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XCEL的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

基于EXCEL的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

一、基于EXCEL的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大笠[1](2021)在《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安的工业发展见证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变化,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相比,工业遗存更能直接地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发展特点。近几年来,在政府要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对工业遗存的的再生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类项目具有传承工业文化、重塑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改造为创意文化产业园的遗存再生利用项目,为工业遗存注入活力要素的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从后评价的角度对这些已经完成再生利用的工业遗存进行评价,实现了对规划方案的正反馈机制。与此同时,对未来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设计策略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参考,有利于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的质量提高。本文选取西安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典型案例——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陕西钢厂工业遗存的保护实态,以及其在近年来的再生利用历程;并选取再生利用过程中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板块,在充分调研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归纳、对标,从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建立评价因子,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进行评价。进而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为城市工业遗存的再生利用提供了有效反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对陕西钢厂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并结合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提出基于工业文化传承的多目标后评价内容框架,包含再生利用后的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等几方面。(2)从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进行再生利用后评价。其中功能业态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园区的运营模式、业态构成、入驻企业情况等;经济效益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情况、园区的建设投资、运营收益情况等;社会效益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项目对文创产业的影响、项目对周边地区影响、项目对区域内就业的影响、项目对人群的影响等;空间品质评价主要包括:再生利用后建筑的肌理、尺度、材料评价,及景观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等。(3)依据后评价内容框架及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使用者的角度建立评价模型,通过问卷打分的形式,对园区进行使用后满意度评价。从而形成完整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再生利用后评价系统及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4)基于多维度的后评价结果,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园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园区的再生利用的重点和其优势与劣势,提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张嘉蕾[2](2021)在《无人机末端配送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快递量的急速增加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末端配送环节中的矛盾日益增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物流行业痛点。与此同时,新兴的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多家物流企业尝试使用无人机参与末端配送过程,以降低人力成本与配送压力。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联合配送模式研究与联合配送路径算法研究方面,针对整体流程的配送方案研究较少。本文就行业内无人机末端联合配送的全流程,设计开发一款仿真系统以提供任务数据驱动下的配送解决方案。论文总结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梳理了三种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与现有仿真理论技术;完成了仿真建模前必须的作业流程分析、任务规划梳理、系统模型建模、仿真系统需求及可行性分析、验证实验设计等工作;开发了一款基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的无人机末端配送仿真系统;并使用实例进一步验证该系统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无人机末端配送仿真系统基于Anylogic软件平台进行实现。内置联合配送模式选择、任务数据快速导入、参数与算法自定义输入、运行过程可视化、绩效指标数据统计等多项功能,并完成了功能测试。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验证仿真系统的实用性及性能。整个系统使用仿真技术为无人机在末端配送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作为决策参考。可作为区域布局前的预仿真环节,极大降低推广风险与成本;同时也可为行业内运营人员提供单次任务运营前的参考方案。

蔡婷婷[3](2021)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遵义恒聚磷石膏项目经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磷石膏是人类在生产磷肥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副产品,由于处理技术难度大、废物利用成本高,大多数成为固体废弃物,被长期堆放在尾矿库或指定场地。随着磷石膏尾矿数量逐年增加,已经造成大气、土壤及水体多方面的环境污染,人类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虽然磷石膏是一种工业固废,但是通过处理后能被人类所用,产品在很多领域中都十分常见,比如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业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等,此外在很多石膏建材以及水泥成品中都能够看到其身影。目前,我国磷石膏利用率很低,磷石膏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峻,甚至已经制约了我国磷石膏加工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我们国家对环保越来越关注,磷石膏已经成为我国急需回收和利用的一种工业固废。因此,拓展优化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方法,对提高磷石膏资源的综合利用十分必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投资金额大、周期长,需要对其进行经济评价。本论文的整个研究目的就是希望为项目决策者在进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的实际投资决策工作时,寻求一种更科学有效且实用性的经济评价方法。本论文是将蒙特卡洛模拟法引入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中,从理论和实践全面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法的适用性。具体来说,本论文以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分析了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投资效果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同时还对该区域市场实施此项目的优势进行分析,随后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进行相关的经济评价研究。其次,项目建设根据最大化利用遵义恒聚水泥有限公司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现有设施,以最低的投资实现磷石膏综合利用生产线投入运行;其次根据投资估算的要求,对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估算,同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总成本、销售产品收入、税金和利润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接着根据预设的现金流量表,结合财务分析的规范和标准对项目最终的利润水平以及盈亏状态等进行评估;最后利用财务净现值构建项目经济评价指标,通过EXCEL加载Cystal Ball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在实践中展示了构建经济评价指标的全过程,并根据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本论文以实际案例分析了如何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去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蒙特卡洛模拟法可以较好地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为项目理性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杨徽[4](2021)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环境-经济的集成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业变革的重要战略之一,但青海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略显迟缓,为制定有效的装配式建筑推进政策,系统评价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是必要的。