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PHSJ-4型PH计观测质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肖笛[1](2021)在《北方农户多元有机垃圾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
宋华[2](2021)在《FGF2通过调节Caspase-3、bcl-2表达在改善软骨终板退行性变的代谢调控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一种影响腰椎间盘形态和正常生理功能的常见疾病,并最终导致脊柱承受压缩载荷的能力下降。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其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明确,其中遗传倾向、年龄、生活方式(肥胖、吸烟、抑郁症状)和非生理性机械负荷等多种因素,都是导致其进展的原因。研究表明,IVDD是诱发腰痛(LBP)的主要原因,约80%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腰痛症状。据估计,美国LBP引发的直接成本每年可高达900亿美元,同时因LBP引发的劳动能力下降对于整体社会经济影响造成了显着的挑战。多项研究指出,IVDD中的病理变化与椎间盘退变有关,其中细胞外基质降解、炎症产生和细胞损伤凋亡为最主要的原因。细胞外基质(ECM)在椎间盘的机械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提供拉伸强度,蛋白多糖参与形成间盘组织结构,然而位于椎间盘中心区域的髓核(NP)细胞合成ECM成分的能力降低,同时ECM降解分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分泌明显增多,导致间盘组织水结合能力持续降低,最终导致结构和功能损伤。研究证实,退行性变首先出现在髓核,随后损伤进一步扩展至椎间盘外部区域的纤维环(AF),并引发两种不同组织间界限消失。在此过程中,细胞丢失以及密度降低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并进一步增强了ECM的降解。多数研究指出,细胞丢失可由程序性细胞凋亡引发,并因细胞衰老、机械应力等潜在因素增加凋亡的发生。除ECM降解和细胞丢失外,炎症也在IVDD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区分无症状性椎间盘退变和有症状性椎间盘退变的一个重要因素。NP细胞在损伤过程中可导致多项炎症因子异常募集,并促进基质降解、激活宿主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免疫细胞在神经纤维中浸润,从而诱发退行性变进行性加重,而神经浸润则是椎间盘退行性变疼痛的主要原因。多数研究证实,ECM降解、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被称为IVDD的标志,且三种病理反应相互关联并彼此依赖。促炎细胞因子可通过上调ECM降解酶的表达和降低ECM结构成分而导致代谢失调,同时ECM的大量固有降解导致ECM碎片在细胞外积聚,并作为自身免疫抗原进一步刺激NP细胞的炎症反应。此外,椎间盘组织中较高的细胞凋亡率和衰老率以及较低的ECM产生能力均与炎症密切相关。近年来,机械生物学指出,机械应力在IVDD的诱发因素中存在重要作用,且椎间盘的非生理机械负荷已被证明与基质降解和细胞生理变化密切相关。现阶段,多数研究学者发现机械应力、ECM降解、细胞丢失以及炎症反应在IVDD的发生和进展中存在相互依赖性,但对于各损伤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尚缺乏共识。Ⅱ型胶原是ECM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软骨细胞分泌,对维持终板软骨稳定发挥重要作用。Ⅱ型胶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能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可对ECM中Ⅱ型胶原进行降解,是终板软骨中关键的分解代谢的酶之一。MMPs组织抑制物4(TIMP-4)为MMPs的特异性抑制因子,在代谢调控中可表现为MMP抑制作用,并降低ECM分解水平,因此TIMP-4也可作为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关键标志物。现阶段,非甾体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方式为IVDD的常规治疗方案,外科侵入性手术行脊柱融合或关节成型可作为常规治疗难以缓解的二线治疗方案。尽管目前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治疗过程中手术费用高昂、术后疼痛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的局限性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用以改善治疗现状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外源性生长因子应用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前景,并且在安全性和可行性方面得到证实。多数研究表明,生长因子治疗作为一种促进椎间盘组织再生的治疗方案,通过典型生长因子组合应用方式具有改善IVDD恢复能力的效果,并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显示出调节合成代谢和抑制分解代谢作用的潜力。既往研究指出,增加ECM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对于维持ECM稳定性、缓解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长因子治疗有可能成为一种缓解和治疗IVDD的新方案。近年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以其具有促进有丝分裂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修复。有研究表明,FGF在骨骼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与FGF受体结合而启动的,并在缓解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治疗作用。也有研究表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FGF-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情况下的FGF-2含量,认为高FGF2含量可能引起软骨老化。有研究表明FGF的受体FGFR1及FGFR3在软骨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既往研究分析,FGF-2在人类软骨细胞(CHs)中发挥的作用是双向的,对OA患者有加速疾病发生作用。然而,有研究人员发现,FGF-2基因敲除小鼠比正常小鼠更容易发生OA,皮下注射FGF-2可以减缓这种效应。以上研究均指出,FGF2有可能在IVDD延缓病理过程和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分子生物学作用,而目前对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尚缺乏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FGF2在改善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代谢调控作用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FGF2在不同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软骨终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外源性FGF2对体外培养正常软骨细胞、退行性变性软骨细胞,探讨FGF2在软骨终板细胞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间的调控作用。在本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分析FGF2在改善代谢反应过程中对Caspase-3、bcl-2表达的调控作用,深入探讨FGF2对于促进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阐明FGF2在缓解软骨终板细胞退行性变中的生物学意义。研究方法第一部分FGF2在不同程度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软骨终板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间在我院骨科行脊柱融合术的8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按照MRI影像学结果评估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级分为轻度IVDD组和重度IVDD组,每组4人。对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观察病变椎间盘形态,取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行HE染色。将手术获取软骨终板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采用 RT-qPCR 分析细胞中 FGF2、FGFR1、FGFR3 以及 MMP-13、TIMP-4和Ⅱ型胶原的mRNA水平。体外培养0、24、48、72h,采用CCK-8法检测软骨终板细胞增殖活力,分析细胞代谢状态。第二部分外源性FGF2对正常软骨终板细胞的代谢调控影响选用正常人软骨细胞进行复苏、培养和传代,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加入不同浓度(5ng/mL和10ng/mL)外源性FGF2进行培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未加FGF2蛋白处理。采用RT-qPCR分析细胞中FGF2、FGFR1、FGFR3以及MMP-13、TIMP-4和Ⅱ型胶原的mRNA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各组细胞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在培养后0、12、24、48、72h,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软骨细胞增殖活力水平。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对软骨细胞培养后0、12、24、48、72h进行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水平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体外诱导软骨终板细胞退行性变性中的代谢调控及Caspase-3、bcl-2表达的机制研究选用正常人软骨细胞进行复苏、培养和传代,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应用IL-1β诱导退行性变性。采用RT-qPCR分析细胞中FGF2、FGFR1、FGFR以及MMP-13、TIMP-4和Ⅱ型胶原的mRNA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各组细胞Ⅱ型胶原表达。在培养后0、12、24、48、72h,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软骨细胞增殖活力水平。采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检测细胞中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水平。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对软骨细胞培养后0、12、24、48、72h进行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水平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外源性FGF2联合FGFR1阻断剂对于延迟软骨终板细胞变性的影响选用正常人软骨细胞进行复苏、培养和传代,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应用IL-1β诱导退行性变性。