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思想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郭梦琦[1](2021)在《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文中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也是中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感受史事发展进程和演变的基础。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要素,时空观念素养的落实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任务之一。作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更是占有重要的分量和地位。本文对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历史试题如何考查时空观念素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探寻高考命题的特点,并进一步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时空观念素养提出建议。本文首先结合新版《课程标准》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时空观念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时空观念素养的六个考查指标,分别为“历史时空坐标的定位”“历史时空内涵的理解”“历史时空脉络的梳理”“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历史时空的纵横对比”以及“历史时空的综合论述”。再结合2017至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每一类指标具体如何考查时空观念素养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多维度考查时空观念素养、注重对时空观念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大历史观”以及呈现多样化情境这四个特点。此外,从2020年首次实行新高考的山东卷中,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新变化在于更加注重对时空工具的使用,并且加大了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难度,这种变化也代表了今后高考历史命题新动向。最后,笔者基于试题特点和考查新动向的分析,从试题反观教学,进一步提出了培养时空观念的教学策略,以期对教学和备考有所帮助。
张青凤[2](2021)在《2016-2020年全国卷历史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地理知识与历史学科的关系密切,不仅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多有涉及,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中也时有考查。因此,在高中日常历史教学中有意识的融入相关历史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分析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2016-2020年全国卷文综历史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状况及教学策略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数据统计法、调查分析法。以近五年的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作为研究样本,并对高考历史中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情况、师生应用此类知识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而探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首先,梳理了历史地理知识的概念、特点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多重应用价值,以了解其与历史学科的密切关系。其次,通过对近五年的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中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总体状况的梳理、分析,以印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合应用历史地理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历史教师理清高考文综历史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总体概况,为教师进行历史地理知识教学提供资料。再者,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发放并统计关于历史地理知识应用的问卷,尝试分析出在高中师生应用历史地理知识过程中实际存在哪些问题与困难,并总结其应用不佳的原因。同时,这部分内容能为历史教师今后在高中历史课进行历史地理知识教学提供方向参考。最后,基于高考历史试题与问卷结果的分析情况,为历史教师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建议。本课题的研究旨向广大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指明历史地理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帮助他们理清高考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实际状况、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历史地理知识教学,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曹文芹[3](2020)在《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研究 ——以2009—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情况的地图。它以简明的图像形式显示史事发生的地理空间信息和地域差异现象。历史地图运用于教学之中,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空间观念,发展历史思维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历史地图作为图像材料运用于历史高考试题之中,能够丰富试卷的材料组成、美化试卷布局。作为考题,能够检验学生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了解高考试题中历史地图的现状,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历史地图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2009年至2019年的高考卷(含全国卷、地方卷)中的历史地图题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研究、计量分析,分类等方法,分析研究高考卷中历史地图题的题目数量和考查内容,归纳总结其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历史地图的基本情况,结合课标,考试大纲,历史教学等方面的要求,分析历史地图运用于高考试题的价值。第二部分主要探讨高考题中的历史地图题概况,将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历史地图数量进行统计,通过图表的形式呈现,分析总结历史地图题数量上呈现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对历史地图考查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按全国卷与地方卷进行分类,比较二者的历史地图题在考查专题,考查范围的分布情况。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进行分类,将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考查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对其考查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不同题型在考查内容上的差异。第四部分是基于历史地图题的考查特点,提出历史地图的教学和备考建议。
