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细加工技术》2002年第1~4期主要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郭丹[2](2016)在《光伏发电现状及其环境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今社会,石油、天然气、煤矿这些不可再生能源不断消耗殆尽,人们被迫寻找新的能源取而代之,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都一一涌现出来。太阳能以其资源的充足性、使用的清洁性在新能源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本篇论文在研究光伏发电现状的基础上,主要目的是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对象为光伏发电的核心组件——太阳能电池,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介绍其原理、特点、分类及生产和使用现状,随后,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效应,包括光伏电站选址的环境因素和使用过程中的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水土流失等问题。第二部分从生命周期角度详细分析了太阳能电池生产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包括原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和处置阶段。第三部分为实验部分,实验探索了光伏组件拆解方法并对拆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毒元素进行了测定,以便为光伏组件的回收再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光伏发电技术虽然是当今最为清洁的能源之一,但光伏组件的生产和废弃回收过程中还是会伴随着有毒物质的产生和环境的污染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真正做到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电力。
吴菲[3](2012)在《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和大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运行,其环境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研究光伏发电站的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对策,有利于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建立我国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则是完善我国光伏发电标准体系、填补环保方面空白的迫切需要之一。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光伏发电项目产业政策、相关法规、环评方法、技术依据、环境影响因素及减缓措施,比较国内外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异同,为我国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编制研究提供基础。其次,依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要求,结合光伏发电技术工艺特点,确定了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评价内容、评价深度、评价范围;规范了项目评价规模、评价时段、评价等级、评价内容、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公众参与、污染防治措施、技经分析等方面的要求;研究成果形成《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产业政策分析、环境损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第三,特别明确了光伏发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考虑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以及各个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噪声、生态;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噪声、电磁、地表水、光污染、固体废物;服务期满后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固体废物、土地占用。第四,研究提出了光伏发电站设备技术、自然生态、各评价时段及风险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光伏发电站的环境管理监测要求。最后,分析上游产业太阳能电池项目实例的环境影响,总结太阳能电池产业的环保措施,分析并估算各环节的能耗和电耗,计算光伏发电系统能量回收期。依托本文的研究,提出并编制完成了我国能源行业标准《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该规范(报批稿)已上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预计近期发布实施。
姚业峰[4](2010)在《基于田口方法的磷肥中三氯乙醛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文中认为标准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础,实验室必须基于标准进行检测和判定,检测方法标准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较强的科学性,对于不同的分析对象、样品,不同的基质及不同的设备条件规定具体的实施步骤,而且所有的方法应经过多个实验室间的联合实验,不仅要对检验方法的准确性与精密度有要求,还要对重复性、再现性作出确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很多实验室为了解决检测中没有检测标准的难题以及标准滞后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实践中,利用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普法、高效液相色普法、远红外反射光谱法、酶联免疫法等,创新或改进了很多检测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简捷、经济、抗干扰能力强。但根据新颁布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之规定:在实验室自行制定或使用的非标准方法,须经过国家认可委认证确认后,方可在检测工作中使用。本文通过对标准、标准化、田口有关测量系统的选择和田口式的优化设计(稳健设计)优化测量条件的理论的阐述,从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入手,以测定磷肥中三氯乙醛的分光比色法与气相色谱法为例,通过田口式的优化设计选择气相色谱法测量磷肥中三氯乙醛的最佳条件,再利用田口方法对分光比色法测定三氯乙醛与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乙醛的结果进行比较、认证,确认了气相色谱法更为准确、有效;并以此为依据,将该方法制定成标准。
