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通州进入北京的东大门(论文文献综述)
周辰[1](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指出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赵跃[2](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提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王璐[3](2019)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未来之城》文中研究说明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首都北京的东大门。历史上,由于大运河漕运的缘故,通州地位显赫,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如今,通州更是令人瞩目,皆因北京城市副中心在这里规划建设。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一道,被确定为北京新的两翼,被称作"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属于国家战略。新年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
黄磊[4](2018)在《记忆重构—北京市通州区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记忆之美使我们从时代发展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和美好从故乡找回心灵的归属和宁静。不论是村民还是过客,都能够找寻到身份归属的基本参照。但在当今我国快速城镇化使传统技艺消失在推土机下,大批的农民转变为市民。乡村记忆地域特色消退导致人们对乡村的归属感丧失,乡村的风貌在以经济利益主导的浮躁的开发建设中将消失殆尽。因此,如何通过塑造民俗文化景观重构记忆,如何使记忆与现代发展相融合的问题亟需解决。北京通州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先行区域,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景观资源,因此本论文以通州区为典型代表进行研究,汇总乡村文化景观各个方面大量文献明确此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总结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对记忆和文化景观等理论概念进行了梳理;阐述北京通州区记忆元素重构的现状,整理挖掘大量通州记忆载体的代表性元素,并从理念层面与方法层面得到当前通州区民俗文化景观面临的问题,找到与总结现状问题的具体原因;最后对景观文化特色保护的策略,针对乡村景观民俗文化面临的问题提出各个社会层面具体实践方法,且结合通州区典型村落的文化景观案例结合分析,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对策。本文重点论证了在民俗文化景观中,记忆重构是文化景观规划中创造精神导向的可行方式,试图从重构记忆的更深层次机制去探讨民俗文化景观问题,以及提出文化记忆景观塑造方式在未来的展望和大胆设想。
宋慧芳[5](2018)在《燕郊地产沉浮记》文中提出在环京区县中,燕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几次大涨大跌,已让燕郊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寻找新的产业突破。站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紧邻北京的燕顺路上四周环望,这座城市显得很空荡,偶尔会有几辆车经过,行人更是稀少。由于人气不足,它们都安静得像是睡着了一样,似乎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睡城。
王娜[6](2018)在《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视角下的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来临,城市的繁荣,社会对户外广告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户外广告的媒介形式和表现方法也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户外广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所生活的城市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今社会,户外广告已经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展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户外广告的主要载体是依附于城市的建筑物,作为户外广告的支撑体引来各大商业信息竞相争夺。户外广告的任意设置和频繁的更新,使得建筑物的原有形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变,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破坏了城市街道的景观秩序和城市的空间特色。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为正常发展中的户外广告业蒙上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保证户外广告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研究户外广告与公共艺术可以看出两者都存在公共性,且都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公共艺术设计的七大原则融入到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中,可以使户外广告与城市空间中的建筑、景观、色彩等协调发展,从而可以体现城市中不一样的景观风貌。继而经过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的户外广告规划可以看出,利用公共艺术设计的以人为本原则和大众参与原则以及继承与创新原则可以提高整个街区的户外广告规划的效果。从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可以看出,以公共艺术为出发点进行户外广告的规划研究,可以改善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中的乱象,使得户外广告与城市建筑、城市街道、城市空间尺度协调发展。注重整体效果,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利用户外广告展现不一样的城市美。
