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乡镇企业用气 强化计量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葛佳鑫[1](2021)在《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国并购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推向了高潮。然而跨国并购过程复杂、风险丛生,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文章以汤臣倍健跨国并购LSG为例,追溯了汤臣倍健从2018年高溢价收购LSG到2019年受到电商法冲击,公司业绩因计提巨额商誉减值惨遭"滑铁卢"的全过程。分析汤臣倍健首次海外并购所遭遇的行业政策风险以及控制措施,旨在为其他有意跨国并购的企业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建议。
贾小平[2](2020)在《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及我国管网互联互通的不断深化,新一轮的能源转型正在蓬勃兴起,在给能源企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使能源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应对管网互联互通所带来的危机,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通过研究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识别内部控制缺陷,帮助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建立起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提高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质量,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了原有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存在不足及日常控制缺失问题,并在原基础上补充了内部控制外部环境的定性指标和财务分析的定量指标。通过财务数据的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财务报表结构和质量的分析及运用管理会计业财融合的思维,建立起与SR公司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依据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融合性等原则,梳理相关业务流程,对关键控制点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内部控制有效的保障措施,增强企业自身风险识别及修复能力,有效的进行风险防范,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陈田[3](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王喆[4](2019)在《陇东气田X区试采天然气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陇东地区天然气利用项目的建设能优化陇东的能源结构,提高当地及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环境,对于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工业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从气田引接天然气,既能减少原油消耗、提高原油商品量,又能提高天然气销量,促进油田发展。本论文坚持“经济实用,运行可靠,安全环保”的基本原则,降低地面建设投资,提高效益。本论文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了陇东地区的资源状况和市场情况,预测了未来市场的用气需求量和资源风险。通过对管网的适应性分析以及未来市场的供需平衡分析,经过方案对比,选择线路走向,管道规格和输气压力。根据陇东地区的实际地形和当地情况进行局部方案对比,选择最佳线路走向方案,根据规范对管线进行了相关设计;其次采用PIPELINE STUDIO对新建管网运行工况,管道适应性和事故工况进行模拟计算;根据线路用管选型原则,在强度计算的基础上确定了管型和钢级,并进行了强度和稳定性校核。按照规范进行管道防腐,并采用TGNET模拟有无内涂层的方案进行对比,外涂层辅以阴极保护联合保护措施。最后本工程严格遵守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对该工程进行完整的设计。本课题开展的技术方案研究对陇东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万路[5](2019)在《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够更高效、稳健的经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与完善愈发迫切。2017年,在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速落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的背景下,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量却位居世界第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中占据越来越主流的地位。对天然气公司内部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选择A天然气公司为分析对象,介绍了A天然气公司的相关情况,包括A天然气公司战略与目标和组织结构设置,分析A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现状,包括生产物资采购控制、工程物资采购控制、低值易耗品采购控制、资金支付控制和采购与付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控制,并对控制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上述分析发现该公司存在着采购预算编制与监督存在薄弱、缺乏供应商考核机制、验收程序不规范、采购过程内部牵制实际执行不到位、缺乏银行开户控制,资金缺乏集中管理、采购与付款信息化管理系统滞后这六项主要问题。本文认为A天然气公司应该制定统一供应商准入标准,降低采购付款财务风险,规范验收流程、严格执行采购流程内部牵制、健全银行账户管理流程,实现资金控制一体化,优化采购与付款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优化A天然气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择天然气公司的内部控制这一视角,将天然气在自然特性,与普通商品在采购与付款等流程上存在的较大差异,结合天然气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以A天然气公司的具体业务流程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的能源类企业的内控实践成果,对其他能源类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有具有借鉴作用。本文的不足点在于A天然气公司尚未上市,信息披露并不充分。限于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对天然气公司的内部控制未能做到全面的研究分析。
李婷威[6](2019)在《村庄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研究 ——基于行政生态学视角》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加速,村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村庄空心化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等一系列要素的变化,既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出现了农业产业衰落、基层民主虚置、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等不良现象。与此同时,国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新时期工作的重点,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三农”的发展。如上的一系列环境的变化为我国的乡村治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作为我国政权组织中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乡镇政府直接服务于农村广大群众,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行政生态学理论认为,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落实离不开其所处的行政生态环境。对于村庄空心化的地区来说,行政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为乡镇政府原有的职能提出了挑战,对乡镇政府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当前村庄空心化地区的乡镇政府职能亟待转变。本文通过对皖西S镇的个案调研,基于行政生态学理论,分析当前乡镇政府所面临的行政生态要素的变化,得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与困境,为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可行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从政策设计和现实需要的层面分析了当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背景,并对农村空心化和乡镇政府职能的研究做了文献梳理,反思了当前学界在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研究上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系统地阐释了行政生态学的理论观点,通过对我国基层政府职能演进的考察论证行政生态学理论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解释力,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解析行政生态环境对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重要意义;第三章,选取了皖西一个典型的村庄空心化乡镇——S镇为个案,对S镇村庄空心化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机构设置、职能表现两个方面解析当前S镇的政府职能;第四章,结合我国村庄空心化地区的实际,从行政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分析村庄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行政生态要素的转变以及在这样的行政生态环境下其职能转变的必要性、方向和困境;第五章以个案分析和理论解读为基础,从组织支持、制度支撑、运行保障三个层面系统地讨论了村庄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和对策。
