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张紧器预紧力的精确计算方法

固定张紧器预紧力的精确计算方法

一、固定式张紧装置预紧力精确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冷松[1](2021)在《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我国提出了走向深蓝的战略布局。深海潜水器及相关装备是进行深海科学研究、环境检测和探索开发的必要装备。随着深海潜水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深海环境模拟技术与装置在深海潜水器的试验验证、改进升级等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2012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水下7000m海试,工作压强为70MPa,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约11000m、压强高于110MPa,是对载人潜水器的极限挑战,但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深海高压模拟装置的容积不能满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试验需求,因此,为了满足国家对全海深环境探测的重大战略需求,实现开发深海、利用海洋,并完成深海复杂环境的高效勘探、科学考察,本文以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力学分析、安全性校核以及工作过程中的仿真模拟和试验验证,该深海高压模拟装置能够为载人球舱全海深开发与试验提供支持,也为大型全海深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基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水下模拟实验需求参数,进行了我国首台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模拟装置的基本结构形式及各部件的工作载荷,基于预应力结构的缠绕理论,进行了筒体和机架部件结构尺寸、预紧力和缠绕层的设计,为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及类似装置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参考。(2)对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在钢丝缠绕工况下,进行了强度、刚度、稳定性的理论校核,提出了压力筒筒体应力分布的显式解析表达式。基于勃莱斯公式和筒体径向收缩方程计算了筒体的力学参数,并对筒体的刚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校核。对机架立柱的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完成了对机架立柱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校核。根据模拟装置的结构特征、理论安全性校核和操作可行性,确定了安全观测点在部件表面的位置。(3)进行了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无级变张力缠绕设计,结合钢丝缠绕过程,对压力筒和机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缠绕过程力的平衡及变形协调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压力筒和机架钢丝缠绕的初始张力,并生成钢丝拉力数据用以指导生产。针对钢丝缠绕过程张力控制不精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缠绕工艺,并建立了钢丝缠绕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状态方程,提出采用鲸鱼算法整定PID参数(WOA-PID)的控制策略进行张力控制器设计,以提高钢丝缠绕张力控制精度。(4)建立了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的静力学及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静力学、模态及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静力学得到了预紧状态及工作状态下模拟装置的应力分布,分析了应力分布特点,得到了各观测点应变值,为后期现场应变测试实验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压溃情况、不同球舱含水率下,球舱压溃对模拟装置的影响,得出了安全含水率范围及极限工况下主要部件的最大应力值,对载人球舱模拟加压试验过程中的装置安全性提供预测。(5)分析了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应变测试实验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设计了测试实验的技术方案,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并完成了实验。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的强度是满足要求的。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数据,得出有限元数据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的结论,论证了本文对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汪言[2](2021)在《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高压食品灭菌技术是食品工业中的一种新型的非热力加工技术,较传统的食品灭菌方法在食品安全与品质上均有较大提升,更符合当今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受限于安全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超高压食品灭菌技术在国内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其核心技术-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的设计方法与制造方法仍处于研发初期阶段。为推动该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本文针对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的结构形式、设备组成、结构方案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论证,总结出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的设计要点。针对各种类型的超高压承压系统与施压系统结构形式进行了定性加定量的分析论证,形成了设备总体设计方案的优选方法。(2)对钢丝缠绕式处理舱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缠绕式处理舱的设计要求及主要设计内容。分别对预紧系数、缠绕方法与钢丝缠绕截面形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公式推导及有限元仿真分析,提出了无限疲劳预紧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分层施加预紧力的变剪应力缠绕新方法以及不同缠绕截面的预紧修正系数,形成缠绕式处理舱结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方法。(3)对钢丝缠绕式承压框架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缠绕式承压框架的设计要求及主要设计内容。分别对梁-柱组合体尺寸计算及钢丝缠绕层预应力施加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公式推导,并通过有限元强度与疲劳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及适用性,形成缠绕式承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方法。(4)根据上述所形成的设备总体方案、处理舱、承压框架的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及分析流程,基于Excel软件环境,利用VBA语言对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专用设计程序进行了开发,通过实例运行验证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最大程度的简化了设计分析过程,为本文所形成的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设计方法、分析方法的广泛商业应用创造了条件。