取外源性人重组FGF2蛋白对软骨细胞进行处理并分为两组:FGF2组和FGF2+PD(FGFR1抑制剂)组;另选取一空白组作为对照,其中未加FGF2、PD蛋白进行处理。采用RT-qPCR分析细胞中FGF2、FGFR1、FGFR3以及MMP-13、TIMP-4和Ⅱ型胶原的mRNA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各组细胞Ⅱ型胶原表达。在培养后0、12、24、48、72h,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软骨细胞增殖活力水平。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对培养后0、12、24、48、72h进行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严重退变的相邻椎体间的位置高度较轻度退变降低,且MRI图像中水分程度亦较轻度病变减低。HE染色发现软骨终板组织比髓核组织质地更硬、分布更密集,软骨终板细胞的分布位置比髓核细胞更近。椎间盘重度退变的软骨终板细胞中FGF2、FGFR1、MMP-3表达水平较椎间盘轻度退变表达显着增加(P<0.001);但在两种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中,FGFR3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椎间盘退变中Ⅱ型胶原和TIMP-4表达水平较轻度椎间盘退变降低(P<0.05)。2、外源性FGF2蛋白处理72h后,三组细胞中FGF2 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2处理组FGFR1和FGFR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FGFR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5ng/mL组与10ng/mL组间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FGFR3表达水平进行分析,1Ong/mL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ng/mL组(P<0.001)。外源性FGF2蛋白处理72h后,两组细胞TIMP-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且10ng/mL组表达水平高于5ng/mL组(P<0.05);三组细胞MMP-13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Ⅱ型胶原荧光定量进行分析,10ng/mL组细胞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和5ng/mL组(P<0.001);对照组和5ng/mL组间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细胞72h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力均随时间呈增加趋势(P<0.05)。三组间相同时间点增殖活力比较,提示:①培养0h时,三组细胞增殖活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培养12h时,三组细胞增殖活力不相同,10ng/mL组增殖水平较5ng/mL组和对照组升高(P<0.05),但5ng/mL组和对照组增殖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培养24h时,1Ong/mL组和5ng/mL组增殖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10ng/mL组和5ng/mL组增殖活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培养48h、72h后,10ng/mL组水平较5ng/mL组和对照组升高,且5ng/mL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细胞凋亡率水平不全相同(P<0.05),且培养后Oh,三组细胞凋亡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12h,10ng/mL组凋亡率高于5ng/mL组和对照组,且5ng/mL组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后24h、48h、72h,三组细胞凋亡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IL-1 β处理后24h,FGF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但IL-1 β处理后48、72h,退行性变细胞FGF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IL-1 β处理后72h水平高于IL-1β处理后48h(P<0.05)。IL-1 β处理后24、48、72h,处理组退行性变细胞FGFR1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且处理组细胞FGFR1水平随时间推移呈持续增高趋势(P.<0.05)。IL-1β处理后24h,处理组退行性变细胞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48、72h,处理组细胞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IL-1 β处理后48h与处理后72h,退行性变细胞FGFR3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IL-1 β处理后72h,处理组退行性变细胞Ⅱ型胶原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同时,IL-1 β处理后细胞MMP-13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01);两组细胞TIMP-4表达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72h内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力不全相同,增殖活力水平均呈表现为持续降低(P<0.05),且培养Oh,两组细胞增殖活力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2、24、48、72h,IL-1 β处理后细胞增殖活力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IL-1 β处理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强,但IL-1 β处理组细胞bcl-2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间72h内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率不全相同,IL-1 β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呈先降低后缓慢升高趋势(P<0.05)。对两处理组细胞相同时间点凋亡率进行对比分析,提示:①培养Oh,两组细胞凋亡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培养后12、24、48、72h,IL-1 β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P<0.05)。4、三组细胞中FGF2 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GFR1、FGFR3 mRNA表达水平不全相同(P<0.05)。对FGFR1进行分析,IL-1β+FGF2处理组细胞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IL-1 β+FGF2+PD组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IL-1β+FGF2组(P<0.05)。对FGFR3表达进行分析,IL-1 β+FGF2+PD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L-1 β+FGF2组和对照组,且IL-1 β+FGF2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三组细胞MMP-13、TIMP-4、Ⅱ型胶原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MP-13表达进行分析,IL-1 β+FGF2组结果较IL-1 β+FGF2+PD组和IL-1 β组升高,且IL-1 β+FGF2+PD组表达水平高于IL-1 β组(P<0.05)。对TIMP-4表达进行分析,IL-1 β+FGF2+PD组表达水平较IL-1 β+FGF2组和IL-1 β组升高,IL-1 β+FGF2组和IL-1 β组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Ⅱ型胶原表达进行分析,IL-1 β+FGF2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L-1 β+FGF2+PD组和IL-1 β组,IL-1 β+FGF2+PD组表达较IL-1β组升高(P<0.05)。三种方案处理组细胞72h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力均随时间呈增加趋势(P<0.05)。三组间相同时间点增殖活力比较,提示:①培养Oh时,三组细胞增殖活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培养12h时,IL-1 β+FGF2组与IL-1 β+FGF2+PD组增殖活力均高于IL-1 β组,而IL-1 β+FGF2组和IL-1β+FGF2+PD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培养24、48、72h时,IL-1β+FGF2+PD组水平均明显高于IL-1 β+FGF2组和IL-1 β组,且IL-1 β+FGF2组水平较IL-1β组升高。Annexin V-FITC/PI双染后发现,三组细胞凋亡率水平不全相同,且呈现持续降低(P<0.05)。三组间相同时间点凋亡率比较,提示:①培养后0、12h,三组细胞凋亡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培养后 24、48、72h,IL-1 β+FGF2+PD 组水平低于 IL-1 β+FGF2 组和 IL-1 β 组,且IL-1 β+FGF2组凋亡率水平较IL-1β组降低(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阐明FGF2在软骨细胞退变中的作用,FGF2在椎间盘内稳态中的多种作用取决于退行性变的阶段和疾病过程的类型。在退变早期软骨细胞中,FGF2可能作用一种合成代谢介质,刺激TIMP-4和Ⅱ型胶原表达增加,下调MMP-13含量,诱导细胞增殖及降低细胞凋亡。对于退变晚期的软骨细胞,FGF2可能作为一种分解代谢介质,刺激MMP-13的表达,抑制蛋白多糖的合成,诱导Caspase-3表达上调,并下调bcl-2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效应并加剧椎间盘退变。此病理过程中FGFR1的异常激活可能为促进分解代谢的主要因素,靶向阻断FGFR1的表达可有效降低ECM分解,在改善椎间盘软骨退行性变治疗中存在积极意义,因此联合应用FGF2/FGFR1拮抗剂有望成为预防椎间盘软骨退变和促进终板软骨再生和修复的潜在治疗新方案。
