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钢材的发展及其可焊性

新一代钢材的发展及其可焊性

一、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硕硕[1](2021)在《中锰汽车钢热成形组织、力学性能及焊接性研究》文中提出在汽车构件中使用先进高强钢可以显着减轻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而不损害安全性。其中抗拉强度超过1500MPa的热成形钢22MnB5应用广泛,但其塑性较差,即总延伸率小于8%,并且在无涂层保护时会严重氧化。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铬合金化汽车热成形用中锰钢,具有更出色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且能极大地减少热成形过程中钢板的表面氧化。同时,针对该钢与其他类似的中锰钢在关键应用技术—电阻点焊连接工艺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和工艺改进、机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开发了新型Cr合金化中锰钢,经热成形和常规烘烤工艺后具有1850MPa抗拉强度/14%总延伸率的优良强塑性能组合,显着高于常规22MnB5热成形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并阐明了其强塑化的新机制:①首先,由于热成形过程的低加热奥氏体化温度和未溶解的碳化物粒子的钉扎效应,奥氏体晶粒得到显着细化,导致相变产物马氏体多级组织和残奥组织也相应细化,进而可通过Hall-Petch机理进行强化;②其次,所开发中锰钢由于较高合金含量,其残奥分数显着高于22MnB5,借助原位和离位同步辐射技术,发现固溶C原子可以在烘烤过程中从马氏体配分到残余奥氏体,然后偏聚到由于热成形过程马氏体相变而在γ/α’界面附近奥氏体内形成的几何必须位错上,导致了残奥晶粒的硬化和稳定化,使其塑性变形被推迟,且在拉伸变形时可承担更多的载荷分配直到几乎全转变为马氏体,因此获得了更持续的TRIP效应和更强的加工硬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强度和塑性。(2)在750-810℃下热成形后,开发钢上的氧化层厚度小于3μm,显着少于典型热成形钢22MnB5上的100μm,使其不需昂贵的防氧化涂层即可避免高温严重氧化。原因是开发钢采用了较低的热成形加热温度以及在氧化层底部形成致密的富集Cr/Al/Si氧化带,这是由所设计钢的独特化学成分决定的。与22MnB5相比,开发钢所含的较高Mn含量降低了奥氏体化温度,使得低温热成形成为可能;而其所含的较高Cr、Al含量可在热成形时在氧化层底部形成致密的Cr/Al/Si氧化物带阻碍Fe和O扩散,防止了基体进一步氧化。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开发钢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22MnB5。(3)为克服中锰钢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即点焊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差和界面断裂问题,本文发明了内加垫片(搭接界面处加无间隙原子钢垫片)和外加垫片(电极与工件间加垫片)等新型焊接工艺以改善焊接性。发现采用外加垫片辅助点焊可将剪拉实验和正拉实验的峰值载荷强度分别提升到1.5倍和3倍,断裂方式也由无垫片的界面断裂改善为所期望的熔核拔出断裂。这归因于外加垫片增加了材料电阻和界面电阻,生成更多热量,导致更多材料被熔化进入熔核、产生更大熔核尺寸;另外,贫C/Mn垫片熔化稀释了熔核内的C和Mn含量,降低了熔核的碳当量,改善熔核脆性。而内加垫片的焊接工艺则没有改善中锰钢的焊接性能,主要原因是整个垫片的熔化会消耗更多热量,且垫片的较低电阻率生成热量减少,最终熔核尺寸没有增加、熔核质量较差,飞溅和裂纹较多。(4)研究了中锰钢点焊熔核经常出现界面断裂的微观机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与理论依据;据此提出了钢铁材料焊接性评价的新模型,可以克服现广泛使用评价钢铁材料焊接性的碳当量模型的局限性。具体如下:①钢中Mn含量升高可导致凝固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更大,进而凝固形成的铸态枝晶很多在熔核中心线并无接触连接、形成微间隙,导致焊接接头的界面断裂和恶化的焊接性能。②通过汽车工业中常用的170℃烤漆工艺,可将热成形后焊接接头的界面断裂改善为所期望的熔核拔出断裂,并使剪拉试验强度提高近一倍。这是由于烘烤时枝晶获得了足够的热膨胀,使得被微间隙相隔的枝晶在高真空下接触并通过“冷焊”机制实现了固态连接。③基于上述凝固冷却收缩导致枝晶微间隙的机理,建立了一种基于凝固收缩量(Δl)的评价先进高强钢焊接性的新的准则和评价模型。通过所建立的焊接凝固冷却收缩模型计算出当Δl≥1.39%时会形成枝晶间隙而导致界面断裂,而Δl<1.39%时焊接后为熔核拨出断裂。与目前广泛应用碳当量评价钢的焊接性的方法相比,该模型可更准确评价与预测合金含量较高钢的焊接性,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马欣[2](2021)在《外加磁场对细晶粒钢GMAW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满足现代工业对高端制造业的需求,研究学者通过依靠科学技术,研究并开发出细晶粒钢作为新一代钢铁材料。细晶粒钢因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汽车、桥梁和船舶等重要结构件。由于细晶粒钢具有超细晶粒组织,在施焊后出现焊缝区和热影响区晶粒急剧长大和粗化的现象,导致其力学性能恶化。针对以上问题,由于电弧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就为其提供了外加磁场的可能性。外加纵向磁场同时作用于电弧、熔滴和熔池,有效促进熔滴过渡、改变电弧形态和搅拌熔池,达到改善焊缝成形、抑制焊缝缺陷、细化晶粒以及改变枝晶生长方向等效果。因此研究不同磁场参数下外加纵向磁场对细晶粒钢焊缝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速摄像采集系统观察发现,外加纵向直流磁场使CMT电弧定向转动,电弧顶部收缩,底部扩张,电弧形态由“锥形”变为“钟状形”,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大电弧半径有所增大。