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进口车的各种仪表和开关

如何识别进口车的各种仪表和开关

一、如何识别进口汽车各种仪表和开关(论文文献综述)

曹宇[1](2021)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DCS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水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DCS控制系统是最成熟的一种。对于大型规模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从功能、成本和实际应用中,以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应用最为广泛。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查阅、分析水泥工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高固气比水泥生产新工艺、国外进口大型机械设备对于电气控制要求和DCS控制系统的要求,本文主要完成了一条2X6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DCS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工作。根据2X6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各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划分现场控制站和远程站,确定了DCS系统结构。通过对用电设备远程控制点数和仪表测点进行汇总,统计出每个工艺流程所需的控制点数,从而确定全线的控制总点数。根据统计出来的点数情况和DCS系统结构,从现场控制站、网络、中控室操作站三部分来配置硬件。本次硬件平台采用Schneider(施耐德)公司的Unity Quantum系列自动化产品,上位监控及数据采集软件采用Schneider Vijeo Citect V7.2,下位编程组态软件采用Schneider Unity Pro V7.0,结合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要求、电气要求和仪表检测要求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完成程序结构组态。基于程序结构组态,定义参数表,进行控制程序编写。当下位程序编写完后,再利用上位监控及数据采集软件,依据工艺流程设计出操作站画面,Vijeo Citect通过Speed Link快速链接标签库,并从Unity Pro程序中自动创建变量,以Modbus Plus(MB+)协议方式从下位机读取数据,从而完成了整个水泥生产线的DCS控制系统工程化设计。同时,水泥工业控制系统中,根据控制权限的优先级,经常用到两种电动机控制方式:机旁优先控制方式(也称作就地优先控制方式)和中控优先控制方式(也称作远程优先控制方式)。对于前者,已被大家所熟悉和广泛应用,对于后者,很多电气人员很陌生,但是其应用场所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经验,重点讨论了中控优先控制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和各自特点,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区别对适合的应用场所给出建议。本文在分析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生产工艺要求、国外进口设备的电气控制要求、仪表检测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DCS系统结构及配置,通过软件编程和组态,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功能。从电气控制线路和DCS系统的设计优化,使得设备和人员更安全,保证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艺设备可靠运行,稳定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转率。根据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和思路,已成功实现了一条水泥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王鹏[2](2020)在《基于PSoC4的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已不再只将汽车作为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将自身座驾看作了亲密伙伴,因而对汽车的整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驾驶安全的基础上,开始追求大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功能设计,汽车尾门的脚踢控制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本文对大量的中低档车型的尾门控制系统进行调研,得出当前汽车市场的尾门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手动钥匙控制,半自动感应控制,全自动感应,最常见的是采用无需使用钥匙插入后尾门的控制方式,即用户在无整车解锁的前提下需拿钥匙解锁后尾门,通过拉动尾门把手,完成尾门的控制。普通国产中低档车型不具备尾门的脚踢控制功能,为实现国产汽车脚踢控制技术的自主化,在功能稳定的前提下降低开发成本,推进汽车后尾门脚踢控制的普及,本文研究了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4的控制系统,对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做了总体方案的自主设计,具体分为硬件部分设计和软件部分设计。该系统利用电容感应原理,实现了传感器感应区域内踢脚动作的识别,关于硬件部分,在分析了传感器模块、PSoC4主控制器模块、LIN收发器模块的各自功能要求后,设计了以CY8C4245AXI-483单片机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微控制单元电路实现了外部电容变化的信号采集与处理,以TJA1028作为LIN收发器的通讯电路实现尾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等通讯任务。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CapSense传感器程序设计、PSoC4主控制器程序设计及LIN总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并将动作识别理论原理引入PSoC4系统。最后在PSoC Creator 4.2集成开发环境下,对上述程序进行编程,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并剖析实验数据,不断修正验证使其最终通过了在某新型国产车型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成本低、功耗低;响应速度快,不同踢脚动作下的控制器后尾门请求信号应答准确;通信稳定,有良好的通信自检功能,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王宇航[3](2020)在《基于Simulink的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应用方式,电动汽车在节能、简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劣则直接影响着整车动力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一款纯电动物流车开发了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ler,VCU),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整车工作模式进行了划分,制定了车辆的启停控制策略。