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台医用诊断X光机的辐射防护分析

106台医用诊断X光机的辐射防护分析

一、106家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防护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新芳,赵进沛,李秀芹,杨会锁,徐春艳,孔雪梅,闫妍[1](2012)在《两台不同年代产野战医用诊断X线车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不同年代产野战医用诊断X线车的性能特点,为合理应用及采取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11年产两台野战医用诊断X线车的设备性能、工作场所与环境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台医用诊断X线车的射线装备性能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2003年产X线车工作场所和环境辐射水平均较高,距离车前侧30 cm的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为16.3μGy/h,距离车侧10 m的最大空气比释动能率为2.5μGy/h。2011年产X线车工作场所与周围环境未检出辐射泄露。结论应根据不同年代产野战医用诊断X线车放射防护检测结果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杨彦文,周开建,殷强,曹子洲[2](2011)在《河北省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现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河北省内省、市、县不同类型医院医用诊断X线机机房防护水平,检测使用中的X线机性能及防护水平,包括泄漏辐射及有用线束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以及医院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与配备现状。方法防护及泄漏辐射检测采用451P电离室巡测仪,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采用Victoreen NEROTMmAx系统,防护用品使用与配备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结果部分医院机房防护不合格,X线机泄漏辐射最高达1 100μSv/h,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达162 mGy/min,一次手术接受总剂量可达1.335 Gy,不能对受检者按要求进行合理防护的比例高达88.2%。结论河北省部分医院机房防护及X线机性能防护均存在很多问题,可能对医生及受检者健康造成损害。

张伟涛,孙继东[3](2011)在《北京市怀柔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中,医疗照射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又以X射线诊断为主[1]。随着X线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诊疗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准确的信息,同时,X线可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这就衍生出来一个学科———放射