孟祥志[3](2021)在《典型切入事故场景重建与乘员一体化防护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保有量和驾驶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车辆切入临近车道是驾驶过程中尤为常见的驾驶行为之一,驾驶员的不当切入行为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人员对切入事故场景进行研究,且相应的研究更侧重于从驾驶行为的角度出发。因此,开展典型切入事故场景的乘员一体化防护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本文通过仿真的手段开展典型切入事故场景重建与乘员一体化防护仿真分析的相关研究。首先,基于真实的危险切入事故案例使用移动标尺时间插值法以及结合Pre Scan软件重建事故案例场景,并验证其有效性。搭建全工况控制策略模块与切入事故案例的动态仿真场景并进行预碰撞阶段的联合仿真。其次,依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公布的有限元模型完成整车仿真模型的搭建,并根据试验数据和动画验证有限元模型的精度;基于志愿者实车试验数据和碰撞试验数据,搭建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验证Pre-crash与In-crash阶段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分析乘员的动态响应和碰撞损伤情况。然后,依据主动安全带的点爆试验搭建主动控制卷收器模块,用于分析主动安全带对乘员姿态响应和碰撞损伤防护的影响。最后,利用Kriging代理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并结合加权损伤准则(Weighted Injury Criteria,WIC)针对RTA18°仿真工况下的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最佳的防护效果。本文的仿真结果表明:当雷达探测角为18°(Radar Test Angle 18°,RTA18°)时,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的介入时刻提前145ms左右,且案例1和2主车碰撞时车速降低的最多分别为15.6km/h和24km/h。在预碰撞阶段,适配了原有约束系统案例1和2乘员的姿态发生了改变,其中头部最大的离位量分别为96.23mm和130.13mm;碰撞中乘员各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在RTA18°工况下的损伤要低些。匹配主动控制卷收器后,乘员在预碰撞阶段的离位明显得到了改善,其中案例1和2胸部离位量分别降低了14.62mm和24.34mm,且碰撞中乘员大多数部位的损伤都有所降低,但左大腿力有所增加。通过优化结果可知,适当增大主动安全带预紧力、爆炸预紧力与安全带限力,提前爆炸预紧时刻以及气囊点爆时刻,能改善约束系统的防护效果。其中案例1和2的左大腿力分别降低了9.09%和17.42%,且乘员其它部位的伤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案例1乘员的HIC36和C3ms分别降低了12.19%和12.61%;案例2乘员的HIC36和C3ms分别降低了17.10%和6.51%。因此,AEB系统的搭配与乘员约束系统的匹配优化相结合获得了最佳的一体化防护效果。

唐晓啸[4](2020)在《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煤炭工业发展迅速,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带式输送机大运量、高效化、长距离和高带速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已成为现代化带式输送机设计选型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带式输送机双驱动的起动特性进行研究,以韩城某煤矿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在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下,寻求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行的最佳组合。本文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对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用逐点法计算带式输送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输送带运行方向上关键点的张力值;(2)建立离散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利用输送带多体动力学特性,分析常见的四种加速起动曲线对输送带最大张力的影响以及带式输送机头尾滚筒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得出带式输送机无论是在空载还是负载状态下起动,抛物线起动都是比较理想的起动曲线;(3)对带式输送机不同托辊间距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带式输送机特征点张力变化和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进行分析,仿真得到的结果在理论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确定了 1.2m的托辊间距有利于降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缓解运行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4)研究了不同拉紧方式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拉紧装置下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动态特性,为带式输送机选取合适的拉紧装置提供了依据;(5)研究双驱动安装位置不同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带式输送机为水平运输时,以头尾双滚筒方式进行起动,可以降低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减小横向跑偏量、降低驱动滚筒的最大加速度;当上运带式输送机倾角比较大时,采用头部双滚筒驱动可以降低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

田波[5](2020)在《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及参数辨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传统的自治水下运载器水下作业中可携带能源有限,以及传统刚性机械手负载自重比低,能耗高等问题,采用水下绳驱动机械臂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相较目前使用较多的刚性机械臂,绳驱动机械臂在人机交互较多及水下、空中等可携带能源受限的载体上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作业。本文对绳驱动机械臂技术中绳索的柔性、绳索驱动形式对其他关节的影响、摩擦及水动力等因素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最终建立了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辨识,最后针对绳驱动机械臂系统提出将动力学作为前馈的高精度的控制算法。论文主要针对以下内容展开了研究:首先,为了能够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搭建了绳驱动机械臂综合实验平台,包括实验所需硬件平台、软件系统,使其能够满足机械臂的实验测试需求。对绳驱动机械臂存在的运动学耦合现象进行分析。对水下绳驱动机械臂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详尽地分析了绳索引入、关节摩擦、套索摩擦及水动力等因素的引入对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影响,最终建立水下绳驱动机械臂的完整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绳驱动机械臂在加工及装配等原因引起的运动学参数不准确和动力学参数难以获取等问题,在已经建立的绳驱动水下机械臂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辨识;对辨识过程中出现的参数冗余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参数辨识的结果将通过实验及仿真进行验证,以确参数辨识的准确性。最后,为了能够对水下绳驱动机械臂进行精确的控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的高精度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为基于时延估计的PD控制方法;此外还将动力学前馈作为补偿以提高控制精度。上述的控制方法均在Simulink Real-time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能够发现前馈补偿能够增加控制精度,这也侧面证明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张国峰[6](2019)在《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盆栽花卉移栽中取土装盆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对于国内花卉移栽作业,基本通过人工来进行对钵盆装填土,耗费大量人力并且效率较低。