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明星邂逅Party(论文文献综述)
杨荷泉[1](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陈晓云[2](2021)在《《你的婚礼》:悬浮的爱情与成长叙事的迷失》文中指出刚刚过去的"五一档",几乎重现了之前"春节档"上演的"剧情"——一些明显更具有电影质感的影片,在票房的意义上意外又并不意外地"落败"。从市场角度而言,多数观众或并不太在意一部电影是否就是"电影的",其背后有着电影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工业的特殊性,以及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电影与电视渐趋抹平"疆界"的变化,更有着当下本土数多年来被好莱坞大片、
汤慧颖[3](2021)在《社会工作参与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 ——以T市“青春”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迪[4](2021)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为《“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翻译报告。作者小詹姆斯·哈迪与安·马丁携手,探究《洛丽塔》中造成男主人公恋童的心理与社会根源,该文本诞生的同时也宣布了《洛丽塔》新添一部平行文本,文文相生,为研究纳博科夫所作的《洛丽塔》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以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翻译实践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通过翻译实践理解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文化互文性关系,尝试各种翻译补偿方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四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笔者选择该文本的原因以及作品背景介绍;第一章为翻译过程,笔者最终选定了互文性理论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并在译后对译文进行审校,提高译文质量;第二章为互文性与翻译,主要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以及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为译例分析,笔者从内互文性与外互文性两部分进行分析,运用异化法和诠释性翻译等多种方法对文中的互文信息进行补偿,从而尽量达到译文与原文内容的对等效果。通过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笔者认为译者应当在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自己读者、译者与作者这三重身份,在充分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原文作者欲要表达的情感给展现出来。此外,通过原作者对“恋童”心理的思考,本篇实践报告还具一定的社会意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刘心武[5](2020)在《邮轮碎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最近手机"今日头条"上连篇累牍展现许多的肌肉男,特别是腹肌男,但她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位。在邮轮上她注意观察,甲板躺椅上、泳池中,裸露出身体的男子没有一个近似网络上呈现的,而且,许多臃肿颟顸的肉体总是要跃入她的视野,无从规避。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徐宇强[7](2020)在《观察类真人秀“我家”系列的情感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多媒介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观众从以往满足感官刺激的快节奏综艺抽离,投身于追求内在人格塑造与精神向往的慢综艺。观察类真人秀“我家”系列以室内静态观察,情感互动的节目范式引领了国内综艺节目的审美转向。节目所构建的现实话语场域,设置的话题性社会议题,满足了观众内在情感需求,激发内心情感体验并传递了正向的情感价值。“我家”系列外在情感的流动,围绕着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情感内核,共同造就具有当下性、在地性的节目样貌。本文以社会学与符号学中的情感互动理论为依据,通过案例分析、交互作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观察类真人秀“我家”系列节目进行解读。文章将围绕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情感建构的外在形式、受众情感体验的内核特征、节目情感的社会功用三个维度,由表及里的研究思路进行架构。文章首先从“我家”系列综艺化的情感形式切入,探究节目情感生产的流动路径。观察类真人秀构建了贴近社会现实的多重媒介语境的叙事空间,使大众情感在多重话语场域中聚合,同时通过社会性观察讨论的互动仪式积累并传播情感符号,最终在节目特定情境,嘉宾观察与被观察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具有共享性的情感形象。三个环节彼此承接又两两交互,在影像信息的传递与转换中完成节目情感生产的链状回环。其次对节目情感互动内核进行剖析,本文认为节目围绕受众的交互具有娱乐性、消费性、认同性特征。“我家”系列将代际矛盾、自我隔阂并置于娱乐狂欢的真人秀中,却又在不同身份标签的消解与重构中促成受众平等对话的可能;在文化消费的双向互动中,观众内在的情感需求在节目的观察中得到满足,以合理化的窥视通过言论偶像的评述获得虚拟的情感样本;节目对社会现实的复刻,通过大众媒介的镜像呈现,将话题性社会议题以艺术化的形式复位于社会语境之中,受众以情感的镜像表达调动内在的情感记忆从而走向体验式的共情。最后在媒介思维视域下,文章对观察类真人秀情感互动的社会功用进行反思。“我家”系列节目利用情感互动的形式建构,使观众在观察中获得内在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交互重在社会性的内涵,媒体把握了导向性的情感路径,应承担起对观众精神指引的社会职责,尊重观众在情感互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摒弃情感虚假单一之风。用情感耦合互动双方,探索社会情感议题,使节目所传递的情感能量呈现独特的综艺景观,并在传播与认同中裂变情感能量,扩大节目的社会影响。观察类真人秀是新时代大众文化产品,兼具艺术性、商业性与社会性,情感互动的维度可成为其重要考察方向,本质为节目的情感传播与观众的情感体验,是探索节目创作与受众接受的重要研究视角。制作者在社会议题的设置,核心主旨的传递上应把握情感互动的杠杆,以新颖又准确,主流又多元的情感价值充盈大众的精神世界。
