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星公主情迷地球(论文文献综述)
何心怡[1](2020)在《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浩瀚的德国儿童文学书海中,历来不乏纷繁的中国元素。相较于以往多以中国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代都市形象与现代性批判、华裔移民与混血少年、互联网时代及一系列当代重大事件成为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元素。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变迁、新兴亚文化现象、中国“红色文化”同样受到关注。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的中国书写犹如一面多棱镜,体现出作者褒贬并生的多元立场,丰富了德国少年儿童读者的中国想象。本研究从“他者”视域出发,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借鉴后殖民主义批评、跨文化研究等理论资源;立足于细致的文本分析,重视文本内部研究与外部语境的互动关系,对文本进行历史关照和文化透视,揭示潜藏于儿童文学文本背后的德国社会文化心态,考察特定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中国叙事的特殊意义。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在于:第一,新世纪涉及中国题材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什么样的中国故事?第二,这些作品向德国少年儿童读者呈现何种中国形象?第三,作者意图透过这样的中国形象,为德国少年儿童读者构建何种价值观?第四,作者塑造的中国形象与其所处的德国文化有何内在联系?基于对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涉及中国题材作品的梳理,本论文从当代中国形象的时代特性出发,结合作者知名度及作品的出版和获奖情况,选取芭芭拉·拉班《中秋节的印记》、苏珊娜·霍恩菲克《木兰爱在上海》和德籍华裔作家刘桂玉《猴年》三部作品,结合文本内部分析与外部语境考察,对其呈现的当代中国形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阐释。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为绪论,概述本论文研究的内容、背景、意义、方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本文论证的理论依据,厘清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异国形象、意识形态形象与乌托邦形象及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杂交性身份、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等概念,说明本论文如何借助这些理论展开论证;第三章综述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发展趋势,梳理其中涉及中国题材的作品,明确本论文选取研究文本的依据,概述所选三部作品如何围绕中国题材展开叙事;第四章剖析德国儿童文学中以上海为范例的中国当代城市空间书写及其对城市病的反思性批判;第五章详细阐释德国儿童文学塑造的“香蕉人”、“混血儿”、高考生等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形象及权威长辈、华裔移民等成年人形象;第六章多角度考察德国儿童文学观照当代中国文化的视角、侧重点及其书写策略;第七章结语,概括总结全文的内容和观点,阐明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建构的中国形象终究只是德国建构自我的镜像;我们亦可从中反思如何在国际上更好地构建中国的文化形象,在“他者”文化中完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
王颖[2](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丁然[3](2017)在《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新世纪科幻电影研究》文中指出电影诞生于1895年,至今已120多年,而自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之后,科幻电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胶片的二次曝光到数字技术,科幻电影的表现形式愈加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填充并启发了电影的拍摄内容,各种光怪陆离的科学幻想和梦幻奇观使观众穿梭在时空的隧道中,现身过去,回到未来。与此同时,寓于科幻电影中的哲学思考和文化观念,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本文以后人类主义哲学思潮为视点,对新世纪科幻电影的发展和文本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研究,并对已有影片的创作规律、文本蕴含的思想内涵抽丝剥茧,找到科幻电影创作方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后人类主义电影阐释的方法论。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着力于厘清后人类主义和科幻电影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置于历史发展的语境中予以把握;本文第二部分,通过一定的史料梳理和后人类主义理论架构,以历史-思潮-艺术的三种脉络对新世纪以来科幻电影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有相当体量并占主流的科幻电影文化原型。