因此,研究出一种中小型、应用于软质钵盆移栽的自走式花卉自动移栽机成为生产的迫切需求。本研究课题与安徽宣城壹加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花卉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论文在对软质钵盆的物理机械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型温室特点设计了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的取分土装盆装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根据用户需求以及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的性能确定了取分土装置的总体结构方案。首先提出了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土装置和分土装置的不同设计方案,通过方案的对比分析,完成设计方案的优选,并通过三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绘制了取分土装置的总体结构图。(2)运用仿真分析方法,完成了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机械系统设计。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取土装置的基本动力学方程,对取土装置的卸土方式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取土装置的重要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同时通过Solid Works Simulation对取土装置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材料的许用应力校核。接着对分土装置分土机构进行设计计算,对输送带尺寸参数进行设计,并通过Solid Works Simulation对输送辊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材料的应力校核。(3)完成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土装置和分土装置控制和驱动系统的设计。通过分析两个装置的工作逻辑以及运行过程中各个驱动元件的操作参数,对取土装置所需电机进行设计选型,其次根据功率等相关参数选择减速机,同时完成了分土电机等控制驱动元件的选型设计。(4)以基质混合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土装置和分土装置进行试验研究。首先以机架倾角、输送链速度、取土斗最低点距离地面高度为试验因素,钵盆土量相对误差为试验指标,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确定最优取土工作参数;其次以出土量控制器开口角、输送带运行速度、分土器倾斜角为试验因素,钵盆土量充满率为影响指标,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分土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取分土试验结果表明工作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张丽君[7](2019)在《小型触土部件土壤阻力测试平台的设计》文中提出土槽试验台可以模拟田间土壤坚实度和含水率等土壤性状,并且可有效控制被测部件的牵引速度、入土深度以及转速等,可较为准确的测试农机具在行走中所受的拉力、扭矩、变形等参数,而现有土槽试验设备笨重,用土量大、能耗和噪声大,不便于小型触土部件的反复多次试验,本文按照《机械设计手册》的设计标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一种可用于小型触土部件试验研究的通用试验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试验台的总体设计要求,确定了其基本设计参数,通过多方案设计研究,最终确定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试验车行走机构与轨道形式、试验车结构方案以及提出了传感器冗余测力的测力方案。(2)确定了以板簧结合预紧力调节机构作为试验车支撑形式;利用虚拟样机技术确定了不同工况下板簧的设计参数,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详细设计。(3)采用了外置式卷扬滚筒钢丝绳牵引方式作为试验车的驱动装置,并对滚筒、钢丝绳进行了设计计算以及张紧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4)提出了多传感器检测触土部件受力的测力方案,完成了测力结构的设计。通过理论推导验证了多传感器测力方案的正确性,用经典最小二乘法计算了测力系统的标定方程。该方案避免了传感器连接组件安装精度对测量参数精度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5)最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了虚拟样机试验仿真,确定了设计结果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土槽试验平台的设计,确定了试验车的外观尺寸为1100mm×1400mm×350mm,试验车采用了板簧预紧轮组的支撑形式,前后轮距为977mm;初步验证了多传感器测力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整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力学分析,确保其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土槽试验台的设计,探索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在农业机械装备中的应用。

张哲维[8](2018)在《TBM掘进机后续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地铁、越江隧道等工程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TBM掘进机后续带式输送机在隧道出渣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几项关键技术上与普通带式输送机不完全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几项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本文阐述了 TBM掘进机后续带式输送机在平面转弯、软起动与功率平衡、张紧系统、储带装置及监控系统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平面转弯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措施,对具有自动调节倾斜角度功能的转弯段托辊组进行分析,并运用ADAMS软件对其动态调节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给出转弯半径、转弯段阻力及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提出转弯所受限制及转弯困难时的解决方法。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起动特性,对常用软起动装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变频软起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动方式,对变频软起动进行研究,分析了变频器的基本组成、变频调速原理及特性,结合实例,借助Belt Analyst软件对带式输送机起动时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推导了驱动滚筒的牵引力配比公式,得出影响牵引力配比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电机功率配比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电机功率平衡的控制策略。指出了张紧装置的作用与布置原则,对张紧力与张紧行程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对常用张紧装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变频自动张紧系统的优越性,分析了该种张紧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建立了张紧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并运用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张紧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线性二次型LQ最优控制对张紧系统进行校正,得到了期望的稳态输出值,分析了储带装置的设计思路、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监控系统进行总体分析设计,对带式输送机全线主要监测点进行分析,针对主要监测点对传感器及保护装置进行选型,指出传感器及保护装置的布置位置,对视频监测系统进行设计,进一步提高带式输送机出渣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论文通过对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可以实现对TBM掘进机后续带式输送机的优化设计,为TBM掘进机后续带式输送机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对我国隧道建设中的出渣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揭施军[9](2018)在《输送带张紧力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带式输送机是物料输送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矿山和港口,并朝着大运量、长距离方向发展。