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专武干部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丛喜权[2](2021)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在高校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高校的领导,多次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新时代高校党建内容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关系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概念分析,厘清高校党的建设涵义。探究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为起点,以我国几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遵循。阐述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历史和经验,我们既要看到高校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巡视发现高校党的建设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问诊把脉。用以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从而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宗旨。本文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高校巡视通报等法规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依据,既从学理的角度分析高校党的建设理论,又从高校党的建设政策法规的法理角度和高校党的建设实际情况的现实角度来研究,全面系统梳理了高校党的建设,探究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内容。通过加强高校党的政治思想建设,保障高校办学坚定的政治方向,使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创新力,提升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战斗力,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人民性。通过加强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各项建设始终,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四个服务”目标。
古培霖[3](2021)在《习近平人民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以人民至上作为根本前提,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作为根本目标,以人民的磅礴力量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已经进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需要以习近平人民观为指导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吸收传承、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人民主体思想的深化完善构成了其人民观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构成了其人民观的历史逻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构成了其人民观的现实逻辑;实现了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革命家庭成长环境的熏陶,知青岁月“一心为民办实事又善于为民办实事”的亲身体会,从政时期地方任职的沉淀以及治国理政时期的发展和完善构成了其人民观的形成过程。习近平人民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人民立场观、“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的人民幸福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人民发展观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共享观;它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创新性、法治性与公正性等特征。在理论价值上,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是社会财富创造者、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是价值评价主体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实践价值上,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了社会民生问题地解决、创造了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刘昕蕊[4](2021)在《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赢得伟大斗争,赢得伟大斗争则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可以说,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是完成党的目标任务、解决党的难题困境、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有关斗争本领的探讨不断白热化,提出了一系列具备实践与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更加复杂的形势与艰巨的任务,我们党想要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就必须系统、完整地对如何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所讲的斗争,从来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斗争也并非为了个人私利而进行的,斗争旨在满足人民在美好生活方面的诉求,旨在实现伟大梦想这一宏伟目标。因此,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是在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迎接诸多风险和考验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当下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时代诉求,是新时代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应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加强党员干部能力建设、克服党员干部本领恐慌的迫切要求。本文将从对斗争本领本身探索的阶段,继续向党的自身建设研究的层次推进,在首先明晰党的斗争本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斗争的阐述和实践进行回溯,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于党的斗争问题以及斗争本领的理论阐述和实践创新,进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这一政治实践的价值意蕴,深入分析当下党增强斗争本领的实践方式以及问题所在,并最终探求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实践新路径。
罗雄[5](2020)在《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育人新目标,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也延承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培养“新人”的历史传统。时代新人的培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青少年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时代新人培育上大有可为且应大有作为。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的传统,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根基。就时代背景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处于落实“四个伟大”战略、完成“强起来”历史任务、贯彻“四个服务”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新征程、新境界和新使命之中。就现实反思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正视教育现代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潮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技术理性的“僭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培育原则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坚持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培育内容上,高等学校应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政治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学习和创新本领、无畏的担当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培育路径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着重从课堂引导、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精准服务和队伍支撑上入手,构建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体系。