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基金”资助宁大特困学生

“奉献基金”资助宁大特困学生

一、“奉献基金”资助宁大特困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黄歆韵[1](2019)在《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贵州乡村地区,教师不只是一个单独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殊的地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赋予了教师“多功能”的新定义,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贵州乡村教师还需要承担着大量的隐形非教学工作,这些超额的非教学工作量又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等地的多所乡村小学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乡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的现状,再结合国家或省教育部门的文件,得出以下结论: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长超过国家相关标准,有大部分小学教师每个工作日花在非教学工作上的时间占据了整日工作时间的1/3甚至是以上,此外他们还需要在周末继续进行非教学工作,且这些超额的非教学工作是需要义务无偿完成的额外工作量,这些非教学工作量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同时借助访谈和观察进一步运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即倒“U”型理论分析了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从教师自身、学校教育、社会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利用“马太效应”机制对非教学负荷问题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本文对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出来的建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要强化学校主阵地的基础管理,二是要加强政府和社会的辅助调节,三是要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刚性保障。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调整和改善来缓解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贵州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缴维[2](2019)在《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失独家庭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独生子女由于主客观因素死亡后,父母未再生育或领养子女,且已超过自然孕育年龄的家庭。“失独”事件发生后,独生子女家庭原本投入在子女身上的经济成本和感情成本全部沉没,面临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打击,养老与照料的永久缺位。根据风险社会理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近40年来,失独家庭数量已然庞大,且每年都在增多,但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关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和国家相关部委制定的《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2007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2013年)等规范性文件中。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立法不足、立法位阶低,补偿标准低、地区差异大、给付时间设置不合理,养老保障以及心理、医疗、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不健全;加之慈善组织自身治理能力不足、参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意愿不强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因素导致慈善组织未能在失独家庭保障中充分发挥作用。学术界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已有文献大多围绕着失独家庭困境及对策的简单评述,尚没有文献提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模型。笔者从社会法学角度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探究,并在模型建构下提出完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设想,这本身也是一次学术尝试。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准确掌握失独家庭的生存状态和保障权利需求,笔者用了近1年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向68个失独QQ群中的上万名失独家庭成员逐个发送“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问卷调查”电子链接,通过对调查对象答卷所使用的时间及提交问卷所使用的手机或电脑IP地址比对以及问卷星软件系统自动过滤无效答卷,确保了所回收到的调查问卷能真实代表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和社会保障模式选择意愿等。截至2017年12月3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589份有效的调查问卷样本,为探析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和考察现行失独家庭保障制度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实证依据。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直接导致“失独”,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以法定的形式限制了家庭生育自主权,独生子女的唯一性和风险因素相交织导致了失独家庭的出现。笔者认为单纯将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定性为社会救助体现不出失独家庭因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权限制所作出的特别牺牲。由此,引入了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社会法范畴下的社会补偿概念。社会补偿指基于自然性、社会性或政策性等不可抗拒的风险以及社会成员为社会整体利益负担义务而遭受损害时国家和社会给予的补偿。笔者认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在性质上具有社会救助和社会补偿的综合属性。在明确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性质的基础上,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内容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内容包括社会补偿权和社会救助权。从社会法理论出发,笔者运用并提出了社会弱势群体理论、四维视角下的精准救助理论以及社会补偿视域下的特别牺牲理论,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型建构以及具体制度设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社会弱势群体理论,阐释了失独家庭结构不再完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经济利益受损、老无所依等社会弱势表现,进而提出给予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符合正义价值、平等价值和利益补偿价值。从救助对象精准、救助内容精准、救助水平精准以及与慈善组织救助“精准对接”四个维度提出精准救助理论,而且,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与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时间因素在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对象认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我们熟知的立体三维空间中再加上时间的维度,就构成了“四维”,由此,提出四维视角下的精准救助理论。根据特别牺牲理论,国家为了达到社会公益等目的,会行使公法权力对公民个人的权利进行限制或损害,由于国家的公权力行为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公民有义务容忍一定限度的权利限制或受损,但由此导致的牺牲必须是公平的,一旦超出限度,应予以补偿。失独家庭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放弃了生育多个子女的意愿,使选择生育数量从私域的自决行为变成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社会补偿正是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对因特定原因造成损害的社会成员给予的补偿,它不要求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要公民为社会整体利益负担义务而承受了不利后果便应给予补偿,体现为社会保障性。基于此,笔者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水平适度模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模式三方面构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模型。