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企业电子商务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吕丹[1](2020)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而形成的新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普及之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借助电子商务的交易便捷、信息互联等特性,有效减少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的繁冗环节,拓宽了农产品的价格空间,推动了农业高质量生产与标准化建设进程。在满足城镇居民对食物多样性与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及农村地区相融合的扶持政策,力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相较于普通农户更具备开拓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资源和条件。如果能够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但有助于扩大“农产品进城”的规模,而且还能发挥带动作用以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真正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不足五成,且其中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举步维艰。就在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电商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情形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缘何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如何更好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项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此提出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深入剖析擎肘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根本原因,甄别和区分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决定性条件;然后,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行为与收入变动的关系,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作用机理,其目的是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增长着手,探讨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源动力;随后,进一步明晰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程度的增收效应;最后,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条件和增收效应两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广泛而深入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即“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是本研究需要深入而系统阐释的重要科学问题。基于这一研究目标,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收入变动测度—增收机理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全文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研究的缘起、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旨在阐明选题的研究目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理论与文献史进行梳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特点、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第二部分(第4、5章)回答“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的问题。通过对理性行为理论、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等技术采纳理论的整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开展实证分析,明晰影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第三部分(第6章)回答“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等问题。从技术踏车理论和数字经济特征视角,设定收入决定方程,分别测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收入变动方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社员或签约农户收入变动关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动态能力—增收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与增收效应之间的内在转化“黑箱”。第四部分(第7章)回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这一问题,解释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增收效应异质性。基于IT吸收理论,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概念,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过程,根据不同电子商务吸收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各阶段的增收效应。第五部分(第8章)结合前文研究结论,针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以及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增收效应的各因素,提出形成“采纳→增收→采纳”动力循环的对策建议。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物流运输条件、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等要素,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条件。其中,对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人力资源和政策扶持是其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则更看重效果易察和资金充裕度等因素。(2)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投入,将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收入的增加,但现阶段还不及对土地面积、劳动力、品牌建设等要素投入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显着。不过,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正向影响,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加深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高级阶段,网络规模效应将逐步得到释放,边际成本递减也会显着增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3)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进行投入,比资金投入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更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于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主观认同感,相比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显着。(4)流通渠道、交易费用和信息互联的共同作用,触发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环境动态性会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发挥作用。(5)农产品电子商务适销性、物流条件、粉丝社群、入驻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等因素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不同阶段中,均对增收效应产生了显着影响。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获得收入增长的根本条件,但是,针对所处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各阶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是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环。(6)只有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扩大增收效应的根本是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的动态能力,即从本质上而言,需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电子商务适应化”水平。