刘思琪[4](2020)在《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 ——以2013-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不仅具有甄选人才的功能,也有立德树人、导向教学的功能。因此,对高考试题难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多数现有的难度量化方法仅能确定试题总体的难度,不能体现难度的成因。而综合难度模型不仅能在事前客观、准确的刻画数学试题难度的整体水平,更能反映出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利用综合难度模型不仅能计算某套试题的整体难度,还能得出这套题为什么比较难,对考生而言哪些方面是有难度的。为了标定并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的绝对难度,本研究结合地理试题特点及现有研究成果对综合难度模型进行修正,构建符合地理试题特点的综合难度评价模型,并运用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模型从知识含量、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要求、认知操作能力及推理能力六个难度因素出发,在题型和知识模块两个维度上对2013-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地理试题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选择题来看,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认知操作能力三个因素对高考地理选择题难度影响较大,但不同年份三个因素的水平差异较为显着。知识含量、设问要求、推理能力三个因素对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比较稳定。(2)从综合题来看,推理能力、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以及认知操作能力四个因素对高考地理综合题难度影响较大,知识含量和设问要求对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推理能力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作为传统“双基”之一的知识含量则处于绝对劣势。(3)从自然地理试题来看,高考地理试题比较重视试题情境和信息呈现方式,其次是认知操作方式和推理能力,知识含量和设问要求的水平相对较低。(4)从人文地理试题来看,高考地理试题在试题情境方面最为突出,信息呈现方式和认知操作能力的水平也比较高,知识含量、设问要求及推理能力的所处的层次相对较低。(5)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来看,高考地理试题最注重认知操作能力,信息呈现方式、推理能力、试题情境次之,知识含量的水平最低。(6)从整体上来看,各难度因素水平在近七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地理试题中分布并不均衡,试题难度主要来源于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认知操作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四个因素,在试题情境和信息呈现方式上尤为突出,而知识含量和设问要求的在历年试题中的表现均不理想。基于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特征,本研究得出了有关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一是搭建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二是提高读图能力,培养区域视角;三是创设问题情境,重视问题解决;四是强化逻辑推理,发展综合思维。
王梓而[5](2020)在《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文中研究指明高考作为我国现代教育考试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选拨人才的重要衡量依据。2014年,新高考改革启动,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必考3+选考3”模式,首次高中历史选考于2015年10月举行。本文在新高考背景下,立足于8套高中历史选考试卷,运用历史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求试卷突出的特点,分析试题的亮点与不足,并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等方面的介绍,探讨了本文研究的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的流变以及重点突出了历史科目在选考阶段的概况。第三部分以具体试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论述了历史选考的题型、内容和特点。第四部分从试题命制的成功之处如体现核心素养、现实关怀与知识整合三个方面,不足之处如战争史内容考查多与试题区分度不明显两个方面,从亮点与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五部分从试题反映出的问题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应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史料分析训练、渗透史学研究方法与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等四点建议。本文在新高考形势下进行试题研究,旨在对首批试点的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进行分析,希冀对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命制工作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盛嘉贤[6](2019)在《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凝练地理核心素养和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为变化亮点,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制定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将学业质量水平4作为学生高考应该达到的要求。地理考试评价作为地理学业质量评价重要的外化形式,能否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能否对结果提供实质性的反馈,就需要对地理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定位现行地理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水平层次。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案例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剖析学业质量相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深度解读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归纳总结出不同内涵视角下各质量要素在不同水平层级的表现,形成了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参照体系。以2014-2018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为研究对象,厘清每道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及其学业质量水平,最终从整体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研究江苏省现行地理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水平。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阐述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凸显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理解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构建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深度解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各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因素及水平划分依据,并提出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的具体实施办法。第四,从整体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研究江苏省现行地理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水平。第五,提出基于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的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策略。第六,提出结论与展望。研究发现,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逐年提高,渐趋合理,是对地理课程标准的一次良好践行。各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表现层次不同,试题侧重于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对“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地理核心素养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学业质量水平特征。针对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的现状,提出地理试题要追求导向性、综合型、探究性、开放型和时代性,体现层次感、均衡感、学科感、人文感和生活感的策略。本文构建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参考体系,研究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现状,提出相关命题策略,以期为贯彻落实地理课程标准对试题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做出贡献。
