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泪液研究最新进展

人工泪液研究最新进展

一、人工泪液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玲,路雪婧[1](2022)在《近五年特色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的最新进展》文中提出干眼,归属祖国医学"白涩病"、"神水将枯"等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双目干涩、瞬目频繁、久视不舒、眼痒灼热,甚至疼痛,可伴白睛红赤。当前现代医学主要通过人工泪液替代、促进黏蛋白分泌、抗炎、抗菌、免疫抑制、手术及物理治疗等方法,以缓解局部症状,但仍存在价格高昂、具有副作用等局限性。而针刺具有多靶点、调和阴阳、正确使用无损于人体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干眼症的治疗,是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挖掘近5年来针灸治疗干眼的文献资料,总结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相关临床经验,尤其注重特色针刺及新型针刺方法的挖掘,以期为临床决策和开展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黄荣,黄凯,宋翔,阮志忠[2](2021)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中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16篇,总计患者1 062例。Meta分析显示,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总有效率(干眼症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查指标)高于单纯人工泪液类药物(P<0.05),纳入研究中均未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优于单纯使用人工泪液,且安全可靠,但缺乏高质量文献支持,且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尚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证实该结论的可靠性。

王图南,赵珈宇,杨易陈,周子娴,冯袁辉,陈俊陶,马惠芳[3](2021)在《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灸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针灸及其联合疗法治疗干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2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Stata14.0和R4.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相关图形。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篇文献,涉及干眼患者5 536例,涵盖11种不同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方面,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值最优的干预措施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三联疗法(0.94),其总有效率(OR=12.34, 95%CI[4.72, 36.89])、BUT(MD=2.76, 95%CI[0.16, 5.40])、SIT(MD=4.76, 95%CI[1.23, 8.29]),均显着优于人工泪液类药物。结论:各类针灸疗法在治疗干眼方面均普遍优于人工泪液,其中针灸综合疗法疗效最佳。建议结合中医辨证及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郑晓骏,沈乎醒,徐倩,孙心怡,高卫萍[4](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干眼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干、眼痒、眼痛、羞明、畏光等各种不适症状。通过整理分析近年糖尿病性干眼的相关文献,发现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不仅可较好的发挥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本病中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能避免中、西医各自单独治疗本病的不足。相比单纯使用人工泪液,中药内服联合人工泪液、中药熏蒸及内服联合人工泪液、雷火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本病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具体体现在改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量等。这为临床医师在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过程中提高实际临床疗效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途径。