外加纵向交变磁场使CMT电弧沿轴线做往复旋转运动。相比无磁场时,电弧明显被压缩,电弧作用半径增大。外加纵向直流磁场使CMT熔滴过渡频率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施加纵向交变磁场时,磁场频率为100Hz,改变励磁电流大小,熔滴过渡频率随着励磁电流的上升而逐渐增大。当改变磁场频率时,熔滴过渡频率随磁场频率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在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的波动情况与熔滴过渡频率基本一致。外加纵向磁场可以有效控制MIG焊短路过渡的频率:当施加直流磁场,励磁电流为4A时较无磁场时短路过渡频率上升52.9%;外加交变磁场,励磁电流为9A,磁场频率为100Hz时,较无磁场时短路过渡频率上升73.5%。外加纵向磁场的作用下,在颈缩处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形成两个环向电磁力,方向相反,使液桥在颈缩处被拧断,所以外加纵向磁场可以有效促进熔滴短路时期在颈缩处断开,从而提高熔滴过渡频率。外加纵向磁场MAG焊和CMT焊接技术过程中,随着励磁电流和磁场频率的增大,焊缝组织中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的数量和尺寸减少,针状铁素体的数量和尺寸增多,且出现了尺寸细小的粒状贝氏体。晶粒细化后,晶粒尺寸变小,数量增多,晶界所占比例增大阻碍位错运动,同时提高焊缝强度和韧性。随着磁场参数的继续增大,焊缝接头组织出现粗化。研究不同磁场参数对MAG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中,当励磁电流为4A时,焊缝冲击值达到较大值50.6J,相比无磁场时提高了14.2%。当施加纵向交变磁场,磁场参数为100Hz、9A时,焊接接头的冲击值为49.9J,相比无磁场时提高了12.6%。随着励磁电流和磁场频率的增大,焊缝接头组织力学性能下降。磁控CMT焊接技术中,外加纵向直流磁场励磁电流为3A时,焊缝抗拉强度达到较大值543.5MPa,焊缝冲击值为44.8J。外加纵向交变磁场励磁电流为7A,磁场频率为100Hz时,焊缝抗拉强度达到较大值550MPa,焊缝冲击值为46.1J。随着励磁电流和磁场频率的继续增大,焊缝接头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外加纵向交变磁场可以有效细化晶粒,打乱枝晶生长方向,使晶粒取向分布类型增多。无磁场时,晶粒尺寸大小主要分布在0μm到3μm左右,有少量超过6μm的较大晶粒,平均有效晶粒直径为1.69μm。当施加纵向交变磁场100Hz、7A时,晶粒尺寸小于1μm的晶粒明显增多,且晶粒尺寸大于6μm的大尺寸晶粒基本消失,平均有效晶粒直径为1.37μm。相比无磁场时,平均有效晶粒直径降低18.9%。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细晶粒钢施焊后焊缝组织粗化导致其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了磁控MAG焊和磁控CMT焊接技术。系统地研究不同磁场参数下外加纵向磁场对焊接过程中熔滴过渡、电弧形态和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王海龙,张丽艳[3](2020)在《浅论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的发展》文中提出在钢铁材料的使用中,评价其性能的主要指标就是焊接性,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好,就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反之如果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不好,就会发生断裂、腐蚀等严重影响使用的情况。现代钢铁材料焊接结构的改变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进步,但同时也对钢铁材料的焊接性和力学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对新一代的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能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

彭云,宋亮,赵琳,马成勇,赵海燕,田志凌[4](2020)在《先进钢铁材料焊接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工程领域对高性能钢铁材料需求的多样性和要求的提高,新一代先进钢铁材料研发随之展开。其相应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技术成为材料应用的关键。本文重点介绍了超细晶粒钢、低碳贝氏体钢、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高强汽车钢等先进钢铁材料的焊接工艺与接头组织性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就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演化、焊接接头性能、夹杂物和马氏体-奥氏体(M-A)组元的形成与影响、合金元素和热输入对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评述。研究表明,焊接热影响区是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主要区域,同时要采用适当的焊材及工艺才能获得性能匹配的焊缝。