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冯家立[1](2021)在《血清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细胞癌约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1]。在我国,罹患肝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4.1%,根据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和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AASLD)的现行指南,对于早期HCC患者采用肝脏切除或移植以及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手段,可以将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70%[2-4]。但是,大多数的肝癌患者往往在肝癌的晚期才被发现,治疗手段往往局限于姑息治疗,中位生存率小于一年,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目前,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手段主要有影像学检查和血清生物标志物。这些诊断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清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s,AFP)和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ntagonist-Ⅱ,PIVKA-Ⅱ)。血清AFP检测是最先应用于肝癌检测和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在临床的早期应用中,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较少,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病例较多,这使得AFP能从更多的肝癌患者中检出浓度升高,导致AFP的灵敏度可达72%~87%[5]。但随着肝癌的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肝癌患者能够被较早的发现,导致AFP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有所下降。另外,在一些良性肝病和一些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也可见AFP的升高。因此,AASLD和EASL已不再将AFP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和筛查必备指标[6-9];PIVKA-Ⅱ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肝细胞癌血清标志物,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献报道,在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中,PIVKA-Ⅱ诊断肝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86[10]。因此,PIVKA-Ⅱ似乎表现出比AFP更加优秀的应用前景,但是PIVKA-II是近些年才被批准进入中国市场,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数据较少,尽管现有的研究表明其诊断价值优于AFP,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AFP尽管有很多的不足与缺陷,联合其他指标进行检测可能是增强其敏感度的手段。因此,PIVKA-Ⅱ与AFP联用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PIVKA-II在AFP阴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分析AFP和PIVKA-II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和阳性率差异评价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价值,通过ROC曲线评价AFP和PIVKA-II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诊断HCC的效能以及在AFP阴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患者和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纳入肝细胞癌患者107例(肝细胞癌组),肝硬化的患者75例(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71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清AFP和PIVKA-Ⅱ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各组间AFP和PIVKA-II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差异比较:AFP在肝细胞癌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AFP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VKA-II在肝细胞癌组中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人群组三组间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FP和PIVKA-II单独使用以及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AFP与PIVKA-II联合使用AUC面积最大(AUC=0.946),单独使用AFP的AUC面积最低(AUC=0.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和PIVKA-II联合使用,敏感度可提升到88.79%。3.以临床常用的20 ng/ml和40 m Au/ml分别作为AFP和PIVKA-Ⅱ诊断HCC的临界值进行敏感度特异性分析,单独检测PIVKA-Ⅱ相较于单独检测AF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PIVKA-Ⅱ联合检测,当任意一项指标为阳性时判断为阳性,可以显着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p<0.05),当两项指标均为阳性时判断为阳性,可以显着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性(p<0.05)。4.PIVKA-II在AFP阴性肝细胞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PIVKA-II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在AFP阴性HCC患者和AFP阳性HCC患者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KA-II阳性率在AFP阴性HCC组中均高于LC组和CH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FP阴性HCC组PIVKA-II水平明显高于AFP阴性LC组和CHB组,而AFP阴性LC组和AFP阴性CH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IVKA-II的临界值(Cut-Off值)为53 m Au/ml时,PIVKA-II在区分AFP阴性HCC患者与LC患者和CHB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0.885-0.976),敏感度为85.71%,特异性为98.85%。结论AFP和PIVKA-Ⅱ是诊断HCC有效的肿瘤标志物,PIVKA-Ⅱ灵敏度特异性好于AFP。在日常临床应用中可联合检测AFP和PIVKA-Ⅱ,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联合检测方案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减少临床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在AFP阴性肝细胞癌诊断的应用中,PIVKA-II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诊断价值,有利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别立翰[2](2021)在《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和触珠蛋白在HBV相关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肿瘤总体发病率中排第四,而死亡率排第二的恶性肿瘤,肝细胞癌是其主要的病理类型。我国80%肝细胞癌由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是发展成肝细胞癌的高危人群。糖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免疫逃逸和肿瘤血管生成等过程。