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考核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万惠[2](2021)在《青海地方病防治档案管理体系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依托《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及应用》项目为实践载体,并将其成果进行转化利用,建立起"档案规范化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开放与利用、档案安全保障"的档案管理模式,推进青海省地方病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平台建设,为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档案信息管理提供应对策略。
杨学良[3](2021)在《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其中开发区已成为江苏行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江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将影响行政工作效率和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江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的绩效管理,促进管委会领导班子整体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提升,对推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D开发区领导绩效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了D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问题和成因,综合运用目标管理和PDCA循环理论,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和绩效结果运用及反馈四个阶段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绩效计划沟通,设置全面性绩效指标体系和权重,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建设政府绩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社会监督,合理兑现绩效管理奖励和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和常态化运用等具体对策,并重构江苏省D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体系。试图通过具体的制度改革,改善D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现有绩效管理的低效现状,为提高江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案例。
暴占杰[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王海泓[5](2021)在《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全过程分析的视角对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全面考察,并由此切入,对当下我国公共部门普遍使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形式进行了系统反思,最后以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为依托,提出了新的改进思路。在对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在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考核计划单一、指标设计粗糙、绩效管控缺位、绩效结果运用有限等问题。而后从H市工会系统现有工作条件和现行考核体系特性等角度对前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挖掘剖析。发现,除了H市工会系统(考核)人员素质有限、本身工作条件有限等具体因素的影响而外,“目标责任制考核”这一绩效考核机制与我国公共部门管理实际的不适应性也是限制其自身作用发挥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对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的需求和可能性进行了深层次反思,提出了H市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并以此为导向和规范进行了全新的绩效考核体系改进设计。本文所述的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方案从重新审视绩效考核的逻辑基础为出发点,将绩效考核拉回到事件和任务本身,将最小任务回路作为新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单元和逻辑起点,并提出指标集合概念,创造性的使用了初级指标、次级指标、派生指标等新的概念和指标分类方法,搭建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开放的指标系统,进而构建出组织、部门、个人三个层次的自相似性绩效考核架构,实现绩效考核体系的一惯性和系统性,同时将绩效评价的重点从对具体指标的考察转向对工作的结构性评价,使得评价更加宏观全面、有助决策。为了更加客观的对考核结果进行名次和档次评定,本文的绩效体系改进方案还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加权和集对同一度分析法排序,使得改进方案更加科学、严谨、完整。
高云亮[6](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张蓉[7](2021)在《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文中认为循化厅是清朝实施特殊族群管理与民族政策的典型场域,其基层社会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由此导致社会纠纷处理领域的“地方性”特色格外突出。经由循化厅衙门处理的案件可概分为“细故”与“重案”。历史上,该区域社会内形成了各类社会纠纷照依土俗予以裁断的惯性机制。国家权力作为介入性力量,为循化厅提供了多样化的法律适用依据。然而,“细故”案件仍应视为民间调解失败后的例外情况,衙门对“细故”诉讼和息具结乐见其成,导致其大部止步于“中间阶段”既已结案。命盗重案虽深受重视,但审理却相当灵活:对涉及藏、蒙古等的重案,本应根据特别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处断,实则多参照民间习惯法罚服完结;对涉及撒拉、回、汉等的重案,本应依照《大清律例》处断,实则为律例与“番例番规”的杂糅,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群体性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部落冲突、寺院纠纷、族际冲突,亦因外国势力的介入而演化为外事纠纷,总体上呈现出群体武装械斗的特点。前三类冲突频繁发生且循环往复,严重破坏地方社会秩序,并威胁王朝国家之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以陕甘总督、西宁办事大臣居中协调而多方联动的应对机制。究其本质,官方对群体械斗与民间“细故”的处置并无不同:皆希冀借助地方权威充当乡老予以调解。虽每临以兵威,且有官员主张借机推行内地律例,但受制于“羁縻为政”总体统治框架以及地方社会权力网络的制约,终流于个别特例。即便涉及到“洋人”的群体性事件,被晚清政府视为头等大事者,也概莫能外。循化厅的设置,为缺乏整合而具有浓厚离散性的区域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共权力,为个体诉求“公平”与区域社会摆脱“无序”提供了可能和新的途径。然而,整体施政理念与制度设计则导致了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出高度的复合性:传统民间力量依然强大,使之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区域社会纠纷不得不依赖的力量;大清律例与特殊律例名存实亡,必须借助土俗与习惯法方能行之有效。这表明,缺乏高效的国家政权建设,势必难以按照统一的法律制度处置社会纠纷,就法论事、缘法而判终究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