具体而言,在组织保障层面,应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引导层面,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在实践养成层面,要做实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做优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在精准服务层面,应扎实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和就业指导;在队伍支撑方面,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精心培养“大思政”育人队伍,尤其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总之,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优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使时代新人培育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徐思超[6](2020)在《涉军信访治理研究 ——基于苏南W县涉军信访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信访渠道向政府反映。其中,涉军群体作为最特殊的利益群体,信访矛盾突出。各类涉军群体间待遇的非理性攀比、政策覆盖面窄、安置不到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频现,加上该群体对美好生活更高要求的向往,他们开始通过信访来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日益呈现组织化倾向,集体访、越级访甚至无理信访。所以,做好涉军信访工作将会是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党委与政府部门工作的水平。本文基于苏南W县个性化样本数据,通过访谈形式,随机挑选100余名信访人员,分析他们的动机、核心诉求及心理活动,为文章论述增添论证性。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方式,以治理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等为指导,分析当前涉军信访工作的困境,探析涉军信访问题的成因,最后从源头治理、分类治理、多元化治理三个维度提出优化我国涉军信访治理的对策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对涉军信访治理优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进涉军信访工作有序健康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贡献力量。
张阳[7](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纪律是党的生命线。“纪律建设”这一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掌握管党治党的阶段性规律,在继承建党以来执政党建设成功经验、借鉴西方政党治理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伊始,就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严明的纪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始终是我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约束党组织和党员的一种行为规范,始终是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方式,在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治党能力水平等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作用。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使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发生深刻变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执政党自身治理也提出更高要求,以往的纪律建设已经很难全面系统的适应和满足新时期党的建设发展需求,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命题由此而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是积极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自身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尝试与实践探索,已经成为党建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紧迫性、前沿性研究课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系统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方法,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为研究对象,阐释和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理论、历史进程、运行机制、发展成效、存在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完善纪律建设的可行之法,力求建构科学合理的纪律建设体系,发挥其在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行为活动、提升从严管党治党水平等方面的功效和作用。具体来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纪律建设这一问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等。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首先从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概念解析着手,分别对纪律、党的纪律、党的纪律建设进行界定。其次,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体系结构进行探讨,指出党的纪律的体系由内容体系和制度体系两部分构成。接着,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即严明党的纪律是适应党的执政环境的必然选择、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党纪支撑。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西方国家关于政党建设的相关理论三个层面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理论基础。为探寻完善纪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一部分主要对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脉络做系统梳理,结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纪律建设的具体情况,将历史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与探索时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入发展阶段。为进一步导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研究内容做好铺垫。第四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目标、原则及运行机制。这一部分首先从治党、管权、治吏三个方面明确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目标。其次,从坚持标本兼治原则、以点带面原则、一切从严原则三个方面明确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原则。最后,介绍了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教育引导机制、制度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落实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这是本文的重难点。第五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现实评价。这一部分首先从党员纪律意识、党的纪律体系、党的纪律实践等方面概括了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成效。其次,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取得显着成效的基本经验。接着,从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统一、破“旧”与立“新”相促进三个方面概述了十八大之后纪律建设的基本特征。最后,从党员干部主体作用、纪律体系、纪律落实与执行、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纪律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六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完善路径。这部分从纪律建设存在的不足出发,结合有益经验与基本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纪律建设的四点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纪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动纪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党的纪律的执行力,完善纪律监督机制。