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针对电子商务采纳理论无法较好地解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问题,本研究将农产品的属性、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生产经营者特征等因素纳入理论范畴,延伸了技术采纳理论的适用边界,较为全面地提供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机理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电子商务应用动态能力提升→产生增收效应→更广泛、更深入地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动力循环机制。(2)针对现有研究多以单一农户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分类开展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各主体之间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的差异特征。(3)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收入变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引入IT吸收理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之后,不同发展程度所呈现的增收效应阶段性差异进行阐释,明晰了各阶段的资源配置对增收的作用强度。(4)从实践层面,探索性地提出了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以提升增收效应的建议,其中,对于“电子商务适应化”的解释为科学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供了创新思路。
Chae Jihui[2](2020)在《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是连接出口企业与合作伙伴、消费者的重要纽带。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物流模式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模式。不同物流模式,其消费者的体验感、合作伙伴的合作效果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时,选择哪种物流模式更有利,需要慎重考虑。如此,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韩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几乎为零。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的发展、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国家如中国、美国的物流模式进行了比较。主流国家有多种在用的进出口物流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有三种,直邮模式、海外仓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其次,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宏观上,运用PEST模式,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大方面考察了一些韩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影响因素。微观上,结合3C模式和先行研究,总结出一些可能影响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如物流成本、物流服务、企业实力、产品特征等。最后,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商业模式及不同规模的企业所重视的要素各不相同,企业在选择出口物流模式时考虑最多的还是物流成本、企业实力和物流服务;政府的政策支持、财务支持、放宽限制等外部因素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本文的创新点是,第一,虽然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较多,但物流方面的相关研究尚不足,尤其是韩国的情况,此类研究几乎没有。本论文详细调查了韩国跨境电商企业在选择其物流模式时的影响因素,有望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对先前研究者未考察到的对象——在跨境电商企业负责物流业务的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证明了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物流模式时哪些因素存在关键影响,该创新点扩展了以往的研究对象范围,提高了论文结果的可靠性,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PARK JOONHYUNG[3](2020)在《甘肃陇南农村电商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平台的电子商务已经深深嵌入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电子商务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以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不但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而且也日益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促进农产品销售等信息的传播,极大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了农户收入,对城乡发展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是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核心体现,乡村凋敝、农业经营缺乏吸引力、农户收入较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乡村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内生性增长动力。因此,增加农业经营收益、提高农户收入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收提供了契机。陇南市是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全国首个精准扶贫试点电子商务市场,因此,本论文以甘肃陇南电子商务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困难及对策。通过实地调查,对甘肃省陇南市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对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现状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了当前陇南电子商务的优点、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虽然陇南市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和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和国家优惠政策基础,但是陇南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着专业人才的服务能力缺乏、资金的不足和企业品牌建设的缺失等诸多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地方政府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完善电商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保障了电商健康发展的工作。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农产品配送服务体系和相应的物流,快递配送服务,加快和培养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加强网货的品牌管理体系建设和综合性网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建立农产品电商相关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和组织开展电商相关专业知识的宣传培训教育活动,增强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政策法制化的建设。完善农产品电商投融资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专业的电商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整体的电商社会影响力和交易主体信用,加强企业信誉保护和监管的力度,加强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工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因此,需要积极地研究、讨论与试行实施方案。