在启、制动过程中,长距离输送带内会存储或释放很大的能量,形成显着的应力波动,造成输送机运行不稳定。张紧系统作为带式输送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的张紧力影响着输送带动张力大小,若不对张紧系统提供的张紧力进行有效控制,输送带会发生打滑、淤带以及断裂等严重问题。因此,张紧系统对于保证输送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张紧系统提供的张紧力不足,响应慢以及不能自动调节张紧力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电液伺服张紧装置,并提出应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设计张紧装置的控制系统,为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提供恒定张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首先,针对现有液压张紧装置不能实现张紧力的连续调节以及不能保持系统压力在固定范围内变化的问题,本文利用伺服比例技术设计了可实时调节张紧力的液压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利用蓄能器保持系统压力在固定范围内变化,并通过在液压缸两腔安装单向阀,避免张紧力突然过大损坏液压元器件,以及对所设计的液压张紧装置,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校正。然后,将所研究的张紧装置应用于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中,并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不同张紧方式的仿真模型,针对影响输送带动态特性的张紧方式、负载特性和启制动方式,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分析张紧装置提供的张紧力和输送带最大张力点的张力响应曲线,对输送机的启、制动方式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液压自动张紧方式,两次正弦启动和可控停机,能有效降低张力峰值。最后,针对输送带的非线性、大惯性、滞后和时变的特性,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很难有效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将动态矩阵(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和PID控制相结合的DMC-PID串级控制策略。通过Simulink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模型,并比较了在不同控制算法下,张紧装置的张紧力响应曲线。仿真结果表明DMC-PID串级控制能提高张紧装置的响应速度,增强系统鲁棒性。本文所设计的电液伺服比例张紧装置和DMC-PID串级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输送带启制动张力峰值,提高了张紧装置的响应速度,提高了张紧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吕东[10](2018)在《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力学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力腿平台是深海油气开发的主要浮式结构物之一,因其良好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在国际上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且使用该平台进行油气开发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500米水深、40英寸筋腱直径的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并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张力筋腱连接器的发展及相应理论的研究现状,根据张力腿平台的实际工况和设计要求,提出筋腱顶部及底部连接器的结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筋腱连接器的驱动方式、密封方式、液压系统、夹持机构、导向部件和承载部件进行了分析及设计。根据筋腱连接器工作原理,制定了筋腱的安装流程。针对筋腱顶部连接器抱夹卡瓦,分析了夹持前后的承载能力。结合抱夹卡瓦卡齿弹性变形模型和变形协同条件,得到卡齿所受载荷沿位置的分布模型。提出了3种卡齿数量的抱夹卡瓦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佳的卡齿数量。根据变截面悬臂梁内应力模型,研究了具有最佳卡齿数量的抱夹卡瓦承载能力,并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分析验证。最后,针对卡齿应力集中的问题对卡齿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节距、齿高和牙型角参数。针对筋腱连接器柔性体,建立了1比4缩比模型,确定了Mooney-Rivlin橡胶本构方程的参数。基于Lindley和Gent提出的圆柱形叠层橡胶的压缩刚度模型,建立了柔性体压缩刚度计算方程,对柔性体进行仿真研究,此外还提出了转动刚度计算方程。分析了橡胶材料泊松比和橡胶层厚对柔性体的刚度的影响。研究了柔性体在压缩、转动及复合工况下金属与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分布,将仿真结果与金属、橡胶材料的强度极限进行比较,验证了柔性体的强度。为验证柔性体的性能,研制了试验平台,对三种柔性体试件进行压缩刚度及转动刚度试验,验证了柔性体承载能力及理论研究结果,分析研究了柔性体刚度的影响因素。制造了筋腱底部连接器样机,对筋腱底部连接器样机进行陆地和水池安装试验,验证其内部导向方案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同时证明次级锁定机构能起到筋腱防脱出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固定式张紧装置预紧力精确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式张紧装置预紧力精确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技术概述
        1.3.2 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及张力控制研究现状
        1.3.3 等静压机技术及安全校核研究现状
        1.3.4 深海环境模拟装置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结构设计
    2.1 总体设计分析
        2.1.1 压力筒总体方案设计
        2.1.2 机架总体方案设计
        2.1.3 工作压力计算
    2.2 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关键部件设计
        2.2.1 压力筒筒体结构设计
        2.2.2 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结构设计
    2.3 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设计方案的确定
        2.3.1 各部件设计参数选定
        2.3.2 系统结构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丝缠绕工况下力学分析以及安全观测点选定
    3.1 压力筒安全性校核
        3.1.1 压力筒强度校核
        3.1.2 压力筒刚度校核
        3.1.3 压力筒压缩稳定性校核
    3.2 机架安全性校核
        3.2.1 机架立柱强度校核
        3.2.2 机架立柱刚度校核
        3.2.3 机架立柱稳定性校核
    3.3 安全观测点的选定
        3.3.1 芯筒观测点的选定
        3.3.2 立柱内侧观测点布置
        3.3.3 立柱外侧观测点布置
        3.3.4 半圆梁观测点布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级变张力钢丝缠绕设计