以整车经济性为设计目标,基于模糊控制理论,以车速、加速踏板开度为输入信号,得到基准转矩;以动力性补偿为设计目标,以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加速踏板开度变化率为输入信号,得到动态工况下的补偿转矩;以电机最大转矩、最高车速、动力电池剩余容量、电池允许输出功率、整车故障状况等为约束条件,确定最终输出转矩。基于电池组SOC和电机转速制定了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以飞思卡尔XEP100单片机为主芯片开发了整车控制器硬件,硬件系统包括开关量采集、模拟量采集、驱动输出、CAN总线通信、RS485通信、数据存储等模块。编写了整车控制器的底层代码和应用层函数库;基于CAN总线开发了Bootloader程序刷写的功能;开发了具有实时监测、数据存储功能的实车试验管理系统。搭建了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基于Simulink平台建立了整车的正向仿真模型,模型包括驾驶员模型、电机模型、电池模型、汽车动力学模型等;对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硬件功能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控制器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开发的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相较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转矩控制策略具有更好地动力性能;较标准模式下的转矩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经济性能及低速时的加速性能。为了验证开发的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性,在转毂试验台上,基于NEDC工况与样车原配整车控制器进行了 10个循环的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开发的整车控制器较样车原配整车控制器的百公里能耗约降低18.3%。在实车道路试验中进行了 0~50km/h、50~80km/h的加速试验和坡度为20%的爬坡与驻坡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整车控制器满足设计要求。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嘉明[5](2020)在《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在便利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现如今,纯电动汽车凭借着零排放、低噪声和高能源利用率等优点,正逐渐在汽车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整车控制器(VCU)是纯电动汽车的行车大脑,它通过采集驾驶员发出的操作指令和整车状态信息解析驾驶员意图并制定控制策略,然后通过CAN总线向各个电控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协调整车各个部件,保证整车正常稳定行驶。本文以纯电动汽车VCU为研究对象,介绍纯电池汽车和VCU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整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制定并基于整车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对整车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设计,研究CAN总线的工作原理并对整车通讯网络进行设计。基于模糊控制制定整车驱动控制策略,采用前向仿真方式设计整车仿真模型架构,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纯电动汽车各个主要部件的模型,整合各个部件的模型后进行整体仿真来校验动力系统的参数匹配是否合理、整车性能能否达到制定的性能指标要求和驱动控制策略是否有效。分析VCU的基本功能和设计要求,对VCU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进行设计,然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VCU的软硬件进行设计。硬件设计包括:主控芯片选型、最小系统设计、信号处理模块设计、通讯模块设计和驱动模块设计。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设计、上电初始化子程序设计、系统自检子程序设计、故障处理子程序设计、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CAN总线报文接收和发送子程序设计、工况判断和模式识别子程序设计和485串口通讯子程序设计。采用代码自动生成技术来生成管理层代码,然后与手工编写的执行层和接口层代码整合,完成VCU的代码编写。为了验证设计的VCU是否合理和测试VCU的性能,对所设计VCU中的各硬件单元模块进行调试。最后搭建整车测试平台模拟整车主要部件进行集成调试,验证VCU软硬件设计的可靠性和制定的整车驱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刘尊民[6](2019)在《小波降噪和时空轨迹数据精细化理论及在采油集输监控系统的应用》文中指出石油产业属于高科技密集型产业,信息化实施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其竞争能力。采油集输监控是油田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通信、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智能监控系统在油田生产环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油田、智慧油田已经成为油田的重要发展方向。采油集输监控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发现,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及应用效果,如何消除信号噪声、提高数据质量是智慧油田建设的关键共性技术之一。因此,本文以胜利油田集输监控项目为研究背景,以数据质量优化为核心展开研究,对现场采集传感器信号、时空信号两大类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在此基础上对产液量计量方法、偏远井拉运轨迹里程统计方法及采油集输监控系统故障识别方法进行智能优化及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采油集输监控系统现场数据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小波降噪方法。基于Mallat算法对油田现场传感器信号的降噪处理过程进行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变异系数的新阈值方法,并对传统软硬阈值函数进行改进,对其性质进行验证。