文章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LCA-LCC集成模型,系统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占用前产生的环境-经济影响。为此开展了:(1)梳理LCA与LCC集成方法,识别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选择利用社会支付意愿(WTP)将LCA转化为环境成本与LCC集成的方法;(2)依据LCA理论框架,建立LCA-LCC集成模型。其中LCA影响评价加权时,基于国家和青海省最新的环境税率及统计数据,对环境排放、能源消耗权重因子进行更新至2019年,并对资源消耗权重因子进行补充;(3)整理相关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环境、经济影响文献研究,初步建立施工过程环境、经济影响清单,并通过实地调研与跟踪监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建筑施工过程获得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排放及活动成本数据,利用SQL Server软件构建基础上游数据库及青海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环境和经济数据库;(4)以青海省某PC建筑为例分析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经济影响以及环境-经济综合潜值,识别对环境影响、活动成本贡献较大的物质与工艺,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废弃物、全球变暖、噪音及矿石资源消耗是PC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比为38.84%、17.81%、14.6%和9.18%;材料费、人工费为PC建筑施工过程中经济成本的关键要素;1m2PC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为528.68元,环境成本占总成本的比值达到23%;环境影响潜值、活动成本以及环境-经济综合潜值均为:原料获取过程最大,构件生产与装配过程次之,运输过程最小。文章建立的PC建筑施工过程环境、经济数据库,丰富了我国现有建筑领域相关的环境、经济清单数据。此外,案例研究结果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为制定有效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吴洲豪[5](2021)在《基于多级道路索引的城市交通数据挖掘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智能信息时代,基于互联网动态交互的移动感知服务(LBS,Location-Based Service)正成为人们出行及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互联网打车(E-hailing)服务、共享单车、物流/外卖、移动支付、视频识别以及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高精度地图、车联网及自动驾驶等。各类智能信息服务同时也促进了大规模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发展,如基于海量时空数据的客户画像技术、精准广告投放技术、短时路况/路径预测技术等。在城市交通系统分析领域,基于大规模数据集(如城市交通网络数据-Open Street Map、手机信令数据-各类LBS服务供应商、车载GPS轨迹数据-出租车/公交公司等)开展的各类“数据驱动”型(Data Driven)研究正迈入主流。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数据驱动型研究具有样本采集更全面、研究内容更深入、研究结论也更具说服力等优势,但也存在若干技术难点和痛点,如大规模城市地图数据纠错编码、语义地图生成、大规模GPS数据纠错、高效地图匹配、特定主题可靠算法设计等问题。本论文基于多级道路索引定义演化建立了一套大规模城市交通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及研究范式,并结合若干研究应用场景验证了该套技术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创新性成果包括:(1)提出了多级道路索引概念及其构建算法本部分首先定义了多级道路索引(MRI,Multi-layer Road Index)系统。该系统作为对“城市地图GIS数据”(连接线层)、分向路段统计数据(分向路段层)、基于对偶拓扑的城市道路复杂网络结构(道路元层)”开展大规模城市交通系统数据整合分析的“桥梁”,解决了传统交通分析小区(TAZ,Transportation Analysis Zone)数据与交通系统特征难于衔接分析的问题。该部分同时设计了MRI系统智能构建算法“广义交叉口连续判别法”(EICN,Extended Intersection Continuity Negotiation),该算法通过设计使用交叉连续性条件准则(3C准则,Cross Continuity Conditions)解决了传统ICN(Intersection Continuity Negotiation)方法无法处理信息高度复杂精细化路网的缺陷。(2)设计开展了基于MRI系统的国内典型城市道路对偶拓扑复杂网络特征调节作用实证研究本部分首先基于MRI系统建立了“城市路网对偶拓扑特征的交通系统表现宏观调节作用”模型。然后通过整合国内90个典型城市精细化路网数据、属性数据、对偶拓扑网络结构特征、基于百度动态指数的路网高峰表现参数,对高峰时采样城市路网表现在各类宏观交通发生指标下的调节作用模式进行了探索式验证分析。相比传统单个或少量城市系统验证分析,本研究实现了大样本城市路网对偶拓扑结构与交通网络整体效率的宏观调节作用分析,相关结论量化支撑了城市道路复杂网络特征(如路网对偶拓扑节点介数对多类网络表现均有显着调节作用)对宏观交通系统效率得重要性。(3)设计实现了基于MRI系统的离线车载GPS高效地图匹配算法本部分设计实现了一种高效地图匹配(EMM,Efficient Map-matching)算法,即基于MRI系统的自适应动态分段匹配算法(SMRI,Segment-wise matching based on MRI)。相比已有成熟算法,当处于60秒以内采样间隔时,SMRI在保持精度不损失的情况下可提升匹配效率至少4倍。且由于底层匹配逻辑的升级,GPS采样间隔越短,匹配效率提升越明显,最多可提升108倍(2秒采样间隔时)。此外,通过设计实现基于MRI系统的GPS匹配结果集计分析模式,该套方法有力解决了限制传统MM技术拓展应用至各类城市交通系统研究的两个核心技术问题,即轨迹数据处理效率过低和集计单元粒度过小。本文第4章即为基于该套技术设计开展的示范性研究。(4)设计开展了基于MRI系统及EMM技术的城市出租车运营收入及绕路行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本部分基于MRI系统、EMM技术,设计实现了在分向路段(DRS,Directional Road Segment)尺度进行出租车收入时空分布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建模。此外,本部分还利用5类出行距离设计了一套绕路行为可靠分析检测算法,同时设计实现了在DRS尺度进行出租车绕路行为时空分布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建模。相比传统出租车市场及运营行为研究,本研究实现了在DRS尺度对案例城市出租车市场及绕行行为时空分布分别进行空间统计及影响因素建模分析。该研究不仅可显着提高有效样本分析范围(以绕行行为分析为例,相比已有研究,有效采样率从0.67%提升至47.5%),且分析内容可全面覆盖至各类交通网络结构参数、DRS动态特征及POI地点分布特征,有力支撑了相关研究结论,如以深圳为例,平均每分钟有45次已完成的出租出行(27.5%)绕行距离超过最短路径距离的1.5公里以上。针对从“人工调查(如卡口、问卷、手持设备调查等)、小样本(样本量从几十至数千不等)、模型导向(如数学仿真建模、调查数据验证拟合等)”到“结合系统自动数据采集(如手机应用自动信息采集、车载GPS自动采集、视频图像识别、个人信息云平台以及网络爬虫采集等)、大样本(按样本量从数万至数千万不等)、数据导向”的技术转换需要,各部分研究内容分别通过多个案例研究实现并验证了一套MRI建立方法与EMM技术,及其在城市交通系统分析热点问题中的创新应用可行性。该套基于MRI系统及EMM技术的研究方法可推广至各类大规模城市交通系统分析细分领域,对已有研究方法及结论进行比较验证或深化,应用前景广阔。

张志辉[6](2020)在《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大多数水闸工程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致使目前很多水闸出现了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水闸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水闸工程主要存在的几种病害,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水闸工程健康诊断的方法以及建筑物维修加固方案的优化等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研究了水闸工程的病害和有限元法在健康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了水闸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重点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中碳化、裂缝、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冻融破坏这几种病害,研究了它们发生的原因、机理和影响因素;由于在健康诊断中,传统的解析法难以解决非线性的和具有复杂荷载、边界条件的岩土体本构关系等问题,因此研究了有限元相关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应用在水闸的健康诊断中。(2)主要对水闸健康诊断因子的重要性作了研究。根据目前水闸健康诊断的相关规范,建立了水闸健康诊断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健康诊断指标量化的方法;利用改进群组G1法、基尼系数法和独立信息数据波动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利用基于最小偏差的权重融合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值。(3)主要研究了水闸工程的健康诊断模型以及对诊断模型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多元联系数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在得出诊断结果后,利用基于“最大值准则”的决策悖论来对诊断结果进行后评价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4)开发了一款能对水闸工程进行健康诊断的软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Visual Basic语言作为软件开发语言,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指标量化、权重计算、水闸工程健康诊断等功能,为水闸诊断提供了一个具有准确可靠、操作简单、运行快速等特点的计算工具。(5)主要研究了混凝土的寿命预测模型和建筑物维修加固措施方案的优化方法。研究了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Markov模型,针对过去水工建筑物在加固维修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鉴于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工建筑物观测资料少的现状,通过适当的假设和简化,研究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方法。

