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财 一改粗放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高小强[2](2017)在《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民居是指按照传统方式建造的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供家庭或家族居住使用的民间建筑。随着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样式的简单应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民居的趋同性逐渐代替了差异性,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传统民居作为历史沧桑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研究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可为今天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甘青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形态复杂,民族多样,传统民居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以往的研究多从建筑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角度,以现存典型民居作为个案研究,整个区域的民居类型及地理分布不甚明确。本文以整个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侧重清至民国时期,在空间上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基础,将甘青地区分为河西、陇中、甘南、陇南、陇东、河湟、柴达木、青南八大区域。在研究方法上,借助历史文献、当代文献、考察资料中对甘青地区传统民居的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每个区域各区县的传统民居进行逐一复原;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结构特征、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依据建筑材料、建筑形制、屋顶形式、居住主体等要素,抽取具有中观、宏观地理显示度的民居类型,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划分传统民居文化区,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历史时期,甘青地区的主体民居有帐房、碉房、窑洞、板屋四大基本类型。帐房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民居形式,随着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定居,出现了帐房和各种房屋并存的局面。碉房由汉代的“邛笼”发展而来,形似碉堡,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班玛、玉树等地。陇南白龙江流域曾是羌族的生活地,在宕昌、武都、舟曲等地至今仍存在与碉房形制相似的“羌楼”。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六盘山是窑洞和房屋民居的一条人文分界线。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地区,早期林木茂盛,居民多修建板屋。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墙板屋开始出现。明代后期,土木瓦房开始成为当地的主体民居。2.甘青地区曾作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前沿阵地,为防范边患,在官方倡导下,河西、河湟、陇中、陇东等地修建了大量堡寨,形成了堡寨聚落。但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堡寨的防御性功能减弱,变成村堡或废弃。但这种防御性堡寨影响深远,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不稳定,村民自发组织修建集体堡寨,作为临时居所。堡寨也影响到传统民居的形制,河西地区在嘉峪关以东民众多夯筑高大宽厚的土墙,在院落内修建墩、角楼等附属建筑用于了望,形成堡寨式民居。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的“庄窠”民居也是堡寨式民居的变体。陇东、陇中的有些地方则在院内大门的一侧修建小高房,用于了望,防御功能明显。3.传统民居的建造通常受到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和技术、社会环境、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遵循“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原则,不同人群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营造适合自身的人居环境。人群的迁移和交往可引起文化特性的传播,从而影响到民居的形制和建筑特征。甘青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同一区域传统民居的外部特征虽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受历史文化、建筑民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造流程、内部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4.以建筑材料和形制作为主要分类指标,传统单幢类民居的类型可分为窑洞、土房屋、碉房、帐房四大基本民居类型。其中窑洞可分为靠山窑、地坑窑和箍窑;土房屋可分为土木平房、土木石瓦房、土木板瓦房、土木茅草房和土木瓦房;碉房分为石碉房和羌楼;帐房分为帐篷、蒙古包和毡房;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细分,但民居类型划分参照的指标很难统一,且随着民居类别的增多,会出现交叉重复叠加区,各类民居的分布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对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分为农耕窑房区和游牧帐房区两大区。
崔闻天[3](2016)在《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是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旨在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以及粮食产业、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以及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河南省,也已经贯彻具体落实了好几年。其绩效如何,今后该怎样优化,值得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文即是以河南省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综合利用财政支农、农业政策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相关基础理论,以及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与资料检索法、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取得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发现了还存在三项补贴政策的补贴效应逐年递减、规模种粮却得不到补贴、三项补贴政策面积核实难度大、补贴发放工作行政成本高、补贴系统数据对接困难等诸多问题,并挖掘了存在问题所产生的成因,如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向性不够明确、补贴政策的要求不同、基层发放补贴资金需占用大量人力物力等,进而概述了国内外调整优化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借鉴,最后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优化建议,包括合并补贴种类,统一补贴面积;提高补贴标准,强化政策效应;简化发放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明确部门职责,加强资金监管;整合信息系统,保障资源利用等。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对粮食大省河南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实证分析;二是探寻了新政策落实后存在问题的成因及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沈宏益[4](2013)在《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在西藏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地位与战略作用,而农牧民则是西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及合作程度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诸如生态资源枯竭、生产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及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等,继而影响着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面临新时期、新任务的挑战和根据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战略任务要求,从根本和长远解决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等问题,并探讨由“输血型”财政向“输血型+造血型”经济职能转化的新型财政支农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以下几点假设:(1)如果能够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挑战并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财政支农政策,就有助于降低和消除影响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因素与制约机制,则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将是必然的;(2)如果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必将进一步带动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3)如果西藏农业经济和农牧民持续增收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则整个西藏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也是必然的。