杨双灵,张晓梅[5](2021)在《眼干燥症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因素的改变,眼干燥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目前眼干燥症的常规治疗仍以人工泪液替代治疗及抗炎治疗为主,但是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泪液成分并不包含生长因子等,其疗效短暂且局限,仅能暂时缓解患者症状,对于中重度眼干燥症,眼表上皮受到严重损伤,有明显的疼痛甚至出现视力波动或下降的患者常规治疗难以获得有效持久的治疗效果。因此,眼干燥症尤其是中重度眼干燥症的有效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连梓旭[6](2021)在《雷火灸对干眼的护理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雷火灸中医护理不同时长对干眼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眼部症状、BUT、角膜荧光染色、SchirmerI试验等变化情况形成雷火灸中医护理技术护理规范以及通过观察不同时长患者眼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有无烫伤、不适症状(眼部症状、呼吸道不适、全身症状、枯草热类似症状等),探讨该项技术对干眼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开展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从而分析评价传统中医方法雷火灸在干眼治疗中的优势和作用。研究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各科门诊干眼病人120例;随机划分为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研究组。将纳入病人随机划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工泪液(A组),观察组:人工泪液+雷火灸10分钟(B组),观察组:人工泪液+雷火灸20分钟(C组),观察组:人工泪液+雷火灸30分钟(D组),每组各30例(60只眼)。观察雷火灸中医护理不同时长对干眼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眼部症状、睑板腺分析、BUT、角膜荧光染色、Schirmer Ⅰ试验的水平变化,及眼部局部皮肤温度与舒适度情况。研究结果1.四个组中将治疗前的男女性别、不同年龄、患者自我感觉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评分的情况、BUT检查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相进行比较,发现均无显着差异(P>0.05)。2.观察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自我感觉症状的区别: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眼部的干涩感、异物摩擦感、视觉疲劳程度和全身症状上均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本课题组将各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发现在干燥感、异物感及整体症状的改善上,观察治疗组比对照治疗组的结果更优(P<0.05),且观察组中C组优于其他两组。3.将泪液分泌试验检查及BUT检查对观察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中发现:观察治疗组经人工泪液结合雷火灸治疗后在泪液分泌的试验中泪液分泌值较治疗前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经观察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治疗组(P<0.05),且在观察治疗组中C组明显比B组和D组效果更佳。同时在泪膜破裂持续时间比较中,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比较差异中均具有明确而重要的显着性意义(P<0.05)。4.在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上的比较:在治疗前中观察治疗组的方法均和对照治疗组条件一致,说明本项研究四组条件一致,具有可比性。四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效果较佳(P<0.05),且观察治疗组中C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5.在观察组中舒适满意度比较:BCD三组均为舒适及以上,且C组优于其他两组。6.在观察组中皮肤颜色症状比较:B组颜色为淡红,CD两组均为潮红。研究结论1.雷火灸不仅能够改善干眼患者的眼干、眼涩等临床表现,还能提高干眼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对干眼患者的眼干、眼涩等眼部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2.对照治疗组和观察治疗组对干眼患者的眼部自主症状如干涩、干痒、以及异物感和全身症状的改善都具有很好的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同时观察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治疗组,且观察组中C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说明雷火灸对干眼具有一定疗效,且雷火灸20min效果最佳。3.泪液分泌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人工泪液组,且观察治疗组中C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说明探究雷火灸的时间对治疗干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雷火灸在对干眼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的治疗过程中舒适满意度的良好,且C组雷火灸20分钟最佳。5.观察组中BCD三组疗效安全可靠,均无眼部烫伤、呼吸道不适、眼部不适、全身过敏等不适症状。

