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码摄影之流星雨拍摄攻略(论文文献综述)
陈淑睿[1](2021)在《“低美感社会”下网络审丑现象分析及矫正研究 ——以锦鲤图为例》文中指出
罗瑶[2](2021)在《抖音用户数字劳动形式与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劳动正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发展,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型劳动关系。从传统劳动到数字劳动是劳动关系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飞跃,数字劳动的出现是互联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劳动在互联网空间中随处可见,并由于数字劳动的隐蔽性、自由性、随意性等特点而使大多数媒介用户在从事数字劳动这一过程中而不自知。数字劳动的存在帮助互联网企业实现资本转换,实现资本快速积累。不少用户在从事数字劳动的过程中也渐渐迷离,产生了媒介依赖、隐私权遭受侵害、情感的非理性表达等多重劳动异化现象。本研究从“数字劳动”这一理论视角出发,聚焦当下互联网中的用户群体最广的短视频APP抖音,对抖音平台中的普通用户的数字劳动状况进行分析。本研究运用观察法、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章从数字劳动的诞生进行理论溯源,数字劳动到传统劳动这一转变源自互联网的兴起于发展,生产与消费边界的模糊是数字劳动诞生的主要原因。而后对传统劳动与数字劳动之间进行对比,在了解数字劳动发展缘起的同时能够清晰的了解数字劳动与传统劳动的不同。之后,笔者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受众商品论这一理论出发,对“受众”、“用户”到“数字劳工”角色的转变进行论述。最后,对数字劳动的发展做出价值分析与评价。第二章笔者运用观察法、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对抖音用户的劳动形式作出分析。首先,以抖音账号“华为”为研究对象,对该账号背后的抖音用户数字劳动内容作出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从用户自身作为商品的数字劳动、弹性雇佣制度下的用户劳动、消费社会中的情感劳动三个角度出发,对用户在使用抖音过程中的数字劳动形式作出具体阐述。第三章从用户和平台两方面对抖音用户的数字劳动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从用户角度而言,用户情感的满足和社会资本的获得是驱动用户进行数字劳动的主要动因。从平台的角度出发,沉浸式传播、平台机制、社会化场景、智能分发是抖音引导用户强化数字劳动的主要动因。最后,本研究认为,数字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劳动关系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们在使用网络媒介时,无法避免沦为互联网中的数字劳工。因此,最后一章从自由传播与传播自由出发对数字劳动这一现象的出现做进一步思考与讨论,之后对抖音中的数字劳动负面影响进行梳理,最后针对负面影响从平台和用户两个角度提出几条解决措施。本研究有助于丰富数字劳动理论的研究视角,也对帮助用户厘清数字劳动的整体概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抖音用户的劳动形式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也能够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生产经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字劳动群体也在不断地扩大,因而对于数字劳动这一理论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侯顺[3](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范磊明[4](2016)在《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研究》文中认为苏珊·桑塔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摄影艺术的日常生活化状态,只是,或许连她本人也未料及,摄影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精进能够快速进入到一种“全民状态”。尤其在智能手机问世之后,手机摄影以其独有的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深得大众的喜爱。同时,在社会化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手机摄影成为了一项名副其实的“全民艺术”。在全民共享的当下,当艺术遇到媒体,这是一种新的交融,新的创造,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也同时带给了摄影全新的活力和机遇: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不仅在艺术表达上带来了新的突破,更是在自身价值的挖掘中,找到了关于摄影的一种无穷的可能性潜力。此篇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实际案例的探讨,从艺术学、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中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及归纳法等,以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去剖析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特征,以及对其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探索,使之能够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去更好地服务大众,为社会的方方面面贡献更好的力量。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丰富了大众生活,催生构建了新的商业推广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带来的产业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视觉信息的泛滥以及由此带来的诚信缺失与隐私和版权归属的争论问题,所以,面对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应该全面谨慎多元化地审视,将其引入正轨,才能确保其持久健康地发展。论文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梳理手机摄影与媒介传播共存的互为依托性,阐述社会化媒体中手机摄影独特的艺术形态,挖掘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商业价值,探讨其社会价值的独特力量与表现,并且能够规避一些发展中的负面因素,从而使得手机摄影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艺术”。