刘智慧[4](2010)在《介入诊疗防护装置的系列化研制及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VR)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借助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影像图像,利用穿刺技术,把各种特殊的导管,顺着血管及其它各种管腔送入人体各个器官,在不进行开放性手术的情况下,诊断和治疗多种疑难疾病的诊疗办法。一方面介入诊疗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治疗、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低和较好的疗效已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目前介入放射学能诊断治疗的疾病越来越多,几乎渗入到临床与影像学的各个专业。随着介入治疗器械和生物工程新材料的发展,介入诊疗技术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介入诊疗的防护却不尽人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直接暴露在射线下、且暴露时间较长;患者也长时间暴露在射线下,特别是有时非诊治部位也长时间暴露在射线下。由于介入诊疗工作人员是临床医务人员,非传统放射科系,防护意识较淡薄,防护知识有待提高,而放射防护人员对诊疗技术理解领会较有限;造成辐射防护管理和培训相对滞后,辐射防护意识和装备满足不了介入放射学迅猛发展的需要。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职业性受照剂量及受照时间在医学领域是最高的,以牺牲医护人员的健康来诊治病人;考虑到代价-利益分析,最终X射线超标问题将制约介入诊疗工作。因此本课题针对目前介入放射学防护比较差,工作人员及病人受照剂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病人也被超剂量照射的现状,以及介入诊疗临床使用面广,防护实施工作难度大等事实;为了获取新疆地区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的现状第一手资料,为研制切实可行的系列化防护装置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1.对新疆地区介入放射学的辐射场的辐射剂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其次,针对目前已有的一些防护装置,影响工作人员操作或影响影像质量,不能适用于复杂的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实际情况,不便在临床上推广;同时放射防护领域还不能给放射装置提供系列化、经济、有效并适用于临床的防护装置,来满足介入放射学飞速发展的需要的现状。2.本研究通过介入防护装置的系列化研究、研制来达到这一需求。首先在乌鲁木齐地区试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辐射超标的三大类介入诊疗X线机进行防护改造,使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大幅度降低,患者的非检查、非治疗部位尽量减少受照剂量。本着经济、实用,便于推广的宗旨,研制出三大类防护装置。3.对三大类防护装置效果进行评价,以提供能够广泛推广的理论依据。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对新疆片区开展介入诊疗的射线装置,采用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方法,采集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现场检测工作人员操作位的辐射剂量、热释光测量方法测量累积剂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累积剂量CD)。测试布点:在三位介入工作人员手术操作位布点,选择术者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膝部这四个部位,用①X、γ射线巡测仪现场测量;②热释光测量方法布点取回实验室测量;③数学模型公式推算-用现场辐射剂量采集数据及工作量来推算;三方面数据符合的办法,推算出工作人员的年吸收剂量。患者的测量:①有用线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量;②用热释光元件放置在患者皮肤表面,术后取回实验室测量。2)屏蔽防护装置、上球管防护装置、下球管防护装置的研制:①通过“半价层”(半价层是把原来射线的照射量率减少一半的物质层的厚度,主要阻挡能量高的射线)、“半值层”(使在X射线束某一点的照射量率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标准吸收片的厚度,主要吸收能量低的射线。对于X射线机的半值层,需要进行测量和计算,以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的计算,初步估算出用毫米铝或铅的厚度。根据各种机型的电压大小,用相对保守的方法,用“半价层”计算出铅、用“半值层”计算出铝mm厚度;再根据铅、铝材料中铅、铝的实际含量计算出大概厚度范围。