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青决口水道剩余油形成与富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正录,陈世加,廖建波,李勇,王攀,丁振刚[1](2018)在《河道构型单元及其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段储集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段储集层油水差异性成藏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油田进一步开发部署的首要难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作为华庆地区原油的优势储集体,对其精细描述有利于解决相关复杂成藏问题。本文采用河道构型的相关概念和知识,选取华庆地区长8段储集层河道主体和河道侧翼的典型岩样,分别做单偏光和荧光镜下鉴定、微毛细管压汞和物性统计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河道主体砂体的物性远好于河道侧翼,在相同条件下,河道主体砂体更利于原油充注,河道侧翼砂体非均质性强,加剧了油水的差异性分布。通过构建砂体剖面和储集层模型,将河道复合砂体分为4种类型,河道主体砂体的厚度是决定油藏规模的重要指标。有限的原油会沿着规模较大的河道砂体远距离运移,在河道砂体尖灭处或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
许欣雨[2](2017)在《复杂断块油藏储层构型分析与精细构造解释》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区主要为滨南油田滨660断块区,目的层段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四段上亚段。论文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测井、录井、地震及地质资料等,将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相结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储层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分析、储层构型的界面识别划分、储层构型要素研究以及构造精细解释,从而对研究区的地层、沉积相、构型和构造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滨660块目的层段沙三下亚段具体可以划分为3-5砂组,沙四上亚段划分1-2砂组,研究区典型井岩性基本一致,电性特征比较稳定,沙三下亚段每个砂组可划分4个小层,沙四上亚段每个砂组可划分3个小层,全区砂体的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西北部靠近物源的区域砂体较厚,往东北部远离物源方向砂体发育厚度变薄。目的层段沉积相标志以及沉积展布特征都表现出典型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河道等。从沙四上到沙三下是一个退积过程,水体变深,砂体发育范围减小,厚度减薄。其中,对河口坝构型进行研究,将构型界面分为3-5级,3-5级界面将河口坝构型分为三种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单一河口坝构型。通过建立测井与地震响应的对应关系,对沙四段1砂组河口坝复合砂体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划分,把相互叠置的复合厚砂体细分至单砂体级别,建立储层构型模式,沙三下3-5砂组和沙四上2砂组主要是层状模式,沙四上1砂组主要是退积模式。在高精度地震数据体和井点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相结合,配合相干体技术,对滨660块重点层段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整体来看,滨660块位于滨649块滚动背斜北台阶之上,该断块整体上东南部高于北西部,靠近南界断层一侧较高。在区内共发育了7条断层,在剖面上呈阶梯式发育,平面上构造样式简单,南北两条主控边界断层近于平行,低级序的断层与主断层斜交。边界断层是铲式断层,近东西向走向,倾向向南,上陡下缓;受边界大断裂的控制,内部发育的低级序断层多数为东西走向,倾向南倾。
沈利霞[3](2013)在《陇东白豹地区长4+5砂体分布与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以来,白豹地区的多口钻井在长4+5油层段获得工业油气流,展现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是由于该区砂体分布非均质性强,针对长4+5油层组砂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砂体作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其展布预测精度对预测油藏分布十分重要。因而,需要对该区的砂体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在大量总结和吸收前人对该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与描述,结合录井、测井、钻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利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以录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石颜色、矿物成分、胶结情况等方面特征,判别出研究区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根据不同岩石类型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岩石类型判别标准,在此基础上识别出研究区主要有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等岩石类型。对基干单井砂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单井砂体较为发育,部分单井砂体可达16套,砂体厚度较大,部分井砂体厚度可达60米左右。对基干剖面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长4+51砂体连续性相对较好,长4+52砂体相对孤立。平面上,长4+51砂体厚度及连续性明显较长4+52好。长4+52砂体厚度以10-15m为主,仅在研究区东北与西北角的局部地区发育厚度大于15m的砂体;研究区内长4+52主要发育的是多支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砂体,砂体主体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并以“白227-白234-白182-白476”井区为界分为东西两支;东侧的砂体分布面积广,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西部的砂体仅发育于研究区的西北部地区,主要呈北-南方向展布。长4+51砂体厚度以大于15米为主,这部分砂体分布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80%左右;研究区长4+51几乎全是水下分流河道砂,砂体几乎布满了整个研究区,砂体均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显然,长4+51是研究区有利砂体的发育层段。