唾液酸是有9个碳原子骨架结构的羟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总称,有超过50种化合物,通常位于糖蛋白和糖脂的糖链结构末端,异常唾液酸修饰可促进肿瘤的增殖转移、免疫逃逸和逃避细胞凋亡。本研究主要探索唾液酸修饰的转铁蛋白、触珠蛋白在乙肝相关肝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第一部分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HBV相关肝病中的应用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包含67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79 k D,该分子通过19个二硫键稳定蛋白结构,被三个糖链结构修饰,其中2个是N-糖链(Asn-413和Asn-611),一个是O-糖链(Ser-32)。转铁蛋白是肝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最丰富的血清蛋白之一,是一种能够将肠道吸收或代谢来源的铁结合并转运到其他细胞和组织的分子,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为200–300mg/d L。本部分研究对入选的肝细胞癌(HCC)、肝硬化(LC)和健康对照(NC)三组血清样本分别使用仪器检测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建立凝集素酶联免疫吸附法(Lectin-ELISA)检测血清中唾液酸化转铁蛋白(Sia-Trf)。血清转铁蛋白在肝癌、肝硬化、健康人三组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2.0(1.7,2.3)、1.8(1.2,2.2)和1.6(1.2,1.9)g/L,三组间差异显着(P<0.001),两两比较显示HCC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较LC和NC组高(P<0.0001),LC与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2)。血清转铁蛋白在有MVI的患者中显着高于无MVI的患者(P=0.017),TNM分期Ⅰ和Ⅱ+Ⅲ+Ⅳ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肝癌、肝硬化、健康人血清Sia-Trf的分布分别是:0.727(0.679,0.780)、0.783(0.724,0.925)、0.702(0.663,0.747)AU/m L,三组间差异显着,P<0.0001,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在MVI有、无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4),TNM分期Ⅰ和Ⅱ+Ⅲ+Ⅳ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比值定义为唾液酸化转铁蛋白比率(Sia-Trf%)在肝癌、肝硬化、健康人三组的分布是:0.374(0.317,0.459)、0.488(0.377,0.702)、0.439(0.361,0.587),肝癌与肝硬化、健康人三组间差异显着,P<0.0001;而肝硬化与健康人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55。Sia-Trf%在MVI有、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和Ⅱ+Ⅲ+Ⅳ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人群中HCC患者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水平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同样,唾液酸化转铁蛋白比率HCC患者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使用Logistic回归建立基于SA、TRF、Sia-Trf、S-TRF%、AFP鉴别肝硬化、肝癌的诊断模型DICHCC-Trf1=0.063×SA-2.447×Trf+5.601×Sia-Trf-12.791×Sia-Trf%+0.004×AFP+2.967。该模型鉴别HCC和LC的AUC是:0.829(95%CI:0.787~0.870),以0.581为cutoff值时,敏感度85.1%,特异度68.1%。鉴别AFP阴性HCC与LC患者的Logistic回归模型DICHCC-Trf2=0.049×SA-2.321×Sia-Trf%-1.325,该模型AUC达0.714(95%CI:0.650~0.779),以0.541为Cutoff值时,敏感度69.9%,特异度67.8%。本研究提示,Sia-Trf%对乙肝相关的肝癌具有辅助诊断的潜在应用价值,联合AFP、血清唾液酸检测时可进一步提高对肝癌辅助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第二部分:血清唾液酸化触珠蛋白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HBV相关肝病中的应用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是主要由肝脏合成分泌的一种酸性糖蛋白,也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触珠蛋白分子结构类似于免疫球蛋白,有两条β链(40k Da),两条α链(α1:9.1k Da,α2:16k Da)。Hp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并携带游离的血红蛋白在肝脏中降解,以防止发生血管内溶血时肾脏受损。在HCC中,异常岩藻糖基化的触珠蛋白已有相关报道,但缺少HCC中唾液酸化触珠蛋白(alpha-2,6-sialylated Haptoglobin,Sia-Hp)的研究。本研究建立凝集素酶联免疫吸附法(Lectin-ELISA),检测入选的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236例,其中肝硬化伴HCC患者121例(HCC组)、肝硬化不伴HCC患者115例(LC组),以及107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HCC组、正常对照组、LC组血清Sia-Hp分别为1.763(1.319,2.219)、1.600(1.167,1.691)、0.845(0.111,1.561)AU/m L,3组之间Sia-Hp依次降低(P<0.001)。在HCC组中,血清Sia-Hp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有无MVI、肿瘤大小无关(P>0.05)。LC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之间血清Sia-H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a-Hp、AFP以及二者的联合检测模型DIAHCC-Hp=2.755×Sia-Hp+1.852×Log(AFP)-5.756,鉴别HCC与LC的AUC分别为0.826(95%CI,0.774-0.877)、0.778(95%CI,0.720-0.836)、0.922(95%CI,0.888-0.957),Sia-Hp和联合检测模型DIAHCC-Hp鉴别AFP阴性(AFP<20μg/L)的HCC和LC的AUC分别为0.836(95%CI,0.769-0.903)、AUC 0.882(95%CI,0.822-0.942)。本研究提示,血清Sia-Hp或可作为肝硬化合并HCC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徐学文[3](2021)在《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常见第四位恶性肿瘤和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主要组织学类型有三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及混合型肝癌(HCC-ICC)。胆道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s,BTC)包括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是由胆道或是胆囊上皮的胆管细胞分化形成的一组异型性肿瘤,两者都属于消化系统肿瘤中致死率极高的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极大程度地改善肝胆肿瘤患者预后。随着检测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等的飞速发展,肿瘤诊断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由多因素、多阶段以及多种生物学行为共同作用形成的恶性肿瘤,异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目前尚没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满足临床需求的肝胆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大部分都是糖蛋白,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但是常规的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检测不能对糖蛋白糖链部分进行分析。