黄浩[3](2021)在《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桩基混凝土劣化规律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酸性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现有对酸性环境中混凝土退化规律的研究,多数没有考虑荷载的作用,这与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的情况不符。当前的研究大多数是在碳化、氯离子、硫酸盐等腐蚀环境和荷载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而酸性环境和荷载共同作用的研究(如:硫酸等)还比较缺乏,如果忽略荷载作用的影响,可能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给工程结构带来安全隐患。为了研究酸性环境下混凝土桩的耐久性能,本课题进行了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研究混凝土的侵蚀试验和研究。在p H≈0.85的稀硫酸环境中对压应力水平分别为0fc、0.15fc、0.30fc(fc是未腐蚀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峰值应力)的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加速腐蚀试验,通过外观形貌、耐久性评价指标、化学组成等方面对腐蚀过程的现象进行探讨。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对现有环境和荷载作用下耐久性研究的试验方案、加载装置进行总结归纳,结合试验要求和各种持荷装置的特点,对相关装置进行设计改造,以此制作出适用于本课题的加载装置,同时设计符合情况的试验方案;(2)通过自主设计的持荷装置,模拟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桩的承压情况,根据质量损失等评价指标,使用直尺、游标卡尺、电子秤等设备进行损伤试验,分析在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桩的损伤现象和机理;(3)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仪扫描试件的表观形貌,通过获得的数据,使用MATLAB计算出分形维数,对分形维数与龄期的曲线关系进行拟合,从而得到经验公式;(4)探索研究DIC(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技术,通过对比位移传感器、应变片在单轴抗压试验中的数据,验证其在应力-应变试验中的准确性,同时获得应变、位移的数据并绘制出应力-应变的曲线图;(5)运用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设备作为辅助手段,从化学组成的方面去研究混凝土在硫酸环境-轴压荷载耦合作用下的侵蚀机理、腐蚀产物的组分等。
臧晓纯[4](2020)在《九龙江口和厦门湾的碳酸盐体系与锰等痕量金属分布动态及关联分析》文中指出河口近岸连接陆地与海洋,其水体内各种物质的迁移转化受到不仅受河水与海水影响,也存在明显的自身特征。基本上,河口近岸水体内碳酸盐体系受陆源物质输入及降解过程影响明显,而痕量金属存在着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并受到人为活动影响。而九龙江位于亚热带,属中尺度河流且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九龙江口和厦门湾内碳酸盐体系及痕量金属等分布动态及两者的关联,期待较好地阐述这一典型区域内这些物质的源汇格局与地球化学过程。于2017-2018年参加了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共享航次(两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共8个航次)对九龙江河口及厦门湾进行了系统的现场调查与样品采集分析,获取了高质量的溶解无机碳(DIC)、总碱度(TAlk)、pH、盐度、溶解氧和痕量金属等数据。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关键参数及相关性,得出以下碳酸盐体系与痕量金属的分布特征:(1)九龙江口与厦门湾水体内的碳酸盐体系分布特征明显不同,其中部分碳酸盐指标存在季节性差异。pHT和文石型碳酸钙饱和度指数(Ωarag)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九龙江口 pHT和Ωarag较厦门湾偏低,河口区pHT波动范围为6.89~8.06,盐度大于15 水域的Ωarag为0.46~1.28;海湾区pHT基本在7.66~8.37,Ωarag为0.73~3.36,而季节差异不大。CO2分压(pCO2)呈河口上游高(6500 μatm)而海湾区低(140~1000 μatm)的分布趋势;个别季节的局部站位(如在河口上游、厦门西港和同安湾)的pCO2有抬升趋势,与这些区域的溶解氧偏低情况相一致。河口区与海湾区的典型分布范围如下:TAlk——河口区为603~1987 μmol kg-1,海湾区为 1600~2304μmol kg-1;DIC——河 口区为 750~1914 μmol kg-1,海湾区为1565~2193 μmol kg-1。2017-2018年均九龙江输送DIC和TAlk入河口通量分别为 7.6×109 mol yr-1(约 9.12 × 104t C yr-1)和 6.3 × 109 mol yr-1。(2)溶解态痕量金属主要表现为随盐度增加逐渐被去除的趋势,而季节差异不大。与盐度的相关分析显示,溶解态痕量金属浓度变化受淡海水混合作用影响,同时也受海水稀释及颗粒物吸附沉降等影响。室内酸化影响水体内金属吸附解吸实验进一步显示,除盐度及颗粒物外,酸度变化(酸化)是影响水体金属元素动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其他因素(如营养盐等)的影响较小。结合野外实验与文献资料,以及从九龙江口上游至下游及厦门湾,痕量金属分布动态明显受颗粒物组成,pH及盐度所控。痕量金属动态可归纳为如下特征:河口上游(0~10低盐度、高H+浓度>9×10-8;pH<7.05)水体中锰氧化物等颗粒物发生部分溶解,痕量金属元素因析出而浓度增大;河口中游(10~20中盐度、中H+浓度=2.9~9×10-8;pH=7.05~7.55)水体中碳酸钙颗粒物受水体酸性的作用发生溶解,但这一过程痕量金属元素未发生析出;河口下游及厦门湾(20~32高盐度、低H+浓度<2.9×10-8;pH>7.55)溶解态金属浓度受颗粒吸附解吸过程影响(除稀释作用外),表现为随H+浓度增长而升高。
汪洋[5](2019)在《司家营铁矿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家营铁矿南区在开拓和采准阶段的竖井及平巷施工过程中发生多起基岩段突水淹井事故,小型突水更是频发。建立针对司家营铁矿的矿井突水涌水预警体系,对于预防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司家营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采集各含水组水化学样品,利用地下水常规水化学元素和环境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司家营矿区第四系水质类型以Ca-Mg-HCO3型为主,水中常规元素的含量变化主要受溶滤作用影响。基岩裂隙水以Na-HCO3型为主,其水质类型主要受硅酸盐溶解与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影响。地下水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主要来自工农业污染及采矿活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2)根据地下水中Ca2+、Mg2+、K+、Na+、Cl-、SO42-、HCO3-七个指标,结合Bayes理论及逐步判别原理,建立了研究区各水体的常规水化学判别公式。3)研究区内各充水含水层地下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其中,第四系水的年龄为现代水,基岩裂隙水的年龄为次现代水。新河断裂影响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受裂隙导水补给,大贾庄矿中心区基岩裂隙水接受第四系下部水通过“天窗”直接补给,田兴矿中心区基岩裂隙水接受第四系下部水的越流补给。图34幅;表9个;参90篇。
蒋军[6](2018)在《石蜡基Pickering乳液改良木材性能及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蜡可有效提高木材的疏水性和尺寸稳定性,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木材的耐光老化性和耐腐性。木材经过无机纳米颗粒(例如,二氧化硅和蒙脱土)改性处理可以显着提高处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硬度及耐腐性。本研究将石蜡与无机纳米颗粒以Pickering乳液的形式结合。即以无机纳米颗粒为固体颗粒稳定剂制备了稳定、低粒径的石蜡基Pickering乳液,并应用于木材的功能性改良。通过FTIR、SEM-EDX、TEM、TG和LSC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三种石蜡基Pickering乳液以及SiO2胶体体系对处理材的主要性能(热稳定性、疏水性、表面硬度及抗压强度等)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比了不同体系乳液处理材性能之间的差异性,着重讨论了不同体系乳液中固体稳定剂添加量对乳液性能和处理材性能的影响。从而,阐明了石蜡和无机纳米颗粒对处理材相关性能的协同改良机制。并结合胶体体系改性剂及其处理材性能的研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同时,利用动态水分吸附(DVS)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有机表面改性SiO2的疏水性,发现了明显的吸湿滞后现象。结合N2吸附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有机表面改性对SiO2团聚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团聚体形成的孔隙结构特征和不同程度疏水特性对SiO2的吸湿滞后现象做了解释。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以亲水性纳米SiO2为固体稳定剂,少量Span80和Tween80为助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O/W型石蜡基Pickering乳液并处理木材。乳液粒径随着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1%时粒径最小(188nm)且随时间变化稳定。Pickering乳液中的石蜡成分对处理材的热稳定性有负面影响,但在纳米SiO2添加量高于1%时,对该负面影响有一定的补偿作用。纳米SiO2与木材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约束了组分中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并提高了材料刚度。(2)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 SiO2/MMT杂化颗粒(SMC),并以SMC为固体稳定剂制备石蜡基Pickering乳液,用于处理木材。过量TEOS可引起水解的Si-OH浓度增加,影响溶胶对MMT的插层和剥离效果。随着SMC浓度增加,乳液粒径呈增大趋势。相比于SiO2为固体稳定剂乳液处理材,SMC为固体稳定剂乳液处理材WPG(15%)降低。在SMC添加量为1%时,处理材细胞腔中观察到了微纳米凸起结构,该结构有助于提高处理材的疏水性。相比于SiO2为固体稳定剂Pickering乳液,SMC为固体稳定剂的Pickering乳液处理材热稳定性更佳,但抗压强度降低。(3)利用不同浓度的MPTS对Si02的表面进行可控疏水改性,分析了 MPTS改性Si02的孔隙结构和水分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增加MPTS浓度并不能持续线性降低Si02表面羟基含量。当MPTS添加量高于4%,MPTS的自缩聚行为相对较为显着。不同MPTS浓度改性Si02可对因团聚行为而造成的孔隙结构产生不同程度“填充”效果。当MPTS添加量8%时,SiO2的比表面积从271.8 m2.g-1降低至90.8 m2.g-1,说明Si02因团聚引起的孔隙被有效填充(团聚程度降低)。不同浓度MPTS改性Si02的吸湿滞后程度不同,H-H模型可以对MPTS改性Si02的水分吸附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得到了单层吸附水和多层吸附水的含量及变化趋势。(4)利用MPTS改性SMC为固体稳定剂制备石蜡基Pickering乳液,并提出无机纳米颗粒稳定石蜡基Pickering乳液木材性能改良机制。MPTS可有效改善SMC表面疏水性,4%为较优改性浓度。