同时,以新世纪人类在科幻电影中面对的不同他者——外星人、生态、科技、病毒和人类自己,来映证后人类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消解的现实意义。在第三部分,本文深入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身体,在远古部落神话、中世纪文化、宗教、补偿作用的心理学、超现实主义和恐怖美学中找到了后人类主义对人类身体构想的历史依据,并创新性地对后人类身体造型进行了概念上的划分:人机结合、基因改造人、人工智能和虚拟实体。在系统研究过科幻电影的叙事内容后,本文第四部分,又将视角转向了科幻电影中的数字技术,从数字技术对空间架构的营造到后人类主义创作观,阐明“以后人类主义创作观拍摄后人类主义主题的科幻电影”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科幻电影在创作上的后人类主义趋势和科技预想,结合我国科幻电影羸弱的现状,提出了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我国科幻电影根系的发展建议,同时这也正是与后人类主义的一种暗合,在此前提下,实行培育科幻文学环境,以小题材入手等具体措施。
李英歌[4](2016)在《早期好莱坞电影对海派文化的影响(1930-1949)》文中研究指明好莱坞电影具有超乎寻常的文化传播功能,受早期好莱坞影片影响,上海社会文化形态和上海市民的文化道德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传播,激起了上海市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中国民族电影并使之成为引领中国民族文化进步的旗帜,客观上为上海社会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变革。这种开放和变革像潮水般席卷上海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层面,使上海这个东方都市不仅具备了当时世界顶尖的物质文明和外民族文化成果,而且在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将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使本土的民族文化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以早期好莱坞电影影响下的海派文化为中心议题,以电影诞生的划时代意义——好莱坞电影的独特魅力及其文化扩张功能——好莱坞电影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催生和对上海社会文化的影响——好莱坞电影与上海社会文化开放与碰撞的关系——为脉络,重点分析了在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之下,中国民族电影和上海社会文化为什么非但未能"全盘西化",反而"借力"顺势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旗帜和中心。文章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对旧上海影响之大的事实出发,试图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探讨解释问题提出背后的逻辑。同时,本章后半段收集整理了1930-1949年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陆的基本信息及数据统计,从整体上描绘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而引入了上海海派文化、海派文学和海派电影等相关概念,为后续章节的进一步讨论设定了整体框架。第二章由内及外,首先明确指出好莱坞电影独特魅力的内在来源是美国鲜明的民族文化,然后尝试通过对几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的分析,找到他们场面设计宏大,人物设定丰满,历史渗透独到等特点与其民族个性的相关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的后半段集中讨论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与扩张,论证了好莱坞电影在旧上海大行其道的三个主要原因,即独特的运营手段、良好的叙事方式和全方位的明星印象。第三章考察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影响。章节前部分按照时间脉络,依次梳理了中国本土早期电影及相应时期民族文化特性,好莱坞电影等文化舶来品的引入前后,本土电影的变化以及好莱坞电影进入上海后对于海派文化的全面塑造。在这些基础上,章节的后半部分着眼于本土电影在不同时期方向和风格上的转变,论述了左翼电影在特殊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领导作用。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电影与海派文化的相互发展及"耦合"关系,本章从史实出发,就两者集合的历史契机、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本章的后半部分对现代女性、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和商业化等关键元素一一剖析,完善了大框架上的细节,将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和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作了适当的延展。