糖链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连接在蛋白多肽骨架的特定氨基酸上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糖基化。N-糖基化和O-糖基化是两种主要的糖基化类型。人体内约70%的蛋白质为糖蛋白,糖基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主要发生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大量研究表明:生命体内存在活跃的蛋白质糖基化过程,并与多种疾病(如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恶性肿瘤中糖基化改变以及寻找肿瘤中的糖基化标志物,对肿瘤的早期诊断、疾病进程监测、预后评估和寻找治疗靶点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组前期采用凝集素印迹(Lectin Blot)、凝集素芯片(Lectin microarray)以及糖蛋白电泳等技术对肝胆肿瘤的异常糖基化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系列研究与探索。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从N-糖组和特定糖基化糖蛋白两个方面,探讨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辅助诊断、动态随访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第一部分:基于血清N-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的肝内胆管癌(ICC)与肝细胞癌(HCC)鉴别诊断模型的构建ICC是PLC的组织学类型之一,仅次于HCC。但ICC与HCC相比,进展更快,对放化疗不敏感,ICC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上一般采用影像学方法对ICC进行诊断,但准确性不足,存在被误诊为HCC的可能。因此,ICC与HCC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帮助临床做出精准的治疗决策。本部分研究纳入本院2014年-2019年间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确诊为ICC患者210例和HCC患者210例,采用高通量血清N-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N-Glycan Finger Print,NGFP技术)进行血清蛋白N-糖谱分析,试图寻找ICC与HCC的N-糖谱特征性差异。经差异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基于6个N-聚糖结构[NGA2FB(Peak2),NG1A2F(Peak3),NA2(Peak5),NA2F(Peak6),NA3(Peak8)和NA4(Peak11)]建立nomogram模型用于鉴别ICC与HCC。其在训练组ROC曲线下面积(0.845,95%CI:0.788-0.902)优于AFP、CEA和CA 19-9(AFP:0.793,95%CI:0.732-0.854;CEA:0.592,95%CI:0.496-0.687;CA19-9:0.674,95%CI:0.582-0.767)。在验证组亦达到同样效果(AUC:0.810,95%CI:0.728-0.891),可见模型对ICC与HCC的鉴别诊断展示了良好的诊断效能。此外,本部分研究于2014年-2020年对53例ICC与263例HC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并根据术前血清N-糖指纹图谱计算nomogram模型得分,分析模型对IC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可对ICC患者术后生存期、复发风险进行预测,高危组患者(术前nomogram大于238.31)术后总生存期比低危组(术前nomogram小于238.31)短,更易复发,提示临床需要积极监测与强化治疗,以提前预防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综上,我们建立的基于NGFP技术的nomogram诊断模型,可有效鉴别诊断ICC与HCC,并对IC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为临床ICC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第二部分基于凝集素捕获技术的唾液酸化Fetuin 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本部分研究基于抗体-凝集素双夹心技术原理,在前期课题组系列异常糖基化特定蛋白研究的基础上,按课题组承担的2018年国家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2018ZX10302205-003)研究计划,聚焦唾液酸化的胎球蛋白A,利用乏唾液酸化的胎球蛋白A抗体与识别糖蛋白唾液酸糖型的黑接骨木凝集素(Sambucus nigra lectin,SNA)自建Lectin-ELISA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唾液酸化的胎球蛋白A水平。通过对560例样本(健康对照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24例、肝硬化组36例、肝细胞癌组300例)的检测发现HCC组血清SNA-Fetuin A水平显着高于非患癌组(1.362±0.31 vs 1.152±0.38)(p<0.001),提示胎球蛋白A的唾液酸化结构改变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潜在的联系。将SNA-Fetuin A与AFP通过逻辑回归构建诊断模型Logist SNA-F1=-2.884+2.675×SNA-Fetuin A+0.034×AFP。诊断模型Logist SNA-F1用于HCC与非患癌组的鉴别诊断,其ROC曲线下面积达0.860(95%CI:0.815-0.915),显着高于AFP(0.809,95%CI:0.763-0.854)与SNA-Fetuin A(0.790,95%CI:0.731-0.850)单项指标。此外,我们还发现AFP阴性的HCC患者SNA-Fetuin A水平同样显着高于非患癌组(1.364±0.305 vs 1.146±0.381)(p<0.001)。进一步结合临床实验室指标构建AFP阴性的HCC诊断模型Logist SNA-F2=-13.674+2.594×SNA-Fetuin A+0.161×年龄-0.013×TBIL+0.091×ALB-0.011×ALT+0.009×AST。该诊断模型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与非患癌者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其ROC曲线下面积达0.919(95%CI:0.886-0.952)。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基于血清SNA-Fetuin A水平构建的两个诊断模型Logist SNA-F1、Logist SNA-F2对HCC及AFP阴性HCC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综上两部分的研究,基于NGFP技术nomogram模型对于临床原发性肝癌ICC和HCC的鉴别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本研究自建的Lectin-ELISA检测SNA-Fetuin A,可补偿临床AFP敏感性不足,为AFP阴性的HCC患者提供了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张晓坤,司徒瑞儒[4](2021)在《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中AFP、AFP-L3%和GP73水平和阳性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三组AFP水平分别为(97.1±88.2)、(208.2±204.1)、(284.5±275.2)ng/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组AFP阳性率达53.3%,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组AFP-L3%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32.8±21.3)%和75.0%,均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三组GP73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GP73水平分别为(234.3±91.8)ng/mL和(224.3±83.7)ng/mL,两组区别不大。GP73的阳性率以肝硬化组最高为71.9%。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的特异性分别为91.10%和97.2%,AUC为0.942,高于单项检测指标。结论甲胎蛋白(AFP)在作为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指标时更应同时监测AFP-L3%和GP73。GP73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如三者同时检测,可提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敏感率和准确率,对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预测早期原发性肝癌方面有重要意义。