李强[5](2010)在《激光微细加工在电子行业中若干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激光与核能、半导体、计算机并称为20世纪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光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强、方向性好的优点,通过聚焦可以得到高功率密度细束斑的激光束,从而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与现代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激光微细加工技术拥有传统加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本论文探索了激光微细加工技术在电子工业中的若干应用,重点对激光微调石英晶振频率、激光刻蚀GPS介质加载四臂螺旋天线、激光制作高密度柔性印刷电路板进行了研究,论文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对石英晶振进行了频率微调,优化了激光参数,使这一技术达到实用化。石英晶振需要有高精准的频率,频率微调是制造晶振的关键工艺之一。现有的调频技术主要是镀膜调频和离子刻蚀调频,其缺陷在于只能一片一片进行调频,生产效率低下,很难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并且需要掩膜板和真空设备,膜层结合力也很差,所以调频工艺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晶振生产的瓶颈。本课题将激光微细刻蚀技术应用于石英晶振的频率微调,用一定能量的激光束对石英晶振的电极膜进行刻蚀减薄,使晶振频率精确地升高到标称值,由于激光束能在很宽的尺寸范围进行快速扫描,并且能实时控制通断,因而可实现多组石英晶片同时调频,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工作电流和Q脉冲宽度的激光束对晶振频率的微调量和其它电性能参数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在此参数下,晶振的频率微调量与刻蚀次数近似呈线性关系,微调量易于控制,而晶振的动态电阻动态电感等其它电性能参数不会产生大的改变。这一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有重要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真空科学与技术月报”(EI)上,并获得“2009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年会”的优秀论文奖。2.提出了一种磁控溅射与激光刻蚀相结合来制各介质加载四臂螺旋天线的完整工艺技术。四臂螺旋天线是全球定位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负责射频信号的收发。介质加载四臂螺旋天线的结构是在圆柱形陶瓷侧面布置四条螺旋线形金属导体,顶部布置馈电电路,这种立体结构图形几乎无法采用常规的光刻工艺进行制备。本课题将激光束扫描于步进马达带动的镀有金属层的陶瓷圆柱上,刻蚀出螺旋图形,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论文还用移相芯片实现馈电信号的正交,使用ADS软件对GPS介质加载四臂螺旋天线进行了设计与仿真,设计结果比较理想,四个馈电信号主要S参数的幅值分布在0.433-0.467之间,理想值为0.5,相位最大偏差小于1°,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3.开发出了一种激光制作高密度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绿色工艺方法。芯片级封装(CSP)、多芯片模块(MCM)以及柔性线路板上芯片封装(COF)等都要用到柔性线路,柔性线路板是增长速度位居第二的新型集成电路封装。柔性覆铜板是在聚酰亚胺衬底上压覆或镀覆铜膜而成,现有柔性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光刻技术,工艺复杂,成本昂贵,还存在三废污染。本论文开发出一种能够在柔性覆铜板上快速制备高密度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绿色工艺方法,利用铜和聚酰亚胺的域值不同、对激光波长的敏感度不同,将激光束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扫描于柔性覆铜板上,使某部分的铜膜气化,从而制备出印刷电路板,由于激光束可以聚焦到几个微米,所以能制备出高密度的柔性线路。这一工艺的优越性在于工艺简单快捷,成本低廉,没有三废污染。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在透明基体上直接精确地生成所需电路图案的工艺,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薄膜制备和薄膜成形合二为一,目前尚未见到类似方法的报到。
刘晓[6](2008)在《空心式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空心式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分析与设计。介绍了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结构、特点和绕组形式。采用“等效磁势法”和“等效磁化强度法”对电机内磁场进行解析分析,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证明“等效磁化强度法”的求解结果是准确的。推导出电机气隙磁密、推力和反电势的解析公式,详细分析了电机主要尺寸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电机主要尺寸和性能参数的经验公式,设计了样机,并采用有限元法对样机进行了分析。2.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分析与设计。介绍了轴向充磁的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结构与特点,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永磁体尺寸对电机气隙磁场的影响。给出设计该结构电机的经验公式和经验参数,设计了样机,并采用有限元法对样机的磁场、动静态推力、反电势和电感进行了分析。3.永磁直线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建立了dq轴坐标下永磁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研究矢量控制在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转子磁场定向(id=0)控制的位置、速度、电流三闭环矢量控制系统。最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线性霍尔位置检测方法,对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检验。4.永磁直线伺服系统的实验与应用。设计制造了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工作平台,对电机性能进行了测试。将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应用于食品切片机和电梯门机中,针对不同运行工况条件,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食品切片机已经由美国ITW公司生产销售,而电梯门机也已经申请了专利,在“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上展出,现进入产品鉴定阶段。本文中创新性的工作主要有:1.采用“等效磁势法”和“等效磁化强度法”对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电机进行解析分析,通过将解析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等效磁化强度法”的求解结果是准确的,而“等效磁势法”误差较大,具有一定局限性。推导出该结构电机气隙磁密、推力和反电势的解析公式,并详细分析了电机主要尺寸对电机性能的影响。2.针对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永磁体尺寸对气隙磁场正弦度的影响。给出电机主要尺寸和性能参数的经验公式,设计了样机,并将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应用于食品切片机和电梯门机系统中,均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3.提出将一种低成本的线性霍尔位置检测方法应用于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系统中。在对电机磁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检测方法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制造了线性霍尔位置检测器,对其检测精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黄标[7](2008)在《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及胃肠动力功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肠道医学信息可反映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生理病理改变情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疗及防止消化器官的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获取胃肠道医学信息的诊断仪器,需要清肠、禁食等前期处理,患者痛苦大,检测存在盲区,检测数据不是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数据,这些因素导致长期以来医学界无法对胃肠动力功能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和精确治疗,无法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胃肠道动力功能。