最后对典型现场功图数据采用新阈值及改进阈值函数法进行信号分解与重构,并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去噪效果对比,对优化改进算法进行验证。(2)在对地面功图数据去噪处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功图计量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于油井现状的改进功图计量方法。建立了杆式抽油机杆柱系统模型及功图计量算产模型,在泵功图特征曲线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弦长的功图散点曲率计算方法,实现了有效冲程的精确计算及油井产液量折算。最后对不同计量方式的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的计量误差小于10%,满足生产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3)针对低频时空定位信号存在的各类误差,提出了一种时空轨迹数据精细化处理算法。采用重心法处理零点漂移信号,采用速度阈值法处理大误差点数据,通过航向角矢量法识别后采用投影法处理偏移路线小误差点,并对缺失数据分类进行补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B样条曲线的轨迹拟合方法,并基于轨迹曲线控制点数据推导建立了精确里程统计公式。最后对不同里程统计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所测得的里程与实际里程误差在1%之内,满足精确里程统计的要求。(4)针对目前油田集输监控系统复杂性增加导致故障定位困难且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数据的双链路故障精确识别方法。在网络链路层对过程数据的间隔阈值进行研判后,采用多维度反推演的方法,实现了网络设备及通信适配器故障的快速精确定位。在数据链路层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过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实现了终端设备的故障精确定位。最后基于该方法对系统故障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5)在前述理论和算法研究基础上,完成了采油集输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架构及各模块开发,并应用于油田现场。该监控系统包括:联合站监控系统平台,油井计量及监控平台,偏远井拉运监控平台等多个子平台,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采油集输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油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兼具科学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毛亚岐[7](2019)在《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客车火灾具有危害性大、难以觉察等特点,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公共事件。在客车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新兴的动力电池技术带来了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我国已经推广的电动大巴火灾风险日益凸显,氢燃料技术、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在客车上的应用也为客车火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汽车火灾研究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从设计源头预防的风险思维,客车产品开发体系未将防火安全纳入其中,导致客车产品开发与火灾防护技术的应用不同步,客车火灾的预防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本文以火灾防护研究及成果工程化应用为对象,研究客车火灾的危险性,将研究成果与AK.NAM整车产品开发模型映射,形成一套基于客车全生命周期的火灾防护与整车开发同步应用的防火开发体系,为从设计源头预防客车火灾奠定基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开展火灾事故机理分析,使用Petrella评价体系及相关评价方法对客车用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运用实验研究对客车重点火灾危险源进行定量分析,采用锥形热量仪对客车上使用的物料进行燃烧实验,采集材料的燃烧特性,定量地确定其火灾危险性;在早期火灾试验台上对动力转向油品进行热辐射实验,对60Ah单体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行为进行研究。并以实验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为输入,运用FDS建立HFF6800GEVB3型纯电动城市客车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拟客车火灾的蔓延情况,研究仿真分析在防火安全开发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客车的火灾危险源进行分析,以HFF6800GEVB3客车为对象进行分析,识别了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形成客车可燃材料清单。同时,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识别第二类火灾危险源,编制了客车安全检查表,为客车全生命周期中的火灾安全防护提供依据。之后运用事故机理分析的方法对客车火灾多发的系统如汽车电路系统、油路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机械摩擦、发动机舱静电、PCB板等引起的火灾原因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研究客车设计中的防火安全开发方向。其次,本文在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使用锥形量热仪对客车上使用的材料进行燃烧特性数据的采集,对各种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运用Petrella评价体系评估其火灾危险性,发现20种内外饰材料有90%以上为中等危险材料,底盘管路、高压线路全部为中等及以上危险材料;在火灾早期实验台上对动力转向油品进行辐射实验,动力转向油品的临界热流(CHF)为8.07kW/m2,在外界较高辐射热流下的火灾危险性较高;对60Ah单体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进行了辐射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池的SOC值与外界辐射通量对电池热失控有着显着的影响。通过对火灾危险源的定量实验分析,进一步完善了客车防火设计开发方向。第三,本文以实验所获取的各种材料燃烧特性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基本条件直接使用,运用FDS软件构建了安凯HFF6800GEVB3型纯电动城市客车实际火灾场景的三维仿真模型,模拟了在客车前、中、尾部失火时的火灾蔓延情况,对CO浓度、温度和烟颗粒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开窗有利于车内发生火灾时的烟气及热气的快速排出。最后,本文将火灾危险性分析研究中获得的结果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公司的AK.NAM整车产品开发流程模型进行映射,基于风险分析的思维,从产品策划开始同步启动火灾防护安全性研究,在基于V模型的AK.NAM汽车产品开发模型的协同下,将汽车可能产生的火灾隐患点预防方案融入到产品设计、验证的各个环节。通过材料的选型、整车电路的优化设计、管线路铺设等针对性设计,从源头打造安全的客车产品。通过设计验证方案,考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识别产品预防性维护的关键点,制定产品火灾防护预防性维修方案,确保汽车整车产品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预防火灾的发生,形成一套与整车产品开发同步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为从设计源头预防客车火灾奠定科学基础。