伍毅[5](2021)在《27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并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病历资料,术后病理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据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值20ug/L为分界线,将上述病历资料分为甲胎蛋白阴性与甲胎蛋白阳性两组,其中阴性组27例,阳性组104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hild-Pugh分级(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system,Child-Pugh)、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有无包膜、卫星结节、门静脉癌栓、有无合并乙肝和肝硬化、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术后复发时间及1、3年生存率等相关数据,阐述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肝细胞癌患者均以男性占多数,但在性别(P>0.050)、年龄(P=0.087)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P阴性组超重比例高于AFP阳性组(44.5%vs 19.2%,P=0.016),合并感染HBV概率低于AFP阳性组(40.7%vs66.3%P=0.012);AFP阴性和阳性组均以大肝癌为主,阴性组小肝癌比例高于阳性组(22.2%vs 5.8%,P=0.008);AFP阴性较AFP阳性具有少有卫星结节和门静脉癌栓的特点(分别为11.11%vs 29.8%,7.4%vs 27.9%,均P<0.05)。AFP阴性组入院肝功能Child A级比例高于AFP阳性组(96.3%vs79.8%,P=0.041),AFP阴性组较AFP阳性组具有更高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6.3%vs75.0%,59.3%vs34.6%,且均P<0.05。在肿瘤数目、有无包膜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97,P=0.240)。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卫星结节、合并肝硬化及分化程度是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三大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和卫星结节是因素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1、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较AFP阳性肝细胞癌患者具有HBV感染率低、小肝癌比例高、Child-Pugh分级评分低、肝硬化占比低、少有门静脉癌栓和卫星结节等特点。2、AFP阴性肝癌较AFP阳性肝癌预后好。3、分化程度和卫星结节是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王刚,谢固雅[6](2021)在《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14例乙型肝炎患者,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n=121)和急性乙型肝炎组(n=93),另将同期在本院就诊的6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各组其水平差异性,并分析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乙型肝炎组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急性乙型肝炎组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 <0.05)。乙型肝炎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急性乙型肝炎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 <0.05),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 <0.05)。结论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表达升高,且急性期高于慢性期,并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呈明显相关性,表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检测对于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周煜苗,宗金宝[7](2020)在《壳酶蛋白在肝脏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壳酶蛋白全称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YKL-40),是由383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是糖基水解酶家族成员之一,但没有酶的活性。壳酶蛋白主要在肝脏星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激活星状细胞的活化与繁殖,参与纤维化细胞的形成。在各种肝病的检测中,肝纤维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肝纤维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疾病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在此时进行成功干预治疗则肝纤维化会发生逆转。反之,干预治疗失败会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进而发展成为肝癌。壳酶蛋白在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通过壳酶蛋白检测,在肝纤维化阶段对患者施行干预治疗,减缓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除此以外,壳酶蛋白在恶性肿瘤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韩卫,国世星,张晓彤,赵亚琦[8](2020)在《生物学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生物学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模型,选取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经病理诊断的住院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早期肝癌组),选取同期收治肝硬化患者60例(肝硬化组)、肝炎患者30例(肝炎组)、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测定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乏Ⅱ诱导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高尔基蛋白73(GP73)等肝癌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差异。结果早期肝癌组的AFP-L3、AFP、PIVKA-Ⅱ和GP73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VKA-Ⅱ诊断早期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76;AFP-L3诊断早期肝癌的特异度最高,为82.2%;GP73诊断早期肝癌的灵敏度最高,为80.0%。4项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肝癌的AUC为0.922,均高于单一指标;灵敏度达91.7%。结论肝癌生物学标志物AFP-L3、PIVKA-Ⅱ、AFP和GP73等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及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朱昱[9](2020)在《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生存分析-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细胞癌是肝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我国排名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的肿瘤相关致死病因。