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理泄漏经验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闫雪嫚[1](2021)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类产品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的泄露、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排放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事故的突发等,均可能导致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危及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不同于地表水污染或大气污染易于察觉,地下水污染具有存在的隐蔽性和发现的滞后性特点。及时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源的相关状况,如污染源的个数、空间位置和释放历史,是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风险评估和责任认定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关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是根据有限的监测数据,结合现场调查、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等辅助信息,对描述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反演求解,从而识别确定含水层中地下水污染源的相关信息,包括污染源的个数、空间位置以及释放历史。这是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的首要步骤。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是一种典型的反演问题(反问题),反演问题大都具有非线性和不适定性的特点,导致其求解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仍是地下水污染研究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面向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的实际需求,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水重非水相流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开展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与分析,构建了一套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研究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共包括三部分:(1)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在污染源反演识别过程中应用该方法确定最优的监测井位置,以获取与污染源反演识别关联性最强的监测数据。(2)多链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算法—DREAM算法的改进算法,即DREAMG算法。将其应用于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加快了采样过程的收敛速度并提高了反演识别精度;(3)应用深度学习方法—深度残差网络(Res Net)方法建立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并与运用克里格(KRG)方法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建立的替代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Res Net替代模型的适用性。建立替代模型的目的是减小最优试验设计和反演识别过程中因成千上万次运行模拟模型而造成的庞大计算负荷。然后,设计不同情形的理想数值算例,通过算例测试,对该研究方法体系的适用性与有效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最后,在充分利用理论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西北地区某实际污染场地为实例研究区,根据研究区的实际需求,结合现场调查与采样监测,对研究区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对研究区未知的污染源信息和含水层参数进行同步反演识别。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无论是理想数值算例还是实例应用研究,Res Net替代模型的精度均高于KRG和SVR替代模型,说明Res Net替代模型对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的逼近精度更高。通过将深度学习理论与方法的引入,能够有效解决地下水DNAPLs污染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的问题。(2)本文所提出的最优试验设计方法是合理有效的。综合应用贝叶斯试验设计、相对熵、0-1整数规划优化模型等多种理论与方法进行地下水DNAPLs污染反演识别过程中的监测井位置最优试验设计,所得到的最优监测方案与其它随机监测方案相比,能够有效提高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精度。(3)联合运用GLUE方法和DREAM算法,研究构建了DREAMG算法,并通过理想数值算例分析该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与DREAM算法相比,DREAMG算法不仅能够有效加快采样过程的收敛速度,还能有效提高反演识别精度。DREAMG算法有效解决了DREAM算法未对迭代初始种群进行优选的不足。(4)运用所构建的DREAMG-MCMC方法对实例研究区的地下水DNAPLs污染源进行了反演识别,反演识别结果精度良好。这说明本文求得的反演识别结果能够进一步完善研究区地下水DNAPLs污染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使其更加切合实际状况。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内涵,还可为污染场地的污染修复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田金虹[2](2021)在《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开展教学创新,是教师因应多智时代教育生态重构需要的重要措施。当前,一线中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薄弱,学者们对教学创新研究开展较少。开展教师教学创新研究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必须突破的研究课题。因此,论文以中学化学课堂实录为研究对象,开展质性研究,提取教师教学创新行为,凝析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论文选取济宁市初、高中教学能手展评活动中分别获得前3名的课堂实录视频作为研究资料。首先,研究者带领某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的13名化学教育硕士,对6个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分析,提取6名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点。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程序,提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初步凝析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要素。然后,从初步凝析出的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创新片段,编制教师创新情况访谈提纲,以6位课堂视频执教教师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查教师教学创新的思路、过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转录访谈资料,结合访谈提纲和研究需要处理访谈文字资料,使用NVivo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访谈资料进行人工浏览编码,补充、精致、结构化初步凝析出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厘定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研究显示:(1)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一种包含教学情境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创新等能力要素的综合能力;(2)构成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各种能力要素之间具有结构性关系。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实践出发,系统运用基于扎根理论和NVivo软件质性研究方法,开展自下而上的探索性分析,提取能力结构要素的方法具有新颖性。(2)提出的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为今后培养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供了新依据。
