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关泠[1](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胡馨元[2](2020)在《徐州市军用饮食供应站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军用饮食供应站是我国政府为支援过往部队设在交通沿线的组织机构,是军队后勤保障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军用饮食供应站伴随着部队输送途中饮食保障需要而产生,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军队体制的调整改革以及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徐州市军用饮食供应站如何更好地做到平时服务、战时应战和急时应急值得重视与研究。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徐州市军用饮食供应站的发展历程、建设目标和建设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其目前存在部队多元化和规模化保障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应急保障和持续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定点和区域性联动保障未能真正实现等突出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军供法规体系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过硬的保障队伍;拓展保障职能,创新保障模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徐州市军用饮食供应站的建设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谢卫敏[3](2019)在《宁波市军地关系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队在任何时期都是保家卫国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即使我国正处于和平时期,军队执行作战任务的机会较少,但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与荣誉、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国家和公民仍然需要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良好的军地关系是和平年代国家和政府必须妥善处理的社会关系,融洽的军地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一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将协调军地关系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与管理职能,政府必须充分履行自身职能维系军地关系,并充分培育各种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到和谐军地关系的构建中。论文在这一背景下,选择宁波市军地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来获取当前宁波市军地关系的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军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建议。本文主要基于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范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充分参阅军地关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军地关系的实际状况,提出当前宁波市军地关系的改善建议。全文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分析选题背景和意义,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阐释创新点;第二部分,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界定军地关系的概念、外延及功能,重点阐释军地关系的基础理论,包括社会支持理论与公共产品理论,并结合具体问题展开分析;第三部分,关于宁波市军地关系的具体分析。主要分析目前宁波市军地关系的现状及其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宁波市军地关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资料,了解当前军地关系存在的问题,涉及军地社会工作的开展及对当地社会服务的不足、政府涉军负面舆情处置的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军队服务的不足、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困境以及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的矛盾等五个方面,并分析这五个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五部分,对比分析当前国外军地关系协调的经验,从而为宁波市乃至我国军队关系的协调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六部分,宁波市军地关系的协调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对比分析总结的经验,提出宁波市军地关系协调的建议。全文提出结论如下:应当增强军队社会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机制,拓展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范围,为军人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实现多途径的就业和指导;完善地方政府与军队的涉军舆情处置机制,确保军地关系不会受到负面舆情的影响。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推进军地关系的和谐化发展。
秦磊[4](2017)在《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项目管理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国家和军队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的战略举措。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后勤保障社会化极大促进了我军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强了后勤保障质量和水平。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效果见效慢、政策落实不够、改革动力不足、建设效率不高,尤其是实践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为此,本文以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为对象,将项目管理理论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指导并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实现了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具有项目属性,论文按照项目管理理论方法首先分析了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项目背景、内容、任务目标、组织构成、计划安排等;以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为例,全面阐述了其选择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模式、编制计划分工、控制项目进度、项目初步验收等管理过程;之后将《整体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标准》等规定结合实际构建了该独立院区后勤保障社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项目后评价方法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确认了项目目标的达成;最后基于本实践案例归纳了独立院区后勤保障社会化项目管理一般模式,提出了处理后勤保障社会化相关具体工作的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蔡驰[5](2012)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后勤保障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在世界军事新的变革中,发达国家建设强大军队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保障军队后勤需要。实践表明,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军队的社会化保障程度就越高。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应用更加普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健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等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都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借鉴经验。