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京打工要办理哪些证件(论文文献综述)
周相君[1](2021)在《在京随迁老人养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海燕[2](2016)在《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民生需求倒逼着行政改革,城市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正是典型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动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乡-城”及“城-城”间的人口流动逐渐常态化,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在“十三五”规划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真正落实中共中央所提出的《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切实达成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成为了亟待理论界和实践界解决的现实诘问。从学理角度来审视,新型城镇化的要点在于“人”,即由“乡—城”,“城—城”流动人口所组成的城市新居民,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客体。但是在计划时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在城市具有稳定住所和稳定就业的新居民并不能平等享有城市的公共服务,进而形成了较为集中的民生问题。正如2015年10月22日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所指出,政府公共服务应向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覆盖。通过公共服务将具有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固化为城市新居民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本文梳理了城市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以往国内学者普遍釆用的“外来人口”、“农民工”、“流动人口”这些带有歧视性字眼的称谓,基于管理学视角从“实然”角度将流动人口中的“乡-城流动”及“城-城流动”两部分群体定义为“城市新居民”。基于行文称谓与现实称谓相统一的考虑,论文撰写中将“城市新居民”简称为“新居民”。在对“新居民”这一称谓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目标,全盘考虑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这一系统工程中的决策机制、效率机制、公平机制、协同机制、责任机制如何互动运行来提升供给效果。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在对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简要审视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确立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指出论文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建构。首先界定“新居民”这一概念,“新居民”作为一个管理学概念,其以城市作为限定地域,这一概念既不同于经济学角度定义的“农民工”也不同于人口学角度定义的“流动人口”,其在统计口径上属于流动人口中的“乡-城流动”和“城-城流动”两部分,简而言之,新居民是城市中具有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但是户籍非本地的人口。对新居民的内涵界定清晰后,新居民公共服务的内涵及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内涵也随之明晰,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就是供给主体运用供给方式,通过内外互动提供有形公共产品和无形公共服务的动态过程,其本质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其次分析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具体包括:推拉理论及二元结构理论对于新居民成因的阐释,公民权理论对供给机制的逻辑解释,公共选择理论对供给机制的依据解释,网络治理理论对供给机制的工具解释。最后以状态、结构、绩效作为整体分析理路,从决策层、生产层、绩效层这三个层面建构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框架,决策层对应决策机制;生产层对应效率机制、公平机制和协同机制;绩效层对应责任机制。第三章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动因。本章从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历史演进及当下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及改善的迫切性。根据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的历史演进锁定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分割供给”和“管控供给”已不适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公平供给”与“融合供给”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焦点问题,只有通过公共服务供给才能完成人的城镇化,才能将农业转移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最终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在群体间的公平分配。第四章以浙江作为代表区域审视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浙江不仅是我国第二大人口流入大省,而且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代表,浙江最早提出“新居民”这一称谓并在实践中设置了新居民服务管理局这一组织机构。因此浙江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运行情况可以作为全国的缩影。本章首先分析了全国新居民及浙江新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及发展趋势、城市承载力与新居民数量如何适配等问题,其次重点分析新居民公共服务享受的现实情况及未来走势,最后分析浙江作为新居民的主要流入地在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行中取得的成效。第五章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有效性分析。根据第二章的逻辑建构,本章以社会融合作为供给绩效的测量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分析验证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有效性。本章通过验证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于社会融合的正向作用,证明从决策机制、效率机制、公平机制、协同机制和责任机制五个维度构建的新居民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的有效性。第六章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困境分析。不同区域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运行困境各不相同,但从总体宏观运行层面看,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运行困境集中于决策层、生产层及控制层这三个层面。本章从决策层面的决策机制,生产层面的效率机制、公平机制、协同机制,控制层面的责任机制探讨新居民供给机制的运行困境。在决策机制运行中,制定环节新居民缺失话语权,执行环节又因为供给部门的碎片化及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意愿差异使政策被打折执行。在效率机制的运行中,因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操作的失范、社会自愿供给动力不足、政府间信息交互不足使得供给效能低下。在公平机制运行中,新居民与户籍人口在公共服务的享用水平上差异明显,现行的积分供给模式不仅门槛高而且开放领域有限。在协同供给机制中,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的支出责任下沉,造成市县级政府承担了过重的负担,而中央的转移支付又主要流向中西部,流入地政府认为负担过重,流出地认为流入地作为受益者理所应当承担供给责任,双方在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中缺乏合作动力。在责任机制运行中,目前对于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评估工具短缺,即使因为群体危机事件而产生的问责也是以政府内部问责为主,缺乏异体问责。第七章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国内外经验借鉴。新居民问题并不是我国的特有问题,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面临人口流动产生的城市新居民问题。