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景帅[1](2020)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寒武系白云岩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寒武系白云岩为研究目标。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为台地相。根据白云岩的矿物组成、岩石特征以及沉积与成岩环境特征,识别出15种白云岩岩相,并进一步将其归纳为微生物白云岩相、准同生云化相、隐伏渗透云化相等10类成岩相。通过对典型白云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活跃回流云化成岩相显示出含有更多的Mg元素,Fe、Al、K三个次主量元素在白云岩中的含量显示出明显的正相关性。由于Fe、Mn相对含量的控制,白云岩的阴极发光强度普遍较弱。含膏或膏质白云岩中Sr含量最高,而在活跃回流云化相和岩溶角砾相中Sr含量明显偏低。准同生泥晶白云岩由于沉积过程中有部分泥质,所以Th/U比值高。确定了研究区白云岩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化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白云岩岩相、成岩作用以及成岩相研究结果,建立了研究区10种白云岩成岩相的模式,并确定了4个层段的白云岩成岩相的分布规律图。
叶宁[2](2019)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陆上深层碳酸盐岩层系是当前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不同地区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复杂性。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碳酸盐岩被广泛白云石化,其平均埋深超过6000m,是未来深部油气勘探的目标之一。本研究收集了13口钻遇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的岩芯样品,这些样品提供了研究深层白云岩储层成因机理的机会。基于此,本研究以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采用地质、测井及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储层形成机理,并对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进行了有利储层发育带优选。通过详细的岩石学观察确定了三类基质白云岩和两类白云石充填物,包括:非平直它形-平直面半自形,微-粉晶(D1)白云岩;平直面半自形-平直面自形,细-中晶(D2)白云岩;非平直面它形,中-粗晶(D3)白云岩;平直面半自形-自形,中-粗白云石(Cd)充填物;非平直面它形,粗-巨晶鞍形白云石(Sd)充填物。D1白云岩广泛分布在整个研究区域,其δ13C值为-2.4~-0.1‰,δ18O值为-8.1~-4.1‰,87Sr/86Sr比值为0.70899~0.70979;并且它与同时代灰岩相似的REE配分模式相似,表明D1白云岩具有海水成因。D2白云岩被限制在缝合线的一侧发育,δ13C值为-1.8~-0.4‰,δ18O值为-8.3~-3.7‰,87Sr/86Sr比值为0.70871~0.70955,表明D2白云岩是在浅-中埋藏条件下形成,其白云石化流体为地层中残留的海水。D3白云岩被解释为在深埋藏条件下较高温度中形成的,基于它的晶体结构和较高的δ18O值(-9.0~-6.8‰)。尽管两种白云石充填物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基于它们相似的产状及地球化学特征,Cd白云石和Sd白云石被解释为相同热液白云石化事件中不同阶段的产物。此外,根据D1白云岩的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提出用中盐度-近咸化海水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解释D1白云岩的大规模成因。系统阐述了成岩作用对研究区白云岩储层的改造,认为对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的成岩作用包括溶蚀作用以及破裂作用等;而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过度白云石化和充填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发育起破坏作用。岩石学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存在四种孔隙类型,包括溶洞、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基于上述观察,建立了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研究认为表生岩溶作用局限在塔中东南部发育,其中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对蓬莱坝组碳酸盐岩储层影响明显,具有明显的岩溶分带结构。通过对白云岩面孔率、结构类型、储集空间特征以及白云岩形成环境的综合分析,系统总结了白云石化作用与孔隙发育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回流和埋藏白云石化不能有效地增强孔隙发育,并且在热液进入地层之前,破坏性成岩作用在早-中成岩阶段已导致了岩石的致密化,热液作用对早期孔隙的继承不明显。由于白云石充填物的Mg2+主要来源于寒武-奥陶系围岩,热液进入地层后,尽管对围岩不饱和,但由于热液与围岩作用较为缓慢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流体中镁离子浓度相对较低;这导致了白云石充填物较低的丰度和大量残余的溶蚀孔洞。热液作用显着地提高了储层物性,净增加了孔隙度。通过白云岩成因及成岩作用分析,对白云岩孔隙成因机理进行总结,建立了一套热液横向迁移模型来解释塔里木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成因,认为中下奥陶统致密的灰岩和白云岩地层作为封闭层阻挡了热液的上涌,致使逐渐冷却的热液流体将从侧面流入孔隙度和渗透性更高的地层,从而远离断裂带,并形成一系列近水平状的孔洞。最后结合该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
牛雪梅[3](2019)在《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说明麦盖提斜坡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多次发生改变,从而发育多期次活动的断裂构造,成为斜坡带的一个显着特征。麦盖提斜坡不同期次断裂构造的构造变形样式各异,形成演化复杂,对其构造样式、组合关系、形成时代、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的认识难度大。而斜坡区已发现的油气藏均发育在断裂构造带,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将麦盖提斜坡区奥陶系断裂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构造地质学、构造解析学理论和方法,断层及相关褶皱理论以及平衡剖面技术等为手段,对麦盖提斜坡断裂活动和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展开研究。主要取得的认识有:(1)断裂活动对岩性的改良有很大的作用,断裂上盘下盘对沉积厚度有影响,进而控制了烃源岩分布及储盖组合情况,而且向下切穿寒武系烃源岩,可以作为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2)麦盖提斜坡的绝大多数圈闭均发育在断裂带内。断裂发育演化史与各个成藏要素之间的时空匹配关系有着紧密联系,直接决定着油气的运移和赋存情况。在古潜山背景上接受沉积,断裂活动微弱,在古潜山的上方和周围不仅有构造类型的圈闭,而且还发育地层圈闭、古潜山圈闭。(3)深大断裂可能导致油气沿断裂大量散失,使古油气藏被破坏、再调整。
韩浩东[4](2018)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巨厚的白云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长期以来,受控于寒武系白云岩形成时代老、埋藏深度大、储层改造和破坏严重、保存条件复杂、储集层类型多样以及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导致其勘探程度较低,未见突破性进展。2012年在塔中隆起中深1井寒武系盐下白云岩获得油气发现,开启了寒武系白云岩油气勘探的新阶段。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等问题,论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及行业标准为理论研究依据,根据地质、钻井、测井等资料,利用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压汞分析、流体包裹体、电子探针、X衍射、主微量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镁同位素、高温高压溶蚀实验等测试分析手段,分析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孔隙结构特征,综合研究储层成岩作用并重点分析了白云石化机理、储层溶蚀机理、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结合沉积相、断裂系统、烃源岩、盖层及有利溶蚀区分布等因素综合预测了有利勘探区。