第五章以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关系为讨论对象,从两者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依赖到两者之间相互博弈,相互排斥,从好莱坞对海派文化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到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抵制文化入侵。本章再次将好莱坞电影放回大文化背景中考量,力图将推动历史文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力量的运动轨迹加以合理的分析与解释。结语部分认为:古老的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神奇力量,任何外来文化都没有能力征服它,而只能被它所征服;文化的开放和开放的文化,会产生一种神奇的魔力,能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永葆生命活力、永立时代潮头。
崔辰[5](2014)在《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研究 ——神话、旅程和文化变迁》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第一部正式的超级英雄电影《超人》在美国上映后,引起巨大反响,迄今已有蝙蝠侠、蜘蛛侠、美国队长、绿巨人等多位来自漫画的超级英雄相继被拍摄成电影。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超级英雄电影的制作增加、受众上升,并出现超级英雄组成联盟战斗的影片,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电影类型,而超级英雄电影的全球化和广受关注也成为了当前一种文化现象。超级英雄电影是一种现代的美国神话,是最适合表达当下美国的文化和时代特征的载体。本文聚焦于对1978年至今的18个系列和单集累计共111部超级英雄电影的具体研究,并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三大最具典型意义的电影系列及《复仇者联盟》共18部电影为代表,结合其他不同特征的超级英雄电影,分析超级英雄电影的时代特色、类型特征、人物建构,并通过对这些电影的总结、比较,发现他们传达的不同的美国形象特征和现代神话的内涵。结构上,本论文分为三章,包括绪论和结语一共五个重要组成部分。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采用的理论方法、创新点及难点。第一章回溯超级英雄形象的起源,及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从漫画到电影的发展原因,并将超级英雄电影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不同时期:萌芽期、开创期、探索期、繁荣期、联盟期。分析这五个阶段电影中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不同和代表影片的特点。对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三种最能代表不同时代典型意义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超级英雄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发展旅程。第二章分析超级英雄形象的嬗变和美国“旅程”——历史文化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超级英雄的形象、类型特色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超级英雄电影中科技因素与时代密切相关;反英雄的电影又充满时代的解构意味;跨越时代的超级英雄形象往往预示着新的文化热点及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超级英雄电影发展的背后是美国重要的文化变迁:从精英文化转型为多元文化。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三个不同系列电影为例分析背后的文化认同。第三章重点研究超级英雄电影具体的影像元素:超级英雄形象的建构——制服、披风、徽章、面具、时空元素等建立的一套识别超级英雄身份的图像系统。以及这套符码在不同时代的电影超级英雄身上的变化;研究超级英雄电影中超级英雄和超级恶棍之间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并以约瑟夫·坎贝尔“英雄之旅”的理论对超级英雄电影的结构进行分析;超级英雄电影类型、艺术风格、电影元素的塑造和比较不同体系超级英雄电影的不同,分析英雄特质的社会群体诉求和神话嬗变。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论性总结,对美国电影中超级英雄形象的发展、变化及规律、意义作总结。并希望对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化发展的研究给中国电影创作提供借鉴和经验。
邓婷婷[6](2012)在《动漫作品“变体”角色的性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部分观众喜爱的《乱马1/2》、《分裂武女神》、《我和她的XXX》、《灼眼的夏娜》、《肯普法》、《男变女》、《青春草莓蛋》、《魔法Kiss》等十几部动漫作品中的主人公为研究对象,他(她)们都是通过虚构性想象创造出来的“雌雄同体”、“男女互换”、“身份互换”的人物“变体”,作者从影视文本的解读中研究这些人物角色的性别特点,分析创作者和观众对自我身份和性别的认知以及渴望转变为异己身份和性别的心理形成原因。通过这样的分析,一方面,找出由于男女性别身份差异性体现出来的不同心理、动作、表情、语言,挖掘出相关的趣味点,进行全新的解读。