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学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施思,孙红,许小玲[1](2021)在《灵龟八法雷火灸在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及排便习惯改变,以腹泻型最为常见[1]。IBS的全球发病率约为11.2%[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患病率为0.82%~5.67%[3]。另根据发达国家统计,IBS患者占消化科门诊量的16%~25%[4]。作为一种慢性功能性疾病,它的病程长,伴随腹痛不适、排便形态改变等,有研究指出,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通常比IBS症状本身更为严重[5]。目前西医大多采用对症治疗为主,但易复发,且会产生依赖性。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分为内治法及外治法,外治法包括针刺、
李倩[2](2020)在《基于第三方复证和目标值法建立中医个体化诊疗循证模式的研究(以IBS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按照循证医学要求,建立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规范;以某名中医治疗IBS的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为评价对象,开展单组试验目标值法的临床研究(定量研究);开展中医个体化诊疗实践者、应用者角度的第三方复证研究(定性研究);探索建立目标值法(定量研究)与第三方复证(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模式,期望能够对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的循证证据化等有所推动。方法1.建立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的循证规范借鉴国际上TREND、CONSORT、STROBE等报告规范,结合中医个体化诊疗的内在特点和要求,应用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综合的定性研究方法建立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规范》。2.开展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单组试验目标值法的临床研究以某名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个体化诊疗经验为研究对象,以明显缓解(AR)为主要效应指标,以既往同类研究的meta分析的结果作为确定目标值的依据,通过严格质量控制的、无同期对照的单组临床试验考察效应指标结果是否在指定的目标值范围内,以此来推断某名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的效果。单组试验目标值法的统计学结果表达采用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目标值法样本量估算要求确定本研究所需样本量为65例。3.开展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第三方复证研究界定第三方实践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等定性研究方法获得第三方实践者对应用某名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诊治疾病过程的看法和感受,主要围绕诊治过程的本身属性(即操作性、可行性、完整性、科学性)以及疗效的重复性(即第三方实践者对该名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的效果评价)开展调查。4.探索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混合方法研究模式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模式,使研究结论得到互补、互证,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果1.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规范研究围绕个体化诊疗的具体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第一轮专家咨询初步搭建了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规范框架,并通过第二轮全国范围内专家调查,完备报告条目。最终建立了包括说明所针对的患者的个性特征、说明医生辨识病/证/症的个性特征、说明医生治疗方法的个性特征、说明预期的治疗效果、治疗优势分析等条目及条目释义和填写说明,形成《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规范》(草案)。2.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单组试验目标值法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共入组65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脱落,因此共60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1)常规统计检验结果:经分析发现,某名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个体化诊疗经验主要效应指标明显缓解(AR)有效率可达78.33%;次要指标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估量表(IBS-SSS)应答率为68.33%,IBS-SSS总分治疗后相比基线有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指标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总分及各维度平均得分较基线均有升高,除饮食逃避FA(P=0.17)和关系拓展RL(P=0.10)两个维度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指标腹痛严重度、腹部不适严重度、腹胀严重度、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感和粘液便等各项指标均随着时间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次要指标医院焦虑(HAD-A)和抑郁(HAD-D)两个亚量表基线和治疗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2)目标值法统计推断结果:60例完整随访患者明显缓解率为78.33%。根据目标值法假设检验Pexact和可信区间下限和上限计算公式,获得统计学结果如下:95%置信区间(67.78%,86.68%),与目标值45%相比明显优于目标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与靶值64%相比明显优于靶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安全性结果:此个体化诊疗经验处方用药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报道。3.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第三方复证研究以参与目标值法研究的实践者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的本身属性及疗效的可重复性建立第三方角度的复证研究。结果显示,3位第三方实践者对某名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从组方立意、到临床实践、再到效果满意度较好,均认为该诊疗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操作性、可行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效果达到预期。其中,1为实践者认为该诊疗经验从健脾益肾祛风论治IBS立意较新颖;1位实践者认为,应加强该个体化诊疗经验对顽固性IBS患者的效果观察;1位实践者认为,对于伴有较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患者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模式更为关键。4.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混合方法研究模式建立目标值法(定量研究)与第三方复证(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模式,两组研究资料经过“展示→结合→推断”,得出结论:某名中医治疗IBS的个体化诊疗经验效果确切,操作性、可行性等较强,对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应加强改变其认知模式的治疗,如健康宣教。结论1.本研究按照循证医学要求,建立了《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规范》,有助于提高中医个体化诊疗的客观化程度和可重复性。2.本研究通过严格质量控制的单组试验目标值法的临床研究,获得某名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个体化诊疗经验优于安慰剂的结论,并从第三方角度将中医个体化诊疗经验应用于临床实践,应用者均认为该诊疗经验效果较好,达到预期。最终,本研究通过目标值法(定量研究)与第三方复证(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使研究结果互补、互证,从而获得较为完整、可靠的研究结论,以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
