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十大驰名品牌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孙喆[1](2017)在《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林业局曾多次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而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但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林业机械普及和利用率较低,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还十分薄弱。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创新驱动“三元四维”模型,并以此为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尝试分析了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其次总结并借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经验;最后论述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并针对制度、技术、人才培养、文化环境的创新动力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以期为我国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李孟阳[2](2016)在《木工机械企业国外客户的开发与维护研究 ——以NX公司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世界性制造大国,更是一个出口制造业大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制造业更多的面向世界,参与世界竞争,对于我国木工机械行业而言,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制造业生产的一部分,木工机械行业占我国机械制造产品出口一定比重,而且随着市场发展,逐渐在扩大。2008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我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木工机械产品出口数额一定出现负增长,出口压力巨大。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产品出口增长刻不容缓,保证稳定、充足的国外客户对我国木工机械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木工机械产品出口而言,要想推动木工机械产品出口数额增长,就必须保证稳定的国外客户,于是,开发以及维护国外客户就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木工机械制造行业而言。本文结合我国木工机械行业出口实际情况,并且深入分析了发掘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当前我国木工机械行业出口存在的问题,从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入手,对木工机械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步骤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借鉴国外同行先进的经验,参考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的解决方案,旨在更好解决当前我国木工机械行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改善我国木工机械行业出口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从而推动我国木工机械产品出口,也可以为我国其他行业出口提供相关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NX公司为例,对我国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市场环境、木工机械行业客户关系开发与管理现状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2、结合客户开发与维护、客户关系理论分析了我国木工机械产品出口过程中,开发以及维护国外客户的重要性。3、针对我国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市场环境、客户关系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我国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国外客户开发及维护提供具体策略。4、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木工机械产出口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展望,预测我国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发展方向。
王雯[3](2014)在《亚洲工友:打造中国驰名商标 争创国际知名品牌——访亚洲工友(威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延伟》文中提出2012年12月,山东工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工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行业内的第一块驰名商标,也是行业内唯一的一块驰名商标。经历半个多世纪,工友人不断努力进取,在创立自己品牌的道路上锲而不舍、执着追求,不断为将工友打造成世界级企业而奋斗。
胡克,沈一愚,钟三辉,黄诚,叶浩,包映庭,伍玉华,廖靓怡[4](2013)在《关于广东顺德建立国家产业与社会转型升级示范区研究》文中认为概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产业转型发展。如果这个阶段发展得不好,我国将有可能重蹈巴西、智利等国的覆辙,长期陷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徘徊不前。我们将会失去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国不仅不可能从制造业大国转型成长为制造业强国,而且很有可能因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持续上升、生态和资源耗费的不可持续等等原因致使现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进而丧失经济增长的基础,失去曾经拥有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将难免长期徘徊在二流国家的行列。