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有着乙肝、肝硬化的疾病背景,我国肝细胞癌患者中,由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者占84%,乙肝病毒感染以及HBV DNA水平的升高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术后复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和局部消融术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目的。但是受制于供体器官的短缺以及漫长的等待移植时间限制了肝移植技术在治疗肝细胞癌上的应用。因此手术行肝部分切除仍然是治疗可切除肝细胞癌的首选方法。然而,肝癌肝切除术5年复发率高达50-70%,使得肝细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不令人满意。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提高肝细胞癌整体疗效的关键。所以,为预防和监测患者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研究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早期复发的模型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既往已经有多项的研究报道了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了微血管侵犯,肿瘤包膜的缺失、肿瘤直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HBV-DNA水平的升高、术前高PIVKA-Ⅱ水平、高甲胎蛋白水平、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出血及输血等,但是各个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真实世界中临床医生对诊疗的选择依据病情和患者自身的意愿,是一个不使用安慰剂、开放、非随机的非盲试验,更接近于实际医疗工作,得出的相对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在真实世界中,不同条件和背景的肝细胞癌术后患者,其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同时针对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因此,从真实世界的角度,探索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以及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模型,从而对高危复发和死亡人群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早期的干预,针对肝细胞癌术后复发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肝细胞癌患者的总体疗效。第一部分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探寻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甄别出早期复发的高危人群并给予有效的监测和随访,从而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率。研究方法1、通过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数据库登记收录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肝癌患者病例资料以及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肝脏外科具有手术及其他相关操作记录的出院患者3958例,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筛选出行根治性切除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共465例纳入本研究。收集相关的临床病例信息(1)收集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2)术前肿瘤标记物、血清学检查及肝功能分期: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术前血清甲胎蛋白、HBV-DNA、血清丙氨酰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血小板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比值(AGR)、Child-Pugh分级。(3)手术相关临床资料:手术方式、肝切除方式、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腹水。(4)术后病理资料及肝细胞癌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硬化、微血管侵犯、肿瘤被膜完整性、Edmondson分型、中国肝癌分期(CNLC)(2017版)、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2018版)。(5)随访信息:肿瘤是否复发、复发时间。2、比较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与未发生早期复发人群基本特征。3、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与患者早期复发相关的临床病例因素,并进行男性和女性患者早期复发情况的亚组分析。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与患者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早期复发与未发生早期复发人群在NLR、PLR、AGR、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微血管侵犯、是否解剖性切除、Edmondson分级、HBV-DNA、有无围术期输血、CNLC分期及BCLC分期存在差异(P<0.05)。2、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465例,共有181例HCC患者确诊肿瘤早期复发,术后1年、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4%和60.6%。在男女性患者亚组分析中,男性有156例发生早期复发;女性有25例发生早期复发事件。男女性人群的术后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7.9%和76.9%。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男女性人群的无复发生存曲线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有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cm和白蛋白<35 g/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早期复发与未发生早期复发人群在部分基本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2、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 cm和白蛋白<35 g/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构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外部验证研究目的构建一个针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模型,以期找到一种可以准确预测复发可能的方法。研究方法1、根据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结果,根据这些独立危险因素拟合出早期复发风险函数模型,绘制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列线图,并通过R0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2、通过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肝胆胰外科具有手术及相关操作记录的出院患者9858例,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筛选出行根治性切除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共175例。通过浙江省台州恩泽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肝胆胰外科具有手术及相关操作记录的出院患者2806例,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筛选出行根治性切除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共45例。收集相应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数据。