王欢[7](2019)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城乡二元建设用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各地自发的和政府推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开启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进程。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logistic实证分析法、层次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考察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揭示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运行机制、收益分配及风险防控。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规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统一交易的市场,包括以下四层涵义:一是建设用地所有者平等参与土地市场的市场准入机制,实现了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能对等;二是统一、高效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释放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市场调节功能。三是城乡建设用地相关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保证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主体在收益共享权利、收益共享机会以及收益共享规则上的平等性;四是适度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最大程度地促进建设用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由割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首先,城乡建设用地在法律制度、产权安排等方面的不对称性是制约当前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根本原因。其次,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还面临着主体障碍和市场约束。其中,主体障碍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主体认知与入市意愿低;市场约束则表现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价格形成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不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以及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场市场限制较多。(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主要由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规则、交易程序、交易平台所构成。在此基本架构中,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为原则,在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功能,同时在政府监督和管理下,促进建设用地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城镇规划区内采取“实物交易+指标交易”和城镇规划区外采取“指标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建设用地交易模式,用以解决由于土地的空间性以及位置的固定性造成的建设用地供需不匹配的问题。(4)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土地价格形成机理。以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基础,引入讨价还价因子,将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双方的主观偏好(风险规避系数)和客观能力(讨价还价能力)区分开来,并纳入同一模型,探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中的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机理。不难发现,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其风险规避系数越高,讨价还价能力越低,土地的成交价格就会越低,反之亦然。为了提高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效率,应该在成立专门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机构,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讨价还价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和交易中介在信息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并辅以政府信息供给的主要责任,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获取成本,形成较为公平合理的土地交易价格。(5)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条件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根据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认为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增值、农地转用增值、供不应求增值、规划管制增值、外部辐射增值等。得出相应的分配原则是:(1)由农村集体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带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绝对地租必须全部归农民集体所有;(2)由地块经济条件、交通状况、资源分布的差异造成的级差地租I的分配顺序应该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用地单位;(3)由农村集体、政府和企业在同一块建设用地上追加投资改变该土地的生产效率而产生的地级差收益Ⅱ的收益分配顺序应该为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用地企业。(6)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评估与防范。从指标层看,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农村宅基地失去社会保障的功能的风险、国家对土地管理失控的风险、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风险、降低房价的风险等五个指标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较大。从准则层看,降低政府管理效益的风险、侵害农民利益的风险、消弱国家宏观调控的风险、冲击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的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为0.3437、0.3184、0.1522、0.1236、0.062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系统风险的评估值为0.44,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在整体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控制在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邓沁雯[8](2019)在《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核心行为主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逻辑,有助于解释我国城镇化的过程机制。在我国政府多层级行政组织结构和逐级发包的治理制度下,行政层级对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影响重大。目前学术界从行政层级视角对地方政府进行的研究较少关注到其对城镇化作用的相关性,而大量相关城镇化的研究则对地方政府的层级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因此,本文选择从层级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作为城镇化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并以极具样本意义的广东顺德展开对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研究。本论文对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行为主体进行层级关系划分,将介于顶层中央和底层市场、社会主体之间的地方政府常常表现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模糊性角色概括为“中间者”角色,并提出“中间者”在城镇化过程中“上下浮动”的行为特征,由此建立起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首先,地方政府无论是作为与市场、社会相对独立的地方行政主体,还是在其所处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关系中,都扮演着一种介于上层主体和下层主体之间的“中间者”角色,并表现出“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其次,由于地方政府的整体“中间者”角色系统内部存在不同层级政府的角色分化,可以进一步将各级政府划分为上层地方政府(省级)、中间层地方政府(地级和县级)与下层地方政府(乡镇级)。其中,地级和县级的中间层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特征最为显着,是“强中间”状态;而省级的上层地方政府和乡镇级的下层地方政府则属于显着偏上和显着偏下的“弱中间”状态。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受到上层主体的制度框架约束、中间者自身利益追求和下层主体的地方主义渗透,以及包括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其中,上层制度因素作为决定性因素,在影响中间层和下层因素作用发挥的同时,通过界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权限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中间层逐利性因素作为主导性因素,其利益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下层地方主义渗透因素作为调节性因素,也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风格与路径。外部环境因素作为背景性情境或宏观发展趋势,其作用缓慢、渐进且深远,通过对上、中、下层主体的分别作用,进一步对“中间者”行为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正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促成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基于不同外部环境特征和相应条件下的上、中、下各层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城镇化进程中各层级主体间的行为关系具有上、中、下三者融合、三者分离、中间者偏上和中间者偏下四种基本模式。