依据推算出的铅、铝mm厚度,进行反复实验、测试、优化,选择出能达到防护标准要求的最小防护厚度;从工艺上完成了跨越,解决了目前已有的防护装置的弊端:影响操作、或影响影像质量的难题;针对不同的机型、不同的介入操作类型,研制三大类防护装置;在此基础上,依据机房情况、球管形状、球管运动状态,再做相应的细化调整:①利用“限、集、屏,,的理念,以消化内科介入射线机为样机-屏风、吊帘方式防护;②以下球管介入诊疗X射线机为研究对象,研制下球管介入防护装置;③以上球管介入诊疗X射线机为研究对象,研制上、下球管都通用的介入防护装置;④加防护装置后,用流行病调查时现场采集辐射剂量相同的方法、相同的部位布点,用计量检定部门校准过的相同仪器进行测试,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⑤上述两种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用SPSS13.0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自身对照、组间比较。⑥采集改装前后的介入X线机的操作者的血象进行比较;通过上球管介入诊疗X射线机防护罩的成功研制,在解决工艺上的难题的同时,结合不同的机型进行相应的工艺研制,使介入诊疗防护装置成为系列化防护装置,以便推广应用。结果:1)流行病调查工作人员与患者的辐射剂量:①患者的皮肤入射剂量ESD:2.171μGy/h-205 mGy/min;DAP:13.2cGy·cm2-164000Gy·cm2;CD为1.36mSv-4100mSv;给定的测试条件从0.3mA,43kV-363.9mA,66kV。对心血管介入放射学诊疗的患者的剂量进行检测,剂量-面积乘积、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累积剂量的中位数值分别为1233.4 mGy·cm2、637mGy、20.27mSy;②工作人员辐射剂量:3.37mSv/a-82.56mSv/a,第一术者站立位:范围值(1.0-17500)μSv·h-1,不合格率63.35%;第二术者站立位:范围值(0.19-8830)μSv·h-1,不合格率51.65%;第三术者站立位:范围值(0.5-2200)μSv-h-1,不合格率30.4%。床上机第一术者站立位:(807.4±42.5)μSv/a,床下机术者站立位:(527.4±102.4)μSv/a。2)防护装置的系列化研制:用“半价层”计算出铅的厚度为2mm-6mm,用“半值层”计算出铝的厚度为2mm~4mm。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电压、结合机型、结合手术方式,确定了三大类防护装置的研制:屏蔽的防护装置、下球管防护装置、上球管防护装置;设计好防治装置的方案、绘制出装置的图纸;对制作的样机在介入诊疗机上反复测试,达到防护目的的同时,调整防护装置的工艺,最关键达到不影响工作人员操作,达到美观、密合性好、轻巧。最后联系厂家制作。3)三类防护装置效果评价:①屏蔽的防护装置:在无防护装置前,床边工作人员立位防护平面13个测试点的吸收剂量为(382±113)μSv·h-1;范围值为(160-567)μSv·h-1;按保守估计年工作量80个病人计算,每个病人20分钟,防护前预计平均吸收剂量可达127.3mSv/a;在加防护装置后,床边工作人员立位防护平面各部位的吸收剂量为(49.7±32.2)μSv·h"1;范围值为(40-156.7)μSv·h-1。加综合防护措施后,预计平均吸收剂量为12.05mSv/a。安装防护装置前后吸收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防护前,从13个测试点13个点都大于43μSv..h-1,检测不合格率的100%;加综合防护措施后,1个点大于43μSv·h-1,检测不合格率的7.7%。防护效率为92.3%。②下球管防护装置:安装防护装置之前,立、卧位防护平面23个测试点(卧位10+立位13点)的辐射剂量(3.32±3.93)mGy/h,范围在(0.56-12.78)mGy/h,特别在工作人员操作位,下身部位—性腺、膝部、腿部剂量严重超标,累计年吸收剂量约为102.88mSv;安装防护罩后,23个点的辐射剂量(0.67±1.56)mGy/h,范围为(0.0006-5.22)mGy/h,特别是工作人员站立位测试点腹部以下部位降低到探测下限,年吸收剂量降到约20.76mSv;安装防护装置前后吸收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从业人员吸收剂量下降到原来的1/5,单纯考虑放射工作人员操作的站立位,安装防护罩之前:照射剂量为(1.78±2.07)mGy/h,范围值在(0.21-6.27)mGy/h;安装防护罩后,(0.00021±0.00035)mGy/h,范围值在(0-0.008)mGy/h;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也降低了受检者的吸收剂量,防护了非受检部位和非治疗部位。③上球管防护装置:直接安装在球管上的防护罩:第—术者站立位:防护前:(5825±1755)μSv·h-1,范围值(3580-7580)μSv·h-1,防护后:(112±56)μtSv·h-1,范围值(56-129)μSv·h-1;第二术者站立位:防护前:(250±34)μSv·h-1,范围值(216-282)μSv·h-1,防护后:(62±5)μSv·h-1,范围值(56-67)μSv·h-1;对面第一术者站立位:防护前:(3270±1243)μSv·h-1,范围值(123-8730)μSv·h-1,防护后:(202.5±37.5)μSv·h-1,范围值(112-278)μSv·h-1;床头眼晶体防护前:4.57mSv/h,防护后:0.418mSv/h;甲状腺防护前:11mSv/h,防护后:0.427mSv/h;腹部防护前:0.527m Sv/h,防护后:0.052mSv/h。安装防护装置前后吸收剂量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辐射剂量的流行病调查:对患者的ESD、DAP、CD的测量推算;与文献报道的相似。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大部分介入工作人员吸收剂量远远超过了20mSv的国家标准,60%以上测点值都超过了立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0.05mGy/h的标准;介入诊疗辐射场辐射剂量,大部分:第一术者站立位>第二术者站立位>第三术者站立位,床上球管术者站立位>床下球管术者站立位。