之所以选择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是基于问卷调查得出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多元化,从精准救助视角出发,提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水平适度模式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失独家庭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关联的双重考量;法律模式是考虑到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特殊立法背景以及政策模式经过10年实践探索、改良具备了政策法律化的稳定性、全局性以及成熟性特征。在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模型的指引下,本文提出了完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议:一是明确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原则,提出将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立法位阶定在行政法规层次。二是完善失独家庭社会补偿制度,明确失独家庭社会补偿金标准、资金来源、给付程序以及管理机关。三是在完善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方面,失独家庭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选择入住互帮互助、自主管理运行的失独家庭集中互助养老机构,或者选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其中也分析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化养老模式经验,以期为我国失独家庭社会化养老模式提供借鉴和启示。四是完善失独家庭专项救助制度,包括心理救助、医疗救助以及司法救助制度。五是完善慈善组织参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促进制度方面,提出改革登记管理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内部建设、提升治理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慈善组织开展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项目。

刘畅[3](2018)在《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以S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离婚手续的简化、社会的快速转型和两性观念的变化导致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不断攀升,大量的单亲家庭出现。在大量的单亲家庭中又以单亲母亲家庭居多,而且单亲母亲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之中。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单亲家庭中的90%为单亲母亲家庭,其中又有将近一半的单亲母亲家庭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单亲母亲作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工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对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对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以S市贫困单亲母亲为例,在妇联和社区工作者的帮助下,与15位贫困单亲母亲进行了深度访谈,全面了解了贫困单亲母亲所遭受的经济拮据、就业困难、住房紧缺、健康问题、情感困扰、亲子矛盾六个方面的困境。并且通过对当前我国与S市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工作现状的详细梳理,为之后解决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工作存在问题对策的提出提供了现实依据。最后得出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工作存在被救助主体的消极参与,社会救助难以满足需求,社会救助难以推动脱贫,社会救助专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长效帮扶机制五个方面的问题。第四部门是运用可行能力理论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通过对原因的综合分析与考虑,运用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理论提出解决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江雪霁[4](2016)在《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研究 ——基于济南市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通过对济南市的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社会支持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关于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改进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目前残疾人就业中,主要通过法律政策支持、社会保障支持、培训支持、康复支持和就业服务机构支持等几种支持模式,但是仍然存在残疾人就业率低、受教育水平低、就业层次低、就业类型与其居住地的主导产业类型有明显相关性等问题,因此,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力度和社会支持质量应进一步加强。通过比较美国、芬兰、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和香港地区的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模式,从残疾人就业的收入支持、就业计划、康复计划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比国内外关于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模式选择,提出改进我国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的建议措施。论文提出,建议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模式,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和质量,一是法律支持,如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按比例就业、立法消除就业歧视、立法保障其劳动保护权等;二是政府支持,如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在按比例就业支持中率先引导,加强社会保障力度等;三是社会组织的支持,如完善福利企业制度,构建公益性的非政府扶持体系,加强残疾人培训力度等;四是残疾人个人网络的社会支持,如完善个人社会关系网络,鼓励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模式建设需要长期努力,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残疾人自身的不懈奋斗,残疾人就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就业层次也会不断的提升。

张晓容[5](2016)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圆满收官,西宁各项事业有了新突破“十二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西宁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多的五年。面

张晓容[6](2016)在《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2月25日在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圆满收官,西宁各项事业有了新突破"十二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西宁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多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

钱志刚[7](2015)在《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的核心主体,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经过近二、三十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地方大学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转型发展诉求非常强烈。由于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转型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性。本研究主要选择从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维度来分析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支持体系等。本研究实际上是围绕二个中心环节、四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二个中心环节就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诉求是什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在关联是什么;二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为什么要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三是“转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要往哪个方向转,其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什么;四是“怎么转”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支持体系是什么。