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岩石类型主要包括晶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过渡型白云岩及泥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非储层岩石类型包括膏岩、盐岩等蒸发岩以及泥岩等。孔隙及缝洞均普遍充填白云石、方解石、有机质及粘土矿物、石英、黄铁矿等,并在局部发育硬石膏、天青石、重晶石、石英、萤石、胶磷矿、伊利石、海绿石等热液矿物及其组合。(2)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变化范围较大,孔隙度介于0.1%~23.9%之间,渗透率介于0.003×10-3μm2~11200× 10-3μm2之间。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和晶间溶孔为主,其次为裂缝、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等。寒武系地层共发育5期裂缝,裂缝在地层和区域上分布非均质性强,裂缝参数受断裂控制明显。依据压汞曲线和铸体薄片图像分析,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粗喉-大孔型,细喉-中孔型,细喉-小孔型、微喉-微孔型。CT扫描孔隙结构三维重构结果表明残余颗粒细晶白云岩的物性和孔隙结构较好,是研究区较有利的储集岩类。基于铸体薄片图像处理的多重分形-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为白云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分类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3)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包括泥晶化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过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充填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其中对储层具有建设意义的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依据岩石学特征和包裹体温度,寒武系白云岩所经历的成岩阶段可划分为同生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晚成岩阶段。结合构造、地层埋藏史分别建立了晶粒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的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4)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石化作用主要有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中-深埋藏白云化作用以及构造-热液白云石化作用。根据Mg同位素、Sr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石化流体主要为海源流体;而热液的来源包括高温地层卤水和幔源流体。在白云石化作用类型空间分布上,巴楚地区肖尔布拉克组以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并受一定热液作用改造;吾松格尔组、阿瓦塔格组以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为主;沙依里克组以蒸发泵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且白云石化作用不彻底;下丘里塔格组以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并受一定程度的热液作用改造。塔北地区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主要以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及中-深埋藏白云石化成因为主,受构造-热液改造明显。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在塔北及古城地区普遍发育,并且热液作用对这些地区储层改造有积极意义。受岩浆类型的控制,塔北和古城地区热液作用强于巴楚地区。(5)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溶蚀作用具有多样性,包括(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表生岩溶作用以及与深大断裂有关的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埋藏溶蚀高温高压溶蚀实验结果表明,任何温压条件下方解石都比白云石更易溶;理论计算与模拟实验均表明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存在最佳溶蚀深度段,对应于浅-中埋藏阶段;溶蚀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岩石的渗透率;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受岩石孔隙结构、矿物成分影响明显,裂缝为溶蚀作用提供了优势通道。(6)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的形成、演化、发育分布以及储集体质量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结合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特征,明确了研究区储层主要控制因素及其空间分布,建立了塔北、巴楚地区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台内丘滩、台缘滩及膏云坪等有利的沉积相带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的宏观分布;高频层序控制了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对高能相带储集空间的改造;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带及裂缝密集带为后期有机酸、CO2、H2S、热液等溶蚀流体对储层的溶蚀改造提供了通道。早期大气淡水溶蚀形成的溶孔发育的颗粒白云岩及膏质白云岩类储集体是孔隙发育的基础,后期有机酸、CO2、热液流体及TSR相关的流体等对碳酸盐岩的埋藏溶蚀作用对储集空间起到重要的保持和改造作用。(7)依据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沉积相、断裂系统、烃源岩、盖层、有利溶蚀区分布等因素,综合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有利勘探区。下寒武统Ⅰ级有利区分布在巴楚地区和田河气田东缘、塔中1号断裂带南缘及塔北隆起区;Ⅱ级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玛扎塔格断裂带南缘和塔北隆起东缘;Ⅲ级有利区主要为台内滩及蒸发云坪,主要有和田河气田北缘、吐木休克-阿恰-柯坪-沙井子断裂带、塔中北缘、塔北南缘。中寒武统Ⅰ级有利区分布于塔北牙哈地区、塔中地区;Ⅱ级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于古城地区和巴楚地区西南部;Ⅲ级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于塔北隆起东缘、塔中隆起南缘地区及巴楚地区西部。上寒武统Ⅰ类有利勘探区分布于塔北英买-牙哈地区台缘丘滩储集体;Ⅱ类有利勘探区分布于塔中2号断裂带、轮古-古城台缘带及英东地区;Ⅲ类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巴楚和田河气田东北缘及塔中地区台内滩、潮坪沉积区。
董正阁[5](2017)在《先巴扎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沉积相及储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地质特征较为复杂,构造演化漫长,众多的一级构造单元里尤以巴楚隆起较为特殊,其内蕴藏的资源较为丰富,构造演化受到不同时期的影响而演化出特殊的鼻状特征。本文根据研究生时期所掌握的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巴楚西段先巴扎上古生界圈闭落实于目标评价》这一课题项目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了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的先巴扎地区层位上的上石炭统巴楚组的沉积相特征和层序地层学和储层的特征分析。通过沉积岩石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加以研究区的钻井、测井等背景资料,深入研究了该层位的岩石学特征,并以镜下观察岩石学薄片的方式对该层位所发育的标准灰岩段、泥岩段、生物碎屑灰岩段和下部泥岩与碎屑岩互层段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鉴定以及对岩石内部结构、微构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各种类型沉积相标志,分析了沉积相类型。又通过该层位单井和连井的沉积特征,进行精确的小层位沉积相对比。通过所学沉积相课程,根据沉积环境不同划分了四个相带、分别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和台地潮坪相。又进一步根据层位岩性的微变化,划分了潮上、潮间、滩间海、台内滩、泻湖等多个亚相。本文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根据层序界面的识别方法确立了在先巴扎地区共有三种层序变化面,为不整合面、最大海泛面和沉积环境的转换面。根据层序界面的变化,分析了单井下沉积体系域的变化,以及多个连井的对比,精确对比了小层序层位。在巴楚组早期,海侵体系域在先巴扎东部发育了一套含砾的砂岩,随着海平面上升,逐渐沉积了一套高位体系域的泥岩。紧接着向上沉积了一套开阔台地的生物碎屑灰岩,此时属于海侵体系域。中泥岩段则是潮上环境沉积的蒸发台地相所产生的具有含膏质的灰泥岩。为了更好的分析先巴扎地区的石炭系的油气储性,本文对巴楚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主要从岩石特征、孔隙特征和岩石的成岩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炭系的巴楚组生物碎屑灰岩层位储性很好,大部分泥岩段储性较差,不利于油气生成,但是有利的盖层。