本章首先介绍了加拿大在“客户中心”导向下实现各个供给部门联动合作的经验,其次介绍美国在城市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中如何通过严格审查宪法中的“平等保护”条款来保护新居民的权益,再次分析加拿大和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启示,最后介绍了国内中山、东莞、上海、嘉兴四个城市在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中根据各地实际进行的实践探索,分析其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样板价值。第八章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路径。针对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在决策层面的决策机制,生产层面的效率机制、公平机制、协同机制及绩效层面的责任机制的运行困境,思考困境的突破路径。决策机制的优化路径在于着重解决个体能力建设、政府能力建设及环境能力建设问题。效率机制的优化路径是如何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及信息化。公平机制的有效运行需以新居民的土地权益保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基本公共服务实行无条件供给,优质公共服务可以选择积分供给。协同机制的优化路径在于如何划分中央与省、市、县合理的支出责任,协调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区域利益,建立专门部门协调碎片化的供给部门。责任机制的优化路径是根据供给责任的界定来设计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的衡量指标,并将绩效评估的结果运用于供给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及财政预算审核中,进而对供给部门的责任履行进行有效监控。
陶艳婷[3](2011)在《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随着农民工“家庭化”趋势的发展,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流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被凸显出来,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诸多原因,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民工子女没有能够享受到公平的义务教育,他们不能像城市孩子那样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向人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的价值尺度。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本文从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背景为出发点,从教育公平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指导下,分别从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阐述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公平问题,以政府责任的缺失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原因主要包括:政府所确立的现行户籍制度的不合理,影响农民工子女公平接受教育;政府没有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政府不能对相关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进行有效的执行,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责任担当,即政府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政府要改革户籍管理中所附加的不利于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制度;政府要建立健全财政拨款制度,合理分担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政府要进一步扶持和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政府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府要加大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力度。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和事例论证法来进行分析和阐述的。以往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领域。实际上,农民工女义务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从更广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本文把视角聚焦在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上,通过对影响农民工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对策建议,从而开辟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新视角。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任重而道远。由于产生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有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这决定着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应该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而且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大家,要靠全社会。我们相信,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一问题必定会得到最终解决,这些“流动花朵”必定会有一张安稳的课桌。
董宁[4](2010)在《提升农村房产价值 推动城市化发展》文中认为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民进城难、进城后生存难问题。通过农村和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对比分析发现,农民贫困的原因在于物化资产价值过低,而提升农村宅基地价值和房屋价值是解决目前农民贫穷的关键,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邢文[5](2010)在《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重要身份证件,"暂住证"被赋予的"管理"功能仍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买车买房还是子女上学,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环节,暂住证依然是一道重要的"门槛"。
田耸屹[6](2009)在《“居住证”等同“同城待遇”》文中研究表明暂住证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的推进,其不适应性也逐渐浮现,退出舞台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陈祥松[7](2009)在《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伦理学视角来审视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致力于探究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及道德规范,旨在构建流动人口管理的伦理基础,为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革新和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的修订提供伦理参考,为构建和谐的流动人口管理关系提供伦理前提。本文主要采取如下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思辨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在界定相关概念之后,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的状况、基本特征及其管理,清理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流动人口管理所体现的伦理思想。秦代以后各朝代流动人口管理所体现的伦理思想,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统一疆土,保稳定促发展,发展经济扞卫边疆,促进民族融合,以民为本。但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伦理思想毕竟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整个封建社会的人口流动总体上是强制性的,相关伦理思想总体来说具有压迫性、奴役性、践踏人格尊严、禁锢个人才能的发展等非人性化的特性,必须予以彻底批判。民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动荡时期,人口流动规模之大、人口之多是我国以往历史上所没有的。