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质量——窑炉设计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改革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吕志伟,杨阳[1](2021)在《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能源生产过程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文中认为能源生产过程控制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程,也是控制理论与工程案例相融合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改革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突破口,其将成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试验田。通过分析原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现存的问题,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专业内涵、工程实训课程及校企联合培训基地建设,创新评价机制,极大增强了教师工程授课能力,切实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书源[3](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董小玉[4](2021)在《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研究 ——以广西贺州市A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因此,有必要改变教学方法,尝试将其他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题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确定某一主题,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主题辐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主题式教学,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此外,主题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在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方面,当下的项目学习、创客教育、STEM教育理念等都得到了较多的研究。本论文试图另辟蹊径,尝试着眼于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系统梳理主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调查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主题式教学的基本要素,尝试构建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和相关的教学策略,并通过行动研究试用与改进教学流程及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一、二章内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梳理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和主题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主题式教学核心概念做了界定,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协作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是现状调查,主要是第三章内容。通过访谈法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分析,总结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提出主题式教学策略提供参考。第三部分是关于主题式教学流程的构建和教学策略的初步提出,主要是第四章内容。根据前人对主题式教学流程的研究,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构建了高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主题式教学流程,包括确定主题——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开展主题活动——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反思五个环节。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主题式教学策略,确定主题策略:主题要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主题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设计策略:以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为目标导向,设置实践性较强的主题任务;活动策略: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分享与互动的创建;作品展示与评价策略:评价主体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第四部分是教学实践,包括第五、六章内容。笔者选取贺州市A中学高一(5)班的6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三轮教学实践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情况进行观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作品和实践后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水平进行分析,总结行动研究效果和主题式教学策略。第五部分是总结展望,主要是第七章内容。包括研究结论和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研究的主要结论,一是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转变,学生数字化学习意识有待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水平不高,教师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认识不足,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影响因素有个人水平、行为情感、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教师能力五个因素。二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包括确定主题——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开展主题活动——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反思等五个环节的主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在使用主题式教学时,还需要注意使用相关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确定主题策略:主题要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主题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学生参与主题的确定;设计策略:以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为目标导向,设置实践性较强的主题任务;活动策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分享与互动的创建;作品展示与评价策略:展示多人参与,评价主体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彭毛措[5](2021)在《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青海民族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它以其短小精悍、目标明确、易于传播的优势满足了人们碎片化生活下的习惯和需求,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国内微课的热潮下,近几年有关于微课的研究和资源日益增多,但应用于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以及研究微课教学的理论研究较少。针对目前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将微课应用到其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本研究针对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研究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微课起源与实施现状以及平台建设后,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从而界定了相关概念并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课堂教学现状”、“课下预习情况”、“网络普及度”、“对微课的了解和使用意愿”几个维度了解了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和微课在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将微课应用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可行性。第三部分,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现状确定了微课的设计原则和开发模式后,按照ADDIE教学设计模型为开发流程,为制作微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四部分,根据ADDIE模型开发流程,开发了几例结合民族地区生活实例的微课案例。第五部分,探究将微课应用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时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这一部分首先通过案例检测试题对采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的实验班和常规预习的对照班进行教学效果检测,其后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微课的满意程度,以“学生对微课的适应程度”、“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学生采用微课的学习效果”以及“关于微课未来的推广及普及”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微课辅助教学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结论。