陈海[5](2013)在《东莞H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WT0以后,我国经济已经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轨道。这为我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我国市场逐步完全开放,许多实力强大的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我国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与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多年的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发挥重要作用。东莞位于我国的珠三角地区,多年来一直称为“世界工厂”。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工业体系完善。东莞HL机械是1995年12月在东莞成立的机械制造出口型企业,经过了10多年高速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中小型现代化企业。但随着企业环境不断变化,公司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问题。本文使用了相关企业战略管理知识和企业运营管理知识,在分析木工机械行业及其外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环境及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优势进行分析,运用PEST、SWOT等相关理论分析工具,对东莞HL公司的战略进行分析,提出公司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所需要具备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战略的建议和实施措施。笔者认为:当前企业面临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只有企业加紧练“内功”,充分利用金融危机这一历史机遇,加强企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东莞HL公司的具体案例分析,希望能对机械行业能带来一定的启示。
齐英杰,赵越,曲文,王炳宇[6](2013)在《用科学发展观回顾并展望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介绍了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现状,结合"十二五"规划展望了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王兆君[7](2013)在《集群成长:我国木工机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木工机械产业目前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集群发展是其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对产业集群概念、特征及其成长模式和成长动力机制等一般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木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陈铭[8](2011)在《20世纪中国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总结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的历史,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家具史学内容与体系。另外,从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的角度来解读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的发展轨迹,并总结出相关经验与结论,将有助于家具业界进一步完整地理解中国家具工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从而保证中国家具工业在现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能继续高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调查总结、归纳分析之方法,提出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特点,并总结出其发展之规律与模式。利用德尔菲法(Delphi)研究中国家具工业未来5-20年家具加工技术与模式,并进行相关关键技术的预测。进而提出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模式发展和应用的要点与趋势。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早期(即1901-1949年)属于“传统手工与设备萌芽”阶段。此阶段,加工技术以手工操作为主;加工设备以手工工具为主;存在极少量引进的国外家具制造设备,加工设备自主研制生产能力极度匮乏。传统家具生产采用手工工具进行制作,锯、刨、凿、钻、雕、镶和嵌等传统工艺和工具仍在沿用。机械加工设备以进口为主,国内极少企业只能生产一些简易设备,家具加工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处于萌芽阶段。(2)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中期(即1949-1978年)属于“自主研制与半机械化”阶段。此阶段,加工技术前期手工操作为主,后逐步半机械化,辅之以手工操作;加工设备以单机机加工机械为主,测绘仿制与自主研制并重。各地家具企业研制大量土制家具加工设备,随后在建国前的几个木工机械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众多家具木工机械企业,初步形成了家具制造设备的生产体系。金属、软体等新型家具种类也促使设备演变与发展。(3)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后期(即1978-2000年)属于“大量引进与吸收创新”阶段。此阶段,加工技术以机械化为主,辅之以信息化;加工设备机械化程度增大,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加工设备品种与质量都有所提高,非木质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加快。家具加工技术和设备发展采取一方面加大引进吸收,另一方面加大自主创新的方式。家具制造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部分设备具备了信息化加工的能力。同时,国内的家具机械设备制造业也发展迅速,改变了中国家具工业加工制造的技术水平和面貌。(4)通过分析归纳,将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因素总结为①家具加工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②新材料、新工艺与新家具类型;③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等等。(5)分析了台湾家具木工机械业发展过程与轨迹,总结其发展规律,得到以下有益结论:①保持价格优势,加快交货速度;②提高产品操作性,强化零部件易取性;③政府加强扶持,行业协会领头;④加大产品研发,提高数控水平。(6)分析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现状与趋势,整理制造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调查研究中国家具工业未来5-20年家具加工技术与模式,并进行相关关键技术的预测。指明了家具制造模式的改进与更新是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水平提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研究得到了适用于目前中国家具工业的综合性先进适用制造模式种类的应用重点。
