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育男性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文献综述)
徐庆华[1](2020)在《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胎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调查妇女早孕期尿中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水平与自然流产和胚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探讨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为预防有机磷农药对胎儿发育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一部分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1:2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从本地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早孕期自然流产227名孕妇作为病例组,按照孕妇年龄(±2岁)进行配对,以同期在本医院进行产检的454名早孕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尿中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分析和自我报告的杀虫剂使用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孕妇有机磷农药的暴露情况,同时调查了与自然流产相关的其他潜在因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孕妇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尿中有机磷农药非特异性代谢产物二烷基磷酸酯(DAP),包括:磷酸二甲酯(DMP)、磷酸二乙酯(DEP)、二甲基硫代磷酸酯(DMTP)、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DMDTP)、和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DEDTP)。采用碱性苦味酸法(Jaffe法)检测尿中肌酐浓度。用尿中肌酐浓度校正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浓度,并将肌酐校正后的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浓度进行log转换,用于统计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尿中有机磷代谢产物水平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结 果]两组孕妇平均年龄比较,病例组30.65±4.59岁,对照组30.44±4.49,P=0.5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孕妇(病例组98.7%,对照组99.1%)尿中检出一种或多种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孕妇尿中DMP、DEP、DMTP、DMDTP、DEDTP的检出率分别为 97.4%、62.6%、70.5%、14.5%、76.2%,对照组这5种代谢产物的检出率分别为97.8%、67.8%、46.7%、13.5%、60.7%。两组比较,病例组尿中DMTP和DEDTP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尿中 DMP、DEP、DMTP、DMDTP、DEDTP、和总 DAP 中位数水平分别为0.54、0.08、0.93、0.03、0.90、3.24(ng/mg),对照组这5种代谢产物以及总 DAP 浓度中位数分别为 0.71、0.07、0.72、0.04、0.66、2.76(ng/mg)。两组比较,病例组DMTP、DEDTP和总DAP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但DMP平均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病例组孕妇和/或其丈夫接触其他环境因素的比率高于对照组,比如驱蚊剂、杀虫剂、油漆、噪音、射线、增塑剂、以及多环芳烃(PAHs);病例组孕妇多次妊娠、人工流产史、不良生育史的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是病例组孕妇服用叶酸、多种营养素和钙剂比率低于对照组;病例组孕妇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因素后,孕妇尿中检出DMTP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OR=2.62,95%CI 1.40~4.91);尿中DMTP水平升高和DMP水平降低与自然流产相关;暴露于高浓度的DMTP(75%百分位以上)显着增加自然流产风险(OR=2.72,95%CI 1.31~5.66);然而,暴露于高水平的DMP(75%百分位以上)降低自然流产风险(OR=0.46,95%CI 0.23-0.93)。第二部分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胚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研究[方 法]采用1:4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160例,采用核型BoBs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将检出染色体畸变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并对其父母进行外周血染色体验证,发现其中一例为父母染色体平衡易位导致的胚胎染色体畸变,被剔除。另有9例失访(未进行父母外周血验证),2例没有尿样,被排除。最后纳入分析的病例为88人。以同期在本医院进行产检的352名早孕期孕妇作为对照组,按照孕妇年龄(±2岁)进行配对。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孕期尿中有机磷代谢产物水平与胚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结 果]两组孕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31.49±4.96岁,对照组31.13±4.52岁,P=0.5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孕妇尿中DMTP和DEDTP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MTP、DEDTP和总DA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病例组孕妇和/或其丈夫接触驱蚊剂、杀虫剂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病例组孕妇多次妊娠和不良生育史的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服用叶酸的比率低于对照组;病例组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相关因素后,孕妇尿中检出DMTP增加胚胎染色体畸变的风险(OR=4.07,95%CI 1.53~10.83);尿中DMTP水平与胚胎染色体畸变的风险呈正相关(OR=6.91,95%CI 1.19~39.96)。