本论文采取系统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西藏农牧民收入构成、增长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就现行西藏财政支农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不足,在结合国内外有关财政支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相关财政政策与对策建议等。本论文研究内容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及技术难点等;第二部分为有关概念界定及财政支农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概念的界定、计算,以及财政支农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相关理论等;第三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战略背景分析。主要从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与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西藏和谐与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作用;第四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结合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农牧民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西藏农牧民在增收过程中还存在速度滞缓、后劲不足、动力缺乏、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而。内部因素主要是教育落后、观念陈旧、基础薄弱和农业弱质性等,外部影响主要有地域限制、生态脆弱、资源贫乏、创新不足和农业发展空间狭小等,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第五部分为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对农牧民持续增收效应分析。在立足于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变动格局基础上,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得出西藏财政支农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有着较强的直接、间接效应关系,通过对其现行财政支农政策进行评述,发现尚存在政策不灵活、体系不健全、效益不突出、保障力较低、长效机制缺乏和生态税缺失等问题;第六部分为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及经验借鉴。在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东中部和西部云南等一些省份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及典型做法,结合西藏实际区情进行比较分析,其对西藏的启示是:应地方财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和提升财政支农效益等,以建立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七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即在借鉴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基础上,立足西藏实际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结合财政支农效应分析结果和有关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该政策包括财政支农目标、原则、途径和内容等,具体内容主要从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提升农牧民增收潜力、改善农牧民增收环境、降低农牧民经营风险、提高农牧民增收软实力创新农牧民增收途径等方面入手,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与管理办法等;第八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在西藏现实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落后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下,需结合西藏生态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科学、合理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并逐步由“输血型”财政向“输血型+造血型”经济职能转化,最终建立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等。本论文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采取调查问卷与其它研究方法等相结合,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推导和分析西藏财政支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各种直接、间接效应关系及作用,对于研究财政促进西藏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2)立足西藏现实生态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深入、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论证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及其相关财政政策等,在研究视角和内容上具有创新性;(3)能够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及对策建议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地区特色和西藏地域特点,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徐茵[5](2013)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实现全面医保已成为民生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过度医疗、道德风险、套保、骗保案件的层出不穷,基本医疗保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严重。基本医疗保障过程中的财务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倍受攻击,甚至基本医疗保障的非营利形式也受到了公众质疑。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效果不明显,没有触及制度本质。造成低质量的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充斥市场,医疗关系冲突加剧,不能公平维护参保者的合法权益。针对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理论问题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研究,将一改过去只重视医院、医保基金领域的财务会计制度,忽视公众所需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现状。在科学的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基础上,以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内容质量特征设计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制度,以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征设计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公平维护基本医疗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降低医改成本。本文先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确立了文章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规范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用问卷调查结果佐证文献研究结论,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表现及原因;再通过对信息披露目标、主体、形式和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主要包括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和透明度等的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最后提出培育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监督者、建立专属于基本医疗保障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完善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是在规范研究的同时辅以问卷调查,提高了规范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李怀敏[6](2012)在《基于JAVA EE的IT资产管理系统》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IT资产类型多样、部署分散、更新换代周期短。而当前的IT资产管理仅仅做到“可以带来效益”。本文对业界目前的商业软件和管理思想进行了充分调研。同时尝试将ITIL规范的生命周期管理融入IT资产管理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开发。本IT资产管理系统构建在Java EE技术平台上,使用面向对象的MVCF开发模式,以EJB组件技术实现系统实际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管理。依据功能及涉及对象的差异,将整体系统划分为B/S架构的三层逻辑体系,然后使用不同的技术分别实现界面显示层、业务应用层和底层数据管理层。本系统完全在Java EE技术平台上开发,还在管理思想和系统机制上有了以下的改进和创新:1生命周期管理参考ITIL规范的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将IT资产的状态过程从传统的线性流程转变为循环激励的螺旋周期。2流程管理一改业界同类软件或传统管理思想对IT资产管理的物品管理或人员管理的模式,将IT资产管理与企业具体业务流程重组结合,脱离了为做而做,强调以人为本,以提供的业务为本。3自动检查机制目前大多数的同类软件都是从IT系统监控系统发展而来,众多产品甚至只是作为监控系统的组件而存在。因此本系统开创性的通过分布式脚本和集中式Java代码来收集资产的状态信息。4完全B/S架构业界同类软件均为B/S架构与C/S架构的混合模型,彻底抛弃了C/S架构,将系统的全部应用均在B/S架构上实现,提高了系统效率和适应性。5信息共享IT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底层数据管理层的存储过程,实现了对现有管理系统的数据查询和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性,实现了已有投资的充分利用。