余伟[9](2010)在《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具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既是研究的热点,也是促进国家和地域经济快速发展,参与行业间激烈竞争的有效方法。本文在我国家具产业集群亟需升级的背景下,结合生态学、遗传学、生物学、社会网络理论、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家具产业集群网络形成的结构模型,对典型家具产业集群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实证。本文采用改进的区位商法来识别产业集群,结果表明,家具产业在苏州和常州市均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在对产业集群进行演化分析时,本文模拟了产业集群网络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演变,仿真结果表明中国家具必须勇敢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利用这次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本文对典型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进行了仿真。在分析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性能时,主要考察其知识流动性、鲁棒性和竞争力。在生成典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流动性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鲁棒性时,本文首先建立典型产业集群网络的模型,再通过不同的模拟攻击手段来分析网络的鲁棒性。另外提出了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南京、温州、上海三个城市的家具产业集群网络进行了结构比较,并进行了知识流动性、鲁棒性和竞争力分析。实证与仿真结果相比较,表明南京家具产业集群网络属于“离散型”的结构,温州和上海的为“卫星型”结构。后两者的知识流动性相对较好。但面对蓄意攻击时南京和温州的鲁棒性较差,而上海的鲁棒性最好。论文最后提出了优化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思路,以及提升家具产业集群水平的建议。
袁真富[10](2010)在《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商标法上的专业术语,驰名商标意味着可以享有更宽的保护范围、更强的法律效力,甚至更多的行政保护。法律赋予驰名商标更高保护水平的本意,是为了克服普通商标保护不足的局限,从而更好地解决商标注册、商标侵权以及相关不正当竞争等法律争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标,只是解决法律争议的前提和手段,并不是解决法律争议的目的,更不是授予企业以荣誉称号。然而,中国当下的情形却是,一些企业在观念认识上把驰名商标作为荣誉称号,在宣传使用上把驰名商标作为营销工具,在认定策略上故意寻找甚至制造争议来获得驰名商标。诸如此类的情形,我们称之为驰名商标异化,即在驰名商标认定的目标、路径和结果上,采取各种行动和策略来背离或偏离驰名商标立法目的或权利本质的现象。违背法律本意的驰名商标异化,在中国已经演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国家工商总局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关注,并促使其不断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规范。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的视角侧重于从法律层面关注驰名商标的异化问题,探讨驰名商标立法制度上的缺陷、法律执行上的漏洞,并给出制度改革上的解决方案和法律执行上的改进措施。但是,法学研究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作为一种已经制度化了的行为,驰名商标异化活动是如何形成和扩散的,支持驰名商标异化及其扩散的逻辑机制是什么。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实证分析驰名商标的异化及其扩散现象,系统考察和梳理驰名商标异化的深层原因和发生机制,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消费者、其他企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驰名商标认定机构等组织,及其建构、实践的制度、观念或做法,共同构造了驰名商标异化行为的制度环境,并从不同角度激励或促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驰名商标的异化行为。一些企业不仅接受了与制度环境一致的驰名商标符号意义理解,而且采取行动和策略从事驰名商标异化活动,以迎合和满足制度环境的要求或期望。作为制度环境的产物,驰名商标的异化表现为三种类型:围绕认定目标的驰名商标异化、围绕路径选择的驰名商标异化和围绕结果利用的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主要通过四种机制来影响驰名商标异化及其制度化扩散:(1)诱致性机制,即制度环境通过自身提供强烈诱惑或激励,可以引发企业的驰名商标异化行为。诱致性机制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影响,可以解释所有类型的驰名商标异化;(2)模仿性机制,即追求、获取和利用驰名商标的企业的数量、特征或效益,可以对其他企业的驰名商标异化行为的产生影响。模仿性机制主要来自其他企业的影响,也可以解释所有类型的驰名商标异化行为;(3)迎合性机制,即制度环境存在某种认知或期待,可以促使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行为,以迎合社会认知或社会期待。迎合性机制主要来自消费者和媒体的影响,主要解释围绕认定目标与结果利用的驰名商标异化;(4)规范性机制,即制度环境中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会运用其专业经验和技巧诱使、推动或协助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行为。规范性机制主要来自中介机构的影响,主要解释围绕路径选择的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的前述影响机制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这些企业遵从制度环境的要求、期待或认知,从事驰名商标异化行为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包括现金奖励和政策支持等政府资源、消费信任和品牌声誉等社会资源、品牌地位与广告资源等竞争资源,以及融资工具等杠杆资源。如果制度环境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资源,那么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活动的意愿就会降低甚至消失。由此可见,在驰名商标异化的扩散过程中,一方面,制度环境的要求和期待激励、促进了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另一方面,企业出于争取资源的需要,而愿意甚至主动接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因此,单纯规范驰名商标的认定行为,根本无法消除驰名商标异化的行为,惟有消灭或降低制度环境对企业追求驰名商标的影响,尤其是切断制度环境的资源提供,才有可能成功。