沈欣辉[6](2021)在《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扬州某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舶来品运用于中国教育且在教学实践中水涨船高。陶艺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逐渐受到国人重视与喜爱并走进我国中小学美术课堂,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陶艺进入课堂的途径之一。然而,我国陶艺校本课程开发集中于一些陶艺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和经济条件优越的一线城市,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以教授传统陶艺知识与技能为主缺乏地方特色。本文尝试通过行动研究法从调查、设计、实施、反思四个步骤,以扬州某中学为载体,开展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立足校本课程开发、陶艺教育相关文献研究,在文献基础上厘清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界定。阐述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对陶艺课程发展、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文化传承具有不同意义。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调查,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资源及扬州某中学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扬州某中学的校本课程、陶艺教学现状的问题并联系前文研究综述,总结该校与我国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学校自身个性问题。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方案,依托“泰勒原理”作为课程开发理论依据,从课程目标、内容、教材框架、评价体系四个阶段进行设计。紧密围绕泰勒的四个问题,根据“泰勒原理”的目标筛选框架确定目标,根据泰勒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选择课程开发内容,以顺序性为线索组织经验确定教材体例,根据对目标的反应方式确定评价体系。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实施,以社团课程、国家美术课程为主要载体制定实施体系,并列举具体案例加以说明。社团课程教学案例以教授学生传统陶艺知识与技能为主,巩固学生对陶艺技法的掌握。国家美术课程教学案例,将陶艺与教材内容的被动联系转换为主动开展陶艺实践,并在图案欣赏和部分陶艺实践环节中融入扬州地方剪纸文化。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效果评价与问题反思,在国家美术课程教学案例成果基础上,分析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在育人方面的突出成效。在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预设之外的问题,对问题展开讨论与反思。如丰富实施体系、多渠道培养陶艺师资、灵活化选修社团课程、占领网络平台拓宽校内外交流渠道等。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丽丽[8](2020)在《“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则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重新整合了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使得网络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作为高等教育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内容不仅涉及了广泛的理论知识,而且涵盖了诸多的工程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环境下有效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变革和优化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化学反应工程学习的高度投入和高效产出。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要点。从学习者基本情况、课堂教学现状、混合式教学改革理论三个方面开展了前期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学习者存在学习兴趣度不高、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弱、学习投入较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的问题。接着,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目标导向的设计和分析,明确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模块和整体考核评估环节,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奠定了基点和方向。本研究基于雨课堂平台从混合式教学的环境、活动、方法以及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选用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通过对比实验法、学生问卷法和教师访谈法验证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且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后:(1)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挑战性,促进学生的知识产出;(3)能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4)能发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艺敏[10](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对接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教学手段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微课程这一新兴的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并逐渐走进师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生活之中,不仅改变着师生的教学方式,也为贯彻新教育理念、落实核心素养提供新的教学手段。近年来,落实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国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思想政治学科也提出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放在首位的政治认同素养关乎高中生健康成长、关于社会环境安定和谐、关于国家民族发展前景,在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已有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令思想政治教师头痛的就是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难以真正把握学生内心的认可程度。因此本研究拟从微课程这一新视角出发,探寻其对政治认同素养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并从中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提出新的方法与路径。本研究以“政治认同素养”、“微课程”两大关键词对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梳理,明确了政治认同素养的相关概念、内容构成与培育路径,理清了微课程国内外概念界定、发展历程、开发设计的具体情况。此外,运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现状、微课程的设计和使用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寻出培育政治认同素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微课程提供相应的对接培养路径。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文献综述和绪论部分,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相关核心概念和有关问题;并就研究现状中的成就和不足进行评述。绪论主要分析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第一章是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概述。