李蔚[5](2012)在《浅论超视觉形态与建筑创作》文中指出超视觉形态作为一种不可被人类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形态并没有在设计行业中得到很大的重视,在建筑仿生设计中也较少运用超视觉形态作为设计母题。在此对超视觉形态做一个系统的形态体系论述,并通过类比法对超视觉形态如何更好的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进行了论述,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将超视觉形态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的设计方法。相信对超视觉形态建筑类比设计的研究能对新时代的建筑设计形式及建筑师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第一章着重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论文研究相关的现状与理论基础。第二章全面系统的阐述了超视觉形态,并分析了超视觉形态的研究方法、思想基础、美学追求及应用现状。第一部分建立起了论文论述的基础,为后面的论文研究做了铺垫与准备。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关于超视觉形态通过类比设计这一设计方法应用到建筑设计中的系统的设计方法体系。并且对这个设计方法体系分别从思想基础、美学追求、技术支持、设计构思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第三部分为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宏观超视觉形态、微观超视觉形态、虚拟超视觉形态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他们不同的形体特征。并从几方面总结和归纳了超视觉形态应用到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设计手法。通过对这些表达方法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具体实例介绍,期望设计师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可以更好的应用超视觉形态到建筑设计中。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概括,并浅谈了一些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感情和心得体会,提出对超视觉形态要谨慎而理性地对待,不能盲目地追求夸张炫目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建筑形态的拓展,要有理有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让建筑设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本文的结束语。
刘点点[6](2011)在《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在商品经济即传统的实业产业链达到了价值的饱和,形成了长尾现象的时候,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型形态,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实质是通过对文化产品的开发、创造和传播,来产生经济效益。媒介作为文化产品传播的平台,是文化产业实现价值的必要工具。如果要用两个词形容近十年来中国的传媒发展,那就是“一日千里”和“刮目相看”。各种新媒介、新技术层出不穷,中国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跨媒介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目前电子媒介无疑赢得了最大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影视作品借助这一优势成为最大众化的文化形态而受到普遍关注,同时也被卷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本文旨在通过对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的研究,来分析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内容包括中国影视企业如何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吸纳新资源,促进行业发展;影视行业如何通过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良好利用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当代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题材匮乏、媒体间的恶意竞争、重“利”轻“质”等现象;利用影视作品的“软实力”塑造国家、城市形象,更大范围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通过时下出现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游戏结合的崭新形式,探讨影视市场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论述经典艺术,如文学、戏剧、舞蹈,和好莱坞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外来影视文化给中国影视带来的影响。选取当代中国影视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通过现象描述,数据佐证,背景介绍和分析等方法,来阐述观点。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不仅要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同时还要具有一流的“软实力”,一流的文化原创力,一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和一流大众文化等。当今中国大部分生活领域中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润,文化市场也是如此。对受众口味的迎合成为文化产业利润的基础,也是大众文化成为主流的原因。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运用文化产品吸纳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再利用雄厚的资金力量以产业化的形式来提升、发展文化。但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文化产品内容的独特魅力,更要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当下,全球的媒体行业正在进行着革命性的变化,面对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影、电视、出版、报纸、杂志、网络等行业都在脱胎换骨的变化中谋取生存空间。单一的信息渠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信息爆炸、资讯泛滥,跨媒介联手现象已屡见不鲜,只有找好定位才能准确的达到目标。本文对市场关系中的当代影视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剖析。在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不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一味的迎合受众,满足现状。