二、20世纪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十大驰名品牌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十大驰名品牌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
1.1.2 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
1.1.3 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 |
1.1.4 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综述 |
1.2.1 林业机械 |
1.2.2 林业机械化 |
1.2.3 相关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创新理论概述 |
2.2 创新驱动理论 |
2.3 创新驱动主体 |
2.4 创新驱动要素 |
2.5 创新驱动的“三元四维”模型 |
第3章 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分析 |
3.1 建国后林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3.1.1 初创起步阶段(1952-1965) |
3.1.2 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6) |
3.1.3 恢复振兴阶段(1977-1991) |
3.1.4 快速发展阶段(1992至今) |
3.2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初步成效及发展趋势 |
3.3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存问题 |
3.3.1 主体管理部门模糊,发展规划“高悬” |
3.3.2 政府采买及补贴政策尚未健全 |
3.3.3 林业机械产品不成体系,发展不平衡 |
3.3.4 行业管理混乱,研发力量薄弱 |
3.3.5 人才供给不足,机械利用率低下 |
3.3.6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
3.4 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功能失位 |
3.4.2 缺乏宏观调控,扶持政策有待健全 |
3.4.3 技术创新能力需不断加强 |
3.4.4 人才培养与建设机制亟待完善 |
3.4.5 创新观念滞后,文化环境改善势在必行 |
第4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
4.1 建国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4.1.1 行政主导阶段(1949-1980) |
4.1.2 体制转换阶段(1981-1994) |
4.1.3 市场化引导阶段(1995-2003) |
4.1.4 依法促进阶段(2004-2010) |
4.1.5 全面发展阶段(2010-) |
4.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4.2.1 政府扶持,创新制度体系建设 |
4.2.2 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机实力 |
4.2.3 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
4.2.4 完善推广服务工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 |
5.2.1 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
5.2.2 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
5.2.3 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用 |
5.3 技术创新引领 |
5.3.1 积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
5.3.2 搭建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
5.3.3 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
5.4 制度创新保障 |
5.4.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
5.4.2 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 |
5.4.3 规范行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
5.5 人才培养创新支撑 |
5.5.1 强化人才培养 |
5.5.2 推进学科建设 |
5.5.3 完善扶持激励机制 |
5.6 文化环境创新推动 |
5.6.1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
5.6.2 推进产学研联合共赢 |
5.6.3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木工机械企业国外客户的开发与维护研究 ——以NX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客户开发与维护研究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客户关系相关概念 |
一、客户开发及意义 |
二、客户维护及意义 |
第二节 客户关系理论基础 |
一、认识客户关系管理(CRM) |
二、具体的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NX公司出口及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木工机械产品概述 |
一、产品定义 |
二、产品用途 |
第二节 NX公司出口产品分析 |
一、产品特点 |
二、价格特征 |
三、市场特征 |
四、出口周期性特征分析 |
第三节 NX公司出口环境分析 |
一、国外区域分布情况和市场变动情况 |
二、NX公司出口宏观环境分析 |
三、NX公司出口微观环境分析 |
第四章 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客户开发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客户开发与维护现状 |
一、NX公司国外客户开发现状 |
二、NX公司国外客户维护现状 |
第二节 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客户开发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NX公司木工机械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开发以及维护国外客户的具体策略 |
第一节 开发国外客户的具体策略 |
一、定位目标客户 |
二、制定营销策略 |
三、建立客户关系 |
第二节 国外客户维护策略 |
一、解决客户流失的策略 |
二、对ABC三类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
三、建立销售激励政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东莞H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1 论文研究的思路 |
1.2.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
2.2 研究理论的演进过程和企业战略研究的主要学派 |
2.2.1 企业战略研究理论的演进过程 |
2.2.2 企业战略研究的主要学派 |
2.3 我国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工具 |