近年来,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的研究倍受国内外胃肠动力功能研究者瞩目,基于此,本文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项目为依托,研制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获取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胃肠道医学信息,并进行胃肠道动力功能分析,对胃肠道动力特性做深入的探讨。本研究将为科学、正确地认识消化器官的物理、化学运动,探索、研究各生理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字化医疗信息档案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由“生理参数遥测胶囊”、“便携式数据记录存储器”、“胶囊定位装置”和“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四部分组成。生理参数遥测胶囊是遥测系统的核心部件,根据其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性能指标,详细地分析了如何研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生理参数遥测胶囊。随后介绍了体外便携式数据记录存储器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性能参数和技术特点。接着选择三种互补的定位技术:基于内置磁阻传感器的定位技术、医学成像技术和生理参数定位技术,提供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在胃肠道内的位置信息。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测量精度至关重要,分析了遥测胶囊传感器的误差来源,设计了硬件标定设备,设计了基于免疫原理的RBF神经网络检测数据软件补偿模型。基于VC++和matalab,开发了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分析软件。最后,介绍了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的临床试验情况,分析了所获得医学信息的基本统计特性。研究了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根据遥测系统的工作环境,分析了其通信的独特性及复杂性,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设计了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的无线通信协议,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基于人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和FDTD算法,设计三种适用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天线:法向螺旋天线、长方体天线和回旋式线型天线,并给出了这三种天线的几何参数和基本性能参数。以回旋式线型天线为例,研究了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天线在人体胃肠道四个典型位置的辐射特性。研究分析表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天线在人体胃肠道的谐振频率差异较小;由于人体生物组织的影响,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天线在体内的谐振频率高于在自由空间中的谐振频率;近场辐射特性表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经过人体产生的衰减为-20~-55dB,人体腹部方向的信号强度高于其他方向的信号强度;远场辐射特性表明,由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周围人体生物组织的差异性较大,体内反射、折射较多,造成了天线的远场辐射特性较为复杂。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在人体生物组织内的辐射特性不同,该天线在自由空间中的辐射特性有较强的规律性。最后,进行了SAR值分析,求出了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在胃肠道内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进一步研究表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周围的生物组织吸收电磁辐射的强度最大。生理参数遥测胶囊记录的胃内压力信息由胃内压力蠕动、腹部肌肉运动、呼吸运动、噪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研究胃内压力信息特性必须从单维压力时间序列分离出胃蠕动引起的压力信息成分,才能进行下一步分析。本文提出采用自动嵌入式相空间重构算法和FastICA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不同运动形式的胃压力收缩波形的相空间重构图具有明显的区别。分离出的胃内的压力信息代表了胃内蠕动引起的压力变化,随后利用Hilbert Huang变换(HHT)进行时频谱分析,结果表明,胃消化期只存在一个占主导的3次/分钟(cpm)蠕动收缩频率;胃消化间期Ⅱ相有较少的强烈收缩,除此之外,还存在持续的、小幅值的收缩变化;胃消化间期Ⅲ相除了有强烈的频率为3cpm收缩外,还存在较小幅值的、频率为12cpm的蠕动收缩。结肠的运动模式较多,结肠内的压力信息呈现混沌特性,为时变非平稳信号,经典的平稳信号分析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以健康志愿者、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和肠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结肠压力信息为例,分析结肠的动力特性。采用不同域的信息熵作为结肠压力活动的非平稳特征,能定量评价结肠压力信息的非平稳特性。提取的信息熵特征域包括:奇异谱熵、功率谱熵、小波能谱熵和小波状态空间特征熵。分类结果表明,时-频域的信息熵特征包含的有效信息量多于时域和频域的信息熵特征包含的有效信息量。最后,把提取的信息熵特征和决策融合算法有机结合,构建了结肠动力功能诊断模型,实现了不同结肠动力功能类型的有效识别,验证了基于信息熵和信息融合识别模型对于结肠动力功能诊断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虽然时域和频域信息熵中包含的有效信息小于时-频域信息熵中的有效信息,但可为时-频域信息熵特征提供信息补偿,能进一步提高识别率。本文对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的结构、性能、精度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所获取的临床试验数据,深入分析了胃肠道动力功能的一些特性,为深入研究胃肠道动力机制提供了依据。胃肠道医学信息的探测和分析仍然有较多的未知领域,系统的主动性、胶囊的定位精度、胃肠道医学信息的非线性非平稳处理方法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李倩如[8](2008)在《胃肠道生理信息无创检测系统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反映胃肠功能的胃肠运动生理参数检测及结果分析已成为正确诊断动力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作为消化系统三大基本生理功能之一的胃肠运动功能的研究同样依赖于消化道运动生理参数的检测和分析。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在无需清肠禁食的正常生理条件下对整个胃肠道运动生理参数进行长时间动态实时监测。这一现状不仅大大制约了临床对动力性疾病的诊查效果,也导致长期以来医学界对健康者和患者胃肠运动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完全了解和掌握,对胃肠道动力性能的评价缺乏科学、客观、公认的标准。