长江[7](2017)在《直面北京大城市病》文中研究表明北京,中国的首都,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现如今,咱这个大都市你说让人爱不爱?爱!让人烦不烦?烦!早就烦透了——每天一大早,上班族,开车的吧路上堵,不想迟到就得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不开吧,坐公交,寒冬酷暑,站的难受、等的心焦;坐地铁吧,倒是遮风避雨,准时准点,可是男女老少不分年龄、不分高矮、不分胖瘦,身挨身、脸对脸地就那么挤在车
秦竩[8](2015)在《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视为源流,可见当代艺术作为艺术的发展方向与社会本身不无关系。消除了战争的恐慌和冷战的威胁,艺术和政治、经济一样追求平等和多元化,传统的精致艺术被传承然后被反叛,当代艺术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呢?反叛的实质是什么呢?这一转变是否真的影响巨大呢?诸如此类,不仅构成艺术本体论的某些危机性设问,而且也在更深层背景为艺术人类学的学理价值提供了挑战性的知识机遇。1980年代的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当代艺术像其它一切新鲜事物一样鱼贯而入,最先占领的是各大美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当代艺术热潮。1990之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心基本确定为北京,从圆明园到798,从草场地到宋庄,当代艺术撤离西半城之后在东半城蔓延.宋庄,因为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偶然的情况下成为当代艺术家的落脚之地,却意外地蜚声海内外变成了当代艺术名镇“中国宋庄”。当代艺术同传统艺术一样,必定在自身场域内建构起自己的系统以续运转,又需要与其它场域发生关系获得生存,当代艺术就这样在中国由民营美术馆、画廊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等非官方企业、机构推而广之,走向世界也走进大众。当代艺术有自己的场域,场域内已然形成体系,无论是供求关系还是传承关系都已经建立。从藏家到画廊、美术馆的一系列关系使得场域结构稳固、密切。如布迪厄解析知识场域一样,当代艺术的场域也有形成过程和场域边际以及权力、位置关系,过程是可以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追溯的,但权力的转换使得边际似乎处在无限扩大之中,让人无法区分什么才是当代艺术和哪里才是当代艺术场域。宋庄恰好是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对照实体,从宋庄的发展史可以窥见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建构过程,从宋庄的艺术场域体系运行可以解析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体系运转。众多的艺术机构和当代艺术家入住宋庄,使这个实体场域完整,他们的生活、工作使得宋庄知名,这其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莫过于交往。交往是以一种人类学叙事方式种的“在场化”或“艺术身份互动建构”。当代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交往,不像一般意义上的交往存在语言和肢体的信息表达和意义传递,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接受方的完整理解和态度回馈,如何去判断这种沟通是否有效?当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既不可以用传统的审美标准评判又不可以用常规的工艺技巧来衡量;艺术批评家用“反叛”、“先锋”、“后现代”来诠释艺术作品时,艺术家自身和观众不一定能够同意这些概念模糊的词语;当代艺术作品一次又一次飙升到高价位的时候,并没有澄清艺术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或者进一步研究交换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换算方式;其它场域与当代艺术交往之时,在非完全意义交换的情境下揣测当代艺术而得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结果……当代艺术究竟如何实现交往的?如交换关系的互逆一般,当代艺术意义传递的路径与价值实现的路径正好相反,即可以理解为与经济学原理不一定相关,是否可以进一步辅助说明哈贝马斯交往建构社会的理论发展呢?当代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冷知识”,与艺术市场热潮的推捧无关,当代艺术要表达什么和如何理解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知识体系是怎样的,这些都只存在问题而没有答案。也有不少的学者、批评家都认为从杜尚开始的艺术概念是“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个问题”,如同理解疯人院和男权统治一样,貌似是一个必然,已经不需要提问和解答。