周媛媛[8](2020)在《“指标考核”与“基层压力”:政府专项任务指标考核机制研究 ——基于扶贫考核的经验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由考核压力源衍生的基层行为偏差,引发了对政府专项任务绩效考核的理论反思。政府专项任务绩效考核脱离平等、开放、包容的时代发展需要,释放出的第一信号就是被考核者的压力愈发增大。对此,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社会公众,无一不期望考核的“返璞归真”。在减少考核压力、减轻考核负担的呼声中,渗透出对其进行优化与升级的价值期盼。本文以扶贫领域中的治理乱象以及乡镇扶贫干部的高压处境为线索,紧紧围绕“指标考核”与“基层压力”之间的微妙关系,对政府专项任务绩效考核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也即,如何优化具体的指标考核机制,以缓解基层高压现状、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是本文的核心问题与根本遵循。为解答上述核心问题,对考核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理性呈现,本文以扶贫考核的背景转变为契机,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深入调研与参与式观察。从最初对考核次数、频率、形式的表层关注权宜性的转变为对理念、内容、方式的立体式研判,完成了对政府专项任务绩效考核这一微观命题的全景式把握。在此基础上对既有指标考核机制进行反思与沉淀,回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极其重要却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为对扶贫考核的现实回应,本文以两个“调研故事”为逻辑主线,逐层揭开考核压力源的神秘面纱。故事一,过频考核使乡镇扶贫干部陷入高压境况,引发扶贫行为偏差。调研从多头考核、层层考核等现象入手,对造成显性考核负担的历史沿革、体制背景及过程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伴随着过频考核问题取得实务界的高度关切,减少考核频次、为基层扶贫干部减负走进了话语中心。在此基础上,对调研乡镇进行回访,也即故事二的源起。调研发现,当过频考核得到有效控制,乡镇干部的高压境况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缓解。可见,以过频考核为表征的显性考核负担对基层高压现状的解释力尚且不足,考核频率、次数并不是致使基层扶贫干部身陷高压处境的根本原因。为此,本文以扎根理论为基础,对置身于复杂情境中的个体进行深度访谈,尝试找寻扶贫考核的深层压力源,建构起指标考核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由指标考核引发基层高压的现象并非扶贫领域特例,而是受指标考核的制度秉性所致。扶贫考核作为透视政府专项任务绩效考核的窗口,其背后折射出基层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日常高压处境。本文以扶贫考核为现实素材,贯通对政府专项任务绩效考核的全局性理解。考核的价值初衷原本在于激发个体的工作动力,而目前的考核恰恰在不断消解这种基础。当指标考核机制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不仅会制约政府服务能力和行政效能的提升,还会强化被考核者的压力感知,引发职场行为偏差。考虑到指标考核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形塑了稳定的价值逻辑与制度安排,并伴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趋势,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从外部输入变革因子,进行适应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阻断考核高压的生成基因,破解低效失序的制度瓶颈。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考核理念—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一般性理论框架,对政府专项任务绩效考核进行了本源性、实践性的探索与展望,阐释指标考核机制面临的现实阻碍和重要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路径付诸长久的理论关切与持续性追问。
荀梦瑶[9](2020)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党政领导干部是我国全面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层层选拔任用优秀领导干部,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干部力量,从而保证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和长治久安。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效。因此,积极探索和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于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执政队伍焕发生机与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首先从党的十八大改革背景入手,收集了国内外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围绕选任、考核、问责和监督等环节,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进行评述,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三种方法,其一是文献研究法,其二是案例研究法,其三是系统分析法。