    4.1 预应力钢丝缠绕层张力设计
        4.1.1 筒体缠绕层张力设计
        4.1.2 机架缠绕层张力设计
    4.2 无级变张力钢丝缠绕系统功能设计及动力学建模
        4.2.1 检测功能区模块化设计及动力学建模
        4.2.2 放卷功能区模块化设计及动力学建模
        4.2.3 调整功能区模块化设计及动力学建模
        4.2.4 缠绕功能区模块化设计及动力学建模
        4.2.5 系统动力学模型简化及状态方程
    4.3 基于动态缠绕的WOA-PID张力控制器设计
        4.3.1 PID控制理论
        4.3.2 WOA-PID控制算法
        4.3.3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WOA-PID算法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装置全海深仿真分析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及模型前处理
        5.1.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5.1.2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5.2 面向工程测试的静力学分析
        5.2.1 初始预紧状态下模拟装置静力学分析
        5.2.2 额定最大工作压强下模拟装置静力学分析
        5.2.3 其他工况下模拟装置的应力及应变情况
    5.3 模拟装置模态分析
    5.4 载人球舱压溃工况下模拟装置的瞬态动力学仿真模拟
        5.4.1 载人球舱压溃后模拟装置内压强分析
        5.4.2 在内部球体压溃工况下装载情况对模拟装置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海深环境下测试方案选定及数据分析
    6.1 测试技术难点及方案选定
        6.1.1 测试实验难点分析
        6.1.2 测试实验总体方案制定
    6.2 测试仪器及设备选定
        6.2.1 应变片的选型
        6.2.2 电阻应变仪的选型
    6.3 测试要求和测试前准备
        6.3.1 测试实验要求
        6.3.2 应变片的粘贴防护与引线密封
    6.4 测试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6.4.1 测试数据采集
        6.4.2 测试数据记录
    6.5 测试数据与有限元数据对比
        6.5.1 模拟装置水下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数据对比
        6.5.2 模拟装置水上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数据对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高压食品灭菌机理研究
        1.2.2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总体设计
    2.1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分类及特点
        2.1.1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分类
        2.1.2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的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
    2.2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承压系统设计
        2.2.1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处理舱种类及特点
        2.2.2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承压框架种类及特点
    2.3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施压系统设计
        2.3.1 家用小型食品灭菌设备施压系统设计
        2.3.2 大中型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施压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处理舱设计
    3.1 处理舱内壁处预压应力研究
        3.1.1 预紧系数定义
        3.1.2 预紧系数的选择
    3.2 钢丝缠绕方法研究
        3.2.1 钢丝缠绕方法介绍
        3.2.2 传统等剪应力缠绕方法
        3.2.3 等剪应力缠绕的目的与工艺要求
        3.2.4 改进的变剪应力缠绕方法
        3.2.5 改进的变剪应力缠绕方法校核
    3.3 钢丝缠绕截面类型研究
        3.3.1 模型尺寸计算
        3.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3 有限元仿真结果
        3.3.4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承压框架设计
    4.1 预应力大小研究
        4.1.1 预应力框架预紧系数定义
        4.1.2 最小预紧系数计算
    4.2 承压框架结构设计
        4.2.1 梁-柱组合体尺寸计算
        4.2.2 梁-柱组合体强度校核
        4.2.3 缠绕层设计
    4.3 有限元仿真
        4.3.1 模型建立
        4.3.2 网格划分
        4.3.3 强度仿真
        4.3.4 疲劳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设计程序开发
    5.1 程序总体设计
        5.1.1 程序开发环境介绍
        5.1.2 程序结构设计
    5.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5.2.1 用户登录\注册模块
        5.2.2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方案设计模块
        5.2.3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承压系统设计模块
        5.2.4 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施压系统设计模块
        5.2.5 程序维护模块
    5.3 程序运行案例
        5.3.1 程序运行案例
        5.3.2 结果对照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典型切入事故场景重建与乘员一体化防护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道路交通事故重建研究现状
        1.2.1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运动轨迹研究现状
        1.2.2 道路交通事故车速计算的研究现状
    1.3 主被动防护研究现状
        1.3.1 切入事故场景相关研究
        1.3.2 主被动安全一体化防护研究现状
        1.3.3 乘员碰撞损伤影响因素
        1.3.4 乘员约束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事故场景重建及AEB动态场景仿真分析
    2.1 事故视频碰前车速计算方法
        2.1.1 距离插值法车速计算数学模型
        2.1.2 网格法车速计算数学模型
        2.1.3 移动标尺时间插值法车速计算数学模型
    2.2 典型切入事故场景重建
        2.2.1 事故案列描述
        2.2.2 事故案例车辆运动信息计算
        2.2.3 事故案例重建模型的搭建
        2.2.4 车辆基础运动信息的加载
    2.3 重建的事故场景有效性验证
        2.3.1 典型动画时刻相对位置验证
        2.3.2 事故车辆车速验证
    2.4 典型切入事故AEB动态场景联合仿真分析
        2.4.1 AEB控制策略及传感器模块配置
        2.4.2 切入事故AEB动态场景仿真
    2.5 本章小结
3 汽车碰撞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3.1 引言
    3.2 整车有限元模型构建及有效性验证
        3.2.1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搭建
        3.2.2 整车有限元模型验证
    3.3 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搭建及验证
        3.3.1 碰撞阶段约束系统模型搭建
        3.3.2 碰撞阶段约束系统有效性的验证
        3.3.3 预碰撞阶段仿真模型搭建
        3.3.4 预碰撞阶段仿真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制动和碰撞过程乘员一体化防护仿真分析