石丹[8](2020)在《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英译汉赛题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翻译竞赛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众多翻译比赛中,“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奖项由《中国翻译》杂志主办,截止2020年已经成功举办三十二届,比赛项目包括英译汉竞赛和汉译英竞赛。比赛结束后每一届都给出了一篇参考译文。这一翻译赛事对提高我国的翻译水平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报告选取“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英译汉竞赛(第一至第三十一届)作为翻译实践材料,探究了增词法在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在报告中,笔者首先梳理了增词法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增词法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其次,笔者又对原文的文本特征和目标读者群体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将参考译文与笔者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在剩余信息理论指导下,发现运用增词法使译文忠实准确、表达地道。本报告着重从句法完整的增词、目标语表达习惯的增词以及语义完整的增词三大方面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其中基于句法完整的增词包括增加省略在并列结构中的动词和增加介词和代词;基于目标语表达习惯的增词包括增加连接成分,增加量词,增加上义词和增加语气助词;基于语义完整的增词包括增加表示复数概念的词,增加明确代词所指的词,增加体现时态的词和增加强化语气的词。报告表明,根据英语语法和具体语境,译者应该增译合适的信息,以最接近目标读者思维方式或理解能力的表达方式来准确传递原文的完整信息。
张哲涵[9](2020)在《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接受探析》文中提出都市爱情电影作为一种起源于美国的类型片,在世界电影史上风靡已久,具有独特的类型模式和情节母题。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不断与世界电影大潮流融合交汇,自90年代初引进各种好莱坞商业类型大片后,大陆也开始制作大量的都市爱情电影,并逐渐演变成熟。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商业化潮流的涌动,多元丰富的类型电影成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主力军。其中,中国大陆都市爱情电影也是海外传播的主要电影类型之一,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在爱情之国——法国,获得了当地观众和媒体人的持续关注。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爆,2018年全年内地总电影票房突破600亿。中国即将超越美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法国观众从之前的完全不能接触到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到能够在普通电影院观看最新的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由此,本文聚焦于新世纪中国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探析,对于这一选题的学术研究比较稀少,也缺乏系统。多见的是散布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的零星报道或访谈。本文的论述结构为先梳理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跨文化接受的概况,提炼出其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时间轴,并划分周期作阶段特征和动因的论析;再审视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渠道,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国际及地区性电影节交流、网络新媒体三个方面来描摹接受渠道的多层与交错;本文选择了三种大陆都市爱情电影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符号,来阐述法国观众解读这些跨文化符号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时发生的接受顺遂与偏差。最后,再从法国观众的普罗认识和法国影评界的专业批评这两个维度来管窥大陆都市爱情类电影跨文化接受的效果。本文尽可能广泛地搜集了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票房数据、新闻报道、媒体评价等研究资料,并尽量解读了法文原文资料,试图从原汁原味的研究数据中去洞察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接受全貌。但在研究过程中,也遭遇了资料匮乏、数据模糊、参考文献稀少等研究难题。因此,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在审视中发现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所要传达的价值观、爱情观与法国观众的审美期待差别较大。少数法国观众和影评人表示读懂了导演的意图,能够通过大陆都市爱情电影了解到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社会。但更现实的接受困境是法国观众和影评人对于大陆都市爱情电影中渲染的奢华现代、肤浅爱情和扭曲的文化价值观颇多批评。中国电影人要提高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度和影响力,任重而道远。