其次,将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重点对相关标准与程序的完善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对其产生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对改革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其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工作在德才兼备、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的重点作出了分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本文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增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力,改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知事识人考察制度,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从严监督等,为推进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钟桢[10](2020)在《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青藏区失学、辍学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发挥扶贫作用的障碍之一。目前,随着新一轮加强“控辍保学”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问题的解决已经有所突破,但是甘青藏区义务教育发展依然存在阻力,“后控辍保学”时代“控辍保学”政策的推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深层次的问题。本研究选取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现状。研究采取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利用SPSS20.0分析处理问卷资料,共收集了学生样本2908份,教师样本487份。通过分析A、B两县依法控辍保学、机制控辍保学、质量控辍保学、扶贫控辍保学、保障控辍保学、组织宣传控辍保学这六个方面的现状,研究发现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及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取得成效方面,目前两个县的义务教育巩固率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政策文本分析得知控辍机制建立基本合理,实施的保障措施针对性强劝返率高,政策实施以来家长思想观念较过去发生转变,教师管理方式也发生转变,以上主要是控辍方面的成效。其次存在问题方面,研究发现两县依就存在潜在辍学问题,劝返生归校之后普遍“学不好”,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习的出口没有彻底打开,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低。最后结合公共政策系统理论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政策执行方面,政策执行者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不恰当、执行人员数量上不足、政策执行者实施过程中产生偏向,在教育内部,两县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此外政策的实施效果还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体自身的影响。那么在“后控辍保学”时代,本研究认为进一步推进政策实施,需要从内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在外改善环境形成支持力,内外共同形成合力,重点加强保学措施。具体而言,内部方面,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强领导力,统筹兼顾建立“控辍保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其次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进一步提高政策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再次改善教育侧供给,提高劝返生、学困生、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加速初中普职教育融合发展,拓宽藏区学生学习出口;外部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甘青藏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特色化的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对甘青藏区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集中财力物力攻坚“硬骨头”,再次用行政力量引导社会文化环境良好发展,再次多方面建设学校环境,创建学生“爱”的家园,最后多平台辅助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二、青海考核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考核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四、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开发区管委会 |
二、政府领导班子 |
三、绩效管理 |
四、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目标管理理论 |
三、PDCA循环理论 |
第二章 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的历史回顾 |
一、我国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管理历史回顾 |
二、江苏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的历史回顾 |
三、江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现有指标体系 |
一、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
二、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历史回顾 |
三、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现状 |
第三节 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二、调查问卷分析 |
三、结构式访谈 |
第三章 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绩效管理计划阶段存在问题 |
二、绩效管理实施阶段存在问题 |
三、绩效考评阶段存在问题 |
四、绩效结果运用及反馈阶段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绩效计划阶段存在问题原因 |
二、绩效实施阶段存在问题原因 |
三、绩效考评阶段存在问题原因 |
四、绩效结果运用及反馈阶段存在问题原因 |
第四章 完善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基于PDCA循环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完善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的对策 |
一、绩效计划阶段对策 |
二、绩效实施阶段对策 |
三、绩效考评阶段对策 |
四、绩效结果运用及反馈阶段对策 |
第二节 江苏省D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体系重构 |
一、D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体制机制的设定 |
二、江苏省D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定 |