民国初期的流动人口管理所体现的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关注民生惠民利民等伦理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国民党政府一度实施法西斯统治,其流动人口管理所体现的伦理思想在某些方面具有反人民性、独裁性等特性,必须加以摈弃。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本身就是违背国际法的,其对占领区流动人口的一切管理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体现了维护民族尊严、爱民利民、尊重民主权利的伦理思想,也为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伦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分三个层面探讨有关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的若干伦理问题。首先,研究了制定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的伦理理念和原则。在论述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所体现的伦理思想与流动人口伦理诉求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伦理理念,并且要遵循五项基本伦理原则:公平公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义利统一、地位均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其次,论述了流动人口管理活动应当遵循的伦理理念和原则。在分析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忽视和侵犯流动人口的伦理诉求和合法权益的若干情形之后,提出要实行道德化管理,消除对流动人口伦理诉求的忽视和合法权益的侵犯,倡议政府管理部门应当遵循寓管理于服务中、公正文明执法、尊重和维护个人权益、创造有利于流动人口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等道德原则。再次,分别论述了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主客体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流动人口行政管理者应遵循公平、负责、廉洁、效率的道德规范,流动人口使用者应遵循公平、人道、守法的道德规范,流动人口自身应当遵循依法维权、自觉守法、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在结语中,本文论述了流动人口管理伦理的基本功能,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道德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展望了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未来。随着我国制定出体现“以人为本”伦理理念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实施规范流动人口行政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行为规范,促使流动人口自身加强道德修养和提升综合素质以融入城市文明中,必将形成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良好局面。
姚妮,谢宝富[8](2009)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存在着流动人口数量过大、"以业、以证或以房控人"政策均陷困局、管理体制混乱、属地化服务机制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顺条块关系,对流动人口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及属地化服务水平等。
姚妮,谢宝富[9](2009)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存在着流动人口数量过大、"以业、以证或以房控人"政策均陷困局、管理体制混乱、属地化服务机制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顺条块关系,对流动人口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及属地化服务水平等。
蒋晓阳,黄黎若莲[10](2007)在《农民工政策的范式转移及其障碍》文中提出本文以宏观与历史的视角,重点分析农民工政策的演变。文章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有关农民工的政策经历着较大的转型,从以严格控制与社会排斥为特点的模式向以制度性吸纳并强调农民工权益的模式过渡。在探讨政策范式转变的深层原因时,文章分析了农民工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亦探讨了农民工问题对于国家的挑战,认为国家对社会稳定的考量是近年来一系列包容性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亦考察了导致农民工政策转型的其他因素,例如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变化,农民工自身权利意识的提高以及舆论与民意的作用,这些因素都对农民工政策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最后认为,尽管农民工的处境有了较大改善,但国家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努力仍然面临许多制度性障碍。
二、来京打工要办理哪些证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京打工要办理哪些证件(论文提纲范文)
(2)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理论基础及逻辑建构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概念厘定 |
(一)新居民的概念界定 |
(二)公共服务内涵界定 |
(三)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新居民的成因阐释:推拉理论及二元结构理论 |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阐释:公民权理论 |
(三)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工具阐释:网络治理理论 |
(四)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依据阐释:公共选择理论 |
三、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建构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整体分析理路 |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结构搭建 |
第二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动因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历史演进 |
(一)1979-1991 年:控制流动下的“分割供给” |
(二)1992-2000 年:有序流动下的“管控供给” |
(三)2001-2009 年:自由流动下的“公平供给” |
(四)2010-2015 年:包容增长下的“融合供给” |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时代动因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户籍利益剥离的根本方法 |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
(三)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策略 |
(四)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保障 |
第三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行现状审视——基于浙江省的现实考察 |
一、全国新居民基本情况及公共服务享用现状 |
(一)新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
(二)享用状况: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处于空心地带 |
二、浙江新居民基本情况及公共服务享用现状 |
(一)新居民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
(二)增量空间:社会协调发展与适度人口规模预测 |
(三)享用状况:整体覆盖水平不高与享用程度有限 |
三、浙江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趋势变化 |
(一)现行方式:大人口机构统筹型与专业机构协调型结合 |
(二)未来走向:服务侧重下他管转向自管与统一转向分类 |
四、浙江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成效分析 |
(一)决策机制: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化 |
(二)效率机制:引入信息化网络操作平台 |
(三)协同机制:财政保障与协作网络建设 |
(四)责任机制:职能指标向服务指标转化 |
第四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有效性分析: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一)结构方程 |
(二)分析流程 |
二、实证模型与评价指标 |
(一)模型构建 |