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厘清思路、拓宽视野;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提供理论参考、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方法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制度文化、运行模式等核心要素的根本性转变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既体现了地方大学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又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选择。否则,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就会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地方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十分吻合的,服务型大学应是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想类型和目标定位所在。第二,地方大学要实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小高低就成了衡量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以及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因而,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成了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吉首大学、宁波大学等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大学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转型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等等。第四,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如,通过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平等、对话、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使地方大学与地方产业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以及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搭建专业就业职业对接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发展等等。第五,地方大学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支持体系作保障,如,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明确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地方大学组织自身必须要构建一种服务型教育体系,它既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通过区域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的构建和运转,促进服务文化的产生、复合组织的出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优化等,进而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邱观建,安治民[8](2015)在《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体系建构》文中认为中国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道路选择、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三个纬度系统探讨与建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道路;践行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核心价值的新残疾人观;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这种三位一体的体系架构,是助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吕祥乾[9](2014)在《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发生率高和返贫率高而突出,成为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省有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和云南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占全省80%以上,是云南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不同片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等都各有不同,因此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必须重视片区贫困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攻坚战略。本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剖析—模式构造—保障措施”的研究范式对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展开研究。本文在确定扶贫开发理论与现实基础的前提下,分析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现状,指出其面临的主要困境,由此构建云南扶贫开发模式,指出当前扶贫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通过分析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原因,从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四个方面揭示当前云南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2)确定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重点剖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种扶贫开发模式,从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配套。(3)指出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与难点,从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整合片区特色资源、鼓励劳动力转移培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王超[10](2014)在《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发展理念,强调所有国家应该拥有经济发展的平等机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公平的建设,贫困的减少和自然环境的保护。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把包容性增长理念继续深化,提出包容性发展,进一步强调经济发展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理念而提出的命题。为了验证该命题,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借鉴与研究评述,阐释了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研究打下了学理基础。在摸清学理基础之后,本文总结了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并分析了这些模式的不足与启示,以了解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基于上述文献分析,研究提出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思路。这个设计思路是基于政府主导均等发展机会、企业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制度保障村民话语权利、鼓励发挥公民组织作用、倡导游客参与社区建设、重视旅游环境包容发展等六个基本假设,进行模式的陈述。为了验证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采用了国际和国内的典型案例调查办法。研究首先选择印度和泰国这两个典型的旅游国家作为国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印度政府可以从发展旅游的顶层设计入手,引导企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泰国政府鼓励公民组织和游客参与景区建设,以发展少数民族山区的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研究又对贵州省的三个发展旅游的典型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逐步深入的调查。第一次采用田野调查,结果发现开始设计的模式有不符合地方旅游发展特点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指导实际工作开展的毛病。因此进行了相应的修正,进而提出了生产参与型、全民参与型和决策参与型三种模式,并针对这三种模式设计了相应的旅游包容性开发的实践指标体系。第二次采用问卷调查,检查理论层面的模式与现实发展的匹配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模式指标体系的修正,并通过问卷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找到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开发的关键因素。