宋瑞祥[10](2020)在《《闲暇:悉尼》(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境旅游。有数据表明,澳大利亚是最受国人喜欢的旅游国家之一,中国赴澳旅游人次也在逐年增加,但当前我国在对澳旅游文本翻译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而专业化的对外翻译是旅游业加快自身发展以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闲暇》系列是由创办于1968年的闲暇数码有限公司发行的一刊杂志,发行的刊物已经被推荐到全球107个城市并创办了当地期刊。而《闲暇:悉尼》就是该旅游系列丛书的其中之一,该书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发行。在2012年,该书成为了每周能拥有超过20000名读者的免费期刊。该书除了涉及旅游者旅游需知外,还可以让游客了解到澳大利亚这座最酷的城市当下最热门的东西,从海滩边上雅致的住所到特色烧烤这一“精美艺术”。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目的论为指导,主要探讨分析了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本报告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节主要介绍该文本的研究背景及重要性、源文本的内容及特征。第二章节主要描述了翻译之前的准备工作、翻译工具的使用和质量控制。第三章节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源文本中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节总结了翻译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翻译本篇旅游文本时,笔者主要采用了直译翻译方法,也有较少的篇幅采用了意译方法。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力求为中国游客提供一份有关悉尼较为全面的介绍,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畅游悉尼。
二、与明星邂逅Par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明星邂逅Party(论文提纲范文)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
第二节 象征手法 |
第三节 多层叙述 |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
附录 |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
附件 |
(2)《你的婚礼》:悬浮的爱情与成长叙事的迷失(论文提纲范文)
一、爱情,它是个难题 |
二、你看,你看,流量的脸 |
结语:谁的青春谁迷茫 |
(4)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ior-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1.1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Discourse |
1.1.2 An Abundance of Cultural-loaded Words |
1.1.3 Other Considerations |
1.2 While-translation Work |
1.2.1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Reading |
1.2.2 Identities of the Translator |
1.2.3 Other Considerations |
1.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Chapter Two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
2.1 Intertextuality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 |
2.2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
2.3 Intratextuality and Extratextuality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Intratextuality |
3.1.1 Lexical Coherence |
3.1.2 Logical Coherence |
3.2 Extratextuality |
3.2.1 Quotation |
3.2.2 Parody |
3.2.3 Allusion |
3.2.4 Idiom |
3.2.5 Cultural Extratextuality |
3.3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Intratextuality and Extratextuality |
3.4 Summary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观察类真人秀“我家”系列的情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 |
(二)文献综述 |
1、情感互动的研究现状 |
2、观察类真人秀与“我家”系列节目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我家”系列节目情感互动的形式构建 |
(一)情感空间:节目叙事的情感故事与话语 |
1、观察室、家、户外:生活化的情感故事空间 |
2、视角、语言、悬念:情节化的情感话语空间 |
3、情感的流动:话语空间的区隔与互动 |
(二)情感传播:观察与被观察的互动仪式 |
1、情感唤醒:现实在场与虚拟在场 |
2、情感边界:节目的共同关注与情绪感染 |
3、能量聚集:符号互动与情感升华 |
(三)情感呈现:电子屏幕上的表演互动 |
1、情感剧本安排与情感策划 |
2、后台化的情感表演 |
3、剧班的情感共谋与群组合作 |
4、情感形象的管理与强化 |
二、“我家”系列节目的情感互动内核 |
(一)情感对话:观察狂欢背后的情感广场 |
1、素人加冕与明星脱冕:全民互动的情感狂欢 |
2、平等对话:情感的宣泄与隔阂的消解 |
3、世俗颠覆:情感价值观多元互动 |
(二)情感消费:作为商品的观察类真人秀 |
1、观察——窥视欲望的合理化 |
2、评论——言论偶像与认同快感 |
3、样本——情感矛盾的替代性解决 |
(三)情感共鸣:现实复现的多重镜像认同 |
1、自我镜像:观察主体的身份认同与重构 |
2、他者镜像:群体性别与代际反观自身 |
3、社会镜像:节目群像的集体记忆构建与传递 |
三、媒介思维视域下的“我家”系列节目:情感互动的社会功用 |
(一)情感原色的缺失填补 |
1、缺失与弥补:养成式的情感陪伴 |
2、情感原色:真善美的重构与追求 |
(二)虚假与单一的情感危机 |
1、虚情假意的情感围城 |
2、单一同质的情感窠臼 |
(三)电子媒介思维导向下的发展路径 |
1、本土化发展与情感品牌探索 |
2、受众本位的多元情感展现 |
3、引领正向开放的情感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我家”系列节目播出信息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英译汉赛题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Definitions of Amplification |
1.3 Redundant Information Theory |
1.4 Structure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Task Introduction |
2.2 Text Analysis |
2.3 Readers Analysis |
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ng |