并对焊接接头的强韧化机理、疲劳裂纹扩展机理、焊接热过程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最后,对焊接材料和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午申,邸新杰,唐伯钢,田志凌[5](2013)在《中国钢材焊接性及焊接材料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叙述了国内钢材焊接性和焊接材料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当前钢铁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钢材焊接性的变革和焊接冶金技术的进步,并推动了焊接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钢材的焊接性、焊接冶金的特点和国内焊接材料在结构调整、品质提高、高端焊接材料发展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徐春华[6](2009)在《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控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际试验相结合,对微碳低合金800MPa超细晶粒钢在不同焊接热循环作用下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HAZ各区硬度均低于母材,并存在两个明显软化区,一个是熔合线附近的过热区,另一个是不完全相变区,其最大软化幅度达到28.5%;在本实验焊接工艺下,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强度比母材低10%,拉伸试验断裂部位在熔合线附近的过热区。(2)对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HAZ各区组织进行了分析,发现:过热区主要组织结构为粗大的板条状铁素体和超低碳贝氏体,这也是造成过热区软化,引起接头强度和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变重结晶区主要组织是正火后形成的较细小的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强度高并且韧性好;由于出现大量强度较低的块状铁素体,原始母材形变晶粒再结晶,以及来自于控制轧制和低温相变的位错密度大大降低等原因,不完全相变区强度明显低于母材,但组织分布均匀,综合力学性能好,拉伸时易产生加工硬化,使强度明显提高。(3)运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首次建立了800MPa超细晶粒钢TIG焊接热源的数值模型;在与实际试验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对焊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分布和HAZ不同区域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并通过焊接热循环曲线获得了给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过热区的t8/5冷却时间。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较小的焊接热输入量,可以减小HAZ尤其是过热区的宽度,同时可以缩短过热区的t8/5冷却时间,使其获得理想组织形态和晶粒尺寸,进而提高接头性能。(4)针对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过程中存在的HAZ过热区软化和性能下降问题,着重分析研究了t8/5对HAZ过热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t8/5<10s时,尽管过热区晶粒尺寸比原始母材相比有所长大,但内部组织以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为主,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因此焊接接头整体强度与母材相比差距不大;随着t8/5的增加,当t8/5>11s之后,过热区组织明显粗化,合金元素偏聚越来越严重,对塑性变形和裂纹萌发扩展的抵挡作用减弱,使整个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与母材相比明显下降。(5)在800MPa超细晶粒钢实际应用中,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不超过620J/mm),以控制过热区t8/5不超过10s,配合选用与母材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相匹配的填充金属,能够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焊接接头。

白士勇[7](2008)在《谈新钢种及其焊接性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冶金技术的提高,新钢种的性能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研发高质量的焊接材料与之匹配,实现焊缝的强韧化。焊接结构日益向高数、大型化方向发展,就对焊接结构用钢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王瑞娜,赵磊[8](2008)在《浅谈钢结构焊接质量》文中研究表明焊接是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连接形式,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场经验,选择适当的焊接形式既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又能缩短工期。主要阐述钢结构焊接的质量控制阶段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李午申,唐伯钢[9](2008)在《中国钢材、焊接性与焊接材料发展及需要关注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1中国钢材及焊材的发展态势钢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由于中国经