周悦[3](2020)在《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隔药灸脐法对IBS-D患者miRNA的调控作用,阐释该疗法在miRNA层次上的部分靶位点群,为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提供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证据,从RNA层次揭示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部分现代科学内涵。方法:1.以纳入的20例IBS-D患者为隔药灸脐组,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2.给予纳入的IBS-D患者隔药灸脐法治疗,每周1次,每次2小时,4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计8次。通过IBS-SSS量表评价隔药灸脐组疗效,检测隔药灸脐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外周血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3.利用miRWalk3.0数据库和miRDB6.0数据库对表达差异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取两个数据库的交集,之后对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得到生物功能聚类注释信息。4.利用RT-PCR法检测表达差异的miRNAs在20例IBS-D患者、1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量,以验证芯片筛选结果,探究隔药灸脐法对IBS-D患者miRNA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1.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D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有5个miRNAs表达差异显着,其中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hsa-miR-1246表达下调,miRNABright Corner30表达上调;与治疗前相比,IBS-D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有5个miRNAs表达差异显着,分别为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hsa-miR-16-5p、hsa-miR-630,且均为表达上调。2.患者通过隔药灸脐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IBS-SSS评分由治疗前236.85±49.24分降为95.90±37.05分,前后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为90.00%。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隔药灸脐组治疗前/正常对照组的靶基因为387个,隔药灸脐组治疗后/治疗前的靶基因为487个,之后对预测出的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发现这些靶基因功能主要与细胞粘附、神经系统发育、RNA转录后基因沉默、miRNA介导的翻译抑制、钙离子结合、GTP酶的固定、电压门控钠通道活性、催乳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信号通路等相关。4.RT-PCR结果显示隔药灸脐法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可上调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的表达(P<0.05)。结论:1.IBS-D患者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miRNA表达差异显着,为miRNA可能作为IBS-D诊断和治疗靶点提供了数据支持。2.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疗效显着。3.隔药灸脐法可能通过上调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的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为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提供了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证据。
张伟婷[4](2020)在《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2.观察组予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选穴包括:太冲(双)、合谷(双)、额旁2线(双)、额中线、百会、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三阴交(双),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选穴包括:中脘、太冲(双)、天枢(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三阴交(双)。两组每周治疗5次(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每次约30min,连续治疗4周,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泻应答率,IBS-SSS量表,中医证候积分等的主要疗效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共59例完成了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观察组脱落0例,对照组脱落1例,总脱落率为1.67%。2.腹痛腹泻应答率: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83.33%的患者获得腹泻应答、86.67%的患者满足腹痛强度应答,均高于对照组(P<0.05)。3.总体疗效:应用IBS-S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总体症状改善程度,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IBS-SSS单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腹痛程度、腹痛天数、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困扰程度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75.86%(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急躁易怒、两胁胀满、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腹胀、肠鸣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腹痛、腹泻、急躁易怒主要中医证候、两胁胀满证候方面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肠鸣、嗳气方面,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调神疏肝健脾法与常规针刺处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均有治疗效果,但运用调神疏肝健脾法在改善总体疗效及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
赖微兴[5](2020)在《柴苓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运用柴苓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从血浆P物质(SP)水平探讨柴苓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从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漳州市中医院诊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IB 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中药“柴苓痛泻要方”治疗4周,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西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匹维溴铵片”治疗4周。主要终点指标:通过腹痛数字等级量表及布里斯托粪便性状量表对两组治疗2、4周后腹痛腹泻应答率进行评估;次要终点指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表、生存质量评价表以及治疗前后血浆SP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柴苓痛泻要方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有58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总脱落率为3.33%。2.腹痛腹泻应答率: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24名患者(82.76%)获得腹泻应答、25名患者(86.21%)满足腹痛强度应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满足任一主要终点指标的比例高于治疗2周时(P<0.05)。3.中医证候:(1)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照组(P<0.05)。(2)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治疗4周后两组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腹泻、急躁易怒、腹胀、纳呆、两胁胀满、身倦乏力这6项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腹痛、排便性状这2项积分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4.