3.3 Post-Translation |
4 Case Study |
4.1 Amplification for Syntactic Completeness |
4.1.1 Amplifying Verbs Omitted in the Coordinate Structure |
4.1.2 Amplifying the Preposition and Pronoun |
4.2 Amplification for Target Language Convention |
4.2.1 Amplifying Conjunctions |
4.2.2 Amplifying Quantifiers |
4.2.3 Amplifying Superordinates |
4.2.4 Amplifying Particles |
4.3 Amplification for Semantic Completeness |
4.3.1 Amplifying Words to Convey Plural Concept |
4.3.2 Amplifying Explanatory Words for Explicit Pronouns |
4.3.3 Amplifying Words to Convey Tense |
4.3.4 Amplifying Words for Emphatic Enhancement |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 |
(9)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接受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六节 本文的结构、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跨文化接受概况 |
第一节 新时期大陆都市爱情电影的诞生 |
第二节 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时间轴 |
1.早期写实(2000年-2003年):几部零星的代表作建构初印象 |
2.过渡时期(2004年-2009年):商业类型的初现端倪 |
3.爆发时期(2010年至今)——商业化的都市爱情片大行其道 |
第三节 跨文化接受周期波动的动因分析 |
第二章 多元而交错: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渠道 |
第一节 传统媒体为中坚:报纸、杂志、电视等 |
第二节 电影节平台为基础:国际、地区性电影节交流 |
第三节 新媒体为突破:网络渠道 |
第三章 共鸣与偏差:基于法语影评的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跨文化接受与效果探析 |
第一节 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的跨文化都市空间符号分析 |
1.梦想的寄托:大型商业中心(CBD) |
2.情绪的释放地:酒吧(Bar) |
3.社交身份的标记:西餐厅(western-style restaurant) |
第二节 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跨文化接受背后的价值分析 |
一、都市文化“病症”的共鸣 |
(1)移民与文化隔离 |
(2)新的沟通模式——网络社区化 |
二、中法都市爱情观的共情——婚姻观的对比 |
(1)中法爱情观的共情 |
(2)中法婚姻观对比 |
第三节 基于法语影评的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效果探析 |
一、法国影迷对于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的影评分析 |
1.影迷数据统计分析 |
2.法语影迷影评的三大接受特点 |
二、法国影评人对于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的影评分析 |
1.影评人数据统计分析 |
2.法语影评人影评的三大接受特点 |
三、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落差 |
1.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遭遇的刻板印象 |
2.把关人与受众分析 |
3.影片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
四、本节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闲暇:悉尼》(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 |
1.2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1.3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ools of Translation |
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3 Case Study |
3.1 Lexical Translation |
3.2 Syntactic Translation |
3.3 Discourse Translation |
Chapter4 Summary |
4.1 Translation Experience |
4.2 Unsolved Problem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Ⅰ: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Ⅱ:Source Text |
Author's Resume |
Acknowledgements |
Thesis/Dissertation Data Collection |
四、与明星邂逅Party(论文参考文献)
-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2]《你的婚礼》:悬浮的爱情与成长叙事的迷失[J]. 陈晓云. 当代电影, 2021(06)
- [3]社会工作参与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 ——以T市“青春”项目为例[D]. 汤慧颖. 安徽大学, 2021
- [4]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王迪. 兰州大学, 2021(02)
- [5]邮轮碎片[J]. 刘心武. 当代, 2020(04)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观察类真人秀“我家”系列的情感互动研究[D]. 徐宇强.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英译汉赛题翻译实践报告[D]. 石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新世纪大陆都市爱情电影在法国的接受探析[D]. 张哲涵.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闲暇:悉尼》(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宋瑞祥.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