上述研究工作具有以下两个意义:在理论贡献上,系统梳理了包容性视角下旅游开发模式的理论根源,第一次将包容性增长理论体系运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并提出和修正了包容性视角下旅游开发模式的基本理论模型,为完善旅游开发模式理论体系做出了贡献;在实践活动中,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促进旅游经济有质量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整个研究的结论是:要推进贵州少数民族景区经济与社会的双轨发展,必须考虑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发展特点,并基于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做强当地旅游企业,做好社会公益事业,保障村民话语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以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因此,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包容性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事情:一是正确分析旅游目的地所处生命周期的发展特点,针对性地做好旅游包容性发展规划;二是制定科学系统的旅游开发政策,营造均等发展机会的氛围;三是支持景区相关企业做强自身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四是完善景区弱势群体话语权利制度,做好基层善治;五是培育公民组织发展的土壤,鼓励各种公民组织发挥作用;六是引导景区企业和居民积极与游客互动,建立奖励机制来鼓励游客参与景区发展;七是以制度规范与监督奖惩并行的方法,推动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奉献基金”资助宁大特困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奉献基金”资助宁大特困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与农村
        2.1.2 乡村小学教师
        2.1.3 教学工作量
        2.1.4 非教学工作量
    2.2 理论基础
        2.2.1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概述及应用
        2.2.2 “马太效应”机制概述及应用
3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现状调查
    3.1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
    3.2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现状分析
        3.2.1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工作时长
        3.2.2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时长
    3.3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种类分析
        3.3.1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应对上级部门检查的非教学工作量
        3.3.2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进行校园安全保障的非教学工作量
        3.3.3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管理在校生营养餐吃饭的非教学工作量
        3.3.4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下乡扶贫包保的非教学工作量
        3.3.5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帮扶管理留守儿童的非教学工作量
    3.4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对非教学工作量评价分析
        3.4.1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对非教学工作量评价的统计分析
        3.4.2 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3.5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个案分析
    3.6 章节小结
4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造成的影响
    4.1 非教学工作量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4.1.1 非教学工作占用教师大量时间
        4.1.2 非教学工作影响教师身心健康
        4.1.3 非教学工作阻碍教师自身发展
        4.1.4 非教学工作造成教师社会关系疏远
    4.2 非教学工作量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4.2.1 非教学工作导致教学质量低
        4.2.2 非教学工作影响学生学习和师生氛围
        4.2.3 非教学工作影响学校整体水平提升
    4.3 非教学工作量对社会的影响
        4.3.1 非教学工作降低地区教育水平
        4.3.2 非教学工作加大教育资源不公平问题
    4.4 章节小结
5 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产生的原因
    5.1 非教学工作量产生的内因
        5.1.1 核心原因:政府行政化干预
        5.1.2 衍生原因一:学校安排不合理
        5.1.3 衍生原因二:学校对教师的“优质”要求
        5.1.4 衍生原因三:已有非教学工作成果有效性低
    5.2 非教学工作量产生的外因
        5.2.1 核心原因: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
        5.2.2 衍生原因一: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
        5.2.3 衍生原因二:教育经费投入偏少
        5.2.4 衍生原因三:教育投资渠道比例失衡和投资方式单一
    5.3 章节小结
6 改善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的对策建议
    6.1 强化学校主阵地的基础管理
        6.1.1 学校应增设专项的辅助职位
        6.1.2 学校应实行有偿性和无偿性相结合的“代理家长”行动
        6.1.3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供餐模式
        6.1.4 学校应建立民主化的监督机构
    6.2 加强政府和社会的辅助调节
        6.2.1 政府应因地制宜安排行政工作
        6.2.2 政府应协助学校建立“稳补型”机制
        6.2.3 政府应保障乡村小学教师基本和专业发展需求
    6.3 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刚性保障
        6.3.1 以立法形式规范政府行政部门权力
        6.3.2 以体制形式实现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互补
        6.3.3 以法律形式明确社会各界教育支出责任
    6.4 章节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2 选题的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应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写作思路
        1.4.1 逻辑思路
        1.4.2 基本结构
    1.5 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
        1.5.1 研究方法
        1.5.2 分析工具
    1.6 难点、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的难点
        1.6.2 本文的创新
        1.6.3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法律解析
    2.1 失独家庭的界定
        2.1.1 失独家庭的基本概念
        2.1.2 失独家庭的认定标准
    2.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性质分析
        2.2.1 社会救助说
        2.2.2 社会补偿说
        2.2.3 综合说
    2.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法律要素分析
        2.3.1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主体
        2.3.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义务主体
        2.3.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内容
    2.4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社会法依据
        2.4.1 社会弱势群体理论
        2.4.2 四维视角下的精准救助理论
        2.4.3 社会补偿视域下的特别牺牲理论
第3章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型建构
    3.1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
        3.1.1 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构成分析
        3.1.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分析
        3.1.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模式选择分析
    3.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模式
        3.2.1 社会保障水平分析
        3.2.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模式选择分析
    3.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模式