李媛媛[7](2021)在《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科学地评价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有效性,为中药外治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提供新方法。确立适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规范化临床试验方案。挖掘和整理中医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新理念,丰富中医药治疗眼病理论。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两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纳入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按照1:1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睑板腺按摩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按摩每周一次,玻璃酸钠滴眼液一日4次,每次1滴,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塌渍治疗,中药塌渍每周3次,隔日一次,每次20min,疗程4周。本研究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结局疗效指标包括第2周、第4周的主观症状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泪膜破裂时间较基线的变化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较基线的变化值,泪液分泌试验较基线的变化值,睑缘及睑板腺开口较基线的变化值,睑酯性状较基线的变化值,睑酯排出难易程度较基线的变化值,以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为受试者,脱落2例,共58例受试者(116眼)完成治疗,治疗组30例(60眼),对照组28例(56 眼)。1.两组受试者在基线时期的性别、年龄、病程、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睑缘及睑板腺开口、睑酯性状、睑酯排出难易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受试者治疗2周、4周后主观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在治疗2周、4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在统计学的角度而言,差异有意义(P<0.05);在治疗2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两组受试者治疗2周、4周后泪膜破裂时间较基线的变化值:治疗2周、4周后,两组与基线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在统计学的角度而言,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4周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受试者治疗2周、4周后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较基线的变化值:治疗2周、4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在统计学的角度而言,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在统计学角度而言,差异无意义(P>0.05)。5.两组受试者在治疗2周、4周后泪液分泌试验较基线的变化值: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在统计学角度而言,差异具有意义(P<0.05);治疗2周后,泪液分泌试验较基线的变化值,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受试者治疗2周、4周后睑缘及睑板腺开口较基线的变化值:治疗2周、4周后,两组与基线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没有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在统计学角度而言,差异无意义(P>0.05)。7.两组受试者治疗2周、4周后睑酯性状较基线的变化值:治疗2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在统计学角度,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相比基线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受试者治疗2周、4周后睑酯排出难易度较基线的变化值:在治疗2周后,两组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4周后,两组相比基线的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9.治疗组和对照组在4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安全可靠。结论:1、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可以有效提高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改善睑酯性状、促进睑酯排出,其疗效显着。2、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在主观症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睑缘及睑板腺开口方面有一定的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依从性高、安全性好,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王图南[8](2021)在《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与选穴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灸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对各干预措施的疗效进行排序,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相关临床研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干眼的选穴规律并总结核心处方,为优化临床方案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全面搜集关于针灸及其联合疗法治疗干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0年1 1月2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RoB)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Stata14.0和R4.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相关图形。选取针灸治疗干眼的相关临床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研究涉及的穴位处方进行数据挖掘,从穴位频次、穴位归经、穴位分部、穴位组合、穴位聚类等多个方面,研究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71项研究、共计5536例干眼患者,涉及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单纯艾灸、艾灸+人工泪液、艾灸+中药+人工泪液、针刺+艾灸、针刺+艾灸+人工泪液、针刺+艾灸+中药、人工泪液总共1 1种干预措施。其中58篇文献报告了总有效率,61篇文献报告了泪膜破裂时间,62篇文献报告了基础泪液分泌量,6篇报告了不良事件发生。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方面,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艾灸、艾灸+中药+人工泪液、针刺+艾灸、针刺+艾灸+人工泪液临床疗效均优于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优于单纯针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优于针刺+人工泪液、艾灸+人工泪液,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前3位的干预措施分别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0.95)、针刺+中药(0.70)、单纯艾灸(0.64);泪膜破裂时间方面,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艾灸,针刺+艾灸优于人工泪液;针刺+中药优于单纯针刺,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前3位的干预措施分别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0.79)、针刺+中药(0.78)、针刺+艾灸+中药(0.69);基础泪液分泌量方面,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针刺+艾灸优于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优于单纯针刺,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前3位的干预措施分别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0.92)、针刺+中药(0.78)、单纯艾灸(0.6)。选穴规律研究共纳入128篇临床文献,收录针灸处方157个,涉及相关穴位89个。穴位的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攒竹(129次)、睛明(122次)、太阳(92次)、三阴交(85次)、合谷(83次)、四白(83次)、风池(77次)、丝竹空(71次)、承泣(56次)、足三里(52次);腧穴归经个数前五名分别是:足阳明胃经(12个)、足太阳膀胱经(10个)、足少阳胆经(7个)、任脉(7个)、足太阴脾经(6个);各部位穴位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头面部843次、下肢部281次、上肢部147次、腰背部61次、胸腹部51次;组方规律方面,置信度为0.8,支持度为50%的核心穴位组合包括攒竹、睛明、太阳3个穴位,包括四条关联规则。支持度为30%的穴位组合则包括攒竹、睛明、太阳、四白、丝竹空、合谷、三阴交、风池8个穴位;通过聚类分析获得4个基础选穴组合。结论:1.相比于单纯应用人工泪液类药物,综合运用针灸疗法可以增加干眼患者临床获益。其中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干眼的疗效优于未结合中药的针灸疗法,针灸联合疗法优于单纯针灸疗法,最佳的治疗组合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的三联疗法。2.针灸治疗干眼以头面部局部选穴为主,重视对足三阳经穴、经外奇穴的应用。临床常用穴包括攒竹、睛明、太阳、四白、丝竹空、合谷、三阴交、风池,建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中医辨证合理选择。

王国鑫[9](2021)在《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照海穴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照海穴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探究不同频率捻转针刺照海穴治疗干眼症之间的效应关系,为今后针刺治疗干眼症提供证据和借鉴。方法:将42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使用SPSS软件随机分配至120次/min组和60次/min组。最终有40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120次/min组21例,60次/min组19例。120次/min组取穴为睛明、上明、泪腺穴、球后、丝竹空、三阴交、照海,穴位均取双侧。眼周穴位不提插捻转,下肢穴位平补平泻得气为度,各穴留针20min,期间(留针10 min时)于照海穴行捻转手法,角度为90°,频率为120次/min,持续1 min。每周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60次/min组除照海穴行捻转手法的频率为60次/min,余同120次/min组。在治疗前、每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眼部症状积分量表(OSS)及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的评估。在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实验(S Ⅰ T)的检测。数据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120次/min组总有效率为90.48%,60次/min组为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眼部症状积分量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实验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疗程治疗后,120次/min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实验的的改善优于60次/mi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每个疗程治疗后,120次/min组患者在眼部症状积分量表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的评分上改善均优于60次/mi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每个疗程治疗后依次同前一个疗程比较,治疗1、2个疗程在眼部症状积分量表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的评分上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个疗程后和2个疗程后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不同频率的捻转针刺手法对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显着改善眼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泪液分泌量以及延长泪膜破裂时间。(2)不同频率的捻转针刺手法在1、2个疗程后比前一个疗程,眼部症状缓解更为明显,但第3个疗程和第2个疗程比较症状改善不显。(3)在照海穴行120次/min的捻转针刺手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有效率高于60次/min,且在改善眼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泪液分泌量以及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等方面效果均优于60次/min。