因此,本文将致力于解决人体消化道运动生理信息的无创获取、信号分析处理及应用等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胃肠道动力和生理参数无创检测技术及胃肠功能数字化研究(项目编号:30570485)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基于无线功能的微型胶囊内镜系统实用化研究(项目编号:2006AA04Z368)资助下,首先研究了人体胃肠道运动生理参数的无创检测方法,力图解决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胃肠道温度、压力和pH值的长时间实时监测问题,为临床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查提供有力工具,为人体胃肠运动功能研究和胃肠动力功能评价提供定量依据。以此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压力检测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及利用压力信号实现消化道动力功能评价和辅助动力性疾病诊断的方法。本研究对于人类社会保健普查工作、对于消化系统动力性疾病的诊查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并力求对人体消化系统运动功能和动力性能的研究起进一步的推动作用。本文研制了高精度胃肠道生理参数遥测胶囊。详细的论述了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封装。临床试验证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能可靠检测人体胃肠道腔内温度、压力和pH值等生理参数。微型遥测胶囊获得胃肠道压力数据是研究胃肠动力功能的重要参数。微型遥测胶囊获得的压力数据序列是一维的,同时包含一些独立成分。本文运用嵌入维、时间延迟自动算法重建多维相空间,然后经过快速ICA算法确定信号的主导成分和其他独立成分,最后经过Hilbert Huang转换方法分析消化期间的胃肠动力情况。结果证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胃肠动力功能。
张妮[9](2007)在《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及流控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介绍了微流控分析芯片的概念、优点及局限性,综述了其研究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预测了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从工艺角度详细介绍了玻璃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技术,包括材料的选择、微结构的设计、标准光刻、化学湿法刻蚀以及最终的键合。重点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了影响刻蚀结果的几个主要因素,优化了刻蚀条件,引入了两种低温/室温键合技术;初步完成了玻璃微流控分析芯片的普通实验室制作工艺摸索。(2)介绍了微流控分析芯片中微流体的动电驱动理论,通过对双电层、电渗流等理论的分析,建立了微流体的二维动电驱动数学模型,并且推导出了Poisson-Boltzmann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的稳态解析解;结合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Matlab对电渗势场、近壁电渗势场、电渗流流速、体积流量及壁面上的剪切应力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以上各研究对象分别与离子能量参数α、变量β的关系,验证了动电驱动理论的正确性。(3)使用自制的玻璃微流控分析芯片,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等效宽度微通道中微流体流速与外加电压的关系,在分别对T型、十字型等不同构型微通道中的流场对比分析后,总结出了流场分布与外加电压、叠加电场、离电极距离以及电极加压状态的关系。
邱法展[10](2007)在《玉米单倍体育种及苗期耐渍性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单倍体育种具有很多常规育种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也是玉米育种家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Stock 6的系列诱导系为材料,进行了单倍体育种的部分试验,旨在寻找单倍体最好的加倍方法和加倍浓度、调查单倍体的加倍频率和选择的准确率等,为单倍体在育种中的利用及高频诱导系的选育提供指导。涝渍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玉米主要的逆境胁迫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影响玉米最终产量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本研究对玉米苗期耐渍材料筛选、鉴定的指标及淹水处理敏感时期、淹水最佳持续时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筛选得到的耐渍自交系HZ32和敏感自交系K12制备F2群体,对苗期耐渍QTL进行定位。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2003和2004年两年的试验结果发现,母本基因型对单倍体诱导频率有显着影响,环境对单倍体诱导频率影响不大。单倍体鉴定的准确率不高,平均为21.2%。通过标记频率的检验发现TZi9中含有抑制R-nj显色的基因。2、2003年,对两个组合F1诱导后代单倍体进行了植株吐丝和散粉率的调查。发现仅有13.7%的单倍体具有少量可育花粉。两个试验组合的平均吐丝率为39.6%。吐丝率大于散粉率说明加倍问题出在雄穗而不是雌穗。3、根据叶片枯黄程度将供试品系初步分为5个耐渍等级。HZ32、交51、599等耐渍性最强;K12、M017、TZi9等对淹水最敏感。耐渍性强与耐渍性敏感的品系之间在表型上差异非常明显。“叶片的枯黄程度”可以作为耐渍性初步筛选的重要形态指标。4、三次重复实验证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变化,植株总干重耐渍系数表现出了显着的变化。处理时间与总干重耐渍系数之间呈显着的负线性相关,线性方程是:y=-0.03323x+0.96197(P<0.0001)。比较表型筛选的结果及耐渍系数筛选的结果,确定耐渍系数作为耐渍性强弱鉴定指标。通过耐渍系数确定了淹水最佳持续时间为6天。以植株总干重及株高的耐渍系数为指标确定V2为淹水处理的最佳时期。5、对六个品系的P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测定。结合耐渍系数及表型对材料筛选的结果,分析发现P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耐渍材料筛选的一个辅助指标。6、在淹水前1天、淹水后2、4、6、8、10d,分别测定了HZ32和K12根部和叶片中MDA含量和SOD、APX、GR、CAT、POD活性变化。CAT是叶片中最重要的H2O2清除酶,而APX在根部扮演重要的角色。涝渍条件下,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对HZ32的保护作用显着强于K12。MDA含量对K12的损伤大于HZ32。7、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5个耐渍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的59个QTL位点分别位于1、2、3、4、6、7、9、10染色体上。其中对照条件下检测到14个QTL,涝渍条件下检测到25个QTL;另外,由耐渍系数(WTC)检测到20个QTL。所检测到的单个QTL解释3.9%—37.3%的表型变异。8、QTL富集区域。EXP.1和EXP.2中所有检测到的59个QTL,共形成11个QTL富集区域。QTL最密集的区域位于第九染色体上umc1519-umc1231标记间。其它重要的QTL富集区域分别位于第三、第四和第七染色体上,这些富集区域里面的QTL至少被两个以上性状检测到。这个结果说明这些区域中的QTL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机制。9、上位互作QTL位点检测。两个实验中,对照条件下总共检测到8个上位互作位点。其中三对为主效QTL与主效QTL互作,其余5个为主效QTL与无显着效应基因座互作。单个上位互作位点解释4.62%到11.81%的表型变异。在涝渍条件下,检测到10个上位互作QTL位点。单个上位互作QTL的贡献率为7.6%-33.4%。其中两个互作位点为主效QTL与主效QTL互作,其余8个为主效QTL与无显着效应基因座互作。同样有10对上位性QTL被目标性状的耐渍系数检测到。单个上位互作QTL位点的贡献率为5.98-25.49%。其中四对表现为主效QTL与主效QTL互作,其它6个表现为主效QTL与无显着效应基因座互作。10、影响耐渍性状的QTL的效应有加性、部分显性、显性和超显性。在所检测到的59个QTL中,表现加性效应的QTL有6个,占10%;表现部分显性效应的QTL有15个,占25.4%;表现显性效应的QTLs有12个,占20.3%;表现超显性效应的QTLs有26个,占44%。