应该在接受并发扬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的同时,对负面效应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批评。突破瓶颈,推陈出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张琳[7](2011)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整体形象包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是广播电视、报纸和英特网等各种媒体重新整合优势、互争高低的新媒体时代,媒体间的各种激烈的竞争可谓是金戈铁马,愈演愈烈。对于在我国电视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的省级卫视媒体,在面对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其自身的发展也一直在探索当中。省级卫视是本省唯一的可影响全国的频道,一般都是各省电视台的旗舰频道,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重而道远,在机遇和挑战中必须理清发展思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省级卫视的品牌意识觉醒,力求打造自身品牌。2004年,省级卫视进行了一场如火如茶的定位改版活动。海南卫视变身旅游卫视,广西卫视定位女性频道,湖南卫视打造“快乐中国”,江苏卫视“情感天下”,安徽卫视“电视剧大卖场”,四川卫视“故事频道”,通过这些差异化的定位,省级卫视走出了品牌化生存的第一步。电视包装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运用多种电视包装手段打造全新的个性品牌卫视频道已经成为我国省级卫视媒体突围发展的最主要的方式。电视包装也逐渐从零散的局部行为走向全局统筹,频道整合包装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这种频道包装在体现媒体经营理念的同时也成为各电视台争取受众、扩大影响力的一项利器。本文通过对于电视包装如何能与频道品牌完成系统的整合,以及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电视频道的形象包装与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发展空间等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对于我国省级卫视媒体的品牌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意义。
周娟[8](2010)在《“消费精英”空间生产:权力场域中的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文中认为媒介消费信息所建构的符号环境与自然、社会环境一起,构成了我们生存于其间的空间。媒介化生存是当前人们的现实生存状态,对于消费信息的单一媒介及其文本研究已无法全面、真实地体现当前人们沉浸于其中的现实。既有研究缺乏对中国语境下媒介消费信息型构与传播的细致具体考量,西方理论话语中对消费主义严苛的批判取向遮蔽了对于媒介消费信息传播与经济、政治、技术、社会之间联系的更系统思考。本文将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视域引入对中国90年代以来媒介消费信息传播的研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和整体性的思考空间。本文提出“拟态消费环境”概念,将其作为拟态环境的一个次环境,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切入,聚焦于媒介权力场域中“消费精英”空间生产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广告、影视剧、时尚生活类传媒等媒介拟态消费环境主要组构元素的分析,考量了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基本型构和意义建构机制,镜像和现实交错下媒介“消费精英”空间的生产,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建构动因及其对新闻与受众场的介入等问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本文同时从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中汲取学术资源,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探索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建构、运作和意义生产方法,并以社会学式的切入点分析媒介文本形制之后的政治经济脉络,综合考量媒介的文本、机构与受众等因素。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对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进行关联思考,本文拟体现出一种社会-传媒-个人日常生活实践的关系性研究路径,分析国家与市场、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市场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复杂型构与动态链接在媒介消费信息传播领域的形貌。文章指出,媒介拟态消费环境是媒介内容和形式的复合体,传播模式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型和流行文化的兴起,是媒介拟态消费环境逐步成型的重要发生机制。借助于一系列的意义架构手段,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合目的性地建构着幸福生活的镜像,生产着符合资本逻辑的特定社会知识。媒介“消费精英”空间的生产具有强烈的阶层化意象,它以现代性、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为诉求,以中国新兴社会阶层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与生活愿景为标杆,综合运用各种媒介表征手段,将消费信息的传播置于精心建构的特定情境当中,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媒介“消费精英”空间建构于各种行动主体运用自身的经济和文化资本,在该场域中持续竞争和协商所产生的张力之中,它是全球化语境中,汇集于拟态消费环境场域的各种结构性力量交汇而生的图景。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的消费话语,使经济场域更加自然、便捷地传导着对新闻场域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硬新闻领域被软化,政治场域亦通过此中介感受到经济场域的影响。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将远方的生活带到受众日常生活空间,对受众的意识形态及日常生活持续进行收编。而中国社会的现实消费环境呈现断裂的样貌,一边是受诱惑的消费精英群体,一边是在欲望与可能之间虽受到抑制,但仍积极参与消费文化的群体。镜像与现实,及现实之间的双重裂隙之间,社会失谐由此生发。同时,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消费主义倾向及其对媒介、日常生活及其他场域的渗透,将社会表达局限在了个体世俗的日常生活领域,使得媒介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上停滞不前。在如何平衡媒介作为市场主体和“环境监测者”的双重身份问题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诸多的可能进路当中,笔者强调了生活政治的兴起对于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生态优化的意义。