第三部分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对胎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 法]以早孕期正常产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出生队列,并追踪至本次妊娠结束。从病历中获取胎儿的出生结局(包括出生体重、出生身长、胎龄、死产/死胎)和孕妇的妊娠相关疾病。先天性畸形或染色体畸变是由医院的专业人员诊断。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孕妇尿中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水平与胎儿出生结局的相关性,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对胎儿不良出生结局(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的影响。[结 果]追踪调查胎儿出生结局447例,其中活产433例、死产/胎死4例、自然流产2例、先天性畸形4例、染色体畸变4例。活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16.24±424.67克,平均出生身长为50.00±1.95厘米,平均胎龄为38.87±1.49周。其中,早产28例(6.5%);低出生体重17例(3.9%);小于胎龄儿33例(7.6%)。有机磷农药暴露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接触杀虫剂、常吃西瓜、多次妊娠或者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尿中某些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水平偏高,而每天做饭、用苏打水/热水清洗果蔬、常吃苹果的孕妇尿中有机磷代谢产物水平偏低,P<0.05。胎儿出生结局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发生胎儿早产、LBW和SGA的孕妇,其尿中DMTP或DEP水平偏低;孕妇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胎儿出生时的胎龄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尿中DMTP水平与婴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校正β系数为184.3(95%CI 28.2~340.4)。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尿中DEDTP水平升高增加胎儿发生LBW的风险,校正OR值为4.7(95%CI 1.3~17.3);然而,DMTP水平升高降低胎儿LBW和早产的风险,校正OR值分别为0.02(95%CI 0.001-0.2)和0.06(95%CI0.01~0.5)。此外,孕妇高龄、多次妊娠、不良生育史、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怀孕前后接触多环芳烃、驱蚊剂、油漆、噪音,增加胎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险。[结 论]孕妇普遍暴露于低水平的有机磷农药,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可增加胚胎染色体畸变和自然流产的风险。产前暴露于不同种类的有机磷农药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不同,早孕期暴露于甲拌磷、特丁磷等可以转化成DEDTP的某些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增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风险。此外,早孕期BMI、补充多种营养素、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或胎龄呈正相关。孕妇年龄、多次妊娠、不良生育史、妊娠相关疾病、环境因素接触(驱蚊剂、多环芳烃、油漆、噪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或胎龄呈负相关。
徐依景,黄荷凤[2](2019)在《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筛查对改善男性因素不孕夫妇辅助生殖结局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技术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成功生育健康子代。PGT-A技术是通过遗传学手段对体外授精得到的胚胎进行染色体检测,从而达到筛选出染色体整倍体胚胎进行移植的目的。目前PGT-A主要用于女性高龄、反复流产或反复的胚胎种植失败。近年来,PGT-A也被推荐用于男性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的患者中。但PGT-A对男性因素不孕夫妇的辅助生殖治疗结局的改善作用,仍是学界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综述了PGT-A与男性不育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PGT-A技术对男性因素不孕夫妇辅助生殖结局的改善作用。
孙宝刚,管福来,曹井贺,粱鲁南,董业浩,房姣,杨爱军[3](2018)在《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实验组中132例特发性不育患者患者作为实验组,正常生育组50例男性纳入对照组。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2组患者精液进行精子非整倍体检测,并对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的第3天的废弃胚胎进行胚胎染色体分析。分析以上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指标。结果特发性不育患者的DNA精子非整体率(5.75±0.5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3.6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5.00(36/80)小于正常生育患者组63.95(5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与正常生育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特发性不育患者的流产18.18(2/1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10.53(2/1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发性不育患者精子、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且特发性不育对辅助生殖结局也有不良影响。