郭颖[6](2016)在《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和田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主要的接替区,论文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对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不整合结构样式和规模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层展布特征,利用旋回分析法研究了古隆起的隆升强度和迁移规律;借助古构造恢复技术,复原了古隆起发育区关键构造变革期古构造格局;并对和田古隆起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古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各不整合面具有叠合特征,自塔西南山前地区至巴楚隆起不整合发育强度减弱、叠合不整合程度逐渐减小,指示隆起区向坳陷区不整合样式的变化;中、新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巴楚隆起内部沿断裂构造带发育角度不整合,而巴楚隆起以南地区则以平行不整合、区域倾斜的低角度不整合为主,反映隆起构造的消亡。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寒武纪-奥陶纪剥蚀量呈逐渐增大特征,古隆起整体继承性发育,最大剥蚀区位于塔西南山前一带;志留-中泥盆世最大剥蚀区带位于塘古巴斯凹陷,古隆起范围向东迁移;晚泥盆世-二叠纪最大剥蚀位置迁移至巴楚隆起西段,指示和田古隆起开始塌陷;中-新生代剥蚀作用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与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反转、和田古隆起彻底消亡有关。构造复原表明,和田古隆起是自前寒武纪基底就已存在的古隆起,可将其演化分为基底隆起阶段、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发展阶段、志留-泥盆纪强烈隆升阶段、晚泥盆世-二叠纪初始消亡阶段、中-新生代消亡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加里东早、中期隆起高部位位于塔西南坳陷,为NW或NWW走向,海西早期鼻状凸起近EW走向,海西晚期和田古隆起开始埋藏消失,喜马拉雅期彻底消亡;大体上发育于早古生代的和田古隆起具有总体继承、挠曲迁移的特征,由早及晚隆起范围和隆起幅度逐渐增强。基底先存构造、盆地周缘构造事件、滑脱层和区域构造反转作用共同控制了和田古隆起的形成和演化。基底先存断裂控制古隆起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呈NW或近EW向展布;昆仑洋和阿尔金洋洋盆闭合、板块碰撞和造山带隆升产生的挤压应力是古隆起形成的动力来源;中寒武统膏岩层系作为区域性滑脱层,调节了古隆起不同阶段的转向迁移和变形差异;区域构造反转作用以巴楚隆起南缘断裂为枢纽,促使古隆起在新生代埋藏消亡。
毛毳[7](2014)在《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基质型与缝洞型储集空间的研究》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经多期构造破裂与古风化岩溶共同作用,形成以灰岩和白云岩中孔-缝-洞为储集空间的储集体。该类储集体具有地层老、埋藏深和强非均质性等特点。随着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集空间的复杂暴露出油藏地质基础研究存在一定滞后性,影响了勘探和开发的效果。前人普遍认为碳酸盐岩基质和溶洞化学充填物不具有储集能力,而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云斑灰岩基质孔隙和化学沉积古钙华孔隙中均含有大量石油或沥青。因此,深入掌握碳酸盐岩有效储集空间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碳酸盐岩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地球物理及各种分析测试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分布规律、演化模式及控制因素。塔河油田6-7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的主要岩石类型有泥微晶灰岩、颗粒灰岩、泥灰岩、云斑灰岩、白云岩、岩溶岩等六类,为开阔台地相沉积。岩溶岩又包括垮塌淀积角砾岩、巨晶方解石、地下暗河沉积岩、自碎或垮塌角砾岩。塔北露头古溶洞充填物复杂多样,溶洞化学充填物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化学充填物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七种:垮塌钙华角砾岩、古钙华、包壳砾岩、方解石、硫磺、石膏、萤石。化学充填对于溶洞型储集体的作用有利有弊,其充填了古溶洞部分的储集空间,但是同时也保留颗粒间的粒间孔隙和部分残留孔洞,并对溶洞起到支撑的作用,缓解洞壁坍塌。在塔北硫磺沟古溶洞发现了含油古钙华,古钙华呈黑色或黄褐色,新鲜面具有硫化氢或沥青气味,晶间孔和层间缝饱含石油,证实了溶洞化学充填物也具有储集能力。研究区储集空间的类型主要为溶洞、孔洞、裂缝和孔隙四种。不同类型储集空间的组合构成溶洞型、缝洞型、裂缝型和孔缝型四类塔河油田主要储集体类型。其中,溶洞型是研究区最重要的一种储集体类型。基质孔缝型属于致密型储集体,以往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认为其具有较大潜力,并进行了论证。基质型储集体的储集岩为云斑灰岩,利用岩芯、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包裹体显微测温等分析手段,对其产出特点、微观孔缝结构、储集物性、分布规律和演化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详细论述,证实了云斑灰岩基质型储集体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研究区经历了海水成岩阶段、大气淡水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三个成岩阶段,主要发生在加里东早期、加里东末期-海西期和印支至喜山期。成岩作用复杂多样,对储集空间有建设性作用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有利于缝合线的形成,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溶蚀孔洞、大型溶洞和溶蚀裂缝,破裂作用有利于多期裂缝的形成,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善有重要意义。溶洞型储集体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按溶洞层顶距T74反射层的距离可以分为3个带,060m表层岩溶带、60150m渗流岩溶带和>150m的潜流岩溶带。在平面上,受大断裂和岩溶地貌的控制,主要沿北西向大断裂呈条带分布在岩溶缓坡的台地、斜坡和残丘上。通过对塔北岩溶露头的阴极射线、包裹体测温、常量元素、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了岩溶露头的化学充填性质及成因机制。探讨了岩溶缝洞的形成演化阶段,论述了构造运动、断裂、古地貌、古水系、岩石性质、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控制作用。
