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垦农系列大豆新品种(系)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孟凡立,李明月,洪志鹏,赵洋,王子叶,冯广慧,王旋,孔丹珣,王莞迪,张玲[1](2021)在《转TaDREB3a大豆品系KD1遗传稳定性分析及抗旱性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旱基因转入大豆,培育高抗旱大豆品种,可提高大豆总产量。抗旱转基因大豆KD1是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小麦Ta DREB3a基因导入大豆受体品种垦农18中获得的转基因大豆材料。利用PCR方法,对转基因大豆KD1连续3代(T2~T4代)转基因大豆进行特异性PCR检测验证。结果表明,Ta DREB3a和bar基因在KD1后代中稳定遗传。进一步对外源基因作表达分析,连续3代(T2~T4)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Ta DREB3a和标记基因bar在转基因大豆叶、茎、根和籽粒中均表达且稳定遗传,且Ta DREB3a基因在叶片和根中表达水平较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a DREB3a和bar基因翻译的外源蛋白在转基因材料后代中稳定表达。对连续2代转基因材料抗旱性分析表明,KD1在芽期具有较强抗旱性,且其抗旱性状显着高于对照且稳定遗传。对转基因大豆KD1作靶标及非靶标除草剂抗性及耐性分析得知,外源基因bar在转基因大豆中稳定表达且在受体垦农18中表达Ta DREB3a基因未改变非靶标除草剂抗性。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2](2020)在《大豆新品种合农76特性与亲本系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选育半矮秆耐密植栽培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结合的方法,以生产主导品种垦农19为核心亲本,与含美国dtdt基因的合丰57为改良亲本,育成了大豆新品种合农76。该品种株高70 cm左右,为半矮秆品种;在窄行密植栽培条件下,密度35万~40万株·hm-2,产量3 000~3 750 kg·hm-2,具有4 500 kg·hm-2产量潜力;蛋白质含量41.98%,脂肪含量20.43%;抗SCSH(R),中抗SMVⅠ号株系(MR),抗P.sojae(R);生育期120 d左右,适宜≥10℃活动积温2 450℃左右的区域种植;年应用面积达30.6万hm2,已累计应用面积65.5万hm2。该品种系谱主要涉及51个亲本,包括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及创新种质,来源于东北大豆产区和美国及日本,含有国内外着名品种满苍金、绥农4、绥农8、合丰25、北丰11、十胜长叶、Amsoy和hobbit等。该品种的选育,改变了育种理念与思路,推动了品种类型改变与栽培技术变革,有效地提升了大豆产量,为大豆高产与超高产育种探索路径与提供经验及方法。
姜思彤[3](2020)在《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多样化的遗传资源是培育多元育种目标大豆新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是亲本筛选和基因挖掘的前提。本研究以包含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在内的455份大豆品种资源品种(系)为材料,在黑龙江省2年2点种植,针对生育期、株型、产量、品质、粒型等17项大豆育种资源性状,通过对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份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育种性状间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筛选优异的种质遗传资源、划分育种类群,主要的研究结果及报告如下:(1)大豆种质资源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各性状变异系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虫食率、荚数相关性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大豆产量的相关性状、株高和主茎节数等株型相关性状、粒型的相关性状、蛋白质化合物含量和油分化合物含量的等品质相关性状。(2)早熟期、晚熟期、株高、主茎节数、荚数、单株粒数、1、2、3、4粒荚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平均值,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虫食率、蛋白质、含油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低于平均水平。(3)在供试的455份种质资源中,有高蛋白质大豆种质资源6份,高油大豆种质资源17份,大粒豆种质资源12份,多四粒荚资源6份。(4)株型、产量相关性状与粒型因子间呈显着负相关,4个粒型性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蛋白质与油分含量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大豆蛋白质含量随着粒长和粒宽增加而提高,油分含量随着粒长和粒宽增加而降低。三粒荚数和四粒荚数与4个粒型相关性状间表现为负相关,一粒荚数和二粒荚数与三粒荚数间表现为正相关,与四粒荚数间的关系为负相关。(5)利用粒型因子特征向量、荚数因子特征向量、株型因子特征向量、品质因子特征向量、生育期因子特征向量等5个对评价大豆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5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4个,4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19个,3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54个,有2个主成分好的品种有135个,有1个主成分好的品种有174个。(6)将供试的435份大豆种质资源聚为4类,第一类和第二类为优质高产大豆品种资源,第三类为毛豆种质资源,第四类为小粒豆种质资源。已上研究结果为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分子遗传研究奠定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孙英楠[4](2020)在《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转基因大豆新种质的创制》文中提出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油的需求量在食用植物油中占首位。我国是大豆油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大豆单产低、种子含油量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大豆。