谭文艳[7](2012)在《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我国是灾害大国,加上粗放式生产等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愈演愈烈,如1998年的洪灾,2007年的四川旱灾,2008年的南方冰灾和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青海玉树地震等等。这些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虽天灾无情,但人间有爱,每次大灾面前,社会各界人士总是解囊相助,奉献爱心。面对巨大数目的捐赠款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加之我国政府在社会捐赠组织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必须加强救灾捐赠的行政监管,以保证善款善用。因此,研究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了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灾害、救灾捐赠、监管和行政监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并结合治理理论、公共利益理论、监管政治理论、财政监督理论等监管相关的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章就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选取了美国、德国和英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案例,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第五章就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问题提出对策。以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理念的革新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完善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有效途径、以及优化行政监管运行机制的观点。第六部分着眼全文,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与方向。
杨汝琦[8](2012)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路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既要有惩罚性的约束制度,又要有利益诱导性的激励制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的是法律强制力、惩罚性的一方面,法律作为强制的规范作用在显化。然而,更为关键的是,法律所拥有的作为非强制的指引、预测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激励功能,人们往往所关注不够甚至忽略。鉴于我国法律约束、强制制度较健全但利益诱导性激励制度不足的现实,本文以循环经济和相关法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循环经济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对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制度的构建做了一些探讨,以期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化建设早日完善,及早发挥对循环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法律激励机制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应然选择。首先,界定了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的涵义,分析了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作用、特征。其次,分析得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企业的主导、公众的协作和非政府组织的推进。最后,结合我国现状,分析阐明了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原因,得出了法律激励机制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应然选择。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的比较及启示。首先介绍并评析了我国现行的法律激励制度,分析认为激励措施的规定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其次,分别从政府、企业、公众及非政府组织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德国和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国外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说明了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的实现上,本文分别从政府、企业、公众及非政府组织四方面主体构建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激励制度的创新。从政府角度,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完善政府循环经济评价与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先权制度,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制度,建立政府可持续消费制度;从企业角度,主要包括了循环经济标识、标志制度,完善企业科技进步立法,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立企业生态营销制度;从公众角度包括了完善循环经济教育法律制度,开展生态教育,建立引导生态消费的法律激励机制;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非政府组织的角度,包括改革登记管理体制,完善合理的减税制度和完善循环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孙志[9](2011)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九五”时期,中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也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概念。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财政作为庶政之母,对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性、根本性与稳定性的特点。财政政策是由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完整政策体系。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如何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开始,从转变发展方式的理论演变与发展入手,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分析在不同历史阶段,则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与核心内容的结论。文章提出了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指标,深刻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具体原因,在新的起点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健全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交代。第2章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包括很多学者在内,很多人都把发展与增长等同起来,即发展意味着“人均产出增长”。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很长时期内,人们把GDP/GNP及人均GDP/GNP的增长,视为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而也就把发展单一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却忽视资源环境的价值,以及人口增长界限,继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观的导向下,我国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产能落后、投资、消费、外贸格局不合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正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外延至关重要。