在此背景下,我军积极进行后勤体制和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并努力实现社会化保障,构建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尝试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使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我军后勤建设还存在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全面深入的推进。军队后勤系统本身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为今后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朱赏姣[6](2011)在《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军事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部队质量建设,提高国防教育质量,加大对部队院校建设的改革力度。随着部队院校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院校后勤保障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确立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目标的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战略。但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后勤社会化保障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如何正确运用相关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既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又结合部队院校的实际,切实推进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成为部队院校后勤建设的一项紧要任务。本文首先对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进行理论分析,指出了其共性和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对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历史形成和改革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阐述了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原因。最后重点在借鉴其他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科学运行、加强监管、招揽人才以及更新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推进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建议。本文将供应链和物流社会化管理理论引入到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研究中,提出加大社会化外包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完成保障任务,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形成更新、更灵活的保障体系,为部队院校后勤建设和保障方式的调整和变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建议。
王诺贝[7](2010)在《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为适应军事战略和建军方针的调整,建设适应21世纪作战需要的后勤,外军对后勤保障的组织体系、保障理论、手段模式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试图通过后勤领域的变革在新一轮军事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本文以美、俄、日三国军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文献检索、问题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一是回顾概述军队后勤保障在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和信息化四个时代的基本情况,包括: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规模与构成、专业化与分工以及模式与制度。二是分别对美、俄、日三国军队后勤保障及其特点进行了剖析与归纳,认为美军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后勤保障上呈现出以高科技为依托、战略投送为基础、民间支持为辅助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特征;俄军在现有条件下为适应国家军事战略转型的需要,其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为一体化联勤、信息化驱动、“模块化”编组和“常态化”战备;日军为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依据其国土地形和兵员状况的现实特点对后勤保障体制和模式进行了优化改造,三军一体、全方位机动和军民结合是其鲜明特色。三是在总结与论述了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一些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战争后勤保障实例,辨证的指出了外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得出外军后勤保障对我军后勤建设发展的重要启示。四是结合实际,对如何借鉴和参考外军后勤保障有益做法和经验以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周涛[8](2010)在《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信息化战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交织进行,应战与应急的双重需求,特别是应急需求的频繁性、复杂性、急促性,我国经济动员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经济动员的总体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战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难以满足“应战”(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应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发展的双向需求,种种迹象表明现行的经济动员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急需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的经济动员模式来服务于经济动员工作。因此,论文从经济动员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坚持以战略学、谋略学、经济学、军事学、战争动员学、国防经济学、项目管理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创新观点。围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个问题,论文首先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再次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赖以建立的理论作了阐述;第四是在分析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趋向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得出了基本具备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条件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出了五条途径。论文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新命题的研究,将为在经济动员领域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精神提供依据,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确立新的经济动员模式也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导论)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从五个方面就为什么要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作了阐述,然后对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作了介绍。