程洋[8](2019)在《纯电动汽车驱动扭矩控制策略设计及HIL测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应对燃油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石油等能源紧缺问题,国家在汽车行业推出了新政策,以及汽车逐步在走向电动化,使得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行业里新的趋势,并且新兴了大批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关键性控制部件,整车控制器采集来自驾驶员的操作信号及汽车其他部件信号,对输入的信号做出分析和判断并发送相应的指令,来控制各从节点部件的动作,从而确保汽车安全驱动。整车控制器(VCU)在电动汽车上的作用及功能主要包括:整车状态管理、整车能量管理、整车扭矩控制、故障诊断、附件管理等。而整车控制器中的应用层软件作为VCU的高级软件,其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对该电动汽车整车安全、驾驶平顺性及整车经济性跟动力性有着直接影响。驱动扭矩管理是整车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本论文依托于国家重点专项6.2《高性能低能耗电动轿车底盘及整车开发》(编号:2017YFB0103700),在课题组中承担的任务是完成整车控制器应用层软件中驱动扭矩控制策略的开发。首先,根据该项目中所涉及的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分析了整车控制器在纯电动汽车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开发方式,并对应用层软件进行了功能划分,包括整车上下电及充放电管理、整车状态管理、仪表显示、扭矩管理、附件管理、能量管理、故障诊断。其次,对扭矩管理模块中的驱动扭矩管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做了详细描述,包括蠕行扭矩控制、加速踏板扭矩控制、定速巡航扭矩控制、跛行扭矩控制,制定了这几个模块的控制策略并搭建了模型,并从整车安全性以及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的角度,制定了驱动扭矩限制控制策略以及驱动扭矩协调控制策略,保证汽车在驱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及舒适性。最后,介绍了硬件在环测试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点,在测试平台搭建完成且验证了被控对象模型的正确性后,选取了驱动扭矩控制策略中的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典型工况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正确性,为后续工作中的实车标定及道路测试奠定了基础。

毛昌宏[9](2019)在《纯电动微卡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软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传统能源为动力的汽车产业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等问题,所引发的灾难不可估量。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缓解当前由燃油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问题,而纯电动汽车成本相对较低、无污染、能耗小,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课题以某公司一款纯电动微卡汽车项目为依托,以纯电动微卡汽车整车参数与零部件参数结合输入输出信号,开发一款整车控制器(VCU),以整车控制策略研究与系统软件开发为主要内容展开如下工作:(1)纯电动微卡汽车采用电机驱动桥组合驱动形式,结合整车参数与控制系统结构完成整车控制系统方案设计,采用CAN总线通信技术搭建整车通信网络,确认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信号与撰写CAN总线通信协议,并根据需求完成整车控制器功能模块设计。(2)研究驱动控制策略,将整车驱动模式分为八种工作模式,重点研究其中的起车模式、动力模式与经济模式。在研究驱动模式之前,采用中位值滤波法+递推平均滤波法实现加速踏板传感器信号的滤波,保证信号的平滑输出。起车模式采用基于PI算法的闭环控制实现平路起车与坡道起车的控制;动力模式提出一种基于驾驶员意图的动力模式控制策略提升加速的动力性,经济模式研究加速过程考虑加速性能与能耗损失进行多目标优化的控制策略以提高整车经济性。(3)设计应用层软件架构,完成纯电动微卡汽车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利用模型开发的设计方法在simulink/stateflow环境开发应用层软件,包括上下电程序、档位管理程序、模式管理程序、驱动控制程序、能量管理程序以及附件控制程序等。采用Real-Time Workshop Embedded Coder工具自动生成代码,并在S32 Design Studio环境中完成底层程序的集成。(4)分析控制策略的效果,建立纯电动微卡汽车整车模型,包括纵向动力学模型、电机模型、电池模型,采用SCALEXIO、整车控制器、上位机以及PC调试软件集成测试的方案进行硬件在环测试。分析了起车模式、动力模式、经济模式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测试效果,根据测试结果,控制策略对整车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0](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二、如何识别进口汽车各种仪表和开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识别进口汽车各种仪表和开关(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DCS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DCS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工艺要求分析
        2.2.1 生产方法
        2.2.2 生产工艺流程
    2.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电气要求分析
        2.3.1 高压配电系统
        2.3.2 低压配电系统
        2.3.3 电气控制