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有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cm和白蛋白<35 g/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拟合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h(t)=h0exp(0.60X1+0.50X2+0.48X3),并绘制出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列线图,检测该预测模型预测效果R0C曲线下面积AUC=0.638(95%CI:0.5880.687),外部验证 ROC 曲线下面积 0.655(95%CI:0.5790.73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接近,具有一致性。结论以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 cm和白蛋白<35 g/L三个临床指标为基础构建的新预测模型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具有预测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外推性。第三部分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及复发后不同处理措施的生存分析研究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探寻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危险因素,比较术后肿瘤复发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复发后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率。研究方法1、同样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46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生存或死亡,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复发后进一步治疗措施。2、比较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与术后未死亡人群基本特征、复发后进一步治疗与未采取治疗人群的基本特征。3、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死亡相关的临床病例因素,并进行男性和女性患者术后生存死亡情况的亚组分析,比较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患者的生存死亡情况。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4、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患者生存情况并进行亚组分析。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复发后接受进一步治疗和未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结果1、患者发生术后死亡组与术后未死亡组的人群在NLR、PLR、AGR、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有无微血管侵犯、总胆红素、Edmondson分级、Child-Pugh、CNLC分期及BCLC分期存在(P<0.05)。患者发生肿瘤复发后继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人群在AGR、甲胎蛋白、TB、围术期是否输血、是否腹水等特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中有132例出现死亡结局事件,术后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1%和78.0%和64.0%。在男女性患者亚组分析中,男性有115例发生死亡结局事件;女性有17例发生死亡结局事件。男女性人群的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6%和89.6%;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0%和78.8%;5年累积生存率为62.6%和70.2%。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男女性人群的生存曲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人群亚组分析中,未早期复发组发生死亡结局事件31例,早期复发组有101例发生死亡结局事件,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9.6%和79.6%;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5%和46.7%;5年累积生存率为85.3%和25.4%。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人群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有微血管侵犯、Edmonsdon分级为Ⅲ/Ⅳ、BCLC分期为B以及TB>20.5 u mol/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239名,其中95名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144名患者接受了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未接受治疗和接受治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和75个月,未接受治疗和接受治疗人群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3.0%和92.9%;3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和79.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和58.0%。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复发未接受治疗的人群相比,接受治疗人群的死亡风险下降了 80%(HR:0.21,95%CI:0.14-0.30)。未接受治疗组、TACE治疗组、手术/消融治疗组、其他治疗组发生死亡结局事件分别为75例、31例、13例、4例,各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61个月、NA和47个月,四组人群的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0%、89.0%、97.7%和100%;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7.3%、75.0%、82.0%和86.0%;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52.4%、65.0%和 26.7%。5、多因素C0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复发未接受治疗的人群相比,复发接受TACE治疗、手术/消融和其他治疗方式的人群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 75%、85%和 78%。结论1、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组与术后未死亡组的人群、发生肿瘤复发后继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人群在部分基本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2、微血管侵犯、Edmondson分级为Ⅲ/Ⅳ、BCLC分期为B以及TB>20.5 μmol/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未早期复发患者。3、复发后采取治疗措施的人群死亡风险下降,射频/手术/固化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累计生存率最长。