张玛璐[7](2019)在《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 ——理论建构与量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虽然总量发展迅速,单个机构的平均床位规模也已达到约1008.51张,突破了我国《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所建议的上限值,但仍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然而资源毕竟有限,因此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获得最大规模/品质”与“占用最少资源投入”之间的最佳平衡,是为“效率问题”。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的“效率问题”通常是复杂、多元的,提高某一类单一效率极有可能对其它单一效率产生影响,因而须遵循“综合兼顾”原则,是为“综合效率问题”。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本身的复杂性与“综合兼顾”原则共同导致了“综合效率问题”的复杂机制:各项“建筑物自然属性”与“综合效率结果”之间存在着大量过程之间、结果之间的相互转化,呈现出“交叉网状结构”。可见,只有以较为精确的定量方式阐明“综合效率的作用机制”,才能够精确把控决策结果并由此做出恰当决策,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关实践问题,也即需要阐明“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然而,各类现有理论尚不足以支持“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的探讨:“建筑评价/评估”类理论无法真实呈现建筑物自然属性与“目标结果”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建筑效率分析”类理论则大多围绕“单一效率”展开,无法体现“综合兼顾”原则。因此,本文需要重新构建一套理论来作为阐释“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的依托。基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建筑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下的大型综合医院交通流线优化研究(51778074)”的支持下,主要围绕“构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理论模型”和“阐明其量化作用机制”2方面理论目标展开,并通过在“设计优化”方面对该理论进行应用,初步验证了所构建的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构建基本理论模型部分以定性方式为主。首先,通过对现有效率相关研究的归纳,将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明确定义为: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所产出的医疗功能使用空间、建筑寿命及医疗功能使用效用,与投入的资金、资源、能源的比例;它是一种以大型综合医院为效率主体,以建筑设计为主导视角,以追求功能空间效率、经济技术效率、资源环境效率3方面共同提升为目标的综合效率。同时借鉴系统学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相关实际需求,采用“效率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综合效率系统组织结构由下至上划分为建筑属性、基础性能、效率单元、综合效率4个层级,明确了各级系统内部要素及外部影响因素,并通过其中第二层级系统要素来具体反映前述3方面效率目标。最后,依据各系统要素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内部逻辑,将综合效率系统内、外部作用方式概括分类,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来分别予以定量描述。阐明量化作用机制部分以定量方式为主。首先,遵循论文第一部分构建的基本理论模型,将综合效率系统拆解为16个子系统,逐一提取作用要素、判断作用过程并赋予相应定量关系,最终形成以建筑属性为自变量、综合效率为因变量、其它系统要素为中间变量的综合效率系统定量模型。进而,利用广义的系统参数取值来反映外部因素作用下综合效率系统的适应、调整过程,并由此提出动态和静态2种参数取值方法:前者精确反映所有参数随各方面发展而变化的实时取值情况,需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来实现;后者是对前者的简化,可通过一般调研统计获得各参数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取值结果。最后,以静态取值的方式,结合本文通过现场观察计数、调取监控录像观察计数、调取医院运营数据、调取医院建设图纸、现场访谈、抽样问卷等方式获取的约110类(数千万条)相关原始数据(调研概况详见附录A),经大量统计测算后(具体调研过程详见附录B),逐一给出了32组系统参数的取值方法和参考取值。为了验证上述“综合效率理论”,论文最后在“设计优化”方面对该理论展开了应用探索:依托综合效率理论,将设计优化方法归纳为测算初始综合效率并判定优化对象、选择优化措施、调整优化并检验分析3个步骤;同时重新梳理了3类共72项常见优化措施,利用“量化作用机制”逐一分析它们的“系统反馈”(对各系统要素指标取值的影响效果)情况,将结果汇集为“对象-措施”集。由此形成的设计优化方法可依托“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来探查目标建筑的性能短板,并利用“对象-措施”集来筛选有针对性且综合兼顾的优化措施,以此达到提升综合效率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引入实际案例对该“设计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进而初步验证了综合效率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在理论层面,构建了一套能够“从原理上解释”目前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所面对的“综合兼顾”的“效率问题”的理论体系——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理论,有助于突破目前的理论研究瓶颈。在方法层面,提供了一种“注重原理/作用机制”的建筑学研究模式,建立了一种“专门针对建筑综合效率问题”的系统定量方法,并通过应用实践进行了初步验证。在应用层面,通过“设计优化”方面的综合效率理论应用,发展了一种综合兼顾的、可重复批量操作的、模式化设计优化方法。在数据层面,采集、统计了大型综合医院建设运营相关的大量深度数据,在服务于本研究的同时也可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杨阳[8](2019)在《循证设计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乡建设实践中,辩证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内涵,需重视生态与生产、生活相协调的综合品质,不搞片面的和表象的生态绿色建设。我国城市建设正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为避免过去大量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看表面,轻质量”的做法,相应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受到管理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也面临着来自项目管理者和客户认为其设计方案的效果缺乏科学依据保障的质疑。因此,加强科学研究与设计实践的结合,走向循证科学是提升风景园林学科学性的发展要求。证据的匮乏是当前风景园林循证设计的难点;而建成后评价或绩效评价可为未来设计实践提供可靠证据,是一种有效的研究途径,受到广泛重视。目前景观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较薄弱,主要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大效益框架下,对单个建成项目展开多元效益综合评价;这一研究范式导致研究内容冗繁,大多既有文献局限在效益度量方法研究的表层,轻视了回应实践的深层研究宗旨;并且,多数研究存在结论与实践关联性弱,实践应用性差的问题,从而削弱了景观绩效研究作为指导实践依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立足于研究为了设计实践、研究结合设计实践、研究服务于设计实践的宗旨,在理解循证设计思想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循证设计为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评价研究路径;并聚焦城市综合公园的核心游憩功能,深入探讨了循证设计为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框架。本文基于该研究框架,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园游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以为城市公园的游憩空间设计提供符合现实使用者需求特点的科学证据,以提高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价值,提高未来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吸引力和使用效率,缓解高密度城市绿地不足的问题。