2.5 企业管理的约束理论(TOC) |
第二章 东莞HL公司及其环境分析 |
3.1 东莞HL公司的简介 |
3.2 东莞HL公司的企业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2.1 政治/法律(politics)因素 |
3.2.2 经济(Economy)因素 |
3.2.3 社会/文化(society)因素 |
3.2.4 技术(Technology)因素 |
3.3 东莞HL公司的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3.3.1 组织结构分析 |
3.3.2 人力资源分析 |
3.3.3 财务资源分析 |
3.3.4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3.3.5 生产管理能力分析 |
3.4 东莞HL公司的运营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第四章 东莞HL公司的发展战略选择 |
4.1 东莞HL公司的战略SWOT分析 |
4.1.1 优势(S) |
4.1.2 劣势(W) |
4.1.3 机会(O) |
4.1.4 威胁(T) |
4.2 东莞HL公司的战略目标分析 |
4.3 东莞HL公司的竞争战略选择 |
4.3.1 低成本战略 |
4.3.2 品牌化战略 |
4.3.3 建立战略联盟 |
第五章 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保证有效实施 |
5.2 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 |
5.3 实施全面的约束理论(TOC)管理 |
5.3.1 运用逻辑 |
5.3.2 约束理论(TOC)具体分析 |
5.3.3 东莞HL公司传统管理与使用TOC的比较 |
5.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 |
5.5 加强对企业资源的整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用科学发展观回顾并展望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造板工业发展历史回顾 |
2 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的起步与形成 |
2.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49-1957年) |
2.2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1958-1962年) |
2.3 三年调整时期 (1963-1965年) |
2.4 第3~4个五年计划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5年) |
2.5 第5个五年计划时期 (1976~1980年) |
3 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概况 |
3.1 第6~7个五年计划时期 (1981-1990年) |
3.1.1 行业逐渐形成及布局 |
3.1.2 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引建项目 |
3.1.3 教育科研成就 |
3.1.4 质量管理及标准化 |
3.1.5 技术引进与交流 |
3.2 第8~9个五年计划时期 (1991-2000年) |
3.2.1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
3.2.2 科研成果 |
3.2.3 20世纪90年代的几件大事 |
3.3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概况 |
4 用科学发展观展望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 |
4.1 中国人造板机械的国际地位 |
4.2 用科学发展观展望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
4.2.1 加速集团化重组, 提升核心竞争力 |
4.2.2 大力采用高新技术, 使人造板机械设备自动化、数控化程度不断提高 |
4.2.3 扩大原材料范围和板种范围, 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
4.2.4 开发低碳节能环保型产品生产线 |
5 结束语 |
(7)集群成长:我国木工机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问题的提出 |
1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构成 |
1.1 产业集群内涵 |
1.2 产业集群的构成 |
2 产业集群演进与成长的模式 |
2.1 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视角划分的集群成长模式 |
2.2 从产业集群生成根源视角划分的集群成长模式 |
2.3 从产业集群形成作用视角划分的集群成长模式 |
3 产业集群演进与成长的动力机制 |
3.1 产业集群演进的生命周期 |
3.2 产业集群动力因素 |
3.3 产业集群发展不同生命周期的动力作用 |
(1) 区位因素、集聚经济是集群形成阶段的决定性因素。 |
(2) 集群经济、社会资本是集群发展阶段的推动力。 |
(3)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扩散是集群走向成熟的关键。 |
3.4 产业集群形成与成长的机制 |
3.4.1 柔性化生产的市场分工是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 |
(1) 分工产生的资产专用性加强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 |
(2) 分工促使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 |
3.4.2 生产要素整合是产业集群演进与发展的基础 |
3.4.3 集群的外部经济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牵引力 |
3.4.4 信任机制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黏合剂” |
3.4.5 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 |
3.4.6 集群网络化创新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 |
3.4.7 政府作用是产业集群演进与发展的“催化剂” |
3.4.8 市场需求是产业集群动力演进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
4 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4.2 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缺乏龙头企业的拉动 |
4.2.2 科技含量低, 集群品牌效应不强 |
4.2.3 集群内在联系机制不强, 存在“集而不群”的问题 |
4.2.4 企业与高校合作和协同的创新机制不完善 |
4.2.5 政策支撑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配套服务水平低 |
4.2.6 市场网络建设有待拓展 |
5 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
5.1 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 |
5.2 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 |
5.2.1 实施产业链的柔性分工生产模式, 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实力 |