刘亮[7](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周益新[8](2004)在《六月航标——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思路的探讨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 一、对最近两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思路的探讨仔细分析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和2004年北京市春季招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归纳出以下明显的特点和变化趋势:1.选择题向单一学科中心型综合,具有动态特征的学科混合发生型综合题型方向发展,强调考查对学
蒲艺果[9](2004)在《浅议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命题思路和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富斌[10](2003)在《高考命题专家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中研究指明此文为作者(文中用▲表示)在2002年全国高考后与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有关专家的访谈(文中用●表示),文中就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发表了个人的见解和看法,现将原文发表供参考。
二、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思想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思想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依据和考查维度 |
第一节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依据 |
一 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 |
二 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
第二节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维度 |
一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点” |
二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线” |
三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面” |
第二章 2017至2020 年全国卷(历史)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 |
第一节 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整体概况 |
一 试卷结构 |
二 考查比重 |
第二节 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试题分析 |
一 考查指标统计 |
二 试题分析 |
第三章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特点及考查新变化 |
第一节 考查特点 |
一 多维度考查时空观念素养 |
二 注重对时空观念基础知识的考查 |
三 体现“大历史观” |
四 呈现多样化情境 |
第二节 新高考历史卷的新变化 |
一 试卷结构 |
二 考查形式 |
三 考查难度 |
第四章 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研读课标和教材,重视历史时空观念 |
一 依据《课程标准》,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
二 合理利用教科书,切实做到“用教材教” |
第二节 丰富教学手段,善用历史时空工具 |
一 历史地图 |
二 历史年表 |
三 时间轴 |
第三节 依托课堂教学,建构历史时空思维 |
一 创设时空情境,重现历史现场 |
二 设计与时空观念结合的问题链 |
第四节 注重时空观念与其他素养的内在联系 |
一 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 |
二 史料实证与时空观念 |
三 历史解释与时空观念 |
四 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2016-2020年全国卷历史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地理知识与历史教学 |
第一节 历史地理知识的概念与特点 |
一、历史地理知识的概念 |
二、历史地理知识的特点 |
第二节 历史地理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价值 |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二章 2016-2020 年全国卷历史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状况 |
第一节 样卷与样题的选择 |
一、样卷的选择 |
二、样题的选择 |
第二节 试题与试量的分析 |
一、试题整体考查概况 |
二、考查重点 |
第三节 典型例题及考查特点分析 |
一、高考历史命题对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 |
二、高考历史命题对历史地图的考查 |
三、高考历史命题对历史自然地理知识的考查 |
第三章 高中生与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生与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 |
一、高中生运用情况分析 |
二、教师运用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历史地理知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的认识准确度和运用积极性不高 |
二、教师的应用频度和程度较低 |
三、缺乏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源 |
第三节 历史地理知识应用不佳的原因 |
一、学生的历史地理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欠缺 |
二、教师把握历史地理类试题和知识的能力有限 |
三、对相关历史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度不够 |
第四章 历史地理知识融入历史教学的策略建议 |
第一节 提高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能力 |
一、重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的学习 |
二、归纳高考历史试题和教材中的历史地理知识 |
第二节 强化学生对历史地理类试题的练习 |
一、通过知识习题的方式来综合掌握历史地理知识 |
二、设计综合性的历史地理试题进行训练 |
三、加强典型的历史地理试题的训练 |
第三节 利用历史地图渗透历史地理知识 |
一、综合运用现有的历史地图和多媒体技术 |
二、充分解读历史地图 |
第四节 利用历史地理课程资源辅助教学 |
第五节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生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中历史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3)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研究 ——以2009—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历史地图及其运用于高考试题中的价值 |
第一节 历史地图 |
第二节 历史地图的分类 |
一、依据历史地图的内容分类 |
二、依据历史地图的用途分类 |
三、依据历史地图空间内容的质、量界线分类 |
四、依据历史教科书模块分类 |
第三节 历史地图的识读 |
一、历史地图的构成 |
二、历史地图的语言 |
三、历史地图的时间因素 |
第四节 历史地图运用于高考试题的价值 |
一、体现课标要求 |
二、引导历史地图的教学 |
三、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 |
第二章 高考历史地图题概况 |
第一节 历史地图的题型及出处 |
第二节 试卷中历史地图的特点 |
一、简单的轮廓 |
二、无图例 |
三、附加文字 |
第三节 历史地图题的考查概况 |
一、高考试卷的概况 |
二、高考试题整体量化分析 |
第三章 历史地图题的具体分析 |
第一节 全国卷与地方卷的比较分析 |
一、考查专题分布 |
二、考查范围分布 |
第二节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类 |
一、选择题中的历史地图题 |
二、非选择题中的历史地图题 |
第四章 历史地图的教学及备考建议 |
第一节 高考卷中历史地图题的考查特点 |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
二、重视热点问题的考查 |
三、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有效利用教科书历史地图 |
二、扩大历史地图来源 |
三、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 |
四、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
第三节 备考建议 |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
二、立足高考,专题复习 |