本文对早期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和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与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由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第3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了财政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探讨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与作用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全面梳理了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作者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在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采取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改革开放前15年,在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后,由粗放到集约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推进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因此,财政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始终站在了改革最前沿,始终推动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始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第4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国初期,财政通过大力节约非生产性开出,压缩事业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等,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主义工商改造,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和规范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培育了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于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我国加快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逐步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财政管理,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财政政策调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通过预算安排、税收政策等多种方式,并注重把握好政策力度,促进了经济发展不断升级。第5章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选择问题。首先,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使得发展方式可细化、可评价。其次,本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做了客观评价,既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绩,又客观分析了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主要表现,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环境资源约束加大、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差距扩大,等等。最后,本文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包括优化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第6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提出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等;就创新财政政策提出了建议,要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是以经济学视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加深了对概念的把握与认识;二是通过对建国后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考察,系统梳理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过程,详细阐述了财政体制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健全则政体制、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结论。三是在深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上,富有前瞻性、比较系统地提出“十二五”时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建议,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完善财政政策为重要手段,在保持分税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然,本文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时,受资料方面的限制,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上述不足,作者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殷燕如[10](2012)在《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研究 ——基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基于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现实,通过对既有金融结构论、金融功能论和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系统回顾和评述,确定了研究思路。接着选择英国、日本和美国为例,考察三国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对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融资模式的选择,并得出相关启示。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实体经济对融资模式的金融服务需求,融资模式提供的金融功能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型”与“供给引导型”两种金融发展模式,展开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机理分析。其后,运用以上理论剖析了中国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性,并围绕目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势下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不适应的现状,提出匹配于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型融资模式。最后从构建融资模式创新的制度环境、强化经济转型中融资模式创新的功能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研究结论有三:(1)融资模式随着实体经济变化而变化。我们不难从三国历史考察中发现,融资模式内涵,无论是融资方式构成以及提供的功能等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2)“需求追随型”与“供给引导型”两种路径相互依赖。根据研究可知,要严格区别需求追随与供给引导,明确指出在经济发展一个阶段是需求追随型,而在另一阶段是供给引导型是不现实的。实际上,融资模式适应实体经济发展时,两种发展路径是交织在一起的,同时表现为需求追求与供给引导两种路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我们发现,实体经济对融资模式提出的金融功能需求是融资模式创新功能的基础。(3)融资模式提供的功能需适应变动着的实体经需求。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提升,实体经济发生变化,如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的变化会对一国融资模式提出更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一国的融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优化而动态演进的过程,这就说明,一国融资模式只有在适应了该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体经济状况时,才会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二、金财 一改粗放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财 一改粗放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关于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二) 甘肃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三) 青海传统民居 |
三、研究对象 |
四、基本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甘青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基础与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自然基础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文 |
四、建筑材料 |
第二节 历史演变 |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宋元时期 |
三、明清民国时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西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第二节 嘉峪关以东的堡寨式民居 |
一、堡寨式民居的形成与发展 |
二、堡寨式民居内部特点 |
三、影响堡寨式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嘉峪关以西的低院落民居 |
一、低院落民居的形成与特点 |
二、影响低院落民居的因素 |
第四节 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帐房民居 |
一、藏族、裕固族的帐篷 |
二、蒙古族的蒙古包 |
三、哈萨克族的毡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陇中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中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兰州市的传统民居 |
二、白银市的传统民居 |
三、平凉市(庄浪县、静宁县)的传统民居 |
四、定西市的传统民居 |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居 |
第二节 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堡寨 |
二、土木平房 |
三、高房子 |
四、窑洞 |
五、土木茅草房 |
六、土木瓦房 |
七、土木楼房 |
第三节 影响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天然林木 |
二、人工造林 |
三、水资源 |
四、宗教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一、帐篷 |
二、碉房 |
三、板屋 |
四、窝棚 |
五、土木楼房 |
第二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
一、因地制宜:依坡而建的合院式二层楼房 |
二、土平屋顶: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平台 |
