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重视发展现代流通(论文文献综述)
方建国[1](2021)在《后工业时代规避西方产业标准陷阱的路径探索》文中认为后工业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超高的事实是它们占据科技高地和价值链高端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本性的反映。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把第三产业占比高作为发达国家的标志具有一定误导性,致使一些国家落入"去工业化陷阱"。如今,美国学者提出"再工业化",却仍有人用第三产业标准来评判我国产业发展的成功与否,显然这是一个陷阱。科学技术进步打破了传统产业自然依赖关系而加强了经济协调关系,如果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不提升国家整体生产能力的产业升级,或者产业升级造成过度第三产业化或去工业化的结果,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会误入歧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既不能复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国际剥削模式,更不能自我削弱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因此,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发展道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构建完备的产业链,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确保产业安全和经济平衡发展。
赵博[2](2021)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耦合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通现代化是落实党和政府保供稳价政策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本文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角度入手论证农产品机制,使用耦合关联模型分析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作用之间的实证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结论:在全国层面,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作用耦合关联程度较高;在区域层面,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作用呈现高水平耦合,北京市、山东省、福建省等6个省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作用呈现较好耦合。这说明流通水平差异化下农产品价格机制作用具有区域特性。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3](2021)在《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及芸苔素内酯(BR)对提高不同类型杂交稻耐热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以杂交籼稻、偏籼型籼粳杂交稻和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各2个品种为材料,在开花期设置常温、高温和高温下喷施0.15%BR 3种处理,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花粉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导致杂交稻的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显着下降,其中杂交籼稻耐热系数为0.73,显着高于偏粳型籼粳杂交稻(耐热系数0.47)。而高温下喷施BR可以显着提高水稻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杂交籼稻、偏籼型和偏粳型杂交稻恢复系数分别为1.23、1.43和2.00,以偏粳型杂交稻的缓解效果最明显。喷施BR降低了高温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杂交稻的超氧阴离子含量,并提高了甲基乙二醛酶(GlyⅠ)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含量(GSH),同时改变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OsAPX1、OsCATB、OsGPX3和OsGLYI8的表达水平。综上可知,杂交籼稻常温下产量表现低于籼粳杂交稻,但具有较强耐热性,高温下喷施BR对杂交籼稻产量下降的缓解效果明显低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尤其是偏粳型,尽管对高温表现敏感,但与BR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抵御高温胁迫,喷施后产量可接近或达到常温对照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杂交水稻开花期耐高温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卢江阳[4](2021)在《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人才管理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点是建设一批国家高端智库。高端智库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聚智力资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高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设高端智库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智库高端人才库。因此,高质量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是推动高端智库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构建一套融人才选拔聘用机制、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互动流通机制为一体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体系势在必行。
宋冬林,孙尚斌,范欣[5](2021)在《数据在我国当代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与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为我国带来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本质上,数据就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它既是一种物理载体,也是知识和信息的特定存在方式,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方面属性。数据的特殊性使数据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异于传统生产要素,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一系列变化。客观来讲,数据发挥作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我实现,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实践中,要坚持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整体把握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平衡,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伟大阵地中发挥数据的积极作用,从而避害就利,使数据更好地发挥作用。
黄海[6](2021)在《新发展格局下流通的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这个论断不仅对现代流通业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就新发展格局下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说明。
陈玉梅,李新英[7](2021)在《我国区域流通创新水平评价——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现代流通体系不仅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骨架,更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借助的市场接口,依靠流通创新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成为当前的一项战略任务。推动流通创新离不开流通业跨区域的均衡发展,经济水平差异造成我国流通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导致我国流通体系出现痛点和堵点。基于此,文章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15—2018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流通创新水平进行测评,利用ArcGIS绘制出各省流通创新水平综合得分分布图,发现我国流通创新发展状况虽总体在改善但区域差距明显。其中,高水平区主要为东部临海经济发达省份,中高水平区主要为东部和中部经济较发达省份,中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低水平区为西北五省。而且发现影响各个区域流通创新发展水平的因素也不同,文章最后对各个区域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徐志向,丁任重,张敏[8](2021)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配异质性、扩大消费等方面存在困境。只有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驱联动"的社会再生产动态匹配式平衡。
韩美琳[9](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张婷婷[10](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二、要重视发展现代流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重视发展现代流通(论文提纲范文)