        3.3.1 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模式与法律模式
        3.3.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模式选择分析
第4章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4.1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考察
        4.1.1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文本分析
        4.1.2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证考察
    4.2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
        4.2.1 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4.2.2 经济补偿制度不完善
        4.2.3 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4.2.4 专项救助制度有缺失
        4.2.5 保障主体单一
第5章 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5.1 明确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原则及立法位阶
        5.1.1 原则
        5.1.2 立法位阶
    5.2 完善失独家庭社会补偿制度
        5.2.1 补偿标准
        5.2.2 资金来源
        5.2.3 给付程序
        5.2.4 管理机关
    5.3 完善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5.3.1 失独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分析
        5.3.2 失独家庭集中互助养老模式
        5.3.3 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
    5.4 完善失独家庭专项救助制度
        5.4.1 心理救助制度
        5.4.2 医疗救助制度
        5.4.3 司法救助制度
    5.5 完善慈善组织参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促进制度
        5.5.1 改革登记管理制度,降低准入门槛
        5.5.2 加强内部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5.5.3 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慈善组织开展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项目
结语
附录: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以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法
        0.3.2 访谈法
        0.3.3 案例分析法
    0.4 创新点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内涵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贫困
        1.1.2 单亲母亲
        1.1.3 社会救助
    1.2 可行能力理论的内涵
        1.2.1 政治自由
        1.2.2 经济条件
        1.2.3 社会机会
        1.2.4 透明性保证
        1.2.5 防护性保障
2 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贫困单亲母亲的生活现状
        2.1.1 经济拮据
        2.1.2 住房紧缺
        2.1.3 就业困难
        2.1.4 健康问题
        2.1.5 情感困扰
        2.1.6 亲子矛盾
    2.2 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开展现状
    2.3 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2.3.1 被救助主体的消极参与
        2.3.2 社会救助难以满足需求
        2.3.3 社会救助难以推动脱贫
        2.3.4 社会救助专业化程度低
        2.3.5 没有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3 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政治权利行使不完善
        3.1.1 政治参与权利缺失
        3.1.2 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
    3.2 经济资源不足
        3.2.1 社会救助资金投入总量小
        3.2.2 社会救助资金来源单一
    3.3 缺乏平等的社会机会
        3.3.1 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均衡
        3.3.2 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3.4 社会救助监管制度不健全
        3.4.1 社会救助监管制度透明度低
        3.4.2 社会救助信息获取困难
    3.5 缺乏防护性保障
        3.5.1 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
        3.5.2 法律法规不健全
4 解决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确保贫困单亲母亲的政治权利
        4.1.1 激发贫困单亲母亲的政治参与意识
        4.1.2 完善贫困单亲母亲的利益诉求机制
    4.2 增加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的经济投入
        4.2.1 明确政府在救助资金投入中的主导地位
        4.2.2 拓展以民间慈善机构捐助为辅的多种资金来源路径
    4.3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机会公平
        4.3.1 推动社会基本服务均衡开展
        4.3.2 促进贫困单亲母亲就业
    4.4 建立有效的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监管机制
        4.4.1 提高社会救助监管机制信息透明化
        4.4.2 拓宽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信息获取渠道
    4.5 建立贫困单亲母亲长效保障机制
        4.5.1 健全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体系
        4.5.2 完善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研究 ——基于济南市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关于残疾人就业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残疾人就业的研究
        1.3.3 国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1.3.4 国内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论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残疾人
        2.1.2 残疾人就业
        2.1.3 社会支持
    2.2 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结构
        2.2.1 政府支持
        2.2.2 企业支持
        2.2.3 个人关系网络的支持
    2.3 残疾人就业理论依据
        2.3.1 人道主义理论
        2.3.2 社会保障理论
        2.3.3 社会责任论
        2.3.4 残疾人与健全人就业几率差别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济南市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现状调查
    3.1 济南市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基本状况
        3.1.1 残疾人就业政策支持
        3.1.2 残疾人就业培训支持
        3.1.3 残疾人就业社会保障支持
        3.1.4 残疾人就业康复支持
        3.1.5 残疾人就业的公共服务支持
    3.2 济南市残疾人就业典型案例分析
        3.2.1 盲人小夫妻的按摩店
        3.2.2 道德模范养殖场
        3.2.3 残疾人综合培训基地
        3.2.4“我的兄弟姐妹”扶贫基地
        3.2.5 典型案例总结
    3.3 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3.3.1 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3.3.2 残疾人的失业率较高
        3.3.3 残疾人就业层次低
        3.3.4 残疾人的职业类型与居住区域主导产业及残疾类型关联明显
    3.4 济南市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问题的原因诊断
        3.4.1 政策和法规缺失
        3.4.2 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
        3.4.3 社会支持的资源有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模式比较
    4.1 国内外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模式
        4.1.1 美国
        4.1.2 芬兰
        4.1.3 瑞典
        4.1.4 澳大利亚
        4.1.5 日本
        4.1.6 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