        2.3.4 高压设备保护及测量
        2.3.5 其它电气要求
    2.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仪表检测要求分析
        2.4.1 仪表测点要求
        2.4.2 生料质量控制系统
        2.4.3 喂料控制系统
        2.4.4 窑胴体扫描系统
        2.4.5 工业电视系统
        2.4.6 气体成份分析系统
    2.5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自动化要求分析
    2.6 关于电动机优先控制方式的探讨
        2.6.1 电动机优先控制方式简介
        2.6.2 三种优先控制方式的特点
        2.6.3 结论
    2.7 本章总结
3 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DCS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3.1 引言
    3.2 中控室操作站配置
        3.2.1 操作站(OS)
        3.2.2 工程师工作站(EWS)
        3.2.3 配置清单
    3.3 网络配置
        3.3.1 以太网
        3.3.2 MB+网络
    3.4 现场控制站配置
        3.4.1 现场控制器
        3.4.2 网络性能
        3.4.3 现场控制站I/O特性
        3.4.4 不间断电源UPS
        3.4.5 I/O点数统计和现场站配置清单
    3.5 本章小节
4 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DCS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引言
    4.2 Unity Pro软件
        4.2.1 功能块的更新
        4.2.2 CPU与IO部分的通讯
        4.2.3 Unity Pro中项目设置
        4.2.4 创建一个新设备
    4.3 Vijeo Citect软件
        4.3.1 Citect服务器和客户端
        4.3.2 计算机配置文件Citect.ini
        4.3.3 Citect配置环境简介
        4.3.4 上位程序的构成
    4.4 水泥生产线上位机画面功能设计
    4.5 施耐德Quantum与西门子S7-300/400通讯解决方案
        4.5.1 系统连接示意图
        4.5.2 实现的指导思想
        4.5.3 Modbus协议的简单介绍
        4.5.4 实现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和获奖
致谢

(2)基于PSoC4的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汽车脚踢控制器发展概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1 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
    2.2 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
    2.3 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2.4 系统LIN总线通信的研究
        2.4.1 LIN在汽车尾门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
        2.4.2 脚踢控制器的LIN信号通信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非接触式电容感应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2 LIN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2.1 LIN总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实现
        3.2.2 LIN总线收发器设计
    3.3 PSoC4 主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3.4 系统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4.2 PSoC4 主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4.2.1 脚踢控制器初始化
        4.2.2 脚踢信号判定
        4.2.3 脚踢控制器工作模式的切换
    4.3 CapSense接近式传感器节点部分软件设计
        4.3.1 电容感应传感器设计
        4.3.2 低功耗设计
    4.4 LIN通信模块部分软件设计
        4.4.1 CY8C4240AXI单片机的初始化程序
        4.4.2 主程序
        4.4.3 数据发送中断程序
        4.4.4 数据接收中断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数据分析
    5.1 Capsense接近式传感器感应区域和信噪比测试分析
    5.2 一致性实验测试分析
    5.3 LIN总线通信测试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Simulink的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及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整车控制器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与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整车控制器策略研究
    2.1 整车结构与设计目标
        2.1.1 整车结构分析
        2.1.2 整车控制器功能分析
    2.2 整车工作模式划分
    2.3 高、低压上、下电策略
    2.4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转矩控制策略
        2.4.1 常用转矩控制策略分析
        2.4.2 基准转矩控制策略
        2.4.3 动态补偿转矩的控制策略
        2.4.4 输出转矩限制
    2.5 制动能量回馈策略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车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
    3.1 整车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1.1 整车控制器硬件分析
        3.1.2 电路原理图设计
        3.1.3 电路制版图设计
    3.2 整车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3.2.1 底层驱动软件设计
        3.2.2 应用层软件设计
        3.2.3 基于CAN总线的Bootloader设计
        3.2.4 上位机界面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件在环系统仿真平台搭建
    4.1 基于NI-PXI的硬件在环平台搭建
    4.2 基于Simulink的车辆仿真模型搭建
        4.2.1 驾驶员模型