张燕青[4](2020)在《松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浪潮从城市逐步渗透到县、乡、村三级,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村物流配送能力的持续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及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别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必然会成为网络交易中的爆款,电子商务必然会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依靠电子商务的带动,农村地区创业创新能力将更上一个台阶,加速实现农业升级、农村繁华、农民富足的目的。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之称的国家生态县——松溪县,其作为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九龙大白茶之乡,该县的茶产业发展一直面临着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供求不均衡等问题,但其拥有的价格优势和品质优势,由于基础设施和信息落后等原因,导致市场未被完全开发,松溪茶叶电商的发展空间还有许多的留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开发。在这种背景下,采取某种方式来发展松溪县的茶产业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官方文献、调查研究等方式对松溪县茶叶电商情况进行了解,从基础性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典型案例、对策建议等方面来对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在对松溪县实证研究中,了解当地对发展茶叶电商的真实需求;从调查数据归纳分析发现:现阶段松溪茶叶电商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于现有电商模式缺乏创新、专业人才缺乏、茶叶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不高、物流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延伸不足等。最后,从模式构建、人才队伍、政府引领、配套设施、品牌打造、产品标准、创新营销、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可行的研究办法来推进松溪茶叶电商发展,促进茶企转型,提高农民收入。
柯秀绵[5](2020)在《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有力途径。对于农业生产、农副产品等企业来说,借助电子商务这个新兴的领域,实现“互联网+”是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如何进入“互联网+”这个领域,如何开拓,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如何借助自身的优势和外部的条件,改善自身的劣势,避开外部的威胁,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以实现战略目标,促进企业与世界接轨,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农副产品电子商务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基于此,本文以XS农副产品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阅读、整理等方式,实地调查法及深度访谈等方法,运用PEST战略分析方法分析了农副产品电子商务行业宏观环境,同时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的行业竞争力。另外,通过内部环境分析,对XS农副产品公司当前企业的运营现状,如资产资源、财务状况、物流建设、人力资源及电商运营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根据XS农副产品公司内外部环境,通过SWOT分析对XS农副产品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四种备选发展战略(即: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利用QSPM矩阵进行量化评价,采用相对客观的权重评分和吸引力评分,最终选择得分最高的ST战略为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的最优发展战略,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该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保障性措施。本文希望以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为借鉴,为我国广大农产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如何服务现代化农业事业提供参考价值。
瑟棱格[6](2020)在《蒙古国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电子商务世纪。电子商务扩大商品贸易活动范围,实现商品低成本跨地域流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最快、市场规模最大、物流运输体系建设最完善的国家就是中国。为与国际社会接轨,蒙古国的电子商务也在快速开展。随着互联网技术、4G网的发展,移动设备、各种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不断出现的银行卡,这是蒙古国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的硬件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建设经验,蒙古国电信行业在发展初级,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物流体系发展不完善,支付的技术手段不先进,人才比较匮乏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蒙古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水平就不能得到提高。因此,向电子商务水平比较高的中国学习和借鉴发展经验将大大减低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本,提高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发展速度。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结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分析蒙古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引出研究内容,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和概念。介绍电子商务定义和模式分类,及电子商务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三章分析蒙古国和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包括蒙古国和中国的商务发展相关法律制度、物流体系、支付环境建设,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等方面。第四章对中蒙电子商务发展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比分析了中蒙电子商务在B2B、B2C、C2C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蒙古国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蒙古国的启示,包括健全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制度,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电子支付环境,重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培养和吸纳等。在第五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石静怡[7](2020)在《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农产品电子商务联通了市场与农业生产,将小规模的农产品销售与大市场进行了紧密的联系,极大地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此外,它可以通过大数据有效地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在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奉节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着力点推品牌、建平台、畅渠道、优服务,全面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脐橙作为奉节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其销售情况直接影响奉节县经济的发展,而农产品电商的出现,为解决柑橘销售难题,增加农户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奉节县也十分关注脐橙电子商务的发展,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自身素质、物流体系建设、品牌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奉节脐橙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想要跨越这些障碍,奉节县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准确的抓住其关键问题所在,才能真正扫除这些障碍,从而使奉节脐橙电子商务高速稳步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全面的了解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后,找出了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中所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电子商务渠道不畅、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成本居高不下、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电商技能掌握不足以及品牌盗用假冒现象严重。并深入分析了其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不完善且电商平台不成熟、物流相关扶持政策力度小、宣传推广体系不健全和品牌监管力度不够。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打通电子商务渠道、加强物流体系的建设、加强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以及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四个方面的对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打通奉节脐橙销售的市场通路、解决脐橙的销售问题、增加农户收入提供了新思路。