三、联系现实,关注热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 ——以2013-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高考地理试题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试题难度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2.1 综合难度模型的概述 |
2.2 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因素的确定及水平划分 |
2.2.1 知识含量 |
2.2.2 试题情境 |
2.2.3 信息呈现方式 |
2.2.4 设问要求 |
2.2.5 认知操作能力 |
2.2.6 推理能力 |
2.3 综合难度模型的修正 |
2.4 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模型范例应用 |
2.4.1 选择题范例应用 |
2.4.2 主观题范例应用 |
3 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模型的应用 |
3.1 基于不同题型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分析 |
3.1.1 选择题综合难度评价分析 |
3.1.2 综合题综合难度评价分析 |
3.2 基于不同知识模块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分析 |
3.2.1 自然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分析 |
3.2.2 人文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评价分析 |
3.2.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综合难度评价分析 |
4 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特征 |
4.1 试题情境和信息呈现方式是试题的“第一难度” |
4.2 认知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是试题的“第二难度” |
4.3 知识含量和设问要求是试题的“第三难度” |
5 面向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特征的教学启示 |
5.1 搭建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 |
5.2 提高读图能力,培养区域视角 |
5.3 创设问题情境,重视问题解决 |
5.4 强化逻辑推理,发展综合思维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及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 |
一 文科综合阶段 |
二 历史选考阶段 |
第二节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
一 命题依据 |
二 考试内容 |
三 考试要求 |
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第二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分析 |
第一节 题型分析 |
一 选择题 |
二 非选择题 |
第二节 内容分析 |
一 中国史与世界史内容分析 |
二 必修与选修模块内容分析 |
第三节 试题特点 |
一 继承传统,史学素养 |
二 史地结合,时空观念 |
三 覆盖全面,考查细致 |
四 阅读理解,挖掘内涵 |
第三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评价 |
第一节 试题反映的成功之处 |
一 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
二 现实关怀穿插其中 |
三 知识内容深度整合 |
第二节 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 战争史内容考查多 |
二 试题区分度不明显 |
第四章 关于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重视学科基础知识 |
第二节 注重史料分析训练 |
第三节 渗透史学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加强自身综合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可行性分析 |
2 相关概念理解和研究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理解 |
2.1.1 学业质量 |
2.1.2 学业质量标准 |
2.1.3 学业质量水平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2.2.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2.2.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3 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3.1 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1 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解读与水平划分 |
3.1.2 综合思维的角度解读与水平划分 |
3.1.3 区域认知的角度解读与水平划分 |
3.1.4 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解读与水平划分 |
3.1.5 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确定 |
3.2 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的实施 |
3.2.1 评价框架的设计 |
3.2.2 评价过程安排 |
4 江苏省2014-2018年高考地理试卷学业质量水平分析 |
4.1 学业质量水平整体分析 |
4.1.1 学业质量水平整体统计 |
4.1.2 学业质量水平整体特征分析 |
4.2 地理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分析 |
4.2.1 人地协调观学业质量水平统计与特征分析 |
4.2.2 综合思维学业质量水平统计与特征分析 |
4.2.3 区域认知学业质量水平统计与特征分析 |
4.2.4 地理实践力学业质量水平统计与特征分析 |
5 基于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的高考地理试题命题思考 |
5.1 学业质量水平精准定位,体现导向性和层次感 |
5.2 地理核心素养充分落实,体现综合性和均衡感 |
5.3 地理学习方法极力倡导,体现探究性和学科感 |
5.4 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培养,体现开放性和人文感 |
5.5 社会热点问题高度聚焦,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感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2014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 |
2 2015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 |
3 2016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 |
4 2017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 |
5 2018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 |
致谢 |
(7)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思想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D]. 郭梦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2016-2020年全国卷历史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 张青凤.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研究 ——以2009—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D]. 曹文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 ——以2013-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为例[D]. 刘思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D]. 王梓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研究[D]. 盛嘉贤.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8]六月航标——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思路的探讨与建议[J]. 周益新. 求学, 2004(05)
- [9]浅议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命题思路和特点[J]. 蒲艺果. 广西教育, 2004(11)
- [10]高考命题专家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J]. 郭富斌. 试题研究,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