    4.2 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
        4.2.1 收入支持政策
        4.2.2 就业计划
        4.2.3 康复计划
        4.2.4 法律支持
    4.3 国内外残疾人就业对济南市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启示
        4.3.1 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残疾人就业
        4.3.2 立足本地实际,审慎的选择残疾人就业模式
        4.3.3 制定专门法律支持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就业有法可依
        4.3.4 做好残疾人就业的宣传引导,形成支持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氛围
        4.3.5 搞好残疾人就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的教育水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南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模式设计
    5.1 法律支持
        5.1.1 完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按比例就业
        5.1.2 立法消除就业歧视
        5.1.3 保障残疾人的劳动保护权,为残疾人持续就业奠定长效基础
    5.2 政府支持
        5.2.1 明确政府在残疾人就业中主导地位
        5.2.2 政府要在按比例就业中起表率作用
        5.2.3 加强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保障
    5.3 社会组织支持
        5.3.1 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完善福利企业
        5.3.2 构建非政府组织扶持网络
        5.3.3 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
    5.4 残疾人个人社会网络支持
        5.4.1 增强个人社会关系网络
        5.4.2 提升残疾人自主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鼓励个体就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二五”圆满收官,西宁各项事业有了新突破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编制《纲要(草案)》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三)“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三、打好实现“12315”总目标第一仗,奋力开启“幸福西宁”建设新征程

(7)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目的
    二、概念界定
        (一) 地方大学
        (二) 社会服务
        (三) 社会服务能力
        (四) 转型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 关于地方大学的研究
        (二) 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的研究
        (三)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一、社会服务本质内涵
        二、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第二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一、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不足
        二、社会服务投入能力不足
        三、社会服务结构能力不足
        四、社会服务规制能力不足
        五、社会服务信息能力不足
        六、社会服务评价能力不足
    第三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价值困境的制约
        二、技术困境的制约
        三、组织困境的制约
        四、制度困境的制约
第二章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第一节 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取向
        二、地方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变迁
        三、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服务型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二、欧美国家同类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三、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和实践
        四、服务型大学: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第三节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第一节 吉首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历时视界:吉首大学的现状和前身
        二、转型发展:吉首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三、结论析出:吉首大学转型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宁波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第一印象:初识宁波大学
        二、深度接触:宁波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三、回顾总结:宁波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第三节 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
第四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一、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基础
        (一) 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
        (二) 双方共同目标的需要
        (三) 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
        二、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障碍
        (一) 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
        (二) 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三) 地方大学组织的依附性
        三、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途径
        (一) 落实地方大学法人化制度,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法律根基
        (二) 改革公共权力运行方式,重构合作伙伴关系的权力配置
        (三) 推进利益主体多中心治理,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模式
        (四) 畅通对话协商和利益分配渠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第二节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地方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 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可行性
        二、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与机制
        (一)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基础
        (二)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机制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影响
        (一)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二)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
    第三节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从就业能力到可雇佣性能力:毕业生就业评价的转变
        (一) 毕业生能力缺失及其原因
        (二) 就业能力与可雇佣性
        (三) 可雇佣性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二、从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三、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 以可雇佣性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 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三)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为路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体系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一)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能的缺失与错位