具体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研究综述部分:通过研究整合法,纵向厘清景观绩效相关研究的源起和发展历程,横向理解绩效研究的重要思想内涵及其与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关系,明确了景观绩效研究的思想内核和未来发展趋势。本部分还进一步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景观绩效评价研究中强调景观多重效益特性的综合式评价范式的研究进展,基于景观绩效研究的本质目标剖析了当前相关研究的成效和不足之处,归纳了当前景观绩效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了以循证设计为方法论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和建议,指出重视和加强与实践相关联的景观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理论研究部分:本部分聚焦城市公园特定项目,明确了游憩效益作为公园社会效益的核心类别,综述了美国LPS计划下和国内城市公园社会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中面临着指标内容设置不严谨、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结果应用性差的问题。接着,通过系统分析法和演绎法,剖析了景观绩效与循证设计的内在关系,探究了循证设计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关键内容,并建构了循证设计方法论指导下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的基本框架。然后,基于该总体研究框架路径,科学详细地制定了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指标和方法,以为具体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第四章)实证调查研究部分: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广州,以其市中心城区的典型公园为对象进行游憩效益评价实证研究。采取行为记录法和问卷调查法展开调查研究,并对展开实际调查工作后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第五章)实证解释研究部分:通过演绎分析法,基于影响公园游憩空间使用情况的因素和相应的因素评级标准,对典型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混合分析法,通过典型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结果与其空间质量相关联的反馈分析,论证了游憩效益水平与其空间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围绕游憩空间质量如何影响游憩者的行为选择继而影响游憩绩效结果,推演出围绕游憩空间质量与游憩效益的作用关系机制,建构了城市公园游憩空间-效益耦合模型。(第六章)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以循证设计为方法论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评价研究思路,基于该思路建构了循证设计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基本框架;2)提出了“不同游憩活动带给游憩者的效益内涵不同”的研究假设,围绕游憩空间的“使用情况”,确立了基于不同活动类别下的游憩者效益感知差异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指标;3)基于游憩空间质量影响因素的评级标准,建立了城市公园游憩空间-效益耦合模型。

李佳臻[9](2019)在《Q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今财务管理逐渐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医院等经营实体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之路上,对相关信息的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财务管理的智能化在不断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了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使得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很多功能得以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更好的为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自身竞争力,是每个企事业单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Q医院使用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梳理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方面的研究现状,接着阐述了相关概念及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以及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的发展现状,随后介绍Q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功能及使用现状,分析其使用效果及现存问题,最后从系统设计层面、技术层面、使用层面等三个方面总结出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应用经验,并提出优化意见,同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展望。本文通过对Q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应用现状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分析其应用情况的利弊与收益,指出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同时在后续其他企业在面临相同问题时,为其使用智能化系统的选择做出了参考指导。

曹辉[10](2019)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医疗技术的更迭,相关政策及规范的出台,电子病历在记录格式、存储内容等方面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如何应对技术的改进,保持电子病历的连续性,同时满足时代需求,是电子病历系统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脑卒中电子病历系统中,患者的电子病历由医院信息中心进行集中存储。这种集中管控方式存在数据存储、安全方面等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近年来热度非常高的区块链技术恰好具有安全可靠、去中心化、隐私性好等特点。既满足了在病人隐私的保护,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医院传统诊疗过程中,心脑血管疾病往往都是急性患者前来就诊,医生很多时候只能根据化验结果以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脑血管疾病进行通用型治疗。针对脑卒中这种实际情况复杂,个体差异性较大的情况,医生希望在诊疗过程中可以查阅相似卒中病历,以及完整的诊疗过程全记录,包括患者的病患症状,过往服药情况、医生诊断和手术等相关的信息,为病患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确治疗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原有脑卒中医联体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分析出电子病历在存储、交互、安全方面的问题,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为医院构建了更适合脑卒中电子病历的存储系统,即构建基于区块链共享账本模型的联盟链以满足卒中联盟各医院病历交互机制的需要(2)在区块链共识层通过改进BFT-RAFT共识算法,使得相较于拜占庭容错算法在异常情况下可以更快完成数据校验过程,保证了卒中联盟内电子病历分布式存储安全。’(3)在区块链数据层改进底层DMB模型,对于已经存储的电子病历记录通过节点内的自校验性和准实时多节点数据校验来保证电子病历不被纂改,对比传统集群主从式数据存储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单点故障引起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满足医院卒中电子病历的存储需要本系统采用私有链与联盟链(行业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曲线选择了与比特币相同的secp256k1,改进共识层BFT-RAFT算法与底层DMB模型,实现对于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有效性保证,并改善现有系统共享模式。为区块链3.0时代,医疗行业分布式应用发展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二、基于EXCEL的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EXCEL的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更新对大量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催生”
        1.1.2 工业遗存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1.1.3 西安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工业遗存的保护研究现状
        1.3.2 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研究动态
        1.3.3 POE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与框架
第二章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
    2.1 陕西钢厂再生利用背景
        2.1.1 陕西钢厂的历史沿革
        2.1.2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背景
    2.2 再生利用的整体规划
        2.2.1 区位分析
        2.2.2 周边现状
        2.2.3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模式
        2.2.4 整体规划与功能布局
    2.3 保留建筑群的再生利用
        2.3.1 保留建筑的基本情况
        2.3.2 遗存建筑的再生利用