徐秀民[4](2014)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与非整倍体精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分析精子DNA损伤率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分析精子染色体(18、X、Y)非整倍体率。探讨并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和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精液标本来自正常已育的男性及不育男性患者,依据WHO标准行精液分析,根据精液分析结果及不育史分为对照组、少精症组、弱精症组、少弱精症组。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分析精子DNA损伤率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分析精子染色体(18、X、Y)非整倍体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少精症组、弱精症组和少弱精症组患者精子DNA损伤率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不育组中的精子染色体(18、X、Y)非整倍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NA损伤率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r=0.453,P=0.008,n=33)。结论: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率和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子DNA损伤可能是导致非整倍体精子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琼东,莫毅,梁方方,檀大羡,谢丹尼[5](2013)在《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子X和Y染色体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方法分析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子X和Y染色体畸变,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对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双色荧光标记(CEP X、Y)探针,对10例精液正常者(对照组)和20例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子标本进行原位杂交分析,对比两组精子X和Y染色体的非整倍率。结果对照组共记录4 180个精子,有荧光信号精子数为4 165个,杂交率为99.64%;特发性少精子症组共记录5992个精子,有荧光信号精子数为5860个,杂交率为97.80%。对照组精子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率为1.36%,明显低于特发性少精子症组的4.54%(P<0.01)。结论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较高;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子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曾艳[6](2013)在《人精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IVF-ET中的应用及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约有15%的育龄夫妇会发生不育,而其中有一半的原因是由男性引起的[1]。众所周知,染色体不正常的男性常会带有二体性精子而生出染色体不正常的胎儿,近十年的研究发现,国内男性精子质量有明显下降[2,3],即使是染色体正常的男性,其精子发生非整倍体率也在不断上升,同时,各
吴芳,白晓红[7](2012)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人精子染色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其简便、快捷、高敏感度及高特异度的优点,可一次检测成千上万的精子染色体而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精子染色体检测的主要方法。许多研究用FISH技术检测男性的精子染色体发现,有毒物接触史、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及不育男性的非整倍体率较正常男性明显增加。特别是随着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应用,FISH在检测不育男性精子染色体中的作用更加明显。综述近年FISH在研究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方面的进展。
黄梅,石红[8](2010)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人精子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其快速、简便、高灵敏度及高特异性的优点,可一次检测成千上万精子染色体而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检测精子染色体的首选方法。本文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将FISH技术在检测正常人、不育者、染色体平衡易位者、有毒物接触者及肿瘤患者化疗后精子染色体异常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张云山,杨清秀,罗海宁,糜若然[9](2009)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不育男性精子X、Y及18号染色体》文中认为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不育男性精子的X、Y和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方法:15例接受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中严重少弱精子症组(A组)、轻度少弱精子症组(B组)和弱精子症组(C组)各5例。