程露露[8](2019)在《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质量相互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动脉,连接了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其经济的现代化程度。近些年来,得益于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企业数量一直在增加,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更高的物流服务质量,我国物流业当前仍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无法有效满足当前物流服务市场需求,物流服务质量与电子商务发展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因此,本文在对现有有关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质量研究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构建回归模型研究了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质量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首先,本文基于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和自治区2013—2017年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近5年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并进一步研究了东、中、西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差异,发现我国电子商务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2013—2015年略有下降,2015年“互联网+”战略提出后我国电子商务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现出由西部到东部递增的趋势,中、西部地区之间电子商务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其次,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服务质量的新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基于物流服务质量经典评价模型SERVQUAL评价模型与LSQ模型,构建了我国区域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了评价体系中三个维度及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MATLAB计算出各地区2013—2017年物流服务质量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我国物流服务质量总体上发展较为缓慢,物流服务质量水平呈现出由西部向东部阶梯状递增的趋势,区域物流服务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有形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的权重较大,这两个维度的指标对物流服务质量影响较大,而响应性指标对物流服务质量影响相对较小。最后,定性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电子商务对物流服务质量影响的回归模型,利用Eviews8.0对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电子商务发展会对物流服务质量产生显着的影响,电子商务指标中人均电子商务交易次数和人均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影响最为显着。然后,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物流服务质量指标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结果显示物流服务质量同样会对电子商务发展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万人营运货车拥有量、货物周转量、物流从业水平和物流从业人员大专学历以上比例对电子商务的影响较为显着。在明确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质量如何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张彬[9](2019)在《供应链视角下WLJD公司MRO工业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生产型大国、强国,我国MRO工业品生产和需求巨大。2016年工业企业MRO(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工业品采购需求达到1.18-1.78万亿元,其整个供应链涉及各类企业上千万家,覆盖从业人员数亿人;产品涵盖二十多个大类数十万种产品。现有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已持续三十多年,受多种条件影响,发展速度缓慢,造成了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普遍存在采购和销售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对供应链进行战略升级来改变现状。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供应链进行升级,成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在MRO工业品领域,由于工业品独有的不同于消费品的特性,导致到目前为止,工业品领域还没有较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其中售后和物流响应时间慢、成本高、服务标准不统一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等工具,在深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WLJD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利用电子商务模式,重建供应链的方案。在新的供应链中,现有MRO工业品区域规模经销商将确立为新供应链的核心,并将其职能转化为提供各项服务的中间服务商,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进行双向整合,形成电子商务模式在区域的应用,再通过区域间的联合,实现电子商务模式在MRO工业品领域中应用的总体思路。根据总体思路和借鉴现有成熟电子商务平台的经验,结合目前市场的需求和WLJD公司现有的资源和优势,分析了WLJD公司在MRO工业品领域发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可行性,认为将B2B、B2M和O2O电子商务模式结合行业情况进行整合、优化和创新,形成适合MRO工业品领域的电子商务模式是可行的,提出了该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案。旨在以搭建一个阳光透明的供销双方信息展示及交易平台为依托,通过提供统一、标准的线下物流和售后服务,串联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为供应链上各单位降低进销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杭婷[10](2019)在《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应用成为当前时代的主要潮流之一,国内的众多企业都已经开始将电子商务运用到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之中,林业企业也不例外,林产品电子商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研究林产品电子商务中遇到的问题,对促进林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健康发展和促进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常州横林、镇江句容、宿迁沭阳、徐州的邳州和睢宁等典型的林产品电子商务集聚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江苏林产品电子商务及常州武进的木地板、宿迁沭阳的苗木花卉、镇江句容的森林食品和苗木、徐州邳州的人造板和睢宁的家具等的电子商务发展的发展情况,对江苏省及以上典型区域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林业经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原理,提出了江苏省和各区域的林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指出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产销周期长、产业链长,产品难以标准化,平台建设,产品创新,网络营销与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并从产品分级和认证制度建设、权威的专业平台建设,行业协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对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常州武进木地板、宿迁沭阳的苗木花卉、镇江句容的森林食品和苗木、徐州邳州的人造板和睢宁的家具等的电子商务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并对其他区域有借鉴作用。
二、物流企业电子商务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流企业电子商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1.2.2 电子商务采纳 |
1.2.3 增收效应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理论基础 |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增收的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 |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 |
2.2.3 农民增收内涵 |
2.2.4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 |
2.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