总体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疗效上,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IBS生存质量量表(IBS-QOL)评分:(1)IBS-QOL总积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B S-QOL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IBSQOL单项积分:治疗4周后两组IBS-QOL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在焦虑不安、饮食逃避这2项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健康忧虑、人际关系、行为障碍、社会功能、躯体意念及性行为这6个方面积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6.P物质水平: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且在治疗前后基础生命征、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OB、肝功能、肾功能、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等检查均未见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结论:柴苓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确切,该方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异常升高的血浆P物质水平相关。
陈美心[6](2020)在《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检索阅读相关文献及参考其他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该治疗方案。选择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予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收集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BS-QOL)、中医证候积分及血VIP含量,采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68例,62例完成临床试验,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4例。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IBS-SSS评分、IBS-Q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VIP含量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在改善泄泻、烦躁易怒、两胁胀满、食少纳差及精神倦怠情况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改善腹痛情况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困扰程度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排便满意度及总积分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改善腹痛程度、腹痛频率及腹胀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治疗在改善患者困扰程度及提高排便满意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两组患者IBS-QOL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心情恶劣、行为障碍、性行为及健康担忧四个维度的改善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食逃避、社会功能、自体意象及关系拓展四个维度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治疗在改善患者心情恶劣、行为障碍、性行为及健康担忧四个维度上效果优于对照组;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VIP检测结果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均能降低血VIP含量,且观察组降低血VIP含量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疗法及口服匹维溴铵片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疗法在改善患者情绪,降低生活困扰程度,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的效果更为显着,是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一凡[7](2020)在《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IBS-D模型大鼠VPL、ACC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从脑-肠轴的两端入手,观察电针“印堂”和“大肠俞”穴对IBS-D模型大鼠肠道症状与情绪的影响,结合其对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对VPL、ACC神经元放电影响,探讨不同主治的穴位对IBS的效应差异及作用机制,促进对穴位效应特异性机制的认知。方法随机将64只新生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印堂组和大肠俞组,联合方法造模,大鼠9周龄时予对应穴位电针干预,隔日1次,共5次。使用Bristol大便分类法观察IBS模型大鼠干预前后的便型评估腹泻程度;腹部回撤反射(AWR)评估大鼠肠道敏感性及动力;旷场实验(OFT)评估大鼠情绪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DMV以及结肠中D2受体(D2R)表达,使用多通道在体同步记录技术记录VPL与ACC的神经元放电,观察分析其放电特点。结果1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便型的影响电针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个造模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升高,质地偏软,Bristol评分显着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电针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印堂组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印堂组和大肠俞组评分下降(P<0.05,P<0.01)。大肠俞组评分较电针前降低(P<0.05)。2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AWR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潜伏期与首波压力值降低,收缩波个数与峰峰值上升均明显(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肠俞组的潜伏期与首波压力值明显升高、收缩波个数与峰峰值明显降低(P<0.01)。与印堂组相比,大肠俞组的潜伏期明显上升(P<0.01),收缩波个数与峰峰值降低(P<0.05)。3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OFT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5分钟内水平及垂直移动的距离均更短(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印堂组水平与垂直移动距离均更长(P<0.05)。大肠俞组水平及垂直移动距离与空白、模型两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4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D2R表达的影响。1)在DMV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DMV中D2R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电针组组DMV中D2R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1)。2)在结肠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印堂组D2R 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印堂组与大肠俞组结肠肌层D2R 阳性表达升高(P<0.05,P<0.01)。5电针“印堂”和“大肠俞”穴对VPL、ACC神经元放电的影响1)电针“印堂”和“大肠俞”穴对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PL内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肠俞组VPL内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PL内Ⅱ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印堂组VPL内Ⅱ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P<0.05)。2)电针“印堂”和“大肠俞”穴对ACC神经元放电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与大肠俞组ACC内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印堂组ACC内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ACC内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1),印堂组、大肠俞组ACC内Ⅱ类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P<0.05)。结论1 电针“印堂”和“大肠俞”穴均可改善IBS大鼠肠道敏感性与动力,缓解IBS症状,“大肠俞”穴更长于改善IBS大鼠肠动力与敏感性从而减轻腹部症状,“印堂穴”更擅长改善IBS大鼠伴随的抑郁状态:两穴对IBS-D模型大鼠身心症状的效果存在差异,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2 IBS-D模型大鼠结肠肌层与DMV中D2R阳性表达升高,电针“印堂”和“大肠俞”穴均可改善结肠肌层与DMV中D2R的阳性表达,大肠俞改善结肠肌层D2R阳性表达的效果更明显,提示两穴对IBS大鼠肠动力改善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轴两端D2受体含量有关。3 电针“印堂”和“大肠俞”穴对VPL、ACC神经元放电有不同的影响,电针“大肠俞”穴能降低VPL内Ⅰ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电针“印堂”穴能提高VPL内Ⅱ类神经元和ACC中Ⅰ类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这种效应差异体现了经穴效应特异性,也对穴位作用的中枢机制做了部分说明。