三、预期效果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D开发区领导班子绩效管理问卷调查表 |
附录B:D开发区领导班子绩效管理访谈提纲 |
附录C: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指标分解表(重构) |
附录D:党政办目标指标细化表 |
附录E:党政办个人岗位目标量化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1.1 宏观层面 |
0.1.2 中观层面 |
0.1.3 微观层面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实践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相关研究趋势 |
0.4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框架 |
0.4.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1.1 公共部门 |
1.1.2 绩效考核 |
1.1.3 工会绩效 |
1.1.4 绩效考核体系 |
1.1.5 目标责任考核 |
1.1.6 绩效考核计划 |
1.1.7 绩效考核过程 |
1.1.8 绩效考核结果 |
1.1.9 弱激励机制 |
1.1.10 非市场对标 |
1.2 基础理论的说明 |
1.2.1 工作分解结构理论 |
1.2.2 目标管理理论 |
第二章 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现状 |
2.1 H市工会概况 |
2.1.1 中国工会的基本情况和架构 |
2.1.2 H市工会的基本情况和架构 |
2.1.3 将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行性 |
2.2 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的现状描述 |
2.2.1 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 |
2.2.2 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 |
2.2.3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
2.3 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的成效 |
第三章 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的问题表现 |
3.1 绩效考核计划设计的问题 |
3.1.1 绩效考核计划不完整 |
3.1.2 绩效考核计划没有系统性 |
3.1.3 指标设计质量不高 |
3.1.4 绩效考核计划忽略历史因素 |
3.2 绩效考核具体实施的问题 |
3.2.1 绩效监控缺位 |
3.2.2 过分注重痕迹材料 |
3.2.3 部分环节有形式主义倾向 |
3.3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问题 |
3.3.1 结果运用单一 |
3.3.2 反馈缺位 |
3.4 问题归纳 |
第四章 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考核人员素质的限制 |
4.1.1 工作主持者对绩效考核认识不足 |
4.1.2 考核参与者应对绩效考核水平有限 |
4.2 工作资源条件的限制 |
4.2.1 考核体系设计能力不足 |
4.2.2 考核工具有限 |
4.3 考核方式本身特性的限制 |
4.3.1 缺少根本的导向支撑 |
4.3.2 弱激励机制 |
4.3.3 多元化的工作实际 |
4.4 原因归纳 |
第五章 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目标和原则 |
5.1 改进的目标 |
5.1.1 明确考核指向 |
5.1.2 明确考核功能 |
5.2 改进的原则 |
5.2.1 第一性原则 |
5.2.2 可测算原则 |
5.2.3 排除主观影响原则 |
5.2.4 复杂集中、任务分散原则 |
第六章 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改进方案 |
6.1 绩效考核计划的改进 |
6.1.1 计划设计要点 |
6.1.2 构建指标体系 |
6.1.3 组织、部门、个人绩效考核的统一 |
6.2 绩效考核具体实施的改进 |
6.2.1 进行绩效监控 |
6.2.2 完成绩效评价 |
6.3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改进 |
6.4 改进方案的评价 |
6.4.1 改进方案的优势 |
6.4.2 改进方案的局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档案介绍 |
三、研究综述 |
(一)对清代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
(二)对清代法制体系及法律职业群体的研究 |
(三)对清代地方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 |
(四)对清代甘青涉藏地区法治状况的研究 |
(五)对清代循化厅权力机制与社会纠纷解决的研究 |
(六)学术史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方法与理论 |
(二)分析框架 |
(三)创新与局限 |
五、内容简介 |
(一)范围界定 |
(二)主要问题 |
第一章 循化厅的建制沿革与法律秩序 |
第一节 清代循化厅的地区概况 |
一、疆域范围与特征 |
二、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清代循化厅的建制沿革 |
一、循化厅的历代沿革 |
二、雍正二年后的治理 |
第三节 晚清循化厅的基层社会 |
一、乾隆年间的“族、工、屯、寨” |
二、光绪年间的“汉、回、番、撒” |
三、两大寺院集团 |
第四节 晚清循化厅的法律秩序 |
一、法律形式 |
二、司法官员 |
三、调解角色 |
四、存在问题 |
五、诉讼类型 |
反思与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循化厅“细故”案件的规制与实践 |
第一节 大量“细故”止于诉讼“中间阶段” |
一、官方规制 |
二、衙门反应 |
第二节 官府对“细故”和息乐见其成 |
一、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 |
二、循化厅衙门的考量 |
三、循化厅同知的处境 |
第三节 民众的成本考量与民间力量的强大 |
一、民众的成本考量 |
二、民间力量的强大 |
反思与小结 |
第三章 晚清循化厅藏族重案的处理办法 |
第一节 晚清循化厅重案审理的官方规制 |
一、逐级审转覆核制 |
二、州县衙门的重案审理规制 |
第二节 “冬至保”案及其审断特色 |
一、“冬至保”案的情节与背景 |
二、“冬至保”案的审断特色 |
第三节 土俗民情与特殊律例 |
一、循化厅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 |
二、循化厅的地方干预能力不足 |
三、当地的土俗民情与司法文化 |
第四节 “羁縻”为政下的法律实践 |
一、清朝在涉藏地区的施政理念 |
二、强大的地方文化权力网络 |
反思与小结 |
第四章 晚清循化厅撒拉、回、汉等族重案的审理 |
第一节 清朝对撒拉的治理 |
一、撒拉的族源 |
二、撒拉的内地化 |
第二节 撒拉、回族的寻常命盗重案解决 |
一、“律例”和“实用”的兼容 |
二、遵从民间习惯法调解和息 |
第三节 各民族之间的寻常命盗重案 |
一、汉族与回、藏之间的重案解决 |
二、回族与藏族之间的重案解决 |
第四节 注重实用性审断民族重案的弊端 |
反思与小结 |
第五章 晚清循化厅蒙藏部落纠纷与解决机制 |
第一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的诉讼与解决 |
一、多哇、河南蒙旗的冲突因由 |