    4.1 预碰撞阶段AEB系统对车辆运动的影响
    4.2 预碰撞阶段乘员运动响应分析
        4.2.1 预碰撞阶段边界条件加载
        4.2.2 乘员运动响应分析
    4.3 乘员碰撞损伤分析
        4.3.1 切入事故场景整车碰撞仿真分析
        4.3.2 碰撞过程运动脉冲的加载
        4.3.3 乘员碰撞损伤影响分析
    4.4 主动安全带对乘员损伤防护影响分析
        4.4.1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参数选取及建模
        4.4.2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对乘员预碰撞阶段姿态响应影响分析
        4.4.3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对乘员碰撞损伤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乘员约束系统参数匹配优化分析
    5.1 优化平台概述
    5.2 切入事故案例乘员约束系统参数匹配优化分析
        5.2.1 优化流程
        5.2.2 优化参数的选择及取值范围的确定
        5.2.3 优化目标及决策机制
        5.2.4 试验设计及响应面代理模型构建
    5.3 优化结果分析
        5.3.1 最优参数组的选取
        5.3.2 优化前后乘员损伤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研究背景
        1.1.2 选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多机驱动起动特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2.1 起动方式的影响
    2.2 托辊间距的影响
    2.3 拉紧装置的影响
        2.3.1 拉紧装置的作用
        2.3.2 常用的拉紧装置
    2.4 驱动滚筒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2.4.1 头部双滚筒驱动
        2.4.2 头尾双滚筒驱动
        2.4.3 驱动装置布置形式的最大张力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3.1 带式输送机力学模型
        3.1.1 输送带的特性
        3.1.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选取
        3.1.3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3.2 Recur Dyn软件介绍
    3.3 Recur Dyn多体动力学理论
        3.3.1 坐标系选取
        3.3.2 相邻刚体的相对运动坐标理论
    3.4 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3.4.1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参数设置
        3.4.2 三维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3.5 带式输送机起动方式的选取
    3.6 本章小结
4 托辊间距与拉紧装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4.1 托辊间距对双滚筒驱动起动特性的影响
        4.1.1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起动过程张力的影响
        4.1.2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悬垂度的影响
    4.2 固定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4.2.1 带式输送机拉紧力的计算
        4.2.2 仿真分析
    4.3 重锤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4.3.1 拉紧力计算与拉紧装置建模
        4.3.2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 水平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5.1.1 头部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2 头尾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3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5.2 上运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5.2.1 工作平面倾斜角度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2 头部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3 头尾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4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及参数辨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水下机器人系统
        1.2.2 水下机器人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机器人参数辨识研究
    1.3 本文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综合实验平台
    2.1 引言
    2.2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结构描述
    2.3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综合实验平台设计
        2.3.1 关节编码器选型
        2.3.2 拉压传感器选型
        2.3.3 绳驱动机械臂电气控制平台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建模
    3.1 引言
    3.2 绳驱动机械臂运动学建模
        3.2.1 连杆坐标系及其次坐标变换描述
        3.2.2 绳驱动关节耦合分析
        3.2.3 四自由度绳驱动机械臂运动学建模
    3.3 绳驱动机械臂动力学建模
        3.3.1 牛顿-欧拉法建立刚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3.3.2 绳驱动机械臂绳索受力分析
        3.3.3 绳驱动机械臂绳索预紧力分析
        3.3.4 关节摩擦与套索摩擦模型及实验验证
        3.3.5 绳驱动机械臂动力学仿真验证
    3.4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建模
        3.4.1 Morison方程计算水动力
        3.4.2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建模
        3.4.3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辨识
    4.1 引言
    4.2 绳驱动机械臂运动学参数辨识
        4.2.1 运动学参数辨识导论
        4.2.2 运动学误差模型
        4.2.3 运动学参数辨识实验
        4.2.4 运动学补偿
    4.3 绳驱动机械臂动力学参数辨识
        4.3.1 动力学参数辨识导论
        4.3.2 动力学辨识模型
        4.3.3 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参数辨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前馈补偿的绳驱动水下机械臂运动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时延估计控制技术
        5.2.1 基于时延估计的PD控制器设计
        5.2.2 基于时延估计的PD控制器实验验证
        5.2.3 实验结果分析
    5.3 基于动力学前馈的时延估计控制技术研究
        5.3.1 动力学前馈补偿控制
        5.3.2 基于动力学前馈补偿的时延估计PD控制实验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育苗移栽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穴盘苗移栽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穴盘苗移栽机的研究现状
        1.2.3 我国移栽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3 工厂化育苗移栽的上土设备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2.1 取分土装置总体功能要求