    2.4 再生利用后评价的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生利用效益评价
    3.1 效益评价的内涵
    3.2 效益评价因子
    3.3 功能业态评价
        3.3.1 园区运营模式
        3.3.2 园区功能业态构成
        3.3.3 主要企业入驻情况
        3.3.4 园区现状业态评价
    3.4 经济效益评价
        3.4.1 再生利用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3.4.2 项目再生利用投资
        3.4.3 产业园区运营收益
        3.4.4 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3.5 社会效益评价
        3.5.1 社会效益分析
        3.5.2 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
        3.5.3 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生利用空间品质评价
    4.1 外部空间的再生利用
        4.1.1 道路交通
        4.1.2 空间格局
        4.1.3 景观环境与配套设施
        4.1.4 色彩搭配
    4.2 内部空间环境
        4.2.1 光线营造
        4.2.2 陈设设计
        4.2.3 保温/隔音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再生利用使用后满意度评价(POE)
    5.1 满意度评价模型设计
        5.1.1 满意度评价目标
        5.1.2 评价模型的总体设计
    5.2 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
        5.2.1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5.2.2 确定指标权重
    5.3 调查问卷的设计
    5.4 数据搜集与处理
        5.4.1 数据搜集方法
        5.4.2 数据分析方法
    5.5 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5.6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满意度评价分析
        5.6.1 被访者情况分
        5.6.2 满意度评价分析
    5.7 舆情调查分析
    5.8 评价结论
第六章 基于多维评价的优化策略
    6.1 基于发展需求的空间优化策略
        6.1.1 外部空间优化策略
        6.1.2 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6.2 基于社会影响的人文环境优化策略
        6.2.1 遗存本体保护
        6.2.2 工业文化传承
        6.2.3 园区安全管理
        6.2.4 公众参与
    6.3 基于业态活力的经济效益优化策略
    6.4 基于满意度评价的配套与景观提升策略
        6.4.1 配套设施
        6.4.2 绿化与景观设施设计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调查问卷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致谢

(2)无人机末端配送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法律法规
        1.2.3 商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无人机简介
        2.1.1 概念及类型
        2.1.2 优势及问题
        2.1.3 实际应用案例
    2.2 无人机末端联合配送模式
        2.2.1 模式提出
        2.2.2 “车辆+站点+无人机”模式
        2.2.3 “车辆+无人机”模式
        2.2.4 “无人机+快递柜”模式
    2.3 联合配送模式分析
        2.3.1 优劣势分析
        2.3.2 适用场景分析
    2.4 仿真技术基础
        2.4.1 仿真理论基础
        2.4.2 仿真软件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仿真系统设计
    3.1 流程分析
        3.1.1 “车辆+站点+无人机”
        3.1.2 “车辆+无人机”
        3.1.3 “无人机+快递柜”
    3.2 任务规划
        3.2.1 “车辆+站点+无人机”
        3.2.2 “车辆+无人机”
        3.2.3 “无人机+快递柜”
    3.3 仿真系统分析
        3.3.1 “车辆+站点+无人机”
        3.3.2 “车辆+无人机”
        3.3.3 “无人机+快递柜”
        3.3.4 相关设备参数
    3.4 系统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3.4.1 需求分析
        3.4.2 开发可行性分析
    3.5 系统设计
        3.5.1 总体设计
        3.5.2 功能模块设计
        3.5.3 输入数据设计
        3.5.4 界面设计
        3.5.5 绩效指标设计
    3.6 验证实验设计
        3.6.1 “车辆+站点+无人机”
        3.6.2 “车辆+无人机”
        3.6.3 “无人机+快递柜”
    3.7 小结
第四章 仿真系统实现
    4.1 关键模块实现思路
    4.2 “车辆+站点+无人机”实现
        4.2.1 多智能体模块
        4.2.2 数据库模块
        4.2.3 场景配置模块
        4.2.4 GIS地图模块
        4.2.5 数据统计模块
        4.2.6 其他辅助模块
        4.2.7 运行效果
    4.3 “车辆+无人机”实现
        4.3.1 多智能体模块
        4.3.2 数据库模块
        4.3.3 场景配置模块
        4.3.4 GIS地图模块
        4.3.5 数据统计模块
        4.3.6 运行效果展示
    4.4 “无人机+快递柜”实现
        4.4.1 多智能体模块
        4.4.2 数据库模块
        4.4.3 场景配置模块
        4.4.4 GIS地图模块
        4.4.5 数据统计模块
        4.4.6 运行效果展示
    4.5 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实例应用
    5.1 系统功能测试
        5.1.1 用例测试
        5.1.2 简单实例测试
    5.2 实例介绍
    5.3 实例运行
        5.3.1 实验因素水平值
        5.3.2 实例正交实验
        5.3.3 实例运行过程及结论
        5.3.4 仿真系统运行情况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遵义恒聚磷石膏项目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项目经济评价有关理论基础
    2.1 经济评价的有关基础概念
        2.1.1 现金流量理论
        2.1.2 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
    2.2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2.2.1 财务经济评价
        2.2.2 国民经济评价
        2.2.3 不确定分析评价
第三章 蒙特卡洛模拟法概述
    3.1 蒙特卡洛模拟法
        3.1.1 发展背景
        3.1.2 基本原理
        3.1.3 模拟步骤
        3.1.4 随机数的产生
    3.2 Cystal Ball软件
        3.2.1 软件介绍
        3.2.2 Cystal Ball仿真步骤
第四章 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概况及市场分析
    4.1 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概况
        4.1.1 项目建设规模
        4.1.2 项目产品方案
    4.2 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4.2.1 项目目标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4.2.2 项目目标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4.2.3 项目目标市场分析结论
    4.3 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估算
        4.3.1 项目新增建设投资构成
        4.3.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4.3.3 项目经营成本与总成本费用估算
        4.3.4 项目销售收入与经营收入估算
        4.3.5 项目收益估算
        4.3.6 项目现金流量估算
    4.4 遵义恒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
        4.4.1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4.4.2 项目不确定分析
        4.4.3 项目财务评价与结论
第五章 遵义恒聚磷石膏项目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确定
    5.2 变量的选取
    5.3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5.4 利用Cystal Ball软件对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模拟运算
    5.5 模拟运算结果分析
    5.6 敏感性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环境-经济的集成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装配式建筑环境、经济影响研究现状
        1.2.2 环境-经济集成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装配式建筑LCA-LCC集成框架
    2.1 生命周期评价(LCA)
        2.1.1 理论概述
        2.1.2 理论框架
        2.1.3 局限性
    2.2 生命周期成本(LCC)
        2.2.1 定义
        2.2.2 分类
    2.3 LCA-LCC集成框架
        2.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2.3.2 清单分析