因此,培育高油大豆新品种是解决大豆油需求量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育种方法效率低、周期长,而且受种质资源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逐渐兴起,该技术可以靠改变植物遗传物质获得目标性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简称为DG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简称为TAG)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它对控制植物种子中三酰基甘油合成的末端步骤起关键作用。Si DGAT1基因编码芝麻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c DNA全长1623bp。本团队前期研究证明,在拟南芥和大豆中利用Ca MV35S组成型启动子驱动该基因表达,过表达植株种子油分含量被显着提高。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可使目的基因在植物种子中进行特异性表达,以此来避免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各个器官过量表达造成的能量浪费以及可能对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PBA002-P8-Si DGAT1植物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法,将Si DGAT1基因分别转入受体东农50和垦农18两个大豆栽培品种中,使Si DGAT1基因在转基因大豆植株种子中特异性表达,获得高油转基因阳性植株,为高油转基因大豆育种提供新材料。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植物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BA002-P8-Si DGAT1。(2)利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法,将Si DGAT1基因转化到大豆栽培品种东农50和垦农18中,共获得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12株。其中,以东农50为受体的转基因阳性植株4株,以垦农18为受体的转基因阳性植株8株。(3)利用130mg/L草铵膦抗性鉴定、PCR扩增、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筛选获得4个可遗传的T1代转基因大豆株系K18-4-1、K18-5-1、K18-6-1、D50-7-1,证明目的基因Si DGAT1已经整合到受体大豆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遗传。利用q RT-PCR方法对T2代转基因株系中目的基因Si DGAT1在转基因大豆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证明,Si DGAT1在转基因种子中表达量最高。(4)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T1代转基因大豆株系K18-4-1、K18-5-1、K18-6-1和对照品种垦农18的种子含油量,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株系和对照相比种子油分含量升高。而且,还发现过表达Si DGAT1基因可对转基因大豆子粒大小产生影响。
胡浩柳[5](2020)在《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重庆是我国烟叶主产区之一,品种单一是制约重庆烟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烤烟新品系CF8704是重庆自主选育的,能适应重庆产区生态条件、彰显本土醇甜香风格的烤烟新品系,即将通过国家审定。良种需配良法,为更好地了解该品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技术方案,本研究以K326和云烟87为对照对CF8704进行发育动态观测,了解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使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CF8704、K326、云烟87生长发育函数曲线,探究其各阶段生长发育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CF8704、K326、云烟87伸根期至旺长期的株高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2.08+0.04t)、y=exp(2.15+0.04t)、y=exp(2.17+0.04t),其中,y为株高(cm),t为时间(天);最大叶长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2.17+0.035t)、y=exp(2.29+0.032t)、y=exp(2.26+0.034t);最大叶宽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1.64+0.032t)、y=exp(1.72+0.027t)、y=exp(1.75+0.028t);根面积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3.73+0.019t)、y=exp(3.38+0.025t)、y=exp(3.6+0.021t)。对比分析伸根期至旺长期三个烟草品种(系)的不同生长性状可得出,株高增长速度:整体来看,云烟87>K26>CF8704;最大叶长增长速度:生长速度近似,从局部(移栽后7-19天)来看,云烟87与K326近似,CF8704略慢;最大叶宽:移栽后1-13天,生长速度近似,13天后,云烟87与K326近似,CF8704生长明显快于前两者;根面积增长速度:移栽后1-14天,云烟87>K26>CF8704,移栽后14天,CF8704生长加速且速度大于前两者,长势超过前两者。(2)CF8704、K326、云烟87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的株高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67.13+1.06t、y=81.47+0.91t、y=92.00+0.80t,其中y为株高(cm),t为时间(天);最大叶长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59.15+0.29t、y=58.51+0.63t、y=56.31+0.44t;最大叶宽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26.31+0.41t、y=22.26+0.23t、y=20.02+0.19t;茎围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5.16+0.20t、y=4.64+0.18t、y=5.25+0.13t;节距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3.48+0.03t、y=3.21+0.03t、y=3.45+0.05t。对比分析在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三个烟草品种(系)的不同生长性状,可得出,株高性状,从增长速度和指标数值来看,均表现为CF8704最大,云烟87最小;最大叶长在增长速度和数值上,K326最快,CF8704最慢;最大叶宽性状增长速度和数值均表现为CF8704最大;茎围增长速度和数值均表现为CF8704最大;节距就增长速度而言,云烟87>K326≈CF8704,就指标大小而言,云烟87>CF8704>K326。