袁伍[3](2020)在《天然气运输简支管道可靠性及爆炸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与工业的迅猛发展,天然气能源在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中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然气能源的快速推广也面临着很多潜在的问题,比如广泛引起人们重视的天然气(Natural Gas,NG)管道安全问题。一旦NG管线发生泄漏,并形成可燃性气云遇火源发生爆炸事故,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地基非均匀沉降作用下NG输送简支管线的可靠性、应力以及爆炸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对该类爆炸事故风险评估及防控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地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NG管道可靠性分析。对地基非均匀沉降作用下NG输送简支管道受力进行分析,构建极限状态方程,采用Monte-Carlo法建立地基非均匀沉降下NG简支管道结构可靠性分析模型,分析管道外径、管道壁厚、管内工作压力、支架间距等因素在地基非均匀沉降作用下对管道结构可靠性的影响,为NG简支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风险评估提供基础。(2)基于流固耦合的NG简支管道有限元分析。建立NG简支管道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流体模拟结果作为条件载荷导入Static Structural模块进行力学分析,分析了NG管道在不同流体速率、不同管道工作压力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获得了不同沉降条件下最大等效应力的分布,为NG简支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风险评估提供基础。(3)有无防爆墙NG管道泄漏爆炸冲击波数值计算及传播规律分析。应用LS-DYNA软件建立有无防爆墙NG简支管道爆炸模型,对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和不同高度防爆墙对冲击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冲击波超压衰减曲线非线性拟合。(4)NG管道爆炸事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从NG简支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角度出发,构建了NG简支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风险评估模型,获得了爆炸事故发生概率和后果损失的相关计算公式,并应用于广州某工业园区在役NG运输简支管道案例,对有无防爆墙作用下NG简支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风险进行了评估,从合理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石家鑫[5](2020)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研究 ——以青岛“11·22”事故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急预案是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直接影响应对突发事件的成效。制定应急预案可以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指导,用高效的行动及时止损。因此,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对应急预案不断予以完善。2003年,“SARS”疫情之后,我国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建立。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暴露出了应急预案协同不畅等问题。本文以青岛“11·22”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分析应急预案的效能,如是否在此次突发事件中起到作用,起到何种作用,是否存在不足等问题,论证应急预案协同的重要性,进一步对目前预案协同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并对应急预案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同时,本文针对当前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协同效率不高,甚至相互冲突的状况,从预案的横向结构出发进行研究,通过应急指挥主体、应急预案信息以及应急资源三个方面探讨构建协同体系的可能;以及从纵向结构出发,提出建立企业内部、政府内部、政企之间以及跨区域部门的预案协同模式,实现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与总体预案有机结合。最后,为推动各体系预案协同的发展,提出从信息化、立体化、法制化三个方面完善巩固协同的有效性。
丁乔[6](2020)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对人才有更高期待的时代,因此“核心素养”概念应运而生。着力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指南针,指引着学科教学的方向。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落实初中生核心素养应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宗旨。学习评价正是衡量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情况的有效途径,发挥着促进素养发展的功能。本研究选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材,从深入分析高中新课标(2017年版)与初中课标(2011年版)入手,积极优化以理解性学习六个维度为基础的研究框架,努力创设以真实-复杂情境为载体的评价路径,统筹提炼以更哲学、更上位为核心的基本问题,试图将学生的隐性素养转化为外显行为从而进行评估。为考量“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本研究以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为例进行实际教学应用,将问题清单、教师访谈等具体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对实践结果进行多维度更全面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落实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内化知识、强化隐性科学态度、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在多个维度的水平均有提升,证明教师将评价体系融入教学中进行逆向教学设计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将评价学生标准从单一化变为多元化更能客观、全面、深度的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刘俊浩[7](2020)在《不均匀沉降下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分析与沉降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气管道运输是天然气输送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沿海地区许多天然气管道敷设的场所为软土地基,但由于土地基承载力低,软土承载后变形量大,易导致敷设在其上的管道受到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作用遭受破坏。天然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危险系数较高的危险化学品,一旦因软土地基引发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管道破裂或泄漏,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为确保天然气管道运营过程的安全,对敷设在软基上天然气管道的不均匀沉降进行应力分析与后期沉降治理进行研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天然气管道敷设的现场环境、地质情况,制定应力监测方案,采用静态应变仪对天然气管道的9个测点进行长达12个月的应力监测。应力监测数据表明,监测点中轴向附加应力最大值为145.09MPa、环向附加应力最大值为241.71MPa。从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导线电阻、应变片质量及贴片等方面对应力监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并提供减少误差的手段,其监测结果具有可信性。(2)从天然气管道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载荷类型出发,分析埋地管道的敷设及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在介绍弹性地基梁简化模型、土弹簧模型和管-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接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埋地管道干线管道及分输站管道的计算模型。利用土弹簧模型对埋地管道干线管道进行建模分析,推导出横跨非沉降区与沉降区的管道的变形方程为Mb=ηEI3y0/W。利用弹性地基梁模型对分输站管道进行建模分析,推导出地基不均匀沉降下地上管道与埋地管道的轴向应力计算表达式。(3)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建立的三维管道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7MPa)下,管道在沉降条件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出现在埋地管道的三通侧处(239MPa)和地面上的三通管处(228MPa)。由于在地基的沉降,水平埋地管道会受到挤压或拉伸产生应力。与水平直管相比,三通处、弯头处应力较直管处应力有明显上升。(4)在满足天然气分输站升压工况的条件下,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管道从7MPa升至9MPa后的应力变化值,对天然气分输站管道采用抽取钢板降低标高释放应力的沉降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结合现场应力监测,确保天然气管道在升压后的仍满足安全要求。本文成果可为不均匀沉降下软基天然气管道的沉降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际依据。