二、诉讼过程 |
三、解决方案 |
第二节 多哇、河南蒙旗纠纷解决中的官府 |
一、处理蒙藏纠纷的行政网络 |
二、处理蒙藏纠纷的掣肘之处 |
第三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中的地方势力 |
一、多元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
二、宗教领袖的巨大影响力 |
三、藏族聚居区的特殊权力机制 |
反思与小结 |
第六章 晚清循化厅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与纠纷解决 |
第一节 清政府对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 |
一、外国人纷至沓来 |
二、清政府的管控措施 |
三、管控措施的问题 |
第二节 涉藏地区的外事冲突与官方应对 |
一、洋人携条约自重不服管控 |
二、当地藏族民众浓厚的排外情绪 |
第三节 保安教案的发生过程与纠纷解决 |
一、“佛耶”冲突的累积与保安教案的爆发 |
二、甘肃各级政府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
三、官府应对策略及其成因的总结分析 |
反思与小结 |
结语 |
一、解决机制 |
二、总体特征 |
三、总结反思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指标考核”与“基层压力”:政府专项任务指标考核机制研究 ——基于扶贫考核的经验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已有文献述评 |
(一)关于基层考核压力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多维任务指标考核的研究 |
(三)关于专项任务指标考核的研究 |
(四)对于当前研究的总结评价 |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四、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故事缘起:“扶贫考核”与“基层高压”的因果逻辑探寻 |
一、扶贫考核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发展 |
(一)扶贫考核的历史脉络 |
(二)扶贫考核的现实发展 |
二、扶贫考核造成基层高压的表现 |
(一)以“痕迹主义”为代表的行为偏差 |
(二)以“短视主义”为代表的行为偏差 |
三、扶贫考核造成基层高压的危害 |
(一)减弱工作动力,阻碍脱贫目标实现 |
(二)损害干群关系,降低政府公信力 |
第二章 顺势探寻:“过频考核”与“基层高压” |
一、对贫困乡镇的第一次田野调查 |
(一)调研背景阐述 |
(二)“过频考核”中的乡镇政权 |
(三)“过频考核”与“弱者的手段” |
二、“过频考核”的理论解析与体制背景 |
(一)“过频考核”的理论解析 |
(二)“过频考核”的体制背景 |
三、乡镇困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实处境 |
(一)乡镇的职能设置与组织现状 |
(二)乡镇的政权特性与现实处境 |
第三章 追根溯源:“考核机制”与“基层高压” |
一、对贫困乡镇的第二次田野调查 |
二、基于“中国式官僚制”对扶贫考核的理性审视 |
(一)“微妙的变化”:韦伯官僚制的中国式演变 |
(二)行政吸纳政治:扶贫考核的“官僚制”逻辑 |
三、扶贫考核对基层高压的影响因素析出 |
(一)扶贫考核致压因素模型构建 |
(二)扶贫考核致压因素的阐释说明 |
第四章 现实阻碍:政府专项任务指标考核机制的局限性 |
一、理念误区:指标考核机制价值理念的基因缺陷 |
(一)“控制型理念”背离考核的价值初衷 |
(二)“问责型理念”造成考核的激励失衡 |
(三)“工具型理念”淹没考核的价值理性 |
二、内容瓶颈:指标考核机制内容设计的指标困局 |
(一)过程型指标体系降低考核的使命效价 |
(二)数字型指标体系模糊考核的价值意涵 |
(三)机械型指标体系引发考核的逻辑谬误 |
三、方式桎梏:指标考核机制运作方式的路径依赖 |
(一)封闭型考核方式造成考核的自我束缚 |
(二)断裂型考核方式降低考核的合法意涵 |
第五章 优化路径:政府专项任务指标考核机制的重塑 |
一、优化指标考核机制的根本:考核理念的转变 |
(一)学习式考核:从控制理念到开放理念 |
(二)激励式考核:从问责理念到激励理念 |
(三)人性化考核: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
二、优化指标考核机制的基础:考核内容的调整 |
(一)明确考核内容的目的性,提高指标考核机制的使命效价 |
(二)提升考核内容的有效性,明确指标考核机制的价值意涵 |
(三)增强考核内容的灵活性,重塑指标考核机制的情境逻辑 |
三、优化指标考核机制的保障:考核方式的突破 |
(一)强化外部参与的考核方式,提升指标考核机制的回应性 |
(二)建立上下贯通的考核方式,增强指标考核机制的合作性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贡献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贡献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情况 |
后记 |
(9)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3. 评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1. 创新之处 |
2. 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1. 党政领导干部 |
2. 选拔任用制度 |
3.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1. 党管干部原则 |
2. 人岗匹配理论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发展过程 |
(一) 中央探索过程 |
1. 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2012年12月-2017年10月) |
2. 党的十九大——至今(2017年10月至今) |
(二) 地方探索过程 |
1. 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2012年11月-2017年10月) |
2. 党的十九大——至今(2017年10月-至今)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困境 |
(一) 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的困境 |
(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识人困境 |
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渠道单一 |
2.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缺少专业化干部 |
(三) 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考“德”的困境 |
1. 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核指标设计不够科学 |
2. 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主体配置不合理 |
3. 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核方法统筹性较弱 |
(四) 党政领导干部基层交流培养的困境 |
1. 党政领导干部扎根基层困难 |
2. 党政领导干部基层交流培养难以实施 |
(五) 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执行力低下的困境 |
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监督不严 |