        2.3.3 影响评价
        2.3.4 结果解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C建筑施工过程环境、经济数据库
    3.1 调研与监测方案
        3.1.1 对象与研究范围
        3.1.2 方案
    3.2 数据收集
        3.2.1 建筑施工上游
        3.2.2 预制构件生产阶段
        3.2.3 运输阶段
        3.2.4 现场装配阶段
    3.3 数据库的建立
        3.3.1 功能
        3.3.2 内容与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研究
    4.1 目标与范围
    4.2 清单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环境清单
        4.2.3 成本清单
    4.3 影响评价
        4.3.1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4.3.2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评价
        4.3.3 LCA-LCC集成评价
    4.4 结果解释
        4.4.1 LCA结果解释
        4.4.2 LCC结果解释
        4.4.3 LCA-LCC集成结果解释
    4.5 敏感性分析
        4.5.1 施工过程的敏感性分析
        4.5.2 环境潜值的敏感性分析
        4.5.3 活动成本的敏感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多级道路索引的城市交通数据挖掘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智能交通服务快速发展
        1.1.2 城市出行环境仍面临长期挑战
        1.1.3 城市交通系统智能分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1.4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城市交通系统分析研究
        1.3.2 城市交通系统复杂性研究
        1.3.3 车载GPS轨迹地图匹配算法研究
        1.3.4 出租车市场运营与绕行行为研究
        1.3.5 已有研究问题总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精细化路网多级道路索引(MRI)系统构建算法设计
    2.1 引言
    2.2 城市精细化地图与多级道路索引(MRI)系统定义
        2.2.1 城市精细化地图数据
        2.2.2 两种典型地图数据逻辑异常与处理
        2.2.3 多级道路索引(MRI)系统
    2.3 基于交叉连续性判别(3C)准则的精细化路网MRI系统搭建算法设计
        2.3.1 交叉口连续性判别法(ICN法)
        2.3.2 精细化城市地图交叉连续判别(3C)准则设计
        2.3.3 基于3C准则的精细化地图MRI系统搭建算法设计
    2.4 算法效果验证
        2.4.1 实验数据准备
        2.4.2 实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MRI系统的城市街道复杂网络调节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建模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3.2.1 城市交通系统宏观调节作用模型假设
        3.2.2 基于MRI系统的城市路网对偶拓扑抽象方法
        3.2.3 城市交通宏观属性指标构建
        3.2.4 基于对偶拓扑网络的城市路网结构指标构建
        3.2.5 城市交通系统宏观状态指标构建
    3.3 建模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3.1 精细化城市路网数据收集整理
        3.3.2 城市宏观交通属性数据收集整理
        3.3.3 城市交通系统状态信息采集与预处理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典型城市道路网络复杂性验证分析
        3.4.2 城市交通系统状态影响因素及网络结构特征调节作用分析
        3.4.3 模型分析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RI系统的车载GPS高效地图匹配算法设计
    4.1 引言
    4.2 分段高效地图匹配算法设计
        4.2.1 通用分段匹配处理流程设计
        4.2.2 基于MRI系统的辅助式分段匹配(SMRI)算法
        4.2.3 基于轨迹特征的非辅助式分段匹配(SRF)算法
    4.3 高效匹配算法效率分析
    4.4 算法效果验证
        4.4.1 实验数据准备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RI系统的出租车收入/绕行时空分布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建模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5.2.1 路网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5.2.2 出租车GPS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5.2.3 城市POI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5.3 基于MRI系统的出租车收入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5.3.1 基于分向路段(DRS)的出租车收入统计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3.2 基于MRI系统的收入影响因子指标设计
        5.3.3 基于筛选样本二元Logit模型的收入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3.4 模型分析结论
    5.4 基于MRI系统的出租车绕路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5.4.1 基于EMM的出租车绕路行为判别算法
        5.4.2 基于MRI系统的绕路影响因子指标设计
        5.4.3 基于分向路段(DRS)的出租车绕路统计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4.4 基于筛选样本二元Logit模型的绕路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4.5 模型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健康诊断技术的研究
        1.2.2 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CC)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主要思路
第2章 水闸病害分析及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2.1 水闸工程病害及成因分析
        2.1.1 混凝土结构
        2.1.2 金属结构
        2.1.3 机电设备
    2.2 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2.2.1 有限元法在水闸渗流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2.2.2 有限元法在加筋挡土墙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重要性研究
    3.1 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拟定原则
        3.1.2 健康诊断体系的构建
    3.2 健康诊断指标量化
    3.3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赋权方法研究
        3.3.1 改进群组G1法
        3.3.2 基尼系数赋权法
        3.3.3 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
        3.3.4 权重融合方法
    3.4 实例分析
        3.4.1 健康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3.4.2 改进群组G1法计算权重
        3.4.3 基尼系数赋权法计算权重
        3.4.4 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计算权重
        3.4.5 融合权重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4.1 物元模型
    4.2 集对分析
        4.2.1 基本定义
        4.2.2 联系数
        4.2.3 联系势原理
    4.3 基于四元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4.3.1 四元联系数
        4.3.2 联系势
        4.3.3 基于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4.4 实例应用
        4.4.1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分级
        4.4.2 计算过程
    4.5 基于“最大值准则”决策悖论的诊断结果后评价
        4.5.1 基本定义
        4.5.2 “最大值准则”决策悖论模型求解步骤
        4.5.3 几种实用聚核权向量组的构造方法
        4.5.4 实例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开发
    5.1 诊断系统开发工具及语言选择
    5.2 Visual Basic 6.0开发程序的主要过程
    5.3 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5.3.1 系统总目标
        5.3.2 系统分析
    5.4 实例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
    6.1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
        6.1.1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Markov模型
        6.1.2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划分
        6.1.3 转移概率矩阵的计算
        6.1.4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简化Markov模型