伏美燕[8](2013)在《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是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的地层,不仅沉积序列上表现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交互沉积,微观结构上也存在陆源碎屑-碳酸盐的混积。通过岩石学特征研究,重新对混积岩进行了成分分类,分析了研究区每类混积岩的分布。利用Mount的成因分类方案,对研究区不同混积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混积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开展了研究。利用Vail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将研究区石炭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且研究了混积岩在层序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混积成因。海侵体系域早期和高位体系域晚期的混积岩以相缘混合为主,而发育在海侵体系域晚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的混积岩则主要为间断混合和相缘混合。海平面变化与混合沉积的关系反映在物源输入的数量上,因此高水位体系域是混积最易发生的时期。研究区石炭系发育障壁滨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通过对沉积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混积潮坪、混积泻湖和混积台地三种沉积模式,提出了混积台地的间断混合与早期成岩变化存在联系。石炭系混合沉积的普遍发育具有特殊性,与石炭纪处于海西造陆运动中晚期存在多个剥蚀区,以及全球海平面经历了4次升降有关。本论文旨在研究混合沉积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的关系。研究区小海子组和生屑灰岩段碳酸盐岩储层均具有混合沉积的背景。通过储层四性特征研究,明确了有效的油气储集岩为小海子组的残余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和亮晶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以及生屑灰岩段的含膏粉晶含灰白云岩/白云岩,其中均含陆源碎屑,为混积型碳酸盐岩。通过岩相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对这几类主要储集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对储集性影响最大的成岩作用为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自生矿物充填。混积型碳酸盐岩特殊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地开石/高岭石的沉淀。碳酸盐岩台地上的混积作用以间断混合为主,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纪间断混合的水文驱动力是与巨型季风气候相关的岸流。间断混合对碳酸盐岩浅滩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有重要影响,不仅促进了海水白云石化的发生,与强岸流伴生的海平面短暂下降导致的滩体暴露使颗粒间缺乏早期胶结物,从而形成孔隙度较高的残余粒屑/砾屑灰质白云岩/白云岩。这是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控制储层形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存在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海水白云石化、浅埋藏白云石化几种模式。海水白云石化是小海子组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浅埋藏白云石化及白云石重结晶对储层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和浅埋藏白云石重结晶是生屑灰岩段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基础。利用薄片、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测试,发现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热液溶蚀作用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相关的埋藏溶蚀作用。结合钻录井资料,明确了这两种溶蚀作用所影响的范围。热液溶蚀对研究区亚松迪地区和巴什托地区小海子组储层产生影响,而TSR作用主要对巴什托-先巴扎构造及其以北的地区产生影响。
斯尚华[9](2013)在《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差异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麦盖提斜坡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巴什托构造带油气勘探已经获得重大突破,玛南构造带玉北1井油气藏也有初步发现,但玛南构造带整体勘探成功率比较低,矛盾主要表现在玛南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上,为此开展玛南构造带与巴什托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对比性研究和有利勘探区带评价的研究工作,力求实现勘探的突破。本文以石油地质学和油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钻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以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古流体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玛南与巴什托-先把扎构造带地层发育、原油及烃源岩地球化学、断裂发育及演化、油气成藏期次及时期及成藏主控因素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地震剖面构造解析以及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构造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巴什托断裂构造样式主要是盖层滑脱,玛南构造带主要是中浅层盖层滑脱与深层基底伸展正断裂的纵向叠加构造样式。②玛南构造带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育和田古隆起,奥陶系及志留—泥盆系遭受剥蚀;而巴什托构造带大部处于沉降阶段接受沉积,形成玛南构造带高巴什托构造带底的格局。③玛南构造带在加里东—海西早期构造变形强,巴什托构造带在海西晚期—喜山期构造变形强。④巴什托构造带构造反转发生在海西晚期,而玛南构造带发生在喜山期。(2)通过两个构造带原油与烃源岩植烷系列、甾烷系列、三环萜烷系列、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曲线进行油-油、油-岩对比,以及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认为,综合判识玛南构造带玉北1井油藏的原油烃源岩为寒武系泻湖相和斜坡相两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好。巴什托构造带原油烃源岩为寒武系主力烃源岩和石炭-二叠系次要烃源岩,寒武系有机质类型和丰度好,石炭-二叠系有机质类型和丰度较差。(3)结合生烃史、埋藏史,利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方法得出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期次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巴什托发生过两期油气运聚:第一期为早期的低成熟油充注,成藏期为海西晚期286-253Ma期间,油气充注压力19.94-21.54MPa;第二期油为高成熟油气充注,成藏期为喜山晚期18-OMa期间,油气充注压力20.43-55.70MPa。第一期油来自寒武系斜坡相岩,第二期油来白寒武系斜坡相岩和石炭-二叠系烃源岩。②玛南构造带发生过三期油气运聚:第一期为早期的低成熟油充注,成藏期为海西中期358-315Ma,油气充注压力11.23-12.88MPa;第二期油为高成熟油气充注,成藏期为海西晚期278-217Ma,油气充注压力13.63-14.78MPa;第三期油为高成熟油气充注,成藏期为喜山期21-OMa,油气充注压力20.09-61.45MPa。前两期油油源均来自下寒武统泻湖相烃源岩,第三期油油源来自寒武系斜坡相烃源岩。(4)通过分析两个构造带成藏要素及成藏特征认为:巴什托油气成藏有三套储盖组合,储集层分别为石炭系巴楚组下部东河砂岩段、石炭系巴楚组上部生屑灰岩段、石炭系小海子组灰岩,盖层为巴楚组泥岩段、卡拉沙依组中下部的膏质白云岩和膏岩段、下二叠统库普库兹满组泥岩段,现今有寒武系和石炭-二叠系多套成熟-高成熟烃源岩,油气圈闭数量多、类型好,圈闭早石炭世初具雏形,晚二叠世基本定形,烃源岩到储集层有断裂良好勾通,油气主要运移方式为垂向加侧向。玛南构造带储集层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盖层为石炭系巴楚组泥岩段、奥陶系局部较致密的碳酸盐岩盖层,现今也有寒武系成熟-高成熟烃源岩,圈闭类型为背斜-裂缝-岩溶复合圈闭,圈闭早泥盆世已初具雏形,早二叠世完全定形,烃源岩到储集层有断裂和岩溶输导层良好勾通,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最后总结了两个构造带成藏主控因素为有效烃源岩、储盖层发育条件、古隆起-古斜坡的演化、岩溶储集体的发育、断层发育及沟通情况。(5)在两个构造带勘探目标优先上,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路,将玛南构造带划分为麦盖提3区块中北部、麦盖提2区块北部和麦盖提1区块西北部、麦盖提1区块YB3井北部三个不同的潜在勘探区,将巴什托构造带划分为巴什托区块中北部、巴什托区块西部两个有利勘探区。针对两个构造带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提出相应的勘探目标和勘探建议。在巴什托构造带,指出上古生界发育了有利的构造岩性圈闭并且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而玛南构造带下古生界发育有利构造岩溶复合圈闭,是油气富集的场所。