        (二) 从“全能”到“有限”: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 从“管制”到“服务”: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构建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三)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三、服务型政府对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支持
        (一)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二)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三)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第二节 服务型教育体系: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系统支撑
        一、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转型的目标所在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以他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功耦合的基础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依托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三、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一)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
        (二)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三)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新模式
        (一) 三重螺旋产生的背景
        (二) 三重螺旋的核心目标
        (三) 三重螺旋的动力机制
        二、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型诉求
        (一) 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与作用
        (二) 区域三重螺旋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自反
        (三) 三重螺旋视角下的地方大学转型诉求
        三、三重螺旋对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
        (一) 服务文化的产生
        (二) 复合组织的出现
        (三) 合作机制的形成
        (四) 社会环境的优化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简况
致谢

(8)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体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 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
2 道路选择
3 理论支持
4 制度保障
5 结论

(9)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 新区域主义
        二、 人力资本理论
        三、 权变理论
    第二节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现实基础
        一、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二、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与致贫原因
        一、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特征
        二、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原因
    第二节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与成效
        一、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进程
        二、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成效
    第三节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
        一、 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后遗症
        二、 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三、 产业发展幼稚脆弱
        四、 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难以并举
第四章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构造
    第一节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
        一、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 重点领域与任务目标
    第二节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选择
        一、 专项扶贫模式
        二、 行业扶贫模式
        三、 社会扶贫模式
    第三节 扶贫开发模式中的政策配套
第五章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保障措施
    第一节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与难点
        一、 解放思想转移劳动力
        二、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 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
        四、 做好资本原始积累
    第二节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 甄别四大片区特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
        二、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区域中心辐射能力
        三、 整合片区特色资源,提升产业扶贫效果
        四、 鼓励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五、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衔接扶贫社保关联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1.4.1 研究资料
        1.4.2 研究数据处理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特色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特色
第2章 相关理论借鉴与研究评述
    2.1 相关理论借鉴
        2.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1.2 包容性增长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2.2.1 国外研究动态:从增长与不平等到旅游包容性增长
        2.2.2 国内研究动态:从不平等研究到包容性发展
        2.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梳理与比较
        3.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2 相关概念的比较
    3.2 包容性旅游的内在机理
    3.3 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4.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模式
        4.1.1 按行政省份划分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
        4.1.2 其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4.1.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总结
    4.2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不足
        4.2.1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力度有限,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
        4.2.2 旅游吸引物开发不够充分,其潜藏价值挖掘程度不高
        4.2.3 旅游社区话语机制不完善,存在隐性社会问题
        4.2.4 公民组织活动十分缺乏,社会力量参与景区建设不突出
        4.2.5 游客互动平台建设缺失,游客作用体现不够明显
        4.2.6 环保意识教育有待继续加强,旅游环境质量需要控制
    4.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启示
        4.3.1 政府主导投资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4.3.2 引进企业合作开发,加强旅游市场营销
        4.3.3 挖掘民族文化价值,保护传承文化财富
        4.3.4 因地制宜开发模式,有效促进地区脱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包容性视角下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与调查
    5.1 包容性旅游开发模式与其它旅游开发模式的辨析
        5.1.1 包容性旅游开发模式与一般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辨析