        6.1.5 实例分析
    6.2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
        6.2.1 水工结构维修计划优化内容
        6.2.2 水工结构生命周期维修加固决策模型和方法
        6.2.3 实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 ——理论建构与量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目的
        1.1.3 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效率系统研究
        1.2.2 单一效率研究
        1.2.3 现有研究不足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图
2 综合效率理论构建的基础:概念、内涵与基本问题
    2.1 基本界定:概念、内涵、系统
        2.1.1 对“综合效率”概念的界定
        2.1.2 “综合效率”概念内涵辨析
        2.1.3 对“综合效率系统”的界定
    2.2 逻辑基础:系统组织结构
        2.2.1 综合效率系统的宏观构成关系
        2.2.2 综合效率系统内部的结构层级
    2.3 需求基础:主要现状问题
        2.3.1 实践问题归纳
        2.3.2 理论研究梳理
        2.3.3 现状问题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综合效率理论模型的确立:系统框架与定量规则
    3.1 综合效率系统内部作用要素
        3.1.1 第一层级:综合效率
        3.1.2 第二层级:效率单元
        3.1.3 第三层级:基础性能
        3.1.4 第四层级:建筑属性
    3.2 综合效率系统外部影响因素
        3.2.1 服务规模——总床位数
        3.2.2 活动类型——空间类型
        3.2.3 活动流程——流线类型
        3.2.4 使用年限
        3.2.5 其它外部支持
    3.3 综合效率系统作用的基本类型
        3.3.1 系统内部作用
        3.3.2 系统外部作用
    3.4 综合效率系统定量的基本规则
        3.4.1 系统要素的“取值规则”
        3.4.2 系统作用的“作用规则”
    3.5 本章小结
4 量化作用机制的运作规则:系统作用与定量模型
    4.1 定量模型的构成方式
    4.2 子系统微观作用与定量模型
        4.2.1 三级子系统-面积配置类(4个)
        4.2.2 三级子系统-使用效用类(6个)
        4.2.3 三级子系统-资源负荷类(2个)
        4.2.4 二级与一级子系统(4个)
    4.3 取值处理与参数析出
        4.3.1 各指标的最终取值
        4.3.2 模型中的参数析出
    4.4 本章小结
5 量化作用机制的运行参数:取值方法与参考结果
    5.1 综合效率系统参数类型及其取值途径
        5.1.1 参数类型
        5.1.2 取值途径
    5.2 客观建设使用特征类参数
        5.2.1 交通性能特征(5组)
        5.2.2 抗扰性能特征(2组)
        5.2.3 资源负荷及其它特征(3组)
    5.3 主观使用感受需求类参数
        5.3.1 不利影响(干扰)程度类(2组)
        5.3.2 相对重要性程度类(4组)
    5.4 一般性能水平(参照取值)
        5.4.1 面积配置类(4组)
        5.4.2 使用效用类(10组)
        5.4.3 资源负荷类(2组)
    5.5 本章小结
6 综合效率理论的实践应用:设计优化方法与案例
    6.1 设计优化的基本原理
        6.1.1 优化设计的基本步骤
        6.1.2 优化措施的反馈原理
    6.2 优化措施的系统反馈
        6.2.1 总平面措施的系统反馈
        6.2.2 建筑单体措施的系统反馈
        6.2.3 平面及细节措施的系统反馈
        6.2.4 “对象-措施”集汇总
    6.3 实际案例的优化应用
        6.3.1 案例基本情况
        6.3.2 测算初始综合效率
        6.3.3 选择优化对象及措施
        6.3.4 优化调整结果及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之处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实地调研概况
    附录 B 调研统计过程
    附录 C 部分定量关系的推导过程
    附录 D 部分中间过程取值的估算速查表
    附录 E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循证设计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的高质量要求
        1.1.2 风景园林学走向循证科学的发展驱动
        1.1.3 公园城市之提升公共空间效能的需求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循证设计
        1.2.2 景观绩效
        1.2.3 城市公园
        1.2.4 游憩效益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多重效益综合式景观绩效研究综述
    2.1 景观绩效研究的发展动向
        2.1.1 景观绩效评价研究发展的纵向三阶段
        2.1.2 景观绩效评价三个阶段的横向比较
        2.1.3 景观绩效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综合式景观绩效研究进展
        2.2.1 基于POE方法的景观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2.2 基于POE方法的景观效益评价研究成效与不足
        2.2.3 LPS研究框架下的景观绩效评价研究进展
        2.2.4 LPS研究框架下的景观绩效评价研究成效与不足
    2.3 综合式景观绩效评价研究的难点
        2.3.1 标准化的景观绩效评价体系
        2.3.2 数据获取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3.3 研究的实践关联性和指导性
    2.4 循证设计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评价研究建议
        2.4.1 以服务于循证设计为导向梳理景观绩效评价框架
        2.4.2 分类逐步搭建和完善风景园林绩效评价体系
        2.4.3 重视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普适性知识的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证设计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框架
    3.1 游憩效益:城市公园景观绩效的重要类别
    3.2 城市公园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3.2.1 LPS城市公园案例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现状与问题
        3.2.2 国内城市公园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现状与问题
    3.3 循证设计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评价思想探析
        3.3.1 循证设计的思想内涵
        3.3.2 循证设计在风景园林学的端倪、提出和发展
        3.3.3 景观绩效评价与循证设计的关系
        3.3.4 循证设计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的概念解析
        3.3.5 精准式景观绩效评价研究之于循证设计的作用
        3.3.6 循证设计导向的精准式景观绩效研究关键点
    3.4 循证设计导向下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框架
        3.4.1 循证设计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基本框架
        3.4.2 精准指标:设计问题导向的绩效评价
        3.4.3 精准分析:游憩空间效能的反馈分析
        3.4.4 精准结论:实践应用型知识的提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公园游憩效益内涵、评价指标与方法
    4.1 游憩空间:城市公园设计之重
        4.1.1 游憩空间:游憩效益的载体
        4.1.2 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设计现状
        4.1.3 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研究问题
    4.2 城市公园游憩效益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
        4.2.1 城市公园游憩效益的内涵
        4.2.2 城市公园游憩效益的产生机制
    4.3 设计问题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评价指标建构
        4.3.1 指标建构的基本原则
        4.3.2 游憩效益评价可导向的关键问题
        4.3.3 游憩效益的承载要素
        4.3.4 设计问题导向的游憩效益评价指标
    4.4 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研究方法
        4.4.1 现场观察记录法
        4.4.2 移动影像定位法
        4.4.3 问卷调查法
        4.4.4 数据统计与分析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5.1 地区背景信息与典型公园选择
        5.1.1 广州城市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5.1.2 典型公园选择
        5.1.3 典型公园背景简介
    5.2 研究设计
        5.2.1 调查研究的实施框架
        5.2.2 调查前期准备阶段
        5.2.3 调查计划设计
        5.2.4 调查样本选择与时间安排
    5.3 行为观察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5.3.1 公园日游憩人数总量特征
        5.3.2 公园游憩者的人口特征
        5.3.3 公园总体游憩度的时空分异
        5.3.4 公园游憩活力的时空分异