而伴随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作为“中间者”的地方政府,其推动城镇化的方式经历了从间接推动向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并通过资源经营、区划调整和增长式规划制定的三大主要行为手段推动城镇化发展。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县级行政单元的城镇化典型代表,广东顺德的城镇化过程具有其特殊的参考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广东顺德为实证案例,对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与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在总结顺德城镇化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框架,解释并分析顺德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行为手段;并在分析顺德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各级政府间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总结顺德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得出:顺德的城镇化过程,经历了1978-1992年乡镇企业主导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到1992-2002年市场化体制改革下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再到2002-2009年经济主导向兼顾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最后到2009年至今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四个阶段。空间演进方面,前两阶段的城镇化过程以农村地区为主导,后两阶段则以城镇地区为主导。人口方面,经历了以本地劳动人口非农化转变为主向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的转变过程。经济社会方面,从集体企业向本土民营企业的转变与发展过程,带动了顺德产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亦逐渐趋于完善。空间形态方面:第一阶段,乡村初级工业化形成了以生产空间扩张为主的土地非农化使用转变,并表现出点状分散式的整体空间形态;同时,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也呈现出县城中心不突出,各小城镇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格局。第二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进一步扩散蔓延,呈现出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整体格局;同时,村级工业用地的大肆扩张,造成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第三阶段,集约工业园区与佛山都市功能承载等建设,促使顺德城镇建设用地进一步蔓延成片,在空间上呈现出片轴聚核式的整体形态格局;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亦开始从过去的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第四阶段,顺德土地资源的开发使用已达生态承载底线,城市建设转向存量土地再利用的面域空间修补;同时,区域一体化的片区式规划布局促使城乡空间开始形成组团网络式的整体形态格局;而各镇街也在巩固各自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更趋向于区域化的相互协作。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对顺德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总体上经历了“间接推动-间接推动与直接推动共同作用-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具体行为手段方面,首先,基于各城镇化阶段中不同上级主体的政治意图,顺德区划不断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其次,顺德政府的资源经营手段不断升级,经历了“企业经营-土地与品牌经营-工业复兴”的演变过程。最后,规划手段方面,从早期注重城市中心的培育及强化,发展为后期的区域化融合。总体来看,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力量一直强大,自上而下的力量则伴随发展进程逐渐增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经历了从游离到融合的上下关系,并在城镇化空间表现上也呈现出大致的对应关系。而对应于顺德的四个城镇化阶段,顺德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经历了“中间者”向下靠拢,“中间者”抗衡上下,“中间者”受制上下,到最后“中间者”融合上下的过程演变,这对于理解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提供了实证。
黄金升[9](2017)在《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缺乏效率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对于解决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低效率、资源配置不当、技术进步较慢、企业创新力不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其中,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土地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它的供给与配置效率对于整体经济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十多年的土地制度改革历程总体方向是市场化的,但以往改革大多都是加强需求侧的竞争,虽然实现了一定的市场化供给,但是地方政府仍然是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给主体,土地多元化供给并没有完全起步,土地市场供给侧改革仍有待加强。而地方政府垄断土地市场供给自然会把垄断市场的各种影响效应体现在中国经济体系的各个方面。有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市场的结构特征及其制度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对地方政府供地行为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当前土地供给制度下的经济绩效,为进一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提供理论上的启示和实践上的指导。本研究共有九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构建(1-3章)、问题剖析(4-7章)与改革路径探究(8-9章)。首先,第一部分包含了前三章,旨在构建本研究的工作基础。第1章交代了研究背景并阐明研究意义,指出中国既存在由于土地市场扭曲引起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实体经济企业用地成本负担加重的双重局面,而通过对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效应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上的启示和实践上的指导。围绕着研究目标设置了相关研究内容,选择了研究方法、设置了技术路线。第2章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回顾、评述、总结与归纳,从而掌握相关的研究动态,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需要结合现有的土地供给制度,将土地市场结构与地方政府竞争、土地出让行为及用地绩效等的分析相关联以扩展现有的研究,为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提供线索指引。第3章则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概念进行总结与界定;同时,构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阐明本研究分析问题的整体思路。其次,第二部分包括了第4-7章共四章内容,旨在分析工业用地垄断供给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及其经济效应。第4章首先对建国以来的土地供给制度改革进程进行回顾,进而探明当前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其次,对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制度约束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当前工业用地供给制度改革存在的难点;最后,对现有制度约束下的工业用地供给市场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存在的问题。本章将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指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推动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变迁的动力机制不同,而现在的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二是沿着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的改革思路,对土地多元化供给进行探索。然而,滞后的土地制度基础、激励扭曲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半垂直的土地管理体制等制度环境都制约着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制度约束下,当前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在土地征收制度下,地方政府的土地取得成本存在“软约束”;第二,由于地方政府是土地供给主体,土地供给具有“政策工具化”的倾向;第三,地方发展竞争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相结合,土地市场竞争的地区差异明显。第5章首先利用2003-2013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分析了当前工业用地供给的现状。统计结果显示,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工业用地供给方式呈现阶段性转变,“招拍挂”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不同地区、不同出让方式下的工业用地价格水平不同,并且随着政策的变动,呈现出差别化上涨趋势;不同工业化水平下的工业用地供给存在差异,在工业化实现期内,工业用地价格差距较小,土地“招拍挂”比例相对较低,工业用地供给规模随工业化水平提高而扩大。