(1)后工业时代规避西方产业标准陷阱的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革命改变产业关系和产业结构 |
二、避免西化产业标准下的去工业化 |
(一)用第三产业标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不科学的 |
(二)发展第三产业不能喧宾夺主 |
三、大国产业发展要注重风险防范 |
四、结论与启示 |
(2)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耦合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二、农产品价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耦合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
(一)流通技术创新层面分析 |
(二)流通渠道转变层面分析 |
(三)流通效率层面分析 |
三、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耦合关联性的模型构建 |
(一)数据来源与关键指标选择 |
1. 数据来源。 |
2. 关键指标。 |
(二)耦合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耦合关联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
(一)总体耦合关联性 |
(二)省级层面耦合结果分析 |
(三)耦合关联性的聚类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1. 加大城乡商业网点和业态布局,鼓励农村中心城镇流通现代化发展。 |
2. 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产业集群式发展,促进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组织创新。 |
3.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保障农产品稳产增收。 |
4. 落实“六保六稳”方针,构建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
(3)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产量及其构成 |
1.3.2 花粉活力 |
1.3.3 AsA、GHS含量和GlyⅠ活性测定 |
1.3.4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2 高温和激素处理影响花粉活力 |
2.3 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4)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人才管理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端智库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及其发展紧迫性 |
1.高端智库的基本内涵 |
2.高端智库的核心要素 |
3.发展高端智库的紧迫性 |
二、构建高端智库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体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系统性原则 |
2.坚持效率性原则 |
3.坚持动态性原则 |
三、高端智库人才管理运行机制的展开维度 |
1.健全人才选拔聘用机制 |
2.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
3.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
4.健全人才互动流通机制 |
(5)数据在我国当代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数据在当今社会的科学内涵 |
(一)数据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 |
(二)数据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
二、数据在我国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作用机理 |
(一)数据参与社会生产的角色及其主要作用 |
(二)数据在分配领域造成的深刻影响 |
(三)数据对交换或流通环节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
(四)数据的消费及其在社会消费过程中的再生产 |
三、数据在我国经济领域广泛发挥作用的历史逻辑 |
(一)数据发挥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我实现 |
(二)数据发挥作用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
四、推动数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的实践方向 |
(一)坚持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整体把握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平衡 |
1.着力发展数字技术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 |
2.在打破数据垄断的同时找到规模化与完全竞争间的平衡点 |
3. 完善数据共享机制以扩大数据使用价值的实现范围 |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伟大阵地中发挥数据的积极作用 |
1.以公有制经济来强化数据应用的人民利益导向 |
2. 推动数据合法律与合道德的应用 |
3. 探索数据产权的安排方式与保护制度以完善市场化配置 |
(6)新发展格局下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挥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作用 |
2 认识现代流通体系的决定作用 |
3 重视现代流通体系的先导作用 |
4 倡导现代流通体系的公益作用 |
5 强化现代流通体系的普惠作用 |
(7)我国区域流通创新水平评价——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流通创新对消费领域的影响。 |
(2)流通创新对农产品运输、价格等方面的影响。 |
(3)流通创新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
2 我国区域流通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
2.1 构建流通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2.2 研究方法 |
2.2.1 模型概述 |
2.2.2 模型操作步骤 |
(1)建立时序立体数据表 |
(2) 原始数据标准化,消除量纲影响 |
(3) 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4)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5) 根据选取原则,确定主成分个数,计算特征值λj的信息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
(6) 计算综合得分 |
3 我国区域流通创新水平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
3.1 主成分分析过程 |
3.1.1 相关系数矩阵 |
3.1.2 适宜性检验 |
3.1.3 公因子方差和总方差解释 |
3.1.4 计算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3.2 我国区域流通创新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
4.1 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8)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遵循:模型演绎与内涵重识 |
(一)模型演绎:实现条件与增长效应 |
1.规模效应:两部类生产规模的比例关系与积累率的决定 |
2.结构效应:两部类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及其决定 |
3.四部类划分下社会再生产的增长效应 |
(二)内涵重识:过程性、连续性和世界性 |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循环图式: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
二、现实镜鉴:经济条件和实践困境 |
(一)1990—2018年中国社会再生产的特征性事实 |
(二)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经济条件 |
(三)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现实困境 |
第一,生产困境: |
第二,交换(流通)困境: |
第三,分配困境: |
第四,消费困境: |
三、路径选择: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 |
(9)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要重视发展现代流通(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工业时代规避西方产业标准陷阱的路径探索[J]. 方建国. 理论月刊, 2021(12)
- [2]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价格机制耦合关联性研究[J]. 赵博.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1(08)
- [3]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J].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 核农学报, 2021(12)
- [4]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人才管理运行机制研究[J]. 卢江阳. 中州学刊, 2021(10)
- [5]数据在我国当代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宋冬林,孙尚斌,范欣. 学术交流, 2021
- [6]新发展格局下流通的地位和作用[J]. 黄海. 物流研究, 2021(03)
- [7]我国区域流通创新水平评价——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J]. 陈玉梅,李新英.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3)
- [8]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J]. 徐志向,丁任重,张敏.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05)
- [9]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