孟苗苗[10](2013)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文中研究表明长期的勘探开发显示塔西南坳陷有着非常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然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作为重要的烃源岩层和储层的石炭—二叠系,从而限制了整个塔西南坳陷的勘探进度。论文以塔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样品测试分析、地震解释等对塔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石油地质特征、成藏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塔西南坳陷的下一步勘探方向。(1)解决了山前带和坳陷内地层命名系统不一致的问题,在塔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划分了5个三级层序。各层序的沉积演化有继承性,层序1和层序3发育海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模式,层序2和层序4发育海陆交互相混合沉积模式,层序5发育陆相碎屑岩沉积模式。沉积演化体现旋回性特点,表现出一个有海侵—海退—海侵—海退—海水完全退去的一个过程。(2)层序2和层序4烃源岩发育,分布广,石炭系厚度中心在在昆仑山前,至二叠系沿昆仑山前向南迁移。沉积环境控制了有利烃源岩的发育,优质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海退后期的混积海岸、半咸水湖泊沉积环境。(3)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层有关的储层有石炭—二叠系、白垩系和古近系;主要盖层有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和泥岩、上白垩统—古近系膏岩和古近系泥页岩等;发育7套有利的储盖组合。(4)圈闭十分发育,主要的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不同的地区圈闭类型也不同。塔西南坳陷的运移通道主要有渗透性地层、断层、不整合面三种,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运移通道组合。(5)通过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具有勘探前景的构造带依次有甫沙—固满构造带、喀什凹陷北缘构造带和苏盖特—英吉沙构造带。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构造带的油气成藏要素和勘探目的层,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二、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寒武系白云岩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题目来源 |
1.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题目来源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构造格局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划分及其特征 |
2.2.1 地层划分方案 |
2.2.2 下寒武统 |
2.2.3 中寒武统 |
2.2.4 上寒武统丘里塔格组 |
2.3 沉积特征 |
2.3.1 沉积背景及演化 |
2.3.2 .沉积相分类依据 |
2.3.3 沉积相类型 |
第三章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
3.1 白云岩分类方案 |
3.1.1 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 |
3.1.2 中-细晶残余砂砾屑白云岩 |
3.1.3 粗-中晶残余角砾白云岩 |
3.1.4 泥晶白云岩 |
3.1.5 硅质岩 |
3.1.6 蒸发岩 |
3.2 岩相特征及分类 |
3.2.1 微生物白云岩相 |
3.2.2 准同生云化相 |
3.2.3 隐伏渗透云化相 |
3.2.4 活跃回流云化相 |
3.2.5 表生岩溶相 |
3.2.6 埋藏溶蚀相 |
3.2.7 埋藏重结晶相 |
3.2.8 去云化胶结相 |
3.2.9 构造角砾相 |
3.2.10 盐底劈角砾相 |
第四章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4.2 常量元素 |
4.2.1 Ca、Mg元素 |
4.2.2 Fe、Al、K元素 |
4.3 微量元素 |
4.3.1 Mn、Ti、Sr元素 |
4.3.2 Ba、Cs元素 |
4.3.3 Th、U元素 |
4.4 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第五章 白云岩成岩模式及分布规律 |
5.1 主要成岩作用 |
5.1.1 白云化作用 |
5.1.2 埋藏溶蚀作用 |
5.1.3 埋藏重结晶作用 |
5.1.4 胶结作用 |
5.2 白云岩成岩模式 |
5.2.1 微生物白云岩相模式 |
5.2.2 准同生云化相模式 |
5.2.3 隐伏渗透云化相模式 |
5.2.4 活跃回流云化相模式 |
5.2.5 表生岩溶相模式 |
5.2.6 淡水去云化相模式 |
5.2.7 埋藏溶蚀相模式 |
5.2.8 埋藏重结晶相模式 |
5.2.9 构造破碎相模式 |
5.2.10 盐底劈角砾相模式 |
5.3 寒武系白云岩成岩相分布特征及规律 |
5.3.1 下寒武统 |
5.3.2 中寒武统 |
5.3.3 上寒武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白云岩成因 |
1.2.2 白云岩储层 |
1.2.3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与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认识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
2.1.1 构造划分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区域断裂特征 |
2.2.1 区域断裂分级 |
2.2.2 断裂构造样式及活动期次 |
2.3 奥陶系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地层埋藏史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 |
3.1 白云岩分类方案 |
3.2 白云岩岩相及分布特征 |
3.2.1 基质白云岩 |
3.2.2 白云石充填物 |
3.2.3 白云岩分布特征 |
3.3 成岩作用特征 |
3.3.1 泥晶化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压实、压溶作用 |
3.3.4 过度白云石化作用 |
3.3.5 硅化作用 |
3.3.6 破裂作用 |
3.3.7 自生矿物 |
3.3.8 白云石化作用 |
3.3.9 溶蚀作用 |
3.4 成岩阶段与演化序列 |
3.5 小结 |
第4章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稀土元素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4 白云岩及充填物成因机理讨论 |
4.4.1 D1白云岩成因 |
4.4.2 D2白云岩成因 |
4.4.3 D3白云岩成因 |
4.4.4 Cd及Sd白云石成因 |
4.4.5 晚期充填物成因 |
4.5 小结 |
第5章 储层特征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2 储层物性特征 |
5.2.1 不同区域储层的物性特征 |
5.2.2 不同类型白云岩储层的物性特征 |
5.3 储层类型 |
5.4 储层分布规律 |
5.4.1 玉北地区 |
5.4.2 巴楚隆起 |
5.4.3 塔中-顺南-古城地区 |
5.4.4 塔河地区 |
5.5 小结 |
第6章 白云岩储层成因 |
6.1 与白云石化有关的孔隙成因 |
6.2 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
6.2.1 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制约 |
6.2.2 与岩溶作用有关的储层成因 |
6.2.3 与热液溶蚀有关的储层成因 |
6.3 断控-热液型储层的概念模型 |
第7章 有利储层发育带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3)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来源及意义 |
1.2 发展趋势 |
1.2.1 研究区块现状 |
1.2.2 研究区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断裂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4 油气显示 |
第3章 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1 区域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特征 |