二、《微细加工技术》2002年第1~4期主要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细加工技术》2002年第1~4期主要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光伏发电现状及其环境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应用现状分析 |
2.1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2.1.1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
2.1.2 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
2.1.3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2.2 太阳能的发展现状 |
2.2.1 全球光伏电池的生产现状 |
2.2.2 光伏市场发展预测 |
2.3 太阳能应用现状 |
2.3.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的原理 |
第3章 光伏并网发电发展现状 |
3.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的类型 |
3.2 光伏电站的选址 |
3.2.1 光伏电站选址的日照资源 |
3.2.2 地理及地质情况 |
3.2.3 水文条件 |
3.2.4 大气质量 |
3.2.5 交通输送条件和电力运输条件等 |
3.3 光伏电站的建设参数 |
3.4 光伏电站的建设现状 |
第4章 光伏发电生产使用过程中环境影响分析 |
4.1 太阳能电池发电过程中的环境效应 |
4.1.1 原料获取阶段 |
4.1.2 生产阶段主要环境问题 |
4.1.3 使用阶段主要环境问题 |
4.1.4 处置阶段主要环境问题 |
4.2 太阳能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问题 |
4.3 太阳能电池的废弃及回收利用 |
4.4 光伏电站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
第5章 光伏组件拆解及有毒元素测试实验 |
5.1 光伏组件的拆解回收 |
5.1.1 光伏组件的拆解过程 |
5.2 有毒元素及有价金属的测定实验 |
5.2.1 金属焊带溶解 |
5.2.2 其余碎片溶解 |
5.2.3 溶解液分析 |
5.2.4 溶解液处理 |
5.2.5 有价金属检测 |
5.3 有毒元素及有价金属的测定 |
5.3.1 汞的测定 |
5.3.2 银的测定 |
5.4 结果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3)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2.1 任务来源 |
1.2.2 工作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光伏发电技术研究 |
2.1 光伏发电技术及工艺 |
2.1.1 国外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史 |
2.1.2 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史 |
2.1.3 光伏发电技术概况 |
2.2 光伏发电站特点及优点 |
2.2.1 各种发电方式的碳排放率比较 |
2.2.2 几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总量与发电潜力比较 |
2.2.3 我国能源消费比较 |
2.3 各国光伏发电预期发展容量 |
2.3.1 外国光伏发电发展容量预测 |
2.3.2 我国光伏发电容量预测 |
第三章 国内外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
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史 |
3.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
3.1.2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 |
3.2 国外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
3.2.1 美国 |
3.2.2 德国 |
3.2.3 日本 |
3.2.4 国外光伏发电站案例 |
3.3 国内光伏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
3.3.1 国内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政策、规范 |
3.3.2 光伏产业扶持政策 |
3.3.3 国内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3.3.4 国内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3.3.5 国内光伏发电站案例 |
第四章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内容研究 |
4.1 工作程序 |
4.1.1 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
4.1.2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
4.1.3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阶段 |
4.2 不同建设项目环评要求与特点的比较 |
4.2.1 燃煤发电项目 |
4.2.2 输变电项目 |
4.2.3 光伏项目与规范的相符性 |
第五章 光伏发电站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
5.1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
5.1.1 技术方面 |
5.1.2 自然生态 |
5.1.3 建设、运行、服务期满后 |
5.1.4 风险评价 |
5.2 环境管理对策 |
第六章 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和研究 |
6.1 太阳能电池 |
6.1.1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 |
6.1.2 第二代太阳能电池 |
6.1.3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
6.2 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 |
6.2.1 硅电池的生产工艺 |
6.2.2 薄膜电池的生产工艺 |
6.3 太阳能电池产业环评案例分析 |
6.3.1 新建年产300M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 |
6.4 产业效益分析 |
6.4.1 太阳能光伏产业价值链分析 |
6.4.2 光伏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利润分布 |
6.4.3 光伏发电系统的能耗分析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致谢 |
鸣谢 |
(4)基于田口方法的磷肥中三氯乙醛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田口方法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
2 标准与标准化 |
2.1 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
2.1.1 标准 |
2.1.2 标准化 |
2.2 标准的制定原则 |
2.3 标准的主要内容 |
3 测量质量工程学相关理论概述 |
3.1 田口方法简介 |
3.2 测量系统的校准方式 |
3.2.1 比例式校准 |
3.2.2 线性式校准 |
3.3 测量系统的比较 |
3.3.1 信号因素的水平完全已知时SN比的比较 |
3.3.2 信号因素的水平成等比数列时SN比的比较 |
3.4 测定方法的优化设计 |
3.4.1 正交表 |
3.4.2 测定方法的优化设计程序 |
3.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3.5.1 田口方法评定A类标准不确定度 |
3.5.2 田口方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案例 |
4 气相色谱法测定磷肥中三氯乙醛的研究 |
4.1 简述气相色谱法 |