张莹莹[8](2020)在《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网络媒体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志着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创新,它为提高领导干部行政能力水平带来了新方式、为促进干群关系提供了新渠道、为人类发展创造出了一个互通互联的网络信息时代,2020年这次疫情更是拉近了领导干部和网络媒体的距离。网络技术的发展升级为社会公众云端舆论创造了可能,信息透明化、共享化的实现推动了社会民主化的演进,提高了人民群众民意、民权表达的呼声,促进了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与完善。领导干部担任政府责任主体,为人民服务是刚性宗旨,但目前仍有一部分领导干部疲于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挑战,存在媒介素养缺失、作风不良、角色认知错误等突出问题,损害了领导干部形象、敲击着政府公信碑。因此,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如何科学应对网络媒体、高效为人民群众服务,维护政府公信力、塑造良好形象,是当前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四类典型案例为主要依据,结合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指出领导干部在应对网络媒体时存在能力不足、作风不端、角色错位、应对措施不当等问题;网络媒体存在着虚假信息泛滥、舆论走向偏颇、传播者信息良莠不齐等问题;也存在着网络舆论监管制度不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作为政府机构中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必须从自身出发,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复杂情况中准确定位自身角色、科学把握角色;正确处理网络舆情,理性引导网络舆论,科学担任政府新闻发言人角色;提升媒介素养,培养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情商和智商;强化政治意识、转变对网络媒体的偏见。
崔星蓝[9](2020)在《《新时代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实用手册》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译者选择《新时代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实用手册》一书作为毕业作品,将汉语翻译成朝鲜语,并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此书依据十九大精神、新党章以及中央最新文件精神详细论述了新时代党务工作的理论、知识、经验以及方式方法,有利于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以及广大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对选题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选题目的是为了帮助各级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更好地做好新时代的党建、党务工作。选题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为汉语相对薄弱的农村党组织提供党务方面的参考。第二,为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朝鲜语翻译的人员提供参考。第三,目前朝鲜语版本的党务类书籍少之又少,填补了党务类朝鲜语书籍不足的空缺。第二章是对翻译项目的介绍。本书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作者为欧阳旭辉,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原文字数共87998字,译文字数共1 11743字,尚无朝鲜语译本。第三章是译前分析与准备。翻译此作品前译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平行文本,总结分析了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根据语言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此外译者还学习了有关翻译的理论知识,为翻译好这部作品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案例分析。译者通过译例,具体分析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译者把作品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分为缩略语、政治术语、成语、惯用语四类并进行重点分析。引用句翻译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难点。译者选取了难度最大的几个引用句作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结论部分主要写了翻译心得,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做好翻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实践。我们平时开始就要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充实自己,努力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译者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对翻译事业保持热情,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优秀的翻译家。
褚楚[10](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当前专武干部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专武干部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概念解析 |
(一)党建的涵义 |
(二)高校党建的涵义 |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形势和任务 |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形势 |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任务 |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要求 |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的理论基础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党建思想 |
(二)十八大前党的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论述 |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成就及问题 |
一、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一)十八大以前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 |
(二)新中国高校党建的基本经验 |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成就 |
(一)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 |
(二)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升 |
(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
三、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站位不高 |
(二)一些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不到位 |
(三)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效能发挥不充分 |
(四)一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利 |
(五)一些高校作风纪律建设有待加强 |
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 |
(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 |
(三)“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
注释 |
第四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 |
一、把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一)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 |
(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
(三)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
二、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 |
(一)思想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宝贵经验 |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根基 |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
(四)挖掘大数据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
注释 |
第五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
一、坚持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 |
(一)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全面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建设 |
(二)提升院(系)党的组织力建设 |
(三)加强师生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 |
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队伍 |
(一)党的干部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