    2.2 取土装置方案设计
        2.2.1 带式输送取土装置
        2.2.2 链式输送取土装置
        2.2.3 取土装置方案比较分析
    2.3 分土装置方案设计优选
        2.3.1 固定式分土装置
        2.3.2 可调式分土装置
        2.3.3 分土装置方案比较分析
    2.4 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总体机构设计
第三章 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结构参数设计
    3.1 取土装置取土方式
    3.2 取土装置卸土过程分析
        3.2.1 取土斗卸土作业运动学分析
        3.2.2 取土斗卸土时的运动学描述
    3.3 取土装置设计计算
        3.3.1 取土能力计算
        3.3.2 取土斗的设计
        3.3.3 取土装置传动方式的选择
        3.3.4 取土装置输送链链条最大张紧力计算
        3.3.5 取土装置机架力学性能分析
    3.4 分土装置结构设计计算
        3.4.1 分土装置分土器的分析与计算
        3.4.2 分土装置输送机构结构参数设计
        3.4.3 分土装置输送辊力学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4.1 取分土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4.2 取土装置控制部件设计
    4.3 分土装置控制部件设计
    4.4 取土装置驱动部分的计算与选型
        4.4.1 取土装置生产率的计算
        4.4.2 取土电机功率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试验研究
    5.1 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土装置试验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指标确定
        5.1.4 试验方法
        5.1.5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5.1.6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5.2 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分土装置试验
        5.2.1 试验目的
        5.2.2 试验材料
        5.2.3 试验指标确定
        5.2.4 试验方法
        5.2.5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5.2.6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专利

(7)小型触土部件土壤阻力测试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土槽试验台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土槽试验台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土槽试验台研究现状
    1.3 测力系统研究现状
        1.3.1 六分力测试法
        1.3.2 三分力测试法
        1.3.3 各应变片组成桥路测试法
    1.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2.1 总体设计要求及参数确定
        2.1.1 总体设计要求
        2.1.2 总体设计参数确定
    2.2 试验车行走机构与轨道形式确定
    2.3 车身框架结构方案
    2.4 测力方案确定
        2.4.1 测力方案的设计要求
        2.4.2 六分力测力
        2.4.3 弹性元件贴片接桥测力
        2.4.4 多传感器测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台关键零部件设计
    3.1 试验车减振机构设计
    3.2 板簧结构设计
        3.2.1 板簧工况分析
        3.2.2 板簧结构初步设计
        3.2.3 板簧参数化设计
    3.3 预紧调节装置设计
        3.3.1 最小调节范围确定
        3.3.2 预紧调节装置结构确定
        3.3.3 连接板簧与车架的螺栓校核
    3.4 车轮的选取
    3.5 轨道设计
    3.6 试验车框架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牵引机构设计
    4.1 传动方案确定
    4.2 传动结构设计
        4.2.1 钢丝绳选型设计
        4.2.2 卷筒尺寸参数设计
        4.2.3 电机的选择
    4.3 带动态补偿张紧力的张紧装置设计
        4.3.1 张紧力调节范围确定
        4.3.2 张紧装置方案确定
        4.3.3 主要的张紧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触土部件受力多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
    5.1 多传感器测力原理
    5.2 多传感器测力方案的优缺点
    5.3 测力装置设计
    5.4 传感器虚拟标定试验
        5.4.1 简化虚拟模型
        5.4.2 虚拟标定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试验台虚拟样机试验
    6.1 虚拟样机整体装配
    6.2 虚拟样机试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研究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TBM掘进机后续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平面转弯的研究
    2.1 平面转弯原理与实现措施
    2.2 转弯段托辊组的分析研究
    2.3 转弯段相关参数计算
    2.4 转弯所受限制与采取的措施
    2.5 本章小结
3 软起动与功率平衡的研究
    3.1 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3.2 常用软起动装置的分析比较
    3.3 变频软起动的研究
    3.4 功率平衡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张紧系统与储带装置的研究
    4.1 张紧装置的作用与布置原则
    4.2 张紧力与张紧行程的分析
    4.3 常用张紧装置的分析比较
    4.4 变频自动张紧系统的研究
    4.5 变频自动张紧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4.6 基于SIMULINK的变频自动张紧系统仿真分析
    4.7 储带装置的研究
    4.8 本章小结
5 监控系统的分析设计
    5.1 监控系统总体分析设计
    5.2 综合保护系统分析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内容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输送带张紧力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张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1.2.1 张紧装置的工作原理
        1.2.2 张紧装置的功能
    1.3 输送带张紧力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输送带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特性
        2.1.1 输送带结构
        2.1.2 输送带的静态特性
        2.1.3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分析
    2.2 输送带建模方式和参数测试方式
        2.2.1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方程的建模方式
        2.2.2 输送带Voigt模型参数的测试方法
    2.3 输送带数学模型的建立
        2.3.1 输送带的离散动力学模型
        2.3.2 输送带仿真参数设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设计及建模
    3.1 张紧装置设计
        3.1.1 张紧装置的设计原则
        3.1.2 张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张紧系统数学模型分析
        3.2.1 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3.2.2 电液伺服系统的理论模型分析
        3.2.3 张紧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3.2.4 仿真系统参数与计算