另一方面,从动漫作品里这些“男女变体”的角色中引申开去,做一次关于男女性别认知的社会问卷调查,将影视文本的解读与社会实践调查的数据分析结合在一起,重新认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自觉和不自觉的“性别分配”,找出一些有趣的现象,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社会条件与性别个体的主观原因。本文与以往的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不同点在于,它的着重点不是去挖掘影视文学文本中或者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为某一方性别的利益诉求找寻理论依据,而是通过解读这一系列的影视文本,了解男女两性的社会现状。本文对动漫作品中这一系列“身份”和“性别”处于游离状态的形象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并不是为了发起两性之间的战争,更不是为了强调“女性至上”,而是为了让受众站在异己身份的立场和角度,重新认识异性和自己,从而达到真正贴近女性和男性的心灵世界,聆听他(她)们真实的心声的目的。
徐熙[7](2012)在《互文性视野下的网络玄幻小说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互联网而诞生的网络文学已成为一种广受关注也饱受争议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类型,作为网络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玄幻小说,也成为了文学文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工具,以网络玄幻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为切入点,通过直达文本的深入分析,将网络玄幻小说重新分类为“凡人的故事”和“超人的故事”,并选取两种类型的代表性文本,对其中的主角人物形象进行了个案分析和比较。之后论证了互文性理论用于研究网络玄幻小说人物形象的可行性,指出网络玄幻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与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与中国古代魔幻小说、与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与西方魔幻小说,以及网络游戏等均有着相互之间的互文现象。最后对网络玄幻小说的形象塑造进行了价值判断,归纳出网络玄幻小说人物形象体现出的五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网络玄幻小说对传统文学创作和价值意义的解构,以及暴露出当代青年价值观失衡、道德观缺失的问题。
徐小斌[8](2009)在《炼狱之花》文中认为魔幻的筐与现实的果——《炼狱之花》自序《德龄公主》之后,我一直企图写一部中国版的哈里·波特,然而研究了种种中国神话和传说及网络玄幻小说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沾中国味儿,那些迷人的幻想就完了。但是我仍然知难而上,一面冥想,一面生活。而生活带给我意料之外的宝藏——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世间的堕落已经由算术级数变为几何级数增长,另一个想法又在我的脑子里萌生:写出二十一世纪的真实的人与事,无论多么残酷,多么令人发指!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想法交迭在一起,困扰了我很久。
常凌[9](2009)在《自恋时代: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文中认为当下大众文化的疾病隐喻研究尚属空白。疾病隐喻属于人类最基础思维方式之一,大众文化则起着强大的意识形态作用,在二者的交叉带蕴含着丰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梳理归纳疾病主题文本的基础上,以症候阅读方法分析疾病背后的道德、审美等方面的隐喻和隐喻发展形成的意识形态、美学风格,以及大众对隐喻的态度和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通过对疾病的文化隐喻解读,总结时代人格的自恋主义特征,观照当代人的心灵迷宫,烛照辨识那些黑暗的歧路之处,以助困顿的灵魂找到出口。在大众文化产品中,常见医与病现象有失忆症、多重人格紊乱、精神病患与医生、精神病院、整容、暴食厌食症、解剖术、器官移植、残障者、阳痿、变性、女性性畸、恋童癖、虐恋、恋尸癖、抑郁症、自闭症、白血病等。总体来看,疾病隐喻可以从五个维度来总结:“自我”的虚幻与分裂、对自我镜像的迷恋、性与爱的扭曲、侵凌性本质、对情感的过度需求,这些也正是拉康式自恋人格的本质特征表现。因此,本文从这自恋的五个特征出发设置了五个章节来论述,加上介绍拉康自恋学说的首章,论文共有六章:1,首先介绍论文要使用的自恋理论。自恋是一种认同方式,主体误认镜像为己身,对其进行想像的自恋认同,建构为“自我”。主体与生俱来的残缺和分裂决定了本质的侵凌性,侵凌性与自恋认同构成的张力关系推动人一生的心理发展。2,以失忆症、多重人格紊乱、精神病现象来讨论自恋人格的“自我”的虚幻和分裂,认为“自我”因其建构性是一种机制。失忆症隐喻的是对“自我”虚幻性的猜疑和试探,也是对“自我”依赖性的体现。多重人格紊乱叙事以疾病为掩护,对“自我”进行改写。3,讨论自恋的突出特征即对自我之“像”的关注,“像”指主体进行自恋认同的镜中人像。整容术、暴食厌食症是对“像”的迷恋,大众自身的误读对瘦身狂热应负有责任;另一面则是对分裂和变形之“像”的恐惧情结,解剖、移植的非正常人形意象成为刻画惊悚的手段。4,通过性畸变、性变态来研究自恋时代的性和爱的变动。阳痿体现了超我中传统权威的消失,作为女性性畸的阴齿则是女性自我畸形的体现;恋童癖叙事暴露了自恋者的“自我”虚弱本质;虐恋与恋尸癖并非低级色情,而是以另类方式探讨了爱欲从异化中解脱的可能。5,解读了言情作品中的残障者与无条件之爱的一体化现象,指出背后蕴含的自恋主义的侵凌性本质。残障者的言情叙事是一种隐蔽性很强的权力话语。“色情”电影以对残障者爱欲的直率描述对此进行了反拨。6,分析自恋主义者出于侵凌性本质而产生普遍焦虑感,渴求过度关爱,以情感消费为疗慰手段得到满足。大众文化对抑郁症、自闭症、白血病的编码制造的情感消费产品,和各种医与病美学风格的个性商品成功迎合了自恋大众的消费需求。