(二)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校干部 |
(三)健全高校干部建设与管理体系 |
注释 |
第六章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
一、坚持高校正风肃纪建设 |
(一)作风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长期任务 |
(二)加强纪律建设是高校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
(三)加强高校党员干部纪律建设 |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监管 |
(一)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建设 |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监管 |
(三)加强高校纪(监)委组织和监督体系建设 |
三、建立健全高校监督长效机制 |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
(二)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
(三)建立健全巡视全覆盖新机制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习近平人民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课题的创新之处 |
1.5.2 课题的不足之处 |
2 习近平人民观的生成逻辑 |
2.1 习近平人民观生成的理论逻辑 |
2.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思想 |
2.1.2 吸收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1.3 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思想 |
2.2 习近平人民观生成的历史逻辑 |
2.2.1 与人民血肉相连: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
2.2.2 与人民同甘共苦: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顺利的关键 |
2.2.3 与人民共同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动力 |
2.3 习近平人民观生成的现实逻辑 |
2.3.1 世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遵循 |
2.3.2 国情: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根本动力 |
2.3.3 党情: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 |
3 习近平人民观的形成过程 |
3.1 奠定基础:革命家庭成长过程的熏陶 |
3.2 锻造初心:七年知青岁月的亲身体会 |
3.2.1 树立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信念 |
3.2.2 挖掘一心为民办实事的方法 |
3.3 深化情怀:从政时期地方任职的沉淀 |
3.3.1 坚守“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的立场 |
3.3.2 贯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方法 |
3.3.3 彰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 |
3.3.4 坚守“‘干事’更要‘干净’”的信念 |
3.4 思想完善:治国理政时期的不断发展 |
3.4.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3.4.2 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
4 习近平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点 |
4.1 习近平人民观的主要内容 |
4.1.1 人民立场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4.1.2 人民幸福观: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 |
4.1.3 人民发展观:尊重人民历史地位和首创精神 |
4.1.4 人民共享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4.2 习近平人民观的鲜明特点 |
4.2.1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4.2.2 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4.2.3 法治性和公正性的统一 |
5 习近平人民观的时代价值 |
5.1 习近平人民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
5.1.2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评判价值的思想 |
5.1.3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
5.2 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价值 |
5.2.1 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
5.2.2 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5.2.3 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5.2.4 推进了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 |
5.2.5 创造了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
5.2.6 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5.2.7 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
5.2.8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关于党的“斗争”与“伟大斗争”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斗争精神”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斗争本领”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时代党的斗争本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本领的相关理念辨析 |
(一)伟大斗争 |
(二)斗争精神 |
(三)斗争本领 |
二、新时代党的斗争本领的内涵界定 |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本领的结构要素 |
(二)新时代党的斗争本领的鲜明特征 |
(三)新时代党的斗争本领的具体表现 |
第二章 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理论基础 |
一、增强斗争本领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深厚的理论土壤中 |
(一)勇于斗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真实写照 |
(二)阶级斗争构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 |
(三)斗争思想蕴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理路 |
二、增强斗争本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 |
(一)斗争本领相关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
(二)斗争本领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三)斗争本领相关理论的拓展和延伸 |
(四)十八大以来增强斗争本领的创新性发展 |
第三章 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进一步牢筑党的自身建设 |
(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 |
二、有利于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
(一)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 |
(二)稳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
三、有利于保证伟大梦想的最终实现 |
(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现实考察 |
一、当前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主要方式 |
(一)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要经受思想淬炼 |
(二)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要增加政治历练 |
(三)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要加强实践锻炼 |
(四)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要强化专业训练 |
二、当前增强党的斗争本领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党的斗争本领增强的制度保障不完善 |
(二)党的斗争本领增强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
(三)部分党员干部依然存在“本领恐慌” |
第五章 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路径探析 |
一、切实筑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 |
(二)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
二、积极探寻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多元路径 |
(一)建好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核心阵地 |