(3)从酶活方面看,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CF8704的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显着高于云烟87、K326的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表明其在成熟期氮代谢依然很活跃,对氮素的需要较高。CF8704的蔗糖转化酶活性(INV)要比烤烟品种云烟87略低,但是总体上一直保持活性上升的趋势,在成熟期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水平。从光合指标结果来看,在现蕾期CF8704的光合指标高于K326、云烟87。因此,CF8704积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作物生长发育逐渐高于对照品种。(4)在经济性状方面,CF8704的亩产量要低于云烟87,但在亩产值、均价、中上等烟率等方面优于云烟87以及K326。通过烟叶化学成分的档次及赋值表计算得到各个烤烟品系的协调性分值得出CF8704的协调性是三个烤烟品系中最高的。
王财金,马淑梅,王洋[6](2019)在《大豆种质资源对灰斑病抗性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为培育高抗灰斑病品种挖掘优良种质资源。以1164份大豆资源(国内915份、国外145份和野生104份)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病菌条件下鉴定材料抗病性。1164份供试材料灰斑病病情指数平均为52.2%,遗传变异系数为23.9%;64.9%的品种具有灰斑病抗性;抗性最高的是‘承豆6号’,病情指数为10%;国外品种资源群体对灰斑病抗性高于野生和国内的;国内13个省份的供试材料中黑龙江群体材料对灰斑病具有较高的抗性,平均病情指数为52.0%;在黑龙江品种资源的7个主要类型中‘,垦农号’系列群体表现对灰斑病最高的抗性,93.8%品种对灰斑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其次是‘垦鉴豆号’系列和‘绥农号’系列,抗病性品种占比分别为88.2%和85.7%;同时筛选出10份对灰斑病高抗的黑龙江品种,分别为‘垦农19号’‘、垦农17号’‘、黑农43号’‘、黑农47号’‘、垦鉴豆4号’‘、垦鉴豆33’‘、绥农11号’‘、绥农12号’‘、绥农15号’和‘东农43号’。大豆种质资源灰斑病的抗病性保留着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高抗品种可以作为培育抗灰斑病品种的资源材料。
陈井生[7](2019)在《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分析及品种抗性研究》文中认为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Heterodera glycines)是一种危害严重且难以防治的植物病原线虫,每年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豆生产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产区,也是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病区。全面了解大豆胞囊线虫在黑龙江省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分析群体毒力遗传多样性,以及筛选鉴定和充分利用抗性大豆品种,对安全防控大豆胞囊线虫病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从毒力表型层面分析了大豆胞囊线虫不同地理群体的致病性分化情况,开展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和生理小种分布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鉴定了大豆品种资源对线虫的抗性;研究生产上抗性品种的遗传规律;利用重测序技术对抗线虫12进行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挖掘,并在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进行了抗线虫12抗病基因筛选和验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鉴定采用生理小种和HG Type类型两种鉴定方法,利用国际上通用鉴别寄主对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群体62个样本进行了毒力表型的鉴定。共鉴定出11个HG类型,除了HG Type 7和HG Type 1.3.7外,HG Type 0、1.2.3.5.7、1.2.3.7、1.3.4.7、2、2.5.7、2.7、6、6.7等9个HG类型为黑龙江省首次报道。HG Type 7占测试总数的45.16%,HG Type 0占30.65%。HG Type 1.2.3.5.7是调查群体中毒力最强的。在PI548402上,大豆胞囊线虫雌虫指数大于10的种群类型占12.9%,毒力范围为10-48.99。PI88788毒性群体FI指数范围为10-29.93,PI548316毒性群体FI指数范围为10-65.86;供试群体中PI437654毒性群体占4.84%,比例最低。共发现5个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别是1号、3号、4号、6号和14号。其中3号生理小种占测试总数的64.52%,是优势生理小种。其中大庆长期定位病圃3号生理小种对应HG Type7类型,安达定位病圃14号小种对应HG Type 1.3.4.7类型。2.鉴定了黑龙江主栽大豆品种对胞囊线虫的抗性本研究评价了110份大豆种质资源对HG Type 7(SCN3)和HG Type1.3.4.7(SCN14)的抗性,110份材料中无表现免疫的品种。5份大豆品种对HG Type 7表现为抗病,占鉴定材料总数的4.55%;19份表现为中抗,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7.27%;有86份表现为感病,其中63份表现为高感、23份表现为中感,占鉴定材料总数的78.18%。有2份品种抗线虫12和庆豆13对HG Type 1.3.4.7表现为高抗,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83%;6份表现为中抗,占鉴定材料总数的5.50%;其余材料表现为高感或中感。抗线虫12和庆豆13等8个大豆品种兼抗两种毒力群体。田间小区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抗线虫12的产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合丰50。生防菌剂菌线克SN101的使用对抗线虫12无增产作用,却显着增加了感病品种合丰50的产量,抑制了线虫的增殖,轮作地块增产22.94%,连作地块增产33.35%。3.抗线虫12和庆豆13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分析抗线虫12和庆豆13对大豆胞囊线虫HG Type 7(SCN3)和HG Type1.3.4.7(SCN14)均具有良好抗性。