秦靓[10](2005)在《全球化态势下的媒介帝国主义 ——以好莱坞巨片在中国的流行为例》文中指出在传播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美国媒介帝国主义的重要武器,好莱坞电影创造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通过五光十色的电影形象推销着美国商业、文化、政治、生活方式和价值理想,影响民族社群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延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现实和将来。中国的文化主权正面对好莱坞影片的威胁与挑战。 本文拟将全球化作为一种分析和研究的背景,力图通过对全球化态势下的好莱坞巨片的流行与媒介帝国主义现实的考察,来探讨二者之间关系。考察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媒介帝国主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对于美国全球文化战略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分析好莱坞巨片在中国流行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审视从“现代化”到“全球化”历史转化过程中跨国或跨文化传播的社会作用,探讨中国文化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生机,关注全球化态势下中国媒介的生存发展之道,在多极化尚未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重新思考和寻求我们的传播策略,以应对外来强势媒体的竞争。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在对全球化进行一般表述后分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及特征;第二章,分析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媒介帝国主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分析好莱坞巨片在我国流行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基于以上分析,从我国文化发展及文化安全角度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媒的应对策略。
二、外星公主情迷地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星公主情迷地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2 “他者”视域下的异国形象与异国文化 |
2.1 作为“他者”的异国形象 |
2.1.1 社会集体想象物与异国形象塑造 |
2.1.2 异国形象塑造中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倾向 |
2.2 作为“他者”的异国人和异国文化 |
2.2.1 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 |
2.2.2 “杂交性”文化身份和文化差异 |
3.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与当代“中国故事” |
3.1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发展趋势 |
3.2 中国作为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的题材 |
3.2.1 德国儿童的中国奇幻冒险——芭芭拉·拉班《中秋节的印记》 |
3.2.2 中德混血女孩的文化寻根——苏珊娜·霍恩菲克《木兰爱在上海》 |
3.2.3 “香蕉人”少女的身份困惑——刘桂玉《猴年》 |
4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城市形象 |
4.1 城市作为意识形态形象和乌托邦形象 |
4.2 城市空间:杂糅与共生 |
4.2.1 地铁:拥挤混乱的流动空间 |
4.2.2 社区:隐私匮乏的市井空间 |
4.2.3 市区:热闹繁华的摩登空间 |
4.2.4 古镇:自然古朴的理想空间 |
4.3 本章小结 |
5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人形象 |
5.1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形象 |
5.1.1 “香蕉人”:华裔二代移民少年儿童 |
5.1.2 “混血儿”:跨文化、跨族裔少年儿童 |
5.1.3 “书呆子”:应试教育下的少年儿童 |
5.1.4 “小乞丐”:社会底层的边缘少年儿童 |
5.2 当代中国成年人形象 |
5.2.1 固守文化传统的威严长辈 |
5.2.2 无根漂泊的华裔一代移民 |
5.2.3 儿童幻想世界里的“扁平人物” |
5.3 本章小结 |
6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文化形象 |
6.1 作为文化身份要素的汉语 |
6.1.1 母语与文化身份认同 |
6.1.2 姓名的文化价值承载 |
6.1.3 动态变迁中的当代汉语 |
6.2 作为“异国情调”与“套话”的中国文化 |
6.2.1 真实与想象之间的中国饮食文化 |
6.2.2 被神化的中医药与“养生之道” |
6.3 作为民族价值观载体的民间风俗 |
6.3.1 传统家庭秩序作为核心价值 |
6.3.2 “功能性”和“泛灵性”的民间信仰 |
6.3.3 对日常习俗的“套话”书写 |
