼聚焦器件加工与测试 |
5.2.1 器件加工工艺 |
5.2.2 样品表征 |
5.2.3 器件测试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本论文课题)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D 基于双层同心圆环的超分辨聚焦器件结构参数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应用于SKA的射频前端与阵列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平方公里阵列应用背景与概述 |
1.1.1 SKA科学目标 |
1.1.2 SKA性能特性 |
1.1.3 SKA建设计划 |
1.2 平方公里阵列射频前端概述 |
1.3 平方公里阵列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射频前端器件与天线阵列理论概述 |
2.1 天线基本参数 |
2.1.1 天线的方向特性 |
2.1.2 天线的阻抗特性 |
2.1.3 天线的带宽特性 |
2.2 Vivaldi天线原理概述 |
2.2.1 宽带原理 |
2.2.2 表面电流分布 |
2.3 阵列天线原理概述 |
2.3.1 方向图乘积定理 |
2.3.2 一维直线阵列 |
2.3.3 二维平面阵列 |
2.4 微波滤波器原理概述 |
2.4.1 滤波器关键参数 |
2.4.2 低通滤波器 |
2.4.3 高通滤波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方公里阵列射频前端关键器件设计 |
3.1 对蹱型Vivaldi天线设计 |
3.1.1 对蹱型Vivaldi天线概述 |
3.1.2 对踵型Vivaldi天线设计 |
3.1.3 对踵型天线仿真结果与测试 |
3.2 对踵型Vivaldi天线的改进设计 |
3.2.1 对踵型Vivaldi天线的低频化设计 |
3.2.2 加载周期斜向波纹的对踵型Vivaldi天线设计 |
3.3 自卷曲电容设计 |
3.3.1 自卷曲电容概述 |
3.3.2 自卷曲电容结构设计 |
3.3.3 自卷曲电容电磁设计 |
3.3.4 自卷曲电容建模 |
3.3.5 自卷曲电容仿真结果与实物测试 |
3.4 片上滤波器设计 |
3.4.1 自卷曲电感概述 |
3.4.2 片上滤波器结构设计 |
3.4.3 片上滤波器电磁设计 |
3.4.4 片上滤波器建模设计方法 |
3.4.5 片上滤波器仿真结果与实物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于平方公里阵列的稀疏阵列设计 |
4.1 平方公里阵列稀疏阵列概述 |
4.2 粒子群算法概述 |
4.3 单个Tile天线配置分析 |
4.3.1 圆形结构tile分析 |
4.3.2 十字形结构tile分析 |
4.4 单站(256 单元)稀疏阵列分析 |
4.4.1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单站(256 单元)天线稀疏排布 |
4.4.2 改进型单站(256 单元)天线稀疏排布 |
4.4.3 稀疏阵列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表面等离激元应用于红外光探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离激元光学的研究背景 |
1.1.1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本性质 |
1.1.2 表面等离激元光学的数值模拟方法 |
1.2 等离激元光学天线 |
1.2.1 等离激元光学天线的基本结构 |
1.2.2 一类重要的等离激元天线—牛眼结构天线 |
1.3 表面等离激元热电子光探测器 |
1.3.1 表面等离激元热电子光探测器研究进展 |
1.3.2 热电子光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红外波段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设计优化 |
2.2.1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基本结构和数值模拟参数 |
2.2.2 近红外波段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优化 |
2.2.3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传输模式和透射增强机制探讨 |
2.2.4 狭缝平行沟槽结构天线的对比研究 |
2.3 中红外波段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劈裂牛眼结构的偏振特性 |
3.2.1 劈裂牛眼结构的偏振依赖关系 |
3.2.2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消光比 |
3.3 双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调制 |
3.3.1 双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依赖关系 |
3.3.2 双缝劈裂牛眼结构夹角参数对透射增强的影响 |
3.3.3 偏振无关的双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面等离激元Si-Au共振腔肖特基结热电子红外探测器 |
4.1 引言 |
4.2 金属—半导体肖特基结热电子光探测器的数值模拟方法 |
4.3 Si-Au共振腔肖特基结热电子红外探测器的设计优化 |
4.3.1 Si-Au共振腔的法布里珀罗共振阶数选择 |
4.3.2 Si-Au共振腔的宽度和金膜厚度优化 |
4.3.3 超薄金膜的表面等离激元混合模式对光响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宽带基站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宽带天线 |
1.2.2 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