(二)评价指标 |
三、数据获取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方式与样本确定 |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 |
(四)人口特征统计 |
四、量表检验与模型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模型分析 |
五、结果分析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供给绩效的改善有正向作用 |
(二)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 |
第五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行困境分析 |
一、本位主义决策: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决策之困 |
(一)主体:中央主导下的碎片化参与 |
(二)回应:地方政府的差异化意愿 |
(三)程序:事件触发的个别化处理 |
二、生产效率缺失: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效率之困 |
(一)市场供给困顿:购买认识不足导致的购买操作失范问题 |
(二)社会供给困顿:自愿供给动力不足及融合组织功能受限 |
(三)信息建设困顿:政府间信息鸿沟与新居民信息素养弱势 |
三、生产公平缺失: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公平之困 |
(一)对象公平:新居民与户籍人口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明显 |
(二)内容公平:民生类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平缺失为指向焦点 |
(三)程序公平:分立融合下积分供给的壁垒高筑及断裂执行 |
四、生产合力缺失: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协同之困 |
(一)资源协同: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主体财力不足 |
(二)主体协同:政府间及部门间供给功能划分不清 |
(三)流程协同: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执行效率低下 |
(四)利益协同:流入地与流出地负担分摊动力匮乏 |
五、供给绩效失控: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之责任之困 |
(一)责任工具:总体短缺与结构失衡 |
(二)环境约束:既得利益与管控文化 |
(三)责任追究:主体单一与过程偏重 |
第六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国内外经验与借鉴 |
一、加拿大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及对中国的借鉴 |
(一)决策机制:包容原则下的“公共参与” |
(二)效率机制:公民为先下的“客户中心” |
(三)协同机制:政府内与政府外联动合作 |
(四)加拿大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借鉴价值 |
二、美国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及对中国的借鉴 |
(一)效率机制:政府与基层社区合力供给 |
(二)公平机制:法律保障服务的平等享受 |
(三)美国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借鉴价值 |
三、国内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实践经验 |
(一)限量积分:中山市的供给实践 |
(二)积分管理+条件准入:东莞市的供给实践 |
(三)积分管理+阶梯供给:上海市的供给实践 |
(四)扩大参与+社会贡献:嘉兴市的供给实践 |
(五)国内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实践的借鉴价值 |
第七章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优化路径 |
一、赋予话语: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优化 |
(一)能力框架下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模型 |
(二)制定环节:新居民个体决策参与能力提升 |
(三)回应环节:组织能力建设与环境能力建设 |
(四)修正环节:基于新居民的感知破解内循环 |
二、向外延展: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机制优化 |
(一)效率网络下新居民公共服务效率供给机制运行模型 |
(二)市场化的效率操作:政府功能转换与购买服务规范管理 |
(三)社会化的效率操作:发挥基层社区与社会组织的纽带功能 |
(四)信息化的效率操作:信息素质教育与信息系统动态共享 |
三、保证尊严: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公平机制优化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公平机制运行模型 |
(二)前置条件:保障土地财产权与处置权 |
(三)保底供给:基本公共服务无条件供给 |
(四)扩展供给:非基本公共服务积分供给 |
四、重视共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机制优化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机制运行模型 |
(二)资源协同:事权明晰下财权配置思路 |
(三)主体协同:利益相关者联动合作供给 |
(四)流程协同:供给流程再造与网格对接 |
(五)利益协同:流入地与流出地利益均衡 |
五、持续修正: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机制优化 |
(一)新居民公共服务责任机制运行模型 |
(二)责任界定:责任逻辑机理与绩效维度构建 |
(三)责任履行:履责主体明确与履责程序规范 |
(四)责任追究:双重责任评估与结果应用导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后记 |
(3)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民工 |
1.4.2 农民工子女 |
1.4.3 教育公平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 公共产品理论 |
3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与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
3.1 当前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现状 |
3.1.1 农民工子女数量庞大,增长迅速 |
3.1.2 农民工子女主要就学途径 |
3.2 当前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
3.2.1 教育起点的不公平 |
3.2.2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
3.2.3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
4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政府责任缺失表现 |
4.1 政府所确立的现行户籍制度的不合理 |
4.2 政府没有建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4.2.1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制约 |
4.2.2 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
4.2.3 我国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财政投入比重过低 |
4.3 政府不能对相关的教育政策进行有效的执行 |
4.3.1 政策本身存在缺陷 |
4.3.2 政策执行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
4.3.3 政策执行的监控不力 |
5 政府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责任担当 |
5.1 政府要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 |
5.2 政府要建立健全财政拨款制度,合理分担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 |
5.2.1 中央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投入 |
5.2.2 向农民工子女发放"教育券" |
5.3 政府要进一步扶持和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 |
5.3.1 在办学水平方面 |
5.3.2 在师资力量方面 |
5.3.3 在规范管理方面 |
5.4 政府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 |
5.4.1 政府要鼓励教育类社会组织关注和支持农民工子女教育 |
5.4.2 政府要鼓励企业和企业家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进行捐赠资助 |
5.4.3 政府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 |
5.5 政府要加大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力度 |
5.5.1 完善教育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 |