        5.1.2 包容性旅游开发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模式的辨析
    5.2 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
        5.2.1 理论假设
        5.2.2 模式构建
        5.2.3 指标设计
    5.3 理论模式的调查
        5.3.1 对比分析——以印度和泰国为例
        5.3.2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
    5.4 模式的修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模式
    6.1 生产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
        6.1.1 加强基层配套政策建设,保障村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6.1.2 鼓励村民参与选举,充分发挥精英式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
        6.1.3 实行集约化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打好旅游吸引物基础
        6.1.4 基于生态农业的品牌化,发展市场化民族村落旅游经济
        6.1.5 引入社会第四方法律支持,积极发挥社会公共舆论监督功能
    6.2 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
        6.2.1 政府提供制度供给,做好包容性旅游开发的顶层设计
        6.2.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6.2.3 鼓励当地企业参与投资,履行旅游开发中企业社会责任
        6.2.4 突出公民组织的辅助功能,全力保护旅游社区的弱势群体
        6.2.5 构建社会舆论监督网络,支持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系统
        6.2.6 建设民族山区美丽环境,提升旅游社区环境品质
    6.3 决策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
        6.3.1 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矛盾,制定基于多方沟通的旅游开发方案
        6.3.2 公开透明财政预算与开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与支持
        6.3.3 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重视方案的试行与意见的反馈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模式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验证
    7.1 指标设计的原则
    7.2 指标设计的思想
    7.3 指标体系的构建
        7.3.1 生产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指标构建
        7.3.2 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指标构建
        7.3.3 决策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指标构建
        7.3.4 调查指标验证情况的评估计算方法
    7.4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7.4.1 月亮河景区
        7.4.2 西江千户苗寨
        7.4.3 梵净山景区
    7.5 调查发现的问题
        7.5.1 包容性视角下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
        7.5.2 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机制建设,需要基层政府政策支持
        7.5.3 公民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群众对其认识不清晰
        7.5.4 重视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相关发展矛盾
        7.5.5 游客与企业做好景区公益事业,有利于景区和谐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8.1 问卷调查的主成分分析
        8.1.1 月亮河景区
        8.1.2 西江千户苗寨
        8.1.3 梵净山景区
    8.2 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8.2.1 政策鼓励公民组织积极活动,提供法制咨询与人权保障服务
        8.2.2 赋予居民话语权利,打造旅游开发过程中意见表达平台
        8.2.3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引资提升旅游开发基础条件
        8.2.4 重视旅游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8.2.5 营造良好旅游社区环境,积极鼓励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8.2.6 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做好自然与社会环境监察的奖惩工作
        8.2.7 打造决策沟通互动平台,协同创新推动景区发展
        8.2.8 认真做实土地工作,合理赔偿景区百姓的经济损失
        8.2.9 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全面统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
        8.2.10 科学定位旅游实力,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综合体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的结论
        9.1.1 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需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特征
        9.1.2 政府制定科学系统的政策供给制度,是保障旅游开发中各利益主体均等发展机会的必要条件
        9.1.3 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利益共享发展方式,必须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发展旅游社区社会公益事业
        9.1.4 完善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权制度,是政府做好民族地区基层善治的重要举措
        9.1.5 政府引导培育社会公民组织成长的土壤,是充分发挥公民组织辅助作用的前提条件
        9.1.6 构建景区管理者与游客的互动和奖励机制,积极发挥游客能动作用以提升景区建设质量
        9.1.7 要实现旅游社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度规范与监督奖惩并行
    9.2 研究的不足
        9.2.1 研究数据的局限性,导致研究结论不突出利益均衡
        9.2.2 研究范围的狭窄性,导致操作性建议难以普遍推广
        9.2.3 研究视角的宏观性,导致理论系统构建有较高难度
    9.3 研究的展望
        9.3.1 进一步扩大典型地区调查范围,不断夯实一手材料
        9.3.2 对一个旅游景区进行制度试点,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9.3.3 政策引导体系要继续科学验证,新旅游开发需谨慎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奉献基金”资助宁大特困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乡村小学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研究[D]. 黄歆韵.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2]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缴维. 辽宁大学, 2019(01)
  • [3]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贫困单亲母亲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以S市为例[D]. 刘畅. 辽宁大学, 2018(01)
  • [4]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研究 ——基于济南市的调查分析[D]. 江雪霁.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8)
  • [5]政府工作报告[N]. 张晓容. 西宁晚报, 2016
  • [6]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2月25日在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J]. 张晓容. 西宁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02)
  • [7]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D]. 钱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8]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体系建构[J]. 邱观建,安治民. 理论月刊, 2015(03)
  • [9]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研究[D]. 吕祥乾.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王超. 华侨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奉献基金”资助宁大特困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