福柯研究了知识与权力,对这些所谓的“必然”进行了解析,冷知识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是谁赋予了知识“必然”的属性?当代艺术既然从历史源头上是为了大众所生,为什么就不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用宋庄的案例也许不能够完全回答这些,但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必然”是如何形成的,并能够将这种“必然”与当代艺术场域及其交往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从内到外的全景式观察。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这种观察都处在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形而上学的叠合语境知识位置。宋庄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可考察实体,通过建构人与人、人与机构、人与艺术品的交往形成的内部场域体系;以及机构与机构、场域与场域的交往实现外部关系网,验证了艺术场域效应与对当代艺术的社会发展脉络。予以个案实证,在对交往形式和内容的考察中,以一种艺术人类学的知识姿态来认识和把握当代艺术的不易理解问题和是否为商业而变性的问题,以及其他与此相关联的一系列衍生问题。
杨至理[9](2015)在《“设计之都”首尔城市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对北京创意产业的启示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推进、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在世界范围了开启了城市转型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创新城市和创意设计在某种程度上都包含着城市转型的思想。可以判断,城市创意产业是当前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个理论前沿课题,也是政府以及相关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实际调研与考察,总结了我国当前城市发展转型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设计之都首尔的创意产业和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结合首尔创意产业实例分析,对北京的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针对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基础理论进行了相关的论述。理论涉及面较广,包括了城市的空间、更新、创意产业集群以及创意城市几个方面。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的发展互动研究。研究城市更新最需要的,便是有品质的更新空间。有生命的城市来自良好的运作,而富有创意设计的城市,才会让人们体会到这个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创意产业在城市中可以作为空间的催化元素,从实体空间、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来推动着整个城市的空间更新。首尔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更新的实例研究----城市画廊工程研究。通过以清溪川项目改造工程为背景,首尔开始打造以设计之都为理念的新城规划,并将创意设计运用大实际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当中。最后,通过北京的四个创意产业区实例研究,分析首尔的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对北京的启示与借鉴。“设计首尔”将设计上升到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高度,旨在通过设计使首尔摆脱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从关注经济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让市民切身体会到城市的宜居性、便利性和高品质生活。通过设计之都的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人际交流环境。首尔市全面地贯彻“设计首尔”这一理念的具体举措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以政府为主要层面的管理层改造;第二,是面向城市及市民的人文改造:第三,是更为专业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及项目改造。北京市创意产业空间的政策措施的效力,并没有达到最初预想的完美的效果,甚至反而会阻碍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对首尔的研究,结合本文对于创意产业、空间的演化,以及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判断,对北京的创意产业区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孙鹏[10](2014)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融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北京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为此,市政府提出建设“城市副中心”的设想,意在将核心区功能向外转移。