3.2 断裂系统、分级及构造样式 |
3.2.1 断裂系统 |
3.2.2 断裂分级 |
3.2.3 构造样式分类 |
3.2.4 断层相关褶皱 |
3.3 主要断裂特征及其演化史 |
3.3.1 玛东断裂带 |
3.3.2 巴什托普断裂带 |
3.3.3 玛扎塔格断裂带 |
3.3.4 鸟山断裂带 |
第4章 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4.1 断裂控制地层分布 |
4.1.1 断裂对烃源岩的影响 |
4.1.2 断裂对储盖组合的影响 |
4.2 断裂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4.2.1 断裂影响圈闭的形成及改善 |
4.2.2 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
4.2.3 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和改造作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白云石及白云石化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储层溶蚀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单元特征 |
2.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3 构造断裂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3.1 巴麦-塔中-塔北台地相区 |
2.3.2 塔东盆地相区 |
2.3.3 地层分布 |
2.4 沉积特征 |
第3章 储层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晶粒白云岩 |
3.1.2 (残余)颗粒白云岩 |
3.1.3 泥微晶白云岩 |
3.1.4 藻纹层白云岩 |
3.1.5 角砾状白云岩 |
3.1.6 其他岩类特征 |
3.2 储集空间特征 |
3.2.1 孔隙类型及特征 |
3.2.2 溶蚀孔洞特征 |
3.2.3 裂缝特征及分布 |
3.3 物性特征 |
3.3.1 孔隙度 |
3.3.2 渗透率 |
3.3.3 孔渗关系 |
3.3.4 物性分布规律 |
3.4 孔隙结构特征 |
3.4.1 孔隙结构压汞分析 |
3.4.2 孔隙结构多重分形表征 |
3.4.3 基于CT扫描的孔隙结构分析 |
3.5 储层类型及分类评价 |
3.5.1 储层类型 |
3.5.2 储层分类评价及分布规律 |
第4章 储层成岩作用 |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1.1 泥晶化作用 |
4.1.2 压实、压溶作用 |
4.1.3 胶结作用 |
4.1.4 白云石化作用 |
4.1.5 过度白云石化作用 |
4.1.6 去白云石化作用 |
4.1.7 溶蚀作用 |
4.1.8 硅化作用 |
4.1.9 破裂作用 |
4.1.10 充填作用 |
4.1.11 重结晶作用 |
4.1.12 硬石膏化、重晶石化、天青石化作用 |
4.2 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 |
4.2.1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
4.2.2 成岩序列 |
4.2.3 孔隙演化 |
第5章 白云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5.1 白云石特征 |
5.1.1 基质白云石 |
5.1.2 充填白云石 |
5.2 流体包裹体 |
5.2.1 流体包裹体的基本特征 |
5.2.2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5.2.4 流体包裹体冰点与盐度 |
5.2.5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的关系 |
5.3 地球化学特征 |
5.3.1 X衍射特征 |
5.3.2 碳氧同位素 |
5.3.3 常量与微量元素特征 |
5.3.4 稀土元素 |
5.3.5 Sr同位素 |
5.3.6 Mg同位素 |
5.4 白云石化机理 |
5.4.1 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 |
5.4.2 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 |
5.4.3 中-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 |
5.4.4 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
5.4.5 不同成因的白云岩分布规律 |
第6章 储层溶蚀机理 |
6.1 (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 |
6.1.1 (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现象及分布 |
6.1.2 地球化学证据 |
6.1.3 影响因素分析 |
6.2 埋藏溶蚀作用 |
6.2.1 与有机质演化有关的埋藏溶蚀作用 |
6.2.2 与TSR作用有关的溶蚀作用 |
6.2.3 构造-热液溶蚀作用 |
6.2.4 碳酸盐岩埋藏溶蚀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
6.2.5 碳酸盐岩溶蚀机理实验分析 |
6.3 表生岩溶作用 |
6.4 与深大断裂有关的大气淡水溶蚀作用 |
第7章 储层成因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
7.1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7.1.1 沉积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基础 |
7.1.2 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
7.1.3 构造作用是储层改造和优化的重要条件 |
7.1.4 寒武系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空间分布规律 |
7.2 储层成因机理及形成模式 |
7.2.1 颗粒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 |
7.2.2 晶粒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 |
7.3 储层有利勘探区预测 |
7.3.1 烃源岩条件 |
7.3.2 有利储集体分布特征 |
7.3.3 盖层条件 |
7.3.4 有利勘探区预测 |
第8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先巴扎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沉积相及储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巴楚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认识 |
1.4.1 工作量完成情况 |
1.4.2 论文取得认知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单元 |
2.2 构造演化 |
2.3 断裂发育特征 |
2.3.1 色力布亚断裂 |
2.3.2 亚松迪南断裂 |
2.3.3 先巴扎断裂 |
2.4 地层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特征 |
3.1 层序划分级次 |
3.2 层序界面的类型及特征 |
3.2.1 不整合界面 |
3.2.2 最大海泛面 |
3.2.3 沉积环境转换面 |
3.3 层序划分方案 |
3.4 单井层序特征 |
3.4.1 SQ1层序特征 |
3.4.2 SQ2层序特征 |
3.4.3 SQ3层序特征 |
3.5 连井的层序地层对比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颜色 |
4.1.2 岩石类型及结构 |
4.1.3 沉积构造 |
4.1.4 古生物化石 |
4.1.5 测井标志 |
4.2 单井沉积相相划分 |
4.3 连井沉积相对比 |
4.4 沉积相类型划分 |
4.4.1 开阔台地相 |
4.4.2 局限台地相 |
4.4.3 蒸发台地相 |
4.4.4 台地潮坪相 |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5.1 巴楚组下泥岩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5.2 巴楚组生屑灰岩段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4.5.3 巴楚组中泥岩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5.4 巴楚组标准灰岩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5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物性特征 |
5.3 储集空间类型 |
5.4 成岩作用 |
5.4.1 压(溶)实作用 |
5.4.2 新生变形作用 |
5.4.3 白云石化作用 |
5.4.4 重结晶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隆起构造研究进展 |
1.3.2 和田古隆起研究现状 |
1.3.3 不整合研究 |
1.3.4 剥蚀量估算 |
1.3.5 古构造恢复 |