第一术者操作位63.3%超标(最高17.5mSv/h),第二术者操作位51.6%超标(最高8.84mSv/h),第三术者操作位30.4%超标(最高2.2mSv/h)。有用限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高的介入机器,工作人员手术站立位的照射剂量也较高,但是它们没有成完全正相关关系,因为患者受到的是X线机的原发射线,而工作人员主要受到的散射线,其次才是原发射线;2)防护装置的研制:通过“半值层”、“半价层”的计算,用反复预试验,根据不同的电压、结合机型、结合手术方式,决定了三大类防护装置的研制:屏蔽的防护装置、下球管防护装置、上球管防护罩;设计好防治装置的方案、绘制出装置的图纸,联系厂家制作。并通过反复的预试验,结合仪器的球管形状、工作状态,反复工艺上的摸索,解决了工艺上的难题。使防护装置解决了影响操作的难题。3)防护装置的效果:①屏蔽防护装置:适用于普通X线机做下球管操作的介入诊疗X线机,或下球管基本不动(如消化内科、骨科、碎石机等)的X线机,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后,能有效降低手术操作者和助手吸收剂量,安装防护装置后,吸收剂量降到国家标准20mSv/a以内。保证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②下球管防护装置:适用于下球管机型,安装防护装置之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是严重超标的,安装防护装置后,达到了个人剂量限值(≤20mSv/a)的要求,而且在X线机立位透视防护区平面达到了《医用诊断X线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限值内(≤43μSv/h)的指标。同时降低了患者的非治疗、非诊断的部位的剂量-面积乘积、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累积剂量;③下球管防护罩:上球管和下球管通用。直接安装在球管上,安装防护罩后,有效的降低了放射工作人员的吸收剂量和患者非检查治疗部位的吸收剂量,防护效果明显,工作人员吸收剂量降到了国家标准20mSv/a以内。这一防护罩最大的优点,在达到了个人防护效果的同时,解决了影响工作人员操作的瓶颈问题,有更大的实用性,便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峰[5](2010)在《新疆部分乡镇卫生院X射线水平现状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我区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水平的现状。探讨影响乡镇卫生院辐射水平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乡镇卫生院辐射防护提供因地制宜的改进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出38家乡镇卫生院,共47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外照射防护用仪器451P-DE-SI射线巡测仪、6134/H剂量仪、6150AD/b环境X、γ剂量仪对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场所周围辐射水平进行监测;用热释光测量方法使用TOLEDO 654TLDREADER(个人剂量测读仪)、BR2000型热释光退火炉、冷却炉LiF(Mg,Cu,P)粉末探测器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测定。按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对存在的主要卫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实验室检查,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X线诊断设备配置率54.3%;50%配置设备2000年后购进国产设备,透视诊断时,75%的设备有用线束典型值>2.5cGy/min,56.2%的立位防护区域测量值介于41-50uGy/h之间,场所环境监测合格率仅为86.6%。47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畸变率、微核率均在正常范围,不同放射工龄组间染色畸变率和微核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率分别为6.4%和12.8%,居于文献报道平均水平。不同放射工龄组间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乡镇卫生院放射性个人剂量计佩戴率为44.7%,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85mSv。结论:所调查乡镇卫生院X线机均为国产设备,设备简陋,防护性能差,工作场所防护条件差,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水平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放射工龄组间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率均无显着性差异,但长期小剂量辐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应引起重视。个人剂量计佩戴率低,乡镇卫生院放射职业卫生监督力度有待加强,放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数量有待增加。