通州区承接了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历史重任,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创新融资模式,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问调查法等方法,研究城市建设融资领域的种种问题。首先结合通州实际,对未来三年的融资规模进行测算,随后对通州区近年来采取的土地储备、平台公司、银信合作等融资模式进行分析,并选取了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建设融资模式进行研究,从中查找问题、借鉴经验。最后,将政府融资划分为三个阶段,创造性的提出城市建设经营权融资概念,以新型“政府指导的市场化投融资平台”为手段,来替代传统意义上的“政府主导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这一模式,采取股权、债权以外的第三种模式——城市建设经营权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既解决了区财政投入不足、抵押物短缺等制约问题,又形成了可复制的融资模式,将政府的注意力从一级市场转移到二级市场,降低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激发市场对二级市场的投资热情,为副中心融资工作的提出了种可行的模式。
二、投资通州进入北京的东大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资通州进入北京的东大门(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性与不足 |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
一、调解商业纠纷 |
二、陈述诉求意见 |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
五、参与爱国运动 |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
小结 |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未来之城(论文提纲范文)
决策“千年大计” |
初建城市副中心 |
规划未来之城 |
一张蓝图干到底 |
(4)记忆重构—北京市通州区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专业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记忆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记忆的研究 |
1.2.3 国外民俗文化景观相关研究 |
1.2.4 国内民俗文化景观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内容、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研究 |
2.1 记忆概念 |
2.1.1 记忆的涵义 |
2.1.2 记忆的特征 |
2.2 记忆重构理论研究 |
2.3 文化景观影响人记忆重构的要素 |
2.3.1 视觉 |
2.3.2 触觉 |
2.3.3 听觉 |
2.3.4 味觉和嗅觉 |
2.3.5 感官糅合 |
2.4 民俗文化概念 |
2.5 民俗文化景观概念 |
2.6 民俗文化景观与记忆重构相关性辨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通州区乡村文化民俗文化景观概况 |
3.1 北京市通州区概况 |
3.1.1 “一京二卫三通州”的区位优势 |
3.1.2 “首都行政副中心”政策优势 |
3.1.3 “漕运通济”的悠久历史底蕴 |
3.1.4 “三河三路,运河蜿蜒”的自然优势 |
3.2 通州区乡村文化景观概况 |
3.2.1 贯穿古今的运河漕运文化底蕴 |
3.2.2 广泛深厚的文学艺术基础 |
3.2.3 传统淳朴的农事文化根基 |
3.2.4 现代融入的创意艺术文化 |
3.3 通州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
3.3.1 城乡一体导致民俗文化融合 |
3.3.2 以运河文化为根基的地域性 |
3.3.3 传统与现代民俗相包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州区乡村记忆体系研究 |
4.1 通州区乡村记忆构成要素概述 |
4.1.1 通州区民俗文化记忆要素分类 |
4.1.2 民俗文化记忆体系概述 |
4.1.3 乡村民俗记忆体系内在联系 |
4.2 通州区乡村民俗文化景观记忆主体 |
4.2.1 人群构成 |
4.2.2 年龄构成 |
4.2.3 群体诉求 |
4.2.4 情感诉求 |
4.3 通州区乡村民俗文化景观记忆载体 |
4.3.1 物质民俗载体 |
4.3.2 社会民俗载体 |
4.3.3 口承语言民俗载体 |
4.3.4 精神民俗载体 |
4.4 时间要素 |
4.4.1 时间标尺 |
4.4.2 时间轴 |
4.5 通州区文化景观建设中对记忆重构的不利因素 |
4.5.1 人口结构变动,记忆主体趋向老龄化 |
4.5.2 城市扩张建设导致文化断裂、记忆残缺 |
4.5.3 记忆媒介传播偏差导致记忆的扭曲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记忆重构策略研究 |
5.1 记忆重构路径 |
5.1.1 社会层面——政府主导进行政策支持 |
5.1.2 设计机构、开发机构与乡村基层等团体的有力作为 |
5.1.3 村民自治作为各机构个人共建共享 |
5.2 记忆重构的民俗文化景观塑造方法 |
5.2.1 符合主体需求进行人性化构建 |
5.2.2 运河记忆赋予载体合理呈现 |
5.2.3 构建空间叙事阐释文脉 |
5.2.4 遵循记忆规律活态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1.1 丰富的民俗资源赋予通州区文化景观建设内涵 |
6.1.2 不同类型民俗文化景观构建对于记忆构成各具特色 |
6.1.3 民俗文化景观的营造利于挽救失忆危机 |
6.1.4 民俗文化景观对于记忆构建是动态持续过程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北京市通州区乡村记忆调查问卷 |
