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面颈部皮肤病损的皮肤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阿依古再丽·麦麦江[1](2021)在《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儿童体表混合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
黄麒铭[2](2021)在《扩张皮瓣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扩张皮瓣的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训练天数、血运训练效果是否不同。探索训练天数短、并发症少的训练方法,指导临床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方法收集应用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expand flap revascularization trainer,EFRT)进行血运训练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组(n=20)与对照组(n=20)。快速组患者采用快速血运训练法进行训练:负压值200mm Hg,单次训练时间60分钟,训练频率5次/日。对照组采用传统血运训练法进行训练:负压值200mm Hg,单次训练时间由10分钟逐渐递增至60分钟,训练频率2次/日。血运训练完成后行皮瓣转移术。统计血运训练天数、血运训练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皮瓣转移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活率、成活后长宽比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χ2检验,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训练天数、血运效果的差别。结果1训练天数:快速血运训练法的训练天数较传统血运训练法少(7.40±2.234vs 13.05±3.332,P<0.05)。2血运训练并发症发生率: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无差别(P>0.05)。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快速组较对照组低(5%vs 30%,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别(P>0.05)。3疼痛评分:两组患者血运训练期间疼痛评分0~4分,对照组疼痛评分较快速组低(3.00 vs 2.00,P<0.05)。4两组患者皮瓣转移术并发症发生率、皮瓣成活率及长宽比例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快速血运训练法能够用更少的训练天数取得相同的血运训练效果。2应用快速血运训练法减少了血运训练期间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并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3快速血运训练法具有训练天数少、皮肤过敏发生率低的优点。应用EFRT进行血运训练,采用快速血运训练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为临床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图13幅;表2个;参191篇。
唐银科,楚菲菲,马显杰[3](2020)在《四类预扩张皮瓣对面颈部亚单位病损的修复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4类预扩张皮瓣在面颈部不同亚单位病损修复中的方案及策略。方法 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西京医院整形外科采用4类预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病损493例,男207例,女286例,年龄5~42岁;面颈部瘢痕406例,色素病变87例。病损面积1 cm×1 cm~22 cm×18 cm。将面颈部划分为:面中区、面颊区、颈区、颏区、额区、颞区、眼周区、口周区共8个区域,根据面颈部亚单位病损区域特点,选择周围可扩张皮瓣:Ⅰ类扩张额部正中皮瓣修复面中区病损;Ⅱ类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睑裂水平以下面颊及口周区、颏颈区病损;Ⅲ类扩张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区及颏区病损;Ⅳ类头部扩张皮瓣修复额区及颞区病损,转移皮瓣的多余毛发行激光脱毛治疗。对于跨亚单位的大面积病损,多个扩张皮瓣联合应用,观察各类预扩张皮瓣的修复效果。结果本组共493例,埋置扩张器共572个,486例有效扩张患者顺利完成扩张皮瓣对面部亚单位病损切除后的修复与重建,其余7例因扩张器感染及外露致扩张失败。486例中Ⅰ类皮瓣43例;Ⅱ类皮瓣238例;Ⅲ类皮瓣61例;Ⅳ类皮瓣107例;Ⅰ+Ⅱ类组合皮瓣6例;Ⅱ+Ⅳ类组合皮瓣31例。扩张皮瓣面积1 cm×1 cm ~27 cm×18 cm,单一皮瓣中以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面积最大,约22 cm×12 cm;组合皮瓣以Ⅱ和Ⅳ类扩张皮瓣修复面部、颞部病损范围更大,最大约为27 cm×18 cm。术后8例皮瓣远端出现血运障碍,经加压包扎及换药处理逐渐愈合,无明显瘢痕增生。所有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外观及功能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皮瓣颜色、厚度、质地均与原部位相近,瘢痕不明显,但转移至颈部的皮瓣边缘因活动及牵拉,有42例患者头部后仰时出现瘢痕挛缩带,平视时消失。结论对于面颈部亚单位的病损,可采用面部及周围4类预扩张皮瓣的灵活应用及组合使用,可提供超大面积的薄层皮瓣,不仅血运好,而且组织质地、色泽与受区近似,是修复面颈部病损的良好手段。
毕明磊[4](2020)在《探讨多种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别探讨瘢痕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维拉帕米、皮质类固醇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经典双臂荟萃分析的方法,选取瘢痕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做对比,分别探讨瘢痕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维拉帕米、皮质类固醇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检索三大权威中文数据库和四大权威英文数据库,即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限定时间为1960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文关键字是“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皮质类固醇”、“A型肉毒毒素”、“维拉帕米”、“5-氟尿嘧啶”,英文关键字是“hypertrophic scars”、“keloids”、“corticosteroids”、“botulinum toxin type A”、“verapamil”、“5-fluorouracil”。检索策略为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法,检索利用以上四种方式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相关文献。制定合理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并对所有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纳入与排除。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四项结局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标准。