(二)拓展党员干的本领增强的实践路径 |
(三)健全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保障体系 |
三、着力优化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长效机制 |
(一)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
(二)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管理机制 |
(三)建立斗争本领增强的监督评估机制 |
结语:增强斗争本领永远在路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等学校 |
(二) 时代新人 |
(三) 大思政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二) 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 |
一、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三)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
二、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一) 落实“四个伟大”战略的新背景 |
(二) 完成“强起来”目标任务的新征程 |
(三) 贯彻教育“四个服务”方针的需求 |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
三、 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传统 |
(一) 培养勇于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者 |
(二) 培养“红专”结合的劳动者与革命接班人 |
(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 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 |
(一) 人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亟需提升 |
(二) 践行“理想的意图”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
(三)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
第二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原则 |
一、 总体性原则 |
(一) 培育目标的总体性 |
(二) 培育视域的总体性 |
(三) 培育体系的总体性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一) 克服教育活动中“无人”的倾向 |
(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
三、 导向性原则 |
(一) 坚持政治导向 |
(二) 坚持价值导向 |
(三) 坚持问题导向 |
(四) 坚持过程导向 |
四、 实践性原则 |
(一) 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 |
(二) 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 |
第三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 |
一、 培育过硬的政治能力 |
(一) 坚定理想信念 |
(二) 保持政治定力 |
(三) 坚守人民立场 |
二、 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
(一) 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
三、 培育卓越的“学创”本领 |
(一) 习得学习能力 |
(二) 养成创新能力 |
四、 培育无畏的担当精神 |
(一) 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
(二) 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
(三) 对个人幸福的担当 |
五、 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 |
(一) 保持身体健康 |
(二) 增进心理健康 |
六、 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 |
(一) 提升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 |
(二) 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
第四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 |
一、 组织保障 |
(一) 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
(二) 构建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
(三) 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力 |
(四) 强化大学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
二、 课堂引导 |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 |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
(三) “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 |
三、 实践养成 |
(一) 专业实践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
(二) 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
(三) 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 |
四、 精准服务 |
(一) 学业辅导 |
(二) 心理疏导 |
(三) 生活引导 |
(四) 就业指导 |
五、 队伍支撑 |
(一) 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 |
(二) 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涉军信访治理研究 ——基于苏南W县涉军信访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阐释 |
(一) 信访 |
(二) 涉军信访 |
(三) 信访治理 |
三、国内研究述评 |
(一) 关于涉军信访的相关概念阐释 |
(二) 涉军信访的研究 |
四、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六、研究困难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前涉军信访治理的现状 |
一、涉军信访人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 涉军信访人员中的“主力军” |
(二) 涉军信访人员的心理状态 |
(三) 涉军信访人员的动机分类 |
二、涉军信访主要集中反映的问题 |
(一) 个人经济困难 |
(二) 养老保障覆盖人群有限 |
(三) 医保救助不兜底不全面 |
(四) 要求相应政治待遇 |
(五) 就业安置不到位 |
三、涉军信访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
(一) 信访规模越来越大,越级上访愈演愈烈 |
(二) 诉求多要求高,无理信访趋势更甚 |
(三) 团队组织愈加正规,隐蔽性高 |
四、境外势力渗透 |
第二章 当前涉军信访治理的困境 |
一、法律保障的缺失 |
二、政策覆盖不够 |
三、军地协调不畅 |
四、化解过于“人治” |
五、群体非理性对抗 |
第三章 涉军信访治理难题成因分析 |
一、政策调整失灵,理解偏差,引发攀比妒忌心理 |
二、企业改制影响切身利益 |
三、心态不正和法治意识淡薄导致非正常信访 |
四、“乞讨效应”催生逐利心理 |
五、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不力 |
第四章 优化我国涉军信访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涉军信访的源头治理 |
(一) 保障涉军群体的权益是根本途径 |
(二)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宣传是有效手段 |
(三)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内部优化是重要方式 |
二、涉军信访的分类治理 |
(一) 疏堵结合,依法保障合理上访 |
(二) 妥善处理无理上访 |
(三) 涉法涉诉案件的治理 |
三、涉军信访的多元化治理 |
(一) 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保障退役军人就业 |
(二) 加大医疗救助,免除看病难之忧 |
(三) 成立退役军人协会 |
(四) 探索行之有效的涉军信访处置策略 |
(五) 打造网络信访平台 |
(六) 建立涉军信访问题清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与涉军信访人员访谈的纲要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理论概述 |
2.1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概念解析 |
2.1.1 纪律 |
2.1.2 党的纪律 |
2.1.3 党的纪律建设 |
2.2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体系结构 |
2.2.1 党的纪律的内容体系 |
2.2.2 党的纪律的制度体系 |
2.3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1 严明党的纪律是适应党的执政环境的必然选择 |
2.3.2 严明党的纪律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重要保障 |
2.3.3 严明党的纪律有利于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2.3.4 严明党的纪律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党纪支撑 |
2.4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思想 |
2.4.2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 |