三、就地取材:“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石)” |
四、风俗习惯的影响:民居内部格局的差异 |
五、宗教的影响:居“经幡”之中和“神山”之下 |
六、生产方式的差异:定居与游牧文化“共生” |
七、定居者的追忆:“浪帐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陇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南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天水市的传统民居 |
二、陇南市的传统民居(附:舟曲县) |
第二节 陇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板屋 |
二、土木瓦房 |
三、土木楼房 |
四、羌楼 |
五、窑洞 |
六、土木石板房 |
七、土木茅草屋 |
第三节 影响陇南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地形因素 |
二、气候因素 |
三、建筑材料 |
四、经济因素 |
五、传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概况 |
第二节 陇东地区窑洞的类型及分布 |
一、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
二、下沉式窑洞(地坑窑) |
三、坡崖式和下沉式相结合窑(半明半暗窑) |
四、箍窑(砌筑式窑) |
五、窑洞的选址 |
六、窑洞的形制及布局结构 |
七、影响窑洞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陇东地区其他形制的民居 |
一、防御性民居 |
二、合院式房屋民居 |
三、华亭县——陇东窑洞和陇中房屋的分界区 |
四、影响合院式房屋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河湟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湟水流域西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湟水流域东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三、黄河流域区的传统民居 |
四、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第二节 合院式土木平房——庄窠 |
一、庄窠释义 |
二、庄窠的建造流程 |
三、庄窠的内外布局 |
四、土木平屋 |
五、影响庄窠的因素 |
第三节 土木二层平顶楼房——篱笆楼 |
一、篱笆楼的建筑特点与营造技艺 |
二、篱笆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柴达木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的传统民居 |
一、蒙古包 |
二、帐篷 |
三、庄窠 |
四、影响柴达木盆地传统民居的因素 |
第二节 海南台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三、庄窠 |
第三节 环青海湖及海北祁连山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环青海湖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海北祁连山区的传统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青南高原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青南高原的帐房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第二节 青南高原的碉房民居 |
一、碉房与碉楼名实辨析 |
二、碉房的选址及分布 |
三、碉房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 |
四、影响碉房的因素 |
五、土屋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与区划 |
第一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 |
一、甘青传统民居类型划分的讨论 |
二、甘青传统民居的综合分类 |
第二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
一、传统民居区划的基本原则 |
二、传统民居的区划指标 |
三、甘青传统民居地理区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农业补贴政策相关理论阐释 |
2.1 农业补贴政策的含义及其发展演变 |
2.1.1 农业补贴政策的含义 |
2.1.2 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演变 |
2.2 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 |
2.3 调整和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意义 |
2.3.1 更加精准地体现了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 |
2.3.2 有利于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
2.3.3 提高了行政效率 |
3 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现状 |
3.1 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概况 |
3.2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实施情况 |
3.2.1 补贴总额 |
3.2.2 补贴标准 |
3.2.3 补贴面积 |
3.2.4 补贴程序 |
3.2.5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使用情况 |
3.2.6 “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
3.3 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情况 |
3.3.1 补贴总额 |
3.3.2 补贴标准 |
3.3.3 补贴对象 |
3.3.4 补贴面积 |
3.3.5 补贴程序 |
3.3.6 农作物良种补贴工作经费使用情况 |
3.4 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评价 |
3.4.1 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增加了粮食产量 |
3.4.2 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增加了种粮农民收入 |
3.4.3 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 |
3.4.4 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良种化推广应用进程 |
4 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三项补贴政策的补贴效应逐年递减 |
4.1.2 规模种粮却得不到补贴 |
4.1.3 三项补贴政策面积核实难度大 |
4.1.4 补贴发放工作行政成本高 |
4.1.5 补贴系统数据对接困难 |
4.2 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
4.2.2 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向性不够明确 |
4.2.3 补贴政策的要求不同 |
4.2.4 基层发放补贴资金需占用大量人力物力 |
4.2.5 补贴信息系统不统一 |
5 发达国家调整优化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调整优化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做法 |
5.1.1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优化的经验做法 |
5.1.2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优化的经验做法 |
5.1.3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优化的经验做法 |
5.2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优化的启示与借鉴 |
5.2.1 我国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必须大幅度加强 |
5.2.2 调整“黄箱”政策,提高“绿箱”补贴水平 |
5.2.3 逐步将农业补贴政策法律化 |
6 河南省调整优化农业三项补贴的政策建议 |
6.1 优化补贴种类,由单一补贴变为综合补贴 |
6.2 优化补贴方式,由间接补贴变为直接补贴 |
6.3 优化补贴时限,由长期发放变为短期发放 |
6.4 优化监管方式,由自身监管变为第三方监管 |
6.5 优化信息利用,由信息独享变为信息共享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本论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
1.2 农牧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技术难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方案 |
1.4.3 技术难点 |
1.4.4 技术路线图 |
2 有关概念界定及财政支农理论基础 |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与计算 |
2.1.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 |
2.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 |
2.1.3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的一些指标 |
2.2 财政支农政策概念 |
2.2.1 财政支农政策解释 |
2.2.2 财政支农政策内容 |
2.3 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业及农民增收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
2.3.2 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
2.3.3 新古典经济学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
2.3.4 收入分配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
2.3.5 其它关于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等理论 |
2.4 财政支农有关理论基础 |
2.4.1 公平理论 |
2.4.2 公共财政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藏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战略背景分析 |
3.1 生态资源保护与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 |
3.2 社会经济发展与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 |