其次,在对工业用地供给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不同工业化发展水平下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工业地价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工业地价的影响存在着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并与地方政府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前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于工业地价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抑制作用,而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工业地价的抬升作用逐渐显现。最后,本章对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凭借垄断权力获得土地垄断高价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土地供给短缺并形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引资竞争”则会促使地方政府大量供地和降低地价,并在引资竞争中形成地价补贴的“囚徒困境”,从而影响土地配置效率。第6章探究了地方政府供地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定价策略存在差异,工业用地成本上涨显着的促进了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非市场化的土地出让行为则会阻碍促使产业转移的地价梯度力的形成,进而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产业转移的一般趋势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并不是在中西地区内部发生,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和工业化水平较低,存在普遍的土地引资竞争现象,导致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较低,工业地价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较弱。建立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对由地价变动引起的产业转移的负效应进行了讨论,指出工业用地的地方政府垄断供给会加剧土地价格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偏离,从而影响土地配置效率。第7章围绕地方政府工业用地过度供给致使土地配置效率低下问题,对地方政府垄断供给下的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与土地配置效率展开探讨和分析。本章首先揭示了这样一种现实困境:处于发展竞争中的地方政府缺乏缩小土地供给的内在驱动力,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要素控制权,会过度供地以最大化产出规模。但是随着土地要素的投入越多,产出规模越大越偏离市场需求,土地利用效率递减。而在实践中,地方政府通过非市场化的土地出让以及扭曲地价形成以刺激用地需求进而过度供地。相应的实证结果发现:在地方政府土地过度供给行为下,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不高,而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是影响工业用地配置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越低,土地要素的错配现象越突出。最后,第三部分包括第8章和第9章的内容,沿着前文的分析,对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路径展开讨论和探究,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第8章论述了当前以规范地方政府供地行为为主的土地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将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构建纳入到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创新的视域中去考察,探究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构建背后所遵从的核心逻辑及其制度内涵,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武进区的改革实践展开分析,以探究现有改革的优点与不足。分析指出,规范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改革路径在解决土地市场失衡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构建是工业用地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可期方向。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构建的制度内涵和对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市场主体的再定位;土地价格与供求关系互动机制的再构建;土地产权制度与管制制度的再均衡三个方面。通过对典型地区改革实践的考察,指出现有的改革实践能够突破阻碍土地市场化的制度政策的约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权同价,但是地方政府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民集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前者可能对后者的培育和成长形成阻碍。第9章对以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短期的现状需求以及长期的制度改革方向,就提高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这一核心目标,提出以下三点具体政策建议:(1)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2)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3)深化土地法律制度改革。
周淑慧,赵忠勋,刘勇,李建康,段宝成[10](2017)在《对推进我国农村气化工程的思考——以气化任丘项目为例》文中认为农村气化对提升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治理大气污染起到重要作用。以气化任丘项目为例,大规模推进气化农村工程可以助推天然气消费、改善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但因当地冬夏季用气峰谷差高达30比1,这将加剧天然气供应企业的调峰压力,气化项目本身的经济性将面临较大考验,同时民用和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双轨制"下会加剧供气企业的亏损。建议国家和省市地方政府多方筹措,加大气化农村财税支持力度;尽快出台政策,明确农村居民用气定价办法,建立长效定价机制和燃料费补贴机制,让各方有章可循;同时,理清调峰责任,多方共担加快调峰储备设施建设,多措并举保障农村居民安全平稳用气。还应因地制宜制定小型LNG气化站设计规范,简化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确保气化农村项目快速高效推进。
二、规范乡镇企业用气 强化计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乡镇企业用气 强化计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案例介绍 |
1.1 并购双方简介 |
1.2 并购动因 |
1.3 并购过程 |
1.4 并购后业绩变脸 |
2 政策风险控制分析 |
2.1 电商法的颁布对汤臣倍健跨国并购所带来的行业政策风险 |
2.2 汤臣倍健未能成功防范行业政策风险的原因 |
2.3 汤臣倍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
3 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应如何应对行业政策风险 |
3.1 跨国并购前密切关注与标的企业相关行业政策 |
3.2 签订对赌协议 |
3.3 加强并购整合 |
4 结束语 |
(2)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评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2 内部控制的内容 |
2.1.3 内部控制原则 |
2.1.4 内部控制的作用 |
2.2 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理论 |
2.2.1 内部控制有效性定义 |
2.2.2 内部控制有效性目标 |
2.2.3 内部控制有效性原则 |
2.2.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
2.3 业财融合相关理论 |
2.3.1 业财融合的定义 |
2.3.2 业财融合的原则 |
2.3.3 业财融合的方法 |
2.3.4 业财融合的作用 |
第三章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SR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3.2.1 控制环境 |
3.2.2 风险评估 |
3.2.3 控制活动 |
3.2.4 信息与沟通 |
3.2.5 内部监督 |
3.3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 |
3.3.1 内部控制有效性判断标准 |
3.3.2 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 |
3.3.3 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 |
3.4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问题及分析 |
3.4.1 发展战略认知不够 |
3.4.2 内控环境尚需完善 |
3.4.3 内控评价频次受限 |
3.4.4 风险评估未有效开展 |
3.4.5 事前和事中控制不足 |
3.4.6 信息化程度和系统性不足 |
3.4.7 内控监督执行不到位 |
3.4.8 缺乏动态调节机制 |
第四章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选取 |
4.1.1 业财融合评价方法选取的原因 |
4.1.2 业财融合与内部控制要素的融合性 |
4.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模型构建 |
4.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设计 |
4.3.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4.3.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性指标设计 |
4.3.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量指标设计 |
4.3.4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效果 |
4.4.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性指标评价效果 |
4.4.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定量指标评价效果 |
4.4.3 业财融合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效果 |
4.5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问题解决 |
4.5.1 运用管理会计实现目标牵引 |
4.5.2 增加外部环境评价指标 |
4.5.3 内控评价频次可以灵活调整 |