4.2 三氯乙醛的研究现状 |
4.3 测定三氯乙醛的研究方案 |
4.4 检测条件的选择 |
4.4.1 内标物的选择 |
4.4.2 溶剂的选择 |
4.4.3 色谱柱的选择 |
4.4.4 柱温、进样口温度及检测器温度的选择 |
4.4.5 气体流量的选择 |
4.4.6 选择结果 |
4.5 基于田口方法优化组合检测条件 |
4.5.1 研究思路 |
4.5.2 实验材料 |
4.5.3 因素及其水平 |
4.5.4 实验设计与数据 |
4.6 基于田口方法比较检测系统 |
4.6.1 样品的配制 |
4.6.2 分光比色法测定三氯乙醛 |
4.6.3 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乙醛 |
4.6.4 田口方法对检测系统SN比的比较 |
4.6.5 基于田口方法的检测系统的校准公式和标准误差 |
4.7 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乙醛的标准的制定 |
4.7.1 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因 |
4.7.2 编制企业标准的依据 |
4.7.3 企业标准的编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局限与展望 |
附录A 标准文本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激光微细加工在电子行业中若干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激光加工技术 |
1.1.2 其它高能束加工技术 |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动机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激光的产生及激光微加工机理 |
2.1 激光的产生原理 |
2.1.1 激光产生原理 |
2.1.2 激光的产生条件和激光器 |
2.1.3 影响激光刻蚀效果的参数 |
2.2 激光加工机理及物理模型 |
2.2.1 激光微加工物理机理 |
2.2.2 激光刻蚀的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刻蚀在石英晶振频率微调中的应用 |
3.1 传统的石英晶振频率微调技术 |
3.2 石英晶振激光调频技术 |
3.3 石英晶振频率微调原理 |
3.4 石英晶振激光调频实验研究 |
3.4.1 实验条件 |
3.4.2 工作电流对微调结果的影响 |
3.4.3 激光脉冲宽度对微调结果的影响 |
3.4.4 微调后电极平整性分析 |
3.4.5 微调后晶体结构分析 |
3.4.6 实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技术在四臂螺旋天线研制中的应用 |
4.1 GPS介质加载四臂螺旋天线 |
4.2 介质加载四臂螺旋线的制备 |
4.2.1 激光直接刻蚀金属层工艺 |
4.2.2 改进的工艺 |
4.3 正交馈电网络 |
4.3.1 正交馈电网络的设计与仿真 |
4.3.2 馈电网络的制作 |
4.4 完整的GPS介质加载四臂螺旋天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快速布线技术 |
5.1 柔性电路板的激光微加工 |
5.2 目前的布线技术 |
5.3 透明基体上激光快速布线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空心式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直线电机概述 |
§1.2.1 直线电机的基本结构 |
§1.2.2 直线电机的分类 |
§1.2.3 直线电机的发展历史 |
§1.2.4 直线电机的应用 |
§1.3 永磁直线伺服电机概述 |
§1.3.1 直线伺服电机的分类 |
§1.3.2 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结构形式 |
§1.3.3 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主要产品 |
§1.3.4 永磁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背景与本文主要工作 |
§1.4.1 课题背景 |
§1.4.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 |
§2.1 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拓扑结构与特点 |
§2.2 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绕组结构 |
§2.3 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解析分析 |
§2.3.1 磁场解析分析 |
§2.3.2 推力解析分析 |
§2.3.3 反电势解析分析 |
§2.4 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设计方案 |
§2.5 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
§2.5.1 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2.5.2 双边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静态磁场有限元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 |
§3.1 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3.2 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
§3.2.1 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3.2.2 永磁体尺寸对气隙磁场的影响 |
§3.3 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的设计方案 |
§3.4 空心式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场和性能分析 |
§3.4.1 磁场分布 |
§3.4.2 推力计算 |
§3.4.3 空载反电势 |
§3.4.4 电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永磁直线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
§4.1 永磁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
§4.2 转子磁场定向矢量(i_d=0)控制基本原理 |
§4.3 基于矢量控制的驱动控制系统 |
§4.4 矢量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4.4.1 主控器 |
§4.4.2 调试器 |
§4.5 矢量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4.5.1 主控器软件 |
§4.5.2 调试器软件 |
§4.6 一种低成本的线性霍尔位置检测方法 |
§4.6.1 线性霍尔位置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
§4.6.2 线性霍尔检测方法准确性分析 |
§4.6.3 线性霍尔元件位置检测硬件电路 |
§4.6.4 线性霍尔位置检测方法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永磁直线伺服驱动系统实验与应用 |
§5.1 空心式扁平型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实验 |
§5.2 永磁直线伺服电机驱动食品切片机实验 |
§5.2.1 推力常数、反电势常数测试 |
§5.2.2 运行测试 |
§5.2.3 温升测试 |
§5.2.4 与Copley电机性能比较 |
§5.3 永磁直线伺服电机驱动电梯门系统实验 |
§5.3.1 推力常数、反电势常数测试 |
§5.3.2 运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参与发表(投稿)论文 |
(7)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及胃肠动力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胃肠道生理基础 |
1.2.1 胃肠道结构 |
1.2.2 胃肠道运动模式 |
1.2.3 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 |
1.3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胃肠道医学信息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 |