张婷[10](2021)在《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文通过运用滋阴清热法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的干眼,比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评价滋阴清热法组方用药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干眼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19年08月-2020年08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眼科及内分泌科治疗的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伴干眼的患者100例(200眼),中药组50例(100眼),对照组50例(100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煎剂(天冬,麦冬,川黄连,石斛,鬼针草,天花粉,怀山药,菊花,葛根,夏枯草),并随证加减。观察并记录治疗4周前后中药组及对照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量(SIT)、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及主观症状积分,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不同年龄、性别、病程、BMI、空腹C肽的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的BUT、FL、SIT及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BUT延长,SIT增加,FL减少,症状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FBG及2hPBG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相比,中药组在增加泪液分泌和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BUT、FL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在症状疗效评定标准下,中药组有效率68%,对照组有效率32%,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病证疗效评定标准下,中药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50%,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严重程度与其年龄、性别、病程、BMI、空腹C肽均无关。(2)滋阴清热法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显着改善阴虚热盛型T2DM患者干眼的临床症状,具有稳定泪膜,修复角膜上皮,促进泪液分泌的作用。(3)滋阴清热法治疗的阴虚热盛型T2DM患者干眼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体现在促进泪液分泌及改善全身症状上,组方滋阴润燥之效着,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可以推广应用于阴虚型T2DM患者。(4)滋阴清热法可以适当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对T2DM患者大有裨益。(5)在本次试验中,滋阴清热法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使用,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二、人工泪液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泪液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近五年特色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针刺方法
    1.1 手针
    1.2 温针灸
2 新型针灸仪器
    2.1 电针
    2.2 揿针
    2.3 激光针灸
    2.4 穴位埋线
3 新兴针灸理论
    3.1 眼针
    3.2 腹针
4 针灸联合其他特色外治法
5 小结

(2)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资料提取cv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临床应用分析及Meta分析
3 讨论

(3)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偏倚风险评价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3 直接比较结果
        (1)总有效率:
        (2)BUT:
        (3)SIT: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2.4.1 证据网络
        2.4.2 模型的选择
        2.4.3 一致性检验
        2.4.4 发表偏倚评估
        2.4.5 混合比较结果
        (1)总有效率:
        (2)BUT:
        (3)SIT:
        2.4.6 网状Meta分析结果排序
        2.4.7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4)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势和不足
    1.1 西医的优势和不足
    1.2 中医的优势和不足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运用
    2.1 中药内服联合人工泪液
    2.2 中药熏蒸及内服联合人工泪液
    2.3 雷火灸联合人工泪液
3 展望

(5)眼干燥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治疗
    1.1 人工泪液
    1.2 抗炎药物
        1.2.1 非甾体抗炎药
        1.2.2 糖皮质激素
        1.2.3 免疫抑制剂
        1.2.4 四环素类
        1.2.5 利非斯特
    1.3 促泌剂
        1.3.1 盐酸溴己新
        1.3.2 地夸磷索钠
    1.4 自体血清
    1.5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
    1.6 激素替代疗法
    1.7 辅助治疗药物
2 物理治疗
    2.1 睑缘清洁、热敷及睑板腺按摩
    2.2 湿房镜
    2.3 角膜绷带镜和巩膜镜
    2.4 新型眼睑加热装置
    2.5 中医物理治疗
3 手术治疗
    3.1 泪小管栓塞术
    3.2 自体下颌下腺移植
    3.3 羊膜移植
4 小 结