乳液粒径随固体稳定剂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在1%时趋于稳定且小于同含量下SMC为固体稳定剂的乳液粒径。改性后的SMC可以较好地吸附在油/水界面,随乳液浸渍附着甚至是进入木材细胞壁内,处理材WPG增加(19%)。改性SMC浓度为0.1%时,处理材的细胞腔内表面出现微纳米凸起结构。处理材的热损失率均小于未处理材,热稳定性显着提升。改性SMC为固体稳定剂石蜡基Pickering乳液处理材的接触角在颗粒浓度为2%时达到近120°,表面硬度和抗压强度均优于表面活性剂协同Si02和SMC稳定乳液处理材。(5)相比于不同pH值条件下粉体Si02分散液,不同pH值硅溶胶体系可用于木材浸渍处理。基于溶胶稳定性理论(DLVO),随着硅溶胶体系pH值的增加,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在静电排斥的作用下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聚的胶体颗粒再分散。pH=5和pH=11硅溶胶处理材具有较好的改性效果,得益于较适宜的pH值相容性和较小的溶胶粒径。pH=13硅溶胶处理材的性能较其他处理组次之,处理材的热损失率达80.4%,吸水率达51.4%。据此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李丽[7](2017)在《MS-4型微表处在甘肃戈壁地区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受气候、地理、交通条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运营的高速公路中,虽然路况良好,但存在一些早期病害。微表处是一种节约投资、快速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通过分析总结近几年来甘肃省微表处的应用情况,筛选出适合我省情况的微表处设计施工方案。本文从乳化改性沥青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微表处配合比设计、1h湿轮磨耗值的影响因素及其路用性能进行分析得出:皂液pH值只有在酸碱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才能有最佳的溶解度,2.2-2.5为最优;稳定剂的加入能够提高成品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但延度指标降低,最佳掺加量为0.1%;Sika和美德维实伟克两种乳化剂对于SK90号基质沥青都有很好的乳化效果,其最佳掺量为1.8%2.0%和1.2%1.4%;PC-1468和国产改性剂SBR所生产的改性沥青蒸发残留物、高温性能指标、低温性能指标都有很大的提高,其最佳掺加量分别为3%和2.5%3%。湿轮磨耗试验中,随着乳液用量(油石比)和改性剂掺量的增大,微表处混合料的湿轮磨耗值明显降低。MS-4型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最佳油石比为6.7%,60min的粘聚力为2.1N·m,试验表明MS-4型微表处1h后可开放交通。并与MS-3型微表处对比得到:MS-4型微表处具有很好的抗车辙变形能力,适用于处治车辙深度较大的重度车辙路面病害;MS-4型微表处的后期强度和磨耗性能均高于MS-3型。
刘雪岩[8](2016)在《尖晶石型磁性双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对有机染料的去除及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染料对水体及食品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有机染料废水的净化和食品中禁用染料的监测十分必要。吸附法由于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是较常用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MICD技术因其具有降解速度快、降解时间短、矿化度高、可降解非透明及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等优点,成为了新兴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食品中禁用染料的固相萃取(SPE),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净化和富集,目的在于降低样品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为解决传统的吸附剂/催化剂/萃取剂受限于回收利用困难的问题,本文构建磁性尖晶石型双金属氧化物AB2O4 (A=Cu, Ca or Ni; B=Fe or Co)功能材料,用于有机染料的吸附/MICD/SPE技术。1.制备磁性可分离的尖晶石型CaFe2O4MNPs功能材料。采用TEM、XRD、BET、 FTIR和VSM等技术对材料的形貌、粒径尺寸、结构、比表面积和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从刚果红-甲基橙-罗丹明B(CR-MO-RhB)三元混合染料体系选择性吸附回收CR染料。CaFe2O4 MNPs展示了高效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对CR的吸附率高达96%以上,CaFe2O4 MNPs可通过外部磁铁实现快速分离回收,且重复使用5次以上,仍保持较好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三元混合染料体系中CaFe2O4 MNPs对CR选择性吸附的影响因素,并揭示了CaFe2O4 MNPs对CR的选择性吸附机理。系统研究了CaFe2O4 MNPs对CR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4-10范围内,pH值和离子强度对CaFe2O4 MNPs吸附CR均没有影响;CaFe2O4 MNPs对CR的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298 K下,其饱和吸附容量为40.933 mg g-1;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为△G0<0、ΔH0<0、ΔS0<0,表明CaFe2O4 MNPs对CR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且混乱度减小。2.构建可磁分离的尖晶石型三维分级类蒲公英状的NiCo2O4微球(3DNiCo2O4-S)吸附材料,用于6种有机染料的选择性吸附。采用SEM、XRD、TG、 FTIR、BET及VSM等手段对其形貌、尺寸、结构、表面性质、比表面积、孔尺寸分布及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并评价材料的吸附性能。实验发现,3D NiCo204-S对3种CR、MB和AF阴离子染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对3种RhB、CV和MeB阳离子染料几乎不吸附,3D NiCo2O4-S可通过外部磁铁实现快速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仍有较好的吸附性能。3D NiCo2O4-S表面的正电荷与阴离子染料CR的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增强吸附,相反,对阳离子型染料的静电排斥作用降低了其吸附能力。考察溶液pH值等因素对3D NiCo2O4-S选择性吸附CR的影响。系统研究了3D NiCo2O4-S对CR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溶液pH值在4-9范围内有利于CR的吸附,PO43-、HPO42-和C032-对CR吸附有一定的竞争影响;3D NiCo2O4-S对CR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在298K下,其饱和吸附容量为101.729 mg g-1;吸附动力学与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吸附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为ΔG0<0、ΔH0>0、ΔS0>0,表明CaFe2O4 MNPs对CR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且混乱度增大。3.构建不同形貌的尖晶石型NiCo2O4磁性功能材料-0D NiCo2O4纳米粒子、1D NiCo2O4纳米棒、2D NiCo2O4纳米片和3D NiCo2O4-S。采用SEM及BET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尺寸及比表面积等进行表征,并将材料用于MICD处理有机染料CR。考察了催化剂形貌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发现,相比于NiCo2O4-P、 NiCo2O4-R和NiCo2O4-N,3DNiCo2O4-S展示了最佳的催化活性,这源于其具有的独特分级结构有利于对微波的多级吸收和散射。研究影响CR降解率的因素,确定最佳降解条件:溶液pH在4.0~7.0之间、3DNiCo2O4-S用量0.2 g L-1、微波功率700W及辐射时间10 min。共存阴离子对CR降解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对降解率的抑制顺序为PO43->CO32->SO42>NO3-≌CH3COO-≌Cl-;通过紫外-可见光谱、HPLC及IC分析降解过程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结果表明,CR分子在短时间内几乎被完全矿化成SO42-、NO3-、CO2和H2O等无机小分子,无中间产物生成;系统地研究了MW/NiCo2O4降解CR的催化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催化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3D NiCo2O4-S对CR降解反应的速率常数k值分别是NiCo2O4-R,NiCo2O4-P和NiCo2O4-N参与CR降解反应速率的2.39,5.31和8.95倍;结合自由基捕获实验、带隙模型和莫特-肖特基曲线推断参与催化反应各活性物种(·OH、矿和·O2-等)在反应过程中的贡献及可能的催化氧化反应历程,提出了·OH和矿直接参与催化氧化的过程,揭示了MW/3D NiCo2O4-S对CR的降解机理。催化剂可通过外部磁铁实现快速分离回收。3DNiCo2O4-S重复使用5次后,对CR的降解率没有明显降低,突破了以往催化剂难回收的瓶颈。4.构建可磁分离的尖晶石型亚微米级CuFe2O4功能材料。采用SEM、AFM、 XRD、BET及VSM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尺寸、结构、比表面积、孔尺寸分布及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并用于MICD技术降解有机染料MG的研究。实验考察MW/CuFe2O4催化降解MG的影响因素及催化动力学行为,确定最佳降解条件:pH值在4-10范围内,CuFe2O4用量4.0 g L-1,微波功率600 W,辐射时间2.0 min。MW/CuFe2O4催化降解MG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采用HPLC、FTIR及IC考察降解反应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结果表明,MG分子被完全矿化成NO3-、NO2-、CO2和H20等无机小分子,降解过程几乎无中间产物生成。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及荧光光谱探究参加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粒子物种,结果表明,h+、·O2-和·OH等活性粒子直接参与MG降解过程,揭示MW/CuFe2O4催化降解机理。CuFe2O4可通过外部磁铁实现快速分离回收,5次重复利用后CuFe2O4对MG的降解效率没有明显降低。5.无模板自组装技术构建尖晶石型三维中空的CuFe2O4磁性微球(3DSH-CuFe2O4)。采用SEM、XRD、BET及VSM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尺寸、结构、比表面积及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并探明3D SH-CuFe2O4中空结构的形成机制。以3DSH-CuFe2O4为固相萃取剂,同时萃取和分离4种苏丹红染料(苏丹Ⅰ、Ⅱ、Ⅲ和Ⅳ)。3D SH-CuFe2O4对4种苏丹染料展示了较高的萃取效率。实验优化了萃取/洗脱条件,在最佳条件下,MSPE与HPLC-DAD相结合,建立了检测腐乳样品中4种苏丹红食品禁用染料的分析方法,并对该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线性范围为5~4000 ng g-1,检出限为0.56-0.60 ng g-1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1%~99.3%。3D SH-CuFe2O4可通过外部磁铁实现快速分离回收,7次重复利用后,3D SH-CuFe2O4对4种苏丹红染料的萃取率没有明显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高效、灵敏、方便、线性范围良好且检出限较低,结果令人满意,适合于食品样品中4种苏丹红痕量禁用染料的分析。