任崇洋[8](2020)在《基于质粒水平转移的基因生物强化去除二恶英污染的研究》文中认为二恶英类污染物主要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其具有持久性、可生物积累性、“三致”毒性和全球性特征,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尽管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新释放的二恶英总量已经极大的减少,然而自然条件下的持续产生和历史遗留二恶英污染的未完全处理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二恶英污染物的主要汇集地点包括土壤、底泥、污水处理系统等,因此,有效去除这些地区的二恶英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土壤和底泥等环境较早发现二恶英污染问题,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中的二恶英污染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对较晚,由于水处理系统不仅在中水回用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剩余污泥的农业化利用更是存在将残留二恶英类污染物引入人类食物链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去除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二恶英污染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加经济高效环保地达到二恶英去除的目的,生物法被认为时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手段,尤其是一些好氧微生物能够利用一系列的酶催化破坏二恶英化合物中的芳香环,从而有效的矿化二恶英污染物。本课题组前期分离获得的一株含两个二恶英降解质粒的菌株Rhodococcus sp.strain p52,不但能够以非氯代和低氯代二恶英化合物为唯一碳源生长,还可以降解其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比如联苯、萘、蒽、菲等,是一株具有极大二恶英降解潜力的菌株。更为难得的是,其二恶英完整降解途径的基因位于两个可接合转移的质粒pDF01和pDF02上,这就使得该菌株不但可以用于传统生物添加法强化二恶英降解,还可以应用于基因生物强化法,即通过质粒的水平转移使土着微生物具备二恶英降解能力,从而使生物强化的成功不依赖于生物强化菌的存活。为了更加充分挖掘该菌株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领域的应用价值,我们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降解相关功能基因分析,主要包括趋化基因、跨膜转运基因,和各种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基因,尤其是二恶英降解基因及代谢路径。经分析发现,菌株p52基因组中有54个tRNA,12个rRNA和2个sRNA,串联重复序列453个,其中小卫星序列399个,微卫星序列17个;KEGG数据库注释得到的菌株p52的代谢通路中,有联苯、萘、蒽、芴、甲苯和二甲苯等的代谢通路,说明菌株p52具有较强的芳香族化合物代谢潜力。尽管透射电子显微观察到菌株p52表面没有鞭毛等结构,菌株p52的染色体和质粒基因组中均含有趋化相关的基因,说明其具有趋化反应的能力;点滴平板趋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52对二苯并呋喃和其产物水杨酸存在点滴平板趋化反应行为,且对二苯并呋喃的趋化行为属于诱导趋化;毛细管趋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52在液体中具有一定的趋化能力。菌株p52的基因组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跨膜转运蛋白,尤其是芳香族化合物相关的跨膜转运蛋白,表明该菌株具有广泛的芳香族化合物跨膜转运能力。在质粒pDF01和pDF02上具有完整的二苯并呋喃降解途径基因,表明这两个质粒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进入宿主菌后,可使宿主菌获得完全的二苯并呋喃矿化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小试规模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测试以菌株p52作为生物强化菌提高二恶英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污染物进行定量,结果表明,不论是一次性添加菌株p52,还是少量多次添加菌株p52,生物强化的活性污泥反应器对二苯并呋喃的降解性能均显着优于非生物强化反应器。在一次性添加菌株p52的实验中,在100天的运行周期内,生物强化反应器对二苯并呋喃的降解率比非生物强化反应器提高了 32.6%到100%。通过将活性污泥样本稀释后涂布DF平板,并进行PCR验证,在生物强化反应器中分离到含有二恶英降解质粒的接合子,分别属于Klebsiella(Enterobacteriales),Arthrobacter(Actinomycetales),Corynebacterium(Actinomycetales)和 Enterobacter(Enterobacteriales),其中Klebsiella和Enterobacter属于γ变形菌门,Arthrobacter和Corynebacterium属于放线菌门,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Arthrobacter和Corynebacterium与供体菌株红球菌p52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些结果表明,菌株p52具有较宽的宿主范围。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两组反应器在整个实验周期内,总细菌数量基本相当,且没有明显的波动;但供体菌p52数量在前期短暂上升后逐渐下降,直至第八十天时比实验初期下降了三个数量级,仅占总细菌数量的0.05±0.01%;在前五十天中,接合子数量变化趋势和菌株p52数量相似,但是五十天以后,随着循环周期的缩短和供体菌p52的减少,接合子数量出现增加的趋势,并在第八十天时,占总细菌数量的8.2±0.3%,相当于菌株p52数量的近170倍。这些结果表明,污染物作为选择压力,有可能对于代谢质粒接合转移的发生影响较小,但是随着选择压力的增大,会促进接合子的增殖。通过对实验后期的活性污泥样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生物强化反应器中的细菌群落相比非生物强化反应器,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此外,属水平的物种组成热图显示,接合子所属类群Arthrobacter,Corynebacterium和Enterobacter相对丰度高于非生物强化反应器和引种污泥样本;韦恩图结果显示,大部分物种为每个污泥样本所独有,且接合子所属的菌属Pseudomonas和Enterobacter仅存在于生物强化反应器样本中。这些结果表明,基因生物强化能够提高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从而使微生物群落抵抗环境扰动的能力更强,且质粒接合转移的发生,增加了接合子类群的生存竞争优势,从而维持一定数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菌株p52质粒接合转移的基因生物强化法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我们在与之前相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同时添加二恶英降解菌株p52和颗粒活性炭,以期通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作为生物膜附着载体提高二恶英去除能力。气相色谱分析表明,颗粒活性炭和菌株p52的添加均能大幅提高活性污泥反应器对于二恶英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尤其是菌株p52与活性炭联用时,污染物降解水平进一步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总细菌、供体菌p52和接合子数量变化趋势与之前研究相似,但颗粒活性炭表面生物膜中接合转移频率显着高于悬浮污泥;生物膜样本中含有质粒pDF01的接合子占总细菌的比例是悬浮污泥中的14.3倍至25.7倍;含有质粒pDF02的接合子占总细菌的比重是悬浮污泥中的32.0倍至45.7倍。通过对活性污泥样本稀释后涂布DF平板,并进行PCR验证,在生物强化反应器中,分离得到十个属的接合子,分别为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Rhodococcus,Glutamicibacter,Citrobacter,Klebsiella,Enterobacter,Arthrobacter,Agrobacterium,和Acinetobacter;其中Agrobacterium和Acinetobacter两属的接合子仅在颗粒活性炭表面生物膜样本中分离到,而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Citrobacter,和Enterobacter四属的接合子仅在悬浮污泥样本中分离到。通过构建接合子与核心微生物组的系统发育树,发现接合子与放线菌和γ变形菌纲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是与数量最多的α变形菌纲亲缘关系较远,说明菌株p52的接合转移具有特定的宿主范围,且不受受体菌的丰度限制。Bray-Curtis距离矩阵主成分分析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p52的加入是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颗粒活性碳的加入几乎不影响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p52的加入提高了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且随着时间推移微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在第四十天以后,显着高于非生物强化反应器,第六十天以后趋于稳定。