雷毅,许晓锋,余圣甫,刘志义[10](2007)在《面向高性能结构材料的超细晶粒钢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指出实现传统钢铁材料性能的全面升级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超细化是同时提高钢铁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最佳强化机制。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通过不同的晶粒细化工艺可使钢铁材料组织细化到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使得传统钢铁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目前困扰超细晶粒钢的焊接技术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现阶段易于工业化晶粒超细化处理工艺所制备的超细晶粒钢,其焊接问题主要表现为焊接热影响区(HAZ)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化和局部软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焊接接头与母材性能的匹配。基于氧化物夹杂诱导形核的晶内针状铁素体组织强度高、韧性好,具有很强的自身细化能力,通过氧化物冶金技术获得具有大量有益微夹杂物的超细晶粒钢有望解决其焊接性问题。深入研究钢材基体中超细夹杂物形成与作用机理和焊接HAZ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备焊接性能良好的超细晶粒钢是新一代超级钢材料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锰汽车钢热成形组织、力学性能及焊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中锰钢简介及高强塑积性能的强韧化机制
        2.1.1 中锰钢的研究简介
        2.1.2 中锰钢的合金元素
        2.1.3 中锰钢高强塑积性能的强韧化机制
    2.2 热成形工艺及中锰钢热成形工艺研究进展
        2.2.1 热成形工艺研究
        2.2.2 中锰钢的热成形工艺研究进展
    2.3 钢的氧化机理及防氧化措施简介
        2.3.1 钢中铁的氧化机理
        2.3.2 钢中铁的防氧化措施
        2.3.3 钢中合金元素在高温防氧化中的作用
    2.4 电阻点焊工艺及中锰钢焊接的研究进展
        2.4.1 电阻点焊简介-汽车车身主要连接方式
        2.4.2 焊接处分区及影响焊点性能的因素
        2.4.3 先进高强钢电阻点焊质量强化方法
        2.4.4 中锰钢焊接的研究进展
        2.4.5 AHSS及中锰钢点焊存在的挑战
    2.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路线
        3.2.2 实验方法设备
4 热成形用中锰钢的成分设计和制备工艺
    4.1 成分设计
        4.1.1 钢种设计主要目标参量
        4.1.2 钢种成分设计
    4.2 锻轧工艺设计
    4.3 热轧板的基本属性及冷轧板的制备
        4.3.1 热轧板的成分和轧制参数
        4.3.2 热轧板及低温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4.3.3 热轧板软化实验及热成形用冷轧薄板的制备
    4.4 本章小结
5 中锰钢的热成形组织与性能及强化机理研究
    5.1 热成形用中锰钢冷轧薄板的基本属性和工艺实验方法
        5.1.1 冷轧板的微观组织和相变性质
        5.1.2 不同热成形工艺和实验表征方法
    5.2 不司工艺对中锰热成形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2.1 不同工艺下中锰热成形钢的组织变化
        5.2.2 不同工艺下中锰热成形钢力学性能变化
        5.2.3 更高温度下热成形钢的性能
    5.3 不同工艺的原位同步辐射高能XRD衍射分析
    5.4 中锰热成形钢的强塑性机理分析
        5.4.1 热成形工艺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5.4.2 烘烤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5.4.3 MMCr相对于22MnB5的优势
    5.5 本章小结
6 中锰钢热成形工艺中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6.1 高温氧化实验
    6.2 中锰钢和22MnB5钢热成形氧化行为对比研究
        6.2.1 氧化增重和氧化表面截面对比
        6.2.2 氧化层微观成分和结构分析
        6.2.3 抗氧化机理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中锰钢的垫片辅助点焊连接强化研究
    7.1 中锰钢点焊难点和7Mn退火冷轧板焊接性能初步评估
    7.2 中锰钢的垫片辅助点焊连接强化实验研究
        7.2.1 中锰钢点焊实验过程
        7.2.2 中锰钢的点焊实验结果
    7.3 中锰钢的垫片辅助点焊连接强化机理
    7.4 本章小结
8 中锰钢点焊的烘烤强化研究及评价焊接性的新准则模型
    8.1 中锰钢冷轧板焊接性能初步评估
    8.2 烘烤工艺对中锰钢点焊的影响
        8.2.1 中锰钢点焊和烘烤工艺实验过程
        8.2.2 烘烤工艺对中锰钢焊核力学性能和失效形式的影响
        8.2.3 烘烤工艺对中锰钢焊核显微组织的影响
    8.3 基于烘烤工艺的中锰钢点焊性能强化机理
        8.3.1 失效模式IF向PF转变的机制
        8.3.2 化学成分和烘烤温度的影响
    8.4 建立基于凝固收缩(Δl)评价先进高强钢焊接性的新准则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
10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外加磁场对细晶粒钢GMAW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细晶粒钢焊接方法研究现状
    1.3 CMT焊接技术
    1.4 磁控焊接方法研究现状
        1.4.1 国外磁控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1.4.2 国内磁控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目的
        1.5.2 课题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焊接系统
    2.2 试验设备
        2.2.1 磁控MAG焊接系统
        2.2.2 磁控CMT焊接系统
    2.3 磁控设备
        2.3.1 直流电源
        2.3.2 交流电源
    2.4 数据采集系统