第二章:研究现状综述。本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重点从战略环境、经济状况、经济动员三个角度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动员模式演进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依据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将1949年建国到2007年十七大召开这段时间共划分为四个阶段,概括总结出四种基本模式,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争模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民参军模式、改革开放后的军转民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结合模式,并根据现实与未来的需要提出了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五阶段的初始期,提出了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观点。同时,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研究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外国近一个时期具有军民融合特点与趋向的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类型、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特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对我们的主要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是整个论文体系的理论支撑部分,也是论文的立论部分。首先,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理论入手,简述了需求与供给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在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其次,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经济动员学理论入手,对经济动员的内涵作了详细归纳,并对经济动员的特征、地位与作用作了认真分析。第三,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关键入手,对军民融合的内涵作了分析,并对军民融合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对军民融合的功能作了分析。第四,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理论,并作了详细阐述,以奠定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的现状分析。本章在对现行军民结合经济动员模式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动员理念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动员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经济动员政策法规保障滞后、经济动员供需机制尚未形成等。在每一节的小结中对每个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我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想。本章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和趋向四个方面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描述,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明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它包括哪些内容,其目标是什么等。本章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第六章: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可行性论证。我们认为,一种新模式的提出与建立必须给予充分的论证,以确保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可信性。本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经济体制基础;社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贯彻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广阔实践空间。第七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新模式提出后,如何建立实现是最关键的。本章从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入手,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统一认识,打牢思想基础。既而从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入手,提出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体制结构;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措施。为确保这种模式的健全完善,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和夯实经济动员物质根基。最后,点明主题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提出当前急需做好的四项工作: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加快国防工业转型,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进一步拓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合作领域。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作为一种新模式,从选题来讲就是一种创新,从内容来讲有着诸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总结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思考、方法与途径等,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次从经济动员的角度将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未来经济动员模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军民融合是做好经济动员工作的最优路径,融合是核心,是在军民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并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相关概念给予新的界定,提出了军民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新观点,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利益与发展,服务于“应战”与“应急”双重需要的良好模式等一些新认识。2、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及支撑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经济动员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什么是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从目标、结构、内容、趋向四个方面作了描述,基本勾画出了其轮廓,并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础、较为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基础、长期以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的经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实践探索,得出了目前已经具备建设的基础和到了有利时机的结论。3、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作了五个方面的战略性分析探索。一是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解决运行问题。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解决保障问题。四是夯实经济动员的物质根基,解决基础问题。五是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解决路径问题。