        4.2.2 电池模型
        4.2.3 电机模型
        4.2.4 车辆动力学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
    5.1 仿真结果分析
        5.1.1 性能仿真
        5.1.2 不同控制方案的仿真对比
    5.2 节能效果试验结果分析
    5.3 道路试验结果分析
        5.3.1 道路0~50km/h加速试验
        5.3.2 道路50~80km/h加速试验
        5.3.3 爬坡与驻坡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5)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纯电动汽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纯电动汽车国外研究现状
        1.2.2 纯电动汽车国内研究现状
    1.3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整车控制器国外研究现状
        1.3.2 整车控制器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整车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2.1 整车控制系统分析
        2.1.1 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区别
        2.1.2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2 整车动力系统设计
        2.2.1 确定整车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2.2.2 驱动电机的选型及参数匹配设计
        2.2.3 动力电池的选型及参数匹配设计
    2.3 整车通讯网络设计
        2.3.1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2.3.2 整车CAN通讯网络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车控制策略研究和仿真分析
    3.1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制定
        3.1.1 驱动控制策略架构
        3.1.2 踏板信号处理
        3.1.3 驾驶员意图解析与驱动模式识别
        3.1.4 基本转矩计算
        3.1.5 补偿转矩计算
        3.1.6 期望输出转矩处理
    3.2 纯电动汽车整车仿真模型搭建
        3.2.1 整车仿真模型总体设计
        3.2.2 工况模型
        3.2.3 驾驶员模型
        3.2.4 动力电池模型
        3.2.5 驱动电机模型
        3.2.6 主减速器模型
        3.2.7 整车动力学模型
    3.3 整车模型仿真分析
        3.3.1 最高车速仿真和加速性能仿真
        3.3.2 最大爬坡度仿真
        3.3.3 续航里程仿真
        3.3.4 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车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
    4.1 整车控制器分析与总体结构设计
        4.1.1 整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4.1.2 整车控制器的设计要求
        4.1.3 整车控制器的开发流程
        4.1.4 整车控制器总体结构设计
    4.2 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4.2.1 主控芯片选型
        4.2.2 最小系统设计
        4.2.3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4.2.4 通讯模块设计
        4.2.5 驱动模块设计
    4.3 整车控制器软件设计
        4.3.1 整车控制器软件架构
        4.3.2 主程序流程设计
        4.3.3 上电初始化子程序流程设计
        4.3.4 系统自检子程序流程设计
        4.3.5 故障处理子程序流程设计
        4.3.6 数据采集子程序流程设计
        4.3.7 CAN总线报文接收和发送子程序流程设计
        4.3.8 工况判断和模式识别子程序流程设计
        4.3.9 485串口通讯子程序流程设计
        4.3.10 编写软件程序代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车控制器测试与分析
    5.1 整车控制器调试
        5.1.1 整车控制器单元调试
        5.1.2 整车控制器整体调试
    5.2 整车测试平台搭建与实验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6)小波降噪和时空轨迹数据精细化理论及在采油集输监控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问题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油集输监控系统
        1.2.2 现场数据降噪优化
        1.2.3 产液量计量方法
        1.2.4 时空轨迹数据处理
        1.2.5 集输过程故障诊断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现场数据小波降噪理论
    2.1 傅立叶和小波分析理论
        2.1.1 傅立叶分析及其局限性
        2.1.2 小波分析理论
    2.2 Mallat降噪的原理及步骤
        2.2.1 Mallat算法
        2.2.2 现场信号降噪流程
    2.3 小波阈值降噪理论改进
        2.3.1 经典阈值及其局限性
        2.3.2 新阈值
        2.3.3 经典阈值函数及其局限性
        2.3.4 改进阈值算法
    2.4 实例验证与结果分析
        2.4.1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2.4.2 小波降噪结果
        2.4.3 功图效果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去噪功图计量优化
    3.1 油井杆柱系统力学建模及求解
        3.1.1 有杆抽油机组成
        3.1.2 系统模型建立
        3.1.3 波动方程求解
    3.2 产液量计算模型构建
    3.3 泵功图特征点识别
        3.3.1 基本形状分析
        3.3.2 曲率算法
        3.3.3 有效冲程计算
    3.4 产液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3.4.1 计算步骤
        3.4.2 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空轨迹数据精细化处理算法
    4.1 时空轨迹数据处理
        4.1.1 静态误差点处理
        4.1.2 行驶中大误差奇异点处理
        4.1.3 偏离路线小误差点处理
        4.1.4 缺失数据补偿
    4.2 轨迹曲线拟合方法