1.3.6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主要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关键构造变革期不整合特征 |
3.1 关键构造变革期及主不整合级别 |
3.1.1 关键构造变革期厘定 |
3.1.2 主不整合级别划分 |
3.2 主不整合发育特征 |
3.2.1 主不整合结构样式及分布 |
3.2.2 叠合不整合分布特征 |
3.2.3 叠合不整合地质意义 |
第4章 和田古隆起隆升特征 |
4.1 主要研究方法 |
4.1.1 地层埋藏史分析法 |
4.1.2 地层旋回分析法 |
4.1.3 累积最小生长指数法 |
4.2 主不整合剥蚀厚度估算 |
4.2.1 剥蚀量计算方法选择依据 |
4.2.2 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3 碎屑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4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顶面剥蚀厚度 |
4.2.5 中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6 上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7 中泥盆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8 二叠系顶面剥蚀厚度 |
4.2.9 古近系顶面剥蚀厚度 |
4.3 古隆起隆升差异分析 |
第5章 和田古隆起构造变形特征与古构造恢复 |
5.1 主要断裂带变形特征 |
5.1.1 塘古巴斯凹陷西段玛东断裂带 |
5.1.2 巴楚隆起东段玛扎塔格断裂带 |
5.1.3 巴楚隆起西段色力布亚断裂带 |
5.1.4 麦盖提斜坡东段玉中断裂带 |
5.2 和田古隆起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5.2.1 NE-SW向构造演化特征 |
5.2.2 NW-SE向构造演化特征 |
5.3 和田古隆起古构造恢复 |
5.3.1 古构造恢复方法 |
5.3.2 中寒武统(相当与拉平T81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3 早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8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4 中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4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5 晚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6 中泥盆世(相当于拉平T6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7 晚二叠世(相当于拉平T5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8 古近纪(相当于拉平T22界面)古构造特征 |
第6章 和田古隆起形成过程与控制因素 |
6.1 和田古隆起构造原型 |
6.1.1 基底陆缘隆起演化阶段 |
6.1.2 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 |
6.1.3 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性隆起阶段 |
6.1.4 志留纪-中泥盆世强烈隆起阶段 |
6.1.5 晚泥盆世-二叠纪隆起初始衰亡阶段 |
6.1.6 中-新生代隆起反转消亡阶段 |
6.2 和田古隆起控制因素 |
6.2.1 基底构造控制作用 |
6.2.2 周缘构造叠加作用 |
6.2.3 滑脱层调节作用 |
6.2.4 区域构造反转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基质型与缝洞型储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影响因素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巴楚野外露头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构造格局 |
2.2.3 储层特征 |
2.3 塔河油田概况 |
2.3.1 地层发育特征 |
2.3.2 沉积相特征 |
2.3.3 构造特征 |
2.3.4 生储盖组合 |
第三章 塔北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 |
3.1 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岩石类型与岩石学特征 |
3.1.1 泥微晶灰岩 |
3.1.2 颗粒灰岩 |
3.1.3 泥灰岩 |
3.1.4 云斑灰岩 |
3.1.5 白云岩类 |
3.1.6 岩溶岩类 |
3.2 巴楚地区奥陶系古溶洞化学充填特征 |
3.2.1 垮塌钙华角砾 |
3.2.2 古钙华 |
3.2.3 包壳砾岩 |
3.2.4 方解石 |
3.2.5 萤石 |
3.2.6 硫磺和石膏 |
第四章 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 |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形态 |
4.1.1 溶洞 |
4.1.2 孔洞 |
4.1.3 裂缝 |
4.1.4 孔隙 |
4.2 缝洞系统充填特征 |
4.2.1 塔北露头古溶洞充填特征 |
4.2.2 塔河油田缝洞的充填特征 |
4.3 成岩作用 |
4.3.1 成岩环境 |
4.3.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4 储集物性特征 |
4.4.1 碳酸盐岩基质的储集物性特征 |
4.4.2 溶洞充填体的储集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集体特征与分布规律 |
5.1 云斑灰岩基质型储集体 |
5.1.1 储集体产出特点 |
5.1.2 白云石砂屑团块特征 |
5.1.3 云斑灰岩的储集物性 |
5.1.4 云斑灰岩基质型储集体的分布规律 |
5.1.5 云斑灰岩成因 |
5.2 溶洞型储集体 |
5.2.1 溶洞的岩芯特征 |
5.2.2 溶洞的钻井、录井、测井响应特征 |
5.2.3 溶洞的地球物理响应 |
5.2.4 溶洞的分布规律 |
5.3 裂缝型储集体 |
5.3.1 裂缝的岩芯特征 |
5.3.2 裂缝型储集体测井曲线及FMI成像测井特征 |
5.3.3 断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六章 塔北碳酸盐岩岩溶缝洞的演化模式与控制因素 |
6.1 岩溶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6.1.1 阴极发光特征 |
6.1.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3 塔北岩溶露头常量组分特征 |
6.1.4 塔北岩溶露头碳氧同位素特征 |
6.1.5 塔北岩溶露头稀土元素特征 |
6.1.6 塔北岩溶露头微量元素特征 |
6.1.7 小结 |
6.2 古岩溶的演化模式 |
6.2.1 化学原理 |
6.2.2 岩溶缝洞的形成过程 |
6.2.3 古岩溶作用阶段 |
6.3 岩溶作用的控制因素 |
6.3.1 构造运动与大型断裂、裂缝带对岩溶孔缝洞的控制作用 |
6.3.2 古地貌和古水系对溶洞发育的控制作用 |
6.3.3 碳酸盐岩岩石性质与岩溶作用关系 |
第七章 认识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基本情况 |
教育及工作经历 |
(8)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沉积 |
1.2.2 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和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构造分区 |
2.4 地层特征 |
2.4.1 巴楚组 |
2.4.2 卡拉沙依组 |
2.4.3 小海子组 |
第3章 混积岩类型 |
3.1 分类方法 |
3.1.1 成分分类 |
3.1.2 成因分类 |
3.2 混积岩成分类型 |
3.3 混积岩成因类型 |
3.4 混积强度 |
3.5 混积岩的元素组成 |
第4章 层序地层中的混积作用 |
4.1 层序地层划分的理论依据 |
4.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4.3 三级层序划分 |
4.4 层序地层中混积岩的分布 |
4.5 层序地层格架 |
4.5.1 层序地层的演化 |
4.5.2 层序地层的横向展布 |
第5章 沉积相与混合沉积模式 |
5.1 岩石学特征 |
5.1.1 岩石类型 |
5.1.2 岩石组合类型 |
5.1.3 沉积构造 |
5.2 沉积相 |
5.2.1 潮坪 |
5.2.2 泻湖 |
5.2.3 陆棚 |
5.2.4 局限台地 |
5.2.5 蒸发台地 |
5.2.6 开阔台地 |
5.2.7 台地边缘 |
5.3 沉积演化与沉积相展布特征 |
5.3.1 沉积演化 |
5.3.2 沉积相展布 |
5.4 混合沉积模式 |
5.4.1 混积潮坪模式 |
5.4.2 混积泻湖模式 |
5.4.3 混积台地模式 |
第6章 混积型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
6.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6.1.1 胶结作用 |
6.1.2 溶蚀作用 |
6.1.3 白云石化作用 |
6.1.4 白云石重结晶 |
6.1.5 交代作用 |
6.1.6 石英次生加大 |