对研究区长4+5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长4+5储层孔隙度分布呈单峰型,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2%-18%之间,孔隙较为发育;渗透率以小于1×10-3μm2为主,渗透率相对较低,仅少部分样品渗透率大于5×10-3μm2,研究区储层裂缝相对不发育。研究区砂岩的粒径、磨圆、杂基含量对储层物性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区砂岩压实作用与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溶蚀作用与绿泥石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因素。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也有重要影响。系统地提取了岩石结构与成分参数、孔隙参数、成岩参数与沉积相参数等砂体分布预测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根据提取的这些参数,利用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模型对研究区有利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长4+5油层组中储集砂体的有利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白261-白202-白192井区”、“白236-山144井区”、“白174-白190-华49井区”及“白149-白178井区”,其次是“元城-坪庄”一带。
饶资,陈程,李军[4](2011)在《扶余X10-2区块点坝储层构型刻画及剩余油分布》文中指出点坝是曲流河沉积的主体,点坝内部构型的描述是曲流河研究的重点。以A.D.Miall的层次界面分析法为指导,对扶余X10-2区块曲流河点坝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进行刻画。曲流河点坝单砂体构型刻画研究为油藏分析建立更为精确的三维地质模型,形成对剩余油富集规律的新认识,为更准确查找剩余油分布提供了有利依据。
赵伟,邱隆伟,姜在兴,陈妍[5](2011)在《断陷湖盆萎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古近系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二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二段地层沉积体系的划分以及沉积体系与层序格架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在断陷湖盆的萎缩期也可以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与坳陷型湖盆浅水三角洲不同的是,它的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平面形态和砂体展布特征等具有明显阶段性的变化,并且该变化与湖盆体系域的演化有着密切联系。在低位和湖退体系域,三角洲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平面上形态与曲流河类似,有水下决口扇,单砂体厚度较大,但横向连续性差;而在湖进和高位体系域,三角洲主要发育分流河口砂坝微相,平面呈朵页状或舌状,单砂体厚度薄,但横向连续性好。浅水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古物源、古地形、古水深和古水动力强度的共同影响,而构造运动引起的体系域和水深变化是造成三角洲阶段性发育的关键因素。
王蛟[6](2010)在《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普遍发育河流相的观念由来已久,这些认识束缚了对馆陶组下段的油气勘探。通过近期的勘探实践和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原有孤岛油田馆陶组仅普遍发育河流相的沉积观点,认为馆陶组下段不仅发育砾质辫状河沉积,还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由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组成,水下分流河道为三角洲前缘骨架砂体,河口坝和远砂坝不甚发育,前三角洲发育普遍较薄。该沉积体系的发现,展示了研究区浅层馆陶组下段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芦凤明,倪天禄,任宝生,王大兴,姜玲玲,刘安源[7](2010)在《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以港东一区一断块东检5井区为研究对象,精细分析了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控制因素,总结了剩余油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导致剩余油复杂不均一的根本原因是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的非耦合性,如河道沉积多为较高渗透性,而溢岸沉积则为较低渗透性;河道砂体采出程度高于溢岸砂体,级差增加,采收率下降。认为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在储层砂体相对薄而差的溢岸、决口水道、废弃河道等砂体部位;对开发因素形成的剩余油,包括井网控制不住形成的剩余油、渗流分隔性产生的剩余油和注采井网与井点的非耦合性形成的剩余油而言,在不改变已有井网的条件下,注水波及范围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周新茂,高兴军,田昌炳,王兴明,陈建阳,郝明强,周莹[8](2010)在《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及应用》文中指出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实质上是对侧积泥岩产状及侧积体规模的定量计算。在建立侧积泥岩单井识别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了3种方法进行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一是地层倾角测井法,直接获取侧积泥岩产状;二是开发对子井方法,通过应用小层顶拉平技术、角度转换等方法计算获得侧积泥岩真倾角,进而求得侧积体规模;三是水平井方法,主要利用GR曲线对地层中泥质含量的敏感性,识别水平井钻遇泥岩夹层的厚度,结合井筒直径、井斜角、地层倾角等参数,建立计算公式求得侧积泥岩的产状,获取侧积体的规模。根据求取的产状、规模数据,完成点坝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通过分析侧积泥岩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出剩余油的富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挖潜措施。