选用CEPX/Y、CEP18染色体探针对其ICSI后剩余的精子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比较3组患者精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发生率。结果:共计数精子3000个,杂交率为97%。A、B、C组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分别为(6.72±2.64)%、(1.60±1.02)%和(4.03±1.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9.62,P<0.01)。A组、B组之间和A组、C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和C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少弱精子症患者尤其是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进行ICSI治疗时,应该在胚胎移植前进行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防止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出生。
李刚[10](2009)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辅助生殖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自1990年世界上诞生第一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对配子或胚胎进行遗传学分析和诊断,去除有遗传缺陷的配子或胚胎,选择正常的胚胎植入子宫的一种诊断方法。PGD将遗传学与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克服了常规产前诊断技术因终止异常妊娠带给患者身心痛苦的缺陷,因此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的发展已日益成熟,也给PGD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新的植入前胚胎单细胞诊断方法不断出现如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array-CGH、Microarray等,但在现阶段仍然无法替代PGD中两个基本方法;单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由于单细胞PCR存在三个缺点:PCR扩增效率、污染及等位基因脱扣(Allele drop-out,ADO),而FISH不仅可以进行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更在研究胚胎嵌合现象、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方面具有PCR所没有的优势。因此FISH是PGD中一种无法替代的、重要的检测方法。在FISH-PGD中仍然存在难点:1、单细胞固定:在单细胞FISH诊断中,诊断的准确性与单个卵裂球的固定密切相关。理想的固定应该是彻底的去除胞浆蛋白,保留染色体DNA的完整性且简单易学。目前常用的单细胞固定方法有三种:甲醇/冰醋酸法、Tween-20/HCl法、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三种固定方法在各个生殖中心分别有使用。但三种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仍然可能出现细胞核暴露不良、胞浆残留多、甚至细胞核丢失导致无法准确诊断等,因此认为固定方法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2、植入前胚胎有高比例的非整倍体,这可能是FISH-PGD临床误诊、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高生育风险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夫妇其胚胎非整倍体风险文献报道不一。同时在FISH诊断中信号在核中的位置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诊断及胚胎发育的影响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但仍然尚无明确定论。(3)临床上染色体异常PGD遗传咨询及预后估计如移植胚胎、妊娠结局等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目前进展缓慢。本文就上述热点和难点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对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进行了改良,并探讨了其对FISH信号及单细胞诊断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了平衡易位携带者胚胎中非整倍体的变化及卵裂球细胞核中染色体信号分布特点。第三部分探讨了精子FISH结果在男性染色体异常PGD及遗传咨询中的作用。第四部分将改良的卵裂球固定方法用于临床,进行了16个PGD周期的临床诊断,同时回顾性分析了染色体平衡易位对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等。第五部分应用国产化探针对未培养的羊水细胞进行了FISH分析。第一部分单细胞固定方法的改良及其对细胞核面积及荧光原位杂交信号的影响研究对象:用于固定卵裂球细胞均来自不宜移植的人类2-10细胞阶段的胚胎,所有胚胎均经过病人知情同意后用于实验。研究方法:获得的卵裂球使用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甲醇/冰醋酸法;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改良的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固定。固定后进行FISH,同时利用荧光分析软件Imstar计算细胞核面积、比较各组的固定率、信号重叠率、信号分裂率。结果:1、细胞固定率上甲醇/冰醋酸法为86.73%,明显低于改良前后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2、细胞面积上甲醇/冰醋酸法为55.3 um3,明显高于改良前后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3、三组间信号重叠率及信号分裂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对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进行了改良,同时对其及另外的卵裂球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改良的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易于掌握、程序简单、固定细胞时间短、不增加误诊率等优点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第二部分平衡易位携带者胚胎非整倍体筛查及染色体位置与胚胎非整倍体相关性的研究研究对象:2006.1~2009.3我中心针对平衡易位携带者进行11个PGD周期,包括罗伯逊易位9个周期,相互易位2个周期。