6.4 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政治文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2)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
4.2 个案分析 |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结语 |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目录 |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3)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新世纪科幻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后人类主义和新世纪科幻电影 |
2.1 后人类主义思潮的缘起及发展 |
2.2 科幻电影的概念与流变 |
3 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
3.1 科幻创作之潜流:自然与社会 |
3.2 新世纪科幻电影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
3.2.1 他者:外星人 |
3.2.2 他者:生态 |
3.2.3 他者:科技 |
3.2.4 他者:病毒 |
3.2.5 他者:自己 |
4 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身体 |
4.1 后人类的身体探析 |
4.2 科幻电影中后人类身体的造型分类 |
4.2.1 人-机结合 |
4.2.2 基因改造人 |
4.2.3 人工智能 |
4.2.4 虚拟实体 |
5 数字技术的形神合一 |
5.1 神:后人类主义世界观 |
5.2 形:后人类主义创作观 |
6 未来科幻电影的展望与追问 |
6.1 后人类主义视域下科幻电影的未来展望 |
6.2 国产科幻电影的局限与突破 |
6.2.1 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现状 |
6.2.2 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建议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参考影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早期好莱坞电影对海派文化的影响(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好莱坞电影相关问题综述 |
(二) 上海海派文化、海派文学、海派电影相关问题 |
第二章 "影戏"奇观:上海遇上好莱坞 |
一、好莱坞电影的独特魅力——美国电影的兴起及其民族文化特征 |
二、早期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扩张史(1930—1949) |
三、好莱坞电影何以在旧上海大行其时 |
第三章 好莱坞电影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以中国本土电影为例 |
一、中国电影的艰难起步与民族文化新生 |
(一) 不同凡响的早期中国电影 |
(二) 中国本土电影的外来文化印记 |
二、好莱坞电影对海派文化变革的全面推力 |
(一) 好莱坞电影对海派文化变革的主要影响 |
(二) 早期好莱坞电影引入与中国现代"身体美学"的发生 |
(三) 海派电影的本土文化观念 |
(四) 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的商业化运作与公权力制衡 |
三、本土电影挑起了社会文化进步的旗帜 |
(一) 电影观念的变革与中国电影文化运动 |
(二) "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是主流方向的代表 |
(三) 左翼电影担起了引领社会文化进步的责任 |
第四章 中国电影与海派文化的历史"耦合" |
一、30年代进步电影作品当中反映出的上海情景 |
(一) 在电影界的变革跟商业间:上海影像加强深化海派文化底蕴的历史机遇 |
(二) 现代女性形象与上海影像的"左翼"倾向 |
二、抗战时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
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
第五章 好莱坞电影与上海本土社会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
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织 |
(一) 电影是对于社会文化的映像 |
(二) 好莱坞电影对上海本土文化的依赖 |
(三) 上海本土文化变革对好莱坞电影文化的需求 |
二、海派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兼容 |
(一) 有关"海派文化"特质的论争 |
(二) 海派文化与海派电影 |
(三) 海派文化与好莱坞电影 |
(四) 海派文化与中国电影文化运动 |
三、本土民族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博弈 |
(一)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 |
(二) 弘扬民族文化与抵制"文化入侵" |
四、对海派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 |
(一) 提升了"上海人"的对于自我认同的感觉 |
(二) 促进了上海消费文化的普及 |
(三) 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研究 ——神话、旅程和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超级英雄电影的溯源 |
第一节 超级英雄形象的起源 |
1、 超级英雄形象诞生的时代背景 |
2、 超级英雄形象的诞生 |