附录2 通州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景观记忆载体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视角下的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2 公共艺术与户外广告 |
2.1 公共艺术的缘起与发展 |
2.1.1 国外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2.1.2 中国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2.2 公共艺术的类型和特征及功能 |
2.2.1 公共艺术的类型 |
2.2.2 公共艺术的特性 |
2.2.3 公共艺术的功能 |
2.3 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
2.3.1 以人为本原则 |
2.3.2 品味超凡原则 |
2.3.3 整体效应原则 |
2.3.4 大众参与原则 |
2.3.5 情景交融原则 |
2.3.6 继承与创新原则 |
2.3.7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 户外广告的概念 |
2.4.1 户外广告的种类 |
2.4.2 户外广告的特性 |
2.5 公共艺术与户外广告的关系 |
2.5.1 城市空间公共艺术与户外广告的内在关系 |
2.5.2 公共艺术是户外广告规划设计的基石 |
3 户外广告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 |
3.1 我国户外广告现状 |
3.2 户外广告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3.2.1 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中的特征 |
3.2.2 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运用 |
3.3 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整体观念,环境意识不强 |
3.3.2 缺乏地域特色,创新意识不强 |
3.3.3 管理关系不顺 |
4 公共艺术视角下的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
4.1 公共艺术视角下户外广告规划的意义 |
4.2 优化公共艺术视角下的户外广告规划设计原则 |
4.2.1 注重整体效果 |
4.2.2 突出地域性 |
4.2.3 规模转变 |
4.2.4 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协调 |
4.3 改善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空间环境之间存在的问题 |
4.3.1 户外广告与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
4.3.2 户外广告与城市街道协调统一 |
4.3.3 户外广告与城市空间尺度协调统一 |
4.3.4 户外广告与城市色彩协调统一 |
4.3.5 户外广告与城市文化协调统一 |
4.4 开拓城市户外广告视觉传达创新 |
4.4.1 统一整体风格与个体审美 |
4.4.2 发挥群体精神的价值美 |
4.4.3 创造赏心悦目的城市形象 |
4.4.4 户外广告应注重工艺对视觉传达的影响 |
4.4.5 城市户外广告的视觉表达创新 |
5 北京市通州区的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
5.1 通州区概况 |
5.1.1 通州区的历史沿革 |
5.1.2 通州区的定位发展过程 |
5.2 通州区的户外广告现状 |
5.2.1 通州区户外广告问题 |
5.2.2 通州区的总体规划对户外广告规划的影响 |
5.2.3 通州区的户外广告规划现状分析 |
5.2.4 通州区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置控制性详细规划 |
5.2.5 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置 |
5.3 通州区新华大街的户外广告规划现阶段分析 |
5.3.1 户外广告用地规划的范围 |
5.3.2 户外广告现状 |
5.3.3 户外广告承载空间分析 |
5.3.4 户外广告功能契合度分析 |
5.3.5 户外广告视觉分析 |
5.4 通州区新华大街的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
5.4.1 户外广告规划总体思路 |
5.4.2 户外广告设置区规划 |
5.4.3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基本要求 |
5.4.4 户外广告类别影响因素 |
5.4.5 功能设施户外广告类别控制 |
5.4.6 户外广告位置影响因素 |
5.4.7 户外广告材质影响因素 |
5.4.8 户外广告色彩影响因素 |
5.4.9 户外广告照明影响因素 |
5.5 通州区新华大街的户外广告控制性研究 |
5.5.1 各类建筑户外广告控制原则 |
5.5.2 户外广告的控制性规范 |
5.6 通州区新华大街设置区空间结构 |
5.7 未来通州区的户外广告规划运行思路 |
6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主要研究成果 |
(8)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键词的界定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外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适用理论简析 |
二、田野调查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生发 |
第一节 从艺术乌托邦到艺术区 |
一、中国当代艺术初期状态 |
二、宋庄艺术乌托邦的转型 |
第二节 当代艺术的风格与习性 |
一、习性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
二、宋庄积聚的“艺术氛围”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场域建模 |