    4.3 轨迹里程算法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测试环境
        4.4.2 测试结果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过程数据的故障识别
    5.1 故障精确识别方法构架
    5.2 基于数据阈值的网络层故障检测
        5.2.1 数据阈值分析方法
        5.2.2 网络拓扑实时探测算法
        5.2.3 故障反推演定位方法
        5.2.4 通信适配器故障
    5.3 基于数据质量的数据层故障检测
        5.3.1 离线状态PCA建模
        5.3.2 在线PCA故障诊断
    5.4 应用效果与结果分析
        5.4.1 网络层故障检测
        5.4.2 数据层结果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采油集输监控系统开发及应用
    6.1 采油集输监控系统架构
        6.1.1 采油集输工艺简介
        6.1.2 采油集输监控系统架构
    6.2 联合站监控系统设计
        6.2.1 系统整体方案
        6.2.2 现场数据采集
        6.2.3 监控软件设计
        6.2.4 系统应用效果
    6.3 油井监控系统设计
        6.3.1 系统整体方案
        6.3.2 现场数据采集
        6.3.3 监控软件设计
        6.3.4 系统应用效果
    6.4 多井智能计量平台设计
        6.4.1 系统整体构架
        6.4.2 监控软件设计
        6.4.3 系统应用效果
    6.5 偏远井拉运智能监控平台设计
        6.5.1 系统整体方案
        6.5.2 监控软件设计
        6.5.3 系统应用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7)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客车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1.1.2 客车火灾安全形势严峻
        1.1.3 客车火灾危害性较大
        1.1.4 客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1.1.5 客车火灾防护研究成果工程化应用困难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客车火灾的研究
        1.2.2 汽车产品开发体系的研究
        1.2.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结构安排
第2章 客车火灾危险源辨识及事故原因分析
    2.1 引言
    2.2 客车火灾危险源
        2.2.1 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
        2.2.2 客车火灾危险源辨识
    2.3 客车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2.3.1 客车电路系统
        2.3.2 动力电池系统
        2.3.3 汽车油路系统
        2.3.4 机械摩擦起火
        2.3.5 其他起火原因
    2.4 小结
第3章 客车用物料的燃烧特性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与原理
        3.2.1 CONE(锥形量热仪)
        3.2.2 早期火灾特性实验台
    3.3 实验方案及评价方法
        3.3.1 试验样品的准备
        3.3.2 技术要求
        3.3.3 火灾危险性评价
    3.4 乘员舱内饰材料危险性分析
        3.4.1 热危害性评价
        3.4.2 烟气毒性
        3.4.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3.5 电源动力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5.1 高压线路的火灾危险性
        3.5.2 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
        3.5.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3.6 底盘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6.1 管路系统的火灾危险性
        3.6.2 润滑油的火灾危险性
        3.6.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3.7 锂离子电池火灾实验
        3.7.1 实验装置和设计
        3.7.2 实验结果和分析
    3.8 小结
第4章 典型客车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4.2.1 数值模拟方法
        4.2.2 FDS的主要模型
        4.2.3 火源模拟
    4.3 基于FDS的三维仿真
        4.3.1 客车模型的建立
        4.3.2 程序设计
        4.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客车防火安全开发体系研究
    5.1 引言
    5.2 汽车技术在产品开发应用的管理模型
    5.3 AK.NAM汽车产品开发体系
        5.3.1 AK.NAM的理论基础
        5.3.2 AK.NAM模型
        5.3.3 AK.NAM模型的应用方法
        5.3.4 运用AK.NAM模型构建防火开发流程
    5.4 防火安全开发流程在整车设计中的同步应用
        5.4.1 HFF6650GEV1车型介绍
        5.4.2 设计策划
        5.4.3 方案设计
        5.4.4 技术设计
        5.4.5 设计验证
        5.4.6 设计总结
    5.5 构建持续改进的防火安全开发体系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的总结与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HFF6800GEVB3可燃材料清单
致谢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纯电动汽车驱动扭矩控制策略设计及HIL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2.2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3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1.4 整车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主要内容
2 纯电动汽车系统构成
    2.1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2.2 整车CAN总线拓扑
    2.3 整车控制器硬件接口
    2.4 整车控制器的功能
    2.5 整车控制器应用层软件的V模式开发方式
    2.6 整车控制器的应用层软件架构
        2.6.1 应用层各模块的功能
    2.7 本章小结
3 纯电动汽车整车驱动扭矩控制策略设计
    3.1 蠕行扭矩控制
        3.1.1 蠕行功能概述