王永恒[9](2009)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认为建立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体系,是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贯彻落实质量建军方针,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随着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深入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改革“军队办社会”这种旧的保障模式、建立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体系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应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建立。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介绍了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的改革历程与现状,包括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以及现阶段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重要意义;第三章对制约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军后勤保障体系的弊端、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认识不足、组织领导不利职工分流政策不明确、政策法规不配套不落实、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市场化进程不平衡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路径选择,即:进一步认识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重要意义,加强对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组织领导,妥善处理社会化改革中各种风险,妥善解决职工分流问题,完善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法律体系,并利用多种形式解决社会化发展不平衡问题。
李星辰[10](2009)在《浅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文中提出后勤保障实行社会化改革以来,全军许多单位都进行了试点,摸索了规律,总结了经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生活保障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适应国防建设和战争需要,实施后勤保障的一种新的模式和形态。它是在保障对象一定、保障主体相对扩大的情况下将部分保障任务向社会移交所形成的保障方式。
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徐州市军用饮食供应站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徐州市军供站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目标 |
3.1 徐州市军供站的发展历程 |
3.2 徐州市军供站的建设目标 |
4 现阶段徐州市军供站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徐州市军供站建设现状 |
4.2 关于徐州市军供站建设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4.3 徐州市军供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徐州市军供站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军供工作法规体系不完善,军供工作制度不健全 |
5.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 |
5.3 保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社会力量动员有限 |
5.4 保障职能有待拓展,业务建设未能与时俱进 |
6 完善徐州市军供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军供法规体系建设,健全体制机制 |
6.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 |
6.3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过硬的保障队伍 |
6.4 拓展保障职能,创新保障模式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宁波市军地关系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的重点及创新 |
1.3.1 研究的重点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协调依据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军地关系的概念 |
2.1.2 军队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2.2 军地关系的协调依据 |
2.3 理论基础 |
2.3.1 社会支持理论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3 宁波市军地关系现状与成效 |
3.1 宁波市军地关系的现状 |
3.1.1 宁波市军地关系回溯 |
3.1.2 宁波市军地关系协调机构 |
3.2 宁波市军地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效 |
4 宁波市军地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宁波市军地关系存在的问题 |
4.1.1 社会工作介入军队部队服务存在不足 |
4.1.2 宁波市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不足 |
4.1.3 军地协同处置负面涉军舆情的作用不大 |
4.1.4 宁波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存在困境 |
4.1.5 军地协同应急救灾能力有待提高 |
4.2 宁波市军地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军队社会工作缺乏规范性和支持 |
4.2.2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4.2.3 地方政府涉军舆情处置意识淡薄 |
4.2.4 军转干部安置存在困境 |
4.2.5 军地应急救灾协作断链 |
5 外国军地关系协调经验借鉴 |
5.1 美国军地关系协调经验分析 |
5.1.1 良好的军地关系协调机制 |
5.1.2 全方位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机制 |
5.2 德国军地关系协调经验分析 |
5.2.1 德国军队综合健康计划 |
5.2.2 多样化的退役军人再就业形式 |
5.3 法国军地关系协调经验分析 |
5.3.1 法国地方政府机构网络公关意识较强 |
5.3.2 法国军人的社会保障机制较为完善 |
5.4 经验总结 |
5.4.1 多元主体共筑和谐军地关系 |
5.4.2 军地双方共同应对负面舆情 |
5.4.3 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再就业的培训机制 |
5.4.4 进一步增强军队社会工作的实效性 |
6 协调宁波市军地关系的建议 |
6.1 促进宁波市军队社会工作的建议 |
6.1.1 加大对军队社会工作组织的支持力度 |
6.1.2 提升军队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
6.1.3 针对军人的身心健康开展社会服务 |
6.1.4 加强军队与社会组织的对接 |
6.2 完善宁波市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政策机制 |
6.2.1 扩大服务外包范围 |
6.2.2 构建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监督评价机制 |
6.2.3 推进宁波市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信息系统的构建 |
6.3 加强宁波市政府涉军舆情应对机制建设 |
6.3.1 构建宁波市政府和驻军的舆情应对小组 |
6.3.2 增强宁波市各级政府的网络涉军舆情意识 |
6.3.3 提高负面涉军舆情的引导能力 |
6.3.4 提升地方驻军的信息公开度 |
6.4 完善宁波市驻军社会再融入的保障机制 |
6.4.1 健全宁波市驻军的社会保险政策 |
6.4.2 军地协同健全军人职业培训机制 |
6.4.3 完善自主择业的政策体系 |
6.5 完善宁波市应急救灾的军地协同机制 |
6.5.1 提升军地协同应急救灾能力 |
6.5.2 构建军地协同训练的常态化机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项目管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政策规定解读 |
1.2.2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
1.2.3 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
1.2.4 项目管理研究 |
1.3 论文章节要点 |
第二章 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项目分析 |
2.1 建设项目背景 |
2.1.1 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
2.1.2 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
2.1.3 军队院校发展竞争的必然需要 |