3.1.1 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 |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3.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 |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
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难点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梳理及量表设计 |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1 技术因素 |
4.1.2 内部因素 |
4.1.3 外部因素 |
4.1.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关系 |
4.1.5 控制变量设定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量表设计 |
4.2.1 初始量表设计 |
4.2.2 调查问卷设计 |
4.2.3 调查问卷前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样本数据来源 |
5.1.1 样本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
5.1.2 样本容量的确定及采集方法 |
5.1.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SEM分析 |
5.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2 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 |
5.2.3 检验结果分析 |
5.3 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组间恒等性检验和多群组SEM分析 |
5.3.2 多群组SEM实证结果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分析 |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 |
6.1.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分析 |
6.1.2 变量选取与样本统计 |
6.1.3 收入影响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1.4 研究结论 |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分析 |
6.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模型构建 |
6.2.2 变量测量与数据统计 |
6.2.3 增收机理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2.4 研究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吸收的增收效应分析 |
7.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增收效应的理论分析 |
7.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内涵 |
7.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程度的划分 |
7.1.3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收入增长的关系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设定 |
7.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因子分析 |
7.3.2 模型检验 |
7.3.3 研究结论 |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与措施 |
8.1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思路 |
8.2 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 |
8.2.1 客观条件方面 |
8.2.2 主观意识方面 |
8.3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措施 |
8.3.1 政府部门应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机制 |
8.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着力提升电子商务动态能力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研究 |
2.2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 |
2.3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
2.4 简要评述 |
3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分析 |
3.1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特征及发展分析 |
3.1.1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特征分析 |
3.1.2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分析 |
3.2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出口物流模式分析 |
3.2.1 直邮模式 |
3.2.2 海外仓模式 |
3.2.3 第三方物流模式 |
3.3 小结 |
4 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宏观因素分析 |
4.1.1 政治因素 |
4.1.2 经济因素 |
4.1.3 社会因素 |
4.1.4 技术因素 |
4.2 微观因素分析 |
4.2.1 物流成本 |
4.2.2 物流服务 |
4.2.3 企业实力 |
4.2.4 产品特征 |
4.3 小结 |
5 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 |
5.1.2 量表设计 |
5.2 实证分析 |
5.2.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5.2.2 描述性分析 |
5.2.3 信效度分析 |
5.2.4 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3)甘肃陇南农村电商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1.4.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不足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电子商务概念与发展现状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电子商务概念及其特点和分类 |
2.2.1 电子商务概念 |
2.2.2 电子商务特点 |
2.2.3 电子商务分类 |
2.3 主要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现状 |
2.3.1 B2B发展现状 |
2.3.2 B2C发展现状 |
2.3.3 C2C发展现状 |
2.3.4 O2O发展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省陇南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现状 |
3.1 陇南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及描述性统计 |
3.1.1 陇南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2 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
3.3 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1.1 地理优势 |
3.3.1.2 政策环境优势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肃省陇南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甘肃陇南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 甘肃陇南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关对策 |
5.1 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 |
5.2 WO战略(劣势-机会战略) |
5.3 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 |
5.4 WT战略(劣势-威胁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甘肃陇南农村电商调研问卷 |
致谢 |
(4)松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概念的研究 |
1.2.2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4 述评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特色 |
2 茶叶电子商务及特征分析 |
2.1 电子商务及其模式分析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 |
2.1.3 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2.2 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其模式分析 |
2.2.1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
2.2.2 农产品电子商务基本模式比较分析 |
2.3 茶叶电子商务特征分析 |
3 松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松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
3.2 松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3 松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 |
3.3.1 茶叶电子商务模式缺乏创新 |