2.1 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总体结构 |
2.1.1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 |
2.1.1.1 微传感器模块 |
2.1.1.2 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 |
2.1.1.3 无线通信模块 |
2.1.1.4 电源模块 |
2.1.1.5 信息控制与管理模块 |
2.1.1.6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 |
2.1.2 便携式数据记录存储器 |
2.1.3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定位技术 |
2.1.3.1 基于内置磁阻传感器的定位技术 |
2.1.3.2 医学成像定位法 |
2.1.3.3 生理参数定位技术 |
2.2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标定 |
2.2.1 传感器误差来源 |
2.2.1.1 温度传感器误差来源 |
2.2.1.2 压力传感器误差来源 |
2.2.1.3 pH 值传感器误差来源 |
2.2.2 标定设备及标定方法 |
2.2.2.1 温度和压力的标定 |
2.2.2.2 pH 值标定 |
2.2.3 基于免疫原理的RBF 网络模型学习算法 |
2.2.3.1 RBF 网络模型算法 |
2.2.3.2 人工免疫识别算法 |
2.2.3.3 基于免疫原理的RBF 网络模型学习算法 |
2.2.4 基于免疫原理RBF 神经网络的标定数据处理 |
2.2.4.1 温度标定数据的处理 |
2.2.4.2 压力标定数据的处理 |
2.3 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数据处理系统 |
2.3.1 软件的开发环境 |
2.3.2 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分析系统 |
2.4 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临床试验 |
2.4.1 临床试验概况 |
2.4.2 临床试验过程 |
2.4.3 胃肠道医学信息基本统计特性 |
2.4.3.1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通过时间信息统计 |
2.4.3.2 幽门、回盲部压力特性 |
2.4.3.3 胃肠道pH 值变化趋势 |
2.4.3.4 胃肠道温度变化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遥测系统无线通信中关键技术研究 |
3.1 遥测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
3.1.1 通信模块概述 |
3.1.2 通信模块分层模型 |
3.1.3 遥测系统通信协议 |
3.2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天线设计 |
3.2.1 FDTD 算法 |
3.2.1.1 FDTD 算法理论基础 |
3.2.1.2 吸收边界条件 |
3.2.1.3 激励源 |
3.2.2 人体模型 |
3.2.2.1 三维数字人体模型 |
3.2.2.2 人体组织电参数 |
3.2.2.3 网格化的人体模型 |
3.2.3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天线 |
3.2.3.1 法向模螺旋天线 |
3.2.3.2 长方体天线 |
3.2.3.3 回旋式线型天线 |
3.2.4 回旋式线型天线的辐射特性 |
3.2.4.1 回波损耗特性 |
3.2.4.2 人体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3.2.4.3 近场辐射特性 |
3.2.4.4 远场辐射特性 |
3.3 SAR 值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和HHT 的胃内压力活动信息特性分析 |
4.1 胃的运动生理基础 |
4.1.1 消化间期胃运动 |
4.1.2 消化期胃运动 |
4.1.3 常见的胃动力疾病 |
4.2 胃的排空类型及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测量内容 |
4.3 胃内压力信息分析算法 |
4.3.1 自动嵌入式相空间重构算法 |
4.3.2 FastICA 算法 |
4.3.3 胃消化期及消化间期的压力试验数据 |
4.4 胃内压力信息的相空间重构和独立分量分析 |
4.5 胃内压力信息HHT 谱分析 |
4.5.1 HHT 基本原理 |
4.5.2 胃动力的Hilbert 谱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和信息融合的结肠压力活动信息的分类分析 |
5.1 结肠的运动生理基础及常见的结肠动力疾病 |
5.2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与结肠运动的相容性试验 |
5.3 结肠压力活动信息熵特征提取 |
5.3.1 时域信息熵 |
5.3.2 频域信息熵 |
5.3.3 时-频域信息熵 |
5.3.4 信息熵特征提取试验 |
5.4 信息融合基础理论 |
5.4.1 D-S 证据理论 |
5.4.2 基于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的基本概率指派 |
5.5 基于决策融合的结肠动力功能诊断模型 |
5.5.1 结肠压力活动信息数据 |
5.5.2 识别分类模型参数设置 |
5.5.3 基于决策融合的结肠动力功能分类诊断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申请的着作权 |
(8)胃肠道生理信息无创检测系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遥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
第二章 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的研制 |
2.1 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
2.2 多元医学生理信息遥测胶囊各模块的结构和电路设计 |
2.2.1 微传感模块的设计 |
2.2.2 电源模块的研究 |
2.2.3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2.2.4 射频通讯模块设计 |
2.3 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封装 |
2.4 便携式数据接收器的设计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免疫原理的RBF 网络模型的数据标定处理系统 |
3.1 误差来源 |
3.1.1 温度信号的误差来源 |
3.1.2 压力信号的误差来源 |
3.1.3 pH 信号的误差来源 |
3.2 标定设备 |
3.2.1 温度和压力的标定 |
3.2.2 pH 值的标定 |
3.3 基于免疫原理的RBF 网络模型学习算法 |
3.3.1 人工免疫识别算法 |
3.3.2 RBF 网络模型算法 |
3.3.3 基于免疫原理的RBF 网络模型学习算法 |
3.4 基于免疫原理的RBF 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3.4.1 温度数据的标定处理系统 |
3.4.2 压力数据的标定处理系统 |
3.5 补偿精度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空间重构和快速ICA 算法的胃动力研究 |
4.1 胃的动力功能及其运动模式 |
4.1.1 消化间期胃的运动模式 |
4.1.2 消化期胃的运动模式 |
4.1.3 胃测压意义及其应用 |
4.1.4 胃运动功能的压力测定方法 |
4.2 基本原理 |
4.1.1 相空间重构 |
4.2.2 快速ICA 算法 |
4.3 实验及其数据分析 |
4.3.1 受试者 |
4.3.2 实验数据 |
4.3.3 结果和讨论 |
4.3.4 胃部主导压力信号的谱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及流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流控分析芯片概述 |
1.2.1 分类 |
1.2.2 优点 |
1.2.3 局限性 |
1.2.4 发展趋势 |
1.3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发展简史 |
1.4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1 制作加工工艺发展现状 |
1.4.2 微流体流控特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 |
2.1 材料的选择 |
2.2 微结构的设计 |
2.3 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艺 |