2.1.4 国防科技大学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
2.2 建设项目内容 |
2.2.1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各阶段主要内容 |
2.2.2 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内容 |
2.2.3 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项目内容 |
2.3 建设项目任务目标 |
2.3.1 项目任务 |
2.3.2 项目目标 |
2.4 建设项目组织管理 |
2.4.1 成立工作小组 |
2.4.2 明确主要职责 |
2.4.3 饮食保障社会化项目分工 |
2.4.4 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分工 |
2.4.5 商业服务社会化项目分工 |
2.4.6 通勤班车社会化项目分工 |
2.5 建设项目计划安排 |
2.5.1 饮食保障社会化项目计划 |
2.5.2 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计划 |
2.5.3 商业服务社会化项目计划 |
2.5.4 通勤班车社会化项目计划 |
第三章 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项目实施管理—以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为例 |
3.1 确定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模式 |
3.1.1 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概况 |
3.1.2 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模式选择 |
3.2 编制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计划分工 |
3.2.1 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时间计划 |
3.2.2 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里程碑任务 |
3.2.3 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
3.3 控制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进度 |
3.3.1 宣传动员 |
3.3.2 市场调研 |
3.3.3 招标投标 |
3.3.4 签订合同 |
3.3.5 完善监管机制 |
3.4 总结E号院区营房保障社会化项目试运行成效 |
3.4.1 项目进度 |
3.4.2 项目效果 |
第四章 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 |
4.1 评价指标 |
4.2 评价组织 |
4.2.1 成立评价小组 |
4.2.2 明确主要职责 |
4.3 评价方法 |
4.3.1 前后对比 |
4.3.2 有无对比 |
4.3.3 横向对比 |
4.4 评价结果 |
4.4.1 改革项目基本落实 |
4.4.2 改革模式符合要求 |
4.4.3 运行机制符合规定 |
4.4.4 机关职能积极转变 |
4.4.5 质量效益达到标准 |
第五章 独立院区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议 |
5.1 研究概述 |
5.2 独立院区后勤保障社会化项目管理模式 |
5.2.1 准备阶段 |
5.2.2 实施阶段 |
5.2.3 评价阶段 |
5.3 建议 |
5.3.1 运用科学管理理论指导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 |
5.3.2 运用合理方法解决后勤保障社会化具体问题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饮食保障社会化满意率测评表 |
附录 B 营房保障社会化满意率测评表 |
附录 C 商业服务社会化满意率测评表 |
附录 D 营房维修派工单 |
(5)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政策规定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军队后勤保障的定义 |
2.1.2 军队后勤保障的作用 |
2.1.3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涵义 |
2.1.4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内容 |
2.1.5 军队后勤保障与地方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差异 |
2.2 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研究的理论视角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
2.2.4 公共服务外包模式 |
第3章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历程 |
3.1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
3.1.1 淘汰军队办社会保障机制的需要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3.1.3 新时期军队后勤保障转型的需要 |
3.2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历程 |
3.2.1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演进 |
3.2.2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成效 |
3.3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
3.3.1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
3.3.2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外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经验借鉴 |
4.1 当今外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4.1.1 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现状 |
4.1.2 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趋势 |
4.2 经验借鉴 |
4.2.1 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有益经验 |
4.2.2 参考外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经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章 推进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
5.1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5.2 坚持推进军地协调配合 |
5.2.1 明确军地双方协调机构及其职能 |
5.2.2 规范协调的程序和内容 |
5.2.3 融入、并入、依托地方 |
5.3 逐步扩大服务外包范围 |
5.3.1 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外包 |
5.3.2 后勤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外包 |
5.3.3 公务用车社会化服务外包 |
5.3.4 油料保障社会化服务外包 |
5.3.5 物资储备的社会化服务外包 |
5.4 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
5.4.1 加快推进军队后勤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
5.4.2 加快推进军队后勤保障信息系统与地方的衔接与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章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理论分析 |
2.1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含义 |
2.1.1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概念 |
2.1.2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目的 |
2.1.3 部队院校与地方高校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方面的区别 |
2.2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特殊性 |
2.2.1 从分工的角度看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特点 |
2.2.2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特点 |
2.2.3 从开放的角度看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特点 |
2.3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共性 |
2.3.1 从分工的角度看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共性 |