魏亚平,范敬龙,徐新文,金小军,周宏伟[9](2016)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地下水化学演化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对昆仑山前平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地下水观测断面进行取样分析,利用Piper三线图及NETPATH水质演化模型,阐明了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揭示了地下水化学演化机理,旨在为研究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水质保护与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Na-Mg-Cl-SO4型和Na-Cl-SO4型;(2)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芒硝、岩盐、辉石的溶解作用,较为显着的Ca2+/Na+离子交换作用是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演化过程。
薛茗月[10](2016)在《新型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量子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荧光纳米材料,和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具有荧光强度高、光稳定性好、耐光漂白、发射波长和激发波长可调控等优点;同时,与传统的金属量子点等已广泛使用的荧光纳米颗粒相比,又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低分子量和小粒径等特点,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荧光碳量子点在制备和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荧光量子产率偏低,应用范围不宽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研究,以不同生物质花生壳、荔枝核、荔枝壳、淀粉和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柠檬酸、硫脲、乙二胺等为原料,采用杂原子掺杂策略,提高碳量子点的荧光产率。通过热解、水热等一步法制得了荧光量子产率高的杂原子掺杂碳量子点,并对制备的荧光碳量子点在生化检测、生物成像、光催化、药物输送和光动力学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生物质花生壳作为前驱体,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一种平均粒径为1.6 nm的水溶性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N-CDs)。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红外、紫外、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得到的荧光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一系列实验证明该N-CD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pH耐受性,一定的抗盐性,抗光漂白性,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低,并已应用于肝癌活细胞的多色荧光成像。2.以生物质荔枝核作为前驱体,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一种平均粒径为1.1 nm水溶性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N-CDs)。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红外、紫外、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得到的荧光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合成的N-CDs荧光量子产率高(10.6%),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和细胞毒性低等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抗盐性和抗光漂白性。将该荧光N-CDs应用于致癌性物质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的检测,发现MB的浓度在2.0×10-7~1.0× 10-5 mol/L范围内,与N-CDs的荧光强度的降低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0×10-8 mol/L。同时,N-CDs还可应用于肝癌活细胞的荧光成像。3.以柠檬酸和硫氰酸胺为前驱体,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7.0 nm的水溶性硫、氮二元掺杂荧光碳量子点(S,N-CDs),通过控制水热反应的时间、温度和物质量比,可使该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74.2%。将其应用于活细胞的多色荧光成像和活细胞中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发现S,N-CDs的荧光能够被盐酸强力霉素特异性猝灭,且S,N-CDs的荧光猝灭值与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在0.08~60 μmol/L(0.037~28 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 nmol/L(~0.009 μg/mL)。特异性实验证明,该传感体系可以用来区分盐酸强力霉素与不同的抗生素或生物分子,为分析复杂样品中盐酸强力霉素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方法。4.以硫、氮共掺杂荧光碳量子点(S,N-CDs)为荧光探针,建立了荧光法检测水中游离氯的新技术。对该技术的各项条件包括S,N-CDs的浓度、响应时间、溶液的pH值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游离氯强烈的氧化作用能够毁坏S,N-CDs表面的钝化层,由于氧化作用形成没有荧光的基态复合物而导致荧光静态猝灭。该方法可作为检测水中游离氯的有效手段,在最佳条件下,线性响应范围为0.01~100 μmol/L,检测限达到5 nmol/L,该方法已应用于检测桂林当地自来水、体育馆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氯,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回收率为:91.3~106.2%。5.以柠檬酸、硼酸、硫脲和乙二胺为原料,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5.3 nm的水溶性氮、硼、硫三元掺杂的超亮荧光碳量子点(N,B,S-CDs)。该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92.6%,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已将N,B,S-CDs应用于活细胞多色荧光成像。同时,研究了 N,B,S-CDs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RhB)的的能力,结果表明N,B,S-CDs可以利用可见光催化降解RhB,在可见光下照射90min,降解率可达到98%,几乎完全降解。依据反应条件提出了催化降解机理:N,B,S-CDs吸附RhB后,在可见光照射下,N,B,S-CDs表面的空穴、电子与表面吸附的H202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OH和O2-将RhB降解。6.以生物质淀粉为原料,在磷酸和硝酸存在下,通过低温(60℃)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氮、磷二元掺杂的绿色荧光水溶性碳量子点(N,P-CDs),并测得该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27.0%。该N,P-CDs的表面经牛血清蛋白修饰后,与叶酸(FA)和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结合,将其功能化。利用FA作为导航分子,识别癌细胞,载运DOX至癌细胞内并释放。测得其载药效率为90.9%,在微酸性环境下药物释放率在48 h达到63.9%。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分析结果显示,N,P-CDs-FA及N,P-CDs-FA-DOX具有靶向识别癌细胞特性,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响应。表明该碳量子点功能复合物在抗癌药物输送及癌细胞成像方面具有靶向作用。7.以生物质荔枝外壳为前驱体,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一种水溶性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经聚氧乙烯二胺修饰后,连接光敏剂二氢卟吩e6和导航分子转铁蛋白(Tf),合成了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的功能化氮掺杂碳量子点。利用该碳量子点的特殊光学性能和Tf的高特异识别能力,发展了一种简便的、特异性的识别肿瘤细胞并进行光动力学治疗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Tf的靶向功能,通过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通过光敏剂荧光检测和光动力学疗法进行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实现了对肿瘤组织的靶向荧光成像和光动力学治疗,疗效显着。
二、提高PHSJ-4型PH计观测质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PHSJ-4型PH计观测质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FGF2通过调节Caspase-3、bcl-2表达在改善软骨终板退行性变的代谢调控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FGF2在不同程度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软骨终板组织标本中的表达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部分 外源性FGF2对正常软骨终板细胞的代谢调控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三部分 体外诱导软骨终板细胞变性中的代谢调控及Caspase-3、bcl-2表达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四部分 外源性FGF2联合FGFR1阻断剂对于延迟软骨终板细胞变性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生长因子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Ⅰ |