一、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生成 |
二、当代艺术场域结构特征 |
第四节 群体习性与艺术区发展 |
一、当代艺术家群体习性 |
二、艺术区的产业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交往行为 |
第一节 艺术从业者交往行为 |
一、个体交往的行为现象 |
二、个体交往的行为模式 |
第二节 个体与机构的交往 |
一、与展示机构的交往 |
二、与监管机构的交往 |
第三节 艺术机构之间的相互交往 |
一、美术馆和艺术经营机构 |
二、美术馆与监管部门交往 |
第四节 当代艺术交往的社会作用 |
一、交往障碍和从属地位关系 |
二、交往形式和目的的多样化 |
第四章 中国当代艺术知识与权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知识储备 |
一、从西方借来的艺术风格 |
二、没有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
第二节 制度、交往和知识累积 |
一、当代艺术市场的制度 |
二、艺术交往与知识积累 |
第三节 残缺的当代艺术知识体系 |
一、艺术从业者的知识情况 |
二、中国当代艺术知识体系 |
第四节 艺术权力与知识发展方向 |
一、当代艺术知识权力的对抗 |
二、当代艺术知识的未来走向 |
第五章 结语:宋庄启示录 |
第一节 艺术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
一、艺术区建构的两种形式 |
二、艺术区发展模式的对比 |
第二节 艺术交往的方式与策略 |
一、艺术交往方式的分析 |
二、艺术交往的策略分析 |
第三节 艺术知识的生产和发展 |
一、图像的意义和艺术的权力 |
二、当代艺术知识权力新特点 |
第四节 艺术区与当代艺术的终结 |
一、艺术区社会生命时期 |
二、探索当代艺术的终结 |
后记 |
附录二:前往宋庄的公共交通路线 |
附录三:艺术家调查问卷 |
附录四: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访谈提纲 |
附录五:全国艺术区概况汇总 |
附录六:主要的艺术网站地址 |
附录七:艺术国际的采访视频链接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设计之都”首尔城市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对北京创意产业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3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基础理论研究 |
3.1 创意产业基本概述 |
3.1.1 创意和创新 |
3.1.2 创意产业 |
3.1.3 创意产业区 |
3.2 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
3.2.1 城市空间基础理论 |
3.2.2 城市空间理论的研究脉络 |
3.2.3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趋势 |
3.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
3.3.1 产业分布与区位选择 |
3.3.2 创意产业集群 |
3.3.3 创意空间生产 |
3.4 创意城市空间相关理论 |
3.4.1 创意阶层的区位选择 |
3.4.2 创意城市研究综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的更新促进研究 |
4.1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 |
4.1.1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2 创意产业促进城市文化的空间因子 |
4.2 创意产业与城市的空间演化 |
4.2.1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 |
4.2.2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2.3 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融合 |
4.3 创意产业与城市社会发展 |
4.3.1 创意产业与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 |
4.3.2 创意产业与城市社区融合 |
4.4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 |
4.4.1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 |
4.4.2 创意产业在城市的空间特征 |
4.4.3 创意产业在城市中的空间适应性 |
4.4.4 创意产业在城市的空间策略及发展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首尔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的实例研究…-城市画廊工程 |
5.1 背景研究 |
5.1.1 清溪川复原工程 |
5.1.2 清溪川及其周边地区历史革沿 |
5.2 清溪川复原后的新市区规划研究 |
5.2.1 规划背景 |
5.2.2 建筑高度 |
5.2.3 规划结构 |
5.3 城市画廊工程---历史走廊 |
5.3.1 设计理念 |
5.3.2 空间结构 |
5.3.3 光华门广场 |
5.3.4 新市政厅 |
5.4 城市画廊工程---数字媒体走廊 |
5.4.1 产业转变 |
5.4.2 产业融合 |
5.4.3 明洞区街区改造 |
5.5 城市画廊工程---绿色走廊 |
5.5.1 空间营造 |
5.5.2 设计绿轴空间结构 |
5.6 城市画廊工程---创作廊道 |
5.6.1 建设背景 |
5.6.2 建设目标 |
5.6.3 东大门设计广场 |
5.7 本章小结 |
6 首尔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北京的启示与借鉴 |
6.1 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方面 |