沈健[10](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本课题对不可行切除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进行 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并通过检测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EpCAM-positive CTC)数量,评价 CTC 在 HCC 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了 97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不可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来评价每个CTC计数截断值(1-10)对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的影响,基于风险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水平CTC组(CTC计数0/1,计为0组)、中水平CTC组(CTC计数2-5,计为1组)以及高水平CTC组(CTC计数≥6,计为2组)。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CTC数量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入排标准,97例中8例患者达到排除标准而被剔除,最终共有89例HCC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C数量是肝癌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49和0.007。经调整混杂因素之后,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2.819倍(95%可信区间:1.218-6.526;P=0.016)和1.301倍(95%可信区间:0.630-2.685;P=0.477)。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3.705倍(95%可信区间:1.628-8.433;P=0.002)和 1.648 倍(95%可信区间:0.843-3.223;P=0.144)。结论:高水平CTC数量(CTC≥6)提示行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预示较差的预后。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36例接受单用TACE治疗,30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前后的CTC数量。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数量的变化。同时通过缺氧培养HepG2细胞系模拟TACE术后肿瘤局部缺氧微环境,采用CCK-8、Transwell以及划痕试验评价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E-cadherin、VE-cadherin以及Vimentin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差异的显着性。结果: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组患者的中位O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明显延长(16.3 vs.11.2个月;P=0.016),中位PF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也明显延长(10 vs.4.5个月;P=0.001)。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明显下降(2.6±0.6 vs.1.2±0.2个;P=0.01),而单用TACE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无显着下降(2.4±0.5 vs.1.6±0.3个;P=0.0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P=0.003)以及BCLC分期(P=0.006)两项指标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epG2细胞缺氧培养后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观察到EMT相关的蛋白表达改变。索拉非尼可以抑制HepG2缺氧后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MT现象。结论:索拉非尼可明显降低TACE治疗肝癌患者CTC数量,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索拉非尼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而减少CTC的产生。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索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TACE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检测CTC数量,并纯化提取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53突变的ctDNA含量。采用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估患者 TACE 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TP53突变ctDNA与CTC之间相关性,以及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之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并分析ctDNA与TACE近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TP53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突变率为36.7%。TP53突变组和非突变组中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分期)、血管侵犯以及肝外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CTC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TACE术后六个月,TP53突变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12.5%和25%,明显低于非突变组的6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和P=0.037)。突变组11例患者中有7例进行了 TACE术后第二次ctDNA检测,显示7例患者中有6例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与近期疗效相符,一致率为85.7%。结论:TP53突变ctDNA与CTC无明确相关性,TP53突变可能是影响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近期疗效有较高一致性,有望成为监测TACE近期疗效的可靠指标。
二、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肝细胞癌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肝硬化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慢性乙型肝炎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健康人群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仪器与试剂 |
2.1 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及保存条件 |
2.2 血清AFP和 PIVKA-II的检测设备及试剂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4.2 各组AFP和 PIVKA-Ⅱ水平比较 |
4.3 各组AFP和 PIVKA-Ⅱ阳性率比较 |
4.4 血清AFP和 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HCC的 ROC-AUC比较 |
4.5 AFP与 PIVKA-Ⅱ联合诊断的效能 |
4.6 AFP阴性 HCC与 AFP阳性 HCC患者AFP和 PIVKA-II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
4.7 AFP 阴性 HCC 组和AFP 阴性 LC 组以及CHB组之间表达水平和阳性率比较 |
4.8 PIVKA-II在 AFP阴性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5 讨论 |
5.1 AFP和 PIVKA-II在 HCC 组、LC 组和 CHB组患者之间的表达差异 |
5.2 血清AFP和 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
5.3 PIVKA-II在 AFP阴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综述 原发性肝癌血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和触珠蛋白在HBV相关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HBV相关肝病中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血清唾液酸化触珠蛋白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HBV相关肝病中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小结 |
综述 唾液酸类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基于N-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的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模型的构建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凝集素捕获技术的唾液酸化Fetuin 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工作小结 |