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p52的加入加快了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演化进程,使微生物群落在环境扰动条件下更快恢复稳定状态。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纲水平上,非生物强化反应器中接合子所在纲,包括放线菌(Actinobacteria)、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及黄杆菌(Flavobacteriia),其相对丰度高于生物强化反应器;而生物强化反应器中,鞘脂杆菌(Sphingobacteriia)、δ-变形菌(Deltaproteobacteria)和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高于非生物强化反应器。敏感性响应物种分析结果表明,对菌株p52敏感的物种数量远高于对活性炭敏感的物种,且对菌株p52敏感的OTU中,与接合子相同属的类群大部分为负向响应。分子生态网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强化反应器和非生物强化反应器的分子生态网络复杂性降低,且接合子所属的类群在活性污泥生态系统中地位逐渐下降。网络节点拓扑角色分析表明,尽管接合子所属的类群在活性污泥生态系统中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在生物强化反应器后期分子生态网络中含有更多的模块中心和模块连接器,且在分子生态网络中发现接合子所属类群Corynebacterium扮演模块中心的角色,显示在生态网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是自然界中二恶英的重要汇集地,而菌株p52最初是由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其在土壤二恶英污染修复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我们采集不同地区的土壤样本,模拟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通过添加二恶英降解菌株p52提高二恶英去除能力,并探索非生物因素对基因生物强化手段降解二恶英污染物效果和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以温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较高温度(25℃-35℃)条件下有利于二恶英污染物的去除,但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质粒的接合转移,尤其是4℃条件下,质粒接合转移频率远高于其他温度条件。以土壤含水率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低于30%时,二恶英降解率随含水率升高而增加,且30%含水率条件下,二恶英降解效果最佳,45%含水率条件下二恶英降解效果最差;15%含水率最有利于生物强化菌p52生长,但30%含水率条件下,接合子数量最高。以污染物浓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对生物强化菌p52生长有一定影响,但菌株p52数量不与污染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1000mg/kg(土)条件下,菌株p52数量低于100nmg/kg条件且高于Omg/kg条件;但接合子数量与污染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说明选择压力有助于接合子数量的增加。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基因生物强化去除二恶英污染物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不同土壤类型对生物强化菌株p52的生存能力和接合子数量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土壤中土着微生物的组成结构有关。通过对活性污泥样本稀释后涂布DF平板,并进行PCR验证,在生物强化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五株接合子,分别为 Shewanella sp.,Rhodobacteraceae sp.,Pseudomonas sp.,Sediminibacter sp.和Polaribacter sp.。其中Pseudomonas sp.为之前活性污泥系统中分离得到的接合子同一属的种类,这说明不同环境系统中,菌株p52接合子的宿主范围存在一定的重叠,但是其他四株接合子与之前活性污泥基因生物强化研究中分离得到的不同,这说明不同的受体菌群也是影响接合子种类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菌株p52具有宽泛的质粒宿主范围。对非接合子DF降解菌株进行了测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Aqarivorans,Uncultureed Bacteroidetes,Alqibacter和Pseudarthrobacter,与接合子所属的种属并不相同。综上所述,无论基于基因组分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分析,还是基于活性污泥水处理和土壤修复测试研究,菌株p52在生物修复领域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以该菌株进行二恶英污染的生物强化修复,尤其是基因生物强化修复,是一种富有前景的修复技术。
邓琳[9](2020)在《基于社会-技术框架的“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政府逐渐退让医疗行业的核心主导地位,医疗机构的自主化管理和新医改的政策引导,赋予了医疗机构更丰富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增强了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加之信息技术的科技赋能,医疗服务体系的协同合作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信息时代伴随着变革的不确定性,公共问题的治理趋向于多样性的利益协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公共领域的合作治理研究,但相比于现有的理论研究,现实环境的差异以及具体实践的超前表明了我们目前对合作治理还存在知识体系上的欠缺,合作治理理论体系于公共领域而言还未尽善,例如“互联网+医疗”是否进行合作治理,在不同环境下的主体行动、运作机制、效果呈现分别是怎样的,如何才能使“互联网+医疗”的合作治理取得成功,值得我们探讨。因此,基于合作治理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医疗”中主要参与主体的行动策略与互动关系,以社会-技术系统原理为指导搭建符合“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的分析框架,结合案例分析探讨整个行动过程的现状,剖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的探索提供思路。首先,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的各类文献,并结合实际建立两者之间的理论联系,运用社会-技术框架原理搭建本文的分析框架,划分出合作治理主体、合作治理机制、信息技术三个维度并加以阐述。其次,基于该分析框架对比分析两个案例——雅安“石棉模式”、成都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分别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和城乡托管式医联体的建设加以具体剖析三个维度下两大不同的“互联网+医疗”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对比分析两者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最后,在合作治理的视角下,总结“互联网+医疗”中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应然职责,提出建立多元参与、平等互惠、协同长效、监管约束四个合作治理机制,以及“互联网+医疗”的合作治理在制度、物质、文化、技术四个方面的治理举措。本文研究发现,合作治理正方兴未艾,但基于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与运用,合作治理的理论界定仍欠缺统一化、标准化、完整化的解释框架,并且在实际运用中,合作治理具体的模式选择和产出绩效难以以具体的、有限的案例分析完美呈现,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医疗体制改革在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中更需要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体系和合作模式。“互联网+医疗”的合作治理对于改变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长期存在的制度缺失、不合理的资源分配、以及医疗体系内缺乏正确的分工合作的现象有深刻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互联网+医疗”中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适当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的多头管理,统一政策目标,使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化,医疗资源配置公平化。本文认为,可以从主体、机制、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加以推进。首先,主体层面,明晰主体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增强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其次,形成有效的合作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多元参与的协商机制、平等互惠的利益机制、责任共担的长效机制、联合监督的约束机制四大机制,在合作过程中有效分配与运用各机制要素,巩固平等、开放、协同的合作关系。最后,从制度、物质、文化、技术四大方面保障“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的有序进行,提高治理能力,助推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医疗体制改革。