6.1.1 广泛的市民参与 |
6.1.2 规划成果展示 |
6.2 城市创意产业的理念设计方面 |
6.2.1 设计首尔 |
6.2.2 绿色首尔 |
6.2 城市滨水空间营造方面 |
6.2.1 滨水区的景观环境更新改造与城市产业升级相结合 |
6.2.2 滨水区的景观环境更新改造与城市整体生态景观提升相结合 |
6.2.3 滨水区的景观环境更新改造与市民公共空间、生活品质旅游发展相结合 |
6.3 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与改造方面 |
6.3.1 创意产业再生----北京南锣鼓巷 |
6.3.2 南锣鼓巷的创意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深入研究 |
6.3.3 首尔历史街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南锣鼓巷的启示 |
6.4 城市的产业创新发展方而 |
6.4.1 中关村----高校周边的产业创新 |
6.4.2 中关村创意产业发展沿革 |
6.4.3 首尔数字媒体城的产业创新对中关村的启示 |
6.5 城市废弃产业创意更新方面 |
6.5.1 远郊文化聚集区----宋庄 |
6.5.2 宋庄创意产业发展革沿 |
6.5.3 城市边缘废弃工厂:798艺术区 |
6.5.4 首尔废弃产业创意更新对798的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索引 |
图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及融资需求分析 |
1.1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演变 |
1.1.1 城市副中心的概念和类型 |
1.1.2 通州区发展定位演变 |
1.1.3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 |
1.2 北京城市副中心融资需求分析 |
1.2.1 “一核五区”重点项目概况 |
1.2.2 “一核五区”重点项目融资需求 |
1.2.3 区域融资最高额度 |
2 北京城市副中心现行融资方式研究 |
2.1 土地储备融资方式 |
2.1.1 土地储备中心方式——案例:农发行新农村建设贷款 |
2.1.2 授权企业开发方式——案例:国开行政策性银团贷款 |
2.2 平台公司融资方式 |
2.3 银信合作融资方式 |
2.3.1 中信银行财产信托计划 |
2.3.2 浦发银行股加债信托计划 |
2.3.3 建设银行信托股权基金 |
3 北京城市副中心融资工作问题分析 |
3.1 北京城市副中心融资工作出现的问题 |
3.1.1 土地储备融资方式问题 |
3.1.2 融资平台方式问题 |
3.1.3 银信合作融资方式问题 |
3.2 北京城市副中心融资问题成因分析 |
3.2.1 财税体制问题 |
3.2.2 监管政策问题 |
3.2.3 金融资源问题 |
3.2.4 管理体制问题 |
4 城市建设融资国内外经验借鉴 |
4.1 海外城市建设融资经验借鉴 |
4.1.1 美国的城市建设融资——市政债券 |
4.1.2 英国的城市建设融资——PFI |
4.1.3 日本城市轨道建设融资——私铁企业运营 |
4.2 国内直辖市城市建设融资经验借鉴 |
4.2.1 上海浦东建设融资经验 |
4.2.2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融资经验 |
4.2.3 重庆两江新区建设融资经验 |
4.3 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融资工作的借鉴意义 |
5 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融资模式建议 |
5.1 构建高效投融资衔接体系 |
5.1.1 明确政府职责 |
5.1.2 划清政府与市场界限 |
5.1.3 组建市场化机构 |
5.2 设立通州建设基金 |
5.2.1 基金设立原则 |
5.2.2 基金设立目标 |
5.2.3 基金运作模式 |
5.3 通州建设基金的理论政策分析 |
5.3.1 通州建设基金模式融资与传统融资模式比较 |
5.3.2 通州建设基金模式的理论创新 |
5.3.3 通州建设基金模式政策可行性分析 |
5.4 创新融资保障措施 |
5.4.1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
5.4.2 优化区域投融资环境 |
5.4.3 开发金融资源作用 |
6 结论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本文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投资通州进入北京的东大门(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未来之城[J]. 王璐. 投资北京, 2019(02)
- [4]记忆重构—北京市通州区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研究[D]. 黄磊. 天津大学, 2018(06)
- [5]燕郊地产沉浮记[J]. 宋慧芳. 中国经济信息, 2018(17)
- [6]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视角下的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D]. 王娜. 西南科技大学, 2018(12)
- [7]直面北京大城市病[J]. 长江.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7(07)
- [8]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D]. 秦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9]“设计之都”首尔城市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对北京创意产业的启示研究[D]. 杨至理.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10]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