        2.4.1 磁场测量系统
        2.4.2 焊接电流电压采集系统
        2.4.3 高速摄像采集系统
    2.5 焊缝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2.6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第3章 外加纵向磁场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3.1 磁场强度的测量
    3.2 外加纵向磁场对CMT熔滴过渡的影响
        3.2.1 外加纵向磁场对电弧形态的影响
        3.2.2 外加纵向磁场对电流电压的影响
        3.2.3 外加纵向磁场对熔滴过渡频率的影响
    3.3 外加纵向磁场对MIG焊熔滴短路过渡的影响
        3.3.1 外加纵向磁场对熔滴短路过渡的影响
        3.3.2 外加纵向磁场对短路过渡频率的影响
        3.3.3 外加纵向磁场对短路过渡初始熔滴尺寸的影响
    3.4 短路过渡过程中受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加纵向磁场对MAG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
    4.1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
    4.2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接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4.3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接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4.4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缝冲击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加纵向磁场对CMT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
    5.1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5.2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缝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5.3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缝拉伸性能的影响
    5.4 外加纵向磁场对焊缝冲击性能的影响
    5.5 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细晶粒钢针状铁素体的EBSD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浅论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一代钢铁材料的概述
二、焊接性能与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组合运用
    (一)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特点
    (二)对新一代钢铁材料焊接的要求
三、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
    (一)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发展
    (二)新一代焊接材料的焊接性
        1、对于焊接位置强韧度的解决办法
        2、焊接热影响晶粒长大的解决办法
        3、开发新型焊接材料
四、结语

(4)先进钢铁材料焊接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细晶粒钢的焊接
    1.1 超细晶粒长大与组织转变
    1.2 超细晶粒钢的焊接方法
2 超低碳贝氏体钢的焊接
    2.1 超低碳贝氏体钢的焊接性
    2.2 焊接接头的组织
    2.3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2.4 热循环对于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3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3.1 焊缝的组织与性能
    3.2 焊接保护气和气孔性
    3.3 焊接工艺
    3.4 焊接裂纹
    3.5 N含量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4 先进汽车钢焊接研究
    4.1 HC420LA低合金高强钢激光焊及性能研究
    4.2 双相钢激光焊接及性能研究
    4.3 第三代汽车钢激光焊接及性能研究
5结论

(5)中国钢材焊接性及焊接材料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钢铁工业的发展
    1.1 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流程
    1.2 大幅度提高了钢的纯洁度
    1.3 控轧控冷工艺已成为大、中型钢铁企业轧制技术的主流
    1.4 低合金和微合金高强钢的发展
2 钢材的焊接性及其评价方法
    2.1 传统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性
    2.2 微合金钢的焊接性
        2.2.1 焊接裂纹
        2.2.2 热影响区的脆化
    2.3 焊接性试验方法已落后于钢材及焊接的发展[6]
3 焊接材料的发展

(6)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超细晶粒钢的特征和存在的焊接问题
        1.2.1 超细晶粒钢的特征
        1.2.2 超细晶粒钢的焊接问题
    1.3 超细晶粒钢研究现状
        1.3.1 钢铁材料组织的超细化理论研究
        1.3.2 超细晶粒钢焊接性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分析