刘芸[9](2010)在《韩剧成功原因探析及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从199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部受到观众喜爱并欢迎的韩剧《爱情是什么》之后,韩剧开始以一种势不可挡之势横扫中国电视剧市场。一大批优质的韩剧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冲击波,迅速占领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荧幕,也征服了无数的观众。《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夏娃的诱惑》、《浪漫满屋》、《大长今》、《我的女孩》、《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等韩剧轮番在中国播放,一时之间,韩剧热的程度可以想象。韩剧以其制作精美的画面、俊美的主人公、美丽的风景、时尚的服装、好听的电视剧音乐及唯美的纯爱故事吸引了大批的忠实观众,也引起了长达十余年的“韩流”。韩流给韩国带来的是什么呢?韩国电视剧带动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韩国的歌舞也带到了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更是引发了韩国时尚、旅游、饮食热。可以说韩国电视剧敲开了进入各国电视剧市场的大门,也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铺平了发展道路。为什么韩国的电视剧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虽然目前在国内播出的韩剧比以前大大减少,而且韩剧热也比以住降了些温,但不可否认韩剧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魅力所在和可借鉴的意义。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跨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的角度对韩剧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与中国电视剧的对比,总结韩剧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情提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一些建议。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将介绍研究韩剧的背景,国内外研究韩剧的现状,总结国内学者对韩剧研究的成果及不足之处,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第二部分将介绍本文在分析韩剧成功原因的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传播理论,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主要介绍韩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了韩国当时文化产业的状况及韩剧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及历史;第四部分主要将韩国电视剧的文本与我国电视剧进行对比,从内容、符号运用和文化方面进行具体的剖析;第五部分主要介绍韩剧成功的产业化运作。从产业化的角度对韩剧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第六部分在总结韩国电视剧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电视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钟欣蔚[10](2010)在《新闻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使用现状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使用网络的人数不断增多,网络人群这个次文化群落也在不断地扩大,网络人群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网络语言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新闻媒体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就是最好的例证。本文以新闻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使用为切入点,阐释网络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调查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研究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使用的效果及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期探索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可操作性规范。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中国网络语言的发展历史概况、网络语言在新闻语境下的发展与演变、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受众分析和网络语言的规范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检索的方法搜集整理前人对于网络语言及其跨媒体应用的研究,以及对于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相关讨论;选取新浪新闻中心、搜狐新闻中心和网易新闻中心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研究对象,选取《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作为传统媒体研究对象,通过个案研究来展示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统计数据并整理相关记录,将相关材料进行归纳演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揭示新闻媒体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背后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本文试图展现网络语言在新闻媒体中的逐步应用,揭示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背后所存在的因素,同时对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定位,讨论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二、数码摄影之流星雨拍摄攻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摄影之流星雨拍摄攻略(论文提纲范文)