    5.4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5.4.1 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
        5.4.2 调查对象的出行特征
        5.4.3 游憩活动类别的多因素交叉分析
        5.4.4 游憩效益感知分析
        5.4.5 游憩场所的优选因素
        5.4.6 游憩场所需改善之处
        5.4.7 游憩体验满意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憩空间的使用影响因素与效能反馈
    6.1 城市公园游憩空间使用影响因素的理论设想
        6.1.1 影响因素构成框架
        6.1.2 影响因素评分标准
    6.2 典型公园游憩空间的影响因素评级分析与相关研究问题
        6.2.1 典型公园总体设计概况
        6.2.2 典型公园游憩空间因素分析
        6.2.3 典型公园游憩空间因素总体特征
        6.2.4 典型公园游憩空间绩效的研究问题
    6.3 典型公园游憩效益结果比较与空间反馈分析
        6.3.1 典型公园间整体游憩效益水平的比较
        6.3.2 典型公园内空间单元游憩效益水平比较
        6.3.3 典型公园游憩效益水平的空间反馈
        6.3.4 基于评价结果分析对城市公园设计问题的回应
    6.4 城市公园游憩空间与游憩效益的耦合关系
        6.4.1 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要素的作用关系逻辑
        6.4.2 城市公园游憩空间-效益耦合模型
        6.4.3 基于模型的典型公园游憩绩效差异的回应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典型公园空间单元分区与节点详图
    附录2 广州人民公园游憩使用状况评价问卷
    附录3 广州流花湖公园游憩使用状况评价问卷
    附录4 广州天河公园游憩使用状况评价问卷
    附录5 广州珠江公园游憩使用状况评价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Q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2 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概述
    2.1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2.1.1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概念
        2.1.2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关键技术
        2.1.3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特点
    2.2 医院财务分析特点及指标
        2.2.1 医院财务分析特点
        2.2.2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
    2.3 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发展现状
3 Q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案例分析
    3.1 Q医院基本概况
    3.2 Q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实施情况
        3.2.1 智能化财务分析的实现方式
        3.2.2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界面展示
        3.2.3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的功能
    3.3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3.3.1 提高财务分析效率和质量
        3.3.2 实现信息共通
        3.3.3 加强精细化管理
        3.3.4 提高财务分析时效性
    3.4 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应用现存问题
        3.4.1 财务报告提供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3.4.2 缺少提示报警机制
        3.4.3 关联单位流程协同有待优化
4 经验总结与优化建议
    4.1 经验总结
        4.1.1 系统设计层面
        4.1.2 技术层面
        4.1.3 使用层面
    4.2 优化建议
        4.2.1 提供差异化定制功能
        4.2.2 设置重点指标异常报警功能
        4.2.3 增强流程协同与数据对接功能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电子病历
        2.1.1 电子病历概念
        2.1.2 电子病历的实施与发展
    2.2 区块链
        2.2.1 区块链理论基础
        2.2.2 区块链的特性
        2.2.3 区块链的基础模型
        2.2.4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2.3 存储系统
        2.3.1 单机存储
        2.3.2 网络存储
        2.3.3 分布式存储
    2.4 医疗联合体理论
        2.4.1 医疗联合体
        2.4.2 医疗联合体模式
        2.4.3 医疗联合体信息共享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分析
    3.1 脑卒中医联体信息共享平台概述
        3.1.1 医联体信息共享云平台总体架构模型
        3.1.2 脑卒中医联体模式分析
        3.1.3 卒中病历系统功能分析
    3.2 医联体云平台存储系统需求分析
        3.2.1 数据存储需求
        3.2.2 数据交互需求
        3.2.3 数据安全性需求
        3.2.4 移动访问需求
        3.2.5 非功能性需求
    3.3 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3.1 数据存储结构现状
        3.3.2 数据交互机制现状
        3.3.3 数据安全问题现状
    3.4 中心化存储与分布式存储分析
        3.4.1 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的中心化存储的问题
        3.4.2 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的优势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4.1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总体设计
        4.1.1 脑卒中电子病历联盟链设计
        4.1.2 脑卒中电子病历私有链设计
        4.1.3 脑卒中电子病历存储模型设计
    4.2 存储系统改进措施
        4.2.1 分布式存储
        4.2.2 交互方式
        4.2.3 数据安全问题措施
    4.3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存储系统关键问题设计
        4.3.1 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分布式安全存储设计
        4.3.2 适用于脑卒中电子病历的数据共识算法设计
    4.4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特点
        4.4.1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安全
        4.4.2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交互安全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实现
    5.1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环境搭建
    5.2 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联盟链实现
    5.3 区块链脑卒中电子病历存储性能测试
    5.4 基于区块链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智能合约实现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基于EXCEL的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D]. 何大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无人机末端配送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嘉蕾.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遵义恒聚磷石膏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 蔡婷婷.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环境-经济的集成评价方法[D]. 杨徽. 青海大学, 2021(01)
  • [5]基于多级道路索引的城市交通数据挖掘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吴洲豪. 长安大学, 2021(02)
  • [6]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D]. 张志辉. 扬州大学, 2020(04)
  • [7]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 ——理论建构与量化作用机制研究[D]. 张玛璐. 重庆大学, 2019(01)
  • [8]循证设计导向的城市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研究[D]. 杨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Q医院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案例研究[D]. 李佳臻.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10]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脑卒中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系统研究[D]. 曹辉.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基于EXCEL的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