3、 “冷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黄金时期 |
4、 漫画文化的转型和发展 |
第二节 超级英雄电影的历史发展 |
1、 1938-1977 萌芽期:从漫画到电影 |
2、 1978-1988 开创期:类型的示范 |
3、 1989-2001 探索期:多元化的发展 |
4、 2002-2011 繁荣期:全球化的蓬勃发展 |
5、 2012 至今联盟期:改变与平衡 |
第三节 超级英雄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 |
1、 类型形成的内部因素 |
2、 类型形成的外部因素 |
3、 超级英雄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特征 |
第二章 超级英雄电影与“美国旅程” |
第一节 超级英雄电影与时代科技 |
1、 超能力与二元的科学观念 |
2、 人和机械:人性和科技的博弈 |
3、 因科技而孤寂的人群 |
4、 超级英雄的变化:科技影响下的观念革新和探索 |
第二节 超级英雄电影与美国文化嬗变 |
1、 多元化与超级英雄电影 |
2、 从个人到联盟:美国时代危机的文化诉求 |
3、 反英雄:超级英雄神话的解构 |
4、 新型超级英雄:生态批评立场下的反转 |
第三节 从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三大系列看超级英雄电影的文化认同 |
1、 超人:主流超级英雄的身份转换 |
2、 蝙蝠侠:另类超级英雄与国家身份 |
3、 蜘蛛侠:草根超级英雄与责任认同 |
第三章 超级英雄电影影像的建构 |
第一节 超级英雄形象的建构:仪式与象征 |
1、 符码系统 |
2、 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超级英雄电影的时空要素 |
1、 时间:现实或近未来 |
2、 空间:城市、虚拟和特定空间 |
第三节 人物和叙事结构:原型与“英雄之旅” |
1、 二元对立的人物“原型” |
2、 比较神话学“英雄之旅”的叙事看超级英雄电影的叙事结构 |
3、 英雄的内心之旅:二元对立中重建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动漫作品“变体”角色的性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述 |
1.1.1 动漫作品中人物“变体”的呈现模式 |
1.1.2 人物遭遇“变体”后对其生活的影响 |
1.2 基本概念与理论路线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关于动漫作品“男女变体”角色的叙事形态分析 |
2.1 动画角色中刻板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2.1.1 动画角色中传统的女性呈现模式 |
2.1.2 动画角色中传统的男性呈现模式 |
2.2 “男女变体”动漫的影视文本解读 |
2.2.1 创作这一类“变体”动漫的环境 |
2.2.2 “变体”前后的语言行为和心理变化过程 |
2.2.3 影片的结局和创作者的意图 |
2.3 “男女变体”并未消解两性差异 |
2.3.1 角色为男性时呈现出来的性别特征 |
2.3.2 角色为女性时呈现出来的性别特征 |
2.3.3 角色变换形象气质受身体性别的控制 |
2.3.4 中国女性的当今社会现状 |
2.3.5 男性的当今社会现状 |
第三章 关于动漫作品“角色互换”的人物“变体”类型的叙事形态分析 |
3.1 关于“角色互换”动漫人物的影视文本解读 |
3.1.1 《父女七日变》的叙事形态分析 |
3.1.2 《我们这一家》的影视文本解读 |
3.2 “角色变体”的心理转变过程分析 |
3.2.1 “变体”双方对异己身份本能的抗拒 |
3.2.2 “变体”双方适应异己身份的过程分析 |
3.2.3 “变体”双方对自我身份和异己身份的诊断和反思 |
3.3 “角色变体”类型动画片透露的人文关怀 |
第四章 关于动漫作品里“雌雄同体”角色的叙事形态分析 |
4.1 “雌雄同体”带给角色的影响 |
4.1.1 这一类作品的简介 |
4.1.2 “雌雄同体”带给角色的便利 |
4.1.3 “雌雄同体”带给角色的困扰 |
4.2 “雌雄同体”角色的影视文本解读 |
4.2.1 “雌雄同体”角色的性格特征 |
4.2.2 “雌雄同体”角色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特征表现 |
4.2.3 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
4.3 “雌雄同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
4.3.1 关于“酷儿理论” |
4.3.2 “酷儿”的文化解读 |
4.3.3 他(她)们所遭受的社会境遇 |
第五章 关于性别认知的问卷调查分析 |
5.1 抽样调查报告汇总分析 |
5.2 研究发现与问题阐述 |
5.2.1 关于男性气质 |
5.2.2 关于女性气质 |
5.2.3 关于两性界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互文性视野下的网络玄幻小说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网络玄幻小说的形象类型及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网络玄幻小说的人物形象类型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代表性人物形象分析 |
第二章 互文性视野下的网络玄幻小说形象塑造 |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对网络玄幻小说形象塑造研究的可行性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人物形象互文性塑造 |
第三章 :网络玄幻小说形象塑造的价值判断 |
第一节 网络玄幻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价值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内在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致谢 |