申中美[8](2020)在《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目前已发表的参苓白术散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学依据;2.通过观察分析肠道菌群-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与提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防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1.Meta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共4个数据中有关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全部文献,对经研究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选择的文献,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数据的统计、Meta分析,以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结局指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2.动物实验:将70只实验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谷氨酰胺组和培菲康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含生药1g/ml的生大黄水煎剂按20ml/kg剂量灌胃,持续时间为8天,频率为每日1次,制备IBS-D模型。密切观察并每日记录各组大鼠的腹泻情况以及活动、体重变化等情况。造模成功后,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各组分别灌胃相应受试药物,两周后进行盲肠内容物、肠道组织取材。观察实验动物的肠道组织病理学,检测大鼠盲肠内容物中肠球菌、肠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测定肠道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的mRNA和蛋白水平,测定黏蛋白2(MUC2)、肠碱性磷酸酶(IAP)、核因子κB(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水平,最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Meta分析:4个数据库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72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均为国内期刊论文且均在中国境内进行。纳入病例共计1147例,治疗组为582例,对照组为565例,有3项试验共脱落14例患者,对最终纳入的1133例病例(包括治疗组574例以及对照组559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及数据分析。依据试验措施的不同,将纳入的14项试验分为两组,分析结果证实参苓白术散组以及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单独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ta分析结果说明参苓白术散能够显着提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总有效率,且未出现与中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2.动物实验:①在肠道菌群方面,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盲肠内容物中肠球菌、肠杆菌的数量明显上升(P<0.01),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有所下降,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培菲康和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大鼠盲肠内容物中肠球菌、肠杆菌的数量明显下降(P<0.05),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有部分改善作用,但未达统计学显着差异。②在肠道组织病理学方面,正常组大鼠肠腔绒毛长度均匀,排列紧密,杯状细胞数量正常。模型组大鼠可见绒毛缩短,杯状细胞减少。谷氨酰胺、培菲康和参苓白术散各剂量组对于模型大鼠肠道组织绒毛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③在肠道组织紧密连接蛋白分子(ZO-1、Occludin和Claudin)的mRNA和蛋白水平方面,谷氨酰胺颗粒、培菲康胶囊和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可明显上调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量,对于Claudin的mRNA表达量也有上调趋势。参苓白术散中、低剂量组对于ZO-1、Occludin和Claudin的mRNA表达量变化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谷氨酰胺颗粒、培菲康胶囊和参苓白术散高、中剂量组可明显上调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量,对于Claudin的蛋白表达量也有上调趋势。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对于ZO-1、Occludin和Claudin的蛋白表达量变化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④在结肠屏障调节相关分子(MUC2、IAP)的mRNA表达水平方面,培菲康和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对于模型组大鼠MUC2的mRNA表达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谷氨酰胺组MUC2的mRNA表达也有显着上调。各受试药物组对于IAP的mRNA表达均未见显着影响。⑤在肠道炎症信号分子(NF-κB、p38MAPK)的表达水平方面,各受试药物组对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和p38MAPK的mRNA表达均未见显着影响。结论:1.Meta分析显示参苓白术散单用或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切实有效,未发生明确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参苓白术散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培菲康、谷氨酰胺可以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组织病理学,调控其紧密连接蛋白分子、结肠屏障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且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这提示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合前期研究基础来看,肠道菌群-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挥效果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廖逸姗[9](2020)在《隔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隔药饼灸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通过与匹维溴铵药物组相对照,采用中医症状量化分级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肠易激综合征生活量表(IBS-QQL),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疗效优势。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隔药饼灸组及药物组各35例。观察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程度,包括腹痛、腹泻、腹胀等单项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肠易激生活量表(IBS-QQL)积分变化。结果:1.