高楚南[10](2019)在《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加深,各类社会主体之间的竞争,开始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过渡,各方对于资源的争夺,开始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过渡,而虚拟空间背后的资源,是海量的个人数据。这些个人数据由各类网络服务商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也有公权力部门在长期社会统计中获取,这些主体因其掌控个人数据的能力而成为数据控制者。数据控制者在获取大量个人数据,以此形成竞争优势的同时,实际却没有承担相应的安全保护义务。因此,本文以个人数据保护为研究内容,从数据控制者承担义务的角度,提出全新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以期构建体系化的个人数据保护制度。数据控制者作为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承担主体,最早见于欧洲的立法当中。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数据控制者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同时存在诸多如“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运营者、信息控制者”等相近的概念。GDPR把数据控制者的定义为:单独或与他人共同决定个人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方式的自然人、法人、公共权力机关、代理机构或其他机构。应该说“数据控制者”这一术语包含了从源头获取个人数据的数据控制者,以及实际实施数据处理操作的数据控制者。将数据控制者这一概念引入我国,不单单在于概念的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其承担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数据控制者的引入,可以认为符合获利报偿、满足信赖利益等基于物质利益基础的正当性,具备统一我国概念认识和节约社会成本的必要,以及作为数据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空间管理者双重角色承担义务的可行条件。数据控制者在获取和使用个人数据过程中的行为失范乱象频现,体现在商业广告推送背后的个人数据被过度采集和不当利用、支持算法自动化决策的个人数据的过度分析,以及云存储深度应用下的数据泄露等。数据控制者失范行为的法律成因包括:我国当前法律规范原则居多而规则较少、义务规定较为笼统、整体规范欠缺体系、内容杂乱和局限等问题,数据控制者行为失范的管制成因有: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缺乏、数据管理机构职权不清以及数据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数据控制者承担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源于对个人数据保护需求的回应。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需要从数据主体权利需求层面进行考量。虽然目前个人数据权利化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存在固有的权利化困境。但个人数据获得保护的权利,存在法益层面的价值基础,个人数据承载着人身、财产及公共利益,确有保护的现实必要。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构建和承担,是对个人数据法益价值的肯定。同时,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理论基础包含了公共物品理论和数据安全理论。一方面,个人数据以及承载个人数据的信息网络科看做是新时代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个人数据安全关乎国家数据安全乃至国家整体安全。这两个方面分别从公共物品的保护需求,以及国家安全的稳定维护需要,为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无论从控制我国数据外泄、保障我国数据主权完整,还是从保障个人数据自由、维护个人私有权利的角度,通过立法设置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都十分必要。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具体内容构造,应当意识到基于数据自身的流动性和可分享性,数据主体掌控的可能性较小,因而数据控制者负有的安全保护周期应当涵盖个人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保护范围也应当相应延伸,但同时也应当对其中因法律、合同、单方承诺产生的个人数据服务义务进行区分。在此前提下,结合国际社会已经广泛确立的个人数据保护原则和规则,通过强化整体透明度、设计系统保护措施、评估数据处理影响、记录数据处理行为、通知数据收集和泄露以及应数据主体要求更正与清除个人数据,并由数据保护专员监督各项义务的落实,构造具体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内容规范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条款。构建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制度体系,需要针对个人数据面临的典型风险,结合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合理期待原则以及比例原则,明确制度构建的原则和要求。从而在吸收和借鉴欧盟统一式立法和美国分散式立法模式的基础上,确立我国的统一式立法路径,在个人数据保护立法中设立单独的数据控制者义务章节。同时,为确保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得以落实,可引入第三方认证、行业公约自治以及行政层面的数据监管机制,构建由内而外的履行配套机制。并且,在数据控制者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时,通过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施以相应的法律责任。最终,通过以上各个层面的系统化制度构建,形成完整的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体系,在个人数据保护和数据产业化发展之间取得有效平衡。
二、治理泄漏经验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理泄漏经验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研究 |
1.2.2 最优试验设计研究 |
1.2.3 替代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1.2.4 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反演问题与贝叶斯理论 |
2.1 正演问题概述 |
2.2 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问题 |
2.2.1 反演问题概述 |
2.2.2 反演问题的不适定性 |
2.3 贝叶斯理论 |
2.4 广义似然不确定性估计方法 |
2.5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 |
2.5.1 单链MCMC采样算法 |
2.5.2 多链MCMC采样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 |
3.1 地下水中DNAPLs的主要来源及运移 |
3.2 地下水DNAPLs污染多相流数值模型及其求解软件 |
3.2.1 偏微分方程 |
3.2.2 定解条件 |
3.2.3 模型求解 |
3.3 最优试验设计 |
3.3.1 贝叶斯试验设计 |
3.3.2 0-1 整数规划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
3.4 贝叶斯参数反演识别 |
3.4.1 DREAM算法的研究及其改进 |
3.4.2 收敛性诊断方法 |
3.4.3 反演识别结果分析方法 |
3.5 替代模型建模方法 |
3.5.1 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 |
3.5.2 克里格方法 |
3.5.3 支持向量回归方法 |
3.5.4 深度残差网络方法 |
3.5.5 替代模型精度检验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方法的算例研究 |
4.1 理想数值算例介绍 |
4.1.1 算例一简介 |
4.1.2 算例二简介 |
4.1.3 算例三简介 |
4.2 替代模型的建立 |
4.2.1 样本的获取 |
4.2.2 克里格替代模型的建立 |
4.2.3 支持向量回归替代模型的建立 |
4.2.4 深度残差网络替代模型的建立 |
4.3 优化模型的建立 |
4.4 结果分析 |
4.4.1 算法的设定 |
4.4.2 替代模型精度检验分析 |
4.4.3 优化模型的求解 |
4.4.4 收敛性分析 |
4.4.5 反演识别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北地区某污染场地的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应用研究 |
5.1 实例研究区概况 |
5.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5.1.2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5.2 研究区地下水DNAPLs污染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初步建立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2 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5.3 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 |