抗线虫12和庆豆13分别与感病品种合丰50杂交,获得210个F2:3(合丰50×抗线虫12)和336个F2:3(合丰50×庆豆13)杂交后代,并对其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卡方分析结果显示:抗线虫12对HG Type 7(SCN3)的抗性由3对隐性基因控制的(rhg rhg rhg),对HG Type 1.3.4.7(SCN14)抗性则符合1对显性基因和2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模型(Rhg rhg rhg)。庆豆13的遗传规律符合1对显性基因和3对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型(Rhg rhg rhg rhg)。抗线虫12和庆豆13对胞囊线虫的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根据亲本遗传系谱分析抗线虫12的抗性来源于Peking。4.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抗线虫12遗传变异信息发掘为全面揭示重要抗源材料抗线虫12的全基因组突变类型及品种抗性机理,对抗线虫12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33.47×,与参考基因组Williams 82相比,共获得1974863个SNP,12941个CNV,241356个Indel,17067个SV。提取注释结果中高质量的SNP和Indel,进行GO分类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注释到30个条目,共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20个代谢通路中。结果表明,这些变异基因和代谢途径在抗线虫12抗胞囊线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rhg1抗性位点进行CNV分析进一步分析,抗线虫12的广谱性抗性机制可能与rhg1位点的拷贝数变异相关,并且同时需要rhg1-a和Rhg4。分析发现5个基因,Gm NPR1-1,Gm ACS9b,Gm SAMT1,Gm PAD4和Gm EDS1等可能与抗线虫12的抗性相关。5.抗线虫12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验证利用ge 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 Finder对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筛选获得ELF1A(Glyma.05g114900)基因和UBC4(Glyma.18g216000)基因稳定表达,适合作为线虫侵染早期抗线虫品种抗性分析的双内参基因。验证了5个抗性相关基因于线虫侵染72 h时在抗线虫12根部均显着表达;其中抗病相关蛋白基因Gm EDS1相对表达量最高,是对照的10.43倍,水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Gm SAMT1是对照的8.86倍,非表达致病相关蛋白基因Gm NPR1-1是对照的6.79倍,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Gm PAD4是对照的5.54倍,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基因Gm ACS9b是对照的2.3倍。在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线虫12品种中的5个基因Gm EDS1,Gm NPR1-1,Gm ACS9b,Gm SAMT1和Gm PAD4在胞囊线虫侵染早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与抗性遗传分析中的rhg1位点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彦军,王兴荣,张金福,李玥,苟作旺,祁旭升,何正奎[8](2018)在《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利用》文中指出为筛选大豆抗旱种质资源,2016年对246份征集自不同省份的大豆种质资源在年降水量不足40mm的敦煌市设置田间自然抗旱鉴定试验,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显着降低了农艺性状等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等6个性状指标与平均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69份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其中甘肃省的5份材料均属于抗旱类型。
王万鹏[9](2017)在《黑龙江省不同育种时期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遗传变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含有丰富的油份和蛋白质。在中国,大豆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在20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大豆年进口总量迅速增长,2016年进口量达到8300万吨,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凭借其特有的黑土地优势,多年来一直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经过了连续多年下滑。在国家政策影响下,2016年大豆生产有所好转,预计2017年全省大豆面积可达到4300多万亩。但是大豆产业依然面临严重挑战,培育遗传基础优良的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是一个主要的应对策略。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大豆育种的工作基础。目前,我国大豆生产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品种遗传背景单一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和品质,对我省推广的主栽品种及资源遗传背景进行统计和研究,能够在选育综合性状优异的大豆新品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大豆的生育期是与大豆产量联系最密切的农艺性状。优良大豆品质要充分利用生长阶段的气候条件,充分发挥产量潜力。那么,推广品种具有合适的生育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十余年来,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是农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推进动力,已经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技术,大豆是分子育种领域最为成功的农作物之一。然而利用CAPS、dCAPS和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生产上生育期基因型联系方面的研究不多,而该技术能够从等位基因水平上对大豆生育期性状进行系统研究,为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适应性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材料支持。