隔药饼灸组与药物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隔药饼灸组与药物组治疗满1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隔药饼灸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症候积分方面,隔药饼灸组在改善大便次数、大便性质、排便不尽、腹痛、腹胀明显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隔药饼灸组与药物组治疗满1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隔药饼灸组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隔药饼灸组与药物组治疗满1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隔药饼灸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隔药饼灸组与药物组在治疗3个月内,隔药饼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以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并且隔药饼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在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徐逸婷[10](2021)在《痛泻四君加减方干预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乳酸菌群失调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痛泻四君加减方治疗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临床观察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确定中医方案在治疗本病中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提供参考价值。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四君加减方结合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照组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肥胖指标、血糖指标、抑郁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和肠道菌群等,对组间疗效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病人划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为30例。分析年龄、BMI等数据能够了解到,两组数据无差异,具有可比性,统计分析两组的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结果显示无显着差异性(P>0.05)。2.中医症状改善:统计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显着改善,经统计分析具有明显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者仅仅在腹痛或腹部不适、疼痛(或不适)频次、大便性状、大便频数和嗳气这五组症状较治疗前改善较显着(P<0.05),其它指标改善不显着(P>0.05)。组间比较,相比于对照组改善明显的五组症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腹痛或腹部不适、疼痛(或不适)频次、大便频数和嗳气这四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显着;提示,治疗组的全部症状都得到有效改善,而对照组只能改善腹痛或腹部不适、疼痛(或不适)频次、大便性状、大便频数和嗳气这五组症状,治疗组在改善腹痛或腹部不适、疼痛(或不适)频次、大便频数和嗳气这四组症状远远优于对照组。3.证候总积分:统计分析患者证候积分,结果显示在治疗后,两组均有着显着改善的积分的统计结果,与治疗前差异显着(P<0.01)。进行两组之间的对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非常的显着(P<0.01)。4.血糖相关指标:治疗前两组血糖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差异并不显着(P>0.05),可比性较好。治疗后两组的FIns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OGTT 2h血糖改善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肥胖相关指标:治疗前,组间对比,BMI、腰臀比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着改善了 BMI、腰臀比(P<0.05),而对照组差异并不显着(P>0.05)。6.IBS-SS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对比,经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各项及总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在排便习惯、生活质量、总分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除外排便习惯,其余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能改善所有症状及总分,而对照组仅能降低排便习惯、生活质量、总分这三项,治疗组除外排便习惯其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7.IBS-QOL量表评分比较:IBS-QOL量表用于进一步评估生活质量,治疗前,对两组的IBS-QOL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差异并不显着,经过统计分析(P>0.05),基于此可以展开治疗研究;通过治疗前后数据统计分析可知:两组IBS-QOL总分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IBS-QOL总分升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对两组IBS-QOL量表亚组进行分析,治疗组能改善各项评分,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而对照组仅能提高行为障碍和健康担忧两项,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行为障碍和健康担忧这两项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显着,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拥有着相对更优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分析(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对照组治疗后仅行为障碍、健康担忧和总分这三项分值升高,且不及治疗组分值升高程度。8.抑郁量表: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方面,治疗组要相对更低一些,差异显着,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分析(P<0.01)。9.肠道菌群比较:治疗前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着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10.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结合痛泻四君加减方治疗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降低血糖指标、肥胖指标的同时,可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缓解中医证候,且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状况。2.对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早期介入,充分体现治未病思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二、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学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学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灵龟八法雷火灸在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诊断及纳入标准 |
1.3排除标准 |
2治疗方法 |
3治疗方法 |
3.1疗效判定标准[12] |
3.2观察指标 |
3.3结果 |
3.3.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
3.3.2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
3.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积分比较:见表3。 |
4讨论 |
(2)基于第三方复证和目标值法建立中医个体化诊疗循证模式的研究(以IB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研究现状及方法学介绍 |
一、中医辨证论治与个体化诊疗概述 |
二、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的困境、原则和必要性 |
三、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的视角及研究模式 |
四、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的研究设计方法介绍 |