3.2.1 社会经济发展对带动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
3.2.2 农牧民收入增长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与西藏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 |
3.4 本间小结 |
4 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4.1.1 西藏农牧业发展基础 |
4.1.2 西藏农牧业发展现状 |
4.2 西藏农牧民收入状况及分析 |
4.2.1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阶段性特征 |
4.2.2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水平差异分析 |
4.2.3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城乡差异分析 |
4.2.4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5 西藏农牧民收入与GDP增长对比分析 |
4.2.6 西藏农牧民收入内部结构分析 |
4.3 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中存在问题 |
4.3.1 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滞缓 |
4.3.2 农牧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
4.3.3 农牧民收入增长动力缺乏 |
4.3.4 农牧民收入增长机制不活 |
4.4 成因分析 |
4.4.1 外部因素影响 |
4.4.2 内部因素制约 |
4.5 本章小结 |
5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对农牧民增收的效应分析 |
5.1 西藏特殊的财政制度 |
5.2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 |
5.2.1 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助政策 |
5.2.2 西藏区内财政支农政策 |
5.3 西藏现行支农税收政策 |
5.3.1 所得税优惠政策 |
5.3.2 营业税优惠政策 |
5.3.3 增值税优惠政策 |
5.3.4 其它税收优惠政策 |
5.4 西藏财政支农政策变动格局 |
5.4.1 西藏财政支农总体变动格局 |
5.4.2 西藏财政支农分项变动格局 |
5.5 西藏财政支农政策与农牧民增收效应分析 |
5.5.1 西藏财政支农与农业增加值增长之间的效应分析 |
5.5.2 农业增加值增长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效应分析 |
5.5.3 西藏财政支农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综合效应分析 |
5.6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成效评价 |
5.6.1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应大 |
5.6.2 带动当地特色农牧产业发展 |
5.6.3 促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
5.6.4 保障农牧民收入与生活水平 |
5.7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不足 |
5.7.1 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不灵活 |
5.7.2 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不健全 |
5.7.3 财政支农政策效益不突出 |
5.7.4 财政支农政策保障力较低 |
5.7.5 财政支农政策长效机制缺乏 |
5.7.6 西藏生态税种缺失 |
5.8 本章小结 |
6 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及经验借鉴 |
6.1 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6.1.1 财政支出政策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6.1.2 财政收入政策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6.2 财政政策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中的功能与作用 |
6.3 国内外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借鉴 |
6.3.1 国外有关财政支农政策介绍与借鉴 |
6.3.2 国内有关财政支农政策比较与借鉴 |
6.4 本章小结 |
7 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 |
7.1 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原则、途径和内容 |
7.1.1 政策目标 |
7.1.2 政策原则 |
7.1.3 政策途径 |
7.1.4 政策内容 |
7.2 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1 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2 提高农牧民增收潜力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3 改善农牧民增收环境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4 降低农牧民经营风险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5 提升农牧民增收软实力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6 创新农牧民增收途径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7 保障措施与管理办法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障 |
1.2.2 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范畴 |
1.3 文献综述 |
1.3.1 医保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规范 |
1.3.2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
1.3.3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基础 |
2.1 委托代理理论 |
2.1.1 受托责任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
2.1.2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内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基本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
3.1 对医保财务会计信息的调查问卷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回 |
3.1.3 对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结果分析 |
3.2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表现 |
3.2.1 财务会计信息可比性低 |
3.2.2 财务会计信息完整性低 |
3.2.3 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低 |
3.2.4 财务会计信息公开性低 |
3.3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分析 |
3.3.1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缺位 |
3.3.2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鉴定者弱化 |
3.3.3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不力 |
3.3.4 医保财务会计理论的不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
4.1 构建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考虑因素 |
4.1.1 医保财务会计目标的调整 |
4.1.2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报告主体的确定 |
4.1.3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载体和时间的规范 |
4.2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的确定 |
4.2.1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 |
4.2.2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
4.2.3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
4.3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建立 |
4.3.1 对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调查结果分析 |
4.3.2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内容质量特征 |
4.3.3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征 |
4.3.4 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特殊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医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
5.1 培育医保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与监督者 |
5.2 建立专属于基本医疗保障的财务会计制度 |
5.3 完善多层次医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调查问卷 |
(6)基于JAVA EE的IT资产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IT资产管理简介 |
1.2. IT资产管理的误区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和技术分析 |
2.1. IT资产管理概述 |
2.1.1. 基本概念 |
2.1.2. IT资产管理发展趋势 |
2.1.3. IT资产管理制度 |
2.2. JAVA EE平台 |
2.2.1. JAVA EE技术概述 |
2.2.2. JAVA EE常用技术概述 |
2.2.3. JAVA EE设计模式 |
2.2.4. EJB组件 |
2.3. IT资产管理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 |