文献综述 异常糖基化糖蛋白在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及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4)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标本采集和测定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对象血清AFP、AFP-L3%和GP73水平见表1。 |
2.2 各组对象血清AFP、AFP-L3%和GP73阳性率比较见表2。 |
2.3 原发性肝癌组AFP、AFP-L3%和GP73临床诊断价值 |
2.4 AFP、AFP-L3%和GP73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 |
3 讨论 |
(5)27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资料分析 |
2.2 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特点比较 |
2.3 肿瘤情况对比 |
2.4 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对比 |
2.5 影响AFP阴性肝细胞癌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
2.6 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一般临床特点 |
3.2 乙肝对AFP阴性肝癌预后的影响 |
3.3 BMI对 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4 肝硬化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5 肿瘤情况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6 肝功能分级标准及Child-Pugh分级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7 卫星结节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诊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6)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2.1 标本采集 |
1.2.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水平比较 |
2.2 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
2.3 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
3 讨论 |
(7)壳酶蛋白在肝脏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壳酶蛋白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
2 壳酶蛋白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
3 壳酶蛋白(YKL- 40)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
4 壳酶蛋白在其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
(9)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生存分析-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构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外部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及复发后不同处理措施的生存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研究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10)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结果 |
2.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
3. 肝癌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CTC的比较 |
4. 肝癌患者TACE前后CTC变化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
5. 肝癌患者TACE术前CTC对总生存期的影响 |
6. 影响总生存期的CTC截断值确定与CTC风险分组 |
7. CTC风险组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
8.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9. 影响总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10.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11. 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TACE组及其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
2.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
3.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 |
4.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总生存期(OS)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前后CTC比较 |
6. 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7. 索拉非尼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的TACE治疗 |
2. TP53基因突变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
3. 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血浆游离DNA浓度比较 |
4. TP53突变与循环肿瘤细胞的相关性 |
5. TP53突变与肝癌TACE疗效的相关性 |
6. 循环肿瘤DNA与肝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综述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D]. 冯家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血清唾液酸化转铁蛋白和触珠蛋白在HBV相关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D]. 别立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3]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徐学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4]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 张晓坤,司徒瑞儒. 实用医学杂志, 2021(08)
- [5]27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D]. 伍毅.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6]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甲胎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J]. 王刚,谢固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03)
- [7]壳酶蛋白在肝脏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 周煜苗,宗金宝.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11)
- [8]生物学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韩卫,国世星,张晓彤,赵亚琦.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0(10)
- [9]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生存分析-真实世界研究[D]. 朱昱. 山东大学, 2020(12)
- [10]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D]. 沈健.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甲胎蛋白论文; 肝细胞论文; afp论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