为此,本研究对筛选出的118份不同育种时期的大豆育成品种及资源进行生育期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不同大豆品种更替时期生育期主要基因的等位基因型变化,能够为大豆广适性新品种培育提供新的基因型,拓宽育种思路,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13对CAPS/dCAPS及FLP分子标记和10个限制性内切酶对118份参试材料的E1、E2、E3、E4、Dt1五个基因位点的等位变异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田间多年生育期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熟期和生育期基因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118份材料的E1位点共有4个不同的等位基因(E1,e1-as e1-nl,e1-nl-as)。E2基因包括了 2个等位基因(E2,e2);E3基因位点鉴定到4个等位基因(E3,E3-H,e3-tr,e3-fs);E4鉴定到2个等位基因和一个未扩增出的位点(E4,e4-tsu 0);Dt 只检测出一个等位基因和未扩增出的位点(Dt1,0);在整个资源群体中E3的基因多样性(h=0.5147)要高于E1(h=0.5015)。E2和Dt1的等位基因个数较少,分别为2个(E2=0.05 88,e2=0.9412;Dt1=0.9748,0=0.0252)。E4虽然有3个等位基因,但是E4基因的基因多样性最低(h=0.0332),说明有稀有基因存在。(2)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将所有参试材料作为一个整体,E3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高。按不同育成时期进行分组,各个位点的基因遗传多样性随着育成时期的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等位基因e1-as、e2、e3-tr、E4、Dt1在四个分组内都占据着最高的基因频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品种遗传背景趋于狭窄。(3)按照大豆品种更替将参试材料分为四组。四组中各基因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多样性差异显着。e1-as、e2、e3-tr基因型在四个组内都存在,说明上述基因型被广泛利用。e1-as基因型在4组中频率最高,分别是0.5556,0.6875,0.5926,0.7250。E4基因仅在第一组中发现了两个有别于E4的等位基因型e4-tsu和无扩增产物。Dt1在第三、第四组中出现了未扩增出的基因型,说明各个时期生育期基因型存在消失和新增现象,有稀有等位基因存在。(4)1基因的多样性在四个分组中随着育成年代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规律;E2多样性逐渐增加;E3在四个分组中多样性变化不明显;E4基因多样性降低。(5)各组的生育期基因组合基因型频率最高的依次是第一组(E1/e2/e3-tr/E4/Dt1,比率为 0.33);第二组为 e1-as/e2/e3-tr/E4/Dt1,比例为为 0.5;第三组为 e1-as/e2/e3-tr/E4/Dt1,该基因型所占比率为0.49;第四组为e1-as/e2/E3-H/E4/Dt1,比例为0.275;e1-as/e2/e3-tr/E4/Dt1在四个组中都存在,而且在全部参试材料中,该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在各个分组中,组合基因型的数量不同。第一组(70年代之前)有6种;第二组(1970-2000年)有5种;第三组(2000年至今)有11种;第四组混合种质资源有12种不同的基因型。e1-as/e2/e3-tr/E4/Dt1、E1/e2/e3-tr/E4/Dt1、e1-as/e2/E3/E4/Dt1 在四个组内都有发现,说明这几种基因型在育种过程中一直被利用,和优异性状关联。(6)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最近更替的两个时期大豆遗传距离较近,和20世纪70年代前的推广品种遗传距离较远。和第四组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远。
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郭美玲[10](2016)在《油用大豆新品种合农63选育与转化应用》文中提出高油品种是发展油用大豆生产的关键,为选育高油、高产和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在多年育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亲本与改进育种方法及南繁北育,历经十余年的时间,以垦农18为母本,合丰4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成大豆新品种合农63,2012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2012011),2016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生育日数115120d,需≥10℃活动积温2 350℃,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28.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6.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81.3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5.5%;油分含量23.27%,蛋白质含量39.25%;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2012-2016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9.49万hm2。
二、垦农系列大豆新品种(系)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垦农系列大豆新品种(系)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转TaDREB3a大豆品系KD1遗传稳定性分析及抗旱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Ta DREB3a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大豆遗传转化 |
1.3 转基因大豆植株KD1分子检测 |
1.3.1 转基因大豆植株KD1的PCR检测 |
1.3.2 转基因大豆植株KD1转录水平表达分析 |
1.4 转基因大豆植株KD1蛋白水平表达分析 |
1.5 转基因大豆KD1抗旱性鉴定 |
1.5.1 芽期抗旱性鉴定 |
1.5.2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
1.6 转基因大豆KD1对靶标和非靶标除草剂抗性及耐性鉴定 |
1.6.1 转基因大豆KD1对除草剂BASTA抗性稳定性鉴定 |
1.6.2 转基因大豆KD1对非靶标除草剂抗性及耐性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基因大豆植株KD1的PCR检测分析 |