第三章 IT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IT资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2.1. 与业务流程整合的IT资产管理系统整体架构模型 |
3.2.2. Java EE平台技术优势 |
3.3. 系统子模块功能详细设计举例 |
3.3.1. 库存状态管理子模块 |
3.3.2. 领用状态管理子模块 |
3.3.3. 账户管理子模块 |
第四章 IT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模块功能 |
4.2. 系统实现平台及开发工具 |
4.2.1. Java EE应用服务平台 |
4.2.2. 数据库平台 |
4.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表结构设计 |
4.3.3. 存储过程设计 |
4.4. 业务逻辑层实现 |
4.4.1. 库存信息查询功能的实现 |
4.4.2. 关键实体对象的实现 |
4.4.3. 业务处理层的实现 |
4.5. 表示层实现 |
4.6. 远程Java脚本 |
4.7. IT资产管理系统界面 |
4.7.1. 单项资产信息页面 |
4.7.2. 资产信息总表页面 |
4.7.3. 自动报表界面 |
4.8. 系统技术特点 |
4.8.1. 开发模式特点 |
4.8.2. IT资产管理系统特点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灾害 |
2.1.2 救灾捐赠 |
2.1.3 监管与行政监管 |
2.2 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相关理论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公共利益理论 |
2.2.3 监管政治理论 |
2.2.4 财政监督理论 |
第3章 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现状分析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救灾捐赠体制的发展演变和成效 |
3.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救灾捐赠体制的演变过程 |
3.1.2 我国救灾捐赠工作目前所取得的初步成就 |
3.2 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救灾捐赠监管主体定位模糊 |
3.2.2 救灾捐赠部分物资接收手续不完善 |
3.2.3 救灾捐赠管理程序不完整 |
3.2.4 救灾捐赠资源分配不科学 |
3.2.5 捐赠款物使用存在挪用挤占现象 |
3.3 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救灾捐赠“官方化” |
3.3.2 救灾捐赠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3.3.3 救灾捐赠使用信息披露不规范 |
3.3.4 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 |
3.3.5 社会监管不到位 |
第4章 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国外经验借鉴 |
4.1 国外救灾捐赠行政监管实践 |
4.1.1 美国 |
4.1.2 德国 |
4.1.3 英国 |
4.2 国外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成功经验 |
4.2.1 完善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法律体系 |
4.2.2 淡化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直接干预 |
4.2.3 内外部监管机制有机结合 |
4.2.4 信息公开制度作用不可忽视 |
4.2.5 严格审查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明细 |
4.2.6 救灾捐赠行政监管体制建设要与国情有机结合 |
第5章 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对策分析 |
5.1 行政监管理念的革新 |
5.1.1 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的理念重塑 |
5.1.2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
5.2 行政监管机制的优化 |
5.2.1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5.2.2 完善监管评估机制 |
5.2.3 推行责任机制 |
5.3 完善行政监管的有效途径 |
5.3.1 完善我国救灾捐赠法律法规制度 |
5.3.2 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
5.3.3 建立充分的信息公开制度 |
5.3.4 加强对捐赠款物的审计监督 |
5.3.5 借助舆论监督和民意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法律激励机制是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应然选择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概述 |
一、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内涵 |
二、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三、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特点 |
四、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中激励与约束的关系 |
五、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作用 |
六、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参与主体 |
第二节 目前国内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存在偏差,相关制度存在弊端 |
二、 企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理念需要转变 |
三、 循环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科技创新,对科技创新的立法支撑不够 |
四、 公众的环保意识低下,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能力不强 |
五、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三节 我国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一、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激励利益主体矫正外部不经济性 |
二、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激励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和参与 |
三、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需要法制化作保障 |
第二章 国内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比较及启示 |
第一节 循环经济法律激励机制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体现及评析 |
一、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体现 |
二、 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制度 |
三、 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制度的评价 |
第二节 国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建设情况 |
一、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建设 |
二、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建设 |
第三节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法律激励机制建设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移植,加强法制化建设 |
二、 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全民参与 |
三、 立法要“与时俱进”,确保立法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
四、 先进的技术与信息支撑,确保循环经济顺利发展 |
五、 良好的管理体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
六、 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各参与主体进行准确定位 |
七、 积极参与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八、 加强全民环境教育 ,提高环保意识 |
第三章 构建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完善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法律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明确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二、 建构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体系,提高立法技术 |
第二节 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的构建 |
一、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法律激励机制的选择 |
二、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法律激励机制的选择 |
三、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公众法律激励机制的选择 |
四、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法律激励机制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重要概念 |
1.1.1 经济发展 |
1.1.2 财政体制 |
1.1.3 财政政策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1.2.2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 |
1.2.3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
1.2.4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 |
1.2.5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体制 |