(2)抖音用户数字劳动形式与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数字劳动文献梳理 |
二、短视频用户文献梳理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关键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关键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数字劳动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从“传统劳动”到“数字劳动” |
一、从产消分离到产消结合 |
二、从契约工作到自愿劳动 |
三、从经济报酬到非经济劳动报酬 |
第二节 从“受众”到“数字劳工” |
一、从“受众”到“用户” |
二、从“用户”到“数字劳工” |
第三节 数字劳动的发展评价 |
一、数字劳动在数字资本主义中的位置 |
二、数字劳动的当代价值 |
第二章 抖音用户数字劳动内容及劳动形式分析 |
第一节 抖音平台数字劳动的内容分析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设计 |
二、“华为”抖音号用户的数字劳动内容分析 |
第二节 抖音用户的劳动形式分析 |
一、用户自身作为商品的数字劳动 |
二、弹性雇佣制度下的用户劳动 |
三、消费社会中的情感劳动 |
第三章 抖音用户数字劳动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一节 用户情感的满足 |
一、娱乐宣泄 |
二、社交需求 |
三、求知欲望 |
第二节 用户社会资本的获得 |
一、社会关系的扩展、维持与深化 |
二、社会话语权的提高 |
三、建立有效的社会认同感 |
第三节 抖音平台引导用户参与劳动 |
一、沉浸式传播吸引用户开始劳动 |
二、平台机制引导用户强化劳动 |
三、社会化的场景满足用户消费需求 |
四、智能分发提升用户粘性 |
第四章 抖音用户数字劳动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自由传播与传播自由 |
一、自由传播:自愿的劳工 |
二、传播自由:自发的内容创作 |
第二节 抖音用户数字劳动的负面影响 |
一、用户情感极化 |
二、用户使用抖音成瘾 |
三、用户隐私权遭受侵害 |
第三节 数字生态改变的可能性 |
一、用户的自我规训 |
二、平台的自我修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抖音用户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 B “华为”账号视频作品数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一、论文特色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一、基本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一、管理机制不顺 |
二、财政投入不足 |
三、发展战略同质 |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 |
第二章 社会化媒体和手机摄影概述 |
2.1 社会化媒体的界定 |
2.2 社会化媒体历程以及分类 |
2.3 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规模 |
2.4 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动力 |
2.5 社会化媒体的新形态 |
2.5.1 数字技术的持续更新 |
2.5.2 多维的动态传播 |
2.5.3 受众的即时参与 |
2.5.4 群体意识的归属 |
2.5.5 媒体的可移动 |
2.6 手机摄影的界定 |
2.7 手机摄影的形态特征 |
2.7.1 随手性的艺术 |
2.7.2 手机影像全民大众化与入侵公共领域 |
2.7.3 交融复合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艺术解析 |
3.1 艺术形态特征 |
3.1.1 摄影主体普及化 |
3.1.2 自由之风盛行 |
3.1.3 双重属性的思考 |
3.1.4 优劣鱼龙混杂 |
3.2 技术应用 |
3.2.1 硬件成为保障 |
3.2.2 软件层出不穷 |
3.3 自我镜像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价值探索 |
4.1 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商业价值 |
4.1.1“摄影师”成为广告营销传播的主导 |
4.1.2 延伸拓展全新商业机遇 |
4.2 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社会价值 |
4.2.1 改变传统新闻摄影认知 |
4.2.2 人人皆媒体与全民公益 |
4.2.3 艺术的普适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争议 |
5.1 摄影的普及还是艺术的倒退 |
5.2 自我中心的满足还是隐私的彻底泄露 |
5.3 鼓励诚信的表达还是助长诚信的缺失 |
5.4 版权意识的助推剂还是盗版的兴奋剂 |
5.5 人眼的延伸还是视觉的魔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建议 |
6.1 艺术与科技齐飞 |
6.2 理解需求的多源性 |
6.3 关注跨界领域的创新交叉融合 |
6.4 重视人性道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以及后续研究 |
7.1 论文总结与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浅论超视觉形态与建筑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3 综合分析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超视觉形态的概述及其应用 |
2.1 视觉及视觉形态的概念阐述 |
2.1.1 何为视觉 |
2.1.2 何为形态 |
2.1.3 何为视觉形态 |
2.2 超视觉形态的概述 |
2.2.1 超视觉形态概念的界定 |
2.2.2 超视觉形态的范围 |
2.3 获取超视觉形态的技术手段及途径 |
2.3.1 获取宏观超视觉形态的技术手段及途径 |
2.3.2 获取微观超视觉形态的技术手段及途径 |
2.4 超视觉形态的研究历史 |
2.4.1 宏观超视觉形态的研究历史 |
2.4.2 微观超视觉形态的研究历史 |
2.4.3 虚拟超视觉形态的研究历史 |
2.5 超视觉形态的应用现状 |
2.5.1 宏观超视觉形态的应用现状 |
2.5.2 微观超视觉形态的应用现状 |
2.5.3 虚拟超视觉形态的应用现状 |
2.6 存在问题及分析 |
2.7 小结 |
第3章 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方法理论框架体系 |
3.1 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方法体系 |
3.1.1 何为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 |
3.1.2 超视觉形态建筑类比设计与仿生设计的比较 |
3.1.3 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方法体系的思想基础 |
3.1.4 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方法体系的美学追求 |