4.5.4 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
4.5.5 建立事前和事中控制流程 |
4.5.6 提高信息化程度 |
4.5.7 有效执行内控监督程序 |
4.5.8 增强内部控制的自我动态调节功能 |
4.6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果 |
第五章 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的保障措施 |
5.1 内部控制环境类保障措施 |
5.1.1 完善组织架构 |
5.1.2 细化发展战略 |
5.1.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1.4 增强文化凝聚力 |
5.2 内部控制有效性控制活动类保障措施 |
5.2.1 提高预算管控 |
5.2.2 规范销售行为 |
5.2.3 强化资金管理 |
5.2.4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
5.2.5 规范项目管理 |
5.2.6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
5.3 内部控制有效性控制手段类保障措施 |
5.3.1 加强合同管理 |
5.3.2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
5.3.3 优化信息系统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4.7 小结 |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陇东气田X区试采天然气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项目建设背景 |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设计内容 |
第二章 气源分析 |
2.1 资源情况 |
2.1.1 资源 |
2.1.2 庆探-1#井区(国内资源) |
2.1.3 西气东输二线(国外资源) |
2.1.4 井口零散气 |
2.2 天然气性质 |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3.1 目标市场的选择 |
3.1.1 行政区划分及经济情况 |
3.1.2 天然气利用现状 |
3.1.3 主要目标市场 |
3.2 天然气市场需求及需求预测 |
3.2.1 天然气需求 |
3.2.2 用气量预测 |
3.2.3 用气量分析 |
3.2.4 管道输气量的确定 |
3.3 价格承受能力分析 |
3.3.1 天然气价格 |
3.3.2 替代能力分析 |
3.3.3 市场承受能力 |
3.4 市场风险分析 |
3.4.1 市场风险 |
3.4.2 风险防范策略 |
第四章 供配气方案 |
4.1 供配气原则 |
4.2 供需平衡分析 |
4.3 气量分配方案 |
4.4 用气不均匀性分析 |
第五章 管道线路工程 |
5.1 线路走向 |
5.1.1 线路走向方案选择原则 |
5.1.2 线路走向方案 |
5.1.3 方案比选 |
5.2 线路走向推荐方案 |
5.2.1 推荐线路走向 |
5.2.2 沿线社会、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概况 |
5.3 管道敷设 |
5.3.1 管道敷设原则 |
5.3.2 一般地段管道敷设 |
5.3.3 特殊地段管道敷设 |
5.4 管道穿越 |
5.4.1 穿越工程概况 |
5.4.2 管道穿越 |
5.5 线路附属设施 |
5.5.1 线路截断阀室 |
5.5.2 固定推力支墩的设置 |
5.5.3 管道标志桩、警示牌及特殊安全保护设施 |
5.5.4 水工保护 |
5.5.5 道路工程 |
5.6 线路安全防护 |
5.7 主要工程量 |
第六章 输气工艺 |
6.1 工艺参数 |
6.1.1 设计输量及沿线分输量 |
6.1.2 基础数据 |
6.2 工艺系统计算 |
6.2.1 计算公式和计算内容 |
6.2.2 工艺分析 |
6.2.3 输气工艺方案 |
6.2.4 最优管道方案校核 |
6.3 管道适应性分析 |
6.3.1 管道储气能力 |
6.3.2 管道最大输气能力分析 |
6.4 事故工况分析 |
6.4.1 泄漏事故工况分析 |
6.4.2 管道带压堵漏方案 |
第七章 线路用管 |
7.1 管材等级选择 |
7.1.1 设计条件及计算参数 |
7.1.2 钢管管型选择 |
7.1.3 钢级选择 |
7.2 管道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
7.2.1 强度校核 |
7.2.2 稳定性校核 |
7.2.3 抗震校核 |
第八章 输气站场 |
8.1 站场设置 |
8.2 站场工艺 |
8.2.1 庆-1 集气站扩建 |
8.2.2 西峰门站扩建 |
8.2.3 蔡家庙门站/驿马门站 |
8.2.4 截断阀室 |
8.2.5 井口CNG |
8.3 主要工程量 |
第九章 管道防腐 |
9.1 基础资料 |
9.1.1 现场资料 |
9.1.2 工艺资料 |
9.2 防腐层的选择 |
9.2.1 管道外防腐层 |
9.2.2 补口材料的选用 |
9.2.3 站场内的管道防腐 |
9.2.4 站内管道及设备保温 |
9.3 阴极保护 |
9.3.1 阴极保护计算 |
9.3.2 线路阴极保护系统 |
9.3.3 线路阴极保护测试系统 |
9.3.4 阴极保护电绝缘与电连续 |
9.4 干扰防护 |
9.4.1 交流电流干扰防护方案比选 |
9.4.2 交流干扰保护方案 |
9.5 主要工作量 |
第十章 辅助工程 |
10.1 自控系统 |
10.1.1 控制水平 |
10.1.2 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
10.1.3 仪表选型 |
10.1.4 流量计量系统 |
10.1.5 控制室 |
10.1.6 仪表供电及接地 |
10.1.7 自控仪表部分工程量 |
10.2 通信工程 |
10.2.1 概况 |
10.2.2 通信业务需求 |
10.2.3 通信方案 |
10.2.4 主要工程量 |
10.3 供配电工程 |
10.3.1 站场电力现状及附近电源情况 |
10.3.2 用电负荷分级及负荷统计 |
10.3.3 供配电系统 |
10.3.4 防雷、防静电 |
10.3.5 主要工程量 |
10.4 公用工程 |
10.4.1 总图 |
10.4.2 建筑与结构 |
10.4.3 维修与抢修 |
10.5 消防 |
10.5.1 消防概括及设计原则 |
10.5.2 概括 |
10.6 建设用地 |
10.7 节能 |
10.8 环境保护 |
10.8.1 管道沿线的环境状况 |
10.8.2 环境影响分析 |
10.8.3 环境保护措施 |
10.8.4 环境影响结论 |
10.9 安全 |
10.9.1 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0.9.2 自然灾害、社会危害因素分析 |
10.9.3 危险、有害因素防范与治理措施 |
10.9.4 预期效果 |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经济性评价 |
11.1 投资估算 |
11.1.1 编制范围 |
11.1.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 |
11.1.3 投资估算 |
11.2 经济性评价 |
11.2.1 财务分析 |
11.2.2 经济性评价基础数据 |
11.2.3 财务评价 |
第十二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5)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
2.1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1 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2 天然气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
2.2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特点 |
2.2.1 产业链层次多,内部控制难度大 |
2.2.2 内部控制流程复杂 |
2.2.3 采购需求控制更加严格 |
2.2.4 资金使用效率影响大 |
2.2.5 强调采购预算多层次管理 |
2.3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内容 |
2.3.1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环境建设 |
2.3.2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风险评估 |
2.3.3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控制活动 |
2.3.4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信息系统建设与沟通 |
2.3.5 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 |
3 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
3.1 A天然气公司概况 |
3.1.1 A天然气公司战略目标与组织框架 |
3.1.2 A天然气公司主要业务活动 |
3.2 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3.2.1 生产物资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现状 |
3.2.2 工程物资采购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现状 |
3.2.3 低值易耗品、辅助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现状 |
3.2.4 资金付款活动内部控制现状 |
3.2.5 采购与付款信息化管理系统内部控制现状 |
3.3 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
3.3.1 采购预算编制与监督存在缺陷 |
3.3.2 预付款方式财务风险高,不注重供应商考核机制 |
3.3.3 验收程序不规范,采购物资损失风险高 |
3.3.4 采购过程内部牵制执行不到位 |
3.3.5 缺乏银行开户控制,资金缺乏集中管理 |
3.3.6 采购与付款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滞后 |
3.4 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4.1 基层工作人员专业性欠缺 |
3.4.2 管理人员对公司业务了解不充分 |
3.4.3 产品自身特性制约 |
3.4.4 内部控制涉及产业链较长,实施难度高 |
4 改进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
4.1 科学制定采购物资预算,动态监督预算执行 |
4.2 制定统一的供应商准入与考核标准,降低采购付款财务风险 |
4.2.1 制定统一的供应商准入标准 |
4.2.2 积极与供应商协商,调整预付款方式 |
4.3 规范验收流程,降低采购物资损失风险 |
4.4 严格执行采购流程内部牵制 |
4.5 健全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资金控制 |
4.5.1 建立健全银行账户管理流程 |
4.5.2 实现资金控制一体化 |
4.6 优化采购与付款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6)村庄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研究 ——基于行政生态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村庄空心化 |
1.2.2 乡镇政府职能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型:基于行政生态学的分析框架 |
2.1 行政生态学的理论观点 |
2.2 我国乡镇政府的职能演进 |
2.2.1 全能型乡镇政府 |
2.2.2 发展型乡镇政府 |
2.2.3 服务型乡镇政府 |
2.3 行政生态学理论对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解释力 |
第三章 村庄空心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个案:以皖西S镇为例 |