刘岩[9](2008)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镇泾区块石油资源潜力巨大,石油资源量达16039.2×104t,石油资源丰度达6.38×104t/km2,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现今的勘探表明镇泾油田长81油藏是一个大面积、低丰度、特低渗、平面和垂向上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向东、向南仍有较大的扩展空间,为此开展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的储层特征研究,对加快该区块石油勘探开发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物性资料、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首先开展层序地层研究,建立镇泾油田的等时地层格架,以相控—等时原理方法进行目的层段砂层组对比,建立长8段对比框架;利用岩电关系,结合测井曲线形态和组合特征,划分测井相,综合上述各项研究的结果,确定其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问湾5种微相类型;并对各微相类型的沉积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了讨论,预测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通过对该区块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及四性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长8段岩性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平均有效孔隙度为8.5%,平均有效渗透率0.3×10-3μm2,该储层综合评价为低孔、低渗、中-大孔小细喉分选差型储层。通过薄片观察认为碳酸盐胶结物是破坏孔隙的最主要因素,碳酸盐胶结物主要充填剩余原生粒间孔和交代颗粒和杂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从而造成长8段储层在平面和垂向上具较强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镇泾油田长8段的储层下限,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储层孔喉下限为0.25μm,渗透率下限为0.1172×10-3μm2,对应的孔隙度下限为8.5%,粒度下限为细砂岩,砂岩的厚度下限为5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储集层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该层段的储层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四类储层,Ⅰ类和Ⅱ类储层在研究区极易成藏,不需要很好的闭合度;而Ⅲ类储层在研究区要聚集成藏,则需要厚砂体和相对高的闭合度,含油级别低,油气的充满度低,需经过后期改造方能具备产油能力;Ⅳ类储层由于高的H50,二次运移阻力过大,油气很难进入储层,这一部分砂岩为非储层。镇泾油田Ⅰ类储层不发育,Ⅱ类储层较少,Ⅲ类储层较发育。通过比较镇泾油田长8段5个砂层组的有效砂体厚度发现:有效砂体厚度在长81-2小层最厚,长81-3最薄,各小层有效砂体厚度的差异就会导致优质储层的平面展布及发育厚度的差异,对长8段5个砂层组分别做了优质储层平面展布,认为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叠置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中。综合分析认为长8段储层发育最好的层段为长81-2及长82-2,长81-2小层的Ⅱ类储层发育于ZJ5井区的东部,北部也有较好的勘探前景;长82-2小层的Ⅱ类储层发育在镇泾油田的中部。
黄金柱[10](2008)在《济阳坳陷高青油田水下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文中指出在济阳坳陷高青油田高17断块的油藏精细描述中,发现了决口水道微相,并对其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一定限流作用的极窄而浅的短程小型水道,其形成后对原主河流流量影响较小;与主河道沉积相比,其具有粒度细、分选稍差、含泥量稍高、层理规模小、冲刷弱、略显正旋回、储层物性略差、砂体极薄(<2.5m)而窄(<100m)等特点。通过分析水下决口水道的沉积机理,建立了渐弱消失型、分支型、末端扇型和汇入型4种沉积模式;由水下决口水道形成的小而肥的井网控制不住的或注采不完全的剩余油富集砂体,数目众多,剩余油储量非常可观,在油田挖潜及油田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青决口水道剩余油形成与富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青决口水道剩余油形成与富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道构型单元及其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段储集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河道不同构型单元的识别 |
2.1 岩相识别 |
2.2 测井识别 |
3 河道主体砂体更易于原油充注 |
3.1 河道主体砂体的物性好于河道侧翼砂体 |
3.2 河道主体砂体具有更小的含油物性下限 |
4 河道构型单元对油藏的控制作用 |
4.1 河道侧翼影响油水差异性富集 |
4.2 河道主体的规模决定了油藏的大小 |
4.3 河道间与河道侧翼在封堵原油作用上的辩证关系 |
5 结论 |
(2)复杂断块油藏储层构型分析与精细构造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1.2.2 精细构造解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勘探开发现状 |
第三章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测井曲线的选取 |
3.2 基本原则与方法 |
3.3 划分与对比标志 |
3.4 划分与对比结果 |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微相类型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岩性标志 |
4.2.2 粒度特征 |
4.2.3 沉积构造 |
4.2.4 测井响应特征 |
4.2.5 岩相类型 |
4.3 单井相 |
4.4 沉积展布 |
4.4.1 剖面沉积展布 |
4.4.2 平面沉积展布 |
4.5 沉积演化 |
第五章 储层构型分析 |
5.1 构型界面层次分级 |
5.2 构型要素划分方案 |
5.3 构型界面层次识别 |
5.3.1 储层构型界面识别 |
5.3.2 构型界面划分结果 |
5.4 储层构型要素研究 |
5.4.1 单一河口坝构型 |
5.4.2 构型要素空间配置关系 |
5.4.3 构型要素划分结果 |
5.5 储层构型模式 |
第六章 精细构造解释 |
6.1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
6.1.1 基本思路 |
6.1.2 层位标定 |
6.1.3 层位追踪 |
6.1.4 断层解释 |
6.1.5 解释结果 |
6.2 构造特征 |
6.3 微构造特征 |
6.4 构造成因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陇东白豹地区长4+5砂体分布与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储集砂体的研究现状 |