利用Stata 15.0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经典双臂荟萃分析,利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将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及发表偏倚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最终得出结果并讨论。结果:初步检索到5463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16篇临床研究共包括871位患者纳入本次荟萃分析。荟萃分析结果显示:1、与皮质类固醇组进行比较时,A型肉毒毒素组的有效率较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95%CI=0.70to 0.96),并且A型肉毒毒素组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分值(VAS评分)明显较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95%CI=-4.44 to-4.16)。2、与皮质类固醇组进行比较时,维拉帕米组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值(VSS评分)较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95%CI=-6.75 to-1.68),但维拉帕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95%CI=1.40 to 4.90)。3、与皮质类固醇组进行比较时,皮质类固醇+5-氟尿嘧啶组的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CI=1.22 to 1.71),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01,95%CI=2.61 to 11.28)。结论:瘢痕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瘢痕内注射皮质类固醇+5-氟尿嘧啶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瘢痕内注射维拉帕米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欠佳,需加以改进。
李为朋[5](2020)在《一种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临床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通过本研究观察不同的负压强度条件下不同长度的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值的变化,探讨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可行性(即能否提供足够且稳定的压力以阻断扩张皮瓣表面血运),为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可行性及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持;应用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为扩张皮瓣行血运训练,观察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临床效果从而为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提供新思路。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压力测定:测量20例志愿者右前臂不同的负压强度条件下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值的变化,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观察不同负压条件下距连接点不同距离的装置下正压值的变化,分别分析装置下正压与装置长度和所施加负压强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为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可行性及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持。第二部分: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临床疗效观察:通过对11位患者,共14例扩张皮瓣应用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行血运训练,血运训练完成后行皮瓣转移术修复皮肤缺损。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51岁,平均30.5岁。治疗颈部瘢痕挛缩2例,颈背部瘢痕挛缩1例,腹部瘢痕挛缩4例,左上肢瘢痕挛缩2例,右下肢瘢痕挛缩1例,胸部瘢痕挛缩3例,胸部瘢痕疙瘩1例,扩张皮瓣最大面积为32×12cm,长宽比例最大为4:1。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观察并记录血运训练期间并发症及术后皮瓣成活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10.4个月。结果 1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压力测定:1)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能够对皮肤软组织产生正压,且装置下正压和施加负压之间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装置下正压最大可达9.173kpa,大于扩张皮瓣表面局部灌注压(3.33-4.00kpa);2)距连接点不同距离(cm)的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且装置下正压和距连接点距离(cm)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说明不同长度的装置下正压均衡,稳定;3)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能够提供足够且稳定的正压,以阻断扩张皮瓣表面血运,达到血运训练目的。2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临床疗效观察:14例皮瓣均完成血运训练。其中4例扩张皮瓣在血运训练期间扩张皮瓣表面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扩张皮瓣训练期间出现皮肤过敏,1例扩张皮瓣在皮瓣转移术后因术区制动不良发生皮瓣下血肿,导致皮瓣远端出现血运障碍,远端局部坏死。但14例扩张皮瓣在血运训练期间未见扩张器破裂、皮瓣坏死、皮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皮瓣切取术中及术后颜色无异常改变,未见血运障碍;其中13例皮瓣转移术后100%成活,14例皮瓣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4例皮瓣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10.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1本实验成功测定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对皮肤软组织产生的正压,且装置可提供的正压大于皮瓣表面穿行血管灌注压,装置下正压均匀分布,不受长度影响,即该装置能够提供足够且稳定的压力以阻断扩张皮瓣表面局部血流,为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2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可改善扩张皮瓣血运,提高扩张皮瓣成活率,较传统皮瓣延迟术来说具有无创、可调节性、操作简便、并发症轻微等优势。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手术风险、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为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提供新思路。图41幅;表15个;参90篇。