3.1 S镇村落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经济社会概况 |
3.2 S镇的村庄空心化现状 |
3.2.1 S镇村庄空心化的表现 |
3.2.2 S镇村庄空心化的成因分析 |
3.3 S镇政府的职能解析 |
3.3.1 S镇政府的机构设置 |
3.3.2 S镇政府的职能表现 |
第四章 行政生态学理论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解读 |
4.1 我国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行政生态的转变 |
4.1.1 经济要素方面 |
4.1.2 社会要素方面 |
4.1.3 沟通网络方面 |
4.1.4 政治架构方面 |
4.1.5 符号系统方面 |
4.2 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
4.2.1 农村改革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要求 |
4.2.2 行政生态环境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压力 |
4.3 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
4.3.1 职能内容的调整 |
4.3.2 职能关系的重构 |
4.3.3 职能方式的转型 |
4.4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困境的行政生态学透视 |
4.4.1 内部困境 |
4.4.2 外部困境 |
第五章 村庄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路径 |
5.1 组织支持:乡镇机构改革与建设 |
5.1.1 乡镇机构设置的调整 |
5.1.2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改善 |
5.1.3 乡镇政府治理人员的优化 |
5.2 制度支撑:农村公共政策的执行 |
5.2.1 落实农民工政策 |
5.2.2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服务 |
5.2.3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
5.3 运行保障:乡镇政府职能的重构 |
5.3.1 经济层面 |
5.3.2 政治层面 |
5.3.3 社会层面 |
5.3.4 文化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相关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主要的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市场 |
2.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
2.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土地产权理论 |
2.2.3 土地市场理论 |
2.2.4 地租地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
3.1 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探索与试验 |
3.2.1 从法律的禁锢到政策的松动 |
3.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态:由改革试验区例证 |
3.3 我国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存在的问题 |
3.3.1 市场运行机制被扭曲 |
3.3.2 农民利益被损害 |
3.3.3 助长土地财政与土地寻租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制约因素 |
4.1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法律困境 |
4.1.1 集体建设用地法律性质定位不清 |
4.1.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划方面法律缺失 |
4.2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制度缺陷 |
4.2.1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主体不明确 |
4.2.2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期限不明确 |
4.2.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配套制度不健全 |
4.3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主体障碍 |
4.3.1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 |
4.3.2 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认知不足 |
4.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市场约束 |
4.4.1 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不规范 |
4.4.2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不规范 |
4.4.3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场限制较多 |
4.5 本章小结 |
5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与主要模式 |
5.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5.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基本目标 |
5.1.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指导原则 |
5.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 |
5.2.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架构解析 |
5.2.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主要内容 |
5.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主要模式 |
5.3.1 城镇规划区内采取“实物交易+指标交易”模式 |
5.3.2 城镇规划区外采取“指标交易”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
6.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供求机制 |
6.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供求主体决策 |
6.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供求均衡调节 |
6.1.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供求机制的构建 |
6.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
6.2.1 土地价格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
6.2.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 |
6.2.3 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理 |
6.2.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的构建 |
6.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竞争机制 |
6.3.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市场结构 |
6.3.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竞争机制的表现形式 |
6.3.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竞争机制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条件下的土地收益分配 |
7.1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形成 |
7.2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原理 |
7.2.1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 |
7.2.2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原理 |
7.3 典型试点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实践 |
7.3.1 政府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2 集体经济组织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3 需求主体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4 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用途规定的比较 |
7.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7.4.1 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 |
7.4.2 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收益分配 |
7.5 本章小结 |
8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 |
8.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因素识别 |
8.1.1 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 |
8.1.2 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风险 |
8.1.3 冲击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
8.1.4 侵害农民权益的风险 |
8.1.5 降低政府管理效益的风险 |
8.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指标评估 |
8.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2.2 判断矩阵的构造 |
8.2.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8.2.4 指标层风险因素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的综合权重 |
8.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等级评估 |
8.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8.3.2 确定风险等级 |
8.3.3 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的评估 |
8.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
8.4.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前风险防范机制 |