1.2.6 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
1.3.3 从财政视角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历史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4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5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 |
2.3.2 中心—边缘理论 |
2.3.3 发展级理论 |
2.3.4 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
2.4 其他经济发展理论 |
2.4.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4.2 激进主义发展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 |
2.4.4 后发优势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演变 |
3.1 财政体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
3.1.1 政府间财政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 |
3.1.2 政府与企业(个人)间财政分配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 |
3.2 改革前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49-1978) |
3.2.1 经济赶超: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2.2 统收统支:增长支出需要的财政体制 |
3.2.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3 改革后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78-1994) |
3.3.1 市场培育: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3.2 放权让利:经济转型中的财政体制 |
3.3.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4 建立市场经济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94-) |
3.4.1 由粗放到集约: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
3.4.2 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则政体制 |
3.4.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演变 |
4.1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49-1978) |
4.1.1 政策背景 |
4.1.2 政策内容 |
4.1.3 政策效果 |
4.2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78-1995)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政策内容 |
4.2.3 政策效果 |
4.3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95-) |
4.3.1 政策背景 |
4.3.2 政策内容 |
4.3.3 政策效果 |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选择 |
5.1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1.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 |
5.1.2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2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5.2.1 调整经济结构 |
5.2.2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
5.2.3 保障和改善民生 |
5.2.4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5.2.5 深化体制改革 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 |
6.1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原则 |
6.1.1 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 |
6.1.2 国家、企业和个人相结合 |
6.1.3 中央和地方相结合 |
6.2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
6.2.1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
6.2.2 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2.3 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
6.3 完善则政政策 |
6.3.1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
6.3.2 支持结构优化升级 |
6.3.3 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
6.3.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6.3.5 保障和改善民生 |
6.4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
6.4.1 加快财政法制建设 |
6.4.2 强化管理基础工作 |
6.4.3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
6.4.4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6.4.5 加强财政监督 |
6.4.6 稳步推进预算公开 参考文献 |
(10)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研究 ——基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总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评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回顾 |
2.1.1 国外理论研究 |
2.1.2 国内理论研究 |
2.2 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评述 |
2.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3 国内文献综述 |
2.2.4 相关评述 |
3 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
3.1 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的历史考察 |
3.1.1 英国市场融资助推产业革命爆发 |
3.1.2 日本主银行模式促进经济腾飞 |
3.1.3 美国风险投资促进“新经济”繁荣 |
3.2 融资模式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
3.2.1 融资模式适应实体经济的特征总结 |
3.2.2 国外融资模式适应实体经济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机理分析 |
4.1 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理论内涵 |
4.1.1 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相关界定 |
4.1.2 两种融资模式提供的金融功能比较 |
4.2 “需求追随型”的适应性 |
4.2.1 融资模式与经济发展阶段适应性 |
4.2.2 融资模式与经济结构适应性 |
4.3 “供给引导型”的适应性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分析 |
5.1 改革以来实体经济高速增长的融资模式支持 |
5.1.1 中国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的阶段适应性 |
5.1.2 浙江民间金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 |
5.2 中国融资模式现状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制约 |
5.2.1 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
5.2.2 中国现行融资模式与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不匹配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融资模式创新 |
6.1 适应产业升级的融资模式创新 |
6.2 适应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融资模式创新 |
6.3 适应企业并购、重组的融资模式创新 |
6.4 政策建议 |
6.4.1 强化经济转型中融资模式创新的功能机制 |
6.4.2 构建融资模式创新的制度环境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金财 一改粗放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2]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优化研究[D]. 崔闻天.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4]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D]. 沈宏益.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5]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 徐茵. 湖南大学, 2013(05)
- [6]基于JAVA EE的IT资产管理系统[D]. 李怀敏. 复旦大学, 2012(03)
- [7]我国救灾捐赠行政监管研究[D]. 谭文艳. 湖南大学, 2012(02)
- [8]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研究[D]. 杨汝琦. 甘肃政法学院, 2012(05)
-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D]. 孙志.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10]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适应性研究 ——基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D]. 殷燕如. 宁波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