第二节 目标值法的应用现状及在中医个体化诊疗研究中的方法学价值 |
一、目标值法概述 |
二、目标值法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三、目标值法在中医个体化诊疗研究中的方法学价值 |
四、展望 |
第三节 三角互证法在中医个体化诊疗研究中的方法学价值 |
一、方法内三角互证法-复证借鉴 |
二、方法间三角互证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合 |
第四节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现状及疗效评价 |
一、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治疗进展 |
三、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
四、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五、基于网络meta分析的肠易激综合征不同治疗措施的疗效比较研究 |
第二章 基于第三方复证和目标值法建立中医个体化诊疗循证模式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医个体化诊疗报告规范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
第二节 形成名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个体化诊疗经验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第三节 定量研究之单组试验目标值法的临床研究 |
一、病例来源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小结 |
第四节 定性研究之中医个体化诊疗第三方复证模式研究 |
一、第三方的界定及应具备的条件 |
二、研究过程 |
三、结果 |
四、小结 |
第五节 探索建立中医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混合方法(MMR)研究模式 |
一、通过MMR研究模式之定量研究实现疗效差异性确证 |
二、通过MMR研究模式之定性研究实现疗效实践者的复证 |
三、通过MMR研究模式使定性定量结果互补、互证 |
四、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样本量 |
2.2 操作方法 |
2.3 血样采集 |
2.4 Agilent miRNA芯片实验 |
2.5 差异miRNAs的 RT-PCR法验证 |
2.6 观察项目 |
2.7 疗效评价 |
2.8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 |
3.2 miRNAs芯片检测结果 |
3.3 差异miRNAs的 RT-PCR结果 |
讨论 |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
1.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miRNAs异常表达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试验结果分析 |
4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探讨 |
4.1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理论依据探讨 |
4.2 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RNAs的表达调控机制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隔药灸法治疗 IBS-D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IBS-D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概述 |
2.2 流行病学调查 |
2.3 发病机制 |
2.4 现代医学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1.8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分组方法 |
2.3 实验设计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疗效观察指标 |
3.2 疗效判定标准 |
4 伦理学要求 |
5 统计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
2.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3 疗效比较 |
3.1 两组腹痛腹泻应答率比较 |
3.2 IBS-SSS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 不良反应事件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调神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设计背景 |
1.2 中医对肝郁脾虚型IBS-D的病因、病机、治法的再认识 |
1.3 调神疏肝健脾法的选穴处方依据 |
1.4 对照组的选择 |
1.5 观察指标及量表选择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治疗前分析 |
2.2 治疗后 |
3 调神疏肝健脾法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症状的依据 |
3.1 调神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中医辨证论治依据 |
3.2 调神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西医机制 |
4 关于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4.1 疗程方面 |
4.2 病例来源方面 |
4.3 疗效评价 |
4.4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柴苓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样本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伦理学要求 |
2.4 治疗方案 |
2.5 研究观察指标 |
2.6 研究疗效评定标准 |
2.7. 试验质量控制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对比 |
2.1 一般资料对比 |
2.2 腹痛腹泻基线值对比 |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2.4 治疗前两组患者IBS-QOL评分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P物质水平比较对比 |
3 治疗后疗效及结果 |
3.1 两组腹痛腹泻应答率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QOL各项目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QOL总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P物质水平比较 |
3.7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 |
4 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于IBS-D的研究概述 |
2 中医对IBS-D的认识概述 |
3 柴苓痛泻要方立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4 对照药物的选择 |
5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1 治疗前分析 |
5.2 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治疗 |
2.1 古代医家治疗IBS-D |
2.2 辨证治疗IBS-D |
2.3 专方治疗IBS-D |
2.4 自拟方治疗IBS-D |
2.5 中成药治疗 |
2.6 中医外治法 |
2.7 联合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价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IBS-SS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IBS-QOL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血VIP检测结果比较 |
3 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IBS-D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治疗方法 |
2 祖国医学对IBS-D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内治法 |
2.4 中医外治法 |
3 观察组选择依据 |
3.1 立题依据 |
3.2 穴位埋线疗法选择依据 |
3.3 灸法选择依据 |
3.4 选穴依据 |
3.5 优势 |
4 对照组及理化指标选择依据 |
5 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中医证候分析 |
5.3 IBS-SSS分析 |
5.4 IBS-QOL分析 |
5.5 血VIP分析 |
5.6 安全性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IBS-D模型大鼠VPL、ACC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法概况 |
1 针灸推拿 |
2 其他外治法 |
3 中药 |
4 联合法 |
5 本实验选穴依据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IBS发病因素研究概况 |
1 肠道因素 |
2 心理因素 |
3 脑-轴失调 |
4 其他因素 |