吴烨族[6](2020)在《俯卧位旋颈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俯卧位旋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保守治疗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四周,试验组予针刺联合俯卧位旋颈法,针刺于周一至周五进行,每周一三五于针刺后行俯卧位旋颈法。对照组予针刺联合局部肌肉放松手法,针刺于周一至周五进行,每周一三五于针刺后行局部肌肉放松手法。将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压顶试验引发疼痛分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前经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压顶试验引发疼痛分级:两组压顶试验引发的疼痛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四周后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通过对两组多个指标的比较,发现试验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法。
钟嘉明[7](2020)在《电针合谷、四白穴对人体运动皮层半球内与半球间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是针灸的基本选穴原则。本研究通过电针合谷、四白穴,观察健康志愿者电针后双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变化,探讨半球内抑制与半球间抑制的效应,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及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处于19-31岁,平均23.2岁。采用交叉设计法(自身前后对照),所有受试者都随机先后接受3组干预措施,分别为电针合谷组、电针四白组及双假针刺组,组间洗脱期为半个月。电针合谷组、电针四白组的电针频率设置为2Hz,强度为0.5-1.5mA,时间为30min;双假针刺组采用安慰针与胶粘垫、不刺入皮肤,并连接其连接线内线断裂的电针仪。运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于电针前后即刻记录磁刺激诱发的支配左侧第一背侧骨间肌(FDI)手区、支配双侧眼轮匝肌(00)面区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计算MEPs总波幅、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及所占区域的重心。课题在针灸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题目为:电针合谷四白穴对健康志愿者同对侧运动皮层的作用研究,注册号为:AMCTR-I00-20000323。结果:1.基线比较:电针前,各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和重心的分布无明显差异。2.各组电针前后MEPs总波幅(皮层兴奋性)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升高(P=0.000<0.05),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下降(P=0.004<0.05);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升高(P=0.017<0.05),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下降(P=0.000<0.05);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手区:(P=0.000<0.05)、面区:(P=0.002<0.05);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左侧运动皮层面区:(P=0.010<0.05)、右侧运动皮层面区:(P=0.000<0.05)。3.各组电针前后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面积)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区的面积明显增大(P=0.000<0.05),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都无明显变化(P>0.05);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区的面积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3<0.05),右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4.各组电针前后重心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0.05);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0.05);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重心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生理状况下,电针合谷穴对侧运动皮层手区兴奋性升高,面区兴奋性下降,提示电针合谷可诱发半球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抑制作用(intra-hemispheric inhibition),对针灸临床循经远道取穴具有指导意义。2.生理状况下,电针四白穴对侧运动皮层面区兴奋性升高,同侧运动皮层面区兴奋性下降,提示电针四白可诱发半球间相同功能区之间的抑制作用(inter-hemispheric inhibition),对针灸临床局部选穴和巨刺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徐莉,薛曼,廖碧玉[8](2019)在《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的头部整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t=-6.816,P<0.05)、SDS评分(t=-5.890,P<0.05)均显着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t=5.987,P<0.05);GSE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t=5.308,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占比91.4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600,P<0.05),工作满意度94.29%,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3.81%(χ2=5.908,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用于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
聂芬[9](2019)在《局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头面部是人体重要的外露部位,对美学的要求非常高,其部位的美观性及特殊性的功能决定了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而言更为重要。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见于肿瘤、外伤、先天性或者感染等。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如色素痣)及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等)好发于头面部。手术切除是解决上述疾患的首要选择。切除后的创面修复如何能最大程度恢复外观形态和功能,是整形外科医师关注的主要问题。目的:总结多种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效果,通过观察修复术后的远期恢复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就诊的因头面部病损行手术治疗并且运用局部皮瓣修复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53例,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81例,年龄范围为286岁,平均年龄约40.5岁。