5.3.1 含水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5.3.2 替代模型的建立与精度检验分析 |
5.4 算法的设定 |
5.5 收敛性分析 |
5.6 反演识别结果分析 |
5.6.1 反演识别结果 |
5.6.2 反演识别结果精度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 |
1.2.2 能力结构构建的方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
2.1 理论基础 |
2.1.1 教学能力结构模型 |
2.1.2 扎根理论 |
2.2 研究假设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流程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3.3.2 NVivo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 |
3.4 研究实施 |
3.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5.1 信度检验 |
3.5.2 效度检验 |
3.6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4章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的凝析 |
4.1.1 教师教学创新片段的处理 |
4.1.2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内容的提取 |
4.2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补充丰富 |
4.2.1 建立项目 |
4.2.2 建立节点 |
4.2.3 确定编码 |
4.2.4 探索分析 |
第5章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 |
5.1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的构建 |
5.2 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
第6章 研究反思 |
6.1 研究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附录十 一 |
附录十 二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天然气运输简支管道可靠性及爆炸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悬空油气管道受力分析及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2 爆炸仿真模拟研究现状 |
1.2.3 油气管线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基非均匀沉降下NG简支管道可靠性研究 |
2.1 地基非均匀沉降作用下NG简支管道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
2.1.1 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
2.1.2 结构极限状态方程 |
2.1.3 受力分析与极限状态方程的构建 |
2.1.4 Monte-Carlo法在Matlab程序中的实现过程 |
2.2 地基非均匀沉降作用下NG简支管道可靠性分析 |
2.2.1 拟分析管道简介 |
2.2.2 可靠性分析 |
2.2.3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G简支管道应力有限元分析 |
3.1 NG简支管道的研究方法简介 |
3.2 NG简支管道模型建立 |
3.2.1 NG管道几何模型构建 |
3.2.2 模型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 |
3.3 NG简支管道流场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
3.3.1 速度场分析 |
3.3.2 压力场分析 |
3.4 NG简支管道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流体速度对NG简支管道应力影响 |
3.4.2 管内工作压力对NG简支管道应力影响 |
3.4.3 地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NG简支管道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爆墙作用下NG管道爆炸数值计算及分析 |
4.1 NG管道爆炸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1 TNT当量值计算 |
4.1.2 模型建立 |
4.1.3 材料模型及参数设置 |
4.2 TNT当量爆炸计算结果分析 |
4.2.1 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分析 |
4.2.2 爆炸冲击波阵面超压危害等级划分 |
4.2.3 TNT在空气域中理想点源爆炸公式拟合 |
4.3 防爆墙作用下TNT爆炸计算结果分析 |
4.3.1 防爆墙作用下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分析 |
4.3.2 防爆墙作用下爆炸冲击波超压曲线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G管道爆炸事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 |
5.1 风险评估基本原理及流程 |
5.2 NG简支管道爆炸事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5.2.1 NG管线爆炸事故风险发生概率分析 |
5.2.2 NG管线爆炸事故后果损失计算 |
5.2.3 NG管线爆炸事故风险评价标准 |
5.3 NG管线泄漏爆炸事故工程案例风险评估 |
5.3.1 NG管线爆炸事故发生概率计算 |
5.3.2 爆炸事故后果严重度计算 |
5.3.3 爆炸事故风险水平评估 |
5.4 混凝土防爆墙作用下NG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风险程度评估 |
5.4.1 NG管线爆炸事故发生概率与后果严重度计算 |
5.4.2 爆炸事故风险水平评估 |
5.5 NG运输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风险防控措施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研究 ——以青岛“11·22”事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突发事件 |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 |
2.1.2 突发事件的类型划分 |
2.2 应急预案 |
2.2.1 应急预案定义 |
2.2.2 发展历程 |
2.2.3 应急预案分类 |
2.3 应急预案协同 |
2.3.1 应急预案协同概念界定 |
2.3.2 应急预案协同的作用 |
2.3.3 应急预案协同的类型划分 |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体系 |
3.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纵向结构协同 |
3.1.1 企业内部预案协同 |
3.1.2 政企预案协同 |
3.1.3 政府部门预案协同 |
3.1.4 跨区域预案协同 |
3.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横向结构协同 |
3.2.1 预案应急指挥主体协同 |
3.2.2 预案信息沟通协同 |
3.2.3 预案的应急资源协同 |
第四章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青岛“11·22”东黄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回顾 |
4.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现状及问题 |
4.2.1 协同意识淡薄 |
4.2.2 缺乏应急演练 |
4.2.3 可操作性不高 |
4.2.4 管理机制落后 |
4.2.5 部门间衔接力度不够 |
4.3 应急预案协同冲突的后果 |
4.3.1 风险研判效力发挥不足 |
4.3.2 未能发挥信息报送和共享效力 |
4.3.3 缺乏向公众公开信息的效力 |
4.4 小结 |
第五章 提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水平的对策建议 |
5.1 预案协同信息化 |
5.1.1 基本思路 |
5.1.2 实施路径 |
5.1.3 保障机制 |
5.2 预案协同立体化 |
5.2.1 基本思路 |
5.2.2 实施路径 |
5.2.3 保障机制 |
5.3 预案协同法制化 |
5.3.1 基本思路 |
5.3.2 实施路径 |
5.3.3 保障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2 核心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3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
3.3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3.4 价值澄清理论 |
4 评价体系的设计 |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2 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示例 |
5 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
5.1 设计单元基本问题 |
5.2 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的教学评价设计 |
5.3 融入情境性问题的教学活动 |
5.4 教学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学实录 |
附录2 教师访谈 |