5.2.2 提高产业集群网络的密度, 加强产业集群网络内的联系 |
5.2.3 引导培养企业梯队, 形成从高到低的合理分布 |
5.2.4 加强产业集群系统的开放性, 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对外联系 |
5.2.5 创造适于集群成长的公共服务平台 |
5.2.6 增强内核竞争力, 加强集群品牌建设 |
(8)20世纪中国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构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构架 |
1.4 本章参考文献 |
2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早期(1901-1949)的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2.1.1 20世纪早期木材工业简况 |
2.1.2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简况 |
2.2 20世纪早期的家具风格特点 |
2.3 20世纪早期家具加工工具与设备的演变 |
2.3.1 国外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简况 |
2.3.2 20世纪早期家具加工工具与设备 |
2.4 20世纪早期的家具原材料 |
2.5 本章小结 |
2.5.1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特征 |
2.5.2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影响因素 |
2.6 本章参考文献 |
3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中期(1949-1978)的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3.1.1 20世纪中期家具木工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
3.1.2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3.2 20世纪中期家具风格特点 |
3.3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演变 |
3.3.1 家具企业内部的技术革新与设备研制 |
3.3.2 家具木工机械产业的加工机械与设备研制 |
3.4 20世纪中期的家具原材料 |
3.5 本章小结 |
3.5.1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特征 |
3.5.2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影响因素 |
3.6 本章参考文献 |
4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后期(1978-2000)的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4.1.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规模与产值 |
4.1.2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分布与性质 |
4.1.3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出口状况 |
4.1.4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标准化建设 |
4.2 20世纪后期家具风格特点 |
4.2.1 板式家具 |
4.2.2 组合家具与成套家具 |
4.2.3 聚酯家具 |
4.2.4 多种风格并存,现代主义为主 |
4.3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演变 |
4.3.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交流与引进 |
4.3.2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产业与流通 |
4.3.3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科研与教育 |
4.3.4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研制与生产 |
4.3.5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分类与标准 |
4.4 20世纪后期的家具原材料 |
4.5 实例分析与解读 |
4.5.1 20世纪80年代初某家具企业生产机械与设备实例分析 |
4.5.2 20世纪末21世纪初某家具企业生产机械与设备实例分析 |
4.5.3 顺德伦教家具木工机械产业集群解读 |
4.6 本章小结 |
4.6.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特征 |
4.6.2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影响因素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的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 |
5.1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5.1.1 萌芽期 |
5.1.2 增长期 |
5.1.3 成熟期 |
5.1.4 转型期 |
5.2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家具风格特点 |
5.3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演变 |
5.3.1 发展历程 |
5.3.2 产业状况 |
5.3.3 优势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5.6 本章参考文献 |
6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家具工业的制造模式与技术研究 |
6.1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的现状 |
6.1.1 劳动密集型制造模式 |
6.1.2 劳动密集+半机械化制造模式 |
6.1.3 机械化制造模式 |
6.1.4 机械化+信息化制造模式 |
6.2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的研究进展 |
6.2.1 工作研究和生产线负荷平衡研究 |
6.2.2 准时生产技术 |
6.2.3 柔性化生产和成组技术研究 |
6.2.4 信息化技术方面研究 |
6.3 中国家具工业先进制造模式的类型与应用 |
6.3.1 以工业工程为核心的家具制造模式 |
6.3.2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家具制造模式 |
6.4 中国家具工业未来5-20年先进制造模式与技术预测研究 |
6.4.1 技术预测方法概述 |
6.4.2 本研究采用的预测方法 |
6.4.3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 |
6.4.4 德尔菲法定性预测未来5-20年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模式与技术发展方向 |
6.4.5 德尔菲调查问卷分析 |
6.5 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的发展趋势 |
6.5.1 大规模定制模式应用与推广 |
6.5.2 提高企业综合信息化水平 |