2.3.2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共性 |
2.3.3 从开放的角度看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共性 |
第3章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历史形成与现状分析 |
3.1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历史回顾 |
3.1.1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的来由及雏形 |
3.1.2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形成 |
3.2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状分析 |
3.2.1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主要形式 |
3.2.2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已经取得的成果 |
3.2.3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
3.3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进程 |
3.3.1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与社会化保障的区别 |
3.3.2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缘由 |
3.3.3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
第4章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剖析 |
4.1 保障模式单一导致运行成本过高 |
4.1.1 保障模式单一 |
4.1.2 运行成本过高 |
4.2 保障资源有限造成运行监管无力 |
4.2.1 保障资源有限 |
4.2.2 运行监管无力 |
4.3 编制体制的限制导致专业人才的缺乏 |
4.3.1 编制体制的限制 |
4.3.2 专业人才的缺乏 |
4.4 部队院校的特殊环境造成管理观念的落后 |
4.4.1 部队院校的特殊环境 |
4.4.2 管理理念落后 |
第5章 借鉴其他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经验 |
5.1 实行联合保障降低保障运行成本 |
5.1.1 依托地方经济弥补不足 |
5.1.2 走军地结合、军民兼容的道路 |
5.2 整合资源提高运行监管力度 |
5.2.1 最大限度地将非战斗保障工作承包给地方各类公司 |
5.2.2 发挥并依托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
5.2.3 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经费补偿机制 |
5.3 搭建信息平台招揽专业人才队伍 |
5.3.1 转变观念实现信息共享 |
5.3.2 重视专业人才招揽并合理使用 |
5.3.3 加强对所属院校教、职工作者的思想教育 |
5.4 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管理理念 |
5.4.1 建立基于部队后勤的 multi-agent 物流管理系统模型 |
5.4.2 引进物流社会化保障理念强化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 |
5.4.3 实现院校后勤系统内部与外部业务流程的资源共享 |
第6章 加快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的建议 |
6.1 科学运行 |
6.1.1 打破传统模式加大改革力度 |
6.1.2 科学统筹规划加速改革进程 |
6.1.3 促进安全合理高效运行 |
6.2 加强监管 |
6.2.1 建立监管机制 |
6.2.2 提供法律保障 |
6.2.3 引入监管机构 |
6.3 招揽人才 |
6.3.1 加大国防教育力度 |
6.3.2 引入文职人员 |
6.3.3 军队职业化趋势 |
6.4 更新理念 |
6.4.1 先进管理理念是时代的需要 |
6.4.2 供应链理念是发展的趋势 |
6.4.3 第三方物流理念是发展的必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调查表 |
致谢 |
(7)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军队后勤与军队后勤保障 |
二、联合后勤保障和一体化后勤保障 |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与全球化后勤保障 |
第二节 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原则 |
一、确保全局原则 |
二、预有准备原则 |
三、突出重点原则 |
四、整体保障原则 |
五、灵活应变原则 |
六、讲求效益原则 |
第三节 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理论 |
一、后勤平等理论 |
二、联合后勤保障理论 |
三、一体化后勤保障理论 |
四、后勤集约化理论 |
五、后勤核心能力理论 |
六、军事供应链管理理论 |
七、军事后勤交易费用理论 |
第二章 军队后勤保障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二节 热兵器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三节 机械化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四节 信息化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三章 当代美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的美军后勤保障 |
二、冷战时期的美军后勤保障 |
三、冷战后美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美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美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美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主动直达式后勤保障 |
二、远程分离式后勤保障 |
三、立体全维式后勤保障 |
四、民力参与式后勤保障 |
五、全球化后勤保障 |
第四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坚持以配送为基础的后勤理念 |
二、建立紧密衔接的无缝隙后勤系统 |
三、实现后勤全资产可视性 |
四、强调企业管理方法在后勤中的运用 |
五、广泛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 |
六、积极拓展全球化后勤领域 |
第四章 当代俄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原苏军后勤保障 |
二、冷战时期原苏军后勤保障 |
三、冷战后俄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俄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俄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俄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平战结合的区域式保障 |
二、快速机动的立体直达式保障 |
三、准确及时的优先式保障 |
四、"模块化"的伴随式保障 |
第四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推进一体化联勤,提升整体保障能力 |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精确保障能力 |
三、优化后勤力量编组,提升快反保障能力 |
四、强化后勤战备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
第五章 当代日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的日军后勤保障 |
二、二战结束后日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日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日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日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三军一体式保障 |
二、全方位机动式保障 |
三、军民结合式保障 |
第四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加强一元化领导,发挥保障整体效能 |
二、改革"烟囱式"后勤结构,强化三军联勤程度 |
三、注重战储物资管理,提升不间断保障能力 |
四、拓展利用民力范围,建立军民兼容保障体系 |
第六章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经验与不足 |
第一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特色比较 |
一、后勤保障体制比较 |
二、后勤指挥体系比较 |
三、后勤保障方式比较 |
第二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先进经验 |
一、重视后勤理论研究 |
二、突出后勤信息能力的关键作用 |
三、大力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 |
四、加快发展战略投送能力 |
五、注重全球化后勤的运作 |