研究方法:1、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程序按我中心常规进行。2、对固定好、信号明显的细胞核再次选择5种探针(LSI13/21及CEP18/X/Y),进行胚胎非整倍体检测。3、采用Imstar荧光分析软件确定各个信号相对位置。信号相对位置(relativedistance)RD=SC/R。结果:1、11个针对平衡易位的PGD,选择细胞核固定良好、无多核、无核碎片的139个细胞核进行了PGS。选择信号完整的130个细胞核进行了分析。共分析了937个荧光信号,其中整倍体细胞核共38个,304个信号,余均为非整倍体细胞信号。2、分析了来源于平衡胚胎的42个卵裂球和来源于非平衡胚胎的88个卵裂球的PGS结果。在平衡胚胎来源的细胞核中,整倍体率为71.4%(30/42),而非平衡胚胎来源的细胞核其整倍体率为9.1%(8/88),统计学上差别有显着性(x2=53.4,P<0.05)。其中非平衡胚胎来源的卵裂球主要表现为复杂的非整倍体(36.4%)。虽然染色体整倍体率在不同级别胚胎中分布无显着性差异,但优质胚胎(Ⅰ级+Ⅱ级)中非整倍体率仍占有60%(56/92)。3、对38个整倍体卵裂球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男性核型21个,女性核型17个。共分析了304个荧光原位杂交信号,在信号分布上未发现有显着差异。但信号13、21、X倾向于分布于细胞中央(RD<0.5),而染色体18、Y则倾向分布于外周(RD>0.5)。4、对92个非整倍体卵裂球进行了分析,共分析了633个荧光原位杂交信号。非整倍体卵裂球中信号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信号13、18、21、Y倾向分布于外周(RD>0.5),尤其是染色体18号。但信号X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在整倍体细胞核中,染色体信号分布位置无统计学差异,但主要集中在核周1/4-3/4,而在非整倍体细胞核中,染色体信号分布主要在核周边。二者在信号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结论:1、平衡胚胎来源的卵裂球整倍体率为71.4%,明显高于非平衡胚胎来源的卵裂球整倍体率(9.1%)。2、不同级别胚胎的卵裂球其整倍体率无显着差异,即使移植了优质胚胎仍然可能是非整倍体胚胎,最终导致妊娠失败。本研究显示优质胚胎非整倍体率仍占有60%,高于文献报道。因此对于针对平衡易位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建议同时进行胚胎的非整倍体筛查。3、本研究显示整倍体卵裂球中染色体信号分布无显着差异。4、非整倍体细胞核中,染色体信号分布主要在核周边。信号13、18、21、Y倾向分布于外周,尤其是染色体18号,信号X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精子荧光原位杂交在男性染色体异常PGD中的作用研究对象:2006.7~2008.8,9对不孕夫妇因男方染色体异常进行了精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包括罗氏易位7例,相互易位1例,克氏综合征1例。所有病例女方染色体均正常。患者禁欲3-5天手淫法取得的精液标本用于试验。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后行精子FISH和PGD。研究方法:1、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程序按我中心常规进行。2、精子预处理:精液预处理后用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调制精子浓度至20×106/ml,后滴片,使精子均匀分布于玻片并风干。后将风干玻片在1M NaOH溶液中浸泡5分钟,使精子核去凝集,后立即进行FISH分析。3、FISH方法同第一部分。结果:1、9例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男性进行了精子FISH分析,7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中,正常或平衡精子比例为85.7%(6045/7053),1例相互易位携带者中正常或平衡精子比例为30.4%,克氏综合症正常精子比例为68.8%。2、7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中,正常或平衡胚胎比例为28.97%(31/107),1例相互易位携带者中正常或平衡胚胎比例为6.25%,1例克氏综合症正常胚胎比例为33.3%。3、PGD中正常/平衡胚胎的比例与正常精子比例呈正相关(R=0.75,P=0.02<0.05)。结论:1、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平衡精子平均比例为85.7%,克氏综合症患者的正常或平衡精子比例为68.8%,均高于相互易位携带者。2、染色体正常精子比例与PGD中正常胚胎比例呈正相关,因此在PGD前生殖遗传咨询中,建议对携带者进行精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了解平衡配子所占的比例,为PGD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第四部分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16个周期的临床应用分析研究对象:2006.1~2009.3年,我中心共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16个周期,包括针对染色体罗伯逊易位9个周期,针对染色体相互易位2个周期,针对男性克氏综合症2个周期,针对男方AZFc缺失1个周期,针对21-三体高风险筛查2个周期。研究方法:所有周期均经控制性超排卵、取卵、ICSI技术受精,受精后用Quinn’s-1026培养液培养。受精后第三天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合适胚胎采用激光打孔法进行活检。可活检胚胎的标准为正常受精并发育到6-8细胞以上,碎片<20%取1-2个卵裂球。活检出的卵裂球移入矿物油覆盖培养液Quinn’s-1023微滴的培养皿(3001培养皿)准备行改良的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固定。固定后选择相应探针杂交。相应的活检后的胚胎移入Quinn’s-1029微滴中继续培养。D5根据FISH信号和胚胎质量等移植相应胚胎。结果:1、16个周期共取卵310个,正常受精253个,MⅡ卵共282个,2PN受精率89.7%(253/282),卵裂235个,卵裂率92.9%(235/253),优质胚胎165个,优质胚胎率73.0%(165/226)。共活检195个胚胎,活检成功180个,活检成功率为92.3%(180/195)。固定率为94.4%(170/180),经过FISH后诊断明确149个胚胎,诊断明确率为87.6%(149/170)。2、16个周期妊娠成功4周期,成功率为25%。经检索为河南省首例针对罗伯逊易位、克氏综合症PGD妊娠成功。初步证实该诊断方法是准确、可行的3、罗氏易位女性携带者组和男性携带者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0.75±2.87岁、28.67±0.58岁,P>0.05差异无显着性。