英文论文Ⅱ |
(3)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桩基混凝土劣化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 |
1.2.2 酸性环境腐蚀机理 |
1.2.3 侵蚀环境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件的制备和酸性环境侵蚀试验方案 |
2.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 |
2.1.1 试验原材料 |
2.1.2 混凝土配合比 |
2.1.3 混凝土试件成型和养护 |
2.1.4 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2.1.5 试验设备 |
2.2 硫酸环境-轴压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侵蚀试验方案 |
2.2.1 国内外已有的持荷加载装置 |
2.2.2 持荷加载装置的设计 |
2.2.3 荷载的施加和控制 |
2.2.4 酸性环境的侵蚀制度 |
2.2.5 试验参数和试件数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
3.1 混凝土损伤评价试验 |
3.1.1 试验步骤 |
3.1.2 损伤评价指标 |
3.1.3 试验仪器 |
3.2 基于分形维数的三维激光扫描腐蚀形貌试验 |
3.2.1 引言 |
3.2.2 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 |
3.2.3 试验设备 |
3.2.4 试验操作 |
3.3 基于3D-DIC技术的混凝土单轴抗压试验 |
3.3.1 引言 |
3.3.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概述 |
3.3.3 DIC-3D系统 |
3.3.4 抗压试验仪器和设备 |
3.3.5 试验操作 |
3.4 基于XRF的试件侵蚀成分分析试验 |
3.4.1 基本原理 |
3.4.2 试验设备和试样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酸-轴压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试验的研究 |
4.1 试验现象 |
4.1.1 容器中的试验现象 |
4.1.2 容器外的腐蚀现象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质量变化率 |
4.2.2 饱和面干吸水率 |
4.2.3 尺寸及腐蚀深度 |
4.2.4 动弹性模量 |
4.2.5 分形维数 |
4.2.6 成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单轴抗压试验的研究 |
5.1 试验现象 |
5.1.1 操作过程和数据分析时的图片 |
5.1.2 试件破坏过程的现场图和云图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DIC、应变片和位移计的数据对比 |
5.2.2 单轴抗压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4)九龙江口和厦门湾的碳酸盐体系与锰等痕量金属分布动态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酸盐体系的特征 |
1.2 河口及近岸酸化的研究现状 |
1.3 痕量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1.4 痕量金属受水体酸化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和采样站位 |
2.1.1 水文特征 |
2.1.2 采样站位 |
2.2 碳酸盐体系相关参数的采样与处理 |
2.2.1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2.2.2 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2.3 金属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3.1 痕量金属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
2.3.2 样品的测定与质量控制 |
2.4 室内酸化调控实验设计与实施 |
第三章 九龙江口和厦门湾的碳酸盐体系、酸化指标与痕量金属分布特征 |
3.1 碳酸盐体系的时空分布与分析 |
3.1.1 调查期间的水文背景 |
3.1.2 河口水文参数随经度的分布 |
3.1.3 温盐、pH_T及Ω_(arag)时空分布与变化 |
3.1.4 DIC和TAlk的时空分布及入河口通量 |
3.1.5 pCO_2和DO的时空分布与变化 |
3.2 溶解态痕量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解态痕量金属元素动态的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
4.1 野外条件下的主要因素影响分析 |
4.1.1 盐度因素的影响 |
4.1.2 颗粒物因素的影响 |
4.1.3 溶解氧因素的影响 |
4.2 碳酸盐体系与痕量金属动态的关联分析 |
4.3 室内控制条件下水体酸化影响因素分析 |
4.4 痕量金属与碳酸盐体系的关联假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实践活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司家营铁矿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1.2 水源判别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4.1 关键问题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案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地质构造 |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区域含水层(组) |
2.3.2 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 |
第3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流场分析 |
3.1 第四系上部地下水动态分析 |
3.2 第四系下部地下水动态分析 |
3.3 基岩裂隙地下水动态分析 |
第4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常规水化学特征及判别模式 |
4.1 常规水化学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 常规水化学离子组成分析 |
4.3 常规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分析 |
4.3.1 地下水形成控制机制 |
4.3.2 常规离子相关性分析 |
4.3.3 常规水化学因子分析 |
4.4 常规水化学空间分布及控制因素 |
4.4.1 常规水化学类型分析 |
4.4.2 常规水化学空间分布 |
4.5 常规水化学判别模式 |
4.2.1 Bayes逐步判别模式建立 |
4.2.2 判别效果检验 |
第5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同位素水化学特征及流动性分析 |
5.1 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氢氧稳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 |
5.1.2 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 |
5.1.3 碳同位素水化学特征 |
5.2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流动性分析 |
5.3 混合比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石蜡基Pickering乳液改良木材性能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写语和简称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及其功能性改良 |
1.2.1 木材概述 |
1.2.2 木材功能性改良 |
1.2.3 石蜡在木材功能性改良中的应用 |
1.2.4 二氧化硅在木材功能性改良中的应用 |
1.2.5 蒙脱土在木材功能性改良中的应用 |
1.3 分散型改性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研究 |
1.3.1 影响改性剂渗透性因素 |
1.3.2 提高改性剂渗透性方法 |
1.4 Pickering乳液研究概况 |
1.4.1 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与主要应用 |
1.4.2 二氧化硅稳定Pickering乳液 |
1.4.3 粘土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 |
1.4.4 固体颗粒与表面活性剂共同稳定Pickering乳液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构成 |
2 二氧化硅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及其处理材性能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不同pH值水相SiO_2分散液制备 |
2.2.4 SiO_2稳定O/W型Pickering乳液制备 |
2.2.5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稳定Pickering乳液改性木材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pH值水相SiO_2分散稳定性 |
2.3.2 SiO_2稳定O/W型Pickering乳液性能 |
2.3.3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稳定O/W型Pickering乳液性能 |
2.3.4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稳定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 |
2.3.5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稳定Pickering乳液处理材表征和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二氧化硅/蒙脱土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及其处理材性能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二氧化硅/蒙脱土(SiO_2/MMT)杂化粒子制备 |
3.2.4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MMT杂化粒子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 |
3.2.5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MMT杂化粒子稳定Pickering乳液改性木材 |
3.2.6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iO_2/MMT杂化粒子的表征 |
3.3.2 SiO_2/MMT杂化粒子孔隙特征和水分吸附特性 |
3.3.3 SiO_2/MMT杂化粒子合成机理 |
3.3.4 SiO_2/MMT稳定Pickering乳液性能 |
3.3.5 固体颗粒界面吸附分析 |
3.3.6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MMT稳定Pickering乳液处理材的表征 |