5.5.2 加强政策宣传,促进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的认知 |
5.5.3 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控 |
5.6 政府要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法律法规 |
5.6.1 发达国家追求教育公平相关教育立法的借鉴 |
5.6.2 我国要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法律法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提升农村房产价值 推动城市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
(一) 农民进城难 |
(二) 农民进城后的生活问题。 |
1、进城农民的居住条件很差。 |
2、进城农民缺少权益保障, 社会地位低。 |
3、进城农民收入水平低, 被克扣、拖欠报酬的问题依然存在。 |
三、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结构分析 |
四、提升农村房产价值的思路 |
(一) 提升农村宅基地价值 |
(二) 提升农村房屋价值。 |
五、总结 |
(5)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进城先办“暂住证” |
暂住证尴尬了谁 |
户籍改革:从管理到保障 |
(7)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主旨、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管理 及其管理伦理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征 |
一、流动人口相关概念分析 |
二、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的现状 |
三、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的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的管理 |
一、流动人口管理概念 |
二、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依据 |
三、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任务 |
四、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措施 |
第三节 流动人口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 |
一、对伦理概念的认识 |
二、对管理伦理概念的认识 |
三、对流动人口管理伦理概念的认识 |
第二章 流动人口管理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先秦时期流动人口管理的伦理思想 |
一、原始氏族部落的迁徙有一定组织性,但出于生存的需要 |
二、夏商时期流动人口管理伦理思想的萌芽 |
三、西周流动人口管理的伦理思想 |
四、春秋战国时期流动人口管理的伦理思想 |
第二节 秦代以来历朝流动人口管理的伦理思想 |
一、秦代以来历朝人口流动概况 |
二、秦代以来历朝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
三、秦代以来历朝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 |
四、秦代以来历朝对人口迁移的制度规定 |
五、秦代以来历朝流动人口管理伦理思想评议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流动人口管理的伦理思想 |
一、民国时期的人口迁移流动 |
二、民国时期的流动人口管理 |
三、民国时期流动人口管理伦理思想及其评议 |
第四节 外国人口迁移及其管理伦理思想简介 |
一、世界人口迁移概述 |
二、西方国家人口迁移的理论简介 |
三、几个主要国家人口迁移管理制度 |
四、西方人口迁移管理的伦理精神 |
第三章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应遵循的伦理理念和原则 |
第一节 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伦理审视 |
一、我国当代不同时期流动人口的特点 |
二、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演进 |
三、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所体现的伦理思想的演进 |
第二节 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所体现的伦理思想与流动人口伦理诉求的矛盾 |
一、流动人口对管理制度的伦理诉求 |
二、我国现行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与流动人口伦理诉求的矛盾 |
第三节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应遵循的伦理理念和原则 |
一、以满足流动人口正当伦理诉求为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伦理理念 |
二、制定满足流动人口正当伦理诉求管理制度的两个层面 |
三、制定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应遵循的五个伦理原则 |
第四章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活动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 |
第一节 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方式的演变 |
一、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方式演变的三个时期 |
二、我国当代流动人口管理方式演变过程中伦理理念的变迁 |
第二节 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活动忽视和侵犯流动人口伦理诉 求和权益的若干情形 |
一、对流动人口正当伦理诉求的忽视 |
二、对流动人口权益的侵犯 |
第三节 实施道德化管理,消除对流动人口伦理诉求的忽视和权益的侵犯 |
一、以消除歧视和侵犯为流动人口管理活动的伦理理念 |
二、流动人口管理活动的人性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
三、政府部门管理流动人口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 |
第五章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主客体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
第一节 流动人口行政管理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一、行政管理者行为的若干悖德现象 |
二、行政管理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第二节 流动人口使用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一、流动人口使用者行为的若干悖德情形 |
二、流动人口使用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第三节 流动人口自身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一、流动人口自身行为的若干悖德情形 |
二、流动人口自身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属地化管理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相关政策建议 |
四、来京打工要办理哪些证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在京随迁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 周相君.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D]. 于海燕. 吉林大学, 2016(08)
- [3]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陶艳婷.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4]提升农村房产价值 推动城市化发展[J]. 董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24)
- [5]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J]. 邢文. 记者观察(上半月), 2010(01)
- [6]“居住证”等同“同城待遇”[J]. 田耸屹. 记者观察(下半月), 2009(12)
- [7]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伦理问题研究[D]. 陈祥松.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
- [8]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A]. 姚妮,谢宝富. 第七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2009
- [9]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J]. 姚妮,谢宝富. 中国软科学, 2009(S1)
- [10]农民工政策的范式转移及其障碍[J]. 蒋晓阳,黄黎若莲.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07(00)
标签:流动人口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