2.3.1 制作初期准备 |
2.3.2 曝光、显影及去铬层 |
2.3.3 化学湿法刻蚀 |
2.3.3.1 刻蚀原理 |
2.3.3.2 实验研究 |
2.3.3.3 对比分析 |
2.3.3.4 刻蚀工艺优化结果 |
2.3.4 去光胶、铬层及打孔 |
2.3.5 低温/室温键合 |
2.4 制作成品 |
2.5 小结 |
3 微流控分析芯片中微流体的动电力学理论 |
3.1 微流控中的动电效应 |
3.2 双电层和Zeta电势 |
3.3 电泳(Electrophoresis) |
3.4 微通道中的电渗流(Electroosmosis) |
3.4.1 电渗流的形成机理 |
3.4.2 假设和近似 |
3.4.3 电渗流的控制方程 |
3.5 微流控分析芯片动电驱动数学模型 |
3.6 模型求解 |
3.6.1 Poisson-Boltzmann方程求解 |
3.6.2 Navier—Stokes方程求解 |
3.7 计算模拟 |
3.7.1 模拟的可能性及思路 |
3.7.2 电渗势场模拟结果 |
3.7.3 近壁电势模拟结果 |
3.7.4 动电驱动流模拟结果 |
3.8 小结 |
4 微流控分析芯片中微流体动电效应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工作原理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步骤 |
4.4 测速原理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直通道中的电渗流速 |
4.5.2 不同构型微通道中的电渗流场 |
4.5.2.1 T型微通道 |
4.5.2.2 十字型微通道 |
4.5.2.3 窄十字型微通道 |
4.5.2.4 Y型微通道 |
4.5.2.5 L型微通道 |
4.5.2.6 圆弧型微通道 |
4.6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玉米单倍体育种及苗期耐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 |
第一章 Stock6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的重要性 |
1.2 植物单倍体育种概况 |
1.3 植物单倍体产生的途径 |
1.4 植物单倍体鉴定方法 |
1.5 植物单倍体加倍的方法 |
1.6 植物单倍体加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展望 |
1.7 玉米单倍体研究进展 |
1.7.1 玉米单倍体育种现状 |
1.7.2 Stock6诱导系诱导单倍体的基本程序、方法 |
1.7.3 玉米育种中单倍体诱导技术的优缺点及展望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单倍体诱导系 |
2.2 母本基因型 |
2.3 染色体加倍研究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倍体的诱导频率 |
3.2 标记频率及单倍体诱导频率调查 |
3.3 单倍体鉴定准确率的调查 |
3.4 单倍体加倍结果调查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玉米苗期耐渍材料的筛选鉴定及耐渍基因定位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抗逆性物质基础和基本机理 |
1.2 植物抗逆性研究热点 |
1.2.1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 |
1.2.2 植物细胞膜及膜蛋白功能的调控研究 |
1.2.3 基因组学方法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 植物在淹水逆境下的生理指标 |
1.4 作物耐渍性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1.4.1 作物对渍水的适应性反应 |
1.4.2 作物耐渍研究进展 |
1.4.3 涝渍胁迫下作物根调控机制 |
1.4.4 作物耐渍分子生理及功能基因研究热点 |
1.4.5 涝渍环境与玉米生长关系 |
1.5 分子标记及QTL定位 |
1.5.1 分子标记 |
1.6 QTL定位方法 |
1.7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发展 |
1.8 作物作图、定位群体研究进展 |
1.8.1 作物作图定位群体概况 |
1.8.2 初级作图群体构建及利用 |
1.8.3 次级作图群体的构建及利用 |
1.8.4 次级作图群体的利用 |
1.8.5 高级作图群体—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SSSLs) |
1.8.6 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9 本研究立论依据及目的、意义 |
2 玉米苗期耐渍材料的筛选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材料的初步筛选 |
2.2.2 处理时间对耐渍系数的影响 |
2.2.3 淹水后耐渍系数变化的重演性 |
2.2.4 利用耐渍系数确定淹水的敏感时期 |
2.2.5 自交系叶片中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 |
2.2.6 两种耐渍性分析方法的比较及耐渍材料的筛选 |
2.2.7 随着淹水时间的持续,HZ32和 K12中 SOD、POD、CAT、APX、GR活性和 MDA含量在根部和叶片中的变化 |
2.3 讨论 |
3 玉米苗期耐渍基因定位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群体构建 |
3.1.2 F_(2:3)室外试验 |
3.1.3 引物与试剂 |
3.1.4 DNA样品制备和 SSR标记分析 |
3.1.5 分子标记数据的采集 |
3.1.6 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 |
3.1.7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2 耐渍基因定位 |
3.3 讨论 |
3.3.1 两亲本之间的表型变异 |
3.3.2 EXR.1和 EXP.2中的相关分析 |
3.3.3 玉米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4 主效耐渍 QTL |
3.3.5 次级耐渍 QTL |
3.3.6 上位性 QTL |
3.3.7 EXR.1和 EXP.2中由耐渍系数检测到的QTL比较分析 |
3.3.8 定位的QTL与 IBM2 Neighbor’s图谱上已定位基因的比较 |
3.3.9 QTL富集区域(QTL cluster) |
3.3.10 基因作用方式和杂种优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玉米总DNA的大量提取(CTAB法) |
附录2 SSR标记实验方法 |
附录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微细加工技术》2002年第1~4期主要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2]光伏发电现状及其环境效应分析[D]. 郭丹.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3]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研究[D]. 吴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4]基于田口方法的磷肥中三氯乙醛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D]. 姚业峰.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5]激光微细加工在电子行业中若干应用的研究[D]. 李强. 浙江大学, 2010(08)
- [6]空心式永磁直线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研究[D]. 刘晓. 浙江大学, 2008(06)
- [7]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及胃肠动力功能分析[D]. 黄标.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8]胃肠道生理信息无创检测系统及实验研究[D]. 李倩如.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2)
- [9]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及流控特性研究[D]. 张妮.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10]玉米单倍体育种及苗期耐渍性研究[D]. 邱法展.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