3.3.7 表面活性剂协同SiO_2/MMT稳定Pickering乳液处理材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二氧化硅可控疏水改性及其表面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可控疏水二氧化硅制备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疏水性SiO_2表征和性能 |
4.3.2 不同疏水性SiO_2动态水分吸附特性和孔隙特征 |
4.3.3 H-H模型分析水分吸附行为 |
4.3.4 不同疏水性SiO_2改性机理与吸湿滞后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改性二氧化硅/蒙脱土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及其处理材性能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不同疏水性SiO_2/MMT杂化粒子制备 |
5.2.4 表面活性剂协同改性SiO_2/MMT杂化粒子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 |
5.2.5 表面活性剂协同改性SiO_2/MMT杂化粒子稳定Pickering乳液改性木材 |
5.2.6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PTS改性SMC表征和性能 |
5.3.2 表面活性剂协同改性SMC稳定Pickering乳液性能和界面吸附分析 |
5.3.3 表面活性剂协同改性SMC稳定Pickering乳液处理材的表征 |
5.3.4 表面活性剂协同改性SMC稳定Pickering乳液处理材性能 |
5.3.5 石蜡基Pickering乳液木材性能改良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不同pH值二氧化硅溶胶处理材性能及其改良机理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不同pH值硅溶胶改性木材 |
6.2.4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pH值硅溶胶性能 |
6.3.2 不同pH值硅溶胶处理材性能与表征 |
6.3.3 不同pH值硅溶胶改性木材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MS-4型微表处在甘肃戈壁地区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甘肃省公路发展概况 |
1.1.2 预防性养护的提出 |
1.2 国内、外预防性养护研究概况 |
1.2.1 国外预防性养护技术调研 |
1.2.2 国内预防性养护研究和应用 |
1.2.3 微表处的研究和发展概况 |
1.2.4 微表处在甘肃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的使用状况 |
1.3 本项目研究内容 |
2 改性乳化沥青 |
2.1 改性乳化沥青基本介绍 |
2.1.1 美国标准 |
2.1.2 日本标准 |
2.1.3 中国标准 |
2.1.4 本文选用乳化沥青 |
2.2 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及检测 |
2.2.1 制备设备 |
2.2.2 基质沥青 |
2.2.3 乳化剂等原材料 |
2.2.4 影响因素 |
2.2.5 乳化沥青生产 |
2.2.6 乳化沥青检测 |
2.2.7 乳化沥青生产注意事项 |
3 微表处混合料设计步骤 |
3.1 微表处的特点 |
3.2 微表处混合料原材料性能指标要求 |
3.2.1 国外微表处对集料技术要求的对比 |
3.2.2 我国微表处用集料的相关指标 |
3.2.3 本文选用原材料 |
3.3 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
3.3.1 混合料的设计流程 |
3.3.2 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要点 |
3.4 MS-4型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
3.4.1 矿料级配设计 |
3.4.2 拌和试验 |
3.4.3 湿轮磨耗试验 |
3.4.4 车辙试验 |
3.4.5 粘附砂量试验 |
3.4.6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3.4.7 混合料粘聚力试验 |
4 微表处混合料性能验证 |
4.1 MS-3与MS-4型微表处的性能比较 |
4.1.1 车辙模拟试验 |
4.1.2 高温修正的马歇尔试验 |
4.1.3 表面功能的比较 |
4.2 试验路段的铺筑及观测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原路面病害状况 |
4.2.3 车辙处治 |
4.2.4 MS-4型微表处的施工控制 |
4.2.5 平整度检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尖晶石型磁性双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对有机染料的去除及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 |
1.2 染料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2.1 吸附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2 微波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食品中禁用染料使用现状 |
1.4 磁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禁用染料检测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选题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思想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性CaFe_2O_4纳米粒子对多组分染料中目标物选择性吸附和分离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 |
2.2.2 CaFe_2O_4 MNPs的合成 |
2.2.3 CaFe_2O_4 MNPs的表征 |
2.2.4 CaFe_2O_4 MNPs对不同染料的吸附性能 |
2.2.5 染料的回收和吸附剂的再生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aFe_2O_4 MNPs材料表征 |
2.3.2 选择性吸附性能 |
2.3.3 选择性吸附机理 |
2.3.4 共存离子对选择性吸附的影响 |
2.3.5 CaFe_2O/_4 MNPs对CR的吸附行为 |
2.3.6 染料的回收和吸附剂的再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性蒲公英状分级结构3D NiCo_2O_4的制备及对阴离子染料选择性吸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 |
3.2.2 3D NiCo_2O_4-S的制备 |
3.2.3 3D NiCo_2O_4-S的表征 |
3.2.4 3D NiCo_2O_4-S对不同染料的吸附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iCo_2O_4材料表征 |
3.3.2 3D NiCo_2O_4-S对有机染料的选择性吸附行为 |
3.3.3 3D NiCo_2O_4-S对CR的吸附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性3D NiCo_2O_4—微波协同催化降解刚果红染料废水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 |
4.2.2 NiCo_2O_4材料的制备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4.2.4 降解实验 |
4.2.5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iCo_2O_4材料表征 |
4.3.2 NiCo_2O_4材料微波诱导的催化活性 |
4.3.3 pH值的影响 |
4.3.4 CR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5 3D NiCo_2O_4-S用量的影响 |
4.3.6 微波功率的影响 |
4.3.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4.3.8 3D NiCo_2O_4-S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
4.3.9 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鉴别 |
4.3.10 可能的催化降解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波诱导磁性CuFe_2O_4催化降解孔雀绿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 |
5.2.2 磁性CuFe_2O_4的合成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5.2.4 降解实验 |
5.2.5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uFe_2O_4的表征 |
5.3.2 CuFe_2O_4微波诱导的催化活性 |
5.3.3 CuFe_2O_4煅烧温度的影响 |
5.3.4 CuFe_2O_4用量的影响 |
5.3.5 微波功率的影响 |
5.3.6 pH值的影响 |
5.3.7 CuFe_2O_4的重复利用性 |
5.3.8 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鉴别 |
5.3.9 可能的催化降解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空球形3D CuFe_2O_4的制备及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食品中4种苏丹染料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 |
6.2.2 3D SH-CuFe_2O_4的制备 |
6.2.3 材料的表征 |
6.2.4 样品预处理 |
6.2.5 磁固相萃取 |
6.2.6 HPLC条件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uFe_2O_4材料表征 |
6.3.2 3D SH-CuFe_2O_4增强的固相萃取能力 |
6.3.3 MSPE条件优化 |
6.3.4 3D SH-CuFe_2O_4的重复利用 |
6.3.5 方法评价 |
6.3.6 样品分析 |
6.3.7 方法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地下水化学演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 |
2.3 研究路径选择 |
2.4 反应相态与参数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地下水化学组成 |
3.2 地下水化学演化模拟 |
4 结论 |
(10)新型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量子点的结构和性质 |
1.2.1 结构特点 |
1.2.2 激发谱带宽而连续 |
1.2.3 斯托克斯位移较大 |
1.2.4 荧光稳定性高 |
1.2.5 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1.2.6 pH依赖性 |
1.3 碳量子点的制备 |
1.3.1 自上而下方法 |
1.3.1.1 电弧放电法 |
1.3.1.2 激光消融法 |
1.3.1.3 电化学法 |
1.3.2 自下而上方法 |
1.3.2.1 高温热解法 |
1.3.2.2 水热法 |
1.3.2.3 超声法 |
1.3.2.4 微波法 |
1.4 碳量子点的应用 |
1.4.1 碳量子点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 |
1.4.2 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1.4.2.1 体外生物成像 |
1.4.2.2 体内生物成像 |
1.4.3 碳量子点在药物输送和释放方面的应用 |