病损部位分别为头部28例,颊部23例,鼻部36例,额颞部19例,眼周27例,口周20例。术中缺损的面积为0.3cm×0.8cm-5.0cm×6.0cm,其中最大面积者位于头顶部,最小面积位于鼻翼。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行手术切除局部病损,根据术中创面缺损情况选用合适的局部皮瓣进行I期修复,术后第1天及隔天换药,术后7-10天拆线。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手术切口长度、瘢痕情况、有无畸形等情况,获得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在153例创面中,146例创面Ⅰ期愈合,6例创面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发黑坏死,后期经积极换药后愈合,1例创面出现皮瓣切口感染化脓,Ⅱ期给予植皮关闭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除7例患者失访外,余139例患者术区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色泽无明显差异,切口线不明显,患处瘢痕无明显增生,眉毛、眼睑、鼻部及口角等部位无牵拉畸形等情况,患者对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有7例患者因手术切口线较长,局部瘢痕略明显表示不太满意。结论:应用局部皮瓣进行头面部皮肤病损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美容修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美观性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诗权[10](2019)在《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面中部缺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通过皮下蒂或局部旋转的方式修复面中部如下睑、鼻部、上唇等部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08月至2018年0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面部肿瘤切除后的下睑缺损10例、鼻部缺损7例及上唇缺损3例患者,均采用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修复,其中女性12例,男性8例,年龄52岁86岁,平均年龄67岁,创面面积最小为1.2cm×1.2cm,最大为3.5cm×1.7cm。术前行多普勒超声血流仪精确定位内眦处角动脉走行并标记,术中根据肿物病理类型决定切除范围及深度,创面彻底止血,测量缺损面积,根据缺损面积,以内眦-角动脉供给的走行范围为蒂设计蒂在上方的鼻唇沟皮瓣,沿设计线分离皮瓣至SMAS筋膜层,于表情肌表面掀起皮瓣,适当分离蒂部,蒂部外侧需适当保留有脂肪结缔组织,蒂部在无张力条件下运用旋转或皮下蒂的方式转移修复创面,创面予6-0普理灵线无张力间断缝合,供区缺损皮下潜行分离后一般可直接拉拢缝合,充分止血后予5-0微乔线皮下缝合以减小皮肤张力,表皮用6-0普理灵线间断缝合,供区及受区创面各放置一橡皮片作引流,适当加压包扎术区,引流片2-3天后拔除。结果:本组研究共20例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48个月,术后全部皮瓣成活,达到1期修复,其中1例术后出现皮瓣回流障碍,经扩血管药物应用、吸氧、局部按摩等保守治疗而愈,全部病例无睑外翻、唇鼻继发畸形及内眦移位等并发症,受区皮瓣无明显臃肿,颜色、质地与邻近组织相仿,无需二次修复,大多数供区缝合后伤口恰为鼻唇沟人工皱褶,无肿瘤复发。结论: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获取相对简易,血供可靠,供区疤痕不明显,能灵活转移至下睑、鼻部及上唇,修复该处缺损,大部分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施行,老年患者受益较年轻患者更大,此皮瓣能为面中部重建区域提供良好的伤口愈合并兼具良好的美学和功能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头面颈部皮肤病损的皮肤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面颈部皮肤病损的皮肤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扩张皮瓣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 |
1.1 研究对象,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3 主要仪器、材料及设备 |
1.1.4 试验方法 |
1.1.5 观察指标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基本资料均衡性分析 |
1.2.2 两组患者训练血运天数的比较 |
1.2.3 两组患者血运训练期间疼痛评分的比较 |
1.2.4 两组患者血运训练依从性的比较 |
1.2.5 两组患者血运训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
1.2.6 两组患者血运训练效果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试验设计思路 |
1.3.2 快速血运训练法与传统血运训练法对比分析 |
1.3.3 快速血运训练法的理论支持 |
1.3.4 EFRT改善扩张皮瓣血运机制的猜想 |
1.3.5 不足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扩张皮瓣的发展、血运障碍影响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扩张皮瓣的分类 |
2.1.1 局部扩张皮瓣 |
2.1.2 远位扩张皮瓣 |
2.1.3 新型扩张皮瓣 |
2.2 扩张皮瓣的发展 |
2.2.1 局部扩张皮瓣 |
2.2.2 预扩张轴型皮瓣 |
2.2.3 预扩张穿支皮瓣 |
2.3 影响因素 |
2.3.1 长宽比例 |
2.3.2 张力 |
2.3.3 包膜 |
2.3.4 部位 |
2.3.5 囊内压 |
2.4 临床表现 |
2.4.1 动脉供血不足 |
2.4.2 静脉回流障碍 |
2.5 治疗措施 |
2.5.1 一般措施 |
2.5.2 放血疗法 |
2.5.3 药物治疗 |
2.5.4 高压氧治疗 |
2.5.5 体外冲击波疗法 |
2.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病例照片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探讨多种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3 基本操作步骤 |
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5 数据的提取 |
6 数据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文献的筛选与纳入 |
2 纳入文献的特征特点 |
3 主要研究结果 |
4 发表偏倚 |
讨论 |
1 A型肉毒毒素组VS皮质类固醇组 |
2 维拉帕米组VS皮质类固醇组 |
3 皮质类固醇+5-氟尿嘧啶组VS皮质类固醇组 |
4 四种瘢痕内药物注射的对比 |
5 本文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一种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临床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测定 |
1.1 研究对象,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用主要仪器和材料 |
1.1.3 实验方法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志愿者一般查体结果 |
1.2.2 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测定结果统计学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临床疗效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临床资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典型病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综述 扩张皮瓣血运训练的临床研究进展 |