8.4.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中风险防范机制 |
8.4.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后风险防范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
9.1 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法律规则体系 |
9.1.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分类标准 |
9.1.2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登记制度 |
9.1.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规划体系 |
9.2 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价格体系 |
9.2.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地价评估体系 |
9.2.2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制度 |
9.2.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最低限价制度 |
9.2.4 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价公示和地价申报制度 |
9.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收益分配机制 |
9.3.1 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指导性规定 |
9.3.2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税费体系 |
9.3.3 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多样化收益分配方式 |
9.3.4 规范相关主体的土地增值收益的使用方向 |
9.3.5 弱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 |
9.4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服务体系 |
9.4.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平台 |
9.4.2 构建多元化的城乡建设用地金融服务体系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议题的确立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议题的确立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有研究综述 |
1.3.1 既有相关理论基础 |
1.3.2 既有相关研究进展 |
1.3.3 既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研究对象界定 |
1.7.1 相关概念解释 |
1.7.2 研究对象界定 |
1.8 广东顺德的实证研究 |
1.8.1 顺德简介 |
1.8.2 顺德城镇化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1.8.3 顺德城镇化研究的内容构成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逻辑建构 |
2.1 我国政府组织结构与治理行为的制度基础 |
2.1.1 条块关系与M型组织结构 |
2.1.2 政府治理的层级发包制 |
2.2 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差异 |
2.2.1 利益目标的选择偏好差异 |
2.2.2 各级政府的行为权力差异 |
2.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发现与理论建构 |
2.3.1 城镇化模式“上”“下”之争与地方政府的“模糊”角色 |
2.3.2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角色提出 |
2.3.3 “中间者”的角色理论建构 |
2.4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逻辑 |
2.4.1 “中间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
2.4.2 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 |
2.4.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选择模式 |
2.5 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手段 |
2.5.1 间接推动到直接推动的方式转变 |
2.5.2 资源经营手段 |
2.5.3 区划调整手段 |
2.5.4 增长式规划制定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镇企业主导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1978-1992):顺德县政府“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
3.1 社会发展背景: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工业 |
3.1.1 国家社会背景 |
3.1.2 顺德的乡镇企业发展 |
3.2 城镇化特征: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乡村就地非农化转移 |
3.2.1 人口方面:离土不离乡的就地非农化转移 |
3.2.2 经济社会方面:乡镇企业造就经济奇迹 |
3.2.3 土地空间方面:生产空间扩张下的点状分散式格局 |
3.2.4 小城镇发展: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 |
3.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3.3.1 资源经营:扶持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起步 |
3.3.2 区划调整:县政府的“强中心”策略 |
3.3.3 发展规划:姗姗来迟的“良容桂经济中心区”设想 |
3.3.4 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3.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3.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3.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镇主导下的“省-县-镇”联合 |
3.4.3 顺德县政府的“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化改革下城镇化快速发展(1992-2002):顺德市政府“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
4.1 社会发展背景:市场化转变与配套制度改革 |
4.1.1 国家社会背景 |
4.1.2 顺德的试点建设与市场化体制改革 |
4.2 城镇化特征:村强城弱的城乡混杂格局 |
4.2.1 人口方面注:本地人口就地非农化与外来流动人口激增 |
4.2.2 经济方面注:市场经济转制下工业化大发展 |
4.2.3 社会方面:社会公共事业建设起步 |
4.2.4 土地空间方面: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格局 |
4.2.5 小城镇发展: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 |
4.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4.3.1 强推市场化改革:备受争议的乡镇企业改制 |
4.3.2 土地为核心的各类城市资产经营 |
4.3.3 区划调整:乡村到城市型的建制转变与中心区扩张 |
4.3.4 增长式规划:城市规模扩张与中心强化 |
4.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4.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4.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4.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县级市为主导与村级力量崛起 |
4.4.3 顺德市政府的“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转向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2002-2009):顺德区政府“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
5.1 社会发展背景 |
5.1.1 国家社会背景 |
5.1.2 顺德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 |
5.2 城镇化特征: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城市现代化 |
5.2.1 人口方面:户籍一体化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
5.2.2 经济方面:现代制造业体系建立与高新技术产业兴起 |
5.2.3 社会方面:公共事业建设全面铺开 |
5.2.4 土地空间方面: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
5.2.5 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 |
5.3 城市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5.3.1 区划调整:顺德撤市设区与行政建制的完全城市化 |
5.3.2 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下的土地资源争夺 |
5.3.3 从企业到城市的全面化品牌经营 |
5.3.4 规划手段:城市化水平成为直接发展目标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
5.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5.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5.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5.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佛山市与顺德镇村的上下分离及对抗 |
5.4.3 顺德区政府的“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2009年至今):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
6.1 社会发展背景 |
6.1.1 国家社会背景 |
6.1.2 顺德全面深化的综合改革 |
6.2 城镇化特征:区域化协作与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
6.2.1 人口方面: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 |
6.2.2 经济方面: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下新型产业发展 |
6.2.3 社会方面:社会发展规划与各项社会改革及建设 |
6.2.4 土地空间方面:三旧改造推进空间升级与三大片区的区域融合 |
6.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6.3.1 区划调整:省直管下的城市化行为自主权提升 |