2.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程序出现空转 |
五、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一) 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动议环节 |
1. 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提名条件 |
2. 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提拔资格 |
(二) 确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考察环节 |
1. 确定考察对象 |
2. 规定考察内容 |
(三) 监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讨论决定环节 |
1.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讨论决定全程监督 |
2. 实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和有关机构联席会议制度 |
3.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讨论决定责任追究制度 |
(四) 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任职环节 |
1. 实行任职公示制度 |
2. 实行任职谈话制度 |
3. 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 |
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对策 |
(一) 坚持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有机结合 |
1. 突出政治素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
2. 依法推动党管干部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 |
(二) 改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识人制度 |
1. 多渠道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
2. 选配专业队伍知事识人 |
3. 健全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 |
4. 完善性别配额制度 |
(三)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考察制度 |
1.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核机制 |
2. 建立人岗相适机制 |
(四)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层培养制度 |
1. 干部选拔任用的培养制度向基层倾斜 |
2. 深入基层培养储备年轻干部 |
3. 强化艰苦岗位任职的正向激励机制 |
(五) 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制度 |
1. 强化主体的监督意识与客体的被监督的意识 |
2. 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 |
3. 推进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与问题倒查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的缘起 |
2.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理论基础 |
2.理论分析框架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与研究分析框架 |
2.研究对象的选取 |
3.研究方法 |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 |
(一)甘青两县简况 |
1.两县县情简况 |
2.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内容概况 |
(二)甘青两县调查结果 |
1.依法控辍保学情况 |
2.机制控辍保学情况 |
3.质量控辍保学情况 |
4.扶贫控辍保学情况 |
5.保障控辍保学情况 |
6.组织宣传控辍保学情况 |
三、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成效 |
1.控辍目标提前达成 |
2.控辍机制合理并执行严格 |
3.保障控辍措施具有针对性 |
4.家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
5.教师管理方式的转变 |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潜在辍学问题依然存在 |
2.劝返生“学不好”是普遍现象 |
3.学生学习出口没有彻底打开 |
4.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偏低 |
四、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策执行过程中宣传力度不足、手段不合适导致学生和家长“知不了” |
2.组织机构中人员的不足导致家长、学生“知不了” |
3.执行者实施时的偏向导致“留不住”、“学不好”、“升不了” |
4.农牧区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导致学生“留不住”、“学不好” |
5.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导致学生“升不了”“就不了” |
6.导致学生辍学的自然、经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原因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1.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 |
2.外部环境改善形成支持力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青海考核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青海地方病防治档案管理体系成果转化问题研究[J]. 万惠. 档案, 2021(05)
- [3]江苏省D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绩效管理研究[D]. 杨学良.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5]H市工会系统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研究[D]. 王海泓.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6]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7]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D]. 张蓉. 兰州大学, 2021(12)
- [8]“指标考核”与“基层压力”:政府专项任务指标考核机制研究 ——基于扶贫考核的经验考察[D]. 周媛媛.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D]. 荀梦瑶.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D]. 钟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