郭进瑞[6](2010)在《福建省放射诊疗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深入调查福建省开展放射诊疗状况,结合日常工作的开展,找出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防护存在问题,分析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现阶段加强福建省放射诊疗监管的有效措施与建议,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医院放射诊疗的健康发展。方法利用卫生部2009年放射防护监督检查计划,各级放射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放射诊疗医院进行监督检查,并把监督检查情况汇总上报;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掌握福建省的放射诊疗工作的放射防护状况及监督管理情况。结果1.基本情况:全省从事放射诊疗的医院约有1381家,其中开展临床核医学20家,开展介入放射学30家,开展放射治疗24家。拥有X射线诊断机2191台,CT机172台,DSA35台,直线加速器19台,钴-60治疗机17台,后装机13台,γ刀2台;SPECT10台,PETCT3台,带符合线路SPECT6台;放射工作人员约有4093人,平均受照剂量为1.122 mSv/a。2.放射防护监测:全省X射线机的防护检测只达42.7%,放射防护技术部门均无法开展X射线影像设备的质量检测。全省X射线机机房四周墙体、防护门、机房铅玻璃观察窗、机房面积符合率为91.0%、87.7%、90.7%、91.3%;而机房防护设施检查,工作指示灯安装、警示标识张贴、机械通风装置安装的符合率分别为73.1%、80.8%、84.3%。全省放射治疗机防护监测及其防护设施检查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核医学的防护检测显示,外照射超标的主要是放射性药物分装时操作位、分装时手操作位、放射性药物注射时操作位以及手操作位。全省核医学配置活度计、表面污染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分别为100%、80%、60%,工作场所的工作指示灯和警示标志配置率为90%、100%。3.职业健康监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制定率为66.6%,健康检查开展率为57.5%。4.放射防护管理: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档案管理制度设置率分别为54.8%;62.6%,49.8%,61.3%。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受检者防护用品配置率为84.4%、63.7%。5.放射诊疗持证情况:全省放射工作人员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有47.9%;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只有20.6%。6.放射卫生监测监督:从事放射卫生的机构有19家,全省的放射卫生的技术人员力量是薄弱的。有5家放射卫生机构取得的是乙级资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常规的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资质的有9家。监督检查了1005家,违法单位有27.4%。结论提高放射卫生监测的技术水平,提高工作场所监测、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控制检测能力;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加强放射卫生监测监督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放射诊疗防护知识培训与宣传,提高放射防护意识;落实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放射工作人员保健待遇;改革放射诊疗监管机制,提高监管的效率与水平;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韩俊淑,王政,崔向东,吴丽华,谭树林,刘德,温明[7](2010)在《医用X线诊断方舱放射防护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制一种具有放射防护性能的医用X线诊断方舱,该方舱可用于平战时伤病员的X线诊断检查。方法:通过对方舱设计要求的分析,进行了该舱布局、放射防护性能及其他性能设计,依照设计方法进行了样舱试制,并对样舱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研制出了一种实用的医用X线诊断方舱。结论:所研制的医用X线诊断方舱放射防护性能符合GJB1105—1991的相关规定要求,满足使用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帅伟俊,吴轶[8](2009)在《凉山州41个放射诊疗单位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解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对凉山州放射诊疗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41个放射工作单位的92台放射诊疗设备及场所进行检测,按照相关标准、法规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报告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放射工作单位放射诊疗设备及工作场所的检测结果是合格的,立位透视防护区、卧位透视防护区、泄漏辐射符合要求,防护性能均符合要求,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机房面积合格率比较过去有很大提高,医用X射线诊断机的机房面积的合格率达95.16%;CT机的机房面积合格率达92.31%。机房主防护墙、副防护墙的防护厚度都符合屏蔽要求。有部分X射线诊断机的四周墙体厚度达40cm,增加了建设成本,没能达到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受检者防护用品的配置率较低。结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基本达到了要求,确保了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个人辐射剂量低于年剂量和剂量率控制目标值。