3.3.2 茶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 |
3.3.3 茶叶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不高 |
3.3.4 茶叶专业物流建设缓慢 |
3.3.5 茶叶电子商务产业链延伸不足 |
4 福建省典型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及启示示 |
4.1 武夷山市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经验 |
4.2 安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经验 |
4.3 启示 |
4.3.1 明确茶叶市场定位 |
4.3.2 注重公共品牌营销 |
4.3.3 延伸茶产业链条 |
4.3.4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
5 松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构建茶叶电商模式,以优势整合促电商发展 |
5.1.1 构建原产地品牌联盟直销模式 |
5.1.2 构建综合型网上茶叶超市模式 |
5.2 推广茶叶电子商务,以人才队伍促电商发展 |
5.2.1 提高农村电商信息化程度 |
5.2.2 全力打造茶叶电商专业人才队伍 |
5.3 健全产品标准体系,以品牌质量促电商发展 |
5.3.1 建立规范的标准化认证管理体系 |
5.3.2 注重茶叶的品牌打造 |
5.3.3 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
5.4 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以政府引领促电商发展 |
5.4.1 打造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
5.4.2 重点帮扶和打造龙头企业 |
5.4.3 深入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工程 |
5.5 创新现代营销理念,以产业延伸促电商发展 |
5.5.1 积极运用电商新业态、新模式 |
5.5.2 结合茶具、茶刀行业,延伸松溪茶产业链条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调查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副产品 |
2.1.2 电子商务 |
2.1.3 电子商务模式 |
2.1.4 战略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SWOT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PEST分析法 |
2.2.4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 |
第3章 XS农副产品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XS农副产品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 |
3.1.1 政策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1.4 技术因素 |
3.2 国内农副产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
3.2.1 行业发展现状 |
3.2.2 市场规模 |
3.2.3 行业竞争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3 XS农副产品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XS农副产品公司概况 |
3.3.2 XS农副产品公司主营业务与营收情况 |
3.3.3 XS农副产品公司现有资源状况 |
3.4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3.4.1 发展现状 |
3.4.2 存在问题 |
第4章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分析和选择 |
4.1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会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2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的战略选择 |
4.3 运用QSPM矩阵评价与选择 |
4.4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目标 |
第5章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战略的实施和保障措施 |
5.1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战略的实施 |
5.1.1 降低配送成本,提升配送时效,增加消费便利性 |
5.1.2 发展冷链物流和区块链溯源系统,保证食品安全性 |
5.1.3 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通线上线下通道,提升消费体验 |
5.2 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战略的保障措施 |
5.2.1 积极开展消费者调研工作 |
5.2.2 寻求组建战略联盟 |
5.2.3 管理者思想的转变与提升 |
5.2.4 优化和创新业务流程和工作制度 |
5.2.5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 |
5.2.6 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问卷调查 |
附录 B 战略选择吸引力分值评分结果 |
个人简历 |
(6)蒙古国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 |
1.2.2 对蒙古国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
1.2.3 对中国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2 电子商务的特点 |
2.3 电子商务的模式 |
2.4 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 |
第三章 蒙古国和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 |
3.1 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
3.1.1 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
3.1.2 蒙古国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建设 |
3.1.3 蒙古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 |
3.1.4 蒙古国电子商务支付环境建设 |
3.1.5 蒙古国电子商务人力资源供给 |
3.2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2.1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
3.2.2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
3.2.3 物流体系建设 |
3.2.4 支付环境建设 |
3.2.5 人力资源供需状况 |
第四章 中蒙电子商务发展对比分析 |
4.1 中蒙电子商务开展状况对比分析 |
4.1.1 中蒙电子商务开展规模情况对比分析 |
4.1.2 中蒙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建设对比分析 |
4.1.3 中蒙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对比分析 |
4.1.4 中蒙电子商务支付环境建设对比分析 |
4.1.5 中蒙电子商务人力资源供需对比分析 |
4.2 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2 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3 支付环境存在的问题 |
4.2.4 人力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
4.3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2 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
4.3.3 支付环境存在的问题 |
4.3.4 人力资源供需方面的问题 |
4.4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蒙古国的启示 |
4.4.1 健全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制度 |
4.4.2 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
4.4.3 完善电子支付环境 |
4.4.4 重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培养和吸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构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内容构架 |
1.4 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分析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柑橘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作用与意义 |
2.1.3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
2.1.4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及措施 |
2.1.5 文献评述 |
2.2 基本概念 |
2.2.1 电子商务 |
2.2.2 农产品电子商务 |
2.2.3 电子商务平台 |
2.3 理论基础 |
2.3.1 长尾理论 |
2.3.2 网络营销理论 |
2.3.3 供应链理论 |
3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查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目的 |
3.1.2 问卷设计 |
3.1.3 调研开展 |
3.1.4 样本基本特征 |
3.2 奉节脐橙及其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3.2.1 奉节脐橙的基本概况 |