3.1.5 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方法体系研究的技术支持 |
3.1.6 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方法体系的具体研究设计方法 |
3.1.7 超视觉形态与建筑类比设计方法体系过程 |
3.2 小结 |
第4章 宏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
4.1 宏观超视觉形态的特征解析 |
4.1.1 宏观超视觉形态的形体和颜色特征 |
4.1.2 宏观超视觉形态的肌理特征 |
4.2 宏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4.2.1 宏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造型中的应用 |
4.2.2 宏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色彩中的应用 |
4.2.3 宏观超视觉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4.2.4 宏观超视觉形态在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
4.3 小结 |
第5章 微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
5.1 微观超视觉形态的特征解析 |
5.1.1 数学特征的造型 |
5.1.2 圆实流畅的形态 |
5.1.3 纵深的空间形态 |
5.1.4 多样的肌理与质感 |
5.2 微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5.2.1 微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造型设计上的应用 |
5.2.2 微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结构设计上的应用 |
5.2.3 微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材料设计上的应用 |
5.2.4 微观超视觉形态在建筑功能设计上的应用 |
5.3 小结 |
第6章 虚拟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
6.1 虚拟超视觉形态的特征解析 |
6.2 虚拟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6.2.1 想象、梦境、幻象、意境中的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6.2.2 神话、传说中的超视觉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宏观超视觉形态与微观超视觉形态特征比较 |
7.2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
7.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工作的展望及不足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资本市场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
一、资本市场对影视产业的影响 |
(一) 上市是解决影视产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
(二) 资本视角下的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变革 |
(三) 中国影视企业上市的条件日趋成熟 |
二、资本市场中的中国影视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一) 橙天娱乐在香港借壳上市 |
(二) 华谊兄弟登陆国内创业板 |
(三) 保利博纳直击纽约 |
三、资本市场对中国影视发展的效应分析 |
(一) 上市对影视产业的积极影响 |
(二) 影视公司上市的不利因素分析 |
第二章 互联网与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研究 |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
(一) 互联网发展历史 |
(二)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
(三) 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 |
二、互联网与影视业的关系 |
(一) 互联网对影视业的影响 |
(二) 网络文化与影视之间的关系 |
(三) 互联网丰富了影视的传播方式 |
三、互联网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影响 |
(一) 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与中国影视发展的结合 |
(二) 互联网为中国影视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
(三) 互联网对中国影视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电视产业发展中的电视剧题材分析 |
一、中国国产电视剧的起步 |
二、电视台之间的"较量" |
三、都市情感剧引发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
(一) 《蜗居》剧情简介 |
(二) 中国电视剧热播题材 |
(三) 《蜗居》收视率统计 |
(四) 解析《蜗居》蹿红原因 |
(五) 《蜗居》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六) 广电总局封杀热播中的《蜗居》 |
四、中国青春偶像剧题材源于外国"剩饭" |
五、四大名着翻拍现象 |
(一) 四大名着翻拍之《红楼梦》 |
(二) 四大名着翻拍之《三国演义》 |
(三) 四大名着翻拍之《西游记》 |
(四) 四大名着翻拍之《水浒传》 |
(五) 解剖翻拍四大名着原因 |
(六) 翻拍四大名着所引发的问题 |
六、中国电视剧市场"翻拍热"分析 |
第四章 影视剧对城市形象、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
一、中国城市发展 |
二、影视剧与城市的历史追溯 |
三、影视产业与现代城市的关系 |
四、通过电影《唐山大地震》分析影视作品对推动城市影响力的作用 |
五、原生态艺术带动城市形象,将民族文化引入世界舞台 |
第五章 影视娱乐与网络游戏的"联姻" |
一、中国的互联网市场 |
二、网络游戏与影视剧的"联姻" |
三、手机游戏与影视结合的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经典艺术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芭蕾舞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 芭蕾舞由来 |
(二) 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
(三) 芭蕾舞剧与中国影视的关系 |
二、戏剧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 中国戏剧与影视的关系 |
(二) 经典戏剧与电影 |
三、经典艺术与影视发展结合的意义 |
(一) 改编经典的现实意义 |
(二) 中国影视多从经典艺术中汲取养分 |
(三) 经典传承的意义 |
第七章 国外影视文化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文化的概念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