2.4.3 西方国家关于政党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历史进程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发展阶段 |
3.1.1 初步规范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3.1.2 明确提出并初步践行党的政治纪律 |
3.1.3 明晰完善纪律执行主体与执行程序 |
3.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与探索时期的曲折发展阶段 |
3.2.1 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 |
3.2.2 设立专门纪律执行机构 |
3.2.3 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 |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入发展阶段 |
3.3.1 注重“关键少数”的纪律约束 |
3.3.2 不断加强纪律检查监督工作 |
3.3.3 实现纪律建设制度化民主化 |
3.3.4 纪律处分体系初步形成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目标、原则及运行机制 |
4.1 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目标 |
4.1.1 加强自身建设推进从严治党 |
4.1.2 严明党规党纪反对特权现象 |
4.1.3 坚持从严治吏优化干部队伍 |
4.2 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原则 |
4.2.1 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标本兼治原则 |
4.2.2 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坚持以点带面原则 |
4.2.3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一切从严原则 |
4.3 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运行机制 |
4.3.1 构建教育引导机制 |
4.3.2 构建制度约束机制 |
4.3.3 构建监督管理机制 |
4.3.4 构建执行落实机制 |
4.3.5 构建绩效评价机制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现实评价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主要成效 |
5.1.1 新时代党员纪律意识不断提升 |
5.1.2 新时代党的纪律体系不断完善 |
5.1.3 新时代党的纪律实践成效显着 |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 |
5.2.1 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党的纪律发展 |
5.2.2 以从严执纪为支撑增强党的纪律威力 |
5.2.3 坚持以上率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5.2.4 注重党纪与国法之间的协调统一 |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基本特征 |
5.3.1 严管与厚爱相结合 |
5.3.2 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统一 |
5.3.3 破“旧”与立“新”相促进 |
5.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存在的不足 |
5.4.1 党员干部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5.4.2 纪律体系仍需与时俱进调整 |
5.4.3 纪律落实与执行力度不到位 |
5.4.4 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完善路径 |
6.1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纪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6.1.1 完善权利保障机制 |
6.1.2 推进教育培训机制 |
6.1.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
6.2 推动纪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
6.2.1 增强各项纪律之间的衔接匹配 |
6.2.2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修订完善 |
6.2.3 促进党纪国法之间的衔接协同 |
6.3 提升党的纪律的执行力 |
6.3.1 优化纪律问责机制 |
6.3.2 完善纪律惩戒机制 |
6.3.3 培育先进纪律文化 |
6.4 完善纪律监督机制 |
6.4.1 加强对纪律执行的督查力度 |
6.4.2 推进纪律监督机制法治化建设 |
6.4.3 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督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8)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跨学科研究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领导干部 |
2.网络媒体 |
3.媒介素养 |
(二)理论基础 |
1.政治传播理论 |
2.权变理论 |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领导干部的影响 |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 |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特征 |
1.信息包容性 |
2.受众范围广 |
3.非限制性 |
4.互动性 |
(三)网络媒体对领导干部的影响 |
1.网络媒体是人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 |
2.网络媒体是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的双刃剑 |
三、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典型案例描述 |
1.雷语型领导行为案例描述 |
2.躲避型领导行为案例描述 |
3.沉默型领导行为案例描述 |
4.抗拒型领导行为案例描述 |
(二)领导干部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分析 |
1.雷语型领导行为出现的原因及危害 |
2.躲避型领导行为出现的原因及危害 |
3.沉默型领导行为出现的原因及危害 |
4.抗拒型领导行为出现的原因及危害 |
四、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的能力不足 |
(二)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的作风不良 |
(三)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的角色定位模糊 |
(四)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的措施僵化 |
五、提升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策略 |
(一)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
1.提高用网能力和用网技能 |
2.提高解读和批判媒体信息的能力 |
(二)转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作风 |
1.树立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良好形象 |
2.转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话风 |
(三)准确定位应对网络媒体的多元角色 |
1.准确定位事前预言家和领头雁的角色 |
2.准确定位事中工程师的角色 |
3.准确定位事后发言人的角色 |
(四)学会正确处理舆情与科学引导舆论 |
1.科学处理网络舆情化解舆情危机 |
2.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五)提升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素养 |
1.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情商 |
2.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智商 |
(六)强化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意识 |
1.强化应对网络媒体的政治意识 |
2.转变应对网络媒体的思想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新时代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实用手册》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当前专武干部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研究[D]. 丛喜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人民观研究[D]. 古培霖.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研究[D]. 刘昕蕊. 兰州大学, 2021(02)
- [5]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D]. 罗雄. 湘潭大学, 2020
- [6]涉军信访治理研究 ——基于苏南W县涉军信访个案分析[D]. 徐思超. 苏州大学, 2020(03)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研究[D]. 张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8]领导干部网络媒体应对策略研究[D]. 张莹莹. 延安大学, 2020(12)
- [9]《新时代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实用手册》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崔星蓝. 延边大学, 2020(05)
- [10]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