        3.1.2 蠕行车速方向判断模块
        3.1.3 蠕行功能进入条件判断模块
        3.1.4 蠕行车速计算模块
        3.1.5 蠕行扭矩计算模块
    3.2 加速踏板驱动扭矩控制
        3.2.1 加速踏板驱动扭矩控制模块概述
        3.2.2 驾驶模式判断
        3.2.3 Pedal MAP制定
    3.3 定速巡航功能扭矩控制
        3.3.1 定速巡航功能概述
        3.3.2 定速巡航状态控制模块
        3.3.3 定速巡航车速控制模块
        3.3.4 定速巡航扭矩计算模块
    3.4 跛行工况扭矩控制
        3.4.1 跛行模式判断
        3.4.2 跛行模式控制策略
    3.5 驱动扭矩限制
        3.5.1 基于驱动功率的扭矩限制控制策略
        3.5.2 基于电机最大输出扭矩限制的控制策略
        3.5.3 基于最高车速限制的扭矩限制控制策略
        3.5.4 驱动扭矩需求计算
    3.6 驱动扭矩协调处理
        3.6.1 驱动电机输出扭矩故障判断
        3.6.2 驱动扭矩平滑处理
    3.7 本章小结
4 整车驱动扭矩控制策略验证
    4.1 硬件在环系统仿真原理及测试平台
        4.1.1 硬件在环仿真的基本工作原理
        4.1.2 测试平台
        4.1.3 驱动扭矩管理HIL测试内容分析
    4.2 HIL测试环境搭建
        4.2.1 HIL系统被控对象模型概述
        4.2.2 HIL系统被控对象模型搭建
        4.2.3 HIL系统被控对象模型验证
    4.3 驱动扭矩控制策略验证
        4.3.1 蠕行工况扭矩输出测试
        4.3.2 加速踏板驱动扭矩控制测试
        4.3.3 定速巡航扭矩控制测试
        4.3.4 跛行扭矩控制测试
        4.3.5 扭矩限制测试
        4.3.6 扭矩协调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内容总结及工作展望
    5.1 全文内容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纯电动微卡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电动汽车国外发展现状
        1.2.2 电动汽车国内发展现状
    1.3 整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整车结构方案与控制系统设计
    2.1 纯电动微卡整车结构与参数
        2.1.1 纯电动微卡整车结构
        2.1.2 纯电动微卡整车参数
    2.2 纯电动微卡控制系统架构
        2.2.1 纯电动微卡控制系统结构
        2.2.2 纯电动微卡控制系统方案
        2.2.3 纯电动微卡控制系统信号设计
    2.3 纯电动微卡整车CAN网络设计
        2.3.1 CAN总线通信原理
        2.3.2 CAN网络构建与CAN报文
    2.4 纯电动微卡整车控制功能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纯电动微卡驱动策略研究
    3.1 纯电动微卡驱动策略架构
    3.2 动力装置与需求转矩特性分析
        3.2.1 纯电动微卡动力特性分析
        3.2.2 纯电动微卡需求转矩特性分析
    3.3 纯电动微卡加速踏板信号处理
    3.4 纯电动微卡起车模式控制策略
    3.5 纯电动微卡动力模式控制策略
        3.5.1 动力模式基准转矩MAP
        3.5.2 动力模式控制策略原理
        3.5.3 动力模式模糊控制器设计
    3.6 纯电动微卡经济模式控制策略
        3.6.1 经济模式基准转矩MAP
        3.6.2 经济模式控制策略原理
        3.6.3 经济模式加速过程优化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纯电动微卡控制器软件开发
    4.1 整车控制器软件框架与开发流程
        4.1.1 整车控制器软件框架
        4.1.2 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流程
    4.2 整车控制器应用层软件架构
    4.3 整车控制器上下电程序设计
        4.3.1 整车控制器上电策略
        4.3.2 整车控制器正常下电策略
        4.3.3 整车控制器非正常下电策略
    4.4 整车控制器整车行驶程序设计
        4.4.1 整车控制器档位管理策略
        4.4.2 整车控制器模式管理策略
        4.4.3 整车控制器跛行模式策略
        4.4.4 整车控制器倒车模式策略
        4.4.5 整车控制器再生制动策略
        4.4.6 整车控制器能量管理策略
        4.4.7 整车控制器附件控制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实验
    5.1 整车控制器开发流程
    5.2 硬件在环实验方案
        5.2.1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5.2.2 整车控制器硬件介绍
        5.2.3 上位机软件设计
    5.3 纯电动微卡整车模型
        5.3.1 纵向动力学模型
        5.3.2 电机模型
        5.3.3 电池模型
    5.4 整车控制策略仿真试验
        5.4.1 起车模式仿真
        5.4.2 动力模式仿真
        5.4.3 经济模式仿真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四、如何识别进口汽车各种仪表和开关(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DCS控制系统设计[D]. 曹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PSoC4的汽车尾门脚踢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鹏. 中北大学, 2020(10)
  • [3]基于Simulink的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 王宇航. 山东大学, 2020(12)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与控制策略研究[D]. 王嘉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6]小波降噪和时空轨迹数据精细化理论及在采油集输监控系统的应用[D]. 刘尊民. 青岛理工大学, 2019
  • [7]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D]. 毛亚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
  • [8]纯电动汽车驱动扭矩控制策略设计及HIL测试[D]. 程洋. 西华大学, 2019(02)
  • [9]纯电动微卡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软件开发[D]. 毛昌宏. 湖南大学, 2019(07)
  • [10]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标签:;  ;  ;  ;  ;  

如何识别进口车的各种仪表和开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