1.2.3 圆极化天线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椭圆形偶极子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对称振子分析 |
2.3 天线宽带原理分析 |
2.4 天线设计与性能结果 |
2.5 参数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T形馈电结构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 |
3.1 引言 |
3.2 设计实例A |
3.2.1 天线设计与性能结果 |
3.2.2 参数分析 |
3.3 设计实例B |
3.3.1 天线设计与性能结果 |
3.3.2 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缝隙耦合馈电结构的十字形基站天线设计 |
4.1 引言 |
4.2 设计原理 |
4.3 设计实例A-基于PCB介质基板结构的双极化基站天线 |
4.3.1 天线设计与性能结果 |
4.3.2 参数分析 |
4.4 设计实例B-基于铸件结构的双极化基站天线 |
4.4.1 天线设计与性能结果 |
4.4.2 阵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带圆极化天线设计 |
5.1 引言 |
5.2 圆极化天线的实现原理 |
5.3 天线设计与性能结果 |
5.4 参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理论、设计及系统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基本概念 |
§1.2.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发展历史 |
§1.3.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基本理论和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于GSTC的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理论与建模方法 |
§2.3. 基于横向谐振法的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理论和建模方法 |
§2.4. 基于经典电磁学原理的新型人工电磁表面建模方法 |
§2.4.1. 巴俾涅互补表面 |
§2.4.2. 广义斯涅尔定律 |
§2.4.3. 惠更斯表面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新型表面波透镜 |
§3.1. 引言 |
§3.2. TM模式的表面折射率及其参数提取 |
§3.3. 新型表面波无衍射贝塞尔透镜 |
§3.3.1. 理论分析 |
§3.3.2. 设计与实验验证 |
§3.4. 新型表面波傅立叶变换透镜 |
§3.4.1. 理论分析 |
§3.4.2. 设计与实验验证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新型全息漏波天线 |
§4.1. 引言 |
§4.2. 全息阻抗表面天线的理论与分析 |
§4.3.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新型多波束全息漏波天线 |
§4.3.1. 全域全息图记录法及“兔子耳朵”现象 |
§4.3.2. 子域全息图记录法 |
§4.4. 全息漏波天线的频率扫描特性 |
§4.4.1. 一维漏波天线与全息天线的等效 |
§4.4.2. 全息漏波天线的二维频率扫描特性 |
§4.5. 基于二维类表面等离激元的左/右旋极化天线设计 |
§4.6.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新型双功能全息漏波天线设计 |
§4.6.1. 相同极化双向辐射全息漏波天线 |
§4.6.2. 正交极化单向辐射全息漏波天线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系统级设计 |
§5.1. 引言 |
§5.2.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天线系统设计 |
§5.3.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新型成像系统的仿真研究 |
§5.3.1. “十”字形微波成像天线设计 |
§5.3.2. 基于“十”字形天线成像系统的目标重构的仿真研究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十字形天线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扇形滤波技术的整流天线的设计[D]. 易兆.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2]基于领结结构的全频段数字电视发射天线设计[D]. 于海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双波段多极化共口径天线单元及阵列的研究[D]. 尹超逸.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超表面对电磁波偏振调控的研究[D]. 蔡晓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5]中小型调频台发射天线的应急制作[J]. 蒋茜.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9(09)
- [6]基于亚波长光场调控的超分辨聚焦器件研究[D]. 李语燕. 重庆大学, 2019(01)
- [7]应用于SKA的射频前端与阵列布局研究[D]. 周豪.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表面等离激元应用于红外光探测的研究[D]. 杨蒙. 南京大学, 2016(03)
- [9]宽带基站天线研究[D]. 黄东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理论、设计及系统级应用[D]. 李允博. 东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