附录3 第六单元问题清单 |
致谢 |
(7)不均匀沉降下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分析与沉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气管道事故案例统计及原因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解析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有限元模拟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应力监测技术与沉降治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对象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监测试验 |
2.1 软基天然气管道敷设的环境状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情况 |
2.1.3 地下水类型 |
2.1.4 地下水位 |
2.1.5 地基土承载力 |
2.2 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监测方案 |
2.2.1 应力监测方法 |
2.2.2 应力监测设备 |
2.2.3 应力监测过程 |
2.3 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2.3.1 天然气管道应力监测数据 |
2.3.2 管道应力校核 |
2.4 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监测试验结果误差分析 |
2.4.1 应变片质量与粘贴在位置产生的误差 |
2.4.2 由环境湿度导致的测量误差 |
2.4.3 由环境温度导致的测量误差 |
2.4.4 导线电阻导致的误差 |
2.4.5 其余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分析与理论计算 |
3.1 天然气管道载荷及应力 |
3.1.1 天然气管道应力分析的基本假设 |
3.1.2 天然气管道重力载荷 |
3.1.3 天然气管道应力分析 |
3.2 埋地管道土压力计算理论分析 |
3.2.1 埋地管道的分类 |
3.2.2 埋地管道的敷设及土压力计算方式 |
3.3 埋地管道力学研究模型 |
3.3.1 弹性地基梁模型 |
3.3.2 土弹簧模型 |
3.3.3 管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接触模型 |
3.4 天然气管道应力理论计算分析 |
3.4.1 非沉降区干线管道的的计算分析 |
3.4.2 沉降区干线管道的计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baqus2018的管道沉降有限元模拟 |
4.1 有限元法及Abaqus2018软件 |
4.2 管道沉降有限元模拟理论依据 |
4.2.1 土壤本构方程 |
4.2.2 接触分析理论 |
4.3 天然气管道沉降模型建立及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天然气管道模型构建 |
4.3.2 天然气管道模型边界参数设置及网格划分 |
4.3.3 天然气管道有限元模拟的模拟结果分析 |
4.3.4 天然气管道不均匀沉降下应力分析 |
4.4 天然气管道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地基各项参数对管道应力作用分析 |
4.4.2 天然气管道各项参数对管道应力作用分析 |
4.4.3 管道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然气分输站管道沉降治理研究 |
5.1 天然气分输站管道沉降现状及处置 |
5.1.1 沉降的原因分析 |
5.1.2 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方法 |
5.2 天然气分输站沉降治理设计研究 |
5.2.1 沉降治理有限元计算基础 |
5.2.2 沉降治理实施步骤 |
5.2.3 沉降治理后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5.2.4 天然气管道分输站升压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5.2.5 天然气管道分输站沉降治理安全措施 |
5.3 天然气管道沉降治理处理方式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质粒水平转移的基因生物强化去除二恶英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二恶英污染来源 |
1.1.2 二恶英污染现状 |
1.2 二恶英治理方法 |
1.2.1 物理法治理二恶英污染 |
1.2.2 化学法治理二恶英污染 |
1.2.3 生物法治理二恶英污染 |
1.2.4 其他方法治理二恶英污染 |
1.3 质粒接合转移 |
1.3.1 质粒接合转移概述 |
1.3.2 质粒接合转移在生物强化领域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Rhodococcus sp.p52降解相关功能基因与基因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剂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趋化性实验 |
2.1.4.1 菌悬液制备 |
2.1.4.2 点滴平板趋化实验 |
2.1.4.3 毛细管趋化实验 |
2.1.5 电镜观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菌株p52基因组概况 |
2.2.1.1 非编码RNA统计 |
2.2.1.2 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
2.2.1.3 Rhodococcus sp. strain p52基因组功能注释 |
2.2.1.4 Rhodococcus sp. strain p52基因组KEGG数据库注释 |
2.2.1.5 Rhodococcus sp. strain p52基因组COG数据库注释 |
2.2.2 菌株p52的趋化性 |
2.2.2.1 点滴平板趋化反应 |
2.2.2.2 毛细管趋化反应 |
2.2.2.3 趋化基因分析 |
2.2.2.4 电镜观察 |
2.2.3 菌株p52的跨膜运输蛋白基因分析 |
2.2.4 菌株p52的降解基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质粒转移的基因生物强化活性污泥去除二恶英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培养基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反应器装置与运行 |
3.1.4 接种污泥和废水成分 |
3.1.5 预实验验证乙醇对实验的潜在影响 |
3.1.6 生物强化菌p52的外源添加 |
3.1.7 取样及指标分析 |
3.1.8 D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9 接合子分离、降解性能和质粒遗传稳定性测试 |
3.1.10 活性污泥样本16S rDNA高通量测序 |
3.1.11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3.1.12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乙醇对实验的影响 |
3.2.2 二苯并呋喃降解效果 |
3.2.3 反应器中总细菌、菌株p52和接合子数量变化情况 |
3.2.4 生物强化反应器中接合子的分离及降解能力、遗传稳定性验证 |
3.2.5 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活性炭耦合Rhodococcus sp. strain p52强化SBR去除二恶英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培养基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反应器运行及强化反应器设置 |
4.1.4 叠氮溴化丙锭活菌定量方法探索 |
4.1.5 活性污泥样本处理及DNA提取 |
4.1.6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
4.1.7 活性污泥样本中接合子分离及系统发育分析 |
4.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9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污染物降解效果 |
4.2.2 叠氮溴化丙锭活菌定量方法优化结果 |
4.2.3 悬浮污泥和活性炭表面生物膜中的质粒水平转移 |
4.2.4 接合子分离鉴定及与反应器中核心微生物组进化关系 |
4.2.5 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群落分析 |
4.2.6 质粒水平转移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演化进程的影响 |
4.2.7 二恶英降解质粒宿主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分析 |
4.2.8 OTU分子生态网络揭示接合子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生物因子对土壤中二恶英降解质粒转移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培养基 |
5.1.2 主要仪器 |
5.1.3 土壤样本采集 |
5.1.4 土壤样本理化性质表征 |
5.1.4.1 土壤样本pH测定 |
5.1.4.2 土壤样本含水率测定 |
5.1.4.3 土壤样本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
5.1.4.4 土壤样本质地鉴定 |
5.1.4.5 土壤样本二苯并呋喃土着降解菌鉴定 |
5.1.5 萃取方法探索 |
5.1.6 非生物因素对基因生物强化的影响实验 |
5.1.7 土壤类型对基因生物强化的影响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土壤理化性质 |
5.2.2 土壤样本萃取方法优化结果 |
5.2.3 非生物因素对基因生物强化的影响 |
5.2.3.1 温度对菌株p52生长及质粒转移的影响 |
5.2.3.2 含水率对菌株p52生长及质粒转移的影响 |
5.2.3.3 污染物浓度对菌株p52生长及质粒转移的影响 |
5.2.3.4 接合子及筛选平板生长菌落的菌种鉴定 |
5.2.4 土壤类型对基因生物强化的影响 |