两组在体重指数(BMI)、基础FSH、LH、E2、降调天数、Gn天数、2PN受精率、2PN卵裂率、移植胚胎数上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但女性携带者组的Gn用量为2493.75±555.79IU,明显高于男性携带者组1600.00±173.20 IU;HCG注射日E2值、获卵数分别为4309.18±1687.26(pg/mL)、17.50±4.51个,明显低于男性携带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平衡易位携带者有较高比例的无规律分裂的胚胎,此类患者PGD在保障胚胎发育潜能的前提下倾向活检2个卵裂球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染色体罗伯逊易位可能是卵巢反应不良的风险因素之一。3、改良的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应用于临床16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周期,4例获得妊娠,使其实现生育健康后代的愿望,达到优生的目的。第五部分未培养羊水细胞FISH在产前遗传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对象:2007~2008年来我院进行产前诊断的100例孕妇,年龄范围25-40岁,孕周范围17-25周。羊膜腔穿刺指征包括:1、孕妇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2、孕妇曾经生育过染色体异常儿;3、夫妇一方有染色体结构异常;4、母血清生化筛查高风险;5、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并排除穿刺的禁忌症如具有先兆流产症状、体温高于37.5℃、有出血或盆腔宫腔感染征象者。研究方法:1、进行羊水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的产前诊断病例共100例。孕妇的年龄25-40岁,孕周范围17-25周。2、羊水核型分析采用常规方法,由河南省人民医院遗传研究所完成。3、未培养羊水细胞FISH检测方法按照探针说明进行。结果: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进行羊水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的产前诊断病例共100例。孕妇的年龄25-40岁,孕周范围17-25周。男性胎儿55例,女性胎儿45例。2、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结果100例羊水标本均同时行未培养羊水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和细胞核型分析,共发现1例胎儿染色体异常,为21-三体,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例。此外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例,包括1例46 XX,1qh+,1例46 XY,Yqh+。3、羊水细胞FISH结果每一例羊水标本约5-6ml,一般均在24小时内出FISH结果,显示1例异常为47,XX,+21,其余FISH分析正常。结论1、未培养羊水细胞行FISH分析是可行的、可靠的。本研究中,针对特异探针而言,染色体非整倍体的诊断准确率达100%。该技术简便快速,能在24小时内出结果,有很大的应用前景。2、本文利用国产探针进行未培养羊水细胞行FISH分析,结果可靠。同时可以降低FISH费用,易于临床推广应用。全文小结1、改良的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易于掌握、程序简单、固定细胞所需时间短、不增加误诊率等优点可在临床使用。2、平衡胚胎来源的卵裂球整倍体明显高于非平衡胚胎来源的卵裂球。3、不同级别胚胎的卵裂球其整倍体率无显着差异。本研究显示优质胚胎非整倍体率仍占有60%,高于文献报道。因此对于平衡易位的PGD建议同时进行胚胎的非整倍体筛查。4、本研究显示整倍体卵裂球中染色体信号分布无显着差异,而非整倍体细胞核中,染色体信号分布主要在核周边,尤其是18号染色体。5、罗氏易位携带者及克氏综合症患者平衡精子比例高于相互易位携带者,其染色体正常精子比例与PGD中正常胚胎比例呈正相关。6、平衡易位携带者有较高比例的无规律分裂的胚胎。7、染色体罗伯逊易位是卵巢反应不良的风险因素之一。8、改良的Tween-20/HCl+甲醇/冰醋酸法应用临床16个周期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4例获得妊娠,使其实现生育健康后代的愿望,达到优生的目的。同时PGD技术已得到卫生部批准,为进一步开展PGD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9、未培养羊水细胞行FISH分析是可行的、可靠的。该技术简便快速,能在24小时内出结果,国产探针应用降低FISH费用,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育男性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育男性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提纲范文)
(1)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胎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胚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对胎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胎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精子荧光原位杂交 (FISH) : |
1.2.2 胚胎细胞荧光原位杂交 (FISH) : |
1.2.3 控制性超促排卵: |
1.2.4 受精及胚胎培养: |
1.2.5 计算公式: |
2 结果 |
2.1 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分析结果 |
2.2 两组患者胚胎染色体结果分析 |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
3 讨论 |
(4)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与非整倍体精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 主要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子X和Y染色体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试剂: |
1.2.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精子数与杂交效率 |
2.2 两组精子非整倍体率比较 |
3 讨论 |
(6)人精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IVF-ET中的应用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染色体异常的男性患者 |