2.2 转基因大豆植株KD1转录水平表达分析 |
2.3 转基因株系KD1中Ta DREB3a和bar蛋白表达分析 |
2.3.1 Ta DREB3a蛋白表达量分析 |
2.3.2 bar蛋白表达量分析 |
2.4 转基因大豆KD1抗旱性鉴定 |
2.4.1 芽期抗旱性鉴定 |
2.4.2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
2.5 转基因大豆KD1对靶标除草剂抗性及耐性鉴定 |
2.5.1 转基因大豆KD1对除草剂BASTA抗性稳定性鉴定 |
2.5.2 转基因大豆KD1对靶标除草剂耐性鉴定 |
2.6 转基因大豆KD1对非靶标除草剂耐受性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2)大豆新品种合农76特性与亲本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品种创新与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2.1 母 本 |
1.2.2 父 本 |
1.3 试验方法 |
1.3.1 田间试验设计 |
1) 品种创新 |
2) 品种试验 |
1.3.2 品质检测 |
1.3.3 抗病性鉴定 |
1) 大豆花叶病毒病(SMVⅠ号、SMVⅢ号)鉴定 |
2) 大豆灰斑病(SCSH)鉴定 |
3) 大豆疫霉病(P.sojae)鉴定 |
1.4 品种选育过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特点分析 |
2.1.1 主要特征特性 |
2.1.2 品种试验产量结果 |
1) 省级(黑龙江省)品种试验 |
2) 国家级品种试验 |
3) 高产创建产量结果 |
2.1.3 品质分析结果 |
1) 省级品种试验(黑龙江省)品质分析 |
2) 国家级品种试验品质结果 |
2.1.4 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
1) 大豆灰斑病(SCSH)抗性鉴定 |
2) 大豆病毒病(SMV)抗性鉴定 |
3) 大豆疫霉病(P.sojae)抗性鉴定 |
2.1.5 品种适应性 |
2.1.6 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
1) 种植区域 |
2) 选地与轮作 |
3) 栽培模式与密度 |
4) 施肥与追肥 |
5) 种子处理 |
6) 播种与收获 |
7) 化学除草 |
2.1.7 品种转化应用 |
2.2 品种亲本系谱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的评价 |
1.2.2 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品种资源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性状调查与测量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5 数据统计软件及工具的使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描述分析 |
3.1.1 大豆种质资源的变异分析 |
3.1.2 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3 大豆种质资源的次数分布分析 |
3.1.4 单个性状优异品种资源 |
3.2 性状间的相关性 |
3.3 大豆种质资源的主成分分析 |
3.4 大豆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特征 |
4.2 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4.3 大豆种质资源的因子分析 |
4.4 大豆种质资源多样性聚类分析 |
4.5 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转基因大豆新种质的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油大豆育种现状 |
1.2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
1.2.1 大豆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
1.2.2 大豆转基因的主要方法 |
1.2.3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1.3.1 启动子的结构 |
1.3.2 启动子的种类 |
1.4 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的研究进展 |
1.4.1 DGAT1在TAG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
1.4.2 SiDGAT1 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载体和菌株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载体构建的基本流程 |
2.2.2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基本流程 |
2.2.3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草铵膦抗性检测 |
2.2.4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Bar蛋白试纸条检测 |
2.2.5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PCR检测 |
2.2.6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q RT-PCR检测 |
2.2.7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Western Blot检测 |
2.2.8 转SiDGAT1 基因大豆子粒油分测量 |
2.2.9 转SiDGAT1 基因大豆子粒大小测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载体构建 |
3.2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 |
3.2.1 质粒转化农杆菌 |
3.2.2 PBA002-P8-SiDGAT1 质粒的大豆遗传转化 |
3.3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鉴定 |
3.3.1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草铵膦抗性检测 |
3.3.2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Bar蛋白试纸条检测 |
3.3.3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PCR检测 |
3.3.4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Western blot检测 |
3.3.5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q RT-PCR分析 |
3.3.6 转SiDGAT1 基因大豆种子油分含量测定 |
3.3.7 转SiDGAT1 基因大豆子粒大小测量 |
4 讨论 |
4.1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检测 |