5 本研究选择核团的依据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1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便型的影响 |
2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AWR的影响 |
3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OFT的影响 |
4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VPL、ACC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三、讨论 |
1 IBS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2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便型及行为学的效应分析 |
3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D2R表达的效应分析 |
4 电针“印堂”、“大肠俞”穴对IBS大鼠不同核团神经元放电的效应分析 |
5 小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
1.3 发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现状与进展 |
2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药治疗现状与进展 |
第二部分 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检索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研究数据提取 |
3.5 文献质量评价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文献筛查 |
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4.3 文献质量评价 |
4.4 疗效评价: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5 敏感性分析 |
4.6 发表偏倚 |
4.7 安全性分析 |
4.8 其他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动物实验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动物 |
2.3 剂量设置及依据 |
2.4 大鼠IBS-D模型的制备 |
2.5 分组及治疗 |
2.6 标本收集 |
2.7 检测指标 |
2.8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的腹泻症状及体重改变 |
3.2 肠道菌群分析(分类计数) |
3.3 对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3.4 对肠道菌群-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1.1 组方分析 |
1.2 现代药理研究 |
2 参苓白术散对IBS-D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3 参苓白术散治疗IBS-D的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
3.1 肠道菌群的变化 |
3.2 肠上皮细胞的变化 |
3.3 肠道菌群-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变化 |
4 参苓白术散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初探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2 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 |
附录3 进行不同种类动物间剂量换算时的常用数据 |
附录4 实验动物症状记录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隔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治疗原则 |
1.3 常用中药治疗 |
1.4 中医外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 |
2.3 腹泻型肠易激生活质量 |
3.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现状及进展 |
3.1 药物治疗 |
3.2 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筛选标准 |
1.4 治疗方案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判定标准及安全性评定标准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临床症状比较 |
2.3 抑郁及焦虑评分变化 |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量表相关指标 |
2.5 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 |
2.6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运用隔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意义 |
1.1 立题依据 |
2. 隔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2.1 隔药饼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意义 |
2.2 神阙穴作用分析及现代研究 |
3. 隔药饼灸的组方分析 |
3.1 立方特色 |
3.2 方药组成及分析 |
3.3 隔药饼灸处方单味药物作用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 |
4.2 临床研究 |
5. 治疗体会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痛泻四君加减方干预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乳酸菌群失调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流行情况 |
2.2 发病机制 |
2.3 精神心理因素 |
2.4 西医治疗 |
3 肠道菌群研究现状 |
3.1 益生菌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3.2 益生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试验病例的终止 |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1.7 病例的剔除 |
2 病例来源与分组 |
3 治疗方法 |
3.1 对照组 |
3.2 治疗组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指标 |
4.2 证候积分 |
4.3 肥胖指标 |
4.4 血糖检测 |
4.5 胰岛素(INS)、HOMA-IR指数 |
4.6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
4.7 IB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
4.8 IBS生活质量问卷 |
4.9 焦虑抑郁量表 |
4.10 安全性观察 |
5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7.1 一般情况 |
7.2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
7.3 疗效指标比较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中药组方分析 |
3. 微生态制剂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
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学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灵龟八法雷火灸在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李海燕,施思,孙红,许小玲. 湖北中医杂志, 2021(07)
- [2]基于第三方复证和目标值法建立中医个体化诊疗循证模式的研究(以IBS为例)[D]. 李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D]. 周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伟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柴苓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赖微兴.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穴位埋线联合神阙铺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美心.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IBS-D模型大鼠VPL、ACC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D]. 王一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申中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隔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D]. 廖逸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痛泻四君加减方干预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乳酸菌群失调的临床研究[D]. 徐逸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