(9)自恋时代: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引论之一 疾病与隐喻 |
引论之二 大众文化与疾病隐喻 |
引论之三 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概念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回到拉康:自恋的心理学定义 |
第一节 "自我"的虚幻与自恋人格的侵凌性中心 |
第二节 自恋之爱、客体小a和象征界的调节作用 |
第三节 其他心理学家对自恋的重要界定 |
第二章 自恋人格的"自我"探析 |
第一节 "自我"作为一种机制 |
第二节 失忆:对"自我"机制的猜疑 |
1.寻找"自我"的叙事程式 |
2.作为爱情试金石的叙事程式 |
3.失忆症隐喻与"自我"机制 |
第三节 多重人格和"自我"的复杂关系 |
第四节 精神病人与恶魔一体化 |
1.精神病人与恶魔的一体化的反思 |
2.精神医生病人化与精神病院合理化 |
第三章 自我之"像"的迷恋与恐惧 |
第一节 仿真性质的身体之"像" |
1.身体之"像"作为仿真存在 |
2.仿真之"像"的自恋特点:被诱导 |
3."美丽"的驱逐力量 |
第二节 大众与瘦身狂热 |
1.无心误导与有意误读 |
2.暴食:母爱之空 |
第三节 非正常人形的恐惧 |
1.人体解剖与移植手术 |
2.非正常人形恐惧情结 |
第四章 自恋时代的性与爱 |
第一节 牢笼的打开 |
第二节 两性畸变:去势、变身、阴齿 |
1.去势之思 |
2.变身完美女性 |
3.反咬一口的阴齿 |
第三节 致死的性:恋童、虐恋、恋尸 |
1.恋童癖:自恋者的虚弱 |
2.虐恋:放逐自我的享乐 |
3.恋尸癖:尸体闪烁着本雅明式的"辉光" |
第五章 残障之爱与自恋的侵凌性 |
第一节 残障之爱的侵凌性本质 |
第二节 残障隐喻是一种权力话语 |
第三节 反拨与暧昧 |
第六章 消费主义下的情感疗慰 |
第一节 忧郁自赏趣味的形成和商业化写作 |
1.大众文化对抑郁症的编码过程 |
2.大众文化对自闭症的编码过程 |
3.抑郁症、自闭症隐喻转化为忧郁自赏趣味 |
4.虚无:大众解码的背后 |
第二节 白血病少女的"无辜" |
1.白血病的隐喻建构过程 |
2.白血病作为符码蕴含的隐喻 |
3.白血病编码的成功和大众的认可 |
第三节 消费治疗 |
1.妆容 |
2.丧尸风格婚纱摄影 |
3.纹身 |
4.立体修饰 |
5.护士与病人服饰 |
6.医学风格T恤图案 |
7.人体首饰 |
8.玩具、日常用品、主题商店 |
9.动漫作品 |
10.个性商品消费成为治疗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全球化态势下的媒介帝国主义 ——以好莱坞巨片在中国的流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全球化与媒介帝国主义 |
第一节 全球化的一般表述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媒介文化全球化的关联 |
第三节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及特征 |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的媒介帝国主义 |
第一节 好莱坞与好莱坞电影 |
第二节 好莱坞影片在美国媒介帝国主义中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好莱坞巨片在我国获取的巨大利益 |
第三章 好莱坞巨片在我国的流行及其对受众的影响 |
第一节 好莱坞巨片的影响模式 |
第二节 好莱坞巨片对于中方受众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三节 好莱坞巨片对于暴力渲染的影响 |
第四节 好莱坞巨片对于经典式爱情的影响 |
第五节 好莱坞巨片对于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媒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提高“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把握正确方向 |
第三节 积极寻求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四、外星公主情迷地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D]. 何心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2]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新世纪科幻电影研究[D]. 丁然. 重庆大学, 2017(06)
- [4]早期好莱坞电影对海派文化的影响(1930-1949)[D]. 李英歌.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研究 ——神话、旅程和文化变迁[D]. 崔辰.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2)
- [6]动漫作品“变体”角色的性别研究[D]. 邓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2)
- [7]互文性视野下的网络玄幻小说形象研究[D]. 徐熙. 暨南大学, 2012(10)
- [8]炼狱之花[J]. 徐小斌. 中国作家, 2009(19)
- [9]自恋时代: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D]. 常凌.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10]全球化态势下的媒介帝国主义 ——以好莱坞巨片在中国的流行为例[D]. 秦靓.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