1.2.2 白豹地区长 4+5 油层组储集砂体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第三章 钻井砂体识别 |
3.1 岩屑、岩心录井识别砂岩 |
3.2 砂岩的测井识别 |
第四章 砂体分布特征 |
4.1 基干单井的砂岩发育特征 |
4.2 基干剖面的砂体分布特征 |
4.3 砂体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1 沉积相地质分析 |
4.3.2 沉积相的测井识别 |
4.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4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4.4.1 长 4+5_2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4.4.2 长 4+5_1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物性特征及其影响主控因素分析 |
5.1 物性分布特征 |
5.2 影响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 |
5.2.1 砂岩结构成熟度 |
5.2.2 成岩因素 |
5.2.3 沉积相 |
第六章 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 |
6.1 储层评价标准 |
6.2 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的参数选择 |
6.2.1 岩石结构与成分参数 |
6.2.2 孔隙参数 |
6.2.3 成岩参数 |
6.2.4 沉积相参数 |
6.3 有利储层预测模型的建立 |
6.3.1 聚类分析 |
6.3.2 判别分析 |
6.4 有利储层展布预测 |
6.4.1 剖面有利储层发育特征 |
6.4.2 有利储层平面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扶余X10-2区块点坝储层构型刻画及剩余油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区块油藏概况 |
2 曲流河点砂坝单砂体内部构型 |
2.1 X10-2区块扶余层沉积环境 |
2.2 内部层次界面的分级 |
2.3 构建点坝要素 |
2.3.1 侧积夹层识别及倾角 |
2.3.2 侧积体的识别与规模 |
3 剩余油分布 |
4 结 论 |
(5)断陷湖盆萎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古近系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二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牛庄洼陷构造演化特征 |
2 层序地层格架 |
3 三角洲沉积微相划分及相标志 |
(1) 水下分流河道: |
(2) 分流河口砂坝: |
(3) 远砂坝: |
(4) 支流间湾: |
(5) 水下决口扇: |
4 典型单井沉积剖面 |
5 三角洲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
6 三角洲沉积模式 |
7 结论 |
(6)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层旋回特征 |
2 湖相沉积存在的几点依据 |
3 辫状河三角洲—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体系 |
3.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
3.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
3.3 前三角洲亚相 |
3.4 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特征 |
3.5 沉积体系展布 |
4 油气勘探意义 |
5 结论 |
(7)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
1.1 层间差异形成的剩余油分布与控制因素 |
1.1.1 层间干扰地质因素及动态特征 |
1.1.2 控制作用与模式 |
1.1.2.1 概念地质模型 |
1.1.2.2 模拟参数设置 |
1.1.2.3 模拟结果分析 |
1.2 平面相变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
1.2.1 平面相变地质因素及动态特征 |
1.2.2 平面相变的控制作用与模式 |
1.2.2.1 河道与溢岸 |
1.2.2.2 河道与废弃河道的平面组合模式 |
1.2.2.3 主河道与决口水道平面相变 |
1.3 层内剩余油分布与控制因素 |
1.3.1 砂体的韵律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
1.3.2 层内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
1.3.2.1 平行层面的夹层对水驱油的控制作用模式 |
1.3.2.2 斜交层面的夹层对水驱油的控制作用 |
2 开发因素形成的剩余油与分布 |
2.1 开发因素形成的剩余油类型 |
2.1.1 井网控制不住形成的剩余油 |
2.1.2 渗流分隔性产生的剩余油分布 |
2.2 控制作用与模式 |
(1) 地质模型: |
(2) 模拟过程与结果分析: |
3 结论 |
(8)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 |
1.1 侧积泥岩的识别 |
1.2 侧积泥岩产状的定量计算方法 |
1.2.1 地层倾角测井法 |
1.2.2 开发对子井计算方法 |
1.2.3 水平井倾角分析法 |
1.3 侧积体规模的定量描述 |
1.3.1 对子井求取侧积体规模 |
1.3.2 水平井获取侧积体规模 |
2 点坝内部构型的应用 |
2.1 点坝内部构型的精细描述 |
2.2 点坝内部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2.3 点坝内部构型对开采的指导 |
3 结论 |
(9)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格局 |
2.2 地层分布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
3.1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1.1 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及识别标志 |
3.1.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2 沉积相划分标志 |
3.2.1 岩性及颜色 |
3.2.2 流动构造 |
3.2.3 同生变形构造 |
3.2.4 生物成因构造 |
3.2.5 粒度特征 |
3.3 沉积相类型及其组合 |
3.3.1 水下分流河道 |
3.3.2 水下分流间湾 |
3.3.3 河口坝 |
3.3.4 水下天然堤 |
3.3.5 水下决口扇 |
3.4 测井相类型分析 |
3.4.1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 |
3.4.2 水下天然堤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 |
3.4.3 水下决口扇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 |