    2.1 试验材料和方案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方案
    2.2 800MPa 超细晶粒钢原始组织
    2.3 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分析
        2.3.1 焊接接头硬度分布
        2.3.2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2.3.3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过程数值模拟
    3.1 800MPa 超细晶粒钢TIG 焊接热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1 实际TIG 焊三维模型
        3.1.2 控制方程
        3.1.3 热源模型的选取
        3.1.4 800MPa 超细晶粒钢物理性能参数
        3.1.5 焊接电弧功率有效利用系数η的选取
    3.2 基于移动高斯热源的TIG 焊数值模拟
        3.2.1 建立几何模型
        3.2.2 确定单元类型
        3.2.3 划分网格
        3.2.4 加载移动热源
        3.2.5 焊接热模拟的后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4.1 试验方案
        4.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2 试验设计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2.1 焊接温度场分布
        4.2.2 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瞬时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4.2.3 焊接热循环的变化规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800MPa超细晶粒钢HAZ组织和性能控制
    5.1 实验材料和工艺
    5.2 焊接接头硬度分析
        5.2.1 不同热输入量条件下HAZ 的硬度分布
        5.2.2 提高焊接速度条件下的接头硬度
        5.2.3 不同冷却条件下接头硬度分布
        5.2.4 脉冲电源条件下焊接接头硬度分布
    5.3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拉伸试验方案
        5.3.2 拉伸试验结果和分析
    5.4 对焊接HAZ 微观组织的分析
        5.4.1 不同热输入条件下过热区组织变化规律
        5.4.2 相变重结晶区组织的基本特征
        5.4.3 不完全相变区组织的基本特征
    5.5 对控制800MPa 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谈新钢种及其焊接性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合金控轧钢
    1.1 洁净化技术
    1.2 细晶化技术
    1.3 微合金控轧钢对焊接材料的要求
        1.3.1 焊缝金属的洁净化
        1.3.2 焊接材料的微合金化
2 微合金控轧钢的焊接性介绍
3 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
    3.1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特点
    3.2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焊接性
        3.2.1 焊缝金属的强韧化。
        3.2.2 热影响区的晶粒长大倾向。
4 结论

(10)面向高性能结构材料的超细晶粒钢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概况
2 超细晶粒钢的研究现状
    2.1 超细晶粒钢组织超细化
    2.2 超细晶粒钢焊接技术
3 超细晶粒钢的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四、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锰汽车钢热成形组织、力学性能及焊接性研究[D]. 李硕硕.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外加磁场对细晶粒钢GMAW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D]. 马欣.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浅论新一代钢铁材料及其焊接性的发展[J]. 王海龙,张丽艳. 冶金管理, 2020(23)
  • [4]先进钢铁材料焊接性研究进展[J]. 彭云,宋亮,赵琳,马成勇,赵海燕,田志凌. 金属学报, 2020(04)
  • [5]中国钢材焊接性及焊接材料的进展[J]. 李午申,邸新杰,唐伯钢,田志凌. 焊接, 2013(03)
  • [6]800MPa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控制[D]. 徐春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7]谈新钢种及其焊接性的发展[J]. 白士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0)
  • [8]浅谈钢结构焊接质量[A]. 王瑞娜,赵磊. 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8
  • [9]中国钢材、焊接性与焊接材料发展及需要关注的问题[J]. 李午申,唐伯钢. 焊接, 2008(03)
  • [10]面向高性能结构材料的超细晶粒钢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雷毅,许晓锋,余圣甫,刘志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标签:;  ;  ;  

新一代钢材的发展及其可焊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