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结合目前研究成果尝试对“微课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相关概念及内容进行澄清界定;第二部分为微课程的理论基础,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掌握学习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对接原则,从生成性、时政性、实效性三个原则进行阐述。第二章是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问题归因。笔者结合对重庆市Y中学部分高一高二学生的调研结果、对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系统化分析,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现存问题得出目前高中生存在以下问题:政治认知缺乏全面性、政治情感缺乏稳定性、政治信念缺乏坚定性、政治行为缺乏常效性。对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现存问题分析得出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存在以下问题:前期分析阶段缺乏学情调查与目标分析、内容设计阶段缺乏组织原则与结构类型、开发建构阶段缺乏配套资源与模板归档、交互应用阶段缺乏实践形式与长效机制、评价反思阶段缺乏评量指标与反思总结。最后对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问题从主体、客体、介体进行归因分析。第三章是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中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对接策略。笔者结合现状归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经典的ADDIE模型,提出以下具体路径:(1)提升前期分析多维度、深入度。要求教师在微课程前期分析阶段要全面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目标、教学环境,针对性培育政治认同素养;(2)促进内容设计精细化、结构化。要求教师在内容设计阶段要把握微课程设计的组织原则和结构类型,掌握培育政治认同素养内容选取与设计的关键;(3)助长开发建构完备化、规范化。主要阐明微课程要依托分类资料卡、微课程教案、微课程课件、微课程视频、微课程导学单等有关资源进行建构及具体方法;(4)增强交互应用功能性、长效性。主要从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具体可采取的教学实践形式和长效机制建构阐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5)推进评价反思考量性、常效性。主要从面向政治认同素养的微课程评价理念、原则、内容、方法对微课程培育效果进行测评,此外还结合教师访谈和自身实践提出面向政治认同素养的微课程反思。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质量——窑炉设计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改革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质量——窑炉设计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能源生产过程控制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内容枯燥,缺乏实践技能指导 |
(二)教学方式单调,缺乏学习积极性 |
(三)教师虽知识丰富,但缺乏工程授课能力 |
(四)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综合评价机制 |
二、课程教学措施改革 |
(一)教学内容多元化,强化工程内涵 |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习热情 |
(三)教师知识工程化,切实强化工程能力 |
(四)评价方式综合化,促进创新工科教育 |
三、结论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4)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研究 ——以广西贺州市A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2.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出 |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研究现状 |
2.主题式教学研究现状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
2.主题式教学 |
3.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辨析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
3.协作学习理论 |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现状调查 |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 |
1.访谈目的 |
2.访谈对象 |
3.访谈提纲 |
4.访谈结果分析 |
(二)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1.调查目的 |
2.调查方法 |
3.调查对象 |
4.问卷设计及分析 |
5.调查数据分析 |
6.调查结论 |
四、高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主题式教学流程和策略 |
(一)教学设计原则 |
1.学生主体性原则 |
2.引导性原则 |
3.实践性原则 |
(二)教学流程 |
1.确定主题 |
2.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方案 |
3.开展主题活动 |
4.作品展示与评价 |
5.总结反思 |
(三)教学策略 |
1.确定主题策略 |
2.设计策略 |
3.活动策略 |
4.作品展示与评价策略 |
五、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概述 |
(二)行动研究准备 |
(三)行动方案设计 |
(四)第一轮行动研究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过程 |
3.观察分析 |
4.教学反思 |
(五)第二轮行动研究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过程 |
3.观察分析 |
4.教学反思 |
(六)第三轮行动研究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过程 |
3.观察分析 |
4.教学反思 |
六、高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
(一)学生作品分析 |
(二)调查问卷分析 |
1.信效度分析 |
2.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前后测分析 |
3.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各维度前后测分析 |
4.描述统计分析 |
(三)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总结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调查结论 |
2.行动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高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调查 |
附录4:第一轮行动研究作品评价表 |
附录5:第二轮行动研究作品评价表 |
附录6:第三轮行动研究作品评价表 |
附录7:第一轮行动研究课堂效果反馈表 |
附录8:第二轮行动研究课堂效果反馈表 |
附录9:第三轮行动研究课堂效果反馈表 |
致谢 |
(5)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青海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 |
(二)民族地区中学物理面临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微课 |
(二)微课程 |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微课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国外微课起源与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
(二)国外微课平台建设与设计原则的调查研究 |
二、国内微课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国内微课起源与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
(二)国内微课平台建设与设计原则的调查研究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工具 |
第四章 微课在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总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开发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二、微课的设计原则 |
(一)微型化原则 |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
(三)科学性原则 |
(四)趣味性原则 |
三、微课的开发流程 |
(一)微课的分析阶段 |
(二)微课的设计阶段 |
(三)微课的开发阶段 |
(四)微课的实施阶段 |
(五)微课的评估阶段 |
第六章 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微课案例设计 |
一、《圆周运动》微课的开发案例 |
(一)前期分析阶段 |
(二)微课设计阶段 |
(三)微课开发阶段 |
二、《向心加速度》微课的开发案例 |
(一)前期分析阶段 |
(二)微课设计阶段 |
(三)微课开发阶段 |
三、《向心力》微课的开发案例 |
(一)前期分析阶段 |
(二)微课设计阶段 |