3.2.2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3.3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
3.3.1 网络和物流设施建设情况 |
3.3.2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政策 |
3.3.3 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知 |
3.4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
3.4.1 “农户+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第三方平台”模式 |
3.4.2 “农户+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
3.4.3 “消费者+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3.4.4 “农户+微商”模式 |
4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不畅 |
4.1.2 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技能掌握程度不足 |
4.1.3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成本居高不下 |
4.1.4 品牌盗用假冒现象较突出 |
4.2 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电商服务体系不完善且电商平台不成熟 |
4.2.2 电子商务宣传及培训工作落实不够 |
4.2.3 物流相关扶持政策力度小 |
4.2.4 品牌监管力度不够 |
5 促进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
5.1 打通电子商务销售渠道 |
5.1.1 提高现有电子商务渠道的应用水平 |
5.1.2 积极建设当地电子商务平台 |
5.1.3 积极发展农户电子商务合作社 |
5.1.4 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
5.2 加强物流体系的建设 |
5.2.1 加大对物流建设的政府扶持力度 |
5.2.2 积极鼓励并引导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
5.2.3 加强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 |
5.3 加强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
5.3.1 拓展电子商务宣传的渠道 |
5.3.2 全面开展和落实脐橙电子商务的培训 |
5.4 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与保护 |
5.4.1 加大防伪技术的运用 |
5.4.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5.4.3 充分发挥政府监管和指导作用 |
5.4.4 建立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8)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质量相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电子商务 |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
2.1.2 电子商务的特点 |
2.1.3 电子商务的模式 |
2.2 物流服务质量 |
2.2.1 服务质量概述 |
2.2.2 物流服务质量内涵 |
2.2.3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 |
3.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3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因子分析法的评价过程 |
3.3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3.3.1 因子得分分析 |
3.3.2 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 |
4.1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基于熵值法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 |
4.2.1 熵值法的计算过程 |
4.2.2 数据来源 |
4.3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4.3.1 计算权重 |
4.3.2 综合评价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质量的相互影响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质量相互影响的定性分析 |
5.2 电子商务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回归模型的求解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3 电子商务指标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 |
5.3.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3.2 回归结果的分析 |
5.4 物流服务质量指标对电子商务影响分析 |
5.4.1 物流服务质量指标的多重共线性分析 |
5.4.2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4.3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5.5 对策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供应链视角下WLJD公司MRO工业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电子商务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1 电子商务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理论概述 |
2.2 电子商务一般模式 |
2.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3.1 供应链管理概述 |
2.3.2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
2.3.3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模式的关系 |
2.3.4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及对应电子商务模式案例 |
2.4 MRO工业品及其供应链特性 |
2.5 MRO工业品电子商务的模式概述 |
第三章 WLJD公司电子商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同行业竞争者 |
3.2.2 潜在的进入者 |
3.2.3 替代者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5 买方的议价能力 |
3.3 MRO工业品供应链现状分析 |
3.3.1 MRO工业品供应链各环节运营情况分析 |
3.3.2 影响MRO工业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分析 |
3.4 MRO工业品电子商务模式现状 |
3.5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
第四章 WLJD公司电子商务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简介 |
4.1.1 组织架构 |
4.1.2 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 |
4.1.3 员工情况 |
4.2 WLJD公司经营现状 |
4.2.1 销售模式 |
4.2.2 服务模式 |
4.2.3 经营覆盖范围 |
4.2.4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WLJD公司资源分析 |
4.4 WLJD公司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
4.5 WLJD公司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
4.5.1 优势 |
4.5.2 劣势 |
4.5.3 机会 |
4.5.4 威胁 |
第五章 成熟电商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与借鉴 |
5.1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
5.1.1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模式概述 |
5.1.2 京东商城服务模式 |
5.1.3 京东商城赢利模式 |
5.1.4 京东商城竞争优势分析 |
5.2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
5.2.1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概述 |
5.2.2 阿里巴巴服务模式 |
5.2.3 阿里巴巴盈利模式 |
5.2.4 阿里巴巴竞争优势分析 |
5.3 美团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
5.3.1 美团电子商务模式概述 |
5.3.2 美团服务模式 |
5.3.3 美团的盈利模式 |
5.3.4 美团网竞争优势分析 |
5.4 电子商务模式借鉴 |
第六章 WLJD公司电子商务模式设计与运营 |
6.1 设计原则 |
6.2 设计内容 |
6.2.1 平台运营模式 |
6.2.2 平台模块及功能介绍 |
6.2.3 平台服务内容 |
6.2.4 营销策略设计 |
6.3 WLJD公司电子商务模式运行 |
6.3.1 经营模式 |
6.3.2 结算支付模式 |
6.3.3 物流配送服务模式 |
6.3.4 售后服务模式 |
6.3.5 盈利模式 |
6.4 保障措施 |
6.4.1 组织机构保障 |
6.4.2 人力资源保障 |
6.4.3 资金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林产品及其贸易方面的研究 |
1.3.2 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 |
1.3.3 国内外关于林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遵循的主要思想、观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林产品 |