4.2 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 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基因表达量 |
4.3 SiDGAT1 基因过量表达对大豆油分和子粒大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烤烟生产的现状 |
1.2 品种对烟叶生产的重要性 |
1.3 品种特性及相应的配套技术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1.4 作物生长发育曲线的建立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进展 |
1.5 重庆烟叶目前面临的问题及CF8704的相关背景介绍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伸根及旺长期发育动态分析比较 |
3.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方法 |
3.4 数据与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生育期比较 |
3.5.2 移栽期农艺性状分析 |
3.5.3 团棵期农艺性状分析 |
3.5.4 现蕾期农艺性状分析 |
3.5.6 烟叶重量比较 |
3.5.7 农艺性状生长模型比较分析 |
3.6 根系发育分析比较 |
3.6.1 根系面积比较分析 |
3.6.2 根冠比的比较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伸根及旺长期生理代谢分析比较 |
4.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4.2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光合数据比较 |
4.3.2 硝酸还原酶(NR)和蔗糖转化酶(INV)活性变化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 |
5.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5.4 数据分析方法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生长发育曲线比较分析 |
5.5.2 酶活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产量品质分析比较 |
6.1 试验地点以及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经济性状分析 |
6.3.2 化学成分分析 |
6.3.2.1 中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6.3.2.2 上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试验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豆种质资源对灰斑病抗性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大豆种质资源来源 |
1.1.2 大豆灰斑病菌菌株 |
1.2 方法 |
1.3 抗性评价标准 |
1.4 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国内、外及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灰斑病抗性遗传变异分析 |
2.2 国内不同省份大豆种质资源灰斑病抗性遗传变异分析 |
2.3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品种大豆种质资源与灰斑病抗性遗传变异分析 |
2.4 大豆资源灰斑病抗性与性状的相关分析及高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 |
3 讨论与结论 |
(7)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分析及品种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理分化及品种抗性研究进展 |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研究现状 |
1.2 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遗传规律 |
1.3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资源鉴定筛选及发掘 |
1.4 大豆抗线虫育种工作中大豆胞囊线虫基因资源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全基因组重测序 |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线虫群体 |
2.1.2 鉴别寄主 |
2.1.3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的获得及卵悬液的制备 |
2.1.4 HG专化型鉴定 |
2.1.5 计算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胞囊线虫土样来源及检出率 |
2.2.2 大豆胞囊线虫HG专化型鉴定 |
2.2.3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大豆品种对胞囊线虫抗性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抗性鉴定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计算及分级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病鉴定结果 |
3.2.2 农艺性状分析及抗源利用 |
3.2.3 大豆胞囊线虫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2.4 不同大豆品种对胞囊线虫繁殖因子的影响 |
3.2.5 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数量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抗线虫12和庆豆13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品种选择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亲本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反应 |
4.2.2 雌虫指数的分布 |
4.2.3 F2:3家系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遗传分析(合丰50×抗线虫12) |
4.2.4 F2:3家系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遗传分析(合丰50×庆豆13)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重测序的大豆品种抗线虫12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发掘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抗线虫12叶片DNA的提取 |
5.1.3 样品重检测 |