谢小英,周建军[9](2005)在《苏州市吴中区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雁林,焦万琦[10](2004)在《宜宾市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106家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防护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6家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防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台不同年代产野战医用诊断X线车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2 监测仪器与方法
        1.2.1 监测仪器:
        1.2.2 X线机影像质量性能检测方法:
        1.2.3 X线车工作场所与环境辐射水平检测方法:
2 检测结果
    2.1 两台车载式X线机性能检测结果
    2.2 两台车载式X线机工作场所和周围辐射水平检测结果
3 讨论

(3)北京市怀柔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医用诊断X线机及其防护监测
        2.1.1 基本情况
        2.1.2 医用诊断X线机性能检测情况
        2.1.3 防护情况
    2.2 个人剂量监测
3 讨论
4 建议
    4.1 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4.2 针对个人监测剂量的建议

(4)介入诊疗防护装置的系列化研制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介入诊疗辐射场辐射剂量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测试对象
        1.3 方法
        1.4 调查内容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介入诊疗防护装置的系列化研制
    第一节 辐射防护装置材料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介入诊疗防护装置的系列化研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介入诊疗防护装置的效果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查项目与方法
        1.3 评价依据
        1.4 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介入放射学诊疗中患者和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及健康现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国内外介入放射学目前已提出的放射防护措施及防护装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介入诊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附件二 附图
附件三 幅射防护装置应用证明
附件四 放射科暗室传片箱门互锁装置
附件五"限、集、屏"防护措施的改进办法
附件六 遮光器的合理使用
附件七 移动式立位X射线摄影防护屏
附件八 带影像增强器X射线机的立卧位两用防护吊帘
附件九 移动式X射线防护隔室
附件十 X射线机隔室的改造
附件十一 下球管介入诊断治疗防护装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新疆部分乡镇卫生院X射线水平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实验用仪器设备与试剂
    3.监测方法
    4.评价
    5.质量控制
    6.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福建省放射诊疗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放射防护监督管理的研究背景
    2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3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主要防护措施
    4 放射防护监管的法律法规依据及相关标准概况
        4.1 我国对放射诊疗工作管理的法律文件
        4.2 福建省对放射诊疗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4.3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5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资料来源和方法
    1 对象
    2 资料来源
    3 方法与内容
第三章 福建省放射诊疗工作现状
    1 全省放射诊疗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
    2 全省放射诊疗设备配置情况
    3 从事放射诊疗的人员情况
    4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
    5 监测检查情况
        5.1 放射防护监测
        5.1.1 诊断X 射线机
        5.1.2 放射治疗
        5.1.3 核医学
        5.2 职业健康监护
    6 放射防护管理情况
        6.1 防护管理情况
        6.2 个人防护用品、受检者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6.3 放射诊疗评价与办证情况
        6.4 监督检查
    7 全省放射卫生机构情况
第四章 放射诊疗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放射诊疗设备配置情况
    2 人员配置
    3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
    4 常规监测情况
    5 职业健康监护
    6 放射防护管理
    7 放射诊疗工作持证与评价情况
    8 放射卫生监测监督机构情况
    9 监督检查执法情况
第五章 提高福建省放射卫生监管工作水平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1 提高放射卫生监测的技术服务水平
    2 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 加强放射卫生监测监督人才队伍建设
    4 应加强放射诊疗防护知识培训与宣传,提高放射防护意识
    5 加强落实职业健康监护
    6 加强档案管理
    7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待遇
    8 改革放射诊疗监管机制,提高监管的效率与水平
    9 应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附表

(7)医用X线诊断方舱放射防护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X线诊断方舱的设计及试制
    2.1 设计要求
        2.1.1 X线放射防护性能
        2.1.2 其他性能要求
    2.2 方舱设计
        2.2.1 布局设计
        2.2.2 放射防护性能设计
        2.2.2.1 伤病员防护
        2.2.2.2 工作人员防护
        2.2.2.3 舱外公众防护
        2.2.3 其他性能设计
    2.3 样舱试制
        2.3.1 方舱大板制作工艺分析
        2.3.2 样舱试制
3 试验
    3.1 放射防护性能试验
    3.2 其他试验
4 结论

(10)宜宾市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确定分析单元
2 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和仪器
    2.1 内容
    2.2 仪器
    2.3 评价标准
3 结果
    3.1
    3.2
    3.3
    3.4
4 讨论
    4.1
    4.2
    4.3
5 对策
    5.1
    5.2
    5.3
    5.4

四、106家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防护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台不同年代产野战医用诊断X线车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J]. 杨新芳,赵进沛,李秀芹,杨会锁,徐春艳,孔雪梅,闫妍.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11)
  • [2]河北省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现状[J]. 杨彦文,周开建,殷强,曹子洲. 职业与健康, 2011(15)
  • [3]北京市怀柔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分析[J]. 张伟涛,孙继东. 职业与健康, 2011(10)
  • [4]介入诊疗防护装置的系列化研制及效果评价[D]. 刘智慧.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 [5]新疆部分乡镇卫生院X射线水平现状调查[D]. 刘峰.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3)
  • [6]福建省放射诊疗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D]. 郭进瑞. 福建医科大学, 2010(01)
  • [7]医用X线诊断方舱放射防护的设计与实现[J]. 韩俊淑,王政,崔向东,吴丽华,谭树林,刘德,温明. 医疗卫生装备, 2010(01)
  • [8]凉山州41个放射诊疗单位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J]. 帅伟俊,吴轶.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9(02)
  • [9]苏州市吴中区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分析[J]. 谢小英,周建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05(05)
  • [10]宜宾市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J]. 黄雁林,焦万琦.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4(03)

标签:;  ;  ;  ;  

106台医用诊断X光机的辐射防护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