2.1.2 电子商务 |
2.1.3 林产品电子商务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供应链理论 |
2.2.2 网络营销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林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及分类 |
2.3.1 电子商务模式及分类体系 |
2.3.2 信息中介模式 |
2.3.3 虚拟社区模式 |
2.3.4 官方网络商店模式 |
2.3.5 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 |
2.4 各林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比较 |
2.4.1 基于林业企业类别的角度选择 |
2.4.2 基于林产品分类的角度选择 |
第三章 江苏省地区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 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总体描述 |
3.1.1 发展历程 |
3.1.2 贸易的种类和贸易量 |
3.2 邳州人造板电商发展状况分析 |
3.2.1 邳州人造板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
3.2.2 邳州人造板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
3.3 沭阳花木电商发展状况分析 |
3.3.1 沭阳花木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
3.3.2 沭阳花木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
3.4 睢宁家具电商发展状况分析 |
3.4.1 睢宁沙集家具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
3.4.2 睢宁家具电商发展情况 |
3.5 句容森林食品与苗木电商发展状况分析 |
3.5.1 句容森林食品与苗木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
3.5.2 句容森林食品与苗木电商产业发展情况 |
3.6 武进木地板电商发展状况分析 |
3.6.1 武进木地板业总体发展概况 |
3.6.2 横林木地板电商产业发展情况 |
第四章 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分析 |
4.1.1 电子商务实际运用效果有待提高 |
4.1.2 林产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 |
4.1.3 专业性人才缺乏 |
4.1.4 平台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落后 |
4.1.5 法律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
4.2 邳州人造板电商产业突出问题 |
4.2.1 交易平台多样,难以建立统一销售网络 |
4.2.2 企业参与度不高,电子商务利用率较低 |
4.2.3 产品种类雷同,品牌影响力不足 |
4.3 沭阳花木电商产业突出问题 |
4.3.1 信息不对称,网销假货多 |
4.3.2 产业规范化经营效应未形成 |
4.3.3 花木标准化程度不高 |
4.3.4 物流配送成本高昂 |
4.4 睢宁家具电商产业突出问题 |
4.4.1 小规模作坊生产安全存在隐患 |
4.4.2 检验困难,环境污染问题亟待控制 |
4.5 句容森林食品与苗木电商产业突出问题 |
4.5.1 品牌投入成本与经营规模不成比例 |
4.5.2 物流运输能力不足 |
4.5.3 政策扶植需要优化 |
4.6 武进木地板电商产业发展突出问题 |
4.6.1 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网销困难 |
4.6.2 产品线上展示略显粗略 |
4.6.3 消费者对于大宗林产品电子商务认同度有待提高 |
第五章 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电子商务及林产品贸易的共性问题原因分析 |
5.1.1 林产品产业链长,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 |
5.1.2 行业标准化建设与认证机制不完善 |
5.1.3 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技术不到位 |
5.1.4 产品创新与网络营销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5.2 邳州人造板产业电子商务遇到的问题原因分析 |
5.2.1 缺乏线上线下的结合 |
5.2.2 企业间合作不够,产业集聚影响小 |
5.2.3 尚未建成权威的专业性第三方平台 |
5.3 沭阳花木电子商务遇到的问题原因分析 |
5.3.1 网络安全等技术不到位 |
5.3.2 参与电子商务的理念落后 |
5.3.3 监管的力度有所不足 |
5.4 睢宁家具产业电子商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5.4.1 大宗购买与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决策趋于谨慎 |
5.4.2 小规模经营的现状不利于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
5.5 句容森林食品与苗木产业电子商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5.5.1 对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
5.5.2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5.5.3 鲜有引进专业的电商人才 |
5.6 武进木地板产业电子商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5.6.1 总体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
5.6.2 产业链的衔接存在问题 |
5.6.3 企业对自身电商系统的管理缺乏科学指导 |
第六章 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总体性对策建议 |
6.1.1 推行统一标准下的产品分类分级和认证制度 |
6.1.2 建立权威的专业性第三方平台,净化网络环境 |
6.1.3 引导行业协会建设,加大管理职能 |
6.1.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6.1.5 加快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建设 |
6.2 邳州人造板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建立权威的专业性第三方平台 |
6.2.2 积极鼓励企业入驻电商平台 |
6.2.3 个性化生产提高附加值 |
6.3 沭阳花木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建议 |
6.3.1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品市场监督管理 |
6.3.2 制定统一的标准,贯彻品牌化理念 |
6.3.3 发展花木物流业,构建分级数字物流系统 |
6.4 睢宁家具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
6.4.1 推进规模化经营,鼓励行业协会建立健全产品标准化体系 |
6.4.2 加强对家具等参与电子商务业主的金融服务 |
6.5 句容森林食品与苗木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培育本地特色的网络经营品牌 |
6.5.2 积极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商人才 |
6.6 武进木地板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6.6.1 优化木地板产业结构 |
6.6.2 加强产业衔接问题,推动科学的电商平台管理 |
6.6.3 加强品牌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物流企业电子商务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吕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物流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 Chae Jihui. 浙江大学, 2020(06)
- [3]甘肃陇南农村电商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PARK JOONHYUNG.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松溪县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 张燕青.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XS农副产品公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D]. 柯秀绵. 华侨大学, 2020(12)
- [6]蒙古国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研究[D]. 瑟棱格.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7]奉节脐橙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石静怡. 西南大学, 2020(01)
- [8]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质量相互影响研究[D]. 程露露.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供应链视角下WLJD公司MRO工业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 张彬.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10]江苏省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D]. 杭婷.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标签:电子商务论文; 电子商务模式论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农村电商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