1.1 性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
1.2 其它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 |
1.3 平衡易位和非平衡易位的染色体异常患者 |
2 染色体正常 |
3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前和ICSI前的所有男性病人 |
4 从事有毒有害 (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异常的) 职业的男性病人 |
(7)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人精子染色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ISH在正常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应用 |
2 FISH在有毒物接触史和接受放、化疗后精子非整倍体中的应用 |
3 FISH在不育男性精子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 |
4 FISH在精子染色体结构异常中的应用 |
5 展望 |
(8)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人精子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 |
2 FISH在正常人精子中非整倍体分析中的应用 |
3 FISH在不育男性精子非整倍体分析中的应用 |
3.1 弱、畸精症与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 |
3.2 少、无精症患者精子的非整倍体率 |
4 FISH在检测平衡易位携带者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应用 |
5 FISH在有毒物接触史及睾丸癌化疗后精子非整倍体分析中的应用 |
(9)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不育男性精子X、Y及18号染色体(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探针 |
1.2.2 精液处理方法 |
1.2.3 标本制备方法 |
1.2.4 对精子进行X、Y、18号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及杂交后洗脱方法 |
1.2.5 荧光信号计数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荧光显微镜下表现 |
2.2精子计数 |
3 讨论 |
(10)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辅助生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部分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辅助生殖中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单细胞固定方法的改良及其对细胞核面积及荧光原位杂交信号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平衡易位携带者胚胎非整倍体筛查及其染色体位置与胚胎非整倍体相关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精子荧光原位杂交在男性染色体异常PGD中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16个周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未培养羊水细胞FISH在产前遗传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的研究进展 |
摘要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完成或参与课题情况 |
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育男性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妇女早孕期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胎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D]. 徐庆华.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2]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筛查对改善男性因素不孕夫妇辅助生殖结局的研究进展[J]. 徐依景,黄荷凤.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9(12)
- [3]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J]. 孙宝刚,管福来,曹井贺,粱鲁南,董业浩,房姣,杨爱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03)
- [4]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与非整倍体精子的研究[D]. 徐秀民. 安徽医科大学, 2014(11)
- [5]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子X和Y染色体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J]. 刘琼东,莫毅,梁方方,檀大羡,谢丹尼. 广西医学, 2013(10)
- [6]人精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IVF-ET中的应用及价值[J]. 曾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10)
- [7]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人精子染色体中的应用[J]. 吴芳,白晓红.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2(03)
- [8]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人精子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进展[J]. 黄梅,石红.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9]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不育男性精子X、Y及18号染色体[J]. 张云山,杨清秀,罗海宁,糜若然. 天津医药, 2009(06)
- [10]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辅助生殖中的作用[D]. 李刚. 郑州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