1.4.4 碳量子点在癌症诊疗方面的应用 |
1.4.5 碳量子点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
1.5 碳量子点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花生壳制备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在活细胞多色成像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溶液的配制 |
2.2.4 N-CDs的合成 |
2.2.5 N-CDs的表征 |
2.2.6 N-CDs的FLQY测定 |
2.2.7 细胞培养 |
2.2.8 细胞毒性实验 |
2.2.9 细胞成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CDs的表征 |
2.3.2 N-CDs的光学特性 |
2.3.3 N-CDs的稳定性 |
2.3.3.1 pH值的影响 |
2.3.3.2 N-CDs的抗盐性 |
2.3.3.3 N-CDs的抗光漂白性 |
2.3.4 细胞毒性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荔枝核制备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在亚甲基蓝传感和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4 N-CDs的合成 |
3.2.5 N-CDs的表征 |
3.2.6 N-CDs的FLQY测定 |
3.2.7 MB对N-CDs的荧光猝灭作用 |
3.2.8 细胞培养 |
3.2.9 细胞毒性实验 |
3.2.10 细胞成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CDs的表征 |
3.3.1.1 N-CDs的表面结构 |
3.3.1.2 N-CDs的结构特征 |
3.3.1.3 N-CDs的元素分析 |
3.3.2 N-CDs的光学特性 |
3.3.3 N-CDs的稳定性考察 |
3.3.3.1 pH值的影响 |
3.3.3.2 N-CDs的抗盐性 |
3.3.3.3 N-CDs的抗光漂白性 |
3.3.4 MB对N-CDs的荧光猝灭作用 |
3.3.4.1 荧光猝灭机理 |
3.3.4.2 荧光猝灭实验条件优化 |
3.3.4.3 检测MB的线性关系 |
3.3.5 特异性考察 |
3.3.6 细胞毒性及细胞成像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柠檬酸和硫氰酸铵制备硫、氮二元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在强力霉素传感和活细胞多色成像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溶液的配制 |
4.2.4 S,N-CDs的合成 |
4.2.5 S,N-CDs的表征 |
4.2.6 S,N-CDs的FLQY测定 |
4.2.7 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 |
4.2.8 细胞培养 |
4.2.9 细胞毒性实验 |
4.2.10 细胞成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N-CDs的合成与表征 |
4.3.2 S,N-CDs的光学特性 |
4.3.3 S,N-CDs的稳定性考察 |
4.3.4 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 |
4.3.4.1 盐酸强力霉素荧光传感体系各种影响因素探讨 |
4.3.4.2 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线性关系 |
4.3.5 该传感体系的特异性考察 |
4.3.6 细胞毒性检测 |
4.3.7 细胞成像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以硫、氮二元掺杂碳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检测水中的游离氯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溶液的配制 |
5.2.4 S,N-CDs的合成 |
5.2.5 水样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N-CDs的表征 |
5.3.2 S,N-CDs的光学特性 |
5.3.3 游离氯对S,N-CDs的荧光响应及猝灭机理 |
5.3.4 游离氯荧光传感体系各种影响因素探讨 |
5.3.4.1 pH的影响 |
5.3.4.2 S,N-CDs浓度的影响 |
5.3.4.3 游离氯的响应速度 |
5.3.5 游离氯荧光传感体系的分析检测 |
5.3.6 游离氯荧光传感体系的特异性考察 |
5.3.7 游离氯荧光传感体系对实际样品的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氮、硼、硫三元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在活细胞多色成像和光催化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 |
6.2.3 溶液的配制 |
6.2.4 N,B,S-CDs的合成 |
6.2.5 N,B,S-CDs的表征 |
6.2.6 N,B,S-CDs的FLQY测定 |
6.2.7 细胞培养 |
6.2.8 细胞毒性实验 |
6.2.9 细胞成像 |
6.2.10 光催化降解RhB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B,S-CDs的表征 |
6.3.2 N,B,S-CDs的光学特性 |
6.3.3 N,B,S-CDs的稳定性考察 |
6.3.4 细胞毒性和活细胞多色成像 |
6.3.5 N,B,S-CDs光催化降解能力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淀粉低温合成氮、磷二元掺杂绿色荧光碳量子点及在抗癌药物输送和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仪器 |
7.2.2 实验试剂 |
7.2.3 溶液的配制 |
7.2.4 N,P-CDs的合成 |
7.2.5 N,P-CDs的表征 |
7.2.6 BSA修饰N,P-CDs |
7.2.7 N,P-CDs-FA功能复合物的制备 |
7.2.8 N,P-CDs-FA功能复合物负载DOX |
7.2.9 载药效率的测定 |
7.2.10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7.2.11 细胞培养 |
7.2.12 细胞毒性实验 |
7.2.13 癌细胞成像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N,P-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表征 |
7.3.2 N,P-CDs的光学特性 |
7.3.3 N,P-CDs-FA-DOX功能复合物中FA和DOX的连接情况 |
7.3.3.1 N,P-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UV-Vis光谱测定 |
7.3.3.2 N,P-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FTIR测定 |
7.3.4 N,P-CDs形成机理 |
7.3.5 N,P-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
7.3.5.1 pH值的影响 |
7.3.5.2 抗盐性 |
7.3.6 N,P-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应用 |
7.3.6.1 细胞毒性检测 |
7.3.6.2 药物负载率和体外药物释放响应 |
7.3.6.3 靶向癌细胞成像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氮掺杂碳量子点功能复合物的制备及在活体荧光成像和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仪器 |
8.2.2 实验试剂 |
8.2.3 溶液的配制 |
8.2.4 CDs-PEG的制备 |
8.2.5 CDs-PEG-Ce6功能复合物的制备 |
8.2.6 CDs-PEG-Ce6-Tf功能复合物的制备 |
8.2.7 材料的表征 |
8.2.8 Ce6和Tf连接效率测定 |
8.2.9 体外单线态氧产生的检测 |
8.2.10 细胞培养 |
8.2.11 细胞毒性实验 |
8.2.12 流式细胞术检测CDs-PEG-Ce6-Tf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8.2.1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s-PEG-Ce6-Tf的亚细胞定位 |
8.2.14 细胞成像 |
8.2.15 小鼠活体实验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表征 |
8.3.2 CDs-PEG-Ce6-Tf的光学特性 |
8.3.3 CDs-PEG-Ce6-Tf功能复合物中Ce6和Tf的连接情况 |
8.3.3.1 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UV-Vis光谱测定 |
8.3.3.2 功能复合物的FTIR测定 |
8.3.3.3 CDs及其功能复合物的Zeta电位测定 |
8.3.4 CDs-PEG-Ce6-Tf体外单线态氧的检测 |
8.3.5 细胞实验 |
8.3.5.1 细胞毒性检测 |
8.3.5.2 流式细胞术检测CDs-PEG-Ce6-Tf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8.3.5.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s-PEG-Ce6-Tf亚细胞定位 |
8.3.5.4 细胞成像及光动力学治疗 |
8.3.6 小鼠肿瘤靶向活体成像实验 |
8.3.7 小鼠肿瘤靶向光动力学治疗实验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提高PHSJ-4型PH计观测质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农户多元有机垃圾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研究[D]. 肖笛.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FGF2通过调节Caspase-3、bcl-2表达在改善软骨终板退行性变的代谢调控及相关机制研究[D]. 宋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3]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桩基混凝土劣化规律试验研究[D]. 黄浩.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九龙江口和厦门湾的碳酸盐体系与锰等痕量金属分布动态及关联分析[D]. 臧晓纯. 山东大学, 2020(02)
- [5]司家营铁矿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D]. 汪洋.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石蜡基Pickering乳液改良木材性能及机理[D]. 蒋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MS-4型微表处在甘肃戈壁地区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丽.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1)
- [8]尖晶石型磁性双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对有机染料的去除及检测研究[D]. 刘雪岩. 辽宁大学, 2016(02)
- [9]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地下水化学演化模拟[J]. 魏亚平,范敬龙,徐新文,金小军,周宏伟. 中国沙漠, 2016(03)
- [10]新型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薛茗月.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