6.5.3 加强生产柔性化体系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6.7 本章参考文献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8 总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9)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
1.3.2 产业集群网络研究 |
1.3.3 产业集群结构演化和性能研究 |
1.3.4 家具产业集群研究 |
1.3.5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家具产业集群识别理论及实证分析 |
2.1 家具产业集群概述 |
2.2 中外家具产业集群概况 |
2.2.1 世界家具产业集群概况 |
2.2.2 我国家具产业发展情况 |
2.3 家具产业集群识别理论 |
2.3.1 产业集群识别基本方法 |
2.3.2 产业集群分类 |
2.3.3 产业集群的边界 |
2.4 江苏省家具产业集群的识别 |
2.4.1 江苏家具业概况 |
2.4.2 江苏家具业集群分析 |
第三章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演变机理研究 |
3.1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模型 |
3.2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步骤 |
3.2.1 产业集群网络相关理论概念 |
3.2.2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的仿真步骤 |
3.3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的仿真流程 |
3.4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程序模块分析 |
3.4.1 主程序说明 |
3.4.2 各子模块分析说明 |
3.5 金融危机对家具业影响的模拟与实证比较 |
3.5.1 金融危机对家具业影响的仿真模拟 |
3.5.2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家具业出口 |
3.5.3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家具业出口形势分析 |
3.5.4 中国家具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
第四章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动力学及结构研究 |
4.1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动力学模型 |
4.1.1 产业集群网络形成参数说明 |
4.1.2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动力学模型构建 |
4.2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性能参数 |
4.3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类型 |
4.3.1 产业集群网络动力学仿真的初始参数 |
4.3.2 典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分析 |
4.4 实际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构建 |
4.4.1 各家具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相对合作频率计算 |
4.4.2 三种代表性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比较 |
第五章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知识流动性分析 |
5.1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知识流动性分析 |
5.1.1 知识流动性的仿真流程 |
5.1.2 知识流动性仿真模型的构建 |
5.2 离散型产业集群网络的仿真实例运行 |
5.3 卫星型产业集群网络的仿真实例运行 |
5.4 网络参数对知识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5.5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性能研究之知识流动性案例分析 |
5.5.1 案例一之南京家具业集群网络构成 |
5.5.2 案例二之温州家具业集群网络构成 |
5.5.3 案例三之上海家具业集群网络构成 |
5.6 家具产业集群三个案例网络的流动性分析 |
5.6.1 输入节点为一个大中型企业时的流动性分析 |
5.6.2 输入节点为所有大中型企业时的流动性分析 |
第六章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鲁棒性和竞争力分析 |
6.1 离散型网络的鲁棒性分析 |
6.2 卫星型网络的鲁棒性分析 |
6.3 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力分析 |
6.3.1 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力评价体系 |
6.3.2 不同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力比较 |
6.4 家具产业集群三个案例网络鲁棒性比较 |
6.5 家具产业集群三个案例网络竞争力比较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优化思路 |
7.2.1 提升产业集群网络的综合性能 |
7.2.2 促进家具产业集群网络内的合作创新 |
7.2.3 促进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的开放性 |
7.2.4 促进家具产业集群网内的流动效率 |
7.3 促进家具产业集群网络建设的对策 |
7.3.1 开发家具出口贸易潜力 |
7.3.2 提升家具业出口竞争力 |
7.3.3 在危机中实现家具业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10)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
1.1.1 驰名商标的本来面目 |
1.1.2 当下的驰名商标景象 |
1.1.3 驰名商标的社会学问题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驰名商标异化的表现研究 |
1.2.2 驰名商标异化的成因研究 |
1.2.3 驰名商标异化的治理研究 |
1.2.4 驰名商标异化的研究简评 |
1.3 理论思路与研究架构 |
1.3.1 理论工具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架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 |
2.1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梳理 |
2.1.1 制度研究的历史脉络 |
2.1.2 新制度主义的发展历程 |
2.2 新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 |
2.2.1 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环境 |
2.2.2 新制度主义中的解释逻辑 |
2.3 国内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研究 |
2.3.1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引介 |