5.2.4.1 污染物降解状况 |
5.2.4.2 不同土壤类型对菌株p52生长及质粒转移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基于社会-技术框架的“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界定 |
2.1.1 合作治理 |
2.1.2 “互联网+” |
2.1.3 “互联网+医疗” |
2.2 合作治理理论 |
2.3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医疗”的合作治理分析框架构建 |
3.1 框架搭建 |
3.1.1 合作治理理论与“互联网+医疗”的关系 |
3.1.2 分析框架 |
3.2 合作治理主体维度 |
3.2.1 政府 |
3.2.2 医疗机构 |
3.2.3 互联网科技企业 |
3.2.4 患者 |
3.3 合作治理机制维度 |
3.3.1 “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中的协商沟通机制 |
3.3.2 “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中的利益共享机制 |
3.3.3 “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中的责任共担机制 |
3.3.4 “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中的监督惩罚机制 |
3.4 信息技术维度 |
第四章 “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案例分析 |
4.1 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
4.1.1 案例选择 |
4.1.2 资料来源 |
4.2 案例一:雅安“石棉模式”——信息化医改中的合作治理 |
4.2.1 “石棉模式”合作治理的主体协同 |
4.2.2 “石棉模式”合作治理的运行机制 |
4.2.3 “石棉模式”合作治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
4.3 案例二:成都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托管式医联体中的合作治理 |
4.3.1 成都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合作治理的主体协同 |
4.3.2 成都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合作治理的运行机制 |
4.3.3 成都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合作治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
4.4 研究发现:“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中的经验启示与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的研究发现和对策建议 |
5.1 研究评价 |
5.2 对策建议 |
5.2.1 明确主体角色,增强良性互动 |
5.2.2 完善治理机制,规范合作行为 |
5.2.3 强化保障举措,提高治理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与本文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 |
1.4.1 采用语义分析的方法 |
1.4.2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
1.4.3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 |
1.5.1 引入了新的概念 |
1.5.2 发掘新的研究视角 |
1.5.3 构造新的法律义务 |
1.6 研究的不足 |
1.6.1 文献梳理存在不足 |
1.6.2 数据类型考虑不够全 |
1.6.3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完善仍有空间 |
第2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主体:数据控制者 |
2.1 数据控制者的源起与发展 |
2.1.1 数据控制者的源起 |
2.1.2 数据控制者的发展 |
2.2 数据控制者概念的界定 |
2.2.1 数据控制者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2 欧洲数据控制者概念分析 |
2.2.3 本文对数据控制者的定义 |
2.3 数据控制者的引入 |
2.3.1 引入数据控制者的正当性 |
2.3.2 引入数据控制者的必要性 |
2.3.3 引入数据控制者的可行性 |
第3章 数据控制者的行为失范乱象及成因 |
3.1 数据控制者的行为失范乱象 |
3.1.1 数据控制者的过度获取:以商业广告为例 |
3.1.2 数据控制者的过度分析和滥用:以算法歧视为例 |
3.1.3 数据控制者的泄露:以云存储为例 |
3.2 数据控制者行为失范的法律成因 |
3.2.1 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较为笼统 |
3.2.2 保护原则和义务构建欠缺体系 |
3.2.3 征求意见稿先天的杂乱与局限 |
3.3 数据控制者行为失范的管制成因 |
3.3.1 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缺乏 |
3.3.2 数据管理机构职权不清 |
3.3.3 数据保护重视程度欠缺 |
第4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及理论基础 |
4.1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来与界定 |
4.1.1 传统的安全保障义务 |
4.1.2 现有网络空间中的安全保障义务 |
4.1.3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界定 |
4.2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个人数据保护的需求 |
4.2.1 个人数据的权利化困境与保护 |
4.2.2 个人数据具备多重法益价值 |
4.3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理论基础 |
4.3.1 公共物品理论 |
4.3.2 数据安全理论 |
第5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内容构造 |
5.1 透明度 |
5.1.1 构建要求:程序透明重于技术透明 |
5.1.2 具体内容:易于获取和理解 |
5.1.3 价值取向:义务保障的基础和形式 |
5.1.4 透明度的立法表达 |
5.2 系统保护和默认保护 |
5.2.1 设计层面的内化逻辑 |
5.2.2 系统构建的具体方法 |
5.2.3 系统保护和默认的立法表达 |
5.3 数据处理记录 |
5.3.1 记录的目的和作用 |
5.3.2 记录的具体构成 |
5.3.3 数据处理记录的立法表达 |
5.4 设置数据保护专员 |
5.4.1 本身的枢纽地位 |
5.4.2 考量的关键要素 |
5.4.3 设置数据保护专员的立法表达 |
5.5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与咨询 |
5.5.1 评估的目的价值 |
5.5.2 评估的前置判断 |
5.5.3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与咨询的立法表达 |
5.6 数据收集和泄露通知 |
5.6.1 通知对象的双重性 |
5.6.2 不同的通知内容和方式 |
5.6.3 通知的频次 |
5.6.4 数据收集和泄露通知的立法表达 |
5.7 数据更正和清除 |
5.7.1 义务渊源 |
5.7.2 前置条件 |
5.7.3 数据更正和清除的立法表达 |
第6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制度构建 |
6.1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制度构建原则 |
6.1.1 平衡原则 |
6.1.2 合理期待原则 |
6.1.3 比例原则 |
6.2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立法模式 |
6.2.1 不同立法模式的考察 |
6.2.2 统一立法模式的选择 |
6.2.3 具体立法的路径安排 |
6.3 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 |
6.3.1 民事责任 |
6.3.2 行政责任 |
6.4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履行的配套机制 |
6.4.1 第三方认证机制 |
6.4.2 行业自律机制 |
6.4.3 行政监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四、治理泄漏经验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下水DNAPLs污染源反演识别研究[D]. 闫雪嫚. 吉林大学, 2021
- [2]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D]. 田金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天然气运输简支管道可靠性及爆炸风险评估研究[D]. 袁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研究 ——以青岛“11·22”事故为例[D]. 石家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6]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为例[D]. 丁乔.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不均匀沉降下软基天然气管道应力分析与沉降治理研究[D]. 刘俊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质粒水平转移的基因生物强化去除二恶英污染的研究[D]. 任崇洋. 山东大学, 2020(11)
- [9]基于社会-技术框架的“互联网+医疗”合作治理模式研究[D]. 邓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研究[D]. 高楚南. 湘潭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