        3.2.5 液压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校正
        3.2.6 系统主要特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
    4.1 AMESim仿真软件介绍
        4.1.1 AMESim软件的基本特性
    4.2 张紧装置性能对比分析
        4.2.1 不同张紧方式模型建立
        4.2.2 不同张紧方式性能对比分析
    4.3 固定式张紧方式实验研究
        4.3.1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
        4.3.2 实验方案设计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影响输送带动力学特性的其他因素
        4.4.1 负载对输送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4.4.2 启动方式对输送带动力学影响
        4.4.3 制动过程对输送带动力学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张紧装置控制策略分析
    5.1 AME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
    5.2 张紧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5.2.1 动态矩阵控制基本原理
        5.2.2 动态矩阵控制的数学基础
    5.3 张紧系统控制器仿真分析
        5.3.1 系统建模
        5.3.2 DMC-PID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5.3.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力学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张力腿平台概况
        1.2.1 张力腿平台的组成
        1.2.2 张力腿平台的发展概况
    1.3 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概况
        1.3.1 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的组成
        1.3.2 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发展概况
    1.4 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部件研究概况
        1.4.1 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研究概况
        1.4.2 抱夹机构力学性能研究概况
        1.4.3 柔性体力学性能研究概况
    1.5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方案研究
    2.1 张力筋腱连接器工作环境分析
    2.2 筋腱顶部连接器方案研究
        2.2.1 筋腱顶部连接器设计要求
        2.2.2 筋腱顶部连接器整体方案研究
        2.2.3 顶部连接器主要部件设计
    2.3 筋腱底部连接器方案研究
        2.3.1 筋腱底部连接器设计要求
        2.3.2 筋腱底部连接器整体方案研究
        2.3.3 筋腱底部连接器主要部件设计
    2.4 筋腱连接安装方案研究
        2.4.1 底部连接器筋腱安装方案
        2.4.2 顶部连接器筋腱安装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筋腱顶部连接器抱夹卡瓦力学分析及优化
    3.1 抱夹卡瓦材料选择
    3.2 抱夹卡瓦承载力学分析
    3.3 卡齿载荷分布研究
        3.3.1 卡齿弹性变形
        3.3.2 卡齿变形协同条件
        3.3.3 卡齿轴向载荷分析
        3.3.4 卡齿数量对卡齿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3.3.5 卡齿承载能力分析
        3.3.6 卡齿载荷分布有限元仿真
    3.4 卡齿结构优化设计
        3.4.1 优化设计方法
        3.4.2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3.4.3 优化设计前处理及灵敏度分析
        3.4.4 最佳优化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筋腱连接器柔性体力学性能分析
    4.1 柔性体缩比设计及橡胶本构模型
        4.1.1 柔性体工作状态分析
        4.1.2 柔性体缩比模型
        4.1.3 柔性体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
        4.1.4 柔性体橡胶材料本构描述
    4.2 柔性体压缩刚度分析
        4.2.1 叠层橡胶压缩刚度分析
        4.2.2 柔性体压缩刚度简化模型研究
        4.2.3 柔性体压缩刚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4.2.4 橡胶泊松比对柔性体压缩刚度影响
        4.2.5 柔性体层厚分布对压缩刚度影响
    4.3 柔性体转动刚度分析
        4.3.1 柔性体转动刚度简化模型研究
        4.3.2 柔性体层厚分布对转动刚度的影响
    4.4 柔性体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4.4.1 柔性体强度准则
        4.4.2 柔性体压缩工况强度分析
        4.4.3 柔性体转动工况强度分析
        4.4.4 柔性体复合工况强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筋腱底部连接器试验研究
    5.1 柔性体刚度性能试验
        5.1.1 试验平台研制
        5.1.2 试验装置介绍
        5.1.3 数据采集系统
        5.1.4 压缩刚度试验
        5.1.5 转动刚度试验
    5.2 筋腱底部连接器样机安装移除试验
        5.2.1 筋腱底部连接器样机设计
        5.2.2 陆地安装移除试验
        5.2.3 水池安装移除试验
        5.2.4 试验结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固定式张紧装置预紧力精确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容积全海深模拟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冷松. 四川大学, 2021(01)
  • [2]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设计方法研究[D]. 汪言. 山东大学, 2021(12)
  • [3]典型切入事故场景重建与乘员一体化防护仿真分析[D]. 孟祥志.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4]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D]. 唐晓啸.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绳驱动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及参数辨识的研究[D]. 田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自走式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机取分土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D]. 张国峰.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7]小型触土部件土壤阻力测试平台的设计[D]. 张丽君.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8]TBM掘进机后续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D]. 张哲维.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9]输送带张紧力控制系统研究[D]. 揭施军.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10]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力学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D]. 吕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标签:;  ;  ;  

固定张紧器预紧力的精确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