3.1 扩张皮肤组织细胞学变化 |
3.2 STE对皮瓣血循环影响 |
3.2.1 参与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 |
3.2.2 扩张皮瓣血运变化对皮瓣成活的影响 |
3.2.3 扩张皮瓣移植后血运训练障碍表现 |
3.2.4 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预防方法 |
3.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俯卧位旋颈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4 一般资料 |
2 治疗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3 观察疗效指标 |
3.1 观察时间 |
3.2 观察项目 |
4 不良反应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分析 |
1 基线比较 |
2 观察结果 |
2.1 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
2.2 压顶试验引发的疼痛程度分级比较 |
2.3 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3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
讨论和分析 |
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局部刺激和压迫因素 |
2.2 颈椎的不稳定 |
2.3 血流动力学因素 |
2.4 免疫学说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
3.1 针刺治疗 |
3.2 灸法治疗 |
3.3 手法治疗 |
3.4 牵引治疗 |
3.5 针刀治疗 |
3.6 练功注射 |
3.7 心理干预 |
3.8 综合治疗 |
4 中医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讨论 |
5 俯卧位旋颈法与其他颈椎整复手法的比较 |
5.1 俯卧位旋颈法与坐位颈椎斜板手法的比较 |
5.2 俯卧位旋颈法与其它手法的比较 |
6 针刺联合俯卧位旋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
6.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
6.2 压顶试验引发的疼痛评分 |
6.3 F波传导速度 |
6.4 临床疗效 |
6.5 疗效差异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电针合谷、四白穴对人体运动皮层半球内与半球间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针灸的基本选穴规律 |
1.2 局部取穴的理论基础及现代研究 |
1.2.1 局部取穴的中医理论依据 |
1.2.2 局部取穴的现代研究 |
1.3 远道取穴的理论基础及现代研究 |
1.3.1 远道取穴的中医理论依据 |
1.3.2 远道取穴的现代研究 |
1.4 脑可塑性相关研究 |
1.4.1 脑可塑性理论 |
1.4.2 大脑半球内抑制作用 |
1.4.3 大脑半球间抑制作用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受试者来源 |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备及材料 |
2.2.2 样本量 |
2.3 研究方案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流程 |
2.4 研究结果 |
2.4.1 基本资料 |
2.4.2 三组电针前MEPs总波幅、面积、重心的基线水平分析 |
2.4.3 三组电针前后MEPs总波幅变化 |
2.4.4 三组电针前后面积变化 |
2.4.5 三组电针前后重心变化 |
2.4.6 三组电针前后差值比较 |
2.4.7 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变化图 |
2.4.8 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的兴奋性、面积变化图 |
2.4.9 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的重心变化图 |
第三章 讨论 |
3.1 选穴规律的具体临床应用 |
3.1.1 局部取穴的临床应用 |
3.1.2 远道取穴的临床应用 |
3.1.3 远近配穴的临床应用 |
3.2 皮层内手面区之间的大脑半球内抑制 |
3.2.1 生理状况下皮层手区与面区的关系 |
3.2.2 病理状况下皮层手面区之间的相互作用 |
3.3 大脑半球间抑制作用的机制探讨 |
3.3.1 大脑半球间抑制与皮层内抑制存在相关性 |
3.3.2 大脑半球间抑制的动力学机制 |
3.4 针刺对运动皮层可塑性的作用 |
3.4.1 针刺对支配刺激部位功能区的作用 |
3.4.2 针刺对大脑半球内抑制的作用 |
3.4.3 针刺对大脑半球间抑制的作用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设明 |
(8)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负性情绪 |
1.3.2 希望水平 |
1.3.3 自我效能感 |
1.3.4 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 |
1.4 统计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比较 |
2.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 |
2.4 两组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比较 |
3 讨 论 |
(9)局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手术治疗 |
2.1 术前处理 |
2.2 手术过程 |
2.3 观察指标及随访 |
结果 |
病例介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面中部缺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头面颈部皮肤病损的皮肤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儿童体表混合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D]. 阿依古再丽·麦麦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2]扩张皮瓣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D]. 黄麒铭.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四类预扩张皮瓣对面颈部亚单位病损的修复效果分析[J]. 唐银科,楚菲菲,马显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10)
- [4]探讨多种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D]. 毕明磊. 青岛大学, 2020(01)
- [5]一种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临床可行性研究[D]. 李为朋.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俯卧位旋颈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烨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电针合谷、四白穴对人体运动皮层半球内与半球间抑制作用的研究[D]. 钟嘉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徐莉,薛曼,廖碧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9)
- [9]局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D]. 聂芬. 青岛大学, 2019(02)
- [10]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面中部缺损中的应用[D]. 吴诗权.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