第三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一、美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以伊拉克战争为例 |
二、俄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以第二次车臣战争为例 |
三、日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七章 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 |
第一节 我军后勤保障的发展回顾 |
一、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的后勤保障 |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后勤保障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军的后勤保障 |
第二节 我军后勤保障改革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
一、我军后勤保障改革的主要成就 |
二、我军后勤保障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三、我军后勤保障改革未来的方向 |
第三节 当前我军后勤保障的优势与不足 |
一、我军后勤保障的优势 |
二、我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我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 |
二、逐步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保障体制 |
三、加强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 |
四、加快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
五、重视我军战略投送力量建设 |
六、适时启动全球化后勤战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指示精神的主观需要 |
1.1.2 适应世界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 |
1.1.3 经济动员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
1.1.4 适应现代战争的基本要求 |
1.1.5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需要 |
1.1.6 本节小结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主体框架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1.2.3 本节小结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2. 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古代经济动员模式研究发展情况 |
2.1.2 建国后经济动员模式演进的历史回顾 |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融合模式 |
2.1.4 本节小结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古代经济动员模式 |
2.2.2 近代经济动员模式 |
2.2.3 冷战结束后经济动员模式研究发展情况 |
2.2.4 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特点 |
2.2.5 外国经济动员模式对我们的主要启示 |
2.2.6 本节小结 |
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经济学理论 |
3.1.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3.1.2 帕累托最优理论 |
3.1.3 本节小结 |
3.2 经济动员理论 |
3.2.1 经济动员的内涵 |
3.2.2 经济动员的特征 |
3.2.3 经济动员的地位和功能 |
3.2.4 本节小结 |
3.3 军民融合理论 |
3.3.1 军民融合的内涵 |
3.3.2 军民融合的特征 |
3.3.3 军民融合的功能 |
3.3.4 本节小结 |
3.4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理论 |
3.4.1 对模式的理解 |
3.4.2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 |
3.4.3 建立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的 |
3.4.4 本节小结 |
4. 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的现状分析 |
4.1 经济动员理念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4.1.1 缺乏成本效益理念 |
4.1.2 缺乏双向服务理念 |
4.1.3 缺乏综合管理理念 |
4.1.4 本节小结 |
4.2 经济动员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
4.2.1 经济动员体制独立于经济体系之外 |
4.2.2 管理体制军民分离 |
4.2.3 组织结构不合理 |
4.2.4 经济动员管理的主要手段不合理 |
4.2.5 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4.2.6 融合不够,渠道不畅 |
4.2.7 本节小结 |
4.3 经济动员法规政策保障滞后 |
4.3.1 立法不足,造成无法可依 |
4.3.2 法规不配套,造成衔接困难 |
4.3.3 法规太原则,可操作性不强 |
4.3.4 本节小结 |
4.4 经济动员供需机制尚未形成 |
4.4.1 动员需求不够明确 |
4.4.2 动员供给体系比较分散 |
4.4.3 供需对接体制机制缺乏 |
4.4.4 本节小结 |
5. 我国经济动员模式走向军民融合构想 |
5.1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 |
5.1.1 将国防经济体系融入国民经济体系 |
5.1.2 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管理与创新系统 |
5.1.3 建立融合式军地人才培养管理系统 |
5.1.4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与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 |
5.1.5 本节小结 |
5.2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结构 |
5.2.1 理论模型 |
5.2.2 供需模型 |
5.2.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下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 |
5.2.4 本节小结 |
5.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内容 |
5.3.1 基础设施建设上融合 |
5.3.2 战略物资储备上融合 |
5.3.3 科学技术研发上融合 |
5.3.4 人才育用上融合 |
5.3.5 本节小结 |
5.4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趋向 |
5.4.1 "战场"与"市场"兼顾 |
5.4.2 "应战"与"应急"一体 |
5.4.3 "军用"与"民用"融合 |
5.4.4 "需求"与"供给"平衡 |
5.4.5 本节小结 |
6. 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可行性论证 |
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经济基础 |
6.1.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制度基础 |
6.1.2 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济动员配置基础 |
6.1.3 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 |
6.1.4 本节小结 |
6.2 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
6.2.1 国民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直接基础 |
6.2.2 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社会基础 |
6.2.3 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实力基础 |
6.2.4 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开发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物质基础 |
6.2.5 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创造了良好运作条件 |
6.2.6 本节小结 |
6.3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贯彻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
6.3.1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 |
6.3.2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 |
6.3.3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方针 |