(三)微课开发阶段 |
第七章 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调查 |
一、从测试卷分析 |
二、从调查问卷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一)开发微课资源时的建议 |
(二)应用微课资源时的建议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扬州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界定及意义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
第二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文件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资源 |
第三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现状 |
第四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分析 |
第三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方案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依据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目标 |
第三节 陶艺校本课程内容 |
第四节 陶艺校本课程教材框架 |
第五节 陶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第四章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实施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体系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案例 |
第五章 行动研究效果评价与问题反思 |
第一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效果评价 |
第二节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必然趋势 |
1.1.2 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迫切要求 |
1.1.3 传统工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混合式教学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
2.1.1 互联网+ |
2.1.2 混合式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2.2.2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前期分析 |
3.1 学习者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学习态度分析 |
3.1.2 学习风格分析 |
3.1.3 学习需求分析 |
3.1.4 学习者基本学习能力分析 |
3.2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3.2.1 学生主体性地位缺乏 |
3.2.2 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 |
3.2.3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
3.3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程度 |
3.3.2 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分析 |
3.3.3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设计与分析 |
4.1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概述 |
4.2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
4.2.1 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
4.2.2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
4.3 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
4.4 课程考核设计 |
4.4.1 课程教学目标评估设计 |
4.4.2 课程考核环节设计 |
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
5.1 混合式教学环境设计 |
5.1.1 课堂教学环境设计 |
5.1.2 在线学习环境设计 |
5.2 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 |
5.2.1 课前知识输入设计 |
5.2.2 课中知识内化设计 |
5.2.3 课后知识拓展设计 |
5.3 混合式教学方法设计 |
5.3.1 概念学习类教学方法设计 |
5.3.2 问题解决类教学方法设计 |
5.3.3 作品设计类教学方法设计 |
5.4 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
5.4.1 在线学习评价设计 |
5.4.2 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
小结 |
第六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应用 |
6.1 教学实验设计 |
6.1.1 实验样本基本情况 |
6.1.2 实验设计 |
6.1.3 实验准备工作 |
6.2 《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作用》教学课例实施 |
6.2.1 实验组教学课例实施 |
6.2.2 对照组教学课例实施 |
6.3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6.3.1 学生学习成果产出 |
6.3.2 学生满意度 |
6.3.3 教师访谈结果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混合式教学前期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化学反应工程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 Ⅲ 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Ⅳ 教师访谈提纲 |
硕士研究生科研情况 |
致谢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对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微课程 |
(二)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 |
(三)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掌握学习理论 |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对接原则 |
(一)生成性原则 |
(二)时政性原则 |
(三)实效性原则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问题归因 |
一、问卷与访谈设计与回收情况 |
(一)设计思路 |
(二)回收情况 |
二、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现存问题 |
(一)政治认知缺乏全面性 |
(二)政治情感缺乏稳定性 |
(三)政治信念缺乏坚定性 |
(四)政治行为缺乏常效性 |
三、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现存问题 |
(一)前期分析阶段缺乏学情调查与目标分析 |
(二)内容设计阶段缺乏组织原则与结构类型 |
(三)开发建构阶段缺乏配套资源与模板归档 |
(四)交互应用阶段缺乏实践形式与长效机制 |
(五)评价反思阶段缺乏评量指标与反思总结 |
四、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归因分析 |
(一)培育主体的个性化差异 |
(二)培育客体的认同度差异 |
(三)培育介体的信息化差异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对接策略 |
一、提升前期分析多维度、深入度 |
(一)把握学习主体特征,提升个性化 |
(二)明确素养教学目标,增强目的性 |
(三)营造智能教学环境,提升信息化 |
(四)分析客体影响因素,促进专业化 |
二、促进内容设计精细化、结构化 |
(一)遵循组织原则 |
(二)参照典例框架 |
(三)搭建结构类型 |
三、助长开发建构完备化、规范化 |
(一)分类资料卡 |
(二)微课程教案 |
(三)微课程课件 |
(四)微课程视频 |
(五)微课程导学单 |
四、增强交互应用功能性、长效性 |
(一)拓展教学实践形式与功能 |
(二)搭建共享平台与长效机制 |
(三)注重配套机制与团队协作 |
五、推进评价反思考量性、常效性 |
(一)明确面向政治认同素养的微课程评价理念 |
(二)制定面向政治认同素养的微课程评价体系 |
(三)强化面向政治认同素养的微课程长效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质量——窑炉设计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改革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能源生产过程控制课程教学改革[J]. 吕志伟,杨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研究 ——以广西贺州市A中学为例[D]. 董小玉.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青海民族中学为例[D]. 彭毛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扬州某中学为例[D]. 沈欣辉. 扬州大学, 2021(09)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丽丽.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对接路径研究[D]. 李艺敏.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