6.3.2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
6.3.3 资源经营:从空间生产到科技创新下的工业复兴 |
6.3.4 规划手段:区域化协作中寻求发展 |
6.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6.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6.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6.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省-区-镇”协同与区镇权力重构 |
6.4.3 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 |
二、顺德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1.顺德城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顺德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演变 |
3.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演变 |
4.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及其空间结果演变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府行为与土地市场干预研究 |
2.1.1 政府行为、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2.1.2 西方国家的土地市场及政府干预 |
2.1.3 中国的土地市场及政府干预 |
2.2 中国土地出让市场与工业地价研究 |
2.2.1 土地出让方式与土地市场化程度分析 |
2.2.2 工业用地价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 土地市场扭曲的成因及社会经济效应 |
2.3.1 土地市场扭曲成因探究 |
2.3.2 土地市场扭曲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 |
2.4 制度变迁行动主体及土地市场化变革方向研究 |
2.4.1 不同层级政府在土地市场化改革中制度变迁角色取向 |
2.4.2 土地市场化变革方向研究 |
2.5 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地租地价理论 |
3.1.2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3.1.3 市场结构理论 |
3.1.4 公共选择理论 |
3.2 概念界定 |
3.2.1 工业用地供给 |
3.2.2 土地市场结构 |
3.2.3 土地市场化 |
3.3 分析框架 |
3.3.1 结构设定: 地方政府垄断供给的工业用地市场 |
3.3.2 行为分析: 不同地方政府供地行为选择 |
3.3.3 绩效测度: 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经济绩效 |
第四章 工业用地供给制度与市场特征分析 |
4.1 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变迁历程 |
4.1.1 计划配置(1949-1978) |
4.1.2 有偿使用(1978-2002) |
4.1.3 市场化改革(2002-) |
4.1.4 小结 |
4.2 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环境 |
4.2.1 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
4.2.2 财政约束与政治激励 |
4.2.3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 |
4.3 工业用地供给市场特征 |
4.3.1 土地取得成本“软约束” |
4.3.2 土地供给“政策工具化” |
4.3.3 市场竞争地区差异化 |
4.4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分析 |
5.1 工业用地供给基本现状 |
5.1.1 数据来源 |
5.1.2 供地方式变动情况分析 |
5.1.3 工业地价变动情况分析 |
5.1.4 工业化发展与土地供给分析 |
5.2 基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地方政府供地逻辑分析 |
5.2.1 工业化水平差异下的地方政府财政约束 |
5.2.2 工业化水平差异下的地方政府引资竞争 |
5.3 实证检验 |
5.3.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5.3.2 实证结果 |
5.4 进一步讨论: 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5.4.1 工业用地垄断高价供给的“无谓损失” |
5.4.2 地价补贴的“囚徒困境” |
5.4.3 小结 |
5.5 结论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分析 |
6.1 产业转移的背景介绍 |
6.2 地方政府供地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机理 |
6.3 实证检验分析 |
6.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 进一步讨论: 由地价变动引起的落后、过剩产能转移与资本投资外流 |
6.5 结论 |
第七章 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对土地配置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地方政府工业用地过度供给的传导机制分析 |
7.2 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下的土地市场化配置 |
7.2.1 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测度及分析方法介绍 |
7.2.2 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
7.2.3 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7.3 工业用地配置效率测度及分析 |
7.3.1 工业用地配置效率测度模型 |
7.3.2 工业用地配置效率测度结果 |
7.3.3 工业用地配置效率分析 |
7.4 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对土地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
7.4.1 模型介绍及变量选择 |
7.4.2 回归结果分析 |
7.5 结论 |
第八章 工业用地市场供给侧改革分析 |
8.1 规范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改革进展与局限性 |
8.1.1 改革措施与进展 |
8.1.2 改革存在的局限性 |
8.2 工业用地市场供给侧改革的路径转向: 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构建 |
8.2.1 土地市场主体的再定位 |
8.2.2 土地价格与供求关系互动机制的再构建 |
8.2.3 土地产权制度与管制制度的再均衡 |
8.3 城乡土地一体化改革的案例解析: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8.3.1 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本概况 |
8.3.2 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特征 |
8.3.3 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经验总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规范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 |
9.2.2 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
9.2.3 深化土地法律制度改革 |
9.3 研究展望 |
9.3.1 工业用地垄断高价供给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
9.3.2 集体建设用地供给市场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对推进我国农村气化工程的思考——以气化任丘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化任丘项目基本情况 |
1.1 项目总体方案及进展情况 |
1.2 资金及补贴情况 |
1.3 村民天然气使用情况 |
2 气化任丘项目的做法和经验 |
2.1 政府、企业高度重视, 统筹规划狠抓落实 |
2.2 实施方案因地制宜, 创新供气模式 |
2.3 推动科技创新, 提升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 |
2.4 各级政府鼎力支持, 减少村民和企业压力 |
3 气化农村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北方地区农村气化冬夏季峰谷差大, 加剧调峰压力 |
3.2 气化农村项目本身赢利能力差, 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
3.3 大规模气化农村将增加民用气比例, 扩大上游供气企业亏损面 |
4 推进农村气化工程相关政策建议 |
4.1 国家和省市政府多方筹措,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
4.2 理顺农村居民用气价格, 建立长效和可持续机制 |
4.3 理清调峰责任, 多方共担加快调峰储备设施建设 |
4.4 因地制宜出台小型LNG气化站供气规范, 简化优化项目审批流程 |
四、规范乡镇企业用气 强化计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J]. 张强,葛佳鑫. 当代会计, 2021
- [2]SR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 贾小平.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3]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陇东气田X区试采天然气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D]. 王喆.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5]A天然气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研究[D]. 万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6]村庄空心化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研究 ——基于行政生态学视角[D]. 李婷威.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D]. 王欢.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D]. 邓沁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行为及其效应研究[D]. 黄金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对推进我国农村气化工程的思考——以气化任丘项目为例[J]. 周淑慧,赵忠勋,刘勇,李建康,段宝成. 国际石油经济, 2017(06)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工业用地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论文; 集体建设用地论文; 农村建设用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