2.3.2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运用 |
2.4 现有研究简评及对本文启示 |
2.4.1 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论 |
2.4.2 现有研究对本文启示 |
第3章 驰名商标及其异化解读 |
3.1 驰名商标的本质目的 |
3.1.1 驰名商标的法律进程 |
3.1.2 驰名商标的制度本质 |
3.1.3 驰名商标的法律意义 |
3.2 驰名商标异化的界定 |
3.2.1 异化的渊源及其意义 |
3.2.2 驰名商标异化的内涵 |
3.3 驰名商标异化的类型 |
3.3.1 围绕认定目标的驰名商标异化 |
3.3.2 围绕路径选择的驰名商标异化 |
3.3.3 围绕结果利用的驰名商标异化 |
3.3.4 驰名商标三种异化形式的关系 |
3.4 驰名商标异化背后的符号学分析 |
3.4.1 符号学视野中的商标结构 |
3.4.2 驰名商标意义变迁的符号学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的影响 |
4.1 认定机构的操作实践 |
4.1.1 行政认定的影响 |
4.1.2 司法认定的影响 |
4.2 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 |
4.2.1 地方政府对驰名商标的目标追逐 |
4.2.2 地方政府对驰名商标的政策支持 |
4.2.3 地方政府对驰名商标的措施鼓励 |
4.3 其他企业的行为影响 |
4.3.1 其他企业获得优惠的刺激 |
4.3.2 同业者带来的竞争压力 |
4.3.3 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传播 |
4.4 消费者的观念认知 |
4.4.1 消费者对驰名商标的认知 |
4.4.2 消费者对驰名商标的信任 |
4.4.3 消费者对驰名商标认知的影响 |
4.5 中介机构的业务宣传 |
4.5.1 中介机构的宣传 |
4.5.2 中介机构的合作 |
4.5.3 中介机构的影响 |
4.6 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
4.6.1 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
4.6.2 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驰名商标异化:企业的制度适应 |
5.1 驰名商标符号的理解 |
5.1.1 作为社会符号理解的驰名商标 |
5.1.2 企业接受社会符号理解的表现 |
5.2 驰名商标认定的途径 |
5.2.1 驰名商标行政认定的途径分析 |
5.2.2 驰名商标从行政认定转向司法认定 |
5.3 驰名商标认定的策略 |
5.3.1 如何寻找符合条件的驰名商标案件 |
5.3.2 如何选择驰名商标案件的管辖法院 |
5.3.3 驰名商标认定过程的弄虚作假现象 |
5.4 驰名商标真相的遮蔽 |
5.4.1 驰名商标来自司法认定的遮蔽 |
5.4.2 驰名商标认定法律意义的遮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驰名商标异化:制度化的逻辑分析 |
6.1 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的机制 |
6.1.1 制度环境影响组织的几种解释机制 |
6.1.2 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化机制 |
6.2 驰名商标异化:企业的资源获取策略 |
6.2.1 异化驰名商标:对制度环境的反应 |
6.2.2 借助驰名商标异化获取的资源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去制度化: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可能性 |
7.1 制度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 |
7.1.1 来自社会层面的质疑 |
7.1.2 来自政府部门的转变 |
7.1.3 来自司法机关的限制 |
7.2 制度环境的变迁对企业的影响 |
7.2.1 对待驰名商标的态度变化 |
7.2.2 重返驰名商标的行政认定 |
7.3 去制度化: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
7.3.1 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困境 |
7.3.2 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出路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1:驰名商标认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
附录2:消费者的驰名商标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访谈提纲(针对国内企业) |
附录4:访谈提纲(针对跨国企业) |
附录5:访谈提纲(针对政府部门) |
附录6:本文出现的访谈对象 |
附录7:本文出现的商标名称 |
附录8:本文出现的公司名称 |
附录9:本文出现的会议名称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20世纪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十大驰名品牌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D]. 孙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2]木工机械企业国外客户的开发与维护研究 ——以NX公司为例[D]. 李孟阳.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2)
- [3]亚洲工友:打造中国驰名商标 争创国际知名品牌——访亚洲工友(威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延伟[A]. 王雯. 当代林木机械博览(2011~2013), 2014
- [4]关于广东顺德建立国家产业与社会转型升级示范区研究[A]. 胡克,沈一愚,钟三辉,黄诚,叶浩,包映庭,伍玉华,廖靓怡. 2011-2012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13
- [5]东莞H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陈海.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6]用科学发展观回顾并展望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J]. 齐英杰,赵越,曲文,王炳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3(04)
- [7]集群成长:我国木工机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考[J]. 王兆君.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3(01)
- [8]20世纪中国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D]. 陈铭.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9]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性能研究[D]. 余伟.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 [10]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D]. 袁真富. 上海大学, 2010(01)