5.1.4 构建文库 |
5.1.5 库检 |
5.1.6 上机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原始序列数据 |
5.2.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5.2.3 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线虫12抗性相关基因筛选及验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RNA的分离与纯化 |
6.2.2 候选内参基因引物的qRT-PCR扩增特性与产物特异性 |
6.2.3 内参基因表达谱 |
6.2.4 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
6.2.5 利用内参基因验证抗性相关基因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鉴定 |
7.2 不同大豆品种抗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鉴定 |
7.3 抗线虫12和庆豆13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分析 |
7.4 基于重测序的大豆新品种抗线虫12全基因组变异发掘 |
7.5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线虫12抗性相关基因筛选及验证 |
7.6 主要创新点 |
7.7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8)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形态指标测定 |
1.4 抗旱性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 |
2.2 大豆抗旱评价指标与抗旱性评价值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
2.3.1 早熟组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 |
2.3.2 中熟组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 |
2.3.3 晚熟组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9)黑龙江省不同育种时期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
1.2.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大豆生育期基因研究进展 |
1.3.1 大豆生育期的划分 |
1.3.2 基于大豆生育期组的相关研究 |
1.3.3 大豆生育期相关QTL定位 |
1.3.4 大豆生育期基因功能 |
1.3.5 E1、E2、E3、E4、Dt1基因的克隆与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不同育种时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的种植 |
2.2.2 生育期调查 |
2.2.3 利用CTAB法提取大豆叶片DNA |
2.3 对大豆材料进行生育期基因型鉴定 |
2.3.1 引物及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 |
2.3.2 分子标记分析 |
2.3.3 等位基因型鉴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2 相关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对不同育种时期大豆材料的基因分型结果 |
3.2 基于整个资源群体的不同基因的基因型分析 |
3.3 基于不同育种时期的不同基因的基因型分析 |
3.4 基于四组大豆品种基因型的遗传距离计算及聚类分析 |
3.5 所有参试大豆品种基因型分型结果 |
3.6 大豆品种生育期基因和熟期组的分析 |
3.7 生育期基因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育种时期大豆性状研究 |
4.2 大豆生育期基因型研究方法比较 |
4.3 等位基因分析方法 |
4.4 生育期基因多样性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油用大豆新品种合农63选育与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目标 |
2 品种来源 |
2.1 亲本来源 |
2.2 品种选育过程 |
3 品种主要特性 |
3.1 合农63亲本血缘分析 |
3.2 丰产性 |
3.2.1 省级区域与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
3.2.2 生产示范与高产创建产量结果 |
3.3 生物学性状 |
3.4 品质分析结果 |
3.5 抗病性鉴定结果 |
4 适应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
5 品种转化应用情况 |
6 结论与讨论 |
四、垦农系列大豆新品种(系)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转TaDREB3a大豆品系KD1遗传稳定性分析及抗旱性鉴定[J]. 孟凡立,李明月,洪志鹏,赵洋,王子叶,冯广慧,王旋,孔丹珣,王莞迪,张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8)
- [2]大豆新品种合农76特性与亲本系谱分析[J].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种子, 2020(11)
- [3]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D]. 姜思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4]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转基因大豆新种质的创制[D]. 孙英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D]. 胡浩柳. 西南大学, 2020(01)
- [6]大豆种质资源对灰斑病抗性遗传变异研究[J]. 王财金,马淑梅,王洋.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9)
- [7]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毒力类型分析及品种抗性研究[D]. 陈井生.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利用[J]. 张彦军,王兴荣,张金福,李玥,苟作旺,祁旭升,何正奎. 甘肃农业科技, 2018(08)
- [9]黑龙江省不同育种时期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遗传变异分析[D]. 王万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7)
- [10]油用大豆新品种合农63选育与转化应用[J]. 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郭美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