6.1.7 自生矿物 |
6.2 成岩序列 |
6.2.1 准同生期成岩特征 |
6.2.2 浅埋藏成岩期特征 |
6.2.3 中-深埋藏成岩期特征 |
第7章 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7.1 储层岩石类型与储集空间类型 |
7.1.1 岩石类型 |
7.1.2 储集空间类型 |
7.2 储层物性特征 |
7.2.1 生屑灰岩段 |
7.2.2 小海子组 |
7.3 四性关系 |
7.3.1 不同岩石类型的物性特征 |
7.3.2 不同岩石类型的电性特征 |
7.3.3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7.3.4 不同岩石类型的含油气性 |
7.4 储层分类 |
第8章 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 |
8.1 间断混合控制下的早期成岩机理 |
8.2 白云石化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 |
8.2.1 回流渗透白云石化 |
8.2.2 海水白云石化 |
8.2.3 浅埋藏白云石化 |
8.2.4 中-深埋藏白云石化 |
8.3 混积型碳酸盐岩热液溶蚀机理 |
8.4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含膏储层的改造 |
第9章 储层分布预测 |
9.1 单井储层分布 |
9.2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9.3 储层平面分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差异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两个构造带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勘探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区油气成藏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两个构造带地质特征 |
§2.1 两个构造带地理和构造位置 |
§2.2 麦盖提斜坡构造演化 |
§2.3 两个构造带地层和沉积特征 |
2.3.1 区域地层特征 |
2.3.2 地层沉积特征 |
§2.4 两个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 |
2.4.1 巴什托构造带 |
2.4.2 玛南构造带 |
2.4.3 玛南构造带与巴什托构造带演化差异比较 |
第三章 两个构造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
§3.1 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原油地化特征 |
3.1.1 原油物理特征 |
3.1.2 碳同位素 |
3.1.3 原油轻烃组成 |
3.1.4 生物标志化合物 |
3.1.5 原油金刚烷化合物 |
§3.2 主力烃源岩及演化特征 |
3.2.1 主力烃源岩 |
3.2.2 烃源岩成烃演化特征 |
§3.3 两个造带原油及烃源岩地球化学差异性特征 |
第四章 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时期 |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序次观察 |
4.1.1 巴什托构造带 |
4.1.2 玛南构造带 |
§4.2 有机包裹体荧光及光谱特征 |
4.2.1 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观察 |
4.2.2 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红绿熵 |
4.2.3 油包裹体成熟度及其充注幕次划分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4.3.1 巴什托构造带 |
4.3.2 玛南构造带 |
4.3.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差异性 |
§4.4 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和成藏时期确定 |
4.4.1 概述 |
4.4.2 油气充注年龄求取和成藏时期确定 |
§4.5 流体包裹体模拟地层压力 |
4.5.1 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方法及原理 |
4.5.2 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操作步骤 |
第五章 两个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5.1 油气运移方向判识 |
5.1.1 各充注幕次成藏贡献初步评价 |
5.1.2 油气运移路径追踪 |
§5.2 两个构造带成藏特征分析 |
5.2.1 巴什托构造带 |
5.2.2 玛南构造带 |
§5.3 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差异性特征比较 |
§5.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评价 |
5.4.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4.2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
第六章 结论及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微量元素分析恢复古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塔西南坳陷油源研究现状 |
1.2.3 塔西南坳陷地质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构造演化特征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1.3 构造样式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 |
3.1 层序地层格架 |
3.2 沉积环境恢复 |
3.2.1 分析原理 |
3.2.2 分析结果 |
3.2.3 沉积环境分析 |
3.3 沉积演化 |
3.4 沉积模式 |
第4章 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 |
4.1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评价 |
4.1.1 油源对比 |
4.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烃源岩分布特征 |
4.1.4 热演化史 |
4.1.5 沉积环境与烃源岩 |
4.2 储盖特征 |
4.2.1 储层 |
4.2.2 盖层 |
4.2.3 生储盖组合 |
4.3 圈闭特征 |
4.4 运移通道 |
第5章 勘探前景预测 |
5.1 油气成藏模式 |
5.2 有利勘探区域 |
5.2.1 甫沙—固满构造带 |
5.2.2 喀什凹陷北缘构造带 |
5.2.3 苏盖特—英吉沙构造带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作者简介 |
四、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寒武系白云岩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D]. 景帅.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研究[D]. 叶宁.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3]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D]. 牛雪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D]. 韩浩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5]先巴扎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沉积相及储集特征研究[D]. 董正阁.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6]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D]. 郭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7]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基质型与缝洞型储集空间的研究[D]. 毛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8]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D]. 伏美燕.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9]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差异性特征研究[D]. 斯尚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10]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D]. 孟苗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