3.4.4 水下分流间湾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 |
3.4.5 河口坝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 |
3.5 单井相分析 |
3.5.1 红河17井 |
3.5.2 红河18井 |
3.5.3 红河101井 |
3.5.4 镇泾5井 |
3.6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3.6.1 长8~(2-2)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3.6.2 长8~(2-1)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3.6.3 长8~(1-3)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3.6.4 长8~(1-2)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4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成分及结构类型 |
4.1.2 砂岩填隙物类型及特征 |
4.2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4.3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 |
第5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5.1 物性与岩性的关系 |
5.2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5.3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5.3.1 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相关分析 |
5.3.2 孔隙度与密度的相关分析 |
5.4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 |
5.5 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第6章 多井测井解释与评价 |
6.1 测井数据标准化 |
6.2 地质条件约束的测井解释模型 |
6.2.1 泥质含量(VSH)解释模型 |
6.2.2 孔隙度(Φ)解释模型 |
6.2.3 渗透率(K)解释模型 |
6.2.4 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6.2.5 油水层的识别 |
6.3 测井解释成果检验 |
6.3.1 物性参数的检验 |
6.3.2 处理及解释效果分析 |
第7章 长8段储层特征 |
7.1 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 |
7.1.1 储层孔隙类型 |
7.1.2 储层孔隙结构 |
7.2 储层物性特征 |
7.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7.3.1 层内非均质性 |
7.3.2 平面非均质性 |
7.3.3 层间非均质性 |
第8章 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
8.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8.1.1 沉积相对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 |
8.1.2 砂体厚度对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 |
8.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9章 储层评价 |
9.1 储层下限及评价标准 |
9.1.1 储层下限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
9.1.2 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下限方法研究 |
9.1.3 长8段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9.2 优质储层平面展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济阳坳陷高青油田水下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1 决口水道成因 |
2 决口水道沉积特征 |
2.1 岩性特征 |
2.2 电性特征 |
2.3 空间分布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3 决口水道沉积模式 |
4 决口水道砂体内剩余油形成、富集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意义 |
5 结论 |
四、高青决口水道剩余油形成与富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道构型单元及其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段储集层为例[J]. 肖正录,陈世加,廖建波,李勇,王攀,丁振刚.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5)
- [2]复杂断块油藏储层构型分析与精细构造解释[D]. 许欣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陇东白豹地区长4+5砂体分布与储层预测研究[D]. 沈利霞. 成都理工大学, 2013(S2)
- [4]扶余X10-2区块点坝储层构型刻画及剩余油分布[J]. 饶资,陈程,李军. 特种油气藏, 2011(06)
- [5]断陷湖盆萎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古近系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二段为例[J]. 赵伟,邱隆伟,姜在兴,陈妍. 地质学报, 2011(06)
- [6]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J]. 王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06)
- [7]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研究[J]. 芦凤明,倪天禄,任宝生,王大兴,姜玲玲,刘安源.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04)
- [8]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及应用[J]. 周新茂,高兴军,田昌炳,王兴明,陈建阳,郝明强,周莹.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03)
- [9]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特征研究[D]. 刘岩.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
- [10]济阳坳陷高青油田水下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J]. 黄金柱.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