(一) 文化的表现形式 |
(二) 中国受大众文化的影响 |
(三) 学习借鉴国外文化的意义 |
二、好莱坞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一) 好莱坞文化发展历程 |
(二) 好莱坞模式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三、日韩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一) 日本电影流派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二) 日本动漫影视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三) 韩国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四、宝莱坞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五、外来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启示 |
(一) 我国电视产业应对外来影视文化冲击的误区 |
(二) 好莱坞影视文化的启发 |
(三) 韩国影视文化的启发 |
(四) 宝莱坞影视文化的启发 |
(五) 正确看待全球化 |
(六) 积极弘扬民族影视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7)新媒体时代下的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整体形象包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注释 |
第二章 电视包装概述 |
2.1 电视包装内涵 |
2.2 电视频道包装的主要表现形式 |
2.3 电视频道包装的功能 |
2.3.1 电视包装塑造频道的品牌形象 |
2.3.2 电视包装可以提高收视便捷度 |
2.3.3 电视包装可以增强频道品牌活力 |
2.4 我国的电视频道包装的演变历程 |
2.4.1 最初的简单包装 |
2.4.2 栏目时的局部包装 |
2.4.3 营销时代的整体包装 |
注释 |
第三章 电视包装完善和创新的保证——数字媒体艺术 |
3.1 我国的电视包装行业的发展 |
3.1.1 1980-1995 年的手工合成时代 |
3.1.2 1995-1999 年的多层叠画时代 |
3.1.3 1999-2002 年的三维时代 |
3.1.4 2003 年至今的设计时代 |
3.2 数字媒体艺术与我国的电视包装行业 |
3.2.1 电视包装业与CG 技术 |
3.2.2 电视包装行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
3.2.3 数字媒体艺术对电视包装品位的提升 |
3.2.4 数字媒体艺术促进中国电视包装 |
注释 |
第四章 我国省级卫视频道形象包装现状分析 |
4.1 省级卫视发展现状分析 |
4.2 构建品牌媒体形象对于频道发展的重要性------ 以上海东方卫视为例 |
4.3 频道品牌的形象包装------ 以湖南卫视为例 |
4.4 多档品牌栏目契合频道形象——以江苏卫视为例 |
注释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下为我国卫视频道形象整体包装寻找新的突破口 |
5.1 电视包装,创意先行 |
5.1.1 电视包装低成本、高效率特性对创意的需要 |
5.1.2 要有创意的好点子、还要有创意的好机制 |
5.1.3 充分了解受众需要,力争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
5.1.4 突节目包装,要注重频道整体形象的建立 |
5.2 新媒体时代下应注重多种媒体投放,用离播包装争取最大受众 |
5.2.1 平面媒体 |
5.2.2 公关纪念品和办公用品 |
5.2.3 电视频道包装的媒体整合 |
5.3 计算机动画设计技术应当更好的与电视包装相结合 |
5.3.1 计算机动画设计在电视频道包装中的应用形式 |
5.3.2 计算机动画在电视频道包装中的应用空间 |
5.3.3 计算机动画在电视频道包装中应用前景 |
5.4 各大卫视频道“自制剧”的兴起,为频道品牌形象的延伸增添了一抹亮色 |
注释 |
第六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消费精英”空间生产:权力场域中的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探讨 |
三、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一章 拟态消费环境:多重媒介环境中的消费信息传播 |
第一节 拟态环境:媒介内容和形式的复合体 |
一、拟态环境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二、媒介环境学:媒介结构和互动视野中的拟态环境 |
三、真实世界和媒介世界 |
第二节 大众传媒:拟态消费环境的主要构造者 |
一、拟态消费环境:拟态环境的次级环境 |
二、拟态消费环境与传播技术的演进 |
三、拟态消费环境和大众传媒 |
第三节 拟态消费环境与社会空间的生产 |
一、空间意涵的浮现 |
二、空间生产视域下的拟态消费环境 |
第二章 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基本型构 |
第一节 拟态消费环境组构元素分析 |
一、广告 |
二、影视剧 |
三、时尚生活类传媒 |
第二节 拟态消费环境的成型与发展趋势 |
一、传播模式的转型 |
二、流行文化——拟态消费环境的触发机制 |
三、拟态消费环境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媒介拟态消费环境意义建构机制研究 |
一、消费的风格化 |
二、消费信息的型构——意义的选择与重组机制 |
三、消费信息的配置——互文机制和"副本"的"构成化" |
第三章 镜像与现实的交错:媒介"消费精英"空间的生产 |
第一节 空间的阶层化呈现:断裂社会下拟态消费环境的建构 |
一、从"白领"、"小资"到"中产阶级"、"精英人士"的话语呈现 |
二、"工作,然后消费"的阶层生活态度表达 |
三、社会阶层的失衡呈现 |
第二节 空间的具象化:景观文化与视觉修辞 |
一、欲望图城:比真实更美好 |
二、摩登影像:影视剧与时尚的爱恋 |
第三节 空间的嬗变:消费客体的延伸与流转 |
一、消费客体的延伸 |
二、消费客体的流转 |
第四节 空间的拼贴:媒介文化产品的混杂 |
一、西方化、"哈日"、"哈韩" |
二、异域与本土文化的杂陈 |
第四章 权力的场域: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场域":关系性视域下的空间思考进路 |
一、"场域"与"资本" |
二、场域的双重分析:"他律"极和"自主"极 |
第二节 拟态消费环境场域"他律"极结构分析:外部动因 |
一、全球消费资本主义体系的确立 |
二、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转型 |
第三节 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场域"自主"极结构分析:内部动因 |
一、双重资本追逐下的媒介组织生产 |
二、"新型文化媒介人":媒介消费空间的争夺和重构 |
三、媒介与受众的相互建构 |
第五章 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聚敛效应 |
第一节 新闻也时尚:新闻场域位置的迁移 |
第二节 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对受众日常生活的介入 |
一、流动的现代性:从权威到榜样 |
二、替代性参与与跨国阶层认同的建构 |
三、拟态消费环境的环境化与日常生活的转型 |
第三节 媒介拟态消费环境与社会失谐 |
一、幸福的镜像:特定社会知识的生产 |