(6)雷火灸对干眼的护理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干眼的雷火灸治疗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2.1 设计方案
        2.2 研究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技术路线图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症状评分
        3.2 角膜荧光染色情况
        3.3 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time,BUT)
        3.4 泪液分泌量的变化
        3.5 疗效评定标准
        3.6 比较雷火灸不同时长眼部皮肤的烫伤情况
        3.7 比较雷火灸不同时长患者不适症状情况
        3.8 比较雷火灸不同时长患者舒适度情况
        3.9 安全性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
    1.1 病例收集情况
    1.2 性别分布
    1.3 患者年龄比较
    1.4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1.5 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1.6 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1.7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1.8 安全性结果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干眼问卷调查表
附件2 眼部专科检查记录表
附件3 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件4 眼部皮肤颜色变化及舒适度满意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临床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标准
        4 治疗方法
        5 疗效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6 安全性评价
        7 统计方法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病例资料
        2 疗效指标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中药塌渍药物组成及作用原理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干眼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1 干眼的定义及分类
        2 流行病学
        3 病因及危险因素
        4 发病机制
        5 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干眼的中医研究现状
        1 中医对干眼的认识
        2 干眼病因病机
        3 治疗
        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与选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灸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1. 干眼的疾病概况
        2. 发病机制及治疗
        3. 干眼的中医学溯源
        4. 针灸治疗干眼的现代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1. Meta分析起源及简介
        2. Meta分析应用及局限
        3. 网状Meta分析原理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5. 偏倚风险评价
        6.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与筛选流程
        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 风险偏倚评价结果
        4. 直接比较结果
        5. 网状Meta分析结果
        6. 安全性评价
        7. 小结
第二部分 针灸治疗干眼的选穴规律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策略
    二、数据处理
        1. 文献筛选流程
        2. 数据整理及术语规范
        3. 数据分析
    三、结果
        1. 一般情况
        2. 穴位频次
        3. 穴位归经
        4. 穴位分部
        5. 穴位组方规律
        6. 聚类分析
        7. 小结
讨论
    一、网状Meta分析结果讨论
    二、选穴规律研究结果讨论
结语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本研究的结论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照海穴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医学对干眼症的认识
        1.1 疾病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辨证
        1.4 中医治疗
        1.5 不同刺激量对针刺疗效的影响
        1.6 照海穴治疗目疾的相关研究
    2 现代医学对干眼症的认识
        2.1 背景
        2.2 发病机制
        2.3 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技术路线图
    3 治疗结果
        3.1 不良事件
        3.2 一般资料比较
        3.3 治疗后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切入点
        1.2 选穴依据
    2. 结果分析
        2.1 不良事件分析
        2.2 治疗前一般资料分析
        2.3 治疗后结果分析
    3. 机制探讨
        3.1 针刺缓解干眼症的可能机制
        3.2 针刺的惰性导致针刺治疗在某一阶段疗效不明显
        3.3 疗效差异的可能原因
    4. 不足与展望
        4.1 不足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2型糖尿病干眼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调查
        1.2 危险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眼表改变
    2. 中医对糖尿病干眼的认识
        2.1 病机相关性
        2.2 病因相关性
        2.3 证型分类
    3. 中西医治疗现状
        3.1 西医治疗
        3.2 中医药治疗
    4. 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伦理声明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观察项目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基线比较
        3.2 糖尿病干眼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3.3 治疗前后比较
        3.4 两组疗效评定
        3.5 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分组治疗药物的认识
        1.1 中药组方的认识
        1.2 玻璃酸钠滴眼液的认识
    2. 滋阴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3. 结论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症状体征量化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人工泪液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五年特色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的最新进展[J]. 刘玉玲,路雪婧.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2(01)
  • [2]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Meta分析[J]. 黄荣,黄凯,宋翔,阮志忠. 中国民间疗法, 2021(24)
  • [3]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J]. 王图南,赵珈宇,杨易陈,周子娴,冯袁辉,陈俊陶,马惠芳. 针刺研究, 2021(12)
  • [4]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研究进展[J]. 郑晓骏,沈乎醒,徐倩,孙心怡,高卫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09)
  • [5]眼干燥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 杨双灵,张晓梅. 医学综述, 2021(15)
  • [6]雷火灸对干眼的护理规范化研究[D]. 连梓旭.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7]中药塌渍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临床疗效观察[D]. 李媛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8]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与选穴规律研究[D]. 王图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照海穴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D]. 王国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人工泪液研究最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