6.3.4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大战略思想 |
6.3.5 本节小结 |
6.4 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广阔实践空间 |
7.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 |
7.1 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 |
7.1.1 融入经济成本的动员理念 |
7.1.2 建立全方位服务的动员理念 |
7.1.3 牢固树立依法动员的理念 |
7.1.4 坚持协调发展的动员理念 |
7.1.5 本节小结 |
7.2 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 |
7.2.1 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体制结构 |
7.2.2 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 |
7.2.3 围绕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加快形成激励相容的制度变迁机制 |
7.2.4 本节小结 |
7.3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 |
7.3.1 国家层面的基本政策 |
7.3.2 执行层面的行动政策 |
7.3.3 社会层面的调节政策 |
7.3.4 本节小结 |
7.4 夯实经济动员的物质根基 |
7.4.1 军品生产动员基础 |
7.4.2 物资动员基础 |
7.4.3 经济动员中心建设 |
7.4.4 本节小结 |
7.5 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 |
7.5.1 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 |
7.5.2 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 |
7.5.3 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 |
7.5.4 进一步拓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领域 |
7.5.5 本节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内涵和特征 |
1.3 国内学者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我军后勤保障的改革历程与现状 |
2.1 我军后勤保障方式的改革过程 |
2.1.1 我军自给自足的后勤保障模式(1956年-1991年) |
2.1.2 社会化不断推进的军队后勤保障模式(1992年至今) |
2.2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成绩 |
2.3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意义 |
2.3.1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 |
2.3.2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客观需要 |
2.3.3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2.3.4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助于协调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 |
第三章 制约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因素分析 |
3.1 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军后勤保障体系的弊端 |
3.2 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认识不足 |
3.3 组织领导不利、职工分流政策不明确 |
3.4 政策法规不配套、不落实 |
3.5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
3.6 市场化进程不平衡 |
第四章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道路的启示 |
4.1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模式 |
4.2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4.3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经验 |
4.3.1 注意设置专门组织机构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进行管理 |
4.3.2 重视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理论进行创新 |
4.3.3 注重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立法建设 |
4.3.4 重视市场经济规则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 |
4.3.5 最大限度地将非战斗保障工作进行承包 |
第五章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路径选择 |
5.1 我军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础 |
5.1.1 我军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5.1.2 我军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物质基础 |
5.1.3 我军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制度基础 |
5.2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主要思路 |
5.2.1 生活保障服务社会化 |
5.2.2 通用物质供应保障社会化 |
5.2.3 通用设施建设与使用社会化 |
5.2.4 通用物质装备生产与储备社会化 |
5.2.5 通用人才培养社会化 |
5.2.6 军队干部住房保障社会化 |
5.3 推进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 |
5.3.1 进一步认识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
5.3.2 加强对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组织领导 |
5.3.3 妥善处理社会化改革中各种风险 |
5.3.4 妥善解决职工分流问题 |
5.3.5 完善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法律体系 |
5.3.6 利用多种形式解决社会化发展不平衡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浅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涵义 |
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运行方式 |
(一) 承包租赁方式 |
(二) 全社会化保障方式 |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
(一) 急需制定统一的社会化保障的政策和规定 |
(二) 搞清社会化保障中的营区划片问题 |
(三) 重点解决人员分流问题 |
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2]徐州市军用饮食供应站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馨元.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宁波市军地关系实证研究[D]. 谢卫敏. 宁波大学, 2019(06)
- [4]国防科技大学E号院区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项目管理实践研究[D]. 秦磊.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5]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D]. 蔡驰. 湖南大学, 2012(05)
- [6]部队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D]. 朱赏姣. 湖南大学, 2011(03)
- [7]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D]. 王诺贝. 武汉大学, 2010(05)
- [8]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D]. 周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9]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D]. 王永恒. 山东理工大学, 2009(08)
- [10]浅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J]. 李星辰. 中国集体经济, 2009(07)
标签:后勤保障论文; 军队改革论文;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论文; 社会化平台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