二、断裂的现实:受诱惑与受抑制的群体 |
结语 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生态优化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韩剧成功原因探析及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跨文化传播 |
2.2 符号学理论 |
2.3 培养理论 |
2.4 媒介经营管理理论 |
3 韩剧发展的产业政策 |
3.1 韩剧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 |
3.2 韩剧发展的文化产业政策 |
3.2.1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建立管理机制 |
3.2.2 建立资金扶持机制,出台奖励措施 |
3.2.3 设立文化管理机构,保护传统文化 |
3.2.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
3.3 韩剧的发展历程 |
4 中韩剧文本分析 |
4.1 对韩剧的文本分析 |
4.1.1 对韩剧的叙事学分析 |
4.1.2 韩剧文本中符号的运用 |
4.1.3 韩剧文本中文化的呈现 |
4.2 对国产剧的文本分析 |
4.2.1 对国产剧的叙事学分析 |
4.2.2 国产剧文本中符号的运用 |
4.2.3 国产剧文本中文化的呈现 |
4.3 小结 |
5 韩剧成功的产业化运作 |
5.1 韩国电视剧独特的生产机制 |
5.1.1 制播合一的制作体制 |
5.1.2 边写、边拍、边播的制作过程 |
5.2 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 |
5.3 全方位的整合营销体系 |
5.4 低价位地进军海外市场 |
5.5 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
6 韩剧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 |
6.1 制定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 |
6.2 把握准确的传播内容定位 |
6.2.1 电视剧和题材的定位 |
6.2.2 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 |
6.3 建立完整的产业化运作体系 |
6.3.1 打造相关的文化产业链 |
6.3.2 制定完备的海外营销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新闻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使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网络语言研究的理论背景 |
本文的研究目的、视角及方法 |
第一章 我国网络语言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中国网络语言的形成因素 |
一、外来语言因素 |
二、中文变异现象 |
第二节 网络语言汇集的平台 |
一、传统平台 |
二、新兴平台 |
第二章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使用情况概述 |
第一节 网络媒体中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一、背景情况介绍 |
二、新闻媒体网站调查统计——以三大门户网站新闻中心为例 |
三、专业媒体网站调查统计——以数码类媒体为例 |
第二节 传统新闻媒体中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一、背景情况介绍 |
二、机关报调查统计——以《解放日报》为例 |
三、都市报调查统计——以《新民晚报》为例 |
第三节 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使用网络语言的比较分析 |
一、网络媒体方面 |
二、传统媒体方面 |
第三章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网络语言传播效果调查 |
一、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
二、现阶段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使用效果 |
三、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使用与满足 |
一、受众使用媒介受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影响 |
二、受众对于新闻媒体使用网络语言所获取的满足 |
三、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尝试使用网络语言 |
第四章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规范之路 |
第一节 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现状 |
一、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重要性 |
二、网络时代新闻媒体所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规范分析 |
一、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
二、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各方观点 |
三、网络语言规范的可操作性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数码摄影之流星雨拍摄攻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美感社会”下网络审丑现象分析及矫正研究 ——以锦鲤图为例[D]. 陈淑睿.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抖音用户数字劳动形式与动力机制研究[D]. 罗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研究[D]. 范磊明.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7)
- [5]浅论超视觉形态与建筑创作[D]. 李蔚. 青岛理工大学, 2012(S1)
- [6]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D]. 刘点点. 北京大学, 2011(10)
- [7]新媒体时代下的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整体形象包装研究[D]. 张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4)
- [8]“消费精英”空间生产:权力场域中的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D]. 周娟. 